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环境体育教学论文

2022-04-24

摘要: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育教学中的教学环境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以“健康第一”的思想为指导,提高中学体育教学质量为目标,系统地对体育教学环境的概念、组成、功能、及发展对策等问题进行了论述。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优化教学环境体育教学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优化教学环境体育教学论文 篇1:

优化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环境的路径研究

摘要:体育教学环境作为体育教学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高校体育教学质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当前,体育教育事业已经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体育教学环境也日渐受到重视,各高校也开始试图通过优化教学环境来提升高校体育教学质量。基于此,文章首先对体育教学环境相关理论进行了概述,然后立足当前形势,针对当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环境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最后结合笔者多年的实践工作经验,提出了几点优化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环境的路径。

关键词: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教学环境;优化路径

一、体育教学环境相关理论概述

(一)体育教学环境的基本概念

通常而言,体育教学环境的基本概念包括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角度的体育教学环境指的是体育教师和学生相对的体育教学中的客体的综合。广义角度的体育教学环境还囊括了体育的法律法规、社会制度、家庭条件、科学技术等和体育教师及学生相对的客体。由于体育教学环境的关联要素有物质性和非物质性之分,因此可归纳为软件环境和硬件环境两大基本类型。其中,软件环境,指的是体育教学中的个体间、团体间、个体和团体间的各种关系的综合;硬件环境则多指硬件设施,包括传授体育教学活动场所所需的各种有形的物质条件所形成的环境。

而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和教师作为教学环境构成中的最重要构件,两者是互为主客体关系的。

(二)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环境

由于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环境这一系统中的各关联因素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因此,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环境的研究过程中,通常都会从体育教学的软环境和硬件环境两个维度进行。实际上,普通高校高校整体教育环境也是可以通过体育教学环境来反应出来的,主要体现在学生和体育教师的审美意象和价值倾向方面。而此外,体育教学过程中不同的人所表现出来的个体行为,也是普通高校整体教学环境的一种体现。而体育教学环境好坏与师生关系的好坏、教学目标的完成度、教学成效的反馈等均有直接而密切的联系。因此,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环境的完善应得到应有

的重视。

二、当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环境现状分析

(一)体育场馆建设发展失衡

当前,国内多数高校体育教师都认为体育场馆对教师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是有益的。而有统计发现:体育场馆的建设在不同高校中却存在较大的差异。如,一些高校建设了体育场馆,供学生上体育课所用,同时也能满足学生课余锻炼的实际需求。但还有一些学校,并没有按照教学需求建设体育场馆,而是沿用传统的露天操场的体育教学模式。甚至还有一些学校的操场也只是一种形式,并没有建设塑胶跑道,更有一些学校连篮球场和足球场等场地都不具备。这种体育场地缺乏的现象并不在少数,极大地限制了高校体育教师更好的安排体育活动,一些体育项目根本无法完成。加之高校大学生的数量又非常多,往往存在多个班级集体上体育课的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体育场地资源紧缺的问题,有时候一些班级会因为没能占到体育运动场地而无法正常的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因而不得不在高校内的道路上上课,但这种教学方式,却隐含着极为严重的安全隐患,更会给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二)体育器材匮乏

为更好的落实新课改政策规定,国内的一些普通高校加大了资金投入,积极投入到了体育教学改革中,采购了大量的体育器材,旨在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资源保障。而实际上,国内还有一些高校的体育器材匮乏问题仍较为严重。主要体现在一些高校会在足球课、篮球课上让几个学生共同使用同一件体育器材,此举减少了学生体育实践活动的频次,不但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无法保证,而且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水平

的提高。

(三)体育课程设置不合理

国内普通高校当前基本都开设了排球、太极拳、友谊舞等课程,相较于新课改之前,教学内容更趋于完善,学生所具备的体育技能也越来越专业,对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是十分有益的。然而,还有一些高校对体育课程设置不够用心,还是一贯延续以往的自由活动作风,在体育课程中学生往往表現松散,失去了体育锻炼的初衷,甚至还有一些学校会占用体育课程时间,用以开班会或讲文化课程所用,这些不但使体育教师的教学任务指标无法完成,更主要的是,会将学生对体育课程重要性的认知带入一种误区。

