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社会生态行政管理论文

2022-04-24

摘要: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是高校生存能力、适应能力以及竞争能力的综合体现,其本质与生态学中的生态位概念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从生态学视角出发,运用生态位相关理论,探讨高等教育不仅是跨学科研究范式的具体运用,更有助于全面、深刻、动态地理解高等教育内在成长逻辑与发展规律。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高校社会生态行政管理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高校社会生态行政管理论文 篇1:

编辑生态系统论

这是一个从蒙走向清晰、从离散走向凝聚的命题,这是一个从一维走向多维、从起点走向终点的命题。在这里,我们将做一次由学术本体向生命本体的转换,做一次由个体生存状态向群体生存状态的价值追寻。在这里,我们将以生活的眼光审视编辑活动,观察编辑群落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透视编辑群体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心理结构,从而使我们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我们所处的社会生态环境,更加清楚地认识我们自己。这将使我们的命题具有新的高度和终极性的意义。

任何社会群落都构成特定的社会生态系统。这一生态系统的存在与发展,取决于内部结构的矛盾性和稳定性,同时也取决于其与外部其他生态系统的矛盾性与和谐性。各生态系统的不同,在于其内部结构的不同。内部结构是由各生态系统的本质所规定的。编辑生态系统的特殊性,即是由其区别于其他社会生态系统的本质所规定。研究编辑文化,就要研究编辑的生态系统,研究这一系统的结构及其产生的各种矛盾。

编辑生态系统由四个子系统构成,即体制生态系统、行业生态系统、学术生态系统和功能生态系统。

一、体制生态系统

体制生态系统涉及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和有关法律法规、管理制度。例如,对于高校学报,其体制生态系统涉及主办单位、教育主管部门(教育厅或教育部)、出版主管部门(省新闻出版局或新闻出版总署)和有关的法律法规、管理制度。这一生态系统对编辑活动具有律法和管理意义上的规定性。这种规定性表现为纵向的审批、制约权力,例如,期刊是否准入、页码多少、刊期多少、谁来主办、谁来主管、谁来印刷,等等,都被严格限制在行政权力管辖范围之内,任何僭越这一范围的编辑行为,都会受到处罚。体制生态系统中的编辑及编辑活动,其根本特征是适应性,也就是说,要使自己的行为方式适应这一系统的各项规定,否则,就无法从事编辑活动。因此,这一生态系统中的编辑行为具有较强的严谨性和被约束性。

体制生态系统的主要矛盾表现为代表生产力一方的编辑与代表生产关系一方的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冲突、调适与平衡。行政管理部门所作出的各种规定、办法、条例都是其与编辑活动相互矛盾、相互协调而达到平衡的结果。平衡是暂时的、相对的,不平衡则是永久的、绝对的。平衡的暂时性、相对性意味着矛盾双方在特定的时空中无法改变对方,从而达成妥协。不平衡的永久性、绝对性则意味着矛盾双方总是处在运动之中,而这种运动天然地具有打破平衡的趋势。各种规定、办法、条例在不断地修订、补充或者废止,就是这种矛盾永久性、绝对性的体现。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代表生产力的一方,总是最活跃、最积极、最革命的,而代表生产关系的一方,则相对滞后。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当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这一基本原理来考察编辑的体制生态系统时,就会清楚地发现,代表生产力一方的编辑对社会文化现象具有极强的敏感性,而代表生产关系一方的行政管理部门则相对反应滞后,各种规定、办法、条例都是在某种社会现象出现相当长时间以后出台,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根据信息论原理,从信号的发出者到信号的接收者之间是有一定距离的,信号接收者总是滞后于信号发出者。编辑主体与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就是这种信号发出者和信号接收者的关系。信号有错误与正确之分,对错误的信号予以拒绝,双方的关系仍能维持平衡,因为错误的信号不会产生有益的结果;而对正确的信号也予以拒绝,则双方的关系就会失去平衡,因为正确的信号是社会的福音。体制生态系统对编辑具有强制性的特点,这一点与行业生态系统不同。例如,编辑可以不参加行业团体所举办的活动,却无法不接受行政管理部门的年检。这种强制性对编辑的心理及行为具有很大影响。

