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论文

2022-04-30

摘要文章分析了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效性欠缺的表现,并且探讨了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效性欠缺的具体原因,最后提出通过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发挥大学生主体性作用、进一步地整合家庭、高校以及社会资源、构建良好的培育环境等措施以提升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效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校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校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论文 篇1:

对接与超越: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路径研究

摘 要:情境主义的路径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启发性意义不容忽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大学生精神世界的迁移在特定的现实情境中发生。分析教育情境有助于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大学生精神世界和生活世界的有效迁移。准确把握教育情境,通过大学生对情境系统“限定与给予”认识性理解和适应性协调,可以准确把握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枢纽,在中国现代性获得的实践中,在古今中西相互交织的问题域中,在与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现代性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对接与超越中,达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大学生主体精神世界的有效生成。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情境主义;传统文化;现代性;对接与超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项基本原则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兴国之魂”、“强国之路”和“立国之本”,如此,文化、道路和制度三个维度相互结合,共同构筑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内容,是引领中国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向导。作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接班人主阵地的高校,创新教育路径,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迁移到大学生主体精神世界,事关事业兴衰成败。按照认知迁移规律实施教育行动,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然面临的课题。本文借助情境主义的教育路径,提出管窥之见,以期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所裨益。

一、情境主义路径的提出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牵涉到的一个本质问题是认知迁移,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大学生主体世界的迁移。按照认知迁移规律创新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对于认知迁移规律,主要有认知主义的观点和情境主义的观点。认知主义是一种比较传统的观点,它认为:“认知迁移是认知主体经历再认或建构符号模式,以致能理解概念进而达到能够从事推理、解决问题、使用与理解语言这些一般能力的过程。”[1]认知主义强调认知性理解、概念性把握和情境性应用,突出的是认知主体对认知对象的理性掌握。认知对象通常是现成的,教育就是将这种现成的认知对象遵照认知规律而有效迁入认知主体的精神世界。

与认知主义的看法不同,情境主义把认知当作认知主体与认知活动系统的情境相协调的过程,拥有知识就是与活动本身的规律性相协调的过程,这些活动的规律性既包括思想资源的供给,也包括物质系统与技能系统中的供给。认知主体嵌入在“限定与给予”所构成的整体结构中,学习是学习主体有效嵌入并适应情境的过程。情境主义聚焦人们学习活动所参与的相互作用的行为系统。人们参与这个行为系统,获得这个行为系统中角色身份,由此形成与这个行为系统中其它社会成员的互动关系,并开展学习性实践。情境主义以“限定和给予”来解释认知迁移。认知主体学习的过程,并不只是对认知对象意义的简单地理性掌握过程,而是一个在适应“限定和给予”过程中实现对系统的适应和认知对象的实践性掌握过程。认知对象的意义是在认识主体适应“限定和给予”的情境过程中被认知主体获得的。在这个过程中,认知主体、认知对象、认知情境一体化为生活世界。情境主义主张,第一,一个人学习某一特定知识和技能的方式以及关于情境的知识本身都是学习的基本构成部分。情境主义“要求学习的行为要类似于真正实践者的行为”[2]。第二,人们把什么当作知识以及怎样思考和表达知识,是群体长时期相互作用的总体性活动过程的产物。个体学习是通过参与总体性的相互作用而展开,知识也是在这个总体性的相互作用中获得的。每一个人参与不同的群体,不同的群体提供不同的认知工具——观念、理论等,个体通过自身的经验,把这些观念、理论变成自己的认知。知识分布在超越个人之外的他人、物质系统、符号工具中,人们共同努力,不同的人在相互结成的关系中担任不同的职责,起着不同的作用,共同完成个体无法完成的整体任务。掌握知识实际上是在情境中扮演好角色,习得一种生活方式。

从哲学上看,情境主义在基本立场和理解思路上,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性质的。情境主义视角重视情境主体的实践情境,持有情境主义知识观,把情境主体知识的生成看成是情境主体与情境因素互动作用的结果,把认知看作是在情境中学会的一种生活方式,认知对象的意义通过情境生活而清晰化并被明确地掌握。情境既是一种学习者亲历的处境,又是一种历史积累的现实。针对这种历史积累的现实,马克思对此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3]情境主义坚持学习是在学者亲历的历史情境中进行的,并在这种历史情境中获得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基于情境主义路径予以实现。首先,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关系到当代中国重大社会实践是否能够有效展开的问题。在总体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在中国国情和世界历史背景上展开的人类伟大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本质上是当代中国现代性获得的过程,是中国现代性建设的精神导向和实践导向问题,中国国情和世界历史作为“限定和给予”构成其特定的历史情境的宏观背景。其次,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问题是在古今中西的问题情境中得到规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开放性,既是一个古今问题,又是一个中西问题。在古今问题域中,存在着与传统中国文化的对接与超越;在中西问题域中,存在着中国现代性与西式现代性的对接与超越。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在古今东西交织的问题中获得定位并达成自身的目的。第三,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问题,既是关于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性把握问题,更是一个在当前中国情境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问题,它的情境与当代中国展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伟大实践的情境在总体性方面是一致的。高校知识聚集,思想资源構成的情境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影响极其重要。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枢纽,在中国现代性建构中,在古今中西的思想资源构成的情境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实现对传统和人类文明的批判性对接和理性的超越。由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在这个对接与批判中得到进一步的清晰化并被大学生理性地、实践地掌握。

