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团委社会实践论文

2022-04-19

摘要:高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还是高校和地方积极发掘自身优势资源,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重要契机。2009年以来,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与成都郫县战旗村合作开展了“城乡统筹一体化,校地共建新农村——‘高校+支部+农户’大学生进农家”社会实践活动,构建起了一种学校与地方、大学生与农家等多方受益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新模式。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高校团委社会实践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高校团委社会实践论文 篇1:

高校学生社会实践创新机制体系研究

[摘 要]高校学生社会实践是高校第二课堂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当前各高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蓬勃开展,但形式单一、吸引力低等因素制约了社会实践活动的进一步发展。高校应积极探索社会实践创新机制的培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社会实践工作。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实践 创新机制 制度研究

一、引言

高等学校学生社会实践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全国各高校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一些优秀的成果。但由于意识观念、政策因素等多种原因,高校社会实践工作存在流于形式、吸引力低、普及面不够等问题,客观上影响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创业就业意识等,高校社会实践活动机制建设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

二、高校学生社会实践创新机制建设的现实意义

高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相对开放,其包括了活动内容的开放性、活动时空与形式的开放性、活动开展的开放性等,这也决定了学生社会实践具有多样性。高校学生社会实践可以使学生充分与社会接触,不仅通过社会实践的过程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还可以紧密地与自身专业相结合,将科研过程、科研成果与社会实际需求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科研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业就业意识,是对高校课堂教育、第二课堂教育的一个重要补充。

高校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一个长期的、连续的过程。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开展过程中,随着参与学生越来越多,活动内容越来越广,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使其已经逐渐脱离了以往较为单纯的走马观花式的实践活动,而越来越成为一个完整而独立的体系。过去由各高校团委负责组织、实施、考核的方式已经无法和现行的社会实践活动相匹配,需要以新的体系和新的思维来进一步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三、四川地区高校学生社会实践现状

本课题组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走访了四川省境内的西南科技大学、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绵阳师范学院、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六所高校,调查对象涵盖了重点大学、普通高校及高职院校,共计发放问卷377份,回收问卷362份,其中有效问卷359份,调查对象和数量能基本满足研究要求。调查显示,高校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总体态势较好,但也存在众多不满意因素。调查主要结果如下:

(一)学生参与意愿呈金字塔结构,低年级学生人数较多

调查显示,84%的学生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但其中低年级学生(大一、大二)比例高达78%,仅有20%的高年级学生及2%的研究生愿意参加社会实践。

(二)学生对高校社会实践的认识不足,评价不高

调查显示,仅有23%的学生认为学校组织的各类社会实践较有意义,能够从中得到锻炼;17%的学生认为社会实践是变相的个人自助旅游;31%的学生认为从社会实践中能够得到的锻炼有限;29%的学生认为社会实践的开展毫无意义。

(三)学生对社会实践的形式内容要求多元化

调查显示,36%的学生希望参加能够与自己所学专业相结合的社会实践;34%的学生希望参加能够与自身实际兴趣相关的社会实践;21%的学生希望参加就业实习的社会实践;仅有9%的学生表示无所谓,可以接受任何形式和内容的社会实践。

(四)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困难及疑惑较为集中

在该项调查中,37%的学生希望学校能推荐学生到相关单位;12%的学生希望学校能组织相关专题培训;44%的学生希望学校能提供相应资金补助;另有7%的学生认为没有任何困难。

综合调查问卷的结果,我们认为,当前四川地区高校学生社会实践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形式与内容较为单一,部分活动与学生的专业知识、个人兴趣不相符合,活动内容单调,缺乏新意;多数学校为了突出重点,集中优势资源打造重点社会实践团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忽略了社会实践活动的全面参与性,学校长期联系的社会实践基地较少,一些学校甚至没有设置长期性的社会实践基地;评价考核方式不尽合理,多数学生为了考核而参加社会实践,仅仅依靠社会实践报告就完成了考核,而没有将其作为学生课堂建设的重要内容,使得教师指导积极性不高、学生参与性不高。

四、高校学生社会实践创新体系构建

经过问卷调查、专家座谈与研究讨论,课题组认为,高校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应完善新的体系,以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为主,以学生兴趣爱好及自身需要为本,创新性地构建工作体系,才能更好地促进高校学生社会实践的发展。

