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服务企业税务管理论文

2022-04-16

摘要:“金税三期”是适应我国现代经济飞速发展新形勢下的国家税收信息系统,是我国加强税收征管完善税制建设的一项重大保障性基础工程。“金税三期”的发展与应用,对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和企业税务风险的平衡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现代服务企业税务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现代服务企业税务管理论文 篇1:

生产性服务企业的集成化发展模式与策略

摘要:本文提出我国生产性服务企业集成化发展的三种模式——集团公司模式、战略联盟模式、与用户合作模式,并提出我国生产性服务企业集成化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服务企业;集成;发展模式

文献标识码:A

一、生产性服务企业的集成化发展模式

生产性服务企业集成化发展大体有集团公司、战略联盟、与用户合作三种典型模式。

(一)集团公司模式。集团公司模式指生产性服务企业通过并购或联合其它相关业务企业,形成大规模的生产性服务集团公司,以母公司为核心,合并所有子公司的业务范围并在彼此的经营范围内进行业务延伸,拓展新的业务内容,整合某些生产性服务领域市场中的业务,确立企业的竞争地位。在集团公司模式下,生产性服务企业以较快的速度使企业规模、服务资源及服务经营范围扩大。在集团公司内部,原有的服务资源、服务能力、经营范围及服务部门等都得到相互融合与延伸,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此外,集团公司直接承接子公司的服务资源、服务能力、服务市场等,降低了服务产品的开发成本,增大了集团公司业务的市场覆盖面及对整个行业市场的整合效应,提升了集团公司的竞争地位。以英国有线无线公司(Cable&Wireless Plc,简称“c&w”)为例。2005年8月,C&W拟以12亿美元收购规模相对较小的Energis公司,以便更好地对抗英国电信(Britain Teleeom,以下简称“BT")。C&W在英国市场上的地位紧随英国的国有电信公司之后,而Energis是英国的第三大固定线路电信公司,专门向大的客户提供高端服务。收购Energis使C&W一方面扩大了的企业规模,另一方面拓展了高端服务市场,增加了固定线路电信业务内容,巩固了公司在新科技领域中的地位,促进了服务成本及服务广度和质量的转变。对C&W对抗BT公司以及整合英国电信市场都非常有利。集团公司模式因为发展速度快而被越来越多的生产性服务企业所接受。成功实施集团公司模式的关键在于:生产性服务企业在主营业务上具有核心竞争力和竞争优势,有扩大相关服务业务、整合业务市场的需求,并在资金、技术和管理等方面为并购或联合做了充分准备。

(二)战略联盟模式。战略联盟模式指生产性服务企业与其竞争者、其它领域的生产性服务企业或相关业务企业,基于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的原则,通过合同或协议,组成生产性服务战略联盟,集成各合作企业的服务资源、业务和市场,提升整个联盟的市场竞争性。具有专项竞争优势的生产性服务企业为了以较低的资金投入达到提升市场竞争力、扩大业务规模并分担市场风险、使用企业不拥有的资源、进入新的服务领域等目的,可选择优势互补的合作伙伴,建立战略联盟。战略联盟使各合作伙伴的竞争优势得以充分发挥,整个联盟的服务能力得到较大提高,产生1+1>2的效用,增强联盟的市场竞争能力。以重庆长安民生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为例(以下简称“民生物流”)。它由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民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美集物流公司共同投资组成汽车物流服务商,成立于2001年。“民生物流”整合了长安汽车集团的客户资源、民生实业集团在长江和近海上的航运能力及美集物流在全球供应链管理、汽车物流方面的技术和经验,并与全国多家大型公路运输公司、铁路货运公司及内河航运公司、近海海运公司形成战略联盟,能针对具体客户的需求与这些企业中的一家或多家合作,为客户提供零部件仓储配送、整车出厂物流、整车售后物流以及供应链解决方案等服务。经过5年的发展,“民生物流”已具备年80万辆汽车整车发运、45万套零部件配送、44万台汽车发动机配送与发运、国际货代17500TEU、20万吨/立方散杂货的服务能力,主营业务收入从2002年的1.98亿元迅速提升到2005年的8.82亿元。除满足长安汽车集团旗下公司的服务需求外,作为专业的第三方汽车物流服务供应商,“民生物流”还向“北京现代”、“柳微集团”等汽车制造企业提供服务。在生产性服务企业的市场需求迅速增长、企业又没有足够财力通过并购扩大规模的情况下,适宜采用战略联盟模式提升服务能力。成功实施战略联盟模式的关键在于:生产性服务企业面临迅速增长的市场需求,并在其主营业务和某些服务资源方面具有竞争优势,合作伙伴之间的特长和资源具有互补性。