从中国现代化的历史实践看,从世界历史发展及其演进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是一个重大的社会转型问题,也是一个与西式现代性现实并不相同的崭新的现代性的实现问题,是对中国传统的发挥光大和西方传统的批判吸收过程,是中国现代性的选择和形塑问题。它关系到人类历史发展未来选择和价值判断问题。正是在此意义上,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事关当代人类社会发展演进进程中一个极其富有深度和广度的重大问题。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当代中国对现代性价值导向的理解

核心价值观是文明的内在核心。它通过价值导向和行为方式而引导并支持着一种文明的具体展开。核心价值观对文明的塑造作用极其关键。哈佛大学教授哈里森指出:“不发达是一种心态。”[4]例如,与东亚南韩国情相似的北非马里现代化进程与南韩几乎同时起步,但南韩已经实现现代化,而马里直到今天仍然与起步时的境况没有太大的差别,其根本原因在于,南韩由东亚儒家文化核心价值观所支撑并引导,而马里则由伊斯兰核心价值观所支撑并引导。它们的区别是不同文明模式的区别,是价值观的区别。

深入追溯,核心价值观既是文明的核心,也是由其轴心文明原型及其历史积累的传统所决定的,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四大“轴心文明”——中华文明、古希腊文明、印度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都建立了各自的原型。例如,西方文明离不开古希腊文明,东方文明,中国、日本、南韩、新加坡,离不开春秋战国时期中华文明原型,特别是离不开儒家文化,印度文明离不开佛陀文化,两河流域文明离不开伊斯兰教文化。雅斯贝尔斯就此指出:后世文明的每一次创新都会回溯到“轴心时代”,回到先人所创造的文明原型,为它所点燃、激发,并产生出新的灵感。后世文明是在轴心文明框架中丰富和发展的。

西方现代性文明是其原型内生的成果。例如,韦伯在对资本主义的研究中发现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之间的内在关联。其“理性化”概念更是直接点明了西方现代性文明与古希腊文明的渊源关系。先于他约一个世纪的黑格尔也持有这种观点。黑格尔认为,西方文明的成就是理性自我展开的一种必然结果。由此可以引申出进一步的结论,后世文明的存在状况是其先前文明原型展开而推动的结果。后世文明的高度与其文明原型的内在逻辑与所可能容纳的空间存在着某种内在一致性。

西方现代性文明与西方传统文化之间的对应关系得到历史经验的支持。但是,现代性文明是否只有一种存在样式,只有一种文化传统即西方文化传统与之相一致呢?显然,历史经验表明,现代性具有多元性。源于东方儒家文化传统的国家也能实现现代化,建构自己的现代性。现代性的塑造与未来是开放的。儒家文化圈的日本、南韩、新加坡、中国台湾、香港都已经成功实现现代化。因而,东方文化与现代性文明能够对接上。

现代性文明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以及现代性的多样性,呈现了现代性文明的复杂性。西方文化传统支持着西方式的现代性文明,东方文化传统支持着另一种现代性文明,尽管西方现代性与东方现代性有着诸多共同之处。

生存于不同文化传统中的人们总是运用既有的文化传统来解决其生存所面临的根本性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持有这种文化传统的人们既继承他们的传统,也创新他们的传统。当历史走到现代时代,人们在继承与创新中成功地应对人生的根本性问题时,他们也迈入人类历史的新阶段,成功地创造了一种现代性文明样式。西方人创造了西式的现代性文明,东方人创造了东方式的现代性文明。正是在此意义上,东方文化传统和西方文化传统由于都能比较成功地应对现代世界中人生的根本性问题,因而,它们都能支撑起一种独特样式的现代性文明。当然,东方现代性无疑吸收了西方现代性的成果。这意味着,现代性文明的获得存在着与传统的和西方的双重对话。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包含着与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性文明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事实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持有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现代世界历史逐步展开的背景下,在救亡图存的持续不断的努力中,在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的情境中,应对生存和发展而提出的价值诉求。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边界与本质包含着中国人民在世界历史情境中解决其生存和发展根本性问题而展望未来的理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核心是现代性问题。其基本问题意识是文明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其基本内涵仍然处于现代性范畴之内,其基本目标是引导建构中国的现代性。中国的现代性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有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两个方面。其确定性方面,有三个内容:其一,是指其与传统文化所支持的在现代社会仍然有生命力的方面,即与传统文化所支持的价值观所对接的方面;其二,是与全球现代性相通的方面。中国现代性建构并不拒绝人类优秀文明的成果,中国所处的情境仍然是一个与世界相互作用的开放情境,中國现代性建构必然在与优秀的西方现代性文明的对接中展开;其三,中国现代性具有面向并引领未来的开放性。其不确定性方面在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是人类一项全新的事业,它必然具有方向确定而探索不断从而内容不断丰富的过程。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中国现代性建设的问题情境中展开,这意味着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在中国现代性建构的认识和实践中实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是通过中国现代性建构的认识和探索而获得其明确的内涵,并为当代大学生所理性地、实践地把握。