二、行业生态系统

行业生态系统由性质相同或相近的编辑群体构成,其形式为各种行业团体,如编辑学会、期刊协会、研究会等等。这是编辑群体的横向联合体,其功能主要表现为维护编辑群体的切身利益、约束编辑个体的职业行为、促进编辑群体的文化交流、拓展编辑群体的活动空间、提升编辑群体的社会地位,使编辑显现出群落性和社会存在性。行业生态系统中的编辑及编辑活动,其特征是亲和性和联系性。这一生态系统对编辑个体的行为不具有行政约束力,但在行业自律方面具有影响力。其内部结构是松散的,系统中的编辑行为具有较强的个性化特征和较高的自由化程度。对编辑而言,如果说体制生态系统像门禁森严的公堂,那么行业生态系统就像一个宽松闲逸的俱乐部、一个情感沟通的沙龙。

行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矛盾表现为编辑个体对群体的利益诉求与群体对个体利益的满足程度之间的冲突、调适与平衡。行业生态系统的存在源于趋同的价值观、利益观,源于其所具有的社会性、代表性。这一生态系统中的领导权力是有别于行政权力的道义权力(我们称其为软权力),它的权威性主要依赖于能否代表编辑群体的利益,能否凝聚人心,能否在评奖、项目支持、向社会及有关部门呼吁提高编辑待遇等方面有所作为。为此,行业生态系统不得不时时与体制生态系统发生联系,因为在这些方面,体制生态系统具有更高的社会认可度,例如,评奖只有盖上行政部门的印章才更具有权威性。就目前的情势看,如何提高行业生态系统的自主性、权威性,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尽管行业生态系统的内部结构是松散的,但是其情感结构却是稳定的,因为,行业成员需要有一个情感沟通、摆脱孤独的场所,需要有一座探索行业规律以便更好地生存发展的桥梁。

三、学术生态系统

学术生态系统由不同的学术流派与学术风格构成,其形式为各种学术会议、各种行业媒体的相关学术活动。这一生态系统是编辑理念、编辑知识、编辑技艺、编辑经验、编辑规范、编辑标准、编辑科学等的组合,其特征是学理性、求索性、争鸣性,表现为对自身行为逻辑、行为方式,从过去到现在、从现在到将来的科学思考,对编辑主客体之间矛盾运动的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逻辑分析,对编辑基本技能、基本素养的培养与提升。这一生态系统能够最大限度地包容编辑思想的独立性和编辑思维方式的特殊性。这一生态系统向社会展现的是编辑文化的学科性存在,它支撑着一个独立知识系统的发展框架,对于编辑功能系统的存在和发展具有理论提升和实践指导意义。

学术生态系统的矛盾表现为对相同的研究对象进行不同的表述,各研究对象之间的差异与联系,各研究主体的独立性和依存性。正是这些矛盾决定了这一生态系统存在的必然性与合理性,因为,学术理论的形成需要集体的智慧,学术观点的传播需要大众化的载体。学术生态系统的生命力在于对现象的结构与运动规律进行顽强的探求并能够给出正确的解释,在于能够不断地发现新的现象,不断地提出新的命题。如果做不到这些,学术生态系统就会衰落甚至死亡。学派纷呈,风格迥异,针锋相对,言者无罪,是学术生态系统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标志。反之,众口一词,迷信权威,学术生态系统就会失去活力。学术生态系统是科学思维与智慧的集合体,在本质上是非世俗化、非功利的。但是这一生态系统存在于社会之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非科学、非智慧的世俗化因素的干扰,从而使这一系统出现局部畸形。例如,在利益驱动之下,将学术研究行为蜕变为功利化的“伪学术”、“伪研究”,其直接表现就是对已知知识的重复,未知知识的臆造。在社会性因素的干扰下,如何稳定学术生态系统,使其发挥本质性功能,是我们要注意并研究的问题。

四、功能生态系统

功能生态系统是编辑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系统,它表现为开放性、实效性、社会性和终极性。编辑活动的规律具有内在性,但是这一活动的结果却是外在的,即编辑活动的功能是作用于系统之外,产生预期的社会影响。编辑活动所产生的社会影响是编辑追求的最高目标。这意味着,编辑活动的社会效果是衡量编辑活动质量和效益的第一尺度。对编辑活动最高目标的追求,决定了编辑功能生态系统与其他社会生态系统的交融性、渗透性、互动性和包容性。编辑功能生态系统具有文化存在的意义。如果编辑的文化产品偏离或未能达到预期的最高目标,则编辑的文化存在意义就会受到质疑。与上述三个生态系统相比,这一生态系统最活跃、最复杂,也最能体现编辑的智慧与价值。

功能生态系统的主要矛盾表现为编辑行为与社会效果的符合程度。编辑行为的终点是社会。功能生态系统是整个编辑生态系统的核心和基础,体现了编辑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最终指向,编辑情感、编辑价值的终极关怀。编辑功能生态系统依存于社会生态系统,具有扩张性、渗透性。社会效果最大化,是编辑行为的最高预期。社会效果与编辑行为的互动是编辑功能生态系统的主要矛盾运动。编辑功能生态系统承载的是社会责任、社会良知和社会道义,对社会的发展具有导航、推动的作用。正因为如此,才使得这一生态系统显现出一种庄重高远的气韵。

