高校社会实践论文

2022-04-15

摘要:本文简要分析了目前高校社会实践的现状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高校学生社会化理念,提出对策性思考,以期高校社会实践能够走上可持续良性发展的轨道。关键词:高校社会实践社会化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现行课堂教学活动的补充和延伸,它应该包括在校大学生的所有活动,不单纯指团中央倡导的暑期社会实践。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高校社会实践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校社会实践论文 篇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视域下的高校社会实践教育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领人才培养,其关键在指引高校社会实践教育。文章从社会实践教育的理念培养、组织实施、运行模式、师资力量等现状入手,研究如何通过参与组织全员化、实践内容课程化、考评机制多元化等途径增强社会实践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推动和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作者简介]赵欣(1981- ),女,江苏南通人,南通大学护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江苏 南通 226001)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4年南通大学共青团工作专项研究重点课题“社会实践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作用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4tj0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重大命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化的任务;党的十八大则进一步强调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学习,并明确了践行和培养的重要战略目标。由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已成为当前大力弘扬和倡导的主流价值观,对我国社会发展起着一定的规范和主导作用。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领和指导社会实践教育。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价值取向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未来的社会发展。高校作为文明薪火的传承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和人才资源的聚集地,必须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思想引领是人才培育的前提基础和关键所在,高校应根据社会发展和大学生身心发育的规律,借助一定的方式方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所倡导的价值准则,这已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和重要使命。

社会实践教育是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走下课堂、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参与实践,从而实现全面育人效果的教学活动,在促进学生正确认知形成及综合能力提升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社会实践教育作为高校理论育人和实践育人之间转化、递进的关键,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高校通过社会实践的教育途径加强大学生的“三观”培养,坚定其社会主义荣辱观和正确的政治立场,最终形成其稳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社会实践教育推进和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人的本质,也是认识的来源,正是实践不断推动人类社会由低到高的发展。当今,实践育人也是全面落实我党的教育方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中国梦”系列重要讲话也多次提出要组织和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入社会、了解国情、接受锻炼,并在实践的过程中认知、认同、内化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实践教育丰富了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形式,拓展了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途径。通过实践,在校大学生提前参与到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中,深刻感知并生动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其对核心价值体系的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并将思想上的认识内化到自觉的具体行动中。不同类型的实践活动可从不同角度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功能。社会调查类实践活动有利于增加大学生对国情、社情、民情的了解,在具体情境中提升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深化大学生对核心价值的认知与认同;志愿服务和公益劳动类实践,鼓励学生关爱他人、奉献社会、提升自我,自觉倡导引领良好道德风尚,潜移默化中推进核心价值的转化与提升;专业类实践则通过引导大学生接触社会、服务社会,深化其专业素养、提高创新意识与思维,以更好地激发学习的积极性。社会实践教育活动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引导大学生在与人交往中诚信友善,在生产劳动中勤奋尽责、磨炼品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具体践行和弘扬,是检验核心价值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同时还可以在实践中不断发现新问题,以不断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内容。

二、我国高校社会实践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整体规划和理念培养欠缺,社会实践教育的主体性和重视度较弱,核心价值教育的全局意识不足。自20世纪80年代起,各高校积极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经过近30年的发展,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和内容不断得到丰富和改进。然而,社会实践活动只是一种具体方法和手段,其最终目的是社会实践教育,是需要全社会和高校各部门从教育、管理和服务等方面来全面贯彻落实的教育理念。社会实践教育作为理论教育的延伸和拓展,其重要性并未得到充分保障。无论社会还是高校自身,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偏见,或将社会实践教育等同于社会实践活动,列为理论教育的“从属”地位,主要交由团委负责,每年象征性地组织一些活动。如果不将社会实践的组织和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德育教育乃至整个高等教育的全过程进行整体规划和统一部署,就无法真正发挥其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服务的实践功能。