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之一: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对接与超越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中国现代性建构情境中实现,其中国传统文化前提不可回避。在与中国文化传统的对接与超越中,通过创新性的转换而实现其向大学生主体世界的迁移。

超越与世俗的关系问题是任何文明遇到的基本问题之一。超越提供愿景,世俗展示困境。超越的愿景,借助组织架构与技术手段,引导人们走出世俗困境。以此文明框架,为生存于此文明之下的人们提供克服超越与世俗间紧张关系的途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的积淀和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基本动力。观察中国文化所提供的文明框架,其解决生存根本性问题的方式是经验的、实践的,其特性是此岸的、世俗化的。汤一介把中国文化理解为内在超越的文化,中国文化的超越性取决于世俗生活困境的世俗性克服。以色列学者艾森斯塔德明确地把中国文明界定为“此岸世界”的文明。[5]这里的中国文化主要指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文化。在他看来,中国“此岸世界”文明强调,现存社会关系中的世俗责任与活动的适当表现,“也就是履行好在家庭、更广泛的家庭群体以及帝国服务中的责任。这将被看作是解决超越与世俗秩序之间张力关系以及个人责任问题的终极标准。”[6]儒家文化强调,在具体的人际关系如君臣、父子、夫妻、朋友之间,在人生的历程中,通过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仁义礼智信”来规范、引导人生,形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和谐状态。它还强调,这些规范内化形成行为人的德性。中国文化表现出强烈的伦理品质。个体人格德性的完美与在特定社会关系中的和谐是一一对应的。

当这样一种世界观和人生态度与一种官僚制度结合在一起时,人们往往会把批判对准每一个个体所扮演的角色是否适当,相应的德性是否完美等,而不会把责难指向这种人际关系安排的正当性和合理性。所以,艾森斯塔特在研究这种文化与革命之间的关系时指出:“中国不大可能形成强烈的导向超越现存政治秩序的政治行动与组织趋势。”[7]中国文化所倡导的价值取向是在接受现实的态度下通过提升个体人格的实践能力和德性修养而尽其可能促进现实的完善。由此,它把人生的完善看成是一个在现实世界不断实践从而达到德性的完美和世界完善的实践过程,从而促进了改善现实生活的实践智慧的丰富和发展。中国文化的价值取向是用此岸生活(用艾森斯塔特的概念)的智慧来实现超越的关怀,因而,任何促进现实生活完善的智慧,中国文化价值观都是支持的,或者说,都是能够得到中国文化汲取的。

历史的经验支持这一判断。当中国是一个传统型的农业社会时,曾经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盛极一时的农业文明,也创造了一种发达的与其内在一致的独特智慧。当人类社会迈向工业文明时,儒家文化能够相对容易汲取工业文明的各种智慧和技术,快速实现工业化。如儒家文化圈内东亚的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和香港、新加坡。世内超越的价值关怀与促进世内生活完善的智慧具有相互促进的动力机制。著名现代性思想家韦伯发现了西方文化世俗化的趋向,还发现世俗化趋向中,超越性的基督教文明通过宗教改革而建立了世内智慧与超越关怀之间的联系,从而,一种理性化的现代性社会景观得以出现。[8]在这里关键性的因素是世内智慧发展的可能性。无论是外在超越的基督教文明,还是内在超越的东方文明,当它们都给予世内智慧以重要的地位并赋予其超越性时,它们就能支持或相容于现代性的发展。

现代性文明的核心是一种世内智慧的文明。世内智慧与超越性维度关系的结构性差异根源于文明框架的不同,也因此形成不同的现代性。我们既要接受传统又要超越传统。

无论承认与否,我们以中国文明框架来对接现代性,这是我们的命运。同样,现代性在中国的现实化也一定打上了中国文明框架的烙印。因此,中国现代性是一种带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性的现实化和相应的现代性样式。在此意义上,中国智慧原型影响中国现代性所能达到的高度,这是由中国智慧原型的特性及其限度所决定的。

