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德育环境完善素质教育论文

2022-04-30

【摘要】素质教育背景下强化德育工作,既是全面提升中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文化素质修养的要求,也是初中班主任工作得以完善、优化的关键。为此,初中班主任要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充分依托班级管理手段,营造积极、健康的班级环境,为学生健康成长以及良好道德修养的形成提供支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化德育环境完善素质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优化德育环境完善素质教育论文 篇1:

德育课在技工院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研究

摘要:在技工院校素质教育中,德育课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对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塑造健康人格、增强个人修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优良的德育理念,必然会闪耀出生命与人性的光辉,而成功的德育教育会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工作。因此,在技工院校素质教育中,教师要高度重视德育课教学,采取恰当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技工院校;德育课;素质教育;作用

相对于应试教育而言,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为目标,以提高思想道德、心理素质、知识水平为宗旨的基础教育。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是我国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思想的重大变革。德育课作为技工院校学生接受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对加强素质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必须高度重视。本文在分析德育课在技工院校素质教育中地位与作用的基础上,阐述了德育课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德育课在技工院校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首先,德育课是技工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德育课明确了技工院校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其目的是培养社会所需的专业人才。学生的发展需要智力,同时也需要品德,只有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才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其次,德育课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在素质教育中,学生经常会遇到许多未知的问题,要想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而德育课恰好能够促进体育、美育和劳育,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素质教育。

二、德育课在技工院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1.导向性作用

在技工院校素质教育中,德育课具有一定的导向性作用。对于技工院校的学生来说,其还处于青少年阶段,思想道德品质尚未完全定型,具有一定的可塑性。与此同时,因为技工院校学生比较年轻,缺少社会经验与辨别能力,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所以,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对其一生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开展德育教育的时候,教师应指导学生按照社会道德规范行事,同社会要求保持一致,不可与社会要求相悖,以免在今后的生活中迷失方向,影響自身发展。在技工院校素质教育中加强德育课建设,不仅可以根据社会要求教育学生,使其有效抵御外界环境中出现的不良风气,还可以让学生对社会、家庭等方面施加正面影响,进而使其树立远大目标,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2.决定性作用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德育教育可对技工院校素质教育性质起到决定性作用。在技工院校素质教育中,学生不同时期的心理状态也不同。为此,教师可以通过德育课的开设,对学生进行教育与培训,并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予恰当的教育。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形势下,为了实现国富民强的目标,技工院校一定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技工院校素质教育中,德育课教学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全面落实德育课教学,才能不断完善素质教育,让学生在掌握技术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各项素质,进一步实现全面发展,从而更好地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3.目标性作用

技工院校教育可以使学生具有一技之长,在进入社会后可以更好地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但是若只是注重学生技术培养而忽视德育教育,就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无法让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降低了教学效果。倘若学生一直被动地学习知识,而不主动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就有可能感觉到学习压力较大,甚至出现不安、焦虑等不良心理,严重影响身心的健康发展。为此,在技工院校教育中,教师一定要重视素质教育的普及,明确德育教育目标,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确定学习目标,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与科学技术技能,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学习的热情,使其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二、技工院校德育课教学的有效策略

1.制订科学的教学目标

德育课教学目标主要是指德育课程对学生知识、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期望。在技工院校德育课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制订科学的教学目标。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其处在入学适应阶段,对学校环境、制度等都较为陌生,无法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所以,大一新生的德育课教学要重点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从而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思想基础;对于大二学生而言,其处在快速成长阶段,经过一年的生活与学习,基本适应了校园生活,对自身所学专业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开展德育课教学时,教师应重视学生情感与信念的培养;对于大三学生,其处在成熟定型阶段,多数学生均具备了一定的能力与素养,教师可以重点培养其行动能力,以此完成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所以,在技工院校德育课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校的具体情况,科学制订教学目标。

2.优化课堂内容

在技工院校德育课教学中,教师要加强课堂内容的优化,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对课堂内容予以调整和优化,确保教学效果;同时,要重视德育课教学资源的开发,为增强教学有效性提供参考,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3.优化教学方法

在德育课教学中,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一定要注意教学方法的运用,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果。一是案例教学法。比如,在“职业道德基本规范:诚实守信”教学中,教师可以列举一些生活中存在的实例。2012年11月2日下午,扬州大学附属中学某学生放学路上无意撞坏一辆宝马车的后视镜。车主不在,他并未离去,而是在原地等候,后来因为要去上课,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表示要予以赔偿。通过运用案例教学法,教师可以将抽象知识转变为生动、形象的知识内容,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二是小组讨论法。例如,在“财务人员职业道德与素养”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小组到财务单位进行走访,了解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之后明确分工,整理有关资料。通过此种方式的运用,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从而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进而提高教学效果。三是社会实践法。通过实践活动的实施,教师不仅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真实感受,还可以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为此,在德育课教学中,教师可组织社会调查、走访、参观等社会实践活动,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德育课是技工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深入分析德育课教学的地位与作用,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并充分发挥德育教育的特殊功能,为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提供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刘志强.浅谈如何根据技校学生特点提高德育课教学效果[J].现代企业教育,2014(4):119.