(三)与用户合作模式。与用户合作模式指生产性服务企业与用户通过合作建立专门的服务公司以确立合作关系,通过这一专门的服务公司,生产性服务企业与用户均划拨出一定的企业资源(包括资金、设备、专业服务人员、技术等),面向用户的需求提供定制化生产性服务,整合某些生产性服务市场。在与用户合作模式下,生产性服务企业通过与大型制造企业合作建立专门的服务公司,为企业客户提供专项定制服务,拓展了本企业部分稳定业务的发展,促进了双方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此外,专门服务公司的成立也意味着该生产性服务企业成为该企业客户某些生产性服务的垄断服务供应商,增强了其市场业务整合能力,提升了市场竞争性。以美国联合包裹服务公司(UPS)为例。UPS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快递承运商与包裹递送公司,同时也是专业的运输、物流、资本与电子商务服务的提供者。UPS拥有庞大的航空和地面运输能力及作为第三方为其它企业提供复杂的物流管理和技术服务的能力,为企业采用及时生产流程和零库存管理系统提供服务。UPS向企业用户推销“供应链管理系统”,这些系统将实时生产流程和库存管理系统与UPS的配送网络连为一体。如,UPS与“惠普公司”一起建立一家新的合资公司,取名为UPS文件交换公司,该公司提供的服务使顾客可进行数字扫描,并以安全、防篡改的电子化方式通过因特网发送文件,而不会出现泄密。UPS将惠普企业的实际需求与自身提供的生产性服务紧密融合,缩减了服务成本,并且更加快速、可靠。与用户合作模式对生产性服务企业及企业用户的规模和实力有较高的要求。成功实施与用户合作模式的关键在于:生产性服务企业具有一定的核心服务能力、广泛的竞争市场、充足的企业资源(包括服务资源),并且选择大型制造企业为合作伙伴,为彼此的合作提供充分的财力及业务能力支持。

二、生产性服务企业的集成化发展策略

生产性服务企业无论采取哪种集成化发展模式,其发展归根结底主要集中在两方面:服务资源集成和主营业务集成。针对上述三种典型模式,基于企业做大做强的目标,我国生产型服务企业的集成化发展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重视服务资源,抓主营业务。生产性服务企业必须建立以服务资源和主营业务为核心的

意识。服务资源主要包括提供生产性服务所需的服务人员、服务设施、服务技术、企业的服务文化及资本积累等。主营业务主要指企业的核心服务能力(或服务产品)及竞争市场范围,这是生产性服务企业运行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无论生产性服务企业采用何种模式实现集成化发展目标,都离不开其自身服务资源与主营业务的富足程度,服务资源的充足与主营业务的优势使提供给客户的服务质量有保障,有利于巩固和拓展客户群。

(二)以服务创新为手段,塑造核心竞争优势。相比于其它类型的服务产品,生产性服务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是资本密集型服务。生产性服务产品技术含量的大小、附加值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可服务市场范围等。所以,在生产性服务企业的集成化发展过程中,塑造核心竞争优势非常重要。服务创新是一种科学理念,也是一种竞争手段,生产性服务企业可通过建立研究开发机构或增加科技投入,促进先进信息技术、电子化、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此外,高素质人力资源也是不可或缺的,企业可通过课程教学、案例教学、实践项目教学等多种人才培训方式增强服务人才的价值含量,从而提高企业服务资源的附加值。