基于中国传统文明框架的现代性建构需要克服什么,从而予以超越呢?对于现代性自身的价值,韦伯曾经感叹,西方现代性价值取向最终只有一种价值观:理性化的科层制所代表的功利主义价值观。世俗化之后,所有存在物都进入理性化的“牢笼”之中而不能自拔。外在超越隐失不见了。这是一种工具理性主导的结果。而工具理性所支持的价值最终只是一种现实的功利性价值。对比可见,超越维度在中国一样隐失了。世内智慧本与内在超越联系在一起,但如果只有世内智慧,那么最终只有世内智慧所支撑的现实的功利性关怀,而超越维度即我们传统智慧一直追求的伦理的关怀即美德维度必然隐失。如果不能回归到内在超越维度的中国智慧,那么中国智慧最终剩下的就是一种以功利价值为核心内涵、以生存为终极关怀的文化。中国人在世界上的确是最会生存的族群,因为中国文化的世内智慧本身就是一种生存智慧,但仅仅属于生存关怀的中国智慧并不是中国智慧的本来精神,这样一种只有世内关怀的中国智慧也就不能穷尽现代性的可能性,达到现代性所应该达到的高度,也就不能为现代性贡献我们民族真正的智慧。因而,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与中国传统智慧对接的同时,必须复兴中国智慧的德性传统,并使之现代化。

四、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之二:与西式现代性的对接与超越

现代性是世界历史展开进程中人类社会实现跨越传统社会时所形成的一种价值观念及其现实化的社会状态。它成为人类社会追寻的理想状态是自然而然的。中国社会是以巨大的落差(自鸦片战争始)而遭遇现代性的。这种落差现实决定了中国社会在卷入世界历史进程时,面临着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变革和对西方现代性被动接受的特殊情况。百年来的近代史告诉我们,中国长期处于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社会变革运动中,从洋务运动,到康梁维新变法,以及1911年的辛亥革命,到民国初年的新文化运动,再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立,一直到1978年开放改革以来的以经济为中心的现代化发展。它们背后的支撑动力是谋求国家富强、民族独立与尊严。“这一连串变革运动,不论是自觉或不自觉的,自愿或不自愿的,都在向‘现代的西方’借鉴学习,向西方取经(社会主义也是西方的,它是‘反西方的西方’)。从器物到制度到启蒙的价值理念(如理性、自由)、生活形态方面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个巨大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中国的现代化运动造成的。”[9]

中国现代性现实化的历史经验大致可以概括为四种方式:中体西用、全盘西化、西体中用和社会主义。上述前三种方式中只有全盘西化是非历史主义的,其它两种都包含着历史主义的态度。三者的共同之处是都表达了一种与西方现代性对接的取向。在取向上,都各自包含着对西方现代性的理解,也包含着对自身传统的理解,當然更包含着一种对中国现代性建构的理解。这种理解是以西方现代性为范本展开的,只有社会主义的方式是一个例外。

欧洲一直被视为现代性文明范式。在其轴心文明基础上,欧洲建构的新文明是现代性的最早个案。19世纪以后,工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社会、民主政治四大现代社会的结构性要素共同发展,西式现代性社会得以构成。二战后,美国执“西方现代性”之牛耳,但1917年俄国革命为在资本主义之外提供了现代性的新样式。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社会主义现代性实践已经达到挑战资本主义现代性的世界力量。以俄国为首的社会主义战线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更构成冷战时代东、西对垒的两大阵营,形成两种主导型现代性样板。

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社会主义社会是作为“后资本主义”的社会而出现的人类文明的新形式。在冷战时代,从意识形态上看,社会主义是一种比资本主义现代性更优越的“现代性”,即社会主义以更优越的制度、价值的文明性面世。的确,自由王国的社会主义理想的确很好,然而,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也很大。前苏联斯大林路线的社会主义实践,存在诸多问题。中国“文革”左顷路线也给中国社会带来巨大灾难,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中国才摆脱危机找到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路。1991年前苏联解体更反映了斯大林式社会主义“现代性”的破产。正因为如此,福山提出了“历史终结论”的著名观点,主张西方以自由主义为内质的现代性方案,穷尽了现代性的可能性,从而人类社会意识形态发展已达终点,西方自由民主政体获得广泛认同,西式现代性成为人类社会现代性的经典样式。

然而,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经验上,福山落入自由主义偏执狂的毛病。在理论上,西方文化所支持的现代性的正当性并不是充分的,尤其是不能从社会主义现代性实践所遭遇的挫折而证明其正当性。从经验上看更是如此,两次世界大战充分而深刻将西方现代性的黑暗面显示在世人面前,美国以维护自由与民主自居,主导越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但充分暴露了其政治上霸权主义的实质,西式现代性不足以成为全球社会秩序的范本。拉美国家的全盘西化、南亚国家在西方后面亦步亦趋、北非国家的“阿拉伯之春”,都没有给这些国家带来所希望的局面。2008年10月暴发的全球范畴内的金融危机,发源于美国华尔街,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秩序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和道德性资源的亏空。实际上,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知识界对西方现代性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与反思,对现代性的“工具理性”判断、“铁笼”结局的断言、“未完成的现代性”与“永无止境的试验”认识,揭示了西方现代性自身的不足从而需要超越的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展开是一个与西式现代性对接与超越的过程。1978年开启的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国家现代性的初次探索,从摸着石头过河到明确展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现代性逐步展示在世人面前。回顾建国后的30年,我们先是在苏联后面亦步亦趋,在“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新中国”的理念引导下艰苦探索和实践。后来逐步认识到,必须融入世界文明大潮,形成“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社会主义的发展”的共识。再经40多年建设,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伟大成就,扭转了16世纪以来中国积贫积弱的困局,打破了西方世界支配性地位。中国在很大程度上已实现百年来追求的国家富强的梦想。

