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程改革社会实践论文

2022-04-27

摘要:如何在“课程思政”背景下落实高校课程改革,使得“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充分得到体现,这是高校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就“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音乐专业教学改革展开议题,结合教师思政意识提升、各学科协同育人、思政元素融入音乐专业等方面对其进行论述。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高校课程改革社会实践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校课程改革社会实践论文 篇1:

自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舆情管理与引导策略的研究

【摘要】自媒体时代带来了网络舆情传递的革命,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管理与引导应在掌握大学生网络舆情特点的基础上进行,大学生网络舆情管理与引导要与高校课程改革相结合;要建立完善系统的舆情管理工作体系;须有校规、法律的保驾护航。

【关键词】自媒体 大学生 网络舆情 管理与引导策略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革新与发展,我们迎来了自媒体时代,“自媒体”一词源于2003年7月美国新闻学会媒体中心发布的自媒体(We media)研究报告,报告指出:“自媒体”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分享他们自身经历、新闻的途径”[1]媒体。自媒体环境是指普罗大众使用的微信、QQ空间、微博、贴吧、论坛等媒体平台自由表达、自我发声、互动演绎的环境。自媒体平台凭借着先进的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技术的支持,对社会舆论信息传递产生了重要深刻的影响,舆论信息在这一全新的场域进行着最彻底的交流释放,成为当今网络信息传播与交流的主要渠道。其不受任何时空与条件的限制,即时、便捷、草根、自由、贴近生活、充满个性的风格深受大学生们的青睐,有数据表明,截至2014年12月,中国网民达到6.49亿人,手机网民有5.57亿人,其中20~29岁的网民占31.5%,学生网民占23.8%[2]。可以说随着手机的普及,高校大学生是自媒体使用的主要群体。他们在自媒体环境下学习新知,交流思想情感,了解与参与社会事务的方方面面。

“网络舆情是指在互联网上流行的对社会问题不同看法的网络舆论,是社会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有的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3],网络舆情根植于互联网、以各个媒体平台为载体,是广大网民对某一事件持续关注、议论、传播所产生的结果,是网民关注网络事件时的情感、态度、见解、行为的总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舆情则是指大学生群体对自媒体平台传播的某个事件或者言论产生的的认识、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总和。大学生的网络舆情是把双刃剑,它既能弘扬正能量,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也会传递无序消极信息,扰乱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危害社会的和谐稳定。近些年, “郭美美事件”、“焚烧日系车事件”、“厦大博导诱奸女生事件”等信息在互联网开放的自媒体平台助推下演变成网络舆情,我们看见了网络舆情的极大破坏力。网络谣言的传播、网络暴力的蔓延、国外意识形态的侵蚀、个人负面情绪的宣泄、个人隐私的侵犯等等,这些错误舆情导向和低俗文化倾向,理应受到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自媒体环境下如何对大学生网络舆情进行管理与引导,建构一套行之有效的舆情管理与引导体系,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与亟须解决的问题。

大学生网络舆情与一般网络舆情一样,具有开放性、隐蔽性、多元性的特点,但是,與一般舆情相比,它的独特性表现为:

一、舆情话题的集中性

高校大学生生活的环境特殊,他们共同在高校求学,年龄相近,兴趣相投,喜欢新奇事物,有许多共同关注的话题,尤其关注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校园话题,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评优、选干、选课、入党、奖学金发放、社团活动等等,都与学生的自身需求相关,校园的话题极易引发他们共鸣,校园内出现的言论与事件都会在自媒体平台上引起大学生群体的围观、评论。群体之间生活经历、知识储备、社会经验和心理诉求所具有的高度的共性,致使群体之间在平台上互动频繁,若有个别学生独特的言语行为或者校内出现焦点事件都极易引发校园网络舆情。可以说,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内容具有同质的特性,舆情话题的集中是一大特点。了解校园生活环境当中发生的大小事件,关注学生感兴趣话题的走向,有利于高校教育工作者对校园网络舆情的进行管理与引导。