[2]张苹.技工院校如何做好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J].民风(科学教育),2013(4):124.

[3]张虹.关于技工院校德育课一体化课改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5(1).

[4]李尊娟.以职业素养培养为导向的技工院校德育课改革初探[J].职业,2014(23):146-147.

[5]付学芝.技工院校德育课“参与式”教学法活化课堂探析[J].职业,2016(27):119-120.

作者:朱海波

优化德育环境完善素质教育论文 篇2:

素质教育背景下班主任做好德育工作的策略

【摘要】素质教育背景下强化德育工作,既是全面提升中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文化素质修养的要求,也是初中班主任工作得以完善、优化的关键。为此,初中班主任要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充分依托班级管理手段,营造积极、健康的班级环境,为学生健康成长以及良好道德修养的形成提供支持。班主任作为与学生联系最紧密的人,除了平时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外,还是学生人生路上的引路人,为此,要在班级管理中充分凸显学生的作用,体现学生的价值,使学生能够在自我管理中不断修炼自我、提升自我。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也是保障素质教育内容、原则得以落实的关键。初中班主任基于素质教育背景开展德育工作,可以从整体上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能够为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提供最有利的保障。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素质教育与德育概述

1.两者的关系。素质教育的根本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在各种科学知识的学习中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创造,最终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能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而德育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品质教育等等,旨在促进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社会公德以及文明习惯的养成。初中班主任通过科学合理的道德教育,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为其未来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奠定基础。

2.德育对素质教育的作用。(1)导向作用。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德育能够体现素质教育的方向,也对学生精神面貌与健康成长有着直接影响。借由德育手段,能够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促进学生良好道德修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积极生活态度等方面素养的形成。(2)推动作用。成功的德育工作不仅可以从整体上提升素质教育水平,还能拓宽素质教育内容,以更加广阔的渠道培养学生能力。在德育工作中,班主任可以渗透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科学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实践和科学文化知识学习,进而培养学生关心祖国命运、献身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能力,使中学生能够为民族富强繁荣努力奋斗,这些都能够推动素质教育目标的落实,都能够为素质教育影响力的提升提供支持。(3)保障作用。中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得以落实和推进的主阵地。中学班主任要紧紧围绕素质教育,促进中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升,而德育能够为素质教育的落实提供保证。德育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以及爱国主义情操为目标,以塑造学生正确“三观”为目的,能够为中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保驾护航,这些也正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完成了德育的基本任务,也就保障了素质教育的实施[1]。

二、素质教育背景下班主任做好德育工作的策略

1.严格遵循德育工作原则。(1)全员激励原则。教师首先要将德育面向全体同学,并且能够采用积极的管理手段,激励学生,使学生能够在一个乐观、健康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进而充分发挥其智力、体力等优势,为个体目标以及班级总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全员激励原则的核心有两个:一是“全员”。这里的“全员”指的就是班级全体学生,不能放弃任何一名学生,教师在德育过程中要采用多元化的工作手段,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善于发现每位学生的闪光点,肯定学生在学习以及班级活动中的价值,使学生能够因此获得自信、获得快乐,进而形成积极、乐观、健康的心理状态,这对于学生正确“三观”以及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都具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二是“激励”。作为激励就要求班主任要从正面评价学生,多肯定学生的能力和价值,避免学生产生负面、消极的心理状态和思想问题。德育工作激励方式有很多,比如榜样示范法、情感陶冶法、实践锻炼法等等,借由多元化的激励手段,提升学生自信心、责任感,以此全面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2)自主参与原则。班级管理中如果只有班主任拥有积极性,那么是无法管理好班级的。学生是班级管理的对象,也是班级各项活动得以开展的主体,因此,强调纪律和秩序、民主与集中的统一,是素质教育背景下德育工作开展的关键,这也是自主参与原则的体现。自主参与原则要求班主任要以学生自愿为前提,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各项班级管理工作,让学生也能够参与到班级管理之中,成为班级管理的一部分,从而强化学生的责任感与自信心。学生在班主任的鼓励、指导下,主动参与到班级各项管理工作中,在班级管理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班级的温暖,不但与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而且为良好班级环境以及和谐班级氛围的营造提供了支持。(3)管教结合原则。管教结合原则充分体现了班级管理与德育的关系,要求班主任既能够达到管理、规范学生行为、思想的目的,又能够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以及正确“三观”的建立。为此,班主任要将班级教育工作与班级管理工作辩证统一起来,既要正面引导学生,耐心教育学生,又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规范和要求学生,规范其行为,严格执行教育管理[2]。