可以肯定,中国在新世纪的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会不可避免地面临各种内外挑战与考验。在当今时代,一个国家的真正强大需要军事力量的保卫,需要经济力量的支持,但更需要知识创新能力、文化竞争力,特别是它的核心价值观(自由、民主、平等、公正、法治、和谐、诚信、环保等等)所展现的吸引力、凝聚力。现代国家必须有一个现代的文明样式。它要汲取现代性文明的成果,它要克服现代性文明的不足,它更要克服自身的不足。

中国百年来现代化运动的真正愿景,是中国现代性的建构。立足于理想目标,结合现实,我国现代性文明建设尚在路途中,仅就最有成就的经济领域年,贫富分化、城乡差距,市场规范的不完善,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劳资关系的紧张,环境污染,说明我们还远未能完成一个现代性经济文明秩序。至于政治和社会文化领域,我们还有诸多薄弱环节,既要补课,又要创新。

中国正处在一个巨大的社会转型中,是一项巨大的文明转型工程,其情境是三大要素的有机聚合: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其主体是社会主义文化,其目标是作为世界历史进程中的中国现代性样式的现实化。正是在这样一种情境中,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中国现代性建构为主体,通过与传统中国文化与现代性文明的双重对接与超越,不断向前开辟着自身的道路,走向自身的愿景。

参考文献:

[1]伍志鹏,吴庆麟.认知主义学习观与情境主义学习观[J].上海教育科研,2010(10).

[2]Brown,J.S.,Collins,A.,Duguid,P.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J]. Educational Researcher,1989,18(1):32-34.

[3]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5.

[4][美]塞缪尔·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森.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M].程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7.

[5][6][7][以]S.N.艾森斯塔德.大革命与现代文明[M].刘圣中,译.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团,2012:72,73,79.

[8][德]M.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于晓,等译.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87:56-57.

[9]金观涛.探索现代社会的起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2.

作者:颜卫青 周茜蓉

高校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论文 篇2:

增强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效性之探析

摘 要 文章分析了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效性欠缺的表现,并且探讨了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效性欠缺的具体原因,最后提出通过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发挥大学生主体性作用、进一步地整合家庭、高校以及社会资源、构建良好的培育环境等措施以提升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效性。

关键词 高校 培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实效性

0 前言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工作是极为重要的一项工作,通过开展此项工作能够显著改善大学生自身政治素养。由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影响,西方国家的一些价值观念以及意识形态逐渐传播进来,这让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受到极大影响。对于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效性加以分析与研究,能够确保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得以进一步健全,同时还可以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体方法,这对于今后理论分析工作以及实践工作均有极大的参考意义。

1 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效性欠缺的具体表现

1.1 信仰培育在高校知识传承工作中有被忽视倾向

在社会不断变革与发展的同时,我国教育技术同时也得以快速革新与创新,一些高校对于科技知识教育工作更为关注,但是对于信仰知识教育工作却有忽视倾向,也使得目前很多大学生出现了信仰缺失问题,也使得大学生自身知识与信仰存在严重的割裂问题。我们通过调查了解到,学生认为“奖学金评审重要标准”方面,有23%大学生认为是成绩,而有70%学生认为是论文数目,只有7%的学生认为是自身道德素养。从这些数据能够得出,高校对于学生教育多是看重和科研成果有关的内容,在评定学生好坏时也主要是以论文数量进行评定,但是对于学生自身的道德素养却不太重视。在对高校举办讲座类型进行调查之后发现,高校之中所举办的讲座设计主要内容方面,59%讲座主要是涉及专业知识,30%讲座主要是涉及课外知识,只有11%的讲座是涉及道德修养相关知识。所以,高校在举办各种讲座过程中,更加重視对学生专业知识教育工作,而对于学生道德教育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却不太重视。大学生就业的过程中,一般企业只会关注学生的专业知识以及技能,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在对人才进行衡量时所设定的标准也只包含有知识以及能力。

1.2 培育理论和大学生现实状况存在脱节

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包含内容极为丰富,其不仅借鉴了我国传统优秀文化,同时也极广地吸纳了现代的先进文化,其涉及内容跨越所有领域,并且细分为主导内容以及具体内容,一起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体系。

在对目前大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况调查后得出,很多学生都抱有消极态度,一些大学生仅仅了解很少的内容,而不少的学生还不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很多大学生认为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非常必要的,这也体现出了大学生认识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自身未来发展中非常重要。不过,依旧有不少大学生认为这和日常学习与生活关系不大,也不会对自己的学业有太大帮助,从中可以看出很多大学生仅仅关注和自己密切相关的事物,大学生将自己的关注点放在了未来就业以及发展上,很多大学生价值观念更加务实,使得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难度进一步增加。