二、舆情评判的偏差性

高校大学生是一群特殊的群体,他们有理想有追求,对未知的、新奇的事物勇于探索,积极实践。但是,他们人生阅历尚浅,对问题的思考仍存在片面与不成熟之处,且作为年轻人,血气方刚,无法对人和事进行冷静的分析和判断,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而自媒体空间是个开放、隐蔽的空间,人人可以自由发言,导致“把关人”的消失,个别人为了追求眼球效益,利用视频图像带来的直观感和即视感,传播的信息也存在夸大失真之处,一旦别有用心的人网络造谣,非常容易把缺乏信息素养的学生带入非理性的偏激状态,形成汹涌的负面网络舆情。此外,个别大学生在求学生活中会遇见的诸多困难,出现心理不健康状况,导致他们沉迷网络,随意上网发布信息,扰乱网络秩序,助推负面舆情。可以说,了解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关注他们的内心诉求,有利于高校教育工作者对校园网络舆情的进行管理与引导。

三、舆情内容的多元性

大学生群体是一代青年人中的优秀分子,是未来社会的精英人群,群体中有未来国家所需的各类人才,他们有抱负、有理想、有追求,对个人、国家都有极高的理想愿景,虽身处校内,仍“书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广大学生不仅关注校园身边的话题,对世界各地发生的大事件都给予极大的关注。各类主题的自媒体平台比比皆是,他们靠相同的志趣组成社团,建立媒体交往圈子,对社会发生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行广泛的议论。但是,他们世界观仍处于成型的阶段,他们政治经验缺乏,容易对一些偏激的言论和行为附和、跟帖。甚至起哄,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还有些别有用心的人借助网络隐蔽性特点,随意在网上发泄歪曲事实,对社会的不满信息,而大学生们都具备很好的信息检索能力,他们可以轻便快捷的获取信息,在辨识不清,受到蒙蔽的情况下容易对其进行转播评论,可以说,校园自媒体圈子众多,校园舆情内容多元,不易监测。了解这点,及时把握大学生群体对社会大小事件判定的出发点和价值取向,对高校管理层做好校园网络舆情的管理和引导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管理和引导大学生网络舆情呢?笔者认为可从这三方面入手:

首先,大学生网络舆情管理与引导要和高校课程改革相结合。

在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网络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频繁便捷的今天,大学生们学习成长的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了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人才,国家层面启动了多轮的课程改革,高校的课程改革也顺应此变。大学生网络舆情管理与引导必须与高校课程改革相结合,立德树人,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一直是高校办学追求的理念。

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与引导与高校课程密切相关,这是因为:第一,大学生是网络舆情的制造者、参与者、传播者,在网络舆情酝酿、发展、消亡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主体作用。自媒体网络所特有的隐蔽性、开放性、多元性的特征,令高校教育工作者难于及时、准确捕捉舆情苗头,唯有在高校课程教育中渗透网络道德信息素养的内容,培养大学生们“主人翁”的责任意识,让学生自我监督网络空间,自我维护校园这一公共领域,倡导网络舆情的正面导向,不是一味的打压、删帖,捂盖子,采取柔性管理,才能建立公正平等而又相互尊重的网络环境,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管理和引导工作才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第二,大学生仍处于生理成熟而心理未完全成熟的特殊时期,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均处于发展当中,大学生个体在网络舆情中的参与和评判都离不开大学生内在观念价值的引领。广大学生要能在海量杂乱的信息当中明辨是非,不受恶意信息煽动侵扰,不被有害信息腐化都离不开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指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理应承担起这一重任,唯有如此,校园网络舆情才有了隐形的过滤网,高校教育工作者才能做好舆情管理与引导工作。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校园网络舆情管理与引导中扮演重要角色,是大学生们参与正常网络活动的护身符。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文化碰撞,观念多远的的自媒体时代受到严重的挑战:在形式上,大学生们不再喜欢自上而下的照本宣科说教般的课程讲授,他们更喜欢网上图文并茂的学习形式,依托自媒体展开的网络慕课,在线学习成为风尚,线上学习与线下实践相结合深受学生欢迎。在内容上,要依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一文所强调的:让课程“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4]。要在大学生群体中,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整合利用校内教育资源,培养我们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信,强化文化认同,国家认同,唯有如此,才能让大学生将公共网络空间看成与自身相关的系统,产生自律负责的行为,对校内校外发生事件的评议转发均能从爱国爱校的角度出发,在事件不明朗前能耐心等待,对网络造谣自觉给予抵制,避免舆情汹涌恶化。对学生因势利导,潜移默化,春风化雨的育人为上策,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理应顺应这一改革。以往我们只关注舆情疏导与内部管理的关系,没有看见舆情管理与课程的内在关联,忽视了大学这一育人场所的功能,没从思想根源关注大学生舆情发展的内在影响因素,也就没能从根本找到网络舆情管理与疏导的好方法,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管理与引导不仅是高校行政部门的工作,也是在校每一位教师的职责所在。