(三)打造优质的生产性服务品牌。生产性服务是无形的产品,无论有形或无形,都应遵从于市场发展的潜规则与顾客的消费心理。不同品牌意味着不同品质的服务业务、不同的消费市场。如,全球四大会计事务所“普华永道”、“安永”、“德勤”和“毕马威”不仅提供审计等相关服务,还提供商务咨询、管理咨询、税务和法律等集成化服务,他们凭借优秀的服务在市场上形成了自身的品牌优势。我国的生产性服务企业,应对其服务资源库和服务能力进行拓展、改进与提高,注重服务质量,在客户群中形成良好的口碑与反响,创建自身的服务品牌。

(四)以服务需求为导向,选择合适的伙伴企业。每一种集成化发展模式的本质都是企业与企业的合作,其差异性表现在合作方式上。没有任何企业可拥有市场竞争所需求的任何服务资源或服务能力,每个企业总是各有优劣势。此外,服务市场的需求复杂而多样,单一的市场竞争无法获取更大的利益。因此,从市场需求出发,企业与企业之间应基于共赢原则,以合作取代竞争,依据企业自身的合作要求与发展目的,选择合适的伙伴企业进行合作。如,集团公司模式是大企业并购或联合中小企业形成集团企业,战略联盟模式是企业间基于优势互补原则相互合作形成企业联盟,而与用户合作模式则是面向特定的合作对象提供定制化服务的专项合作等。

(五)引入现代管理理念,促进生产性服务企业协同管理。无论是集团公司模式、战略联盟模式,还是与用户合作模式,生产性服务企业都在原有企业基础上得到规模和业务范围的扩充。因此,生产性服务企业的运作不能只考虑原有企业的情况,而应引入现代管理理念,采用协同管理的思想,确保集成化发展模式的顺利实施,并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用。此外,从企业结构分布、人员安排、资源配置、资金流动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做好原有企业向新企业的过渡,尤其应重视作为企业重要发展资源的人力方面的管理工作及企业内外部各种资源的有效整合管理工作,避免企业在业务经营、财务管理、人员安排、资源配置等方面出现不协调问题,以维系新企业的正常运作。

(六)建立信用合作机制,增强合作信用。生产性服务企业集成化发展模式的实施是建立在信用合作基础上的,信用是合作关系维系的基础。生产性服务是资本密集型服务,具有无形性、高价值性和商业保密性,因此合作中对双方诚信的要求比较高。目前,我国很多企业都缺少完善的信用管理体系,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生产性服务企业可以通过为合作伙伴建立信用档案、加强商业法律观念等措施来改善这一局面,一方面可以监督合作方的诚信,保障合作效用,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其自身对法律、信用管理方面的重视程度。

总之,生产性服务企业应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条件(服务能力、服务资源、服务经营范围等)、发展需求及市场服务需求确定企业的集成化发展模式。

作者:但 斌 刘利华 张乐乐

现代服务企业税务管理论文 篇2:

浅析“金税三期”环境下中小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

摘 要:“金税三期”是适应我国现代经济飞速发展新形勢下的国家税收信息系统,是我国加强税收征管完善税制建设的一项重大保障性基础工程。“金税三期”的发展与应用,对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和企业税务风险的平衡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本文通过对“金税三期”的相关内容介绍,分析在此信息化大环境下我国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面临的问题,并就此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来适应新时代的税务风险管理要求。

关键词:“金税三期” 中小企业税务风险 税务风险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税收制度的逐步完善和社会中小企业的不断成长,一家企业的税务管理尤其是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显得愈发重要。在中小企业的成长过程中,管理者更加关注企业自身业务的发展而容易忽略税务风险管理。在“金税三期”的税收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对税收管理的支持打破了以前税收部门各层级机构之间的限制,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统一不受限制的共享税务管理平台。由此一来,对企业自身的税务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便是中小企业也不容忽视。

1 强大的“金税三期”

我国在1994—2004年这十年间完成了“金税一期”和“金税二期”工程的建设,直到2008年9月,“金税三期”工程正式启动,迎来了我国的税收大数据管理时代。“金税三期”相对于现有的各省征管系统而言,其强大之处在于对全国的国地税征管系统作出了相对合理的统一。在征管系统中建立了自然人税收管理体系,以及改变以前各省国地税部门信息化建设独立发展、数据口径杂乱无章的状态进而规范了税收业务数据口径、建立了全国范围内的信息化系统事实标准,为全国范围内的数据共享和利用奠定了基础,从而真正有利于推动税收管理水平的提高。“金税三期”的强大之处还在于它能利用大数据分析预测纳税人的具体税收遵从情况,并就此进行税务稽查来防范风险,加强了对纳税的税收征管。