总之,以上四个生态子系统是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矛盾又相互统一的有机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编辑生态体系。

从文化价值层面分析,其排序由低到高为:体制生态系统—行业生态系统—学术生态系统—功能生态系统。体制生态系统的文化价值及含量是最低的,因为它并不直接产生文化产品。功能生态系统的文化价值及含量是最高的,因为编辑行为的终端直接体现编辑的文化价值。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政治文明的不断推进,体制生态系统将会有所弱化,行业生态系统将会得到加强,学术生态系统将会更加纯粹,功能生态系统将会更加完美。

这四个生态子系统,反映了编辑的生存环境、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承载着编辑文化的基本内涵。研究这一文化系统,就是在研究编辑活动的基本规律,就是在研究编辑主体的基本生存状态。在这里,我们既能听到他们的欢笑,也能听到他们的叹息;既能看到他们的光荣与骄傲,也能感受他们的耻辱与失落。而无论是什么,这里都包含着活生生的编辑生命和编辑灵魂。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是在讲述一个平凡而又特殊的群落——编辑群落的平凡而又特殊的故事。

(作者单位:《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编辑部)

(责任编辑:关迎春)

作者:任 火

高校社会生态行政管理论文 篇2:

论生态位视域下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是高校生存能力、适应能力以及竞争能力的综合体现,其本质与生态学中的生态位概念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从生态学视角出发,运用生态位相关理论,探讨高等教育不仅是跨学科研究范式的具体运用,更有助于全面、深刻、动态地理解高等教育内在成长逻辑与发展规律。

关键词:生态位;可持续发展;生态位策略;高等教育

文献标识码:A

现代社会生态意识的觉醒促使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透过生态学视角来思考高等教育发展脉络。作为研究生物与其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生态学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思维方法,为自然与社会科学等领域提供了跨学科的理论分析工具。高等教育研究和生态学从本质上具有内在机制的契合,高等教育的形态结构、功能价值、成长规律等无不蕴含着生态智慧的哲理。用生態学原理和方法探讨高等教育不仅是跨学科研究范式的具体运用,更有助于全面、深刻、动态地理解高等教育内在成长逻辑与发展规律。

一、逻辑起点:生态位理论

1966年,英国著名学者阿什比(Ashby,E.)最早运用生态学的原理研究高等教育。在其著作《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一书中,他指出“任何类型的大学,同所有生物一样,都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认为大学的生长和生物的进化相似,要善于寻求和拓展资源生态位、调整需求生态位,积极地适应和改造环境。这里所提到的生态位,是生态学最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是指一个种群在特定时空上在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的功能关系与作用。该概念自1917年由美国生态学家J.Grinnel首次提出,发展至今已逾越上百年的历史,其内涵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被扩充与完善,并形成了复杂庞大的生态位理论体系。尤其是近年来,跨学科研究的兴起更使得生态位理论与方法备受关注,并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深远的影响力和广泛的普适性逐渐渗透到商业、工业、旅游业、城市规划等各个方面,在诸多社会科学领域体现出重要应用价值。

高校可持续发展是体现新时代高等教育历史使命与现实诉求的重大命题,其本质强调的整体性、平衡性、协调性等特征与生态学原理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作为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多功能为一体的系统组织,高校既融合了教育性、学术性、创造性、社会性等特质,又具有以人为主体的鲜明的生物性特征。透过生态学视角,可将整个高等教育视为一个由高校及其生态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在该系统中,每一所高校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最佳生存与发展的位置,即高校生态位。结合生态位理论,高校生态位可以理解为在一定时空条件下,高校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对特定生态因子的综合适应位置,该综合适应位置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界定:(1)指高校的位置,包括空间位置以及其在高校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位置。(2)高校所拥有的资源集合,包括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集合。(3)高校对资源的综合支配能力,即高校在内外环境中所表现的生存力、发展力和竞争力。和自然界中的生物一样,每一所类型、层次、特色不同的高校都可以在属于自己的生态位实现最有利、最持久的发展,生态位越丰富,物种多样性越强,越能保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平衡性。因此,一个健康、有序的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应该存在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校满足不同受教育者和社会的需求,只有每一所各具特色、各有所专的高校各居其位,才能共同形成丰富多样、错落有致的生态秩序,以达到整个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循环。