其次,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管理与引导须建立完善系统的管理体系。

自媒体所具有的即时、全域、全互动,去中心化的特点,彻底颠覆了传统媒体的舆论架构和社会结构。这给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与引导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高校里涉及网络舆情管理与引导的部门众多,主要有:校宣传部、校学生会、校团委、校保卫处、校网络中心等等。上至学校领导,下至学院辅导员、教师等人员都参与其中,网络舆情的隐蔽和突发需高校各管理部门的通力合作,协同进行,形成体系。

从学校层面来看:一、学校要建立自己的公共媒体平台。抢占舆论的高地,通过正规官方渠道及时播报与回应学生们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不给造谣分子可乘之机,与此同时,注重发布有利于学生的服务信息,赢得学生对母校的认同感,以科学的管理提升校园舆情的监管水平。二、学校要建立协调各管理运作的专门机构。通过这一机构,不仅便于上下级部门之间的联系,还利于各平行部门之间的横向沟通。要让众多的管理部分协同运作,共同参与学生网络舆情的管理与引导工作,及时、准确捕捉校园网络輿情的动向。三、学校要设立心理咨询网站。请专门的心理教师负责在线解答疏导学生的心理困惑,避免出现因个人学业、情感问题而上网随意泄愤,制造负面信息的行为出现。四、学校要依靠网络中心监督的功能,用技术手段随时监测、过滤信息,净化网络环境。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监控舆情发展情况,力求能尽快将负面舆情扼杀在摇篮当中,避免出现负面信息泛滥的情况。

从学院的层面来看:一、学院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聘请专家学者开展讲座,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带领学生参加校外的社会实践,扩大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才干,防止网络沉迷,防止无所事事情况下轻信网络谣言,对负面网络信息推波助澜行为出现。二、培养校园媒体的“意见领袖”,利用网络“沉默的螺旋”现象,让学生中的网络“大V”在信息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三、辅导员、教师、班主任、班干部要密切与学生的联系。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化解负面情绪,及时、敏感,稳妥、高效地发现学生网络舆情中出现的异动现象。通过各种形式鼓励引导学生追求远大目标,成为社会有用之才。校园舆情的管理与引导工作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大学生的舆情管理不仅要做好监管工作,更要做好防范与引导工作。

最后,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管理与引导须有法律、校规的保驾护航。

网络是个公共空间,自媒体环境下人人都可以直接、快速、隐秘、随意、随处接受信息与参与讨论,所有人可以即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发布者,个个都有“麦克风”,在信息多方即时交流中,每个人都会根据自身喜好对信息进行增添删减、转播流传,令信息量不仅复杂多元,甚至损耗变形。那么,高校网络空间的良好运行离不开制度与法律的保护,良好的育人环境,稳定和谐的校园氛围均需法律制度的支持。从国家层面来说,对网络使用立法势在必行,网络使用应采用实名制,利用大数据对舆论信息进行过滤监控非常必要,对网上别有用心肆意散布谣言,妄图扰乱社会秩序的不法分子要拘捕法办,对不明真相盲目跟风的学生要进行批评教育,负面舆情出现时可采取封号删帖等措施,以免事态扩大,造成不良影响。学校层面,要建立完善各项网络管理制度,对网络信息发布与转播,网络信息过滤与监管,网络舆情监控与干预都应有明确校规,以便校内舆情管理与引导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015年12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出席“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提出:“互联网是传播人类优秀文化,弘扬正能量的重要载体,要推动互联网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共同构建和平、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5]。自媒体时代,我们应顺应世界的变革大潮,让校园的网络舆情一直走在规范,健康的大道上。

