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运输企业税务管理论文

2022-04-16

摘要: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做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今年将全面实施“营改增”,从5月1日起,把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增减不增。税制的改变必然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产生一定影响,尤其对相关行业的企业盈余管理行为产生影响。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铁路运输企业税务管理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铁路运输企业税务管理论文 篇1:

浅谈建筑业“营改增”后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摘 要】重复征税是营业税时期的主要问题之一,建筑业“营改增”打通了供销抵扣链条,实现了环环抵扣,解决了重复纳税的问题,有利于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促进建筑行业健康发展,对建筑业发展是有着长远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建筑业“营改增”后可能会面临的问题,并探讨了应对措施。

【关键词】建筑业;“营改增”;问题;应对措施

自2011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开始,2012年1月首先在上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2013年8月将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范围推广至全国。2014年1月又将铁路运输和邮政业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6月1日电信业纳入试点;2016年5月1日再将剩余的建筑业、房地产、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纳入“营改增”试点。至此实现了全行业、多环节,环环抵扣,对我国税制改革有着重要意义。

一、建筑业实施“营改增”的意义

1.彻底解决了建筑企业重复纳税的问题

建筑业“营改增”是税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营业税是在我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所取得的就其营业收入额征收的税种。增值税是以商品(含应税劳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税种。营业税和增值税两税并行,使得抵扣链条中断,造成了重复纳税。建筑业“营改增”后只是对商品流转的增值额部分进行征税,打通了供销抵扣链条,实现了环环抵扣,解决了重复纳税的问题。

2.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促进建筑行业健康发展

“凭票抵扣”是增值税的一项显著特点,让供销市场成为一个完整的抵扣链条,能够促使企业加强内部管理,使得施工企业从消极的要求发票到积极索要发票。通过国家税务局增值税网络系统认证抵扣,对于规范发票管理,减轻企业税负,降低税务风险,促进建筑企业规范经营方式,有利于建筑行业健康发展。

二、建筑业“营改增”后面临的问题

1.经营方式不合理,产生严重的经营风险

营业税时期,单位或个人承接工程因投标方对资质的要求需要挂靠符合资质的单位。而资质单位为了增加年度产值,保住或者提升资质,允许其他单位或个人进行挂靠。在挂靠行为中,挂靠方往往以被挂靠方名义从事经济活动,例如签订合同,资金收付、开具发票等。被挂靠方不参与工程项目的具体运营,在扣除开具发票需支付的税金外仅仅收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费。

被挂靠方对挂靠方在工程项目管理上唯一要求就是支付工程款时提供合法的票据。这种情况下,挂靠方为了收回工程款及工程利润,可能导致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行为的发生,从而触犯刑法,给被挂靠方造成严重的经营风险、涉税风险、刑事风险。

2.合同管理不规范

建筑企业在投标项目中标后,一般会设立独立核算的项目部。项目部可以以自己的名义对外签订采购合同。使得以总公司名义签订的施工合同与项目部名义签订的采购合同、分包合同并存。致使合同主体不统一,给增值税的抵扣造成了隐患。

在有的施工企业,合同的拟订部门将审议合同的重点放在价格的优势上,而忽略税法的要求,在签订合同中注明采购物资总价为不含税价。待财务付款索要发票时,供货商要求增加税费金额,提高价款支付,这也导致了与供货商的纠纷。

3.财务管理人员欠缺“营改增”的相关知识

仅在建筑行业或者说仅在缴纳营业税行业就业的财务人员已经习惯了营业税时期计税方式的容易,会计核算的简单,发票管理的熟练。对于增值税既觉得陌生又感觉复杂。而进入增值税后从计税基数就发生了变化,收入成本由含税计算变成了不含税计算。应交税费会计科目的设置也比以前復杂得多,发票管理更显严格,企业税负的高低取决于增值税专用发票进项税额的多少,提高了纳税筹划空间。这些都对财务人员的业务素养有了更高的要求。

4.无法获得专用发票使得税负提高

工程项目成本、费用支出时要求收款方提供发票在营业税时期,往往是财务部门一个部门在强调的事情,个别采购人员甚至认为财务人员不懂真正的成本核算,物资采购时不要发票的价格要比要求发票的价格低得多,由此认为财务部门根本就不会算账,没有成本意识。这种对发票的重要性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的观点,如果没有得到根本性的纠正,将导致企业无法取得足额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进项税额抵扣,企业的税负必然会提高。