(一)创建完善的组织机构体系和管理体系

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参与面广,影响力大,现有组织机构中往往由校团委负责所有的工作内容。在新体系中,应由高校校领导牵头,综合校团委、学生处(招生就业)、教务处、科技处、宣传部等职能部门,作为高校社会实践小组的组成成员,任务分工,提高效率。其中,校团委负责具体的组织实施;学生处(招生就业)负责学生加分考核及拓宽就业创业市场;教务处将社会实践内容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激发学生和指导教师的积极性;科技处负责对学生社会实践产生的科技成果进行认定并协助其完善;宣传部对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具体报道。由此形成的一体化组织机制,可以有效地调动各方资源,为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强制与自由结合,促进全员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局面的形成

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首先要解决学生重视度、参与度的问题。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及影响力的扩大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高校可采取强制参加和自由参加两种方式要求和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在已形成良好实践氛围的院系采取自愿参加的形式,不做硬性要求;在社会实际活动参与率低的学院要求强制参加。这是一个从“强制”到“认识”再到“自发”的过程,只有学生接触并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才能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内涵和现实意义有一定的认识,才能对社会实践重视起来,才能主动参与其中,最后发动身边的同学一起参加。

(三)引导社会实践与专业结合,与各类科研、竞赛活动结合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应引导学生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此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质量。要加强专业实践团队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使指导教师可以为学生解决实践过程中遇到的科研难题,还可以使学生发挥专业优势服务社会,激发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大学生科技活动,是社会实践范畴内科技含量较高、时间较长、成果收益较高的一类实践活动。由于学生科技活动成果缺少资金支持,加之大学生对实践成果转化认识不足。学校应对此搭建科技创新与创业就业大平台,通过筛选新材料、新品种等具有较好背景的科研成果予以重点支持,推广和转化科技成果,为学校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及高新技术企业孵化提供有力保障。

(四)强化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寻求校企、校地结合

长期性的社会实践基地是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持续开展、打出品牌、创出“效益”的关键环节,是争取社会公众的认同和支持、争取地方政府和企业进一步支持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一方面,高校应与地方政府合作,从地方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内容出发,结合学生希望在地方锻炼的实际需要,建立具有现实意义的、稳固和长期的社会实践基地。另一方面,高校应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从专业实习、专业科研、员工培养、关爱农民工子女等方面,与企业更多地结合,积极地开拓结合学生专业的社会实践基地,为学生的创业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考核与交流结合,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成果总结交流活动

学生的社会实践成果,可以是完善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也可以是专业论文、科技作品,还可以是具体的服务成果。鼓励学生在调研结束后就开始整理搜集的数据,查阅文献,请教指导教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参考建议,形成最终的调研成果,并将调研成果反馈至实践单位,切实地为他们解决问题。同时,通过新闻媒体,利用文字、图片资料展示实践成果,广泛进行宣传,将社会实践成果转化为一种宣传介质,一种号召力,为大学生社会实践营造良好的氛围,不断地巩固社会实践成果。

我国20多年来各高校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证明,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大学生的育人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在新时期下,只有牢固树立“实践育人”的指导思想,引导和激励学生广泛地参与各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才能使学生真正地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使社会实践活动在高等教育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 参 考 文 献 ]

[1] 李涛.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探析[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9,(3):160-162.

[2] 刘有升.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可持续发展机制探讨——以福州地区部分高校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10,(7):82-84.

[3] 叶兴仁,谢舜源,邹萍,詹莹莹.关于中山大学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机制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12):119-121.

[4] 周敏丹.浅论创新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机制[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72-274.

[5] 余明远,员智凯.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的机制探索[J].学术论坛,2011,(10):213-217.

[责任编辑:雷 艳]

作者:何涛 周海滨

高校团委社会实践论文 篇2:

“高校+支部+农户”大学生进农家社会实践模式探析

摘要:高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还是高校和地方积极发掘自身优势资源,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重要契机。2009年以来,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与成都郫县战旗村合作开展了“城乡统筹一体化,校地共建新农村——‘高校+支部+农户’大学生进农家”社会实践活动,构建起了一种学校与地方、大学生与农家等多方受益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新模式。

关键词:大学生;农家;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实践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009年以来,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与成都市郫县唐昌镇战旗村合作开展了“城乡统筹一体化,校地共建新农村——‘高校+支部+农户’大学生进农家”社会实践活动(简称大学生进农家活动)。经过3年多的实践和探索,大学生进农家活动在学校和战旗村的共同努力下,日益显示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呈现出“全员化、常态化、制度化”的显著特征,受到了大学生和农民的普遍欢迎,得到了相关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形成了学校与地方、大学生与农家等多方受益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新模式。