参考文献:

[1] Bowman S, Wills C. We Media How audiences are shaping the future of news and information【EB/OL】.【2015-08-09】.http//www.hypergene.net/wemedia/weblog.php.).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eep://baike.haosou.com/doc/7533623-7807716.html(2015-4-25.

[3] http://baike.baidu.com.

[4] http://old.moe.gov.cn.

[5]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heep://news.xinhuanet.com/zgjx/2015-12/17c-134925295.htm.

[6]刘明龙.自媒体时代下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探析[J] .新闻研究导刊,2016,(6).

[7]夏凤军,丁姗.“主体性激发”在大学生网络舆情管理的创新思维[J] .传媒观察2015,(12).

[8]张书明,杨林.大学生群体事件预防中网络舆情监控探析[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1,(4).

[9]万媛媛.“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辅导员网络舆情引导途径创新[J] .赤峰学院学报2016,(7).

厅级项目:广东省教育厅广东药科大学“创新强校工程”项目(项目编号:2016WTSCX049)“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对策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何荣斌

高校课程改革社会实践论文 篇2:

“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音乐专业教学改革之探究

摘要:如何在“课程思政”背景下落实高校课程改革,使得“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充分得到体现,这是高校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就“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音乐专业教学改革展开议题,结合教师思政意识提升、各学科协同育人、思政元素融入音乐专业等方面对其进行论述。通过对中国经典音乐作品的学习,抓住其中的思政元素,能够提升学生对本民族的文化自信,增强爱国情怀,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进而达到高校育人的目标。

关键词:课程思政  高校音乐专业  中国经典音乐作品  教学改革

一、将思政元素融入到高校音乐专业的教学中

(一)提升高校音乐专业教师的思政意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

“课程思政”对于音乐学科的教学而言,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它激发了高校音乐专业的综合教学能力,从理论到实践的课程,都能从中挖掘出可提升的空间。

在以往的教学经验中,很多人认为思政工作仅是哲学专业的工作。其实,哲学作为一定的世界观影响着很多学科和专业的发展,同样,也深刻的影响着音乐专业,而艺术不但要反映一定的哲学观,还需要对其产生积极的作用。要充分挖掘出高校音乐专业教学中的思政元素,合格的高校音乐教师不仅要有正确把握专业方面的技能,还需要具备清晰表达自己音乐观念的能力。为了能够培养出高品质的高校音乐教师,在课程体系设置及选择教学素材上,应该做到充分的衔接。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教师应当通过自身的专业能力,加上言传身教的师范作用,给学生树榜样、立形象,运用音乐专业特有的“以声表情”的学科优势,即,通过“音响”表达“情感”,最终达到“以音化人、以乐育人”,隐性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扭转目前音乐课程教学中“重知识、尚技能、轻德行”的状况。高校音乐教师要肩负起塑造心灵、启迪生命、传承文化的重要使命,做好思想引领工作和立德树人的伟大事业。

(二)提升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对高素养人才的培养

人文素养的培养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音乐教育的本质。高校音乐专业的学生有其自身的学科特点和优劣势。本科阶段的学生们整体上来说,学习能力强,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在执行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上也很占优势,但这个年纪的学生同样也有很强的个性化特点,人文素养的能力还有待提高。音乐作为一门学科,有其自身的学科构建,当学生的专业程度逐渐加深时,对抽象思维能力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在“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中,激发学生探究中华民族不同的地域文化,从中发现音乐现象中存在的规律,鼓励他们主动对其进行研究,培养探索精神以及对事物做分析、总结、提炼的能力,最终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帮助学习者树立民族多元音乐文化的理念。