二、困境忧思:生态位视域下我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危机

不可否认,我国高等教育在大众化进程中取得了重大发展,但高校定位模糊、同质化倾向严重、人才输出质量下降等一系列问题也日益凸显。究其本源,是由于一些高校对生态位的理解及把握出现了偏差,从而严重制约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1.高校生态位重叠

根据生态学理论,不同物种在时空、营养等方面共同占用同一资源位称为生态位重叠,包括生态位高度重叠、部分重叠和完全分离三种形式。在资源有限条件下,若在同一生态位上出现不同物种的高度重叠必然会引发激烈的竞争,失利方将会被淘汰并被排斥出该生态位;若生态位完全分离,则可能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不利于生态效益的最优化。因而,生物间最理想的状态是生态位适度重叠,既符合生态平衡对物种多样性的要求,又能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更有利于种群间形成适度合理的竞争,促使系统结构的进一步的优化。

然而面对竞争,部分高校由于缺乏对教育生态系统的整体把握以及对自身条件的准确认识,其生态位的发展出现了重大偏差:一些研究型高校不顾精英教育的培养目标,基于功利目的和经济利益,投入大量的资源开办成人教育、自考、远程教育等形式,对处于较低教育层次的学校造成排挤;一批应用型本科院校忽视生态规律,过于急功近利、盲目攀比,一味追求高层次、综合性的发展方向;还有一些类型和层次相似的高校同质化严重,特色缺失,个性模糊,陷入千校一面的尴尬境地。上述三类情形皆是我国高校生态位错位重叠的典型现象,可以概括为“向上趋同”、“向下趋同”和“同位相类”三种重叠模式。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条件下,生态位的高度重叠必将加剧高校间恶性竞争,一方面致使高等教育生态系统无序化加剧,高校生存空间日益狭隘;另一方面高校所培养的毕业生与社会需求难以契合,以致于产生大量毕业生就业难的情形。

2.高校生态位趋同

趋同化本质上是一个“个体或群体间平均或一致化的动态过程”,过度趋同化不但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引发生态位内的恶性竞争,更会对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与稳定性造成破坏,导致生态系统的失衡。高校生态位的趋同化可以理解为高校在定位及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相似性和一致化倾向的动态行为过程。1999年,我国大规模的高校扩招有力地推动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不断加速前进,在这一过程中,尽管高校在数量上取得了大规模跨越式发展,在办学的表现形式上也不断呈现出多样化局面,但并未从本质上破除高校内涵欠缺、个性趋同,特色缺失的发展瓶颈。高校之间的生态位趋同现象仍在不断加剧升级,高校同质化倾向日益严重,许多高校在办学定位、办学理念、专业课程设置、学生培养等方面表现出惊人的相似,正如著名学者董云川所言,我国许多高校有着“一样的发展目标、一样的价值取向、一样的管理体制、一样的培养目标模式和一样的科研导向等,整个高等教育呈现出“千校一面”的尴尬境地。从总体上看,这种趋同化倾向无论是对我国整个高等教育体系,还是高校本身乃至学生个体的可持续发展都十分不利:对整个高等教育生态系统而言,同质化意味着系统多样性的丧失,稳定性的降低和抗压性的减弱;对高校而言,同质化不但会大大降低高校的创新能力,更会导致高校核心竞争力的丧失,有些院校甚至会面临严峻的生存危机;对学生个体而言,“千校一面”则会直接导致学生培养缺乏特色,造成高校毕业生与劳动力市场之间出现结构性失衡的严重后果。

3.高校生态位空场

辩证来看,部分生态位高度重叠必然会导致另一部分生态位的衰退与空场,这是生态位畸形发展的两种极端。在生态系统中,如某一生态位的资源相对丰富,就会吸引该生态位上的生物大规模扩张;而资源较少的生态位物种数量则会愈加减少,资源被大量浪费,从而导致生态位的衰退与空场。高校生态位衰退与空场是高校在一定的复合生态环境中经过长期实践发展所形成的资源占有能力、资源配置能力以及资源优化能力等综合实力的整体下降和弱化过程。从该层面分析,我国部分高校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此种倾向,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人才培养空场。如上文所述,应用型本科院校一味向“高规格、大规模、全方位”看齐、追求研究型、精英化的发展道路,忽略了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基本职责;一些高职专科院校急于摆脱“专科”、“高职”的名称,盲目追求“专升本”,扭曲了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这些学校由于主观条件及教育资源的制约,既无法真正达到自我标榜的“远大目标”,更偏离了自身发展的最佳生态位,导致其培养的学生缺乏优势与特色,适应能力低下,由此出现大量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二是行业特色空场。高校追求综合性和大规模,使许多具有行业特色的院校被调整或合并成综合性大学,传统的学科领域受到冲击和挑战,这类高校的资源优势和行业特色逐渐丧失。一些行业特色院校甚至脱离了行业,使得部分行业人才培养出现空场现象;一些高职院校数量偏少,生源不足也造成应用技能型人才的结构性短缺,导致就业市场上出现技能型人才稀缺和毕业生就业难的双重矛盾。归根结底,是行业特色型院校空场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三是区域分布空场。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大多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发达地区,西部边缘地区及中小城市的高校数量较少且层次偏低,如此种情形得不到改善,长久以往,这种区域分布失衡的恶性循环必将加剧生态系统的整体失衡。