2.积极组织德育实践活动。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该结合德育目标以及相关教育原则,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各项班级管理工作,体验其中的道理,体悟其中的情感,从而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素养以及爱国主义情感、良好思想品质等等。此外,在组织学生参与班级活动的过程中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学生能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体,促进学生自我管理意识与自我管理能力的形成,这对于学生自律、自信品质的形成也具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比如,在“雷锋月”中,班主任以“践行雷锋精神”为主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完成搜集资料、整理素材、编排节目、组织活动,活动包括演讲、歌唱、情景剧等等。学生们也可以搜集身边乐于助人的小故事,以及大荧幕上的典型案例,在班级中播放视频,进行讲演、分享活动,以这样的方式传播和发扬雷锋精神。此外,学生们还可以来到老年社区中心陪老人聊天,为老人们表演节目,帮助老人们打扫卫生等,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德育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还有利于学生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

3.树立榜样,引领学生言行。在初中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积极树立典型,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榜样,利用榜样的作用引领学生思想和行为,使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积极的思想道德品质以及正确的“三观”。班主任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不仅要热爱本职工作,还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以及良好的道德修养,能够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熏陶学生,成为学生的榜样,那么当学生受到教师良好品行的影响,自然会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中学生。此外,班主任还可以挖掘学生群体中的好人好事,定期評选具有优秀品质以及良好道德修养的优秀学生,充分挖掘学生的闪光点,使每一位学生都有当上“典型”的机会,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使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学习更加有自信。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还可以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自尊自爱教育等,从整体上促进学生各方面素养的提升。比如,班主任可以制定“值日班长轮换制”,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位学生都能够获得成为值日班长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们的管理能力、实践能力等等。而评选值日班长必须要满足以下几个要求:从不迟到;具有良好的组织能力;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责任感,敢于担当等等,班主任可以让学生参考如上标准和要求在班级中定期组织民主选举活动,让学生们通过投票选举的方式,选出公认的最有资格当值日班长的人选,这样的评选方式最公平、公正,学生的榜样由学生选出,大家更加信服,也会更加听从于“班长”的领导,而反过来被评选为学生们最信任的“班长”,也会严格地要求自己,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和能力,进而组织值日生完成各项值日活动,为班集体服务。

总之,德育是班主任工作以及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做好德育工作不仅可以促进中学生的素质发展,还能保障班级管理目标的实现。为此,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凸显学生价值,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真正为学生搭建民主、健康、和谐的学习与生活环境,改进德育工作的方法,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汪丽梅.班主任要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08):36-37.

[2]萨尔娜.浅谈中学班主任的日常管理[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S1):44-45.

编辑:郭裕嘉

作者:张小红

优化德育环境完善素质教育论文 篇3:

高中德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必要性思考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教育的整体形式以及重点也出现了较大程度的转移。在现代教育工作中,传统的教育理念显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并且无法满足现代教育工作推进所提出的要求。在教育改革的环境中,素质教育理念逐渐取代了以往学分教育的地位,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主要风向标。素质教育的出现,对于我国教育领域来说,是一种创新机会,但由于多种客观因素的存在,导致其在创新中也存在较多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德育;素质教育;教育必要性

前言:教书育人是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核心,并且两者缺一不可。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很多教师会过多的把教学注意力集中在教书方面,忽视了育人,导致学生自身的德育意识以及德育素养相对偏低,无法在当前社会立足。素质教育理念的出现,很好的弥补了传统教育理念所造成的缺失,并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相较于传统理念来说,素质教育最大的特点在于贯彻了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侧重学生发展,也侧重学生德育思想的形成。