(三)把“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到高校音乐专业的教学中

在教学实践现状中,仍存在以考级、考证为教学导向和目的的现象,这种带有功利性的强化训练方式势必会产生很多负面的问题,同时也违背了音乐教育的本质——生命化的教育。生命化的教育是培养感性和精神力量的相互协调,并使其达到整体上的统一。所以,“思政教育”和音乐教学相结合,在循序渐进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注重音乐观念的培养和人文素养的提升。

中国传统音乐中流传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如:各民族的民间音乐、“红歌”、中国民族交响乐作品、中国作曲家写的各类音乐作品等,在其中挑选出适合当代大学生水平的优秀音乐作品作为他们的教学素材,逐步形成具有本国特色和风格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教师们应当积极学习并大量使用,活学活用,在各自教授的课程中挖掘教材内容,寻求特色,保持学科的活力。

二、“课程思政”背景下,协同育人、拓宽学科综合思维的重要性

运用系列讲座鼓励各科教师联合起来,做协作课堂,协同育人,用三位一体的方式,对某一历史事件做全方位的介绍,让学生们从不同维度去了解某一具体历史时期的各个方面。挖掘思政元素不仅仅是给学生们唱几首红歌,演几场中国作品的交响乐作品那么简单,这其中包含的更多的是作品背后的大时代背景、人文精神以及思想修养,这是一个大局面,每一个事件的发生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有着时代的烙印。

我们可以顺着这样的思路往下走,一方面,可以邀请知识结构更加稳固的各专业教授们联手开展系列讲座,做协作课堂;另一方面,结合民族音乐学的田野采风的方法,走到老一辈音乐人中间去,去感受他们的音乐之路,让学院派更加接地气。身处在综合类大学里,拥有着学科齐全的优势,在这样的大学里做“项链模式”授课,更容易做到知识全面化、整体化。我们应该把知识“打通”,在上海大学“时代音画”的基础上,再加上哲学和体育两门学科,甚至是苏州本地为特色的园林设计专业,让这些学科在通识课方面再细化分工,形成通力合作,协同育人,拓宽学科的综合思维。

三、运用多种音乐表现形式,丰富中国经典音乐作品的诠释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

(一)提高学生对民族历史的了解,增强爱国热情

高校应在各类国家和民族纪念日活动时段,将各历史时期、各地理区域内的中国经典作品循序渐进地介绍给学生,使学生对不同时段的经典作品在历史语境、文化背景、音乐表现形式、音乐存在方式上等有准确的认知,在教师的引领下,让学生对中国经典作品进行了解、学习、研究、传承,并逐步提升思想修养和启迪心灵。笔者院校师生参与了学校举办的各类音乐会活动,还有各级各类讲课竞赛,音乐专业学生技能大赛等等,在这些演出和比赛活动的过程中获得实践的检验。学生们通过演出和比赛锻炼,接触到了中国优秀的经典音乐作品,比如:合唱作品《我和我的祖国》《在灿烂阳光下》,管乐作品《闪闪的红星》《北京喜讯传边寨》,民乐合奏《我的祖国》《龙腾虎跃》等。遵循音乐中节奏、旋律、和声、曲式、速度等的要求,参照作品的时代背景、历史时期以及文化传统等,运用不同的音乐形式表现中国经典作品,讴歌中华民族,讴歌中国共产党,使学生们对本民族历史更加了解,增强民族自信,弘扬愛国热情。

(二)開展服务社会、体现自我价值的社会实践活动

高校音乐专业的社会实践活动多数体现在舞台艺术实践上,走到群众中去,走向舞台,在实践中检验我们的学习,利用学校及周边剧院、艺术中心等资源,参与各项演出活动;利用团委等渠道参与党团的演出宣传活动,参与慰问敬老院、中小学实习见习等服务社会的活动,当代大学生需要被社会认可,需要找准自我定位,更加需要展示自我的舞台,需要在实践中检验自我的水平,证明自我的能力,体现自我的价值。