2 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

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是在我国实行的税收政策下,企业由于自身在经营行为上对纳税申报和税款缴纳等环节的处理违背了国家对税收征管的相关法律法规,从而导致中小企业自身的损失和不确定性,在经营过程中企业出现税款的多缴和少缴情况。中小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者应对该企业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消灭或减少潜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把潜在风险发生将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那么,分析解决我国中小企业管理者在“金税三期”时代背景下面临的税务风险管理问题有着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应的现实意义。

3 “金税三期”环境下中小企业面临的税务风险管理问题

(1)中小企业管理层的税务风险管理意识不强。依法纳税是每个企业都不可逃避的义务和责任,是国家对企业的强制性要求。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狭隘的认为纳税只会降低企业经济效益,在它们的成长发展过程中,企业管理者一味地重视业务发展和经济效益,有时对纳税产生反感,甚至通过各种途径躲避纳税义务。目前,很多中小企业管理者并不重视税务风险管理工作,很少由企业将其所为重点管理内容,更不懂得税务风险将会给企业带来的风险和危害。在这样的企业管理模式下,中小企业缺乏税务风险管理和控制的意识将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给企业造成严重的利益损失。尤其是在“金税三期”环境下各部门大数据信息共享平台会导致企业在税务上的风险会带来其他事务上的风险,严重影响企业的未来发展。

(2)中小企业办税人员能力有限。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强、相关政策和规定变动较大的工作,相应地对相关办税人员的工作能力、学习能力和专业素养要求较高,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工作提供保障。而且“金税三期”的现代化纳税服务体系要求企业办税人员能熟练操作报税软件。可是根据调查,了解到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都没有专业的税务管理部门和相应的岗位,基本都是由企业财务人员负责办税工作,而且中小企业很多是“家族式”企业模式,在财务人员上选用有经验的年长的亲戚,这一类传统的财务人员在对税收新软件的适应能力较差。据统计,我国很多中小企业的财务人员自身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相对较低,根本不能完全掌握税务相关的法律知识,更别提坚持学习税收相关政策规定,即便他们主观上没有对税款多缴或少缴的意识,但就按照相应的税法规定进行税务工作也很难保证相关税务工作,给企业带来了潜在的税务风险。

(3)中小企业对税收政策法规解读不全面。如今我国正处在产业结构转型阶段,为了适应经济持续发展,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的税收政策和法规等都会不断调整更新,税收制度也在不断完善,法律制度也相对复杂多变。这样一来企业的财税人员就很难对所有相关的政策法规都有着熟悉而完善的理解。有时候,当企业办税人员刚熟悉了当下的税收政策,可很快遇到调整又出台新的税收政策文件,往往会因企业办税人员的疏忽和理解不充分给企业带来税务风险。特别是一些地方性较强的政策法规很难及时收集,企业办税人员如果不能就相关的政策法规对企业税务事项作出调整,那无疑也将使企业陷入税务风险。

4 “金税三期”环境下中小企业税务风险防范措施

(1)强化中小企业管理层的税务风险管理意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中小企业的每个生产经营环节都将存在一定的税务风险,但这并不代表我国中小企业的税务风险不可避免。只要企业能认识到税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加强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工作,就能应对企业税务风险。这样的税务风险管理需要企业从上至下地参与,也就是要求中小企业管理者对税务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要高,并将其提到企业战略管理层面。这样一来,这些中小企业相关管理人员对税务风险保持警惕,做好税务风险预警工作,在税务风险出现时,及时有效地采取相应措施来降低税务风险发生率和损失程度,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提高办税人员专业水平,有选择地聘请专业税务顾问。中小企业要定期对内部员工进行税务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法规政策等培训。鼓励办税人员和税务会计与时俱进,通过网络课程学习或者外出培训等方式不断更新专业知识适应时代需求。同时中小企业还应要求办税人员积极参加所在税务局组织的新政新规的学习会议和软件更新操作培训会。在有必要的情况下,企业可以采取聘请专业税务顾问到企业指导工作,为企业做科学的税收筹划方案,优化企业税务管理行为,有效防范税务风险。

