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税务管理论文

2022-04-19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对生存环境以及生活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建筑工程的数量逐年增加,这就为建筑企业带来了生机。随着经济的稳定发展,国家对税收的管控不断完善,自2016年5月1日起,国家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正式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真正实现了增值税对货物及服务的全覆盖。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建筑企业税务管理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建筑企业税务管理论文 篇1:

建筑企业税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策略分析

摘 要:纳税是企业的重要支出,加强税务管理是建筑企业降低纳税成本、防范税务风险的重要举措,对于企业的良性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建筑企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在利润持续攀升的同时,税负加重也成为建筑企业面临的难题。建筑企业提升经济效益,实现盈利目标,不仅要注重业务拓展,还要寻找新的利润点,通过健全企业税务管理体系,达到降低企业纳税成本的目的,同时还可以帮助企业提升利润空间,尤其是在“营改增”政策实施后,为企业节税提供了更多可能,解决了长期以来的重复征税问题,因此建筑企业应加强税务管理,以帮助企业合法、合规经营。本文主要探究建筑企业税务管理中面临的问题,并分析加强税务管理的有效策略,為健全企业税务管理体系提供借鉴。

关键词:建筑企业;税务管理;问题;策略;分析

2016年是税制改革的分界点,实现了营业税向增值税的转变,顺应了经济、市场发展的要求。对于建筑企业而言,税制改革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税制改革优化了税务结构,进一步规范了纳税行为,营造了更为科学合理的税务环境;另一方面,税制改革对于建筑企业的税筹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这要求企业必须增强纳税行为的适应性和灵敏性,灵活应对税收政策的变化,以最大限度的帮助企业节税,否则可能会使得纳税成本不降反增,因此建筑企业应将加强税务管理作为经营管理的中重要内容。

一、建筑企业加强税务管理的必要性

第一,拓展节税空间,享受优惠税收政策。建筑企业税务管理的前提是合法合规合理,通过加强税务管理,建筑企业可以对税务支出进行最优化组合,降低强制性支出,合理选择支出方式,从而为企业预留更多的经营资金,缓解企业整体税负压力。建筑行业与其他行业具有较大差异,具有资金回收持续时间长,税费支出额度大、施工流程复杂等特点,因此各项重大交易的不同阶段、不同层面都会涉及税筹,如果企业能制定科学的筹划方案,充分利用优惠税率和优惠税收政策,则可以有效降低纳税总额,使企业保持最佳的资金持有量,达到有效节税的目的。这不仅能够促使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还能完善资金链,为企业规模化扩张提供资金支持,推动企业长效发展。

第二,增强税务风险防范能力。税务风险防范不力会诱发建筑企业经营风险,产生风险的原因主要两方面:一方面,国家不断健全税收政策体系,纳税政策经历多次大幅调整,如果建筑企业不能充分及时解读最新税收政策进行纳税筹划,则可能会面临涉税风险,加之税制改革需要经历较长时期的过渡,建筑行业面临全面深化税制改革;另一方面,建筑企业的自身属性影响,建筑企业具有施工周期长、资金投入大、项目分散、收支流程复杂繁琐、施工使用材料类型多等特点,

因此,不管是在纳税申报,还是税款缴纳,亦或者汇算清缴,都可能会面临漏缴、少缴问题,轻则企业会面临税务罚款,重则会累及企业声誉和形象。通过加强税务管理,建筑企业可以全面分析和梳理经营过程中的各类涉税事项,及时分析和防范税务风险,如此不仅可以促使企业增强税法遵从度,还能确保企业按时足额缴纳税款,从而提升风险防范能力。

二、建筑企业税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税务管理中,建筑企业既要降低纳税成本,又要防范税务风险,这无疑增加了税务管理的难度。结合当前建筑企业税务管理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税务管理意识薄弱,缺乏主动性。部分建筑企业片面认为税务管理仅仅是税务机关的事,与自身无关,缺乏从税务征管角度来剖析企业的涉税风险,由此导致在税务管理中规避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涉税风险,税务管理主观能动性不强。建筑企业不注重建立具有独立性的税务管理部门,由此导致税企合作方面沟通不畅,无法及时交换意见,因而无法确保企业的税务管理目标和税务征管部门的要求一致。第二,签订项目合同时身份界定问题,税改之前,建筑企业在承接项目过程中,往往以总公司作为合同签订主体,而具体项目的施工则由下属子分公司完成,包括项目施工、项目管理、项目结算等内容均由分公操作。由此,在材料购销时,供应商往往直接与分公司签订合同,而开具的发票也以分公司为主体,付款方为分公司,面对这种情况,在“营改增”之后,建筑企业即使获取发票,也无法进行抵扣。第三,缺乏税务风险防范机制,由于建筑企业的项目较多,涉税事项也较为繁杂,因此在处理纳税事项时极易诱发风险,当前,部分建筑企业缺乏完善的税收风险和防范机制,未引入信息化税务管理系统,在风险分析和识别方面相对弱化,不能事前风险预警,对于涉税风险的管控以事后处理为主,如此可能会使企业面临税务处罚,增加纳税成本。