(四)学生的体育价值观有待加强

就目前而言,国内多数高校都对体育教学给予了高度重视,并积极投入到体育教学环境的优化工作中来,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并培养学生重视体育技能培养的思想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但在普通高校的体育文化建设过程中,此类学校只是一部分,还有一些高校仍未能对体育文化建设给予应有的重视,因而体育教学活动或者课程设置也都只是做了表面功夫,学生的体育价值观并未能真正形成,因此很难将体育文化融入到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去,使体育运动不具有持续性和长久性,不但不符合终身体育教育的新理念,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校园体育文化的构建,不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在这种教育环境下,即便后续高校的配套设施完善了,学生往往也会因缺少正确的体育价值观,还会在体育运动中缺乏应有的主动性。

三、优化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环境的路径

(一)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加大资金投入

国家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及分配不均,是造成高校体育教学环境失衡的主要因素。而这种现状要得到彻底改善,政府就必须加强体育教育经费的支出,以不断优化普通高校的硬件环境。同时对体育相关教育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以实现体育教育硬件环境的最优化。除了资金的扶持外,体育教育相关政策的制定也非常关键,只有政策健全了,才能为高校体育课程的开展开好头,打好基础。

(二)学校应尽快完善体育课程体系,注重体育文化建设

具体措施包括:第一,学校方面要科学设置体育课程,不断优化体育教学环境。校方要在体育教育硬件环境的建设方面增加投入,确保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的充足,以为体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提供保障。除了提供硬件环境外,还应对体育课程进行有效监督,为体育课程的正常开展创造良好的软环境,确保体育课程的高效完成,不能被其他的学科挤占时间。第二,教学内容要不断丰富。体育项目的丰富与否与学生的学习热情是有着直接关系的。在高校体育课程的设置中,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特点和心理特征,将交谊舞、太极拳、足球、篮球、啦啦操、健美操等体育运动项目齐全化,让学生既能多接触,同时也能在学习中发现自己的兴趣点和专长,以提升其体育技能水平,增强体育锻炼的主动性。第三,注重体育文化软环境的建设。可以通过开展体育社团、体育竞赛等方式来提升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学校而言,必须对体育文化有高度重视,将其作为校园整体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来建设,使师生都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此外。学校在体育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还必须结合当前形式和体育界的发展现状,充分利用网络技术资源,与时俱进的进行体育文化建设,具体可通过开设体育网站和论坛、微信公众号等方式来吸引学生对体育文化、体育现状,及我国体育精神的全面、深入了解。

(三)体育教师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提升专业技能

具体措施包括:第一,体育教师应积极转变原有的教学观念,着重培养高校学生的体育技能。即尽可能合理安排教学活动,避免学生在课堂上出现自由活动问题。第二,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与学生的学习成效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体育教师还应发挥以身作则的榜样精神,加强体育锻炼,用终身学习的理念来影响和感染学生,投入到更多体育项目的学习和锻炼当中用,并时刻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学习一些新的体育项目,以提升自身能力,提升教学效果。笔者认为:身为体育教师,除了改变固有的教学手段外,还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如当遇到雨雪等極端天气时,我们可以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来改变原有的教学内容,如播放体育精彩赛事等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不应该像以前一样取消体育教学活动。

(四)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体育运动观念,提升主观能动性

学生作为体育课堂的主体,必须从思想根源上对体育学习有正确的认识,摆正其正确运动观点。具体路径包括:第一,加强校园教育,为学生贯彻终身教育理念,提升学生进行体育课程学习的主动性,使其从思想根源上认识到体育学习的重要性。对于体育教师而言,可通过体育课堂教学来向学生讲述体育学习的重要作用,使其自觉改变体育课堂松散的不良学习状态,主动学习体育技能,加强体育锻炼。第二,正确认识体育课程的位置,了解体育课程和其他课程一样重要,以端正其学习态度,改变不良的学习习惯,并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复习,以提升体育锻炼的长期性。第三,在体育教学中融入网络技术手段,以方便学生进行相关体育资料的查阅和体育赛事的观看,最终实现增强体魄、提升学生组合素质的教学目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体育锻炼越来越被人们重视的新时期,我国高校也应加大对新课改政策的践行力度,积极探索优化体育教学环境的路径。尽管当前国内一些普通高校对教学环境的优化给予了高度重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其中出现的问题也日渐突出。因此,笔者结合当前现状,分别从政府、学校、教师、学生四个方面提出了系列优化措施,以期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为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环境的优化提供有益的借鉴

和思考。

参考文献:

[1]李洋,杨生东.高校体育教学环境的优化途径研究[J].中国市场,2016(30).

[2]张维珂,刘衍勇,刘国忠.教育生态环境下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15(18).

[3]蒲英杰.优化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环境的途径研究[J].商情,2014(43).