(3)完善税收法律制度,营造良好税企沟通机制。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大方向,不管完善税制结构,使税制改革同经济发展状态及变化相适应,在新政出台前准备好完善的配套措施以保证新旧交接的顺利完成。同时要优化税制,提高税制的公平性,保证税收立法的科学性,在实施操作上的简便性。“金税三期”利用大数据为纳税人提供了现代化的纳税服务体系,纳税人可以多渠道实时申报纳税。与此同时,企业承担的税务风险多少与税务机关的联系程度相关,往往在很多新的政策文件出台时,如果我们的中心企业能够在依法纳税的前提下积极加强同当地主管税务机关的联系,多加沟通学习新的税收政策,用税务机关对相关文件的解读来指导日常办税工作不失为降低税务风险的好办法。特别是当企业与当地主管税务机关在面对有歧义的税收规定时,企业和税务机关建立的良好沟通机制能使税务机关在作出的税法解释权时偏向企业利益,或者向税务机关咨询到最佳处理方法,在给企业增加效益的同时还大大降低了税务风险。

5 结语

如今,“金税三期”的实施实现了我国税务管理信息化战略,这样的纳税环境下,我国中小企业的稅务信息管理被纳入大数据共享平台,企业纳税人的税务管理更加透明,那么我国中小企业的税务风险也愈加重要。我国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人员,应积极应用各种平台了解税务风险管理信息,具体就是利用网络通信等信息化技术,在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税务风险管理系统,以此将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工作推向信息化和规范化的建设,为我国中小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工作提供保障。我国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者还应结合企业实际发展,制定科学可行的税务风险预防和应对措施,保证税务风险管理的工作质量,进一步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唐华.金税三期对中小企业纳税管理的影响分析[J].纳税, 2017(24).

[2] 余斌.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三个根本问题[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5(1).

作者:田翰灵

现代服务企业税务管理论文 篇3:

“互联网+”时代企业税务信息化系统构建分析

摘 要:“互联网+”背景下企业税务管理的转型升级是大势所趋,如何利用创新技术手段开展财税风险管理是企业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基于“互联网+税务”的时代发展背景,提出企业税务信息化系统的功能设计与系统模块,并提出企业税务信息化系统运行的保障措施,以提高“互联网+”时代下企业的税务管理水平。

关键词:“互联网+”;税务信息化;税务管理;系统功能

“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企业经营管理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客观上需要企业创新经营模式、管理手段与方法。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强税收征管工作,金税三期系统、银行开户清理、信息联网等的技术手段能够将税源逐一精准控制,提高税收监管水平。税务机关的信息化建设使企业税收风险暴露的概率加大,因此,企业需要重视加强税务信息化建设,提高企业的税务管理水平。本文依托于企业税务信息化的客观需求,从系统功能、模块设计和系统运行保障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提高合理管控企业税务风险,提高税务管理水平。

1 “互联网+”时代企业税务信息化的功能设计

1.1 分析决策支持功能

税务信息系统的构建是为了帮助企业提高税务管理水平,做出科学决策的,因此首先需要考虑分析决策功能的设计。为了增加决策结果的科学性,助力企业科学的分析决策,系统需要提升税收信息的准确性,帮助企业及时掌握当前税务相关政策信息,通过建立开放的税务知识和政策图谱系统,实现税务政策有序归集和及时更新,以便企业人员能够快速查询与运用,第一时间掌握行业财税政策、税改信息,以应对“营改增”和金税三期上线以来的税务改革。

1.2 纳税核算申报功能

纳税申报功能是税务信息化系统的基础功能,能够较为高效的实现企业发票管理、税费自动计算、纳税申报等功能。在系统中将实现满足内部管控制度和税收规定的工作程序规范化,形成统一的标准,做到企业内税务流程与整个企业的全过程控制的统一。该功能有助于节省涉税事项的处理时间,防止出现不符合规定或遗漏审核的现象。