三、建筑企业加强税务管理的有效对策

(一)强化税务管理思维,建立专业的税务团队

在税制改革后,建筑企业的税务管理模式也发生了改变,因此企业必须注重转变税务管理思维,树立符合“营改增”政策的税务观。一方面,建筑企业要转变传统的被动式税务管理,应树立税务风险防范意识,定期组织召开税务分析会议,对企业一定时期内的涉税风险点进行梳理,对于高频风险点要作为风险防范的重点,可以搭建税务风险数据库,为建筑企业税务风险识别和分析提供支持,增强税务风险预判能力。在以往,部分建筑企业通过偷漏税来达到节税的目的,这是一种不合理的节税行为,因此建筑企业要树立科学的税务管理观,以指导企业开展税务工作。建筑企业应加大内部税务管理和筹划的宣传力度,税务工作的有效开展不能仅仅停留在管理层,要通过宣传使全员认识到税务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此外,建筑企业应重视建立专业的税务管理团队,可以定期开展税务理论培训和实践指导,并组织对税务人员进行能力测评,以提升税务人员的专业水平,确保在税务管理工作中发挥预见性和前瞻性思维。在以往的税筹中,常常出现税务人员专业能力有限,政策使用不当、预定抵扣额不能使用的情况,鉴于此,建筑企业也可以选择第三方税务中介机构进行税务筹划,如通过税前帮助员工提供医疗基金、教育基金等方式来达到降税效果,同时实现激励员工的目的。

(二)加强税企合作

税务机关是能直接接触最近税收政策、法规等信息的机构,建筑企业如果能第一时间掌握最新税务信息,则无疑会提升税务筹划的适应性和及时性,因此建筑企业应加强税企合作,可以基于外联网建立企业和税务机关的专用沟通渠道,及时获悉最新税收信息。建筑企业掌握第一手税务信息,可以抓住最佳时机,科学全面的解读分析税收政策,精准选择节税节点,如此可以充分享受优惠税收政策的福利。

(三)加强项目招标文件的磋商

在公布招标公告前,建筑企业要就招标内容与招标企业进行全方位的协商,如要协商确定建筑服务形式,是选择清包工形式更为有利,还是选择甲供材更为有利,通过最大限度的争取简易计税,来降低项目税负。由于简易计税法具有严格的限制条件,如果双方不能磋商一致,则可能会出现建筑服务内容无法满足简易计税要求的情况,如此可能会导致企业部分发票无法进行抵扣,因此加强招标前的磋商尤为重要。

(四)可以成立内部专业化公司

在税制改革后,为达到合理节税的效果,建筑企业可以成立内部专业化公司。结合当前建筑市场情况来看,一些建筑企业在原材料采購或者资产租赁过程中,其供应商多为个体工商户,亦或者是挂靠公司,对于这种情况,企业可能无法获取可抵扣发票。针对此情况,在“营改增”实施后,建筑企业可以通过成立租赁公司的形式来取得可抵扣进项税发票,具体做法是,建筑企业对本公司的业务或者项目分布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围绕业务密集区成立资产租赁公司,在建筑企业施工过程中通过该企业租赁相关施工设备,建筑企业向租赁公司支付租赁费,由租赁公司给建筑企业开具发票,如此可以确保获取能够用于抵扣的发票,可以达到节税目的。需要注意的是,在成立内部专业化公司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资金投入规模,还要考虑企业的项目分布密集情况和施工设备需求量情况,以确保租赁公司成立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五)搭建一体化税务共享平台