[4]刘波.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环境的优化途径研究[J].才智,2014(4).

[5]王晓刚.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社会环境研究[C].山西大学,2009.

[6]王军.甘肃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环境现状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高校教师硕士学位论文,2005.

(作者单位: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体育部)

作者:王炳花

优化教学环境体育教学论文 篇2:

优化中小学体育教学环境的策略研究

摘  要: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育教学中的教学环境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以“健康第一”的思想为指导,提高中学体育教学质量为目标,系统地对体育教学环境的概念、组成、功能、及发展对策等问题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教学环境;策略

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强调了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和整体体育能力的提高,以及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这些目标的实现,不仅要求有必要的物质条件作保证,而且要求注重发挥体育教学环境中社会心理环境因素的功能,如何使体育教学环境与学校体育目标的多元化和人文化发展趋势相适应,使我们深入了解和发现体育教学环境影响体育教学活动以及其学生身心发展的内在机制,从而创造和优化体育教学环境,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1  中小学体育教学物质环境因素分析

学校体育教学的开展离不开一定的体育场地、器材和设施,它是学生进行身体锻炼、增强体魄、丰富文化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学校体育教学的经费主要依靠学校的行政事业拨款,体育经费的获取途径相对单一,而大多数的学校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不够,造成了体育经费的相对缺乏。目前,学校体育依然受体育教学场地和器材的限制,体育活动难以有效开展,这成为学生体质水平得不到有效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除此之外体育课程时间设置及班级规模也均不同程度影响着我们的体育教学质量。

2  中小学体育教学社会心理环境因素分析

体育教学社会心理环境由情感环境、组织环境、观念环境组成,情感环境是指教师与学生个体之间的情感状况,它由师生双方共同建立,由于体育教学是面对面、手把手的直观教学,建立良好的情感环境对于顺利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显得格外的重要。情感环境包括了课堂教学氛围、人际关系等方面。积极的课堂教学气氛有利于体育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任和情感交流,最大限度地引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师生间、生生间的人际关系也直接影响着体育课堂教学的气氛、体育教学反馈以及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和积极性。

笔者将国家体育政策法规及校内体育规范、校领导对体育工作的认知、课外体育活动、学校体育传统和风气归类于体育教学当中的组织环境,校领导对体育工作的认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学校体育的发展,课外体育活动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之一,是学校体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良好的体育运动氛围可培养学生自主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体育被很多的中小学校视为“副科”,这对体育教学质量及学生体质的提高产生了负面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体育教学中师生的价值观念、学习观念、为人处世观念、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教师认可程度等是观念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着教学行为,教师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传统的体育教育教学观念注重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的传授,以教师、课堂为中心,忽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感受,从而影响体育教学效果的改善和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3  中小学体育教学环境的优化策略

3.1  物质环境优化策略

关注和改善体育教学设施,重视提高体育场地的自然环境保护意识;因地制宜地建设体育设施,开发新型体育项目;运用直观教学,活跃室内体育课氛围;实现良好的信息传导;合理布局场地设施。

3.2  情感环境优化策略

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强化集体意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增加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间的联系,优化社会环境;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体育课堂教学氛围。

3.3  组织环境优化策略

争取和依靠校领导的支持;完善体育规章制度,规范体育教学;改变陈旧的评价模式,建立人性化的体育学习评价方式。

3.4  观念环境优化策略

扩大体育教师的知识面,转变教学观念;提高体育教师素质水平,树立良好的体育教师形象;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体育学习自信心;加强体育课堂教学管理和舆论宣传,转变学生体育学习观念。

参考文献:

[1] 熊茂湘.系统构建体育环境初探[J].中国体育科技,

2003,39(1):24-26.

[2] 徐万勤.建构和谐的体育教学环境[J].吉林体育学院

学报,2005,21(1):28-29.

[3] 黄永良,傅纪良.高校体育与健康教学课堂环境的构

建[J].浙江体育科学,2002,24(6):9-11.

[4] 周卫,李林.论体育教学环境的创建与优化[J].体育

科学研究,2004,8(4):79-81.

[5] 王国民.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与教学环境优化[J].成

都教育学院学报,2001,15(12):52-54.