选择一般计税的纳税人,在增值税销项税额一定的情况下,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进项税的时间及税额至关重要。但因建筑企业所处的生产经营环境以及行业特点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中占到工程总造价25%~35%之间的人工费是无法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还有一些地材(沙、土、石料等)一般就地取材,直接从当地的村民处购买,根据就无法取得发票。“营改增”后企业缴税的税率由原来的营业税税率3%增长到增值税税率11%,如果建筑企业还按营业税时期的方式经营,进行项目管理,不重视发票的管理,企业的税负必然会提高。

三、建筑业应对“营改增”的措施

1.正确认识挂靠主体责任问题,改变经营思路

挂靠行为会给企业带来巨大风险。“营改增”要求建筑企业经营方式合法、合规,这就需要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办法,加强挂靠管理。一是拒绝挂靠,规避风险。二是将挂靠项目作为自有项目进行管理,减少风险。参与项目的日常管理,工程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等,从采购合同、劳务合同的签订开始,到货物的验收入库、劳务服务的实际履行,增值税进项税发票的取得到款项的支付都全程参与管理。

2.加强合同管理

与建设单位签订的施工合同,合同价款是计算增值税销项税的主要依据。单位的预算及经营部门在与建设方签订合同前,通过对公司的材料供应商、专业分包商资源库及市场情况进行分析测算各项成本费用可以取得的可抵扣的进项税额。如若企业承担的税负过高,那获得的项目利润也就越低。这就要求提高在承揽工程中的议价能力。即转移税负的能力。签订合同时注意以总公司名义签订的施工合同与供货商签订的采购合同必须是同一法人主体,只有符合四流合一以独立法人的总公司名称开具的专用发票,进项税额才可以顺利抵扣。

此外,在合同中明确供货方或劳务、服务的提供方必须全额提供增值税发票,注明发票的类型和税率,保证提供的发票是合法、有效的,承担因提供的不合法、不合规发票引发的税务风险、经济处罚及法律责任。

3.强化财务管理,适应增值税核算要求

一是聘请税务讲师,加强“营改增”认识。对单位全员进行“营改增”培训学习,尤其是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充分了解“营改增”对企业的重要性,统一认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并对财务人员进行“营改增”专项财税培训,提高专业胜任能力。二是制定财税核算制度,规范核算流程。增值税属于价外税,营业税属于价内税。两者从核算方式,科目的设置等都有很大的变化。原有的营业税时的财务管理制度已不适应现在增值税的核算要求,需要根据增值税的特点及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新的财税核算制度,规范核算流程。

4.重视发票管理

“以票控税”是增值税的一个显著特点。增值税专用发票是增值税抵扣的基础,也是税务机关监管的重点,企业必须加强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设专人专岗,从发票的领购,保管、开具、扣税凭证的认证、缴销都必须有科学的审批制度。按工程项目进行发票管理,建立发票销项、进项、是否抵扣备查账。

5.合理进行纳税筹划,降低企业税负

一是财务人员参与到与建设方的施工合同及与专业分包商的分包合同、采购合同等经济文件的拟定中,进行事前税务筹划。例如在收付款时间、发票提供类型、税率、时间等与合作方进行沟通和确认,并明确违约条款。这样有助于将收入的确认增值税销项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与进项发票的取得配比,减少涉税风险。

二是分类建立供应商、分包商资源库,集中采购,节约成本。企业将信誉良好的供应商、专业分包商分類建库,原则上选择一般纳税人,保证增值税进项税抵扣。按照公司施工项目整体需求量与供应商商谈,发挥议价优势,但分别以公司的名义按各施工项目具体需求量签订合同,提供发票,支付款项以便进项税顺利认证抵扣。

三是对工程成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间接费、管理费用等进行梳理,对各项目成本费用的可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税率进行分析,做到增值税进项税“应抵尽抵,充分抵扣”。

四、结束语

建筑业“营改增”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关系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企业既要充分认识到它对企业的重大影响,高度重视,又要科学的理智的分析它,针对企业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求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志远 李建军 陈颖,建筑施工企业“营改增”实务.中国市场出版社,2016年6月第一版.