为推动建筑企业税务管理数字化、智能化,应依托于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分析等技术,搭建一体化的财税共享平台。在系统功能模块设计方面,要具备一键算税、集中开票、统一收票、专业分析、全链条风险控制和灵活筹划功能,要囊括全税种、全流程,确保建筑企业能够实现精准纳税,同时,税务系统还要具备风险管控的预警功能,涉税成本的筹划功能。在传统的税务管理模式下,由于信息化程度不高导致发票和税务操作存在大量线下手工处理的情况,对于涉税风险的管控以事后处理为主,缺乏事前、事中预警,导致税务风险管控具有滞后性。通过搭建一体化税务管理平台,建筑企业可以实现集中化、共享化的全生命周期进项销项发票管理,可以实现全税种的线上自动纳税申报(自定义配置化管理),可以实现事前预警式的税务风险分析管控,通过灵活配置风险指标与模型定义,自动采集涉税数据源,依托智能分析和大数据等技术,识别风险并按照级别进行事前预警,规避涉税风险,可以在多维数据引擎的支持下,进行多层级、多维度的税务统计分析及钻取式追踪查询,从而满足建筑企业在管控决策和税收筹划等方面的管理需要。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伴随着税制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税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也将越来越突出。依法纳税是企业的义务,但是科学税筹、合理节税是企业的权利,既要确保积极履行纳税义务,又要确保在合理范围内降低纳税成本,缓解企业纳税压力,就必须注重强化税务管理。建筑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要提升建筑企业税务风险抵御能力,降低税务成本,提升经济效益空间,增强竞争优势,就必须注重税务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如此才能促使企业价值最大化,推动建筑企业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1]边芮. "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税务管理的影响与对策分析[J].纳税,2020,(002):P.41-41.

[2]任艳滢. 营改增后建筑企业税务管理与筹划的对策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 No.385(20):200-201.

[3]张青青.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税务管理的影响与对策[J].中国民商,2019,No.79(07):237-237.

[4]杨亚妮.建筑企业纳税管理及税收筹划研究[J].纳税,2019,v.13;No.240(24):39-39.

作者:唐勇斌

建筑企业税务管理论文 篇2:

新税制政策下关于建筑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思考

摘 要: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对生存环境以及生活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建筑工程的数量逐年增加,这就为建筑企业带来了生机。随着经济的稳定发展,国家对税收的管控不断完善,自2016年5月1日起,国家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正式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真正实现了增值税对货物及服务的全覆盖。在新税制政策下建筑企业经营模式在不断变更,建筑企业所面临的税务风险明显增加,建筑企业如何应对新税制政策下的税务风险,是当今社会极为关注的话题。本文首先概述了新税制政策对建筑企业产生的影响,对税务风险进行了全面分析,其次明确了税务风险的控制方式,最后对新税制政策下建筑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新税制政策;建筑企业;税务风险管理

一、新税制对建筑企业产生的影响概述

2012年,国家在上海设立营改增试点,对交通运输和6个现代服务业进行了税制改革,取得了极好的效果,2016年正式将建筑业列入营改增试点范围,建筑企业也能实现进项税额抵扣。建筑企业由于行业特点,施工中需要较多的固定资产和原材料,如施工建筑材料、机械设备、工程车辆等,这些固定资产和材料在购买时都可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来抵扣,企业真正享受到了税收优惠,减少了运营成本,从而提高了建筑企业利润率。另一方面,由于建筑企业施工的工程项目规模大、施工周期长、施工环境复杂等问题,企业人员流动也较大,在经营过程中对于人工成本方面很难享受到税收优惠政策。如果建筑企业对新税制了解不全面,没有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将会为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因此,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尤为重要,管理者要加大企业内部管理,加强财务管理力度。

二、税务风险管理分析

(一)建筑企业进项抵扣周期长,税务风险加大

新税制改变使建筑业由原来的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征收,税率比原来比例提高,建筑企业所缴纳的税费增多,虽然新税制可以进行抵扣,但是取得增值税进项发票的周期较长,这就为建筑企业带来经济压力。由于建筑业不同于其他行业,有的项目涉及的范围广,施工周期较长,在项目开始时,前期要采购大量的建筑材料,而这些建筑材料在购买环节要及时取得增值税发票才能实现进项抵扣,才能使应缴增值税额减少,但是由于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考虑到节约成本,通常会选择小规模纳税人企业合作,这些企业只能到税务机关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这一过程需要时间而且较为复杂,由于进项抵扣周期较长,为企业带来税务风险。