2.组织实施和运行模式局限,社会实践教育的灵活性和特色重点不鲜明,核心价值的养成教育针对性不足。教育始于认知与认同,为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与认同,各高校在开展社会实践教育时,主要以“主题式”模式为主,即响应上级政府和部门号召,围绕社会热点,基本遵循相对固化的流程组织实施,开展政治理论宣讲、社会热点调研、生态文明建设、专业实习见习等形式的具体活动。这类活动主题鲜明,时间、规模和经费都有保证,对核心价值的认知与认同无疑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然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实现自觉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内化。由于实践主题都是自上而下,运行模式难免千篇一律,实践教育的灵活性较差。在学生自主选择实践的空间、实践涵盖内容等方面存在明显缺陷,不易凸显教育的重点和特色,在拓展实践范畴和内化道德行为等方面不能因人因团队而异,核心价值养成教育的针对性受局限。同时,绝大多数高校采取的是“点面结合,以点带面”的组织方式,将大部分资源投在少数实践团队中,这种“精英实践”的做法导致学生参与面不广,实践教育的覆盖面和个性化不足。

3.师资优化和资源整合不够,社会实践教育的协同性和创新性不够,核心价值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空间不足。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角度看,社会实践教育存在于高等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包括专业课程学习中的实习见习环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环节和团委组织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专业课程的实习见习环节,一般由高校专业理论课教师指导定期开展,知识性和专业性较强,但独立性也很明显,与其他形式实践教育的协同性不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环节,绝大部分院校都缺乏合理安排和组织实施,整体流于形式。寒暑假集中的团委社会实践,一般都能让学生在一定范围内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形成一定社会影响和积极意义,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育人效益都集中呈现区域性、阶段性特征,而且活动进程和安排随意性较大,社会实践教育缺少整体性和延续性。各高校之间、历年各实践团队之间以及同年度各具体项目之间都相对独立,缺少内在逻辑性和关联度,实践教育整体创新性不佳。同时,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作为一项涉及面广、参与人数众多的复杂的教育工作,在指导师资、经费保障及社会支持等方面的协同合作及资源整合明显不足,导致学生在实践内容设计、实践地点选择和实践行程安排上受到一定限制。

三、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高校社会实践教育改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政府部门、各高校在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也有许多的成功经验,然而仍需对各高校现有的社会实践教育进行扩面、提质、接地的改革与创新,这对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扩面:明确社会实践教育的指导思想,扩大教育的影响面和覆盖面,实现实践对象全员化、实践类型全方位、实践内容全程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我国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指导思想,引领社会实践教育的主旋律和发展方向。大学生自身、高校乃至全社会,广义上都是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体,理应都纳入社会实践教育的参与对象。大学生是实践教育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应树立正确的实践观,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实践活动应面向全体学生,包括硕士、博士等研究生,构建优势互补的梯队团队,以实现实践教育真正的全员化。高校是社会实践教育的直接组织者和推动者,应以学生为本,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以确保实践育人的理念支持和机制保证。社会各级政府和部门是实践教育的支撑和依托,在基地建设、合作教学方面提供社会支持,要积极构建和谐的整体氛围,以发展全员全社会育人的良好局面。

在教育模式方面,要努力实现社会实践教育的常态化和多样化,消除传统观念中对社会实践的狭隘理解。充分利用节假日、特殊纪念日等时段,将第一课堂的理论教学、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和第三课堂的网络教育互动相结合,专业实践与非专业实践相结合,集中实践与分散实践相结合,构建立体全方位的实践模式。同时,充分发挥高校教务和团学等部门的协调管理职能,鼓励跨专业、跨年级组建实践团队,搭建研本互动平台,探索和丰富实践教育活动的新形式。在教育内容方面,应将与核心价值教育有关的一切教育活动都纳入社会实践教育中,并根据学生所在专业和年级的差异性,构建分层推进的课程目标和内容体系,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社会实践教育纵贯高等教育的全过程。

2.提质:深化社会实践课程化改革,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扎实推进“实践活动—实践教学—实践教育”的过渡与转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实践教育中深入化、具体化,必须推行实践教育的课程体系改革,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各门课程的教学过程,落实到社会实践教育的各个环节,为广大青年学生所认同和内化,形成全员参与、全面渗透、全程育人的局面。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高校要探索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教学计划”,明确了社会实践课程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近年来,各高校努力在实践活动到实践教学的转型道路上探索,不断丰富活动的形式和内容。课程化发展,有益于实践教学对课堂理论教学的深化、拓展和延伸,同时有益于以课程的形式整合各种资源,发挥实践育人的整体效应,体现了高校教学改革发展的时代需求和必然趋势。课程是教育活动的具体形式和实施载体,只有推进课程化建设,以课程的标准和要求进一步促进社会实践教学各环节的规范化、系统化,才能提升实践教学真正的育人效果,实现实践教育的科学、有序、实效。