4.教育生态环境失衡

高等教育生态环境是一个以高等教育为中心,对高等教育的生存与发展产生制约和控制的多维环境,由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等组成。高校的生存发展与其所在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子紧密相连,如发展不协调或某一因子出现问题都有可能造成生态环境的失衡,影响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我国高等教育高度集权的管理模式致使高校在发展过程中长期缺乏自主性,阻碍了教育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模式不仅催生出雷同的办学理念、相似的专业计划和整齐划一的课程设置,更易导致高校主体的偏离。在这种体制下,行政管理人员成为了高校运行的核心,本应成为高校主体的教师与学生却在一定程度被边缘化,极大地削弱了他们参与高校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种管理模式不仅压抑了大学的自由与民主,掩盖了教师的才华与能力,更泯灭了学生的个性与活力,其本质是对教师与学生的生态主体地位的否定和对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生命力的破坏。

行政化管理模式的另一弊端是对高校评价模式的单一化。目前我国高校评价体系指标存在缺乏特色和分类的问题,这就导致部分具有特色专业的高校在评估中的优势得不到体现,因而转向综合化、规模化发展。在学科建设上,大规模扩展新学科、新专业趋势愈演愈烈,由此导致了高校特色的缺失和趋同化发展。

三、理性选择:我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位策略

生态位策略是高校在应对竞争以及寻求自身可持续发展时,在科学考量自身主观条件与外部环境因素的协调统一的基础上,通过调整和改善环境条件和竞争策略而进行的主动选择。要化解高校生态位发展危机,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亟需借助相应的生态位策略及时、准确地做出调整和改善。

1.生态位分离策略

根据苏联学者Gause的竞争排斥原理,不同物种占据同一生态位而导致的竞争会引发两种结果,即一方被淘汰或者双方通过生态位分离而达到共存。要实现生态位分离,主要通过“泛化”和“特化”的两种途径进行: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一部分物种通过拓展生态位的宽度从而增加了对环境的适应性(泛化);另一部分物种则用压缩生态位宽度,强化了某一特殊功能和习性(特化)。这两种方式既能帮助生物有效规避恶性竞争所带来的潜在伤害,也增强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和竞争力。

我国高校发展可借鉴生态位分离理論实现差异化发展,实现与其他高校和谐共存。首先,高校应在发展过程中做好办学类型、层次和特色的准确定位,避免因为同质性争抢资源而引发的恶性竞争;其次,高校要在各自生态位上凝练特色,发挥优势,在类意识的前提下展开合理的竞争与博弈:例如,研究型大学应积极承担起科学研究和培养精英的使命,向高水平大学的目标迈进;行业特色型大学要面向行业需求,强化优势学科,发挥推动行业发展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形成自己的学科和专业优势,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人才;高职院校学校则应在办学过程中凸显特色与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模式,以满足企业多样化的需求。各级各类高校只有强化优势和特色,找准最佳生态位,才能灵活应对激烈竞争,实现与其他高校的双赢甚至多赢。

2.生态位扩展策略

生物生命系统的本质即占有更广的生存发展空间,获取更多的生命资源,发展更大的数量规模,发挥更大的生态作用,实现更强的生态价值。同样地,在历史的发展潮流中,每一所高校都有着向更高、更强、更远发展的现实诉求。面对复杂嬗变的环境和残酷激烈的竞争,仅采取生态位分离方式无法最大程度地满足自身发展需要,高校还应通过生态位扩张而占取更大的发展空间才能真正有效提高竞争力:当教育资源充沛,竞争相对较少时,高校要充分利用闲置资源,及时填补空闲生态位,适度扩展生态位;当资源有限,竞争加剧时,高校间则应借鉴差异化发展、合作办学、高校联盟等途径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和竞争优势。高校只有审时度势,把握机遇,才能在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最大程度地得发挥其功能价值。