(二)建筑企业纳税程序复杂,税务风险增加

建筑企业由于其施工项目不一定会在企业经营地,很可能会跨省市施工,這就为企业纳税带来困难,因为施工规模大,所涉及到的建筑材料较多,很难在固定地方采购到位,这样,就出现多区域采购的现象,有的设备还会涉及到制作周期长,付款时按照制作进度支付,而对方开具增值税发票则是在设备发货完成时;按照现在的税收政策,增值税专用发票规定在360天内完成抵扣,超出此范围则发票不能进行进项抵扣。建筑企业施工项目施工时间长,所合作的厂家有很多,很难实现在360天内拿到需要抵扣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自然无法做到进项抵扣了,这样,就会导致企业税务风险增加。

(三)建筑行业资金不足,税务风险较大

建筑企业由于其自身特点,工程施工规模大而需要资金供给,一些建筑企业会出现由于资金不足而影响施工进度的现象,为企业带来不良影响。建筑企业往往工程项目已经验收竣工合格,并已移交甲方使用,但是工程款却迟迟无法结清,一方面是由于建筑行业规定,工程完工甲方需要扣留施工企业一定比例的质量保证金,质保期满后才能结清余款;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建筑企业没有按照施工进度及时向甲方催要工程款,导致本企业资金不足,为企业后续施工带来影响。由于建筑企业资金不足的影响,导致企业在缴纳税款时没有足够的资金,为企业带来较大的税务风险。

三、建筑企业税务风险控制方式

建筑企业在应对税务风险时要将侧重点放在企业税务风险预测方面,以科学合理的数据分析对企业可能遭受的风险进行预测分析,以便为企业减少税务风险;同时,建筑企业也要加强对经营业务的税务风险评估,及时发现经营过程中的税务风险并做出准确地处理,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企业税务风险管控部门要对税务风险进行实时监控,从事先、事后、事中三个方面对企业税务风险进行预测、评估以及处理,做出对税务风险最优解决方案。

(一)事先预测税务风险

企业税务风险的事先预测是建筑企业税务风险管控的重要环节,提前预测风险能够使企业对未知的风险做出及时判断,有利于企业解决方案的制定,为企业减少不必要的税务风险。建筑企业在项目招标之初,可以根据招标文件内容分析所投标项目涉及到的税务状况,及时预测该项目可能存在的税务风险,以此预测结果为参考对该项目税务风险做到及早控制,为企业减少税务风险。

(二)事中评估税务风险

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项目进行评估,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税务风险,这些税务风险会给企业带来哪些影响,同时,明确税务风险的运行模式,为企业制定更为详细的应对风险策略提供有利依据。建筑企业较常见的则是库存材料一般采用暂估入账方式,发票会滞后于入账时间,这种方式出现发票开具和入账的时间差,如果在纳税年度结束时发票未能及时开具入账,建筑企业在企业所得税纳税清缴时要进行纳税调增,缴纳相对应的企业所得税,企业财务对这类现象要及早解决,催促对方及时开具发票入账,减少企业损失。

(三)事后处理税务风险

企业对于税务风险的事后处理一般都具有一定的难度,这种税务风险往往是无法修复的,并且已经对企业造成一定的影响,对于风险的处理只能做到尽力补救,很难使风险完全消失,建筑企业应该在此类风险中总结经验教训,避免再发生此类税务风险。在建筑企业中较为严重的则是虚开发票行为,这种税务风险责任重大,企业面临重大罚款及信用下降的同时,相关责任人还会受到相关处罚,严重者会涉及到刑事责任。

四、新税制政策下建筑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策略

(一)降低风险和规避风险

建筑企业因其行业特殊性,如果财务人员对于新税制政策了解程度不够,极易出现没有按照国家要求进行纳税申报,出现企业偷税漏税现象,这种违法行为除了要补齐税款,还要缴纳相应的罚金,严重者还会承担刑事责任,企业如果出现这种税务风险,会严重影响到企业名誉,使企业信用度降低,为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因此,建筑企业首先要考虑规避风险的策略。例如,可以与有实力的企业进行资产重组,对业务资源进行整合,以达到共赢的目的,在对企业进行资产重组时,国家税务机关对重组企业会进行反避税核查,在调查过程中,如果企业想规避风险,则可以放弃项目的运营来解决。其次,建筑企业还要采用降低风险的策略,通过降低风险使企业能够正常运行,将风险停留在可控范围内。企业面临着增值税无法抵扣时,建筑企业可以转变思路,通过甲供材的施工模式来降低税务风险。