3.接地:健全社会实践教育的运行保障,全面优化教学、学习和考评的多元化、过程化管理。高校社会实践教育的顺利运行,首要前提是构建各项管理机制、激励机制和反馈机制,以健全和落实教学管理的各项保障。教学方面,积极构建“三位一体”的全员化指导教师队伍以推动人才的协同培养机制。广义上,是将与提高学生综合素养、践行核心价值教育所涉及的社会、高校及家庭的相关人员,都纳入实践教育的师资队伍中。狭义上,是指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思政教师、专业教师以及实践单位相关人员参与指导和协调。全员化全社会化的师资队伍和教学机制,可以进一步推进高校之间、高校与社会其他企业和组织之间的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

学习方面,体现社会实践教育的过程性原则。学生根据自己所在年级、专业特点及其他课程安排,合理选择时段开展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高校可开发“大学生社会实践网络平台”或设计《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记载本》等,并指导学生自行记载参与实践教育和相关活动的情况,在毕业前给予相应的实践学习和实践拓展学分。也可进一步完善综合测评体系,将实践拓展情况与学生的评优评奖等工作结合,真正将社会实践教育融入高等教育全过程,同时有利于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学习、自我开发。

考评方面,优化多元化考核方式,综合采用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在学生成绩评定时,既兼顾其在实践过程中的态度、能力、实践强度和服务时间等现实表现,也考查学生实践结束后上交的活动总结、调查报告等相关材料和成果。在课程质量反馈上,综合采用三方评价机制,即实践基地指导教师、校内专职教师和学生三方共同参与课程评价和监控。制定实践项目管理、考核评优及学分认定等相关政策办法。同时,通过社会实践总结表彰、经验交流及指导教师工作量核定,提升师生双方参与实践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结合实践教育经费保障、实践基地建设等各方面完善落实,共同构建社会实践教育考评管理长效的激励与反馈机制。

[参考文献]

[1]周超光.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课程化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0(2).

[2]李维意,徐兰英.大学生社会实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作用[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9).

[3]赵侠.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的局限性及其超越[J].江苏高教,2007(5).

[4]李薇薇.“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概念探析[J].高教探索,2014(6).

[5]刘正峰.中外大学核心价值实践教育途径比较[J].江苏高教,2013(3).

作者:赵欣

高校社会实践论文 篇2:

目前高校社会实践现状引发的思考

摘要:本文简要分析了目前高校社会实践的现状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高校学生社会化理念,提出对策性思考,以期高校社会实践能够走上可持续良性发展的轨道。

关键词:高校 社会实践

社会化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现行课堂教学活动的补充和延伸,它应该包括在校大学生的所有活动,不单纯指团中央倡导的暑期社会实践。因此,无论是“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还是实习、勤工助学、军训、社团活动、咨询服务、社会调查都属于社会实践,它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只不过表现形式和体制归属上存在差别而已。[1]

1 高校社会实践的现状

1.1 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 学校和基层政府对社会实践的认识不够深入、全面,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意识到社会实践对于学生的成长成才的重要作用。没有认识到社会实践是加速学生社会化进程的重要因素。导致学生在无论长期还是短期的社会实践中走过场、态度不够严肃,结果不够理想。每学期20周左右的理论教学在教务、学院等行政部门的督察下,教师基本可以按质保量的完成。但是1周左右的实践教学,仅仅是老师安排题目用一个课时,学生找些资料完成题目上交,实践环节即可过关。至于假期的社会实践,不纳入考核评优范围,更是可有可无。

1.2 实践基地建设不系统、不稳定 由于许多高校未意识到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重要性以及高校对社会实践的大原则“双向受益”的理解不到位,造成一些高校仅仅考虑是否按要求建立了实践基地,实践基地是否满足了教学计划的要求,而没有充分考虑是否满足了社会的需要,是否满足了相关企业、单位的需要。甚至还要提出一些要求增加了负担,最终失去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外部支持。因此,为了完成规定教学动作,每年都会为了寻找有意义的社会实践场所而奔波劳碌,这种一站式的形式更加剧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困难,难以取得显著成效。