[2]席廉淇,“营改增政策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影响”.绿色建筑,2016年第一期.

[3]刘蓉,论“营改增”实施后建筑施工企业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中国外资,2013年2月下 总第283期.

作者:黄艳

铁路运输企业税务管理论文 篇2:

“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分析

摘要: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做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今年将全面实施“营改增”,从5月1日起,把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增减不增。税制的改变必然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产生一定影响,尤其对相关行业的企业盈余管理行为产生影响。本文从财务活动视角下,就“营改增”对建筑业盈余管理影响做出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营改增”;建造业;盈余管理

一、背景分析

2011年11月16日“营改增”试点方案宣告上海市自2012年1月1日起开始试点,交通运输行业和部分现代业作为率先试点的行业,即“6+1”。从上海市改革的整体效果来看,“营改增”明显减小了税负。自2012年8月1日起至2012年年底,“营改增”“6+1”试点范围,由上海市进一步分批扩大到北京、天津等10个省(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而我国未展开“营改增”试点的22个省区市于2013年8月1日起也全数纳入“营改增”范围,实现“营改增”的全国推行。自2014年1月1日起,铁路运输和邮政业也被纳入“营改增”试点行业范围内;同年6月1日起,电信业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2016年从5月1日起,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并将所有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增减不增。

在会计学术界,关于盈余管理的概念,比较权威的有Scott(1997)在书中所述——盈余管理是在GAAP允许的范围内,利用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以实现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行为[1];以及Schipper(1989)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人员通过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以获取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行为[2]。本文认为企业的组织目标在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故而认为企业管理层在公认会计原则允许的范围内,可以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的利益和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作为我国经济的重大生产行业,建筑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包括土木工程、房屋建设和设备安装以及工程勘察设计工作的生产部门,其产品是各种工厂、矿井、铁路、桥梁、港口、道路、管道、住宅以及公共设施的建筑物、构筑物和设施等等与我们日常离不开的产品。实施“营改增”可能会影响企业资产负债率、盈利能力、公司成长性、固定资产增长率等,继而会影响企业的盈余管理水平[3]。随着“营改增”的全面推进,相关企业做好“营改增”的准备工作迫在眉睫,基于此,本文就“营改增”对建筑业盈余管理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二、实施“营改增”的现实意义

实施“营改增”的根本目的就是避免重复征税,降低整体税负水平。所以实施“营改增”的第一个现实意义就是降低整体税负水平,使企业的获利能力及发展能力有所增强。但是我们也要注意,整体税负是会降低,而对于作为个体的企业来讲,税制与企业成本结构、发展时期、经营策略、会计人员专业技能等因素密切相关,企业自身税负是否降低还有待考察。

此外,“营改增”将会使我国产业布局更加合理,资源将流向更具价值的行业,并且还很有可能使企业转变开发模式。全面实施“营改增”之前,第三产业的服务业,大部分的计税依据是营业全额征收营业税,而营业税是流转税,这样会导致重复征税,增加企业的税负。同样是流转税的增值税却是采取税额抵扣制度,只对流通过程中增值部分征税,已由前一流通环节征税的部分不再重复征税,有效避免了重复征税,在这种情况下,产业方向很有可能向实行增值税的行业发展。站在房产企业纳税筹划的角度上,对住房的后续装修投资可能会加大,“营改增”后,装修住房可以取得增值税进项税额,扩大了抵扣额度,可能致使企业缩小对以前毛坯房的投资。

再者,现实情况表明,“营改增”提升了我国产品或服务在国际上的角逐。目前,增值税在出口方面有很多的优惠政策,出口退税、出口免税、先征后退、即征即退100%、计征即退50%等一系列政策都有利于出口产品成本的降低从而更具竞争力、也有利于企业调整战略布局,“营改增”促进了我国税制与国际接轨,鼓励企业面向世界,走出国门。

最后,“营改增”政策的落实,使得在实务操作规范、各种票据收发齐全、会计核算健全的企业,很容易受到“营改增”减负的利好。而如果企业在材料采购、成本核算等环节不清晰、会计核算不健全,会发现税负不减反增。所以,“营改增”促使企业改进管理方式和会计核算模式。