(二)风险分担和承受

建筑企业对自身项目要进行综合评估,通过与往来企业的沟通,使财务风险降低;也可以通过将一部分施工项目分包给其他企业,将财务风险和其他企业分担。建筑企业很大一部分成本来源于劳动力,企业一般会通过两种方式来管理,一种是与劳务派遣公司合作,通过劳务派遣公司提供人员进行操作,将劳务费直接支付给劳务派遣公司;另一种则是通过自主招聘来选择劳动力,这种方式需要企业为员工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并缴纳保险。如果建筑企业所施工項目以劳务服务比重偏多,则可以选择清包工的施工模式降低税率,为企业节省施工成本。

(三)建立税务风险控制制度

建筑企业还应根据本企业自身特点,建立税务风险控制制度,在企业内部成立税务风险管控部门,对企业所有经营业务进行风险管控,内部人员的职责要明确,如果出现问题,及时找到相关责任人做出应急处理,规范工作流程,使各部门结构设置合理化,不断提高工作人员责任意识,财务部门要提供准确的财务数据,保障各部门间沟通流畅,管控部门要参与到企业经营中,对企业税务风险进行科学评估,实时监督企业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风险,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应急措施。

(四)加强资金管理

在国家大力推行新税制政策的同时,建筑企业要完善本企业相关管理制度,加强企业资金管理力度,根据施工合同内容实时监控工程款回款情况,一方面保证员工工资的实时发放,另一方面使工程款按照施工进度实时回笼,保障企业资金充足。建筑企业在加强资金管理的同时,还要将企业预期费用进行合理预算,对成本支出情况进行跟踪,减少不必要的开支,严格把控税务风险。

五、结束语

新税制的实行规范了建筑企业经营行为,使建筑企业能够平稳发展,同时,建筑企业如果不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势必会给企业带来税务风险,阻碍企业发展。因此,建筑企业要结合本企业自身特点,降低并规避企业风险、对风险进行分担、建立税务风险控制制度、加强对企业资金管理,对于企业所面临的税务风险,制定科学合理的解决策略,减少企业损失,保障企业能够平稳运行。

参考文献:

[1]袁艺博,苑东亮. “营改增”背景下建筑企业集中采购流程改造—基于BPR思想[J].焦作大学学报,2019 .

[2]张瑶瑶. “营改增”对建筑企业财务分析与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对策[J].纳税,2018 .

作者:石洋铭

建筑企业税务管理论文 篇3:

新税制政策下建筑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分析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业取得了巨大的成果。而“营改增”等国家财税政策的出台、金三税务系统的上线都对建筑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激烈的竞争环境之下,如何有效的进行税务风险防控,成为建筑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

【关键词】新税制政策下;建筑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分析

建筑企业在我国市场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在国家不断的改革发展过程中,建筑业取得了巨大的成果。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营改增”政策的推进,金三税务系统的运行,各项国家财税新政的相继出台,建筑企业面对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在面对更大的政策红利的同时,建筑企业应该清楚认识到行业及自身存在的风险,采取有效措施,防范、控制各项税务风险,保障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1、建筑企业涉税特点

建筑企业的经营特点和财务特点决定了其涉税业务的复杂性,同时,各地税务机关对流转税,企业所得税纳税时间和发票管理有不同的政策,导致潜在的税务风险增加。在经营方面,建筑企业普遍同时存在一般计税项目和简易征收项目,涉税事项繁杂;在财务方面,建筑企业有以下特点:(1)分级管理和核算。由于建筑项目分散各地、流动较大,所以建筑企业都是采用项目部、公司两级管理,分别核算。(2)收入确认难。工程项目审计时间长,往往跨年度,导致收入难确定。(3)成本归集难。材料价格波动大、人员流动大、工资差异大、发票管理不规范都造成成本归集难。很多零星原材料,零工支出都难以取得合规票据,加大了成本核算难度。(4)资产管理难。工程项目一般都是露天施工,材料保管设施一般简陋,容易发生材料损毁,而因管理不善的资产损失在税前不能扣除。