1.3 缺乏资金保障 任何一项活动的开展必须有经费作为支持和保障。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所需的一系列费用(交通、食宿等)相对于大学生而言是个不小的经济开支。虽然学校每年都会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但对于目前参加人数多、涉及面广的社会实践活动来说可谓九牛一毛。实践经费主要来源于高校、接受的基层单位以及个人三个方面。没有提供专项经费支持和保障,很多时候还要二级院系和学生承担大部分活动费用,这势必影响活动的开展。

1.4 缺乏科学指导与专业指导 实践中缺乏科学的指导。大学生由于在校时间多相对接触社会较少,特别需要学校有关部门和专业导师的帮助,特别是他们的指导,以此来提高成效。对于具体实践内容的指导、文章的选题方面,教师的指导更是必不可少。他们可以和学生一起分析、研究、探讨在实践环节中遇到的种种难题,并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帮助,使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另外,目前大部分高校除了部分教学计划的实践课程有专业教师指导,其他绝大部分都是由从事思政工作的辅导员老师带队指导活动,缺乏层次高、专业水平强的教师的参与。

1.5 考评措施不到位 社会实践成绩评价不够科学也是影响其效果的主要障碍之一。目前很对学校考评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依据为实践报告,至多加上接收单位加盖公章的意见。同时,学校对于报告只有字数方面的规定,而对内容、格式没有明确限制,对报告收获建议部门要求比较泛泛。考评措施和机制不到位,即使制定了奖惩制度也难以得到落实,社会实践活动搞得好坏与否也就没有多大的差别,这样很难调动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

2 深化社会实践活动的思考

2.1 明确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作用 人的社会化,是指作为个体的自然人转化为一个能够适应一定的社会文化、参与社会生活、履行一定社会角色、有着健康人格的社会人的过程。对于社会而言,人的社会化在促进人的发展的同时也将促进社会结构的完善和发展。对于个人而言,只有实现社会化,才能适应社会生活,才能使人的个性得以形成和发展,才能最大程度发掘和发挥其潜力和积极性。[2]

2.2 丰富社会实践的内容、建立稳定的实践基地 坚持实践活动与社会热点、专业学习、校园文化、勤工助学、就业工作相结合。建立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高校应积极走校企合作路线。社会实践要真正做到使双方受益,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必不可少,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形式无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高校应推行产学研合作机制,加强与企业、与地方基层政府合作,稳健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力求做到资源共享、利益共享、达到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的目的,实现双赢。

2.3 社会实践走社会化路线,广泛争取支持 目前的现状是,社会实践所需的经费通常由学校、接收单位以及学生自己三个方面共同解决。经费的缺乏,造成了很多实践活动无法开展,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不改变社会实践主旨和原则的前提下,尝试并探索一条有偿性实践的道路。但是目的必须纯净,决不是单纯追求物质上的满足,而是在付出的同时获得开展实践活动必要的物质基础,是补充性质的。

整合社会资源,提高社会各界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关注程度,增强自身“造血能力”是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发展的趋势。发动社会各方面有识之士及爱心人士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尽可能多地为社会实践活动吸引资源。为活动的开展增砖添瓦。促进社会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联系,使社会各界更多关注、接纳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2.4 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 大学生社会实践形式不应拘于一格,要丰富多彩,推陈出新。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和锻炼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结合运用本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在实践中检验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从而真正实现实践的目的。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应该坚持五个结合(社会实践活动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社会实践活动与扶困助困相结合、社会实践活动与高校社会服务的职能相结合、社会实践活动与高校教师科研项目相结合、社会实践活动与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相结合)。在组织社会实践中,要突出重点,尽量考虑把突出社会实践与大学生就业工作相结合这个重点,这样既可以达到锻炼大学生,为将来毕业就业做好充分准备的目的,又可借助社会实践的机会为学生创造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这样,学生社会实践便具有一定社会资源需求,学生的社会化程度便会加深。