一、开展大学生进农家活动是高校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客观需要党的十六大报告对党的教育方针表述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1] 36该表述阐明了我国高等教育工作的总方向、根本途径和培养目标。大学生进农家活动是新时期高校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生动实践。

(一)大学生进农家活动是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青年学生“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基层一线砥砺品质,在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锤炼作风,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运用真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长才干,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切实掌握建设国家、服务人民的过硬本领,为走上社会、成就事业打下坚实基础。”[2]温家宝指出:“在中国不懂农村就不会真正懂国情。对大学生来说,无论将来从事什么工作,了解农村都是不可或缺的一课。”[3]反观活跃在大学校园里的“80后”、“90后”,他们基本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但却普遍缺乏实践的检验和深化;他们胸怀报效国家、回馈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但又普遍存在拈轻怕重、意志力薄弱的一面,抑或缺机会和没平台;他们思想先进、思维活跃、见解独特,但又容易受到西方不良文化的侵蚀和社会舆论的左右,迷失方向。显然,组织开展大学生进农家活动对大学生认识国情、了解民情、强化理论学习、提升实践能力、实现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环节。

(二)大学生进农家活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

长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一直将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温家宝强调“三农”问题是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4]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党的十七大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重要部署,强调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5]23成都市郫县县委宣传部对全县14个镇、162个村、1701个村民小组、近万户农户调查结果显示,农民不光需要居住和生活环境的改变,更需要实现文化知识和思想观念的更新,他们渴望城里人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渴望知识改变子女的命运,渴望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农村、农业、农民。高校作为人才、智力、技术和优秀文化的聚集地,理应发挥好辐射带动作用,为解决好驻地周边“三农”问题献计献策。大学生进农家活动紧扣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需要确定活动主题和项目,得到了地方和群众的广泛欢迎。

(三)大学生进农家活动是加强和改进高校实践育人成效的现实需要

自1982年北京大学等高校在全国率先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以来[6]77,大学生社会实践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社会认可,并写进了党的教育方针,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全国各地各高校广泛开展。同时,我们必须看到,面对党和人民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新期待,面对当代大学生的新特点、新需要,面对当前我国思想道德文化多元、多样、多变的新形势、新任务,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还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价值。比如,社会实践还没有得到部分地区、高校的足够重视,内容和形式脱离实际、缺乏创新和吸引力,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形式主义、走过场等问题。大学生进农家活动努力克服传统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存在的不足,充分调动各方积极因素,务求实效,积极开创一种具有广泛吸引力和多赢局面的高校实践育人新模式,推进了实践育人长效机制建设。

二、大学生进农家活动是构建“全员化、常态化、制度化”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有益尝试大学生进农家活动是校地双方本着互利共赢、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大胆探索、稳步推进的原则,立足高校和地方的优势资源,发挥农村党支部的带头作用,搭建高校与地方、大学生与农家联系的平台,并通过定期、不定期的校地互动,建立校地合作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从而为实现好高校职能,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实践活动。它以“城乡统筹一体化,校地共建新农村”为切入点,以大学生与农户建立紧密结对关系、有组织定期开展活动与小范围不定期互动相结合为鲜明特点,以大学生与农家同吃同住同劳动为基本形式,发挥校地资源优势,注重解决大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和新农村建设中的具体问题,力求将社会实践活动向纵深推进。基本特征包括:

(一)充分发动,广泛参与

大学生进农家活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人员多、持续时间长,校地双方必须高度重视和密切配合才可以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有鉴于此,校地都将此项工作纳入年度重要工作议事日程,共同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建立了例会制度,统筹协调做好各项工作。学校党委书记和校长、地方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担任大学生进农家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学校思政部、党委宣传部、党政办公室、校团委、学生工作部负责人、各系党总支书记、辅导员以及镇、村党政主要负责人为成员,校团委、思政部和村民委员会负责具体组织实施。领导小组人员安排体现了“全员育人”的工作理念,有利于整合校地各方面资源,形成合力,推动活动健康深入开展。活动初期,校地宣传、团委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深入宣传发动,通过报告会、座谈会等形式积极引导大学生和村民充分认识活动的重要意义、活动的主要内容和形式等。结合前期调研结果和大学生与农家实际,校地共同研究制定了大学生进农家社会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对重大主题活动、时间节点和参加人员都做了周密安排,确保活动求真务实,取得成效。