1.3 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合力欠缺

大学生同样也是处在一定环境之中,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也要求个人、家庭、高校以及社会均参与进来,对于高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属于一项综合化工作。所以,在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过程中,要求全社会均能够参与进来。不过,在经过一定的调研之后发现,对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过程中,未能引起社会的重视,同时,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同样未能把各种教学资源有机整合在一起。首先,未能构建成家庭、高校以及社会的统合力。关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社会重视程度不足。从理论上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应当为家庭、高校以及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可是实际情况是有所缺失,这三者之间未能形成统合力,所有的培育工作基本上都是由高校独自承担。其次,高校在开展培育工作时,未能将专业知识与人文知识进行充分融合,在实际教育工作之中,往往仅看重专业知识教育工作,学生也不重视对人文知识的学习,容易导致大学生自身的道德素养以及人文素养等均未能得以提升。

2 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效性欠缺的具体原因

2.1 社会因素的作用

我国拥有非常悠久且优秀的文化,但是,因为历史因素的作用,在传统文化之中依旧保留了一些封建性以及保守性的内容,这些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带来了不利影响,使得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面临更大困难。

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之后,国内外之间的文化交流不断密切,西方一些价值观念以及意识形态等逐渐渗透到国内,这对于大学生政治意识以及价值观有着极大冲击,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的开展。由于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金钱至上观念以及享乐主义等在大学生之中逐渐扩散开来,很多大学生重视物质生活,而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却较为匮乏。正是由于上述各种思想在大学生中广泛传播,使得大学生自身价值观念受到较大冲击,也导致了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变得更为困难。

2.2 高校教育的因素

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之所以一直无法取得良好的实效性,最为重要的是高校自身教育体制未能得以健全。正是由于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中有很多不足之处,导致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无法取得理想效果。首先,高校所制定的很多制度仅仅是将不同单位行政法规拼凑在一起,建立了较为呆板的规章制度,而未能依照自身的具体情况对高校教育体制进行统筹编制,导致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在具体开展时,缺少相应的制度保障。其次,高校在具体制度执行过程中,由于管理相对松散,而且校领导也不太重视,使得高校教师和组织人员出现了松懈情绪,无法完全依照规章办事,使得制度所拥有的监督功能基本失效,也导致了高校所制定的制度无法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规范功能。

2.3 大学生自己的原因

要想确保大学生自身的道德素养能够得以提升,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最为基础的保障,通过培育核心价值理念,能够更有利于大学生强化马列主义信仰。不过,很多人并未能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由于大学时期是学生的人生转折点,大学生在这一时期内思想相对活跃,虽然身心上逐渐趋于成熟,但是其价值理念依旧不够稳定,而且大学生的行为有带有较强的主观性,更易接受一些新的思想以及事物。不过,因为大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较少,在和社会进行交流时经验不足,导致很多大学生在看待一些社会问题过程中過于片面化。所以,很多大学生通常都会从自身生活经验思考,极易被功利主义以及金钱至上观所影响。

3 提升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效性的具体措施

3.1 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发挥大学生主体性作用

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与大学生自由、尊严以及价值理念紧密结合在一起。所以,若想实现培育工作的实效性,便应当确保设置不同层次培养内容,采用多种培养方法,这样才能够确保大学生主体意识能够被充分调动,确保主体性作用能够有效发挥。由于培育工作涉及非常多内容,因此,在开展具体工作时要确保把内容进一步加以分类,依照各个层次的内容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育工作,使得培育工作的指导性变得更强,这样才能够进一步增加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另外,在培育方法方面也要持续改进,不仅要继承传统的优秀教育方法,同时还要探索创新的教育方法,确保培育方法的多样性,这样才可以有效提升大学生创造性,从而改善培育工作的实效性。

3.2 进一步的整合家庭、高校以及社会资源

由于大学生处在特定的家庭环境、高校环境以及社会环境之中,大学生也定会被所处环境所影响,而要是不能够有效开展综合培育工作,便无法确保家庭、高校以及社会教育紧密融合。因此,要想使得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效性进一步增强,应当建立“三位一体”的教育综合力,进一步健全家庭、高校与社会相互融合的教育网络,开展综合教育工作,这样能够确保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性得以有效提升。

3.3 构建良好的培育环境

作为新时代大学生,他们除了完成课业学习任务之外,还有非常多的课余时间。所以,高校的文化氛围建设是极为重要的,其同样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另外,高校还应当举办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将高校的文化建设活动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紧密结合,这样更有利于大学生人格的塑造,对高校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效性提升意义重大。

4 结语

由此我们能够看出,高校培育学生的过程中,应当强化自身的信仰教育工作,整合家庭、社会资源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性,来对大学生道德加以引导,确保大学生可以获得全面的发展与成长。

参考文献

[1] 牛伟,申静.试论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践行实效性措施[J].文教资料,2017(23):75-76.