三、“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

(一) 对筹资活动的影响

企业的资金来源无非两种,自有或外来,自有资金,来源于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企业内部留存收益的等方面;债务资金,即企业通过银行存款、发行债券、应付款项等取得的资金。“营改增”后,对于新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来说,如果股东进行实物投资,并且具备增值税专用发票,那么投资者的投资价值增加,实物成本不变,但是企业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却增加了,减少了企业所交增值税;另一方面企业从银行融资的款项可以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抵扣,将会降低筹资成本,使财务费用降低。管理层可以在适当资本结构下,鼓励投资者投资具有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实物,并尽可能地通过银行借款,让财务杠杆发挥最大作用的同时,降低企业的财务费用。

(二) 对投资活动的影响

企业将取得的资金投入使用,以谋求最大的经济效益;否则,筹资就失去了目的和效用。建筑业购置的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由于增值税是价外税,其账面价值是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价税合计减掉进项税额,会比征收营业税时要少,所以理论上讲,“营改增”后新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的资产总额会比“营改增”之前下降,而对小规模纳税人就没有什么影响。另外,企业购买机器设备的款项,通过银行借款可以实行进项税额抵扣和费用资本化不失为一种合理的盈余管理手段。

不过,建筑业在购置材料等流通环节时,通常由于项目所处地偏远面临的材料供给商少、而且所需材料比较杂乱零散,就存在就地取材、个体供料的情况,这样有些供应商就无法出具合规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使得新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施工企业不能进行抵扣而多付商品的增值税,加大了建筑企业的营业成本,管理层可以在权衡经济利益下对此类物资进行集中采购、分项目运送,加强对采购部门的监督,督促其正规采购,尽可能从一般增值税纳税人那里进行采购。

(三) 对资金营运的影响

一是营业成本的降低。“营改增”后,新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原材料成本会降低,固定资产成本降低,那么建筑业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也会降低,从而降低了企业的营业成本。管理层还可以通过增加产量降低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也可以减少结转已销产品成本来降低主营业务成本。

二是营业收入的减少。建筑合同的谈判过程中,业主一般占据主动权,业主可能并不会因为“营改增”而多付商品的增值税,由此合同价款变为含税价,企业的营业收入将比“营改增”之前要少[4]。“营改增”之前建筑业的税率是3%,征收依据按照营业额计税,税费计入当期损益,“营改增”后,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为3%,一般纳税人的适用税率11%,“营改增”后小规模纳税人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收入都变成了原合同价款扣除价外税的增值税的余额,减少了营业收入。管理层对营业收入的减少并不容易进行调控,因为营业收入来自外部客户、经销商,做账的原始凭证订货单需要他们的协助,况且增加收入的同时会增加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账户,外界对应收账款的大额上升会加倍关注,而增加银行存款难度更大[5]。

三是现金流量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建筑业管理并不规范,存在诸多问题,如工程款支付比例低,建设单位在每期验工计价时,一般扣除10-20%质量保证金、暂留款、垫付款等,有的项目甚至更低,这些暂扣款通常要到工程竣工结算后才会支付,而增值税当期必须缴纳,这样将导致企业经营性现金流量支出增加,加大企业资金紧张的局面[6]。管理层要加强对项目的追踪,已完工的项目要及时收回应收款项。不过另一方面,“营改增”也可以减少现金流量支出,像新一般纳税人购买原材料和劳务的支出等。

(四) 对资金分配的影响

税前资金分配是对债务的利息等进行分配,如果企业融资是通过银行,那么“营改增”后新一般纳税人由于可以扩大进项税额的抵扣,将可能减少利息的分配。税后资金分配是对权益性资金进行分配,“营改增”后整体税负会降低,税负降低且盈利上升的企业,管理层可以减少权益性资金的分配,适当的扩大企业的规模以使企业达到规模经济。

四、“营改增”下建筑企业的应对策略

(一) 加强增值税发票的管理

根据税法相关规定,增值税实行进项税额抵扣制度,一般情况下,只有增值税专用发票才能抵扣,若建筑企业新一般纳税人没有取得进项税额的专用发票,不仅不能实行抵扣,还会增加营业成本,造成企业税负的上升。建筑业“营改增”虽然还有细节性的政策没有出台,但是不论什么情况,新一般纳税人尽可能地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一定是没错的。为了避免因管理上的失误而造成的损失,企业要遵守增值税法相关条例,加强对增值税发票的管理,制定适合本企业发票开具、获得、传递等管理办法,并且不定期对这些工作进行检查、以防虚开或漏开现象。