3.生态位协同进化策略

在自然界中,生物间的相互作用不仅体现为对立的竞争关系,还存在合作的协同关系。竞争和协同作为普遍存在于物种之间的两种主要表现形式,同样是促使生物进化的主要动力机制之一。协同进化一般是指两个相互作用的物种在进化过程中的相互适应的共同进化。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竞争有利于生物的优胜劣汰,而协同关系则能让生物以最小的成本付出实现其在自然界的生存与进化;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出发,相比于竞争,协同作用不仅能推动物种共同适应性能的提升,其结果更有利于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多样性的整体增强以及自然界进化机制的良好运行,因而比竞争具有更普适、更深远的意义。

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作为复杂、有机的开放系统,其进化过程体现了从无序到有序、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线性到综合网状的演替规律。身处该系统中的高校与高校之间、高校与生态环境之间、高校与其内部各生态因子之间若能通过交互作用而达成了共同适应的协调状态,其实质就是形成一个互补、互惠、共享、合作的协同发展过程。协同进化的根本目的就是实现高校生态位由“单一、分散、封闭、低效”向“综合、汇聚、开放、高效”的彻底转变,从而产生“1+1>2”整体功能的有效优化与核心竞争力的全面提升。因此,我国高校生态位应树立协同进化、互惠合作的理念,从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战略管理等各方面实现院校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在高校资源进行整合优化的基础上,变恶性竞争为协同合作,以整体优势的凝练与增值去达成共同进步与和谐发展。

4.生态位环境优化策略

(1)外部环境优化:合理调整高校管理模式

根据生态学理论,生物要想在生态位内实现可持续发展,其所处的生态环境必须满足两个基本条件:其一,能够赋予主体具有较强的自主性与能动性,使其有效发挥生态功能;其二,生态环境供给的能量输入与产出基本保持平衡。反映到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一是政府要为高校创建宽松的办学环境,赋予高校灵活的办学自主权;二是高等教育资源的分配要公平合理,要与高校的主客观发展条件以及社会服务资源相匹配。因此,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管理方式应从指令性向指导性转变,评价方式应从统一性到多样性转变,资源分配方式应从集聚性到匹配性转变。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要从宏观上把握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将招生规模、专业设置、学科建设、办学模式等自主权回归高校,最大程度地给予高校自主活动空间与发展平台;另一方面,政府要转变不合理的资源分配方式,提高针对性与灵活性,实现资源的优化与高效配置;同时,政府要对高校分类管理,引导各类高校发挥特色,开展良性竞争。只有调整政府的高校管理模式,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理顺大学、政府、社会三位一体关系,才能达成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契合,从而真正为高校创建以人为本、以学术为中心、以自由创新为精神的高等教育生态环境,为推动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有效运行构筑坚实保障。

(2)内部环境优化:科学建立高校生态位评价指标体系

生态位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目标导向、分类测评、实时调控、监督激励、问题诊断等重要功能。高校生態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可以为高校可持续发展提供现实依据和实践指导,一方面有助于高校发现并聚焦影响高校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性因子,使高校能够及时、全面、准确地明确自身的特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做出战略性调整,避免因盲目追求扩大规模而造成的资源浪费和恶性竞争;另一方面,通过客观、全面的指标评估可以不断巩固和强化自身的竞争优势,推动高校发展战略的调整以及办学效益的整体提升,值得注意的是,生态位内涵的本质是多维、立体的,人才培养多样化的需求同样要求高校生态位评价指标体系向多元化、特色化方向发展。因此,有关部门应加强对高校生态位评评价体系的系统研究,科学建立多元化的生态位评价机制,在全面客观剖析高校自身办学条件的基础上,依据学校分类与特色有针对性地设置多元化的评估指标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决策部门不但要对高校历史和传统进行全面了解,还要对其办学资源与客观条件精准把握,更要对高校未来发展走向与脉络科学预测,只有对高校全方位、多元化地了解与评估,才能真正有效支撑、科学引领并切实推动高等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达成高校理想价值与现实发展的有机统一。

结语:

在高等教育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高校对生态位的理性选择与准确把握至关重要。从生存与发展的角度看,一所优质的大学应是强者与适者的结合,它既能找准生态位,确保生态功能的最大发挥,更善于抓住机遇,谋求发展。正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校长田长霖所言:“每个大学重要的是首先要明确其作用、职责、目标、定位,只有这样你才能开始。”高校发展既要顺应时代的潮流,更要遵循其内在本质与逻辑。认识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高等教育才能真正在历史的舞台绽放出绚丽夺目之光芒。