2、建筑业主要税务风险

税务风险是指企业经营过程中因未正确遵守国家税收政策而面临经济利益损失的风险可能。一方面是企业的纳税行为不符合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应纳而未纳税或少纳税,从而面临罚款补税处罚声誉受损等风险;另一方面是企业适用政策不准确,没有用足用好优惠政策,导致多缴税款,造成不必要的税收负担。建筑业主要税务风险点主要有:第一,对于跨地区经营项目,根据国家规定,应在机构所在地开出《跨区域涉税事项报告表》,是否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开立、核验跨区域涉税事项报告表,是否按规定预缴,是建筑企业可能的一个税务风险点。而营改增之后,虽然国家出台过相关政策,但仍有很多地方出于税源考虑,要求建筑企业在项目所在地开设分公司。分公司和子公司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建筑企业对分子公司的税务处理是否合理规范也是建筑企业的关键税务风险点。第二,发票问题,不能及时取得发票,或者有意无意地出现假票据,都会使建筑企业面临巨大的税务风险。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增值税的进项抵扣,要求具备三流乃至四流合一,除国家政策有特殊规定许可的,一般都要求合同流、物流、资金流、票据流相互匹配统一,否则不予进项扣除。因有的建筑企业风险管控意识不足,重视不够,相关内控不够完善,都会造成税务风险隐患。而如涉及到增值税票虚开的情況,则触犯了国家刑法规定,问题将更加严重。第三,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项目工人劳务工资表支出不得抵扣。建筑企业为增加抵扣额,可能采取找劳务公司进行劳务派遣,由劳务公司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进项抵扣。在这个业务中,如操作不规范也将给企业带来税务风险。第四,收入成本核算不准确,账务核算不规范。第五,未及时合理抵税减税,享受政策红利。

3、建筑企业税务风险防控与应对

在“营改增”政策全面实施之后,学术界展开了一次又一次的讨论,同时揭开了我国税改的新篇章。作为“营改增”的四大行业之一,建筑业由于情况复杂,此次改革对其产生了重大变化,无论是纳税申报,还是会计核算。建筑企业应该利用好这次机会,做好风控管理体系,把长期暴露的风险解决好,为企业正常经营提供保障。建筑企业在自我经营过程中,面对项目跨地区、人员流动大的复杂情况,应根据自我实际情况管控好风险,因此对不同风险评估等级的建筑企业分别给出建议:

3.1强化税务风险管理体系

强化税务风险管理体系适用于等级为相对安全及其以上级别,也就是说该防控应对建议适用于所有的建筑企业。

3.2建立税务风险自查体系

税务风险自查不同于税务机关通知企业进行自我检查,而是更显主动性的企业自发行为,对于企业掌握自己风险情况有直接的帮助,也可以说是税务全面“体检”。建立税务风险自查体系适用于风险等级为低危及其以上级别的建筑企业。

3.3建立税务预算制度

税务预算对于企业来说,也称为企业纳税预算。它是企业对自身经营活动的预测和控制而得出的企业未来纳税情况,也是企业对未来纳税情况的整体规划。合理的税务预算有利于企业实现短期的经营目标,也是实施长期战略目标的参考依据,建立税务预算制度适用于风险等级为危险及其以上的建筑企业。它是以企业日常业务的财务预算和不同决策得出的相应财务税务数据为基础进行编制的,反映了企业纳税情况,也反映不同项目的税负情况,有利于资金链紧张的建筑企业对未来资金的运作和安排。所以,建立税务预算制度是对全面预算管理中涉税部分的补充,是解决涉税风险、资金链危机的一种可行方法。

3.4完善税务风险监督机制

税务风险的监督和评价是对企业实施税务风险管理工作的过程以及结果的监察、督促和对其体系评价,看其是否具备高效、准确等特点,一旦发现问题,应立即制定相应改进措施,要求整改。它适用于风险等级为高危的建筑企业。

结语:

建筑企业税务风险防控是一个全公司上下联动的管理过程,也是整个项目生产经营过程中票据流转、信息传递、数据交互整合的过程。企业应建立健全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各流程各环节人员及工作流程设置科学合理,财务人员不断更新完善财税知识,将财务知识与业务知识有机结合,具备有效财税管理的能力,才能从源头上防控企业税务风险。在遵守国家税收法规的前提之下,有效进行税务筹划,合规办税,从而防范税务风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程黎,陈盈.试论我国小微企业税务风险内控体系的构建[J].税务研究,2017(09):126-129.

[2]关义军.浅谈企业税务风险的识别与防范[J].商业经济,2011(20):102-103

[3]曾超.新税制政策下建筑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研究[J].大众投资指南.2019(09)

作者:李宏凯

上一篇:财务信息时代管理论文下一篇:人力资源档案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