(二) 加强财务人员专业技能培训

会计核算是进行纳税的基础,作为财务人员,不仅与增值税发票密切相关,还是会计核算的参与者,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营改增”后会计核算的变更会给他们带来新的挑战,故而管理层要组织安排相关会计和涉税人员参加专业知识的辅导培训,加强新政策的学习,让企业在“营改增”前做好充足的人才准备,使其更新专业技能,熟悉最新政策规定并掌握相关纳税工作和会计核算的衔接,降低税务风险和会计核算风险。

(三) 利用契机,加强纳税筹划

“营改增”将会导致整体税负水平的降低,新一般纳税人企业要善于抓住这个机会,利用流通环节中的税负转嫁来实现减少新税收的目的。如果供应商提供相同质量的产品并且收取相同费用,管理层可以利用“营改增”筛选更多的供应来源。再者,管理层要引导相关会计和税务人员深入研究增值税的优惠政策。当下“营改增”还在实行推广阶段,肯定存在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空间,如果企业财务人员钻研这些新政策,肯定可以发现减少企业税负的办法。

五、结语

“营改增”对于建筑企业来说既是机遇,同时又有挑战。“营改增”可以避免重复征税,对于大部分企业可以降低税负。同时,“营改增”会对建筑业在筹资、投资、资金运用以及资金分配这些财务管理活动上产生影响,从而影响管理层的盈余管理,企业在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会计核算等方面的工作量也会增加,管理层应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把握机会,使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作者单位: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Willian.R.Scott.Financial Accounting Theory,Prentice Hall,1977.

[2]Schipper K.Commentary on Earnings management,Accounting Horizons,Dec,1989.

[3]杨榛.营业税改证增值税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J].会计实务,2015(12).

[4]程双华.浅谈“营改增”对建筑业财务管理的影响[J].财务与管理,2013(2).

[5]张昕 杨再慧.中国上市公司利用盈余管理避免亏损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7(9).

[6]李辉.浅谈“营改增”对建筑安装企业的影响[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7).

作者:胡姣 彭卉

铁路运输企业税务管理论文 篇3:

“营改增”对小微企业税务筹划的影响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国家的税务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和创新。营改增作为税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其推行深刻影响了企业的财务管理及税务筹划。该政策弥补了改革前税制的缺陷,对国家经济发展和企业持续经营都有深刻影响。但由于“营改增”政策实施时间有限,企业的适应程度不足,从而导致了一系列问题。文章以小微企业为例,深入分析该类企业在“营改增”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如财务人员不与时俱进、发票管理不善等,并且为该类企业在合法范围内通过税务筹划来控制成本提供一些方法和对策,从而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小微企业;税务筹划;营改增;内部控制;第三产业

近年来,为了适应我国不断加快的市场经济发展速度,我国进行了不断深化的税务改革。营改增作为近期我国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营改增为小微企业发展创造了一系列有利条件。但小微企业在适应营改增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将以小微企业在营改增进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例,从纳税和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其问题所在,并探讨小微企业应采取何种措施来适应营改增所提供的有利条件,为其进行税务筹划提供一些合理的建议和帮助。

一、税务筹划及“营改增”概述

(一)“营改增”概述

近年来,国家进行了以针对各行业的营改增为主要措施的税制改革。税务部门通过这些措施使税务体系更加健全,征税行为更加优化。这些措施将过去部分行业由增值税和营业税并行征收调整为只征收增值税,并针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分别提出了有区别的政策。这改变了过去针对企业收入征收营业税时造成的重复征税的状况,既减轻了企业的税负和经济压力,也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加有利的环境。

从开展过程来看,其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过程。2011年,营改增试点方案开始推行。2012年1月1日,营改增试点工作率先在上海市的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2013年8月,营改增试点范围在全国的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業进行推广。2014年1月,交通运输业随着铁路运输和邮政服务业纳入试点,全面纳入营改增范围。2014年6月,电信业纳入营改增全国试点范围。2016年5月,营改增政策得以正式在全国进行推广。