[2] 张兆延.增强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实效性探索——以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17.19(4):99-101.

[3] 管婷婷.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实效性研究[J].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17.30(1):95-97.

作者:肖学文

高校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论文 篇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党史的融合思路解析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是当代社会形态的基本组成形式,而党史文化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中所包含的历史文化。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与党史文化的充分融合,可以逐渐强化社会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念,解决现实社会中所面临的困境,为社会文化的创新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党史;融合;思路分析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及发展的过程中,各项建设事业得到了有效的提高,核心的价值观念及发展体制逐渐提出,在进行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探究的同时,社会各界的热点分析成为文化探究的主要内容。问题探究的同时,会涉及到党史文化的分析,主要包括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以及精神文化内容,通过思想与精神的高度融合,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在党史文化构建的过程中,可以不断推动社会经济价值体系,为整个文化的发展提供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社会经济文化构建的过程中,应该将党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进行紧密的融合,从而促进社会文化的有效发展。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党史文化的概述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述

在社会经济逐渐发展的过程中,世界各国的联系逐渐加强,文化的构建也逐渐成为转型期的关键内容,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改革开放的发展中,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际影响力不断加剧,因此,在文化衡量的同时,工业社会以及文化产业得到了较为明显的发展。和平发展是世界文化以及合作的主题,可以充分展现时代化的社会经济思潮,但是,在整个经济建立及发展的过程中,也同样面临着挑战,例如,霸权主义以及强权政治的出现、中东等地区矛盾冲突的出现。因此,在中国发展的过程中,应该逐渐跟上社会发展的思潮,树立科学化的发展理念,从而为经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党史文化的概述

在广义上分析,党史文化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整个革命、建设以及改革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以及精神财富。在狭义上分析,党史文化的构建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等自身建设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由于党史文化丰富的特点,在党史文化分析的过程中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点:首先,党史文化正处于中国历史文化发展中最具活力的时期,多年发展中通过多种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为先进文化的延续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党史文化是较为广泛的区域文化,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为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最后,党史文化的建立主要以马克思指导思想为核心要素,在自身性质及方向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形式。

二、党史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分析

(一)利于丰富党的理论文化

党史文化主义是党的历史与先进文化的有机结合,同时与中国先进的文化也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通常情况下,党史文化表现在物质、制度以及精神等层面上,将精神领域作为文化发展的核心内容,为党史文化的积淀奠定良好的基础。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强化社会主义核心机制体系的建立,可以在强化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同时,通过社会文化思潮的建立及分析,凝聚社会共识,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充分反映社会文化的基本特征,从而明确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目标。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同时,强化了中国特色设主义的共同理念,并将爱国文化作为民族精神的价值目标,实现了社会的时代精神。这一现象充分说明,党史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承,可以充分展现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本质内容,并逐渐成为先进文化建立的动力源泉。

(二)提升文化建设的核心地位

党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其核心内容要归属于上层建筑以及精神范畴,所以,在社会主义革命文化与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党史文化与社会先进文化存在着统一的辩证关系,因此,党史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展现出文化的本质属性,同样的先进文化也包含了党史文化。在党史文化建立的过程中,其核心价值是为了推动社会物质文化的发展,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体系的形成,主要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基本的指导思想,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本质内容的体现,通过创新及改革机制的建立,实现时代精神,同时也充分反映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基本内涵。而且,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立及分析的过程中,也应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的建立,为时代的创新奠定良好基础。因此,可以发现,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党史文化与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其融合的过程中,可以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前行提供有力的依据。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党史文化融合的困境分析

(一)网络发展中所面临的负面效應

随着社会经济全球化以及网络信息的不断发展,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园文化的侵略,通过各种手段向青少年传输不良的思想。例如,在《第 29 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分析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到2011年年底,中国网民达到了5.13亿人,网站规模达到了229.6万,与之前相比增长了20%,所以可以发现网络文化对社会影响的广泛性。由于党史文化的宣传手段较为单一,而且传统的传播方式过于老化,其渗透力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导致党史文化受到网络多元文化的影响,为文化的建立造成了制约性的影响。与此同时,由于文化之间的差异性,良莠不齐的信息对社会主流文化造成了较大的冲击,负面观念流入网络环境之中,导致人们的价值观念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在现阶段社会经济逐渐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构建科学化的网络运营管理机制,在建设党史文化的同时,强化教育体系的构建,减少网络不良信息对文化传播造成的影响。