责任编辑:谭桔华

作者:成雁瑛 孙焕良

高校社会生态行政管理论文 篇3:

地方高校权力生态分析与优化路径

[摘 要] 现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核心是实现高校权力生态的民主化。地方高校权力生态的痼疾是行政性治理权力过于强势,挤压了学术群体的权力空间。权力体系现代化是优化地方高校权力生态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 地方高校;权力生态;优化路径

现代大学制度就是保障完全实现大学在现代条件下的全部功能的制度设计,其实质是合理设置多元的利益相关方的权力和运行规程。地方高校是中国大学体系中的第三梯队,为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立下了汗马功劳,但由于历史的地缘的原因其实现大学的全部功能的能力相对不足,其建立和落实现代大学制度的困难相对复杂。但无论如何复杂,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所有高校走向现代化绕不过去的一个坎,必须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将现代大学制度具体化为治理本校所有事务的制度体系。

1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关键是实现高校权力生态的民主化

高校内部权力是指在高校内部各个管理阶层和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权力,其形成的权力生态就是指权力的分配以及它们相互间的权力作用关系。大学的权力可以分为正式权力和非正式权力,本文只分析正式权力,即有合法的权力来源与明确的权力主体的权力。大学的正式权力可以按其处理的事务的性质来分类,大学的事务可以分为学术性事务与非学术性事务两大类,相应地,大学的权力可以分为学术性事务治理权力与非学术性事务治理权力。学术性事务的治理权力又进一步细分为学术性事务的决策权力、执行权力、监督权力三小类。非学术性事务的治理权力也应当分为决策权力、执行权力、监督权力。不同类别的权力其行使主体不能够重叠,以避免权力垄断和监督失效。

我国大学的非学术事务治理权力包括党委的领导权力、纪委的监督权力、校长及行政部门的行政权力、二级学院的管理权力、工会与教代会的民主权力、学校理事会的咨议权力等等。权力同权力在覆盖范围、作用强度、使用频率方面各不相同,在高校最重要的权力就是学术性事务治理权力和以校长为代表的行政管理团队的行政权力这两类权力。

要建设和落实好现代大学制度,推进大学民主,实现高校权力生态的民主化是关键。现代大学民主制度构建是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微观层面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集体领导制度不够健全、行政权力泛化、民主权力虚置、权力运行监督缺位成为高校民主制度建设的主要障碍,为此,应当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信息公开和全方位监督等四个方面系统地构建现代大学民主制度,推进高校管理的民主化和科学化[1]。中国的大学不仅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还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建设做好探路者和引航员。大学是进行基层民主建设最好的试验田,大学知识分子密集,人们的政治觉悟与道德水平总体高于社会平均水平,是进行治理现代化实验的有利条件。大学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风向标,大学民主建设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实现大学使命的必然要求。

2 地方高校权力生态的痼疾是行政性治理权力过于强势

在我国高校组织结构中,行政权力运行有着严密的行政组织机构作为依托,往往表现得比较强势,致使学术权力不断行政化。具体来讲,一方面,高校行政管理干部中“双肩挑”干部有不断增加的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行政资源大于、多于或优于学术资源的客观事实,由此使学者也千方百计地从事行政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当前高等学校中的诸多学术方面的专业委员会,比如学位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等事实上都是在高校行政权力的监督与控制下运行或者委员会的成员大多本身具有行政职务,从而使学术组织机构的学术作用基本上无法有效发挥。而且在我国现行学术体制下,学术权力的有效运行本身必须依赖于行政权力才能推进和实施,这也是不争的事实[2]。

地方高校行政性治理权力在其校内权力生态中居于生态金字塔的顶端,表现比较强势。

第一、地方高校各类权力行政化,高校本应存在的多种权力形态最终都收编为行政化管理之权。工会和教代会本应享有相对独立的民主审议与监督权力,但由于工会主席与教代会成员的全部人选由行政部门决定,使本应对全校教职工负责的教代会蜕变为对学校各项政策划勾-举手-鼓掌的联合一体机。行政权在组织内部对学术行为的影响显著,在学术资源的获取与配置上具有优势。据李海萍教授对我国约100 所高校的抽样调查显示,大学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教学委员会等三大学术机构成员与处级干部、系主任职务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786、0.910、0.738、0.916、0.721、0.721[3]。 这种双肩挑的普遍化导致地方高校有学术事务需要治理,但不是学术性权力的治理,而是行政权力越俎代庖。