笔者院校结合区域特点,与江苏昆剧院、苏州市歌舞剧院、苏州保利大剧院、苏州爱乐乐团、吴平国乐团等专业团体及单位签订了校企合作的项目,旨在为学生创造更好的社会实践平台,学生们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通过一场场演出、一次次活动,增长专业知识,积累技术能力,提高舞台艺术实践水平,最终为走向社会做好充分准备。

(三)运用多种音乐的表现形式,丰富对中国经典音乐作品的诠释

从声乐作品的角度出发,在高校声乐教学的初级阶段《花非花》《教我如何不想他》《思乡曲》等这些优秀的声乐作品被许多教师所采用,大都通过他们来训练学生的歌唱技巧。这类相对简单的声乐作品对初学阶段的学生来说,难度不大,更加容易把握发声方式,并且通过作品提高自身的演唱技能。而更多的如《大江东去》《黄河颂》《长城谣》《铁蹄下的歌女》《杨白劳》《渔光曲》等经典作品,他们各自拥有不同的旋律,具有不同的情感表达,声乐作品的优势在于拥有歌词,这些优秀的声乐作品的作词语言上大多精炼又有深度,情感质朴而又真诚,通过文学的帮助,更能够让人理解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意境,学生在练习作品的过程中能充分地融入其中,并对作品产生兴趣和学习的动力。

从钢琴作品的角度出发,中国音乐和西方音乐在作曲技法、音乐体系以及美学思想上有诸多不同之处,因此,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中国的作曲家们在不同的音乐形式上探索和声中国化的问题。特别以钢琴作品为最主流,民族元素不断在时代的推动下融入钢琴艺术,也使得中国的民族文化道路在钢琴艺术的发展下得到传承和创新。在钢琴教学实践中,中国的作曲家们根据中国音乐元素的特点创作了不少耳熟能详的中国钢琴作品,有的被收录到各类钢琴考级教材中,有的则汇编成册,应用于高校钢琴教学之中,这些作品不乏都配以详尽的教学法说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提高他们的演奏技巧和审美意识,并通过钢琴教学对中国的多民族音乐文化以更深层次的理解和了解。

在众多的中国经典作品中不乏有很多是结合西洋乐器或演唱方式来演奏(唱)的,而西洋乐器的“中国化道路”是一个很好的课题,现当下,学者们研究的重点更多偏向于声乐和钢琴作品方面,其实其他器乐作品中也有很丰富的作品和素材值得更多的学者去挖掘和深入研究,特别是小众乐器。其中,圆号这件乐器在中国经典作品中的运用就是很广泛的,比如说,从器乐作品的角度引入“课堂思政”,在2019年4月20日,上海同济大学艺术学院陈佳老师举办的“来自大自然的金色号角”圆号专场讲座中,介绍了圆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运用,如: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中杨子龙的主要唱段之一《打虎上山》,就是圆号与弦乐器演绎的京剧音乐,生动描绘了茫茫林海、广阔雪原的景色;孙大方先生的中国圆号独奏作品《牧人新歌》中,圆号模仿蒙古族乐器马头琴的音色惟妙惟肖,增加了作品的表现形式……由于圆号这件乐器的音色具有超高的“模仿能力”,所以使得这件纯西洋乐器频频出现在中国作品中,在这样的中西结合下,不得不让人从“运用‘西方的音乐语汇’来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个角度去思考问题。

然而,能够被称为经典的作品,必然是融入了技术性与艺术性相统一的,这些作品是历史发展和岁月积累的见证者,是中国音乐历史所创下的辉煌。经典的音乐作品能够流传、传唱,并应用于教学中,这是作品本身具有很好的表达所带来的。在高校的音乐教学中,经典的作品应用于教学是必然的,这是一种很好的传承,传承的是中国人的精气神,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瑰宝。

四、结语

都说高校是社会的最后一片“净土”。如何“开发”好这片土地,是作为高校教师应该认真思索的问题。音乐专业要充分发挥其特色,运用音乐这一“世界语言”来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并产生积极性,最终才会真正热爱它。将中华文化精髓根植于心,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强调:“教育强则国家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才能成为世界一流大学,进而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要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决不可忽视”。正如中国著名指挥家余隆先生所说,我们要用外国人听得懂的方式,去说我们的故事,将中国文化传递到世界。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 12- 09(001).