(二)高校文化宣传存在缺陷

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强化,市场经济体制得到了不断的完善,社会也逐渐呈现出分化与重组的管理体系,通过对社会结构的优化分析,在社会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能够逐渐强化经济的发展趋势。高校,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同时也是人们的精神家园,但是,在现阶段高校教育的过程中,由于受到社会思潮的影响,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抵抗新思潮的诱惑,同时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为整个文化的传承带来了一定的制约性。因此,现阶段高校课程教学体系建立的过程中,应合理构建与社会市场经济相适应、与中国民族文化相承接的思想体系,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良好的基础。高校教育体系的建立,存在着制度缺乏、评估体系不标准等现象,制度建立中存在的不足,导致学生对于党史文化解读及了解的过程中得不到重视,与此同时,在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着照本宣科的现象,使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失去了兴趣。缺乏系统性的学术研究,一些高校在建立及发展的过程中,其基本的发展趋势主要呈现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其纯理论体系相对单薄,这一现象的出现会对事物的研究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在现阶段高校教育事业建立及优化的过程中,应该在文化传播的同时,强化党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融合的理念,并建立健全的宣传机制,为文化的传承及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与党史文化融合的思路分析

(一)构建和谐化社会发展规律的宣传理念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挂念融入党史文化的过程中,应该建立起长效的制度管理体系。先进制度文化的建立,要满足理论文化的丰富性、道德文化的宣传性以及科学文化的推广性,从而逐渐实现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核心价值观念。在发展规律宣传的同时,应该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构建现代化的思想理念,获取精华、摒弃糟粕,进一步推动党内制度的有效发展。在现代科学文化建立的过程中,文化制度以及党史文化是保证物质的基本基础 ,同时也是强化党政建设最伟大的工程。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机制观念的引导,可以在党史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社会主页核心价值观念,提出文化建设的观念内容,充分展现出我党的世界眼光以及理论自信。应该注意的是,先进文化的建立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理论,强化并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通过先进文化的指导实现社会主义的共同思想,并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本体系。在先进文化发展的同时也应该不断传承中华民族的优化文化,以文化的融合推动社会文化的进步,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的基本风格及核心价值。

与此同时,在文化建立及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机制体系,强化立党之本,树立社会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念,逐渐形成特色化的社会意识形态。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建立及分析,人们将马克思革命与建设作为核心的指导思想,开创了中国先进文化的新进程。所以,党史文化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体现先进文化的基本进程,优化社会发展的核心理念,通过文化的建立,形成人类社会共有的文化体制。文化发展的规律建设要在社会生产力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马克思指出:政治革命内容仅仅是适合变革以及文化转型的向导性内容,在文化更新的过程中,其经济基础的变革要致力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通过文化可以展现出社会的政治斗争以及社会斗争,如果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缺少文化内容,也就不能构建出社会主义的资本要求。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会体现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反映社会形态的基础上,彰显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同时也为党史内容的融合提供有效的依据。

(二)发挥大学生在文化传播中的引领作用

在社会文化建立及发展的过程中,高校是文化传承与创新最重要的资源。大学的文化及精神不仅是精神的追求,更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命脉。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党史融合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认识到高校教学资源的重要性。大学也要充分发挥文化创新的优势功能,建立创新文化,增强创新能力。从党的十六大到党的十八大,对科学发展观念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进行了不断的完善,在凝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同时,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通过高校教育体制的创新,所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机制挂念更为突出“体”与“魂”的创新理念,从而为教育质量的提高及引导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党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建立及培养的相关问题,所以,应该逐渐强化党史内容的学习,通过与价值观念的充分融合,建立有效的学习途径,其具体内容可以展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育体系建立的过程中,要逐渐明确教育内容,对于党史中的真实案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师可以向学生们解读,通过对前人经验教训的总结,强化人们自身的理论实践内容。而且,也可以引导人们阅读党的简史,向高校学生推荐特定的党史书籍,从而强化人们对党内容的认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党史的融合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要调动学习对象的积极性。在高校文化节建立的过程中,通过党史学习内容的建立,可以形成特色化的价值体系,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党史内容学习机制的建立,形成引导机制,在教师素质提升的同時,强化学生对党史内容的认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同时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党史的融合奠定良好的基础。

结束语

总而言之,党史文化作为中国历史自身的文化底蕴,在祖国文化建设、改革以及建设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党史文化宣传与教育事业建立的同时,应将生命哲学与文化理论作为探究的基础,保证在制度建立的过程中,从精神生活领域出发,改变文化理论基础,并不断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形式。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建立的过程中,通过与党史文化的融合,可以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和谐社会的建立,提升中华民族的内在文化需求,在提高社会经济的同时强化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从而推动我国社会文化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理明.党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研究[D].南昌大学,2013.

[2]陈晓钢.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党史文化的融合[J].社会科学家,2013(06):54-57.

[3]王黎锋.论党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J].大庆社会科学,2012(04):20-23.

[4]王玉瑾.党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临沂大学学报,2013(06):28-31.

[5]孟宪卓.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看党史文化的创新发展[J].前沿,2014(Z2):26-27.

[6]王明晓.党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J].品牌,2015(01):110.

作者简介:郭美辰(1983-),女,辽宁营口人,学历:本科,职称:中共营口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讲师,研究方向:党建。

作者:郭美辰

上一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基础教育论文下一篇: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战略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