(二)点面结合,立体互动

由于学校与战旗村地理上邻近,且学校与地方、大学生与农家建立了紧密结对关系,在时间安排上,大学生进农家活动要比传统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灵活得多,校地双方不仅在寒暑假开展大学生进农家活动,还有效整合了国家法定假日、周末甚至课余时间。在活动规模上,既有学校和系层面组织的大型集体行动,也有学生自发到战旗村开展的点对点实践活动,有效提升了实践育人功能和社会效果。在活动内容的安排上,校地注重发挥各自优势,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局面。以2009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开展的大型集体活动为例,104名大学生与52户农家结成对子,成为“一家人”,大学生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校地共同组织开展了战旗新农村建设恳谈会、“‘和谐郫县·文化战旗’校地共建新农村”大型文艺晚会、清洁战旗大行动、以“新农村文化建设”为主题的乡村“坝坝辩论赛”、“‘校地共建·学民互动’——走进战旗新农村”坝坝交谊舞与锅庄舞会等大型集体互动活动。另外,大学生还组织多支小分队宣传保健、饮食卫生、消防安全、防灾防疫、法律知识,开展社会调查等活动。

结对关系建立后,校地互邀参加各自特色活动,进一步增进先进文化的相互渗透和情感交流。战旗村20余户村民曾应结对大学生邀请,到学校参加了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暨川音高雅音乐进校园专场音乐会;学校教师和大学生则应邀参加了当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节”活动,等等。

在校地共同组织策划和大学生与农家的积极参与下,大学生进农家活动表现出点面辉映、多层互动、交叉融合的生动局面。

(三)建立基地,健全机制

为了保持大学生进农家活动旺盛的生命力、持久的吸引力和良好效果,校地双方以建设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为依托,大力探索和构建大学生进农家活动的规范性和长效机制。双方签署了《“高校+支部+农户”大学生进农家活动合作协议》,在战旗村设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形成了“校对村、系对社、学生对农户”的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规定每年校地共同组织大型集体活动不少于1次,学校各系全年开展集中展示活动不少于2次,大学生与村民家庭结对“同吃同住同劳动”时间每年不少于10天,并作为大学生学分考核的重要依据。大学生除了集体活动,还要与结对农户积极共建“七个一”活动:带动结对农户掌握1项以上体育活动项目,带动结对农户参加1次群众性文化活动,带动结对农户每月掌握1项上网技术,每月给结对农户孩子辅导1次以上功课,为结对农户创业致富提1条合理化建议,与结对农户每年共读1本以上有益书籍,大学生每年必须完成1篇社会实践活动报告。

三、大学生进农家活动收到了校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良好效果大学生进农家活动把高校与地方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一方面为广大青年学生践行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提出的“三个紧密结合”搭建了平台,实现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提升了学校育人水平和服务地方的能力;另一方面又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力量,满足了广大农民群众希望拥有丰富和较高层次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促进了地方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感染力,拓展了实践育人渠道

通过大学生进农家活动,广大学生深化了对国情、省情、民情的了解,增进了对农村、农业和农民的感情,加深了对党推进城乡统筹一体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战略的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三贴近”效果显著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内化为大学生自身情感和认知,进一步坚定了大学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参加活动的学生谢绍峰在实践心得中写道:“战旗,您正如您的名字一样,像一面鲜艳的旗帜屹立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石上,指引着人们不断前进的方向。”学生朱加兵在活动心得中指出:“相比战旗,我深深地感受到,我的家乡是多么的落后,战旗的特色发展之路的确值得我好好地学习,我希望以后也能够为建设家乡而出谋出力。”学校思政部教师深入参与实践活动,不仅全面直接指导学生实践活动,不失时机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以实践活动为研究课题,积极探索思想政治课的实践育人模式,丰富了高校实践育人的理论与实践。