[2]陈平,张建华,闫笑雨,等.推进教学质量工程,提升音乐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1(04):161-169.

[3]张廷,杨永杰.高校音乐教育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的耦合发展研究[J].艺术评鉴,2019(22):77-79.

[4]田中娟.“课程思政”背景下中国民族音乐课程教学探究[J].丽水学院学报,2019(06):96-100.

[5]阎琛.以文化人 思政先行——课程思政与音乐表演专业建设的融合模式探索[J].艺术教育,2019(11):209-210.

作者:刘雯雯

高校课程改革社会实践论文 篇3:

微媒介情形下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探析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也会随现实条件的改变而变化。微公益、微博、微信等软件的普及为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新的载体。创新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时代的要求,是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高校课程改革的必然结果。微媒介情形下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形式多样,微公益为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社会实践舞台,微博开辟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微信开创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

[关键词]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微媒介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翟婧伟(1981—),女,广西平乐人,硕士,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实施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不可缺的因素。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递、目标的实现、效果的呈现,都需要借助载体才能得以实现。人类从后工业时代进入到信息时代,电子媒介逐渐取代了纸质媒介。随着4G时代的到来,微博、微信成了大学生智能终端设备的必备软件,大学校园生活步入“微时代”。铺天盖地的信息潮迎面而来,大学生有限的注意力被无形的信息潮“摊薄”。随着历史条件与现实的改变,一些新的载体出现,一些旧的载体逐步被取代。在新旧载体替换过程中,一些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缺乏对独立学院学生的吸引力,难见成效。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抬头率,增强思想理论课的实效性,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实现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教育者必须根据时代的变化,探求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一、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内涵与特征

所谓“载体”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能传递或运载其他物质的物质”或“泛指能够承载其他事物的事物:语言文字是信息的载体”,在教育学领域载体被引申为“承载知识和信息的物质形体”。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学界普遍赞同陈万柏教授在2003年发表的《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内涵和特征》中的观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把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概括为“独立学院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能够承载并传递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且能被思想政治教育参与者操作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产生互动的物质形式或媒介”。

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应满足以下特征:首先,必须能承载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信息,即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能存在于载体之中。其次,必须能传导思想政治教育者所要传播的信息,即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可以依据载体进行传播和扩散。最后,必须是联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一种形式,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可借助此形式发生互动,即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媒介,通过它使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观点及道德规范呈现到受教育者面前,并与之发生联系,产生互动。

二、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的必要性分析

(一)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时代的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不会一成不变,而会随着历史条件、现实条件的改变而变化”[1]。随着科技的发展,载体的种类增多,同时也会出现优胜劣汰,各种载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科技的发展与网络的普及,使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与内容“通过采用高科技手段转化为电子信息,以数字化、电子化的方式存在”[2],为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的出现与运用创造了科技条件和物质基础。

(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据预测,2020年独立学院在校学生将突破300万人。作为高等教育的第三大主力军,独立学院能否培养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所需的“全面发展、四有新人”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独立学院的学生入学成绩相对一本和二本学生偏低,他们对课堂内容并不热衷,但对于社会和生活中的现实事例更加关心,这使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对独立学院的学生而言缺乏吸引力。[3]再者,部分学生从高中带来的对思想政治学科的偏见与畏惧,让传统载体效果不明显。作为高校教育者,应注意时代变化对载体提出的新要求,与时俱进,了解当下学生接受信息、获取知识的方式,通过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增强思想理论课的吸引力,提高课堂抬头率,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为独立学院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全面发展、四有新人”提供保障,增强独立学院的社会声誉和影响力,为独立学院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三)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高校课程改革的必然结果

高校教学质量的高低和教育目标的实现,取决于高校课程质量的优劣,高校课程质量的优劣关键因素在于教育载体的选择。高等教育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标志的今天,快速发展的生产力要求生产关系及时做出变革,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的“狭隘、封闭、静态”课程观已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与之相应的教育载体难以达到预期目标。所以,要向“人本、包容、开放、动态”的课程观转变,这就要求创新教育载体,这是高校课程改革的必然结果。