2.5 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考核评价体系 作为高校,应针对性的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作出相应的计划,把社会实践融入到教学中去,成为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进行严格的考核。社会实践活动的考核成绩不能与学分相脱节,高校在做好学分规定的同时,应把考核成绩作为一个重要部分记入学生档案,真正把社会实践作为重点来抓,对于不认真实践或不敢参加社会实践的同学将不再予以毕业。为了更好地组织实施社会实践工作,高校应成立相应的管理机构与支配。通过建立健全社会实践的考核机制,对社会实践的过程、效果、参与人员的现实表现、取得的成果进行科学分析、考核、评价,促进社会实践的不断深化和完善。建立一套科学严谨、切实可行的奖惩规章制度,对积极参与并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并积极向有关用人单位推荐,对参与不积极或没有完成社会实践任务的学生,将给予相应的处罚,表彰和大力宣传优秀个人和组织及社会实践新成果,充分发挥典型的激励示范和教育作用,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积极性,保障社会实践持续有效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刘军、陈刚、罗伟明.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中国高教研究[J].2000,(7)

[2]徐青梅.对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思考[M].新西部,2009.08

[3]黄波.构建大众化阶段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J].教育探索,2006,(11).

作者:贾斌

高校社会实践论文 篇3:

新形势下地方高校社会实践育人内容体系构建研究

【摘 要】本文结合当前新形势,分析新形势下构建地方高校社会实践育人内容体系的原则,并以桂林理工大学社会实践育人工作为例,对地方高校社会实践育人内容体系构建进行探索,提出社会实践内容体系应该包括思想性实践、社会性实践、发展性实践、创新性实践和奉献性实践。

【关键词】地方高校 社会实践 育人内容体系

一、问题的提出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实践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一直以来,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我们党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高等学校主要通过社会实践来实现育人宗旨,社会实践的实质是对能力的培养,大学生可以通过勤工俭学、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等方式进行社会实践,从而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2012年1月10日,教育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指出,各高等学校务必要把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与组织课堂教学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2014年7月25日,教育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杜玉波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主要目标,推动实践育人制度化常态化科学化,不断开创实践育人工作新局面。不难看出,加强实践育人已经成为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要求,社会实践育人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能加强,不能减弱;只能不断改进,不能停滞不前。

近年来,高校围绕实践育人要求,大胆探索,勇于实践,按照“优化知识结构,强化能力培养”这一主线,不断丰富社会实践内容,创新社会实践活动载体,为人才培养工作做了很多有益工作,社会实践在实践育人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社会实践在育人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社会实践活动碎片化,内容随意化,形式僵化、价值淡化等问题,导致社会实践育人合力不够,针对性不足,实效性欠缺,严重影响了社会实践作用的发挥和育人效果。为此,笔者认为,既要充分认识社会实践在育人工作中的重要性,加强社会实践育人工作,又有必要重新审视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按照育人目标要求,构建内容体系,使社会实践活动内容既丰富又有价值,既灵活多样又彰显合力,既满足学生需求又服务学生成长,切实发挥社会实践在育人中的积极作用。

二、社会实践育人内容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社会实践育人内容体系的构建,不是简单地将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模块化整合,在构建社会实践育人内容体系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一)坚持育人宗旨。社会实践是课堂教育的延伸和升华,是拓展学生能力素质的重要平台,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发挥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实践育人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均衡发展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社会实践育人内容体系的构建,必须坚持育人宗旨,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坚持社会实践活动内容丰富、贴近实际等特点,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灵活多样、选择性强等优势,补足第一课堂短板,着眼素质拓展,立足能力提升,促进全面发展,服务于学生成长成才。

(二)坚持求真务实。坚持求真务实就是在坚持育人宗旨的原则下,立足学校和学生两个实际构建实践育人内容体系。立足学校实际,就是实践育人内容体系的构建要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要求,体现人才培养的素质和能力需求;立足学生实际,重点是要立足学生发展需求,认真研究分析社会实践培育的优秀学生典型,分析其能力素质的基本构成,研究总结社会实践对学生发展成长的作用,以学生需求为导向,把实践内容体系的建立和学生成长成才需求有机结合,使实践内容体系既体现“面”的覆盖,有广度,又有面“点”的设计,有深度,从而不断增强实践育人工作针对性,提高社会实践育人的实效性。