(二)促进了大学生专业知识学习和特长发展,启迪了创新思维

由于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时间和形式机动灵活,参加活动的大学生有更多机会将所学专业知识和特长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去,从而在实践中深化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启迪了创新思维,促进了专业和特长的发展,“实现了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2]如工业设计专业、环境艺术专业、电气自动化等专业的学生将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解决村民们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既促进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又服务地方和他人;爱好运动、舞蹈、演讲、辩论、唱歌的学生则可以充分发挥特长,在战旗的舞台上大展身手。实践出真知,磨练长才干,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参加实践,接受锻炼,促进了他们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三)提升了学校社会服务能力,助推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社会服务是高校的重要职能,然而,为社会服务什么、怎么服务是高校开展社会服务工作时经常面临的棘手问题。在大学生进农家活动中,学校与战旗村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以“推进城乡统筹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切入点,成功将学校和地方紧密联系起来,以大学生与农家结对开展同吃同住同劳动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学校不仅找到了实践育人、社会育人的有效途径,还成功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成为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增进了学校与地方的联系与合作,提升了学校社会服务能力。如环保专业、旅游专业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为战旗村污水处理、旅游业的开展献计献策,得到了村委会的高度赞扬。与此同时,大学生进农家活动密切了干群、党群关系,加速了学校先进思想、文化、技术向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传播和渗透,带动了地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村民思想观念的更新、文明习惯的养成,有效培养了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有力推进了城乡统筹一体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四)有效整合了校地资源,探索了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途径

相对于战旗村,学校在人才资源、科研能力、先进文化和信息资源等方面拥有强大的优势,对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和思想文化建设,加快城乡统筹一体化,促进城乡互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相对于学校,战旗村拥有光辉的发展史、成规模的现代农业、“村企农三合一”的现代企业以及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战旗村是学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多得的实践基地,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大学生进农家活动开展以来,校地资源得到了充分的整合,在学校为战旗村做贡献的同时,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勃勃生机。校地多次共同组织学生观摩新农村建设成果,考察战旗村企业发展,调查战旗村教育、保险、住房等民生热点问题,完成社会实践心得体会、调研报告近百篇。丰富多彩的互动交流、大量的实践心得和调查报告既锻炼了师生,又给郫县和战旗村进一步做好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重要参考。实践证明,大学生进农家活动充分调动了校地优质资源,形成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可喜局面。在此基础上,学校在战旗村建立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校地双方达成了求真务实的《“高校+支部+农户”大学生进农家活动合作协议》,探索形成了“校对村、系对社、学生对农户”的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胡锦涛. 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11425(3).

[3]许春华文. 大学教育也该补上“不可或缺的一课”[N].中国青年报,2008510(2).

[4]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EB/OL].(20051011)[20120520].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5-10/11/content_3606215.htm.

[5]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6]方静雨.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其对策[J].江西教育科研,2007,(9):77-78.

Analysis of the “College+ party branch + farmers ”mode of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practice in the farmhouseZHANG Daneng,SHI Zaihong,YI Chuanying

(Chengdu Textile College Chengdu611731, China)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farmhouses;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social practice

责任编辑:韩冬苗第

作者:张大能 史在宏 易传英

高校团委社会实践论文 篇3:

省级团委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的经验与思考

摘 要:2020年3月,课题组针对省级团委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工作机制、工作制度、实践项目、实践基地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线上访谈。通过对资料的总结分析,发现省级团委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了多方协同的联动机制、较为完备的工作制度、卓有成效的实践项目、各具特色的省域基地等较好的经验做法,同时也存在着工作统筹尚需加强、活动资源保障不够、评价激励力度不足、实践成效有待优化等困难和问题。下一步需要加强统筹设计、资源保障、制度建设、成果转化等工作,以推进“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关键词:省级团委;三下乡;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青年学生练就过硬本领的大熔炉。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1997年正式开展以来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益和社会效益,离不开学生、高校、家长、社会等各方面的支持和努力。其中,各省级团委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组织中起着上传下达、统筹推进等重要作用,是影响社会实践活动高质量发展和育人效果的重要一环。“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23年来,各省级团委在工作机制、工作制度、实践项目、实践基地等方面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和做法,也存在着工作统筹、资源协调、实践成效等方面的短板。

一、省级团委在推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主要做法与经验

2020年3月,课题组针对各省级团委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工作机制、工作制度、实践项目、实践基地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线上访谈,通过对资料的总结分析,发现各省级团委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了多方协同的联动机制、较为完备的工作制度、卓有成效的实践项目、各具特色的省域基地等较好的经验做法。