第二、地方高校领导容易出现权力任性化。“权力任性”不是指率性而为,而是指“恣意放纵,以求满足自己的欲望或达到自己某种不正当的目标或执拗使性,无所顾忌,必欲按自己的愿望或想法行事。”要防止地方高校主要领导搞权力通吃,用权力勾兑学位、荣誉、科研成果,把上级授予的权力误认为是自己的能力,误认为是上级的奖励。高校领导统揽学校这个“小社会”全局,牢牢控制着资金分配权、人事管理权和项目审批权,极易将集体领导变为个人专断,大肆任性用权。

3 权力体系现代化是优化地方高校权力生态的基本路径

权力体系现代化是适应现代社会多元治理要求的权力设置法治化、权力主体胜任化、权力清单公开化、权力运行流程化、权力使用备案化、权力监督全程化、权力裁断可诉化的总称。权力体系现代化是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权力是治理的重要手段,现代化的治理需要现代化的权力。现代化的权力不同于以模糊、阴暗、无形、随机、任性为特征的传统权力,特别强调权力的理性化和可控化。

权力设置法治化是指新设或废止某种权力必须有宪法和法律依据,必须借用奥卡姆剃刀去对待新设权力的动议:如无必要,毋新设权力。杜绝因人设权。权力是配置社会价值的公器,而不是供人满足私欲的工具。权力主体胜任化是掌握特定权力的主体必须完全胜任该权力对应的职责,杜绝权力主体平庸化。

权力清单公开化是指各项权力的管辖事务范围、时空范围都向社会公开。权力运行流程化是指将各项涉权事务分解成各个环节、明确不同环节的权力主体与办理标准。地方高校权力主体要学会坚持按规范的权力运行流程办事。将抽象的工作具体化、数字化,做到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权力使用备案化是指各项权力的使用过程要通过现代化的记录方式及时存档并定期向监督部门备案。各项指令、表决、签字、盖章等要通过现代化方式实现数据化存档。权力监督全程化是指任何权力的运用从始至终都有监督、都有有干预力的监督,即一旦发现涉嫌违规违纪违法等情况应立即反馈、督促其改正或采取其他相应措施消除权力的不当使用。

权力裁断可诉化是指权力主体作出的关于相对人的处分、评价、审批等裁断,相对人如果对该裁断不服,有权利根据预先设定的抗辩程序进行抗辩,如申请复议、要求解释、信访维权、提起诉讼等。权力裁断可诉化是遏制权力任性的警报器。权力裁断被诉率可以作为权力主体是否胜任的一个重要观察指标。当然,为了避免个别人滥用抗辩权,可以设置必要的抗辩条件与收取适当的抗辩押金。抗辩成功,返还当事人押金;抗辩未遂,其抗辩押金进入相应的维权公益基金。

高校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当前最关键的是要严格规范公权力的运作。一是要规范资金审批程序,严格规范财政拨款或其它资金的宏观决策,规范各级领导的经费审批运作,规范财务人员对经费收支的经办权力,规范基本建设的决策和实施;二是要完善人事任用制度,特别是健全引进人才和晋职晋级制度;三是完善学术评估管理,规范科研成果评奖、学科建设选优、各类导师遴选等工作,四是要警惕高校亚权力腐败,尤其要严防裙带型亚权力、师生型亚权力、伙伴型亚权力、帮派型亚权力和随从型亚权力的蜕变和作祟[4]。

湖北省委在省属高校开展校级领导干部任期全职化试点对于探索提高高校领导胜任素质非常具有启发意义。湖北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对高校领导的若干意见》中规定:“ 试点高校党委书记、校长任职期间全职从事管理工作,原则上做到“五不”:不参加学校学术委员会、不申报教学科研项目、不参加教学科研评奖、不参与专业技术岗位竞聘、不申报各类人才工程项目。实施范围逐步扩大到试点高校领导班子其他成员,着力打造潜心从事管理和服务的职业化高校领导班子。”[5]可以说这个“五不”禁令确实捆住了一些人用行政权力勾兑学术权力的手脚,这是一项创举,值得大力提倡。

主要参考文献

[1]顾南宁,姜迎,兰国海. 现代大学民主制度构建的思考[J].现代教育管理,2014(5):20-24.

[2]祁占勇.高等学校治理结构中的权力冲突及其治理[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162-165.

[3]李海萍.高校学术权力运行现状的实证研究[J].教育研究,2011(10):49-53.

[4]郑又贤.严格规范公权力运作:预防高校腐败产生的关键[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6):8-12.

[5]湖北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对高校领导的若干意见[N].湖北日报,2015-05-29.

作者:李龙强 侯德锋

上一篇:鄂尔多斯民间借贷分析论文下一篇: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