(三)坚持价值导向。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构建社会实践育人内容体系,要坚持价值导向,有针对性地构建实践育人内容体系,使社会实践具有价值意义,以解决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活动形式丰富但实践内容育人针对性不够问题及育人效果不理想问题。

三、地方高校社会实践育人内容体系构建探索

近年来,桂林理工大学高度重视实践育人工作,将社会实践教育作为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载体和环节,围绕“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适应社会能力、促进全面发展”等问题,坚持育人宗旨、坚持立足实际、坚持价值主题、坚持学生需求等基本原则,构建了以“思想性实践、社会性实践、发展性实践、创新性实践、奉献性实践”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育人体系并进行了实践。

(一)思想性实践。思想性实践重在通过实践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主要包括主题性教育活动、理论研究社团、青马工程等实践载体。在人的各项素质中,最重要、最宝贵的素质是思想政治素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社会实践是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有效途径。在社会实践各项活动中,主题性教育活动、理论研究社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等对于进一步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学生政治素质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思想性实践的主要构成部分。

(二)社会性实践。社会性实践重在通过实践提高学生适应社会能力,主要包括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等实践载体。广泛开展学生社会性实践活动,并鼓励学生加强与社会实践基地的联系,把社会性实践活动与学生的专业实习和就业见习结合起来,与研究的课题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在广泛的社会性实践中,学生能够切身体会到改革开放的巨大成果,体会到国家建设对高素质、高质量人才的强烈需求,体会到人民和社会对于大学生的殷切厚望,从而达到“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目标。

(三)发展性实践。发展性实践重在通过实践培养学生兴趣、能力、特长,拓展经济困难学生的综合能力,主要包括校园文化活动、勤工助学等实践平台。积极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桂林理工大学成立了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指导委员会和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中心,结合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引导学生将第一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内化为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充分利用好勤工俭学平台,勤工俭学是大学生通过的自身能力,以体力或脑力劳动的方式获得经济资助,是大学生获得资助的一种最常见方式,其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给予大学生经济资助,更是为了对大学生进行发展性实践教育,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均衡协调发展。

(四)创新性实践。创新性实践重在通过实践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主要包含创新创业训练、科技立项、学术科技讲座等实践平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在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注意加强引导和教育,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毕业生创业就业、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桂林理工大学为学生接触社会、就业创业提供良好平台。通过活跃的科技活动,丰富多彩的学术科技讲座和创新创业实践,使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掌握所需的基本知识,提高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他们的创新创业基本素质,成为学生走进社会、步入岗位前的“练兵场”。

(五)奉献性实践。奉献性实践重在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主要包括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实践平台。青春奉献社会,实践收获成长,在实践中接受锻炼,自觉成长为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是时代赋予青年学生的重要使命,也是新一代青年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课外时间参加奉献性实践活动,同时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特点,发挥青年大学生的专业特长和技能优势,也是满足青年学生成长成才需求的途径和方法。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2016-03-20].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052/moe_838/201008/t20100802_93704.html

[2]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2012-01-10)[2016-03-20].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moe_1407/s6870/201201/t20120110_142870.html

[3]杜玉波.在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EB/OL].(2014-07-25)[2016-03-20].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moe_1485/201407/t20140725_172342.html

[4]秦组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N].人民日报,2014-02-26

[5]柳礼泉,陈方芳,唐珍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的四个着力点[N].光明日报,2015-06-11

[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EB/OL].[2016-03-20].http://www.moe.gov.cn/s78/A12/szs_lef/moe_1407/moe_1408/tnull_20566.html

[7]王富平.地方高校构建服务型实践育人教学体系的思考与实践[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14(8)

[8]杨业华.把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N].光明日报,2014-01-15

【基金项目】2013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高职学生素质拓展平台构建研究与实践”(2013JGZ132)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苏 欣(1983— ),女,桂林理工大学助理研究员,南宁分校宣传部主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青年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辛立章(1978— ),男,桂林理工大学副教授,工会常务副主席,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何田田)

作者:苏欣 辛立章

上一篇:工会师德建设论文下一篇:证券法律监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