营改增对于企业来说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个挑战。企业在享受营改增带来的诸多益处的同时,也要采取措施加紧适应营改增形势,如调整以往的财务管理模式,督促财务人员深入了解税收政策等,并合理利用税法相关条款帮助企业合法纳税,减轻经济压力。

(二)税务筹划概述

税务筹划,是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在纳税行为发生之前,对经营活动或投资行为等涉及到纳税的事项作出事先安排,以达到减轻税负或递延纳税目标的活动。

税务筹划在西方国家的研究与实践起步较早,在20世纪的英国较早出现,得到了法律界的认同,逐步得到美澳等国的认同,并在税收判例中得以应用。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税务筹划理论得以飞速发展和传播,日益成为世界各国纳税人和经营者做出理财决策的重要参考。很多企业都采取聘请专家或中介等方式来为其进行纳税筹划。

该理论于20世纪90年代进入我国,其功能和意义不断为人民所接受。随着近年我国企业数量的迅速增加,其发挥的作用也日趋明显。特别是对于缺少纳税筹划意识的中小企业,税务筹划在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税务筹划在我国发展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普及税务筹划和将税务筹划理论进行本地化应用成为促进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三)小微企业概述

小微企业是相对于大中型企业的一个概念。其绝大多数具有规模小、开设简易且年销售额低等特点。它在改革开放以后开始出现,在近年来得到飞速发展。其与大中型企业一起,构成了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受限于规模和人员等,也使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从经济发展现状来看,小微企业占我国企业总数的比重大,且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在过去几年内,小微企业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方面提供了强劲动力。在增值税纳税主体方面,受到销售额和经营规模的限制,其大多属于小规模纳税人。营改增的提出大大减轻了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具体的原因如税率的普遍降低和税基的变动等。小微企业在营改增的大环境下具有更好的发展条件,会在我国未来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小微企业税务筹划所面临的新形势及问题

(一)企业面临的新形势

1. 营改增减轻了企业的税务负担

营改增的推行一改过去增值税和营业税双税并行所造成的重复征税状况,并且在多方面减轻了小微企业的税负。对于小微企业而言,其税基由含税销售额转变为不含税销售额,直接从计税方面减轻了税负。其次,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纳税税率由改革前3%、5%统一规定为3%,使得小微企业纳税额得以下降。

2. 营改增扩展了小微企业的销售

营改增对小微企业的另一影响是小微企业可以要求税务部门对其经营业务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改变了过去小微企业销售商品无法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状况。由此,下游厂商从小微企业处采购原料、商品和服务的费用也可抵扣。

这改变了以往源于小微企业的商品因缺少增值税专用发票而造成的不可抵扣状况,使得下游企业愿意从小微企业处购买商品或服务,小微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得以大大提高;由此其销售也得以扩展,利润得以增加。并且服务业受企业规模影响较小,利于小微企业经营;发票制度的改革也是鼓励小微企业涉足第三产业的一种方式,从而也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3. 促进小微企业生产专业化

在传统的税收政策下,企业不能扣除外购服务包含的税金,并且营业税额随着流程次数的增加而增加,造成企业纳税额的增加,从而增加了企业的成本。企业因此更加倾向于自行提供全套服务的模式,即生产的各项流程都由自身提供,形成了“小而全”的经营模式。这既不利于服务的专业化外包和分工,又造成了小微企业的资金利用分散,不利于其主营业务持续发展。

营改增使企业外购服务的成本可以扣除,从而鼓励企业外包服务业,使企业生产更加细化和专业化。这也体现了增值税“税收中性”的原则。对于小微企业而言,可以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使下游企业的采购成本可以抵扣,这就使为下游企业提供专业的加工流程或服务成为小微企业盈利的重要模式,提高了小微企业有针对性地发展主营业务,来更好地适应下游企业的要求,即促进了小微企业生产的专业化。

(二)企业所面临的问题

1. 企业管理层对税务筹划重视程度不足

小微企业大多来源于自主创业,其管理层的管理能力及管理专业知识有限,且对税务筹划和财务管理方面缺乏必要重视程度,从而导致在管理行为方面存在缺陷。

在部门设置方面,由于小微企业员工较少,大多存在一人多岗的现象,并且管理层不注重不相容岗位的制约和分离,从而使在经营过程中出现不合法合规行为的风险大大增加,容易为企业造成重大损失。并且管理层对税务筹划不看重,专门进行纳税工作的人员和岗位缺乏,以致企业的税务筹划能力弱,加大了小微企业的经济压力。