三、微媒介情形下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新形式

(一)微公益为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社会实践舞台

独立学院的资金来自民间投资方,除了要培养技术型实用人才,投资方还要考虑投资回报。因此,很多独立学院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这类不能直接反映人才的技术程度的课程不重视,甚至课时开设都没有达到国家标准。独立学院思政课教师来源复杂,一般分为外聘、母校、自由三种,外聘与母校教师往往来去匆匆,没有过多的时间给独立学院的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往往采取暑期学生自行调查或学期内开展一些访谈活动,大多放任自由,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效果。在资金缺乏、条件有限的情形下,为避免培养出“有才无德的危险品”,微公益以其人人可以参与、投资少、传播速度快、社会正能量大等特点,成为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的良好选择。微公益在帮助他人,传递正能量的同时,能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是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载体的新生力量。[4]

(二)微博开辟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

大学生是微博用户的主力军。独立学院的学生大多物质生活条件优越,智能移动终端设备几乎是绝大多数学生的标配。经过调查发现,我校大学生中高达85%的学生开通了微博账号。因微博能让每个使用者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为用户提供开放平等的交互平台,内容丰富多彩,且方便快捷,符合大学生的交往心理需求。而微博的即时性使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速度加快。如每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不少高校采用官方微博向大学生介绍两会热点信息,方便学生了解两会、关注时事、关注社会。南开大学官方微博的“南开两会之声”专栏。在今年两会召开期间,仅20小时已达3.8万人次的阅读量。微博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党和国家的最新路线、方针、政策传播给大众。[5]在微媒介环境下,通过微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独立学院与时俱进的选择。

(三)微信开创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教育新平台

自从2011年微信问世后,为满足用户不断发展的需求,微信联通了从QQ、邮箱到腾讯微博等各个环节,成为时下最受大众青睐的网络社交媒体。由于微信具有互动性、即时性、广泛性及分众性的应用特点,很快成为大学生娱乐和交流的主流平台。因此微信不仅拥有广泛的大学生使用者,而且符合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载体选择的基本条件,采用微信的形式承载、传导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受到莘莘学子的欢迎,因此不少大学开通公众微信平台,向大学生及广大读者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如郑州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处)主办的郑州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平台,公众号为“郑大思政”,每周会定期推出微党课、思政微课、微政事、辅导员话录等专题,这些专题的文章与视频图文并茂,声情交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这样的教育内容与形式符合大学生文化消费与心理接受特征。

微信具有转发功能则让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得到更广泛的传播。“郑大思政”上的很多文章不断被读者分享到朋友圈,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在快速的传播中悄无声息地实现。同时微信具有群聊功能,是教育者可以将学生同时拉入到固定的群聊体系中,针对某一个主题展开讨论或就某一个时政问题发表意见与看法。独立学院的学生整体上思维活跃,乐于接受新事物,但注意力易受外界影响,因此,独立学院应顺势而为,利用微信载体,用好公众微信平台,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总之,新媒介情形下的微公益、微博、微信等微媒介为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创造了许多有利条件,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载体。但是,它们同样不可避免“信息庞杂,不易分辨是非,非法信息充斥其中”等缺点。因此,如何用好微载体为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服务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在以微媒介为载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在抓住这一新载体给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带来新契机、新优势、新发展的同时,要继续发扬传统载体的优势作用,实现传统与创新的优势互补。教育主管部门也必须加强对新载体的监管与引导,同时提高独立学院广大师生的媒介素养。这样才能确保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在运用新载体时收到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齐佩芳,陈君锋.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载体探论[J].前沿,2010(17).

[2]马宁.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载体创新[J].理论月刊,2010(8).

[3]张君.从多元文化角度探析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路径选择[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0).

[4]唐淑玲.“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应用研究[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4.

[5]杨宇.微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新拓展[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4).

作者:翟婧伟

上一篇:社会批判理论批判终结论文下一篇:构建有效激励机制研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