(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

作者:方宇

优化教学环境体育教学论文 篇3:

优化学校体育教学环境的主要策略

摘 要:体育教学环境是体育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因素,对提高学校体育教育质量至关重要。对此,本文在分析体育教学环境的内涵、特点、功能分类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探讨了优化体育教学环境的基本原则,进而提出了优化体育教学环境的主要策略。

关键词:学校体育 体育教学环境 内涵 特点 功能 策略

当今,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的深入,学校的教育和教学理念正发生深刻着变革。作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教育,不再仅是向学生传授固定性的知识,而且需要按照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培养和发展适应社会需求的新型人才。为了实现学科教育的继承和发展的双重功效,学校体育教学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树立科学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培养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切实提高。要达到这一目的,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对其具有不可轻视的作用。因此,体育教学中为了塑造学生身心和谐的发展和健康,创造和优化体育教学环境将成为体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内容。

1 体育教学环境的内涵

体育是一种教育手段,也是人类自身改造和改造环境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也在影响和改造着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体育教育需要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作为前提和支撑。换而言之,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有赖于一定的情景和条件才能开展,而这些情景和条件被称作为体育教学环境。体育教学环境不仅是体育教学活动的影响因素,其本身也是教育的因素。体育教学环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体育教学环境是指影响教学的所有社会制度、科学技术、家庭和社区条件等;狭义的体育教学环境主要是指学校体育教学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制度与心理环境,比如校园、校舍、各种教学设施、各种规章制度、校风、班风、课堂教学气氛及师生人际关系等。本文体育教学环境主要是指狭义的体育教学环境。

2 体育教学环境的特点和功能

2.1 体育教学环境的特点

第一,教育性和系统性。体育教学环境构成的各种因素本身具有教育意义。这是体育教学环境不同于其他环境的另一特征。从系统论的角度而言,体育教学环境构成要素有自然的、社会的和心理的。第二,群体性和可控性。教师和学生形成了体育教学的群体,这一群体结成一定的人际关系,推动着体育活动的开展,如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等。所谓体育教学环境的可控性是指,师生可以根据体育教学活动的目的和需要对其进行适当的调节和控制,优化体育教学环境,保证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第三,体育教学环境对学生影响具有自发性和潜在性。体育教学环境隐蔽于学习活动的各种过程、细节、状态之中,它无时无刻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活动,体育教学环境具有一定的暗示性,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各种潜移默化的影响。第四,体育教学环境具有科学性和复合性。体育教学环境是按照一定的目标和需要专门设计和组织起来的一种特殊环境,是经过一定的论证、选择、加工、提炼,因此它可以体育教学中有效地发挥作用。同时,体育教学环境不仅需要一般的教学设施(如教室、图书馆等),而且还需要运动设施和器材,如体育场馆、各类体育器材等,除此之外,还需要一定的自然环境。这些紧密交织在一起,决定了体育教学环境的复合性。

2.2 体育教学环境的功能

首先,具有导向功能。体育教学环境是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而组织和设计的育人环境,体现了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一种期望。它可以通过自身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对学生充分发挥正面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通过体育实践,形成文明和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其次,具有健康功能。體育教学环境是师生工作和学习的场所,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师生的身形健康。实践证明,积极的教学环境能有效促进学生正常的身体发育和健康成长,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再次,具有激励功能。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不仅可以激励教师的教学热情,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成为激励他们勤奋学习的内在动力。除此之外,体育教学环境还具有陶冶功能。和谐的体育教学环境,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可以促进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3 体育教学环境的分类及影响因素

3.1 体育教学环境的分类

体育教学环境是一种特殊的人类生存环境,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它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总的来说,大致分为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两大类。其中,物理环境是体育教学活动必要的物质条件,主要包括体育教学的场所和设备、自然环境(校园内外的地形、森林、湖泊、草地及阳光、空气、温度等)、体育教学信息(体育学科知识信息和管理维持体育教学秩序的信息、本体信息、反馈信息、有效信息、干扰信息等)、班级规模、队列队形等。而体育教学的心理环境主要是指体育教学中无形的、动态的软环境部分,包括校风与班风、学校体育传统与风气、体育课堂常规、体育课堂心理气氛、体育教学中的人际关系等。总之,体育教学环境是一个庞杂的系统,各系统、各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和制约。

3.2 体育教学环境的影响因素

第一,系统内部影响因素。良好的环境因素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校环境是为发展学生的身心这种特殊需要而组织起来的环境,这是区别其他环境的标志。因此,考虑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是优化体育教学环境的出发点。同时,体育教学情境具有即时多变的特点。体育教师随时注意体育课教学情境的变化,根据变化调节教学环境相关的因素。第二,外部影响因素。外部环境主要包括大环境的影响、体育教学目标体系的影响以及学校实际情况的影响。其中,大环境一是指自然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等。体育教学环境的设计要根据大环境变化进行优化和调控,既要充分利用大环境的有利因素,又要预防大环境中的不利因素。其次,体育教学目标是体育教学预期所要达到的结果。它是学校体育目标的具体体现,优化调控体育教学环境就要体现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再次,体育教学环境的优化是一种相对意义的最佳状态,不同学校要根据学校的自身实际情况来确定,创立有自己特色的,适合学生特点的体育教学环境。