四、认清素质教育的本质

当前素质教育理念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重要性以及所处的地位都在不断提高。并且,逐渐成为我国教育改革事业的重要方向。客观来说,在现代社会,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已逐渐彰显出一定的纰漏,其不仅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甚至会限制学生实践思维与创新思维的发展,导致学生无法满足现代社会提出的人才要求。所以,作为培养人才基础的主要摇篮,高中院校必须要转变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思想,将学分教育调整为素质教育,侧重学生的德育发展,也能够为学生实践思维与创新思维的扩散,奠定稳定保障。

除此之外,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支撑下,学生的主体意识会出现较大程度的提高,其有空间也有机会进行自主发挥,在实践的过程中强化自己的个性,推动自身身心的健康形成。但由于素质教育理念在我国开展的时间并不长,所以其中仍旧存在很多不良因素。而能够对这些因素形成有效遏制的主要途径就是实施德育教育。在素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德育教育起到了无法取代的作用[1]。

五、奠定素质教育的基础

素质教育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现代教育理念,德育教育是其中的分支,同样也是核心要点。为了保证素质教育工作的顺利推进,高中教师需要以德育为切入点,营造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具体来说,在教育工作中,学校需要打造完整的软件环境,并侧重转化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思想的重要成员。如果教师自身没有正确看待德育教育的价值,那么在对学生实施教育是自然就会存在较多的问题。提高教师的认识是提高学生德育素养的前提。只有环境能够达到完善状态,学校教师才能够对学生实施全方位的德育引导以及德育教育,有效落实素质教育的各项理念,发挥素质教育的真正价值。

六、改变传统德育的模式

在高中德育教育工作中,教师所面对的主要教育对象就是学生。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下,教师经常会混淆自己与学生之间的位置关系,会把自己看作是课堂以及教育工作中的主体,将学生看作是自己的附属品,对其实是单方面教育。但客观来说,在德育教育工作中,主要对象才是整体教育的主体。换言之,教师需要转化自己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实施教育指导,加强教育的体验性与真实性。并且,在传统德育教育工作中,部分教师会把德育教育变成单纯的说教课或者理论课,甚至有一部分教师会要求学生背诵书中的一些知识点,试图通过这一方式增强学生的德育认识。但显然这一强硬教学手段所形成的效果并不理想,甚至形成了与教学初衷相背离的情况。教师一定要有意识的规避传统落后的理念及手段,以现代化的教学思想以及人性化的教育模式,对学生实施德育引导,全方位培养学生正确的德育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推进学生个人素养以及素质的有效形成。

七、重建德育教育的地位

正确认识德育教育的价值,明确德育教育的地位,是推进素质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主要条件。在素质教育体系中,德育教育具有无可取代的作用。所以,在高中素质教育工作中,教师需要重新构建德育教育的教学定位以及教学地位,以德育为出发点,有方向的培养学生个人德育意识与道德水平,保证学生综合品质的良性发展[2]。同时,在高中素质教育工作中,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可以辅助高中院校优化内部环境与内部氛围,也能够让教师在德育思想的熏陶下,不断增强个人的职业道德职业品质,在环境、氛围与教师三者共同前进的过程中,学校会逐步优化,也会逐步改善。这种良性作用最终会体现在学生的受教育方面,促使其全面发展。

八、推行高中课程的改革

高中教学中,课程为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施提供了有效的支撑。可以说,不同的学科是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载体。现阶段,由于教学改革理念的推出,很多学科的内容中也会相对应做出改变,渗透一定的德育因素与文化因素。所以,在对高中学生实施德育引导以及素质培养时,学校方面需要加强课程改革,将德育教育工作与学科教育工作相互整合,拉近两者之间的关系,共同对学生实施指导,避免学生对德育教育产生抵触心理,也避免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除此之外,高中院校应注重培养教师的德育认识,促使教师掌握多种不同的德育渗透方法,合理的将德育信息渗透到学科以及学生学习的方方面面,加强德育教育的有效性与全面性。

结论:综上,在素质教育中,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德育引导,教师能够在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的前提下,完善学生的个人品质,使之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但在素质教育中,推进德育教育工作并不是十分顺利,其中也暗含着很多障碍以及问题。对此,高中学校、家长以及社会需要重新建立德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改变形式,夯实基础,改革教学课程,在全方位支撑的状态下,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周洵.淺谈加强高中德育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具体途径[J].亚太教育,2018(08):140.

[2]徐福伟.高中德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必要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8(13):60-61.

戴顺 山东省新泰市第一中学

作者:戴顺

上一篇:小学科学教师素养科学教育论文下一篇:论语中的理想人格思想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