2. 财务人员对营改增认识不足

小微企业受限于自身经营规模和发薪能力,对高级财务人才的吸引力弱。这就造成了财务人员的能力相对较弱。且小微企业大多疏于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以致于不能适应与时俱进的会计制度和税务制度等。如其对营改增的认知程度低,影响了其纳税业务操作的效率和水平。

再加上小微企业的会计制度不健全,容易在实际的账务处理过程中存在账目不清的现象,或对资金流转掌握程度不足等。这都导致小微企业不能很好地进行纳税工作和税务筹划,从而造成企业的税负增加,甚至造成纳税工作的不合法合规现象。

三、小微企業如何就“营改增”进行税务筹划

(一)充分利用低税率优势

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小微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具有诸多优势,如人力成本低,租金支出低,经营方向灵活等。这些成本优势最终会转化为销售优势,即部分商品或服务的售价可能低于大中型企业提供的同种商品。再加上营改增对小微企业税率的降低和税基的调整,使得商品或服务的最终售价较低,小微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得以处于较以前更为有利的地位。小微企业要充分发挥成本优势,以市场为导向,灵活地进行经营,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

(二)加强对发票的管理

对于小微企业而言,利润增加的关键在于吸引更多的客户。营改增规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进项税额可以抵扣,所以他们倾向于选择可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供应商。小微企业本身具有其他企业少有的成本优势,只要申请代开专用发票,即可获得更多市场。所以代开发票对小微企业而言尤为关键。

企业要加强对发票的管理,督促财务人员在发票管理工作中合法合规,对其发票代开过程进行监督,减少因失误而造成的经济损失。且代开发票过程中与税务机关的交流密切,财务人员对代开发票的经办能力和与税务部门的接洽能力变得十分必要。所以企业要重视对财务人员能力的培养。

(三)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

营改增后,无论是账务处理流程、会计科目的数量还是纳税申报流程的变化等都发生了改变,加大了会计工作的难度,也提高了对会计工作的要求。小微企业应对财务人员加大对税制改革的宣传力度,让每个工作人员准确了解营改增政策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性等。

针对营业税和增值税的较大差别,企业应采取措施提高财务人员对营改增政策的了解程度,提高其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比如对企业的财务人员进行培训,让其快速适应现阶段的税务环境;建立相关考核制度,鼓励在财务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人员,淘汰不能胜任新环境的人员等。以确保其能够适应营改增的税务管理要求。

(四)接受业务外包,发挥比较优势

营改增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进项税额抵扣做出规定,从而导致其将部分业务进行外包的趋势。而小微企业因其自身特点,在接收外包方面具有优势。小微企业应积极接收大中型企业外包的部分业务,为其提供商品或服务。这既可以扩展小微企业的市场规模,增加小微企业的收入和利润,同时也可以寻求大中型企业在业务上的指导,从而提高小微企业自身的经营水平和生产、服务专业化的能力,利于其持续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营改增全面推行的今天,对税务政策的熟悉度和重视度成为影响小微企业经营的重要环节。目前,税务筹划在大多数小微企业中处于起步阶段,且大多数小微企业没有完全适应营改增的新政策,存在发票管理缺陷、财务人员意识不足等一系列问题。企业只有提高对财务工作的重视程度,深入了解现行政策,并督促财务人员进行学习,提高业务水平,才能更好地进行税务筹划,减轻企业税负,从而降低企业经济压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小微企业应发挥自身优势,利用营改增为企业发展提供的有利条件,从而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武瑶,冯丹丹,季亚男. 营改增对小微企业的影响研究[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13).

[2]王舒然.“营改增”对小微企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商,2016(24).

[3]乔阳.“营改增”对小微企业的影响及完善对策研究[J].对外经贸,2014(03).

[4]叶杨建.“营改增”对小微企业税收征缴的影响[J].商,2016(31).

[5]梁文涛.企业纳税筹划风险研究[D].山东大学,2009.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财经学院)

作者:刘通 唐杭嘉

上一篇:电力电量平衡专家管理论文下一篇:国际税务筹划效益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