(一)多方协同的联动机制

部分省级团委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积极协调省内各职能部门、相关地市的资源,为“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注入政策、项目、经费等支持。如河北团省委、甘肃团省委、新疆团区委分别联合省人社厅、教育厅等部门下发“三下乡”工作通知,进一步激发了相关部门、指导教师等的积极性。吉林团省委联合白山市委、市政府,组织实施了“百所高校进白山”暑期社会实践行动;联合省自然资源厅、住建厅、扶贫办,实施了吉林省大学生村庄规划编制志愿行动;联合省委宣传部,组织实施吉林省“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自学组织聯盟”社会实践重点活动。福建团省委与省河长办开展“河小禹”专项,与省文旅厅开展“红色传承,福建如你”专项。

(二)较为完备的工作制度

多年来,各省级团委针对“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配备了一定的人、财、物等资源,并在社会实践的项目管理、评价考核、安全保障等环节积累了较多经验,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工作制度。比如,上海团市委依托“知行杯”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大赛、“未来杯”高中阶段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大赛深化落实“三下乡”工作,形成了以赛促建的项目管理制度。广东团省委从学生参与度、经费投入度、媒体报道度等三个指标引入归化函数,综合评判高校工作,建立了较为科学合理的活动评价制度。参与调研的32个省级团委,全部都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安全教育培训和意外伤害保险提出了统一要求,此项措施为各类学校制定培训制度、安全制度提供了遵循。

(三)卓有成效的实践项目

各省团组织对当年度“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都进行了精心规划和设计,在完成上级文件要求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适合本省省情的社会实践项目。以2019年为例,各省级团委在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引导青年助力脱贫攻坚、投身乡村振兴、参与基层治理等方面积极组建实践项目,引领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如新疆建设兵团团委组织大学生开展“寻访兵一代”活动,将在兵团成立和发展过程中作出卓越贡献的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汇编成册。湖南团省委组织百名博士赴大湘西开展创新创业帮扶社会实践活动。

(四)各具特色的省域基地

本次访谈中,超过六成的省级团委结合地方优势资源,建立了省级社会实践基地。比如,辽宁团省委联合“辽沈战役学院”和“雷锋学院”挂牌成立了“辽宁省团员教育培训基地”,并在“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抚顺雷锋纪念馆”等建立实践基地。浙江团省委构建了以“红船精神、浙西南革命精神、两山理论”等为核心的传统自然实践基地,以“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等为核心的乡村古镇实践基地,以“阿里巴巴、天能”等为核心的校企共建实践基地。

二、省级团委在推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困难与原因

(一)工作统筹尚需加强

一是工作节奏统筹不够。部分省级团委由于人员流动大、预判能力不足等原因,对本年度本省域的社会实践活动缺乏提前设计和统筹规划,往往等待上级文件下发后方进行本省的活动启动,而每年教育部、团中央的文件发布较晚,大多数高校6月进入考试月,第二课堂活动相对停滞,留给省级团委研究设计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不足;工作落实限于文件上传下达,在协调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提供实践岗位或项目,接待实践团队或个人方面缺乏有效作为。二是工作推进统筹不足。省级团委在整体工作推进时,缺乏对校际差异、地区差异的研究和把握,存在“转发即布置”的现象,对省域内的活动“放羊式”组织、“佛系”管理,实践成果“看天收”。三是专项设置虚应故事。每年专项活动主题众多、名目繁杂,但对省情、乡情的结合度仍需要加强,省级团委对专项活动解释指导不够,高校、教师、学生对主题缺乏精准把握,导致部分实践专项最终敷衍了事。

(二)活动资源保障不够

一是经费不足。部分省级团委积极争取省财政支持,并主动与相关部门联动获取支持,为活动进行了不小投入。但这些投入和庞大的实践学生群体相比仍显不足。有近二分之一的省级团委表示省级层面争取财政预算存在困难。二是师资力量不足。部分省级团委表示指导教师较难深度参与、全程参与,专业教师指导力度不够,个别地区团干部队伍尚未配齐,社会实践组织力量、指导力量几近没有。三是实践基地稳定性较差。部分省级团委表示,每年都有新的社会实践基地被开发,然而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却很少,因此,每年都要重新联系实践单位,工作效率和效果受到影响。四是缺乏省级层面的工作交流,跨省合作较少。