4 优化体育教学环境的基本原则

要优化和创设体育教学环境,必须坚持遵循一定的原则。所谓体育教学环境创设的基本原则就是指在设计教学环境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创建体育教学环境遵循的原则主要包括整体协调性原则、个性化原则、简便优化的原则、因地制宜原则以及主体性原则等。第一,整体协调性原则。整体协调原则要求从整体联系的角度考察体育教学环境,用系统的的观点来创设和优化体育教学环境。第二,个性化原则。体育教育是通过学生自身的身心活动来发展其个性,健全人格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体育就是人对自己身心的自我培养,而个体化人格是一种具有主动性、独立性的人的类型特征。第三,简便优化的原则。这一原则要求优化体育教学环境必须简便、优化。第四,遵循因地制宜原则。气象、气候条件时刻制约着体育运动的开展和内容。体育运动的发展与气象、气候条件、民族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这种特定的体育教学环境中,要体现课程资源的独特性和区域性,如少数民族的摔跤、民族舞蹈,东北地区的滑雪等。除此之外,还应遵循主体性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在創设体育教学环境的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学生主体的作用,培养学生自己学会控制与管理教学环境。体育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他们对体育教学环境的责任感和管理环境的能力。

5 优化体育教学环境的主要策略

5.1 优化物质环境要素

首先,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指体育运动依赖的地域环境,它是人类体育活动的物质前提,影响着开展体育运动的形式和内容,也影响着参与者的情绪、行为和健康。因此,体育教师应以“乡土性”原则为出发点,科学合理的开发生态环境,这样有利于学生对不同体育文化的体验,能更加有效的发展学生的身心健康。其次,合理配置教学设施。教学设施是教学活动赖以进行的物质基础,合理的场地,器材资源的配置,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习动力欲望有着重要作用。因此,要充分发挥各种教学设施的功能,尽量丰富体育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次,加强教学环境中信息传导对心理行为的影响。体育教学过程就是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这种信息的有效传导要通过一定的因素、方法、手段、器材等。良好的信息传导(教学信息、科学锻炼处方、心理指导等)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体育观和健康观。同时,加强班级规模建设。班级规模不仅影响学生的课堂行为与表现,还影响学生在课堂上的纪律表现。因此,应充分认识并很好的把握这一环境因素,以使学生更愉快、活跃地参与活动和学习。

5.2 优化心理环境要素

首先,优化课堂教学情境。课堂教学情境包括了师生心境、精神体验和情绪波动及师生间关系等。因此,建立积极的教学气氛有利于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信息交流,有利于教师及时得到教学反馈信息,从而有利地开展体育锻炼处方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可见,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是有效激发学生求知兴趣的关键。其次,构建和谐的师生人际关系。师生之间之间的和谐关系是体育教学“社会心理环境”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有利学生消除恐惧心理,有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再次,建设班级体育文化。学校必须对学生加强引导,将体育教育的视野扩展到学生的校园体育文化中去,营造出良好的校风班风。建立良好的校风班风对激发学生体育参与的动机具有重要意义。

5.3 创设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育人环境

体育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设置体育教学环境,使之引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产生学习动机。同时,体育教学环境的创设要尊重学生的发展需要,应服务于学生的体育学习和锻炼,有利于培养体育锻炼的习惯和终生体育意识的养成。因此,在创设体育环境的过程中,要发掘体育教学环境的教育功能,发挥多媒体组合优势优化课堂教学环境,进而从而全方位、多视角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4 构建体育教学环境的整体布局

构建优化的体育教学环境,首先要考虑整体的布局,把体育场馆的建设、周边环境的绿化、场内场外的布置,图书资料的购置,各类器材的设置等,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全面考虑,注意体育教学环境的硬件建设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科学的调控和布局,使体育教学环境真正成为塑造健全人格的统一体。

参考文献

[1] 张志勇.体育教学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 邱文萍.教学环境对体育教学系统的作用之我见[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2(3).

[3] 王晓刚.李金龙.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社会环境的构成及其特点[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3).

作者:祝林

上一篇: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研究论文下一篇:大数据信息化工程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