1.3 税务分析预警功能

税务分析预警功能是税务信息化系统设计的主要功能,也是企业税务信息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对多数企业而言,由于税务管理的信息掌握不够全面,税务风险管理技术条件尚不成熟,因此在税务风险识别与评估中经常面临困难。该系统能够准确识别和评估企业的税务风险,通过数据资料进行税负分析;通过企业的税务风险清单与涉税风险指标进行纳税风险评估,及时发现税务错漏情况,自动生成税务风险分析报告,规避税务风险。在“税务分析”功能板块设计出“税务预警”机制,做好税务分析和风险预警,有效降低企业涉税风险。

1.4 税务风险管控功能

税收风险管理是指企业内部控制中的税收管理控制。系统应重点解决好两种税务风险:一是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决策失误,没有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税负的降低,造成不必要的税款的浪费;二是企业不规范的缴税行为,例如偷税、漏税,会造成相关部门对企业的罚款损失,还会损失公司的信誉,为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系统通过风险评估机制与企业进行信息沟通,有效进行税务风险的管理控制,尽可能规避企業面临的税收风险,为企业经营发展保驾护航。

1.5 税收筹划服务功能

企业税务信息化系统的税收筹划功能主要在于依托于现行的税收法律制度,运用科学的税收筹划技术方法开展科学筹划,帮助企业在合法的情况下少缴或延迟缴纳税款,从而降低企业的税收及营业成本。此功能是税务信息化系统设计的拓展功能,旨在帮助企业依法纳税的基础上实现依法科学纳税,在降低税负的同时降低可能存在的税务风险。

2 “互联网+”时代企业税务信息化系统的模块设计

2.1 税收政策模块

税收政策模块主要是通过及时搜集整理税收政策为企业决策提供信息支持。系统建立起税收文件管理、税收法律法规数据库,形成一个可检索可查询的税务法律法规共享平台,同时也为其他系统功能的实现提供可靠的税务参考依据。实现资料共享,涉税风险学习等,确保财税人员了解最新的政策法规,提升应税能力。在系统设计下,可与国家税务机关、各省市税务局和各专业税务网站相关联,及时获取最新出台的税收政策及政策解读。

2.2 纳税管理模块

纳税管理模块主要目的是完善整个信息化系统中的税务管理功能和提升信息化系统运行能力,达到税务信息化系统智能化、自动化的效果。具体可分为发票管理、涉税业务核算、纳税申报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发票管理是通过对接及时获取电子底账库发票信息,实现进项发票自动化真伪验证和认证,并提供发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涉税业务核算是通过预制的接口实现与主流ERP厂商的财务系统的联通,智能化提取财务数据,并自动提取出计税数据,根据设计程序算法并依据于最新税率,实现企业涉税事项税额计算的自动化;纳税申报是与税务局增值税发票系统、检测系统、税务局认证抵系统等相结合,根据各地最新的税务法律法规及税局要求,自动生成纳税申报表后,通过税管云自动适配校验后提交至对应税局,一键、批量进行纳税申报,并自动扣缴税款。

2.3 税务预警和分析模块

税务预警与分析模块是系统的设计重点,同时也体现出系统的创新与独特。首先,构建税务标准化数据库,数据的来源主要是国家税务总局、国内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征管系统及第三方机构的相关数据。其次,根据数据库建立风险量化测评指标。税务风险标准值的生成将依据数据库内全部财务数据,企业税务风险量化测评指标体系由一系列的指标组成。将数据采集到的所有数据,先按照行业分类标准细分行业,再将每个样本企业的数据代入企业税务风险量化测评指标体系进行测算分析。系统根据分析结果出具不同角度的税务分析报告,形成纳税公司的“税务体检表”,及时警示企业税负风险。

2.4 税务风险管控模块

税务风险管控模块也称为系统纠错模块,在税务分析与预警系统正确评估与分析将要发生的税务风险后,该系统采取可行措施加以治理。此系统实现依赖于系统内已构建的大数据库,借助互联网技术出具精准的税务分析表后,再根据税务分析表识别出将要发生的税务风险,出具生产经营调整建议、税务风险应对建议、税务风险管控策略,进而提醒企业管理者采取可行有效的措施进行及时的干预。