(三)评价激励力度不足

一是评价标准不统一。有部分地区尚未对活动建立起科学有效的评价考核,即使建立相关评价考核制度的地区,也缺乏自校级、省级至国家级相对完整统一的衡量标准,对评价机理、激励体系等缺乏深入研究和有效实施。二是表彰力度不一。一方面,个别省级团委尚未建立活动的评比表彰制度,对国家重点团队、省级重点团队的有效跟踪和总结表彰不够,部分团队徒有虚名、应付了事;另一方面,部分省级团委在共青团改革过程中,对活动的表彰实施单位、表彰内容等更迭变化较快,文件通知不及时,未能有效发挥“指挥棒”作用。

(四)实践成效有待优化

在访谈过程中,部分省级团委反映“三下乡”社会实践大部分是表面性的,实践活动影响较小,成果转化率不高,未能很好发挥实践育人和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究其原因,一是项目设计匹配度不高。一方面省级团委对接沟通作用发挥有限,专项活动仅凭高校或实践学生对接当地,缺乏对实践地需求的深入挖掘;另一方面是未能将农村发展的各项事业与实践学生的专业学习及科研方向有效结合。二是实践成果转化意识较弱,缺乏对学生实践成果总结提炼、反馈运用的机制和制度,未能完全发挥促进社会发展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三是长效规划不足,缺乏远景规划和深度开发,制约了活动效果的提升。

三、对省级团委进一步推进“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建议

笔者建议,可在统筹设计、资源保障、制度建设、成果转化等方面对省级团委现有“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进行优化提升,更好发挥社会实践育人效果和社会效果。

(一)加强统筹设计

一是加强对当年社会实践的设计。各省级团委可每年提前针对省域内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进行专项活动设计,提前与相关村镇联系,对项目活动进行整合優化,为高校向学生集中下发主题鲜明、层次清晰、数量精简的实践活动创造更优条件。二是加强对项目信息管理的统筹,依托“智慧团建”网上共青团系统、第二课堂成绩单管理系统等网络平台,积极用好全国或省域内“三下乡”实践项目线上管理平台,为实现供需双方精准对接、立项与结项评审、动态跟踪管理、在线经验交流等提供平台支撑。

(二)完善资源保障

一是坚持围绕省域内党政中心工作,与省域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社会治理、民生保障等工作积极融合,积极与本级宣传、人社、教育等部门联动,探索规划“三下乡”社会实践项目,争取财政支持。二是积极吸纳社会资源为学生社会实践提供智力、财力、项目等方面的支持。三是建立稳定持续的社会实践基地运营机制,定期进行基地建设、运营情况的评估、管理。四是推动各省级团委结合本省实际,以落实“全团抓学校”“全团大抓基层”工作部署为契机,明确市县团组织、有关企事业单位团组织在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中的职责,形成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工作合力。五是建立起开放包容的资源共享机制,将省域内的资源对外开放,建立起省域之间的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为大学生提供更多跨地区的实践机会。

(三)完善制度建设

一是省级团委要理清省级层面的“三下乡”社会实践制度,对宣传发动、工作部署、培训指导、评价考核、表彰激励、成果转化、基地建设等环节的制度文件、指南读本要查漏补缺、修正调整,确保制度落地落实。二是投入精力和人力,对省级层面的“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流程进行研究、优化,形成工作大纲,减少因人员流动、岗位变化对工作带来的影响;制定规范化工作指南和评价标准,推动实践活动向纵深发展。

(四)加强成果转化

一是做好“三下乡”社会实践项目的前期设计,在重点项目选取特定高校的特定团队,将学生的专业学习和科研方向与农村发展的各项事业相结合,做到“因需设项、按项组团、双向受益”,同时做好团队的过程监督,保障最终成果的呈现。二是要积极拓宽思路,将“三下乡”社会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基层社会治理、农村经济发展等工作相结合,建立起更广泛的社会实践成果转化和使用平台,让优秀的社会实践成果真正发挥社会效益。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过去的23年里经过不断探索、完善,已打造成为多部门协同、社会广泛参与、高校高度认同、学生踊跃参与的系统工程,展现了卓越的育人效益和社会效益。省级团委在这个系统工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指导和桥梁纽带作用。各省级团委要始终秉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站位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主线,推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2]赵准胜.吉林百所高校进白山实践活动启动[N].中国教育报,2019-7-27(2).

(作者单位:王丽莉,北京科技大学团委;李金地,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

作者:王丽莉 李金地

上一篇:企业废旧物资管理论文下一篇:煤炭企业物资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