2.5 税收筹划服务模块

此模块搭建起在线咨询平台,有国内专业税务人士在线解读,或者企业专业团队根据财税优惠政策进行对企业经营的合理规划建议,最大程度的为企业规避风险,并进行相应项目的风险预警分析,出具税收筹划方案,满足企业个性化的发展需求。设计内容可以分行业、分税种或分财务决策内容设置等,最后着眼于具体税种的筹划技术与方法。该系统选择对企业运行管理有重大影响的和企业税负较为沉重的增值税和所得税作为税收筹划的重点,有利于企业管理者根据系统出具的税收筹划报告作出合理决策。

3 “互联网+”时代企业税务信息系统的运行保障措施

3.1 规范涉税事项的账务处理,提供全面准确的财会数据信息

税务系统运行的信息基础是企业财务数据的标准化和结构化,而税务系统数据又来源于企业业务和财务系统。因此,企业应提升整体系统信息化水平,完善会计核算信息系统,提升交易数据和会计数据质量。具体来说,企业涉税账务处理要严格按照会计准则、规章制度进行,财务核算要考虑到税收因素,加强纳税业务与经济业务的衔接协同,从而保障财务信息的准确完整和基础数据的标准化、结构化,满足税务信息数据资料的提取。

3.2 加强数据安全和系统维护,及時应对税收政策和征管方式的变化

在数据安全和系统维护方面,财务数据的采集、存储、传递和使用过程中设置安全机制,对数据文件设置访问权限和日志记录,建立数据云存储系统,防止数据泄露。制定网络安全、数据存储、系统优化的保障机制,定期对系统数据进行人工核算与评估,实时弥补系统漏洞。面对变化性强的税收政策,及时更新数据库,快速应对政策变化,提升系统应用的准确性。在应对税收征管方面,加强与税务机关征管系统的对接匹配,与税收政策和税收征管方式变动同步调整,提升税务信息化系统的可应用性与协调性。

3.3 完善企业税务管理内部环境,加强企业税务风险管控

在新时期“互联网+”的发展潮流和背景下,企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创新”的新税务管理理念,增强创新意识和能力,注重学习和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培养能熟练运用网络信息管理技术来处理相关财税的复合型专业人才。财务管理人员应增强税务风险意识,定期为公司管理层和涉税人员进行最新财税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培训和考核,并制定完备的全流程税务风险防控机制,切实增强税务风险意识和防控能力。同时,在系统操作方面,统一业务标准,规范操作流程,进一步加强内部税务风险控制和管理监督,开展专业化的纳税内部审计和稽核,进一步提升防控税务风险水平。

3.4 创新税务管理的工作方法,推进税务管理标准化和数据化体系建设

随着新技术和新应用的发展,企业应适时完善升级税务管理系统,采用新的技术和方法构建新型的税务信息化系统。一方面可以通过购买或自己开发财税管理软件的方式来实现税务工作自动化,对企业各部门财务、税务工作进行整合进行实时的动态管理;另一方面,加强与其他系统的无缝集成,优化税务管理流程,打造全流程的税务工作管理。同时,新型企业税务信息化系统应适应新的税务征管体系,逐步由依托“人管税”走向“人管系统—系统管税”的新模式,建设系统、完整、有效、风险可控的标准化税务管理体系,实现纳税基础数据、税务政策的统一管理和实时查询应用,推动税务管理的数据化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刘亚玲.对企业税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河北金融,2015,(09):50-51.

[2]吴迪.浅议企业税务管理信息化发展趋势[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15):49-51.

[3]缑艳阳.税务信息化建设及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研究[J].现代信息科技,2017,1(05):32-33.

[4]王冰清.“互联网+”背景下我国税务信息化的发展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08):114-115.

[5]刘小瑜,温有栋,江炳官.“互联网+”背景下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风险预警——基于智能优化算法的研究[J].税务研究,2018,(06):80-86.

[6]李为人.大数据时代涉税服务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J].注册税务师,2018,(05):66-68.

作者:张国振 王中辉 韩金香

上一篇:科学发展经济发展应用论文下一篇:公共选修课程工业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