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院兴衰管理论文

2022-04-18

观众:“看电影本来应该是一种日常的大众消费,现在却变得很贵族,我几年都不进一次电影院。如果把票价降到20元左右,相信观众会比较认可。”经理:“影院景气不景气根本还是取决于电影质量本身。根据我们这几年经验来看,电影质量高的,票价即使高一些,观众也会很多;电影质量低的,票价再低,观众也不多。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电影院兴衰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电影院兴衰管理论文 篇1:

美国电影教育与好莱坞电影繁荣

当卢米埃尔兄弟的活动影像通过娱乐业商人的吆喝而被全球观众所消费时,没有人会想到电影这一奇技淫巧能有朝一日成为学科谱系的一部分,成为人类知识传授与学习链中重要的一环,进入大学的讲堂。

在西方,电影学科进入大学较早,无论是英国还是任何一个国家,学习如何拍片是最受学生欢迎的科目。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欧美国家相继开办了许多从事电影专业教育的学院。美国的电影教育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迅猛。依托好莱坞庞大的电影产业,大批院校培养的电影人才脱颖而出,使得美国电影狂飙突进,迅速发展为世界电影的霸主。

一、好莱坞电影的起伏兴衰

美国的好莱坞,是迄今为止世界电影业中最大的拍摄基地。这个大量生产有关人类情感、欲望、惊险、恐怖、格斗与战争等多维幻想的梦工场,同时也是当之无愧的全球电影中心。

今天,好莱坞电影已经成为美国电影、甚至是世界主流电影的代名词。可是,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早期的美国电影发轫期,美利坚的电影版图上流行的是大量欧洲电影的复制品或抄袭模仿之作。直到1908年司徒亚特·勃拉克顿主持拍摄一系列描写现实生活的影片开始,美国电影作为独创性艺术才正式走向良性发展道路。

一般认为,早期好莱坞的电影大致分为开拓与建立时期(1903-1929)、鼎盛商业片时期(1929-1939)和古典好莱坞终结时期(1940-1960)。

在第一时期内,好莱坞电影确立了艺术工业化的制片厂制度,并逐步发展集成为垄断性的米高梅、派拉蒙、华纳兄弟等8家超级电影公司。这些公司几乎垄断了北美乃至全世界许多地区的制作发行和放映市场。广告宣传的强势炒作,一批影星的成功推出,喜剧片、西部片、科幻片、战争片等类型电影的系列生产,使得以卓别林为杰出代表的喜剧艺术家声震寰宇。除了以卓别林为代表制作的喜剧片外,20世纪20年代有许多次要电影类型电影在好莱坞得到初步确立,这其中包括西部片、恐怖片,以及迪士尼公司的动画片都风靡一时。

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中期,美国电影进入到一个黄金时期,影片产量稳步上升,美国及其它地方以至世界各地的许多电影艺术家纷纷来到好莱坞寻求发展。战争期间来到好莱坞的英国导演希区柯克不久就在这里占据了显赫地位,他摄制的一系列悬疑影片成为好莱坞电影的经典。1939年,根据畅销小说改编的影片《飘》(《乱世佳人》)在商业上获得巨大成功。随后,年轻的奥逊·威尔斯于1941年)导演了《公民凯恩》,这部从叙事结构到镜头结构均有重大创新的影片,对以后的电影影响十分深远。这一时期好莱坞一共摄制了约七千部有声片,拥有科普拉、福特、惠勒等著名导演,以制片人制、明星制、类型片为核心的制片厂制度进入成熟阶段,并以较高的影片质量和大量的利润称霸于全世界。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得世界电影的格局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20世纪40至50年代,经历了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电影大国,在战争中遭受破坏的程度不一,恢复和发展的起点各不相同,但总体而言,出现了多元发展,齐头并进的新局面。“战争的严重破坏虽然给西欧的电影事业造成了重创,但却促成了西欧写实主义电影的繁荣发展。而本该在战争中坐享其利的好莱坞,却烽烟四起,在战后的年代里几乎断送了自己的生机。”(《西方电影史概论》,邵牧君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版,53页)这期间虽然有电视的冲击、商业政策的失误、欧洲电影崛起等客观因素,但最主要的因素是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政坛推行“麦卡锡主义”,掀起一股政治逆流,对好莱坞进行了长达十年的政治迫害,使好端端的美国电影业急速衰败下来,致使好莱坞付出了20年徘徊于低谷的沉重代价。而这一时期被称作古典好莱坞的终结时期。

60年底末,旧的好莱坞体系结束了,好莱坞进入了新旧更替的过渡时期,“看电视长大的一代”已经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随之而来的是70年代一直延续到80年代,由电影院校培养出来的一批富有才干的、有进取精神的电影主力军进入到电影界,逐步壮大了电影制作队伍,激发了电影企业的活力,并称雄这一领域,从而为美国电影工业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局面。正如电影学者约翰·米勒斯所言:“所有这些年轻的电影作者们能够充分表达他们的理想,他们的脑海里充满了伟大的设想,这些想法会改变世界。带给我们和世界的将是伟大的艺术。”(《理论与批评:电影观念的演变》,王志敏、陈晓云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版,195页)电影史学家通常将60年代发生转变以后的好莱坞称为“新好莱坞时代”。

二、美国电影教育的蓬勃发展

美国电影教育发端于1929年,但发展速度缓慢。1960年,在美国还没有一所院校有权授予电影学专业方面的学位证书。但是到了1967年,全美就有近200所院校开设了近1500门有关电影及电视专业的课程。

美国影视教育的飞速发展得益于电视媒介的兴起。二次世界大战后,作为新兴媒体的电视发展迅速,对电影业造成了极大地冲击。较之于去影院观赏电影,很多人更愿意坐在家里享受收看电视的快乐。好莱坞电影与美国电视经历了互相对抗、互相介入、走向合流三个阶段,最终开始向电视台出售影片。这一变化,使得观摩电影的人数迅速增加,“打开电视看电影”成为美国大众最喜欢的娱乐方式。

起初阶段,美国许多院校一些目光敏锐,富有才干的老师开始开设“电影欣赏课”,于是,那些电影史上的经典默片和20-30年代好莱坞鼎盛时期的优秀影片成为师生们共同关注的话题。到了60年代中期,在纽约(纽约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洛杉矶(南加大、加州洛杉矶分校)的电影院校里,电影(电视)已成为一门主修课程,而这些课程的设置,是直接针对那些电影制作专业的学生。随后由于许多大专院校的学者和研究人员对电影学术的研究的兴趣日益增长,学生们也突然将兴趣转向媒介。对于在视像文化影响下长大的新一代大学生来说,已不满足于大学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们开始向权威挑战,向所有他们看来过时的课程挑战。由于学生们力图摆脱旧的体制的束缚,教师们发现,电影课程倒是一张可以描绘的蓝图,于是许多其它专业的教师相继转成了教电影的教师。电影课程如雨后春笋般的在各个不同的大学的各个不同的系涌现出来:艺术系、英语系、戏剧系等。

在以后的11年当中,也就是到1978年,全美共有1000多所院校开设了有关电影、电视的课程。

在整个70年代中,电影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得以

迅速发展,课程设置也更加规范科学。到1980年,全美已经有16所院校可以授予博士学位;76所院校可以授予硕士学位;227所院校可以颁发学士学位,还有44000多名学生在与电影电视等相关的专业

院校里攻读学位。根据美国电影研究学院(AFI)颁布的影视院校课程指南提供的信息,估计有20万人在学习与电影、电视有关的课程。在这20年当中,电影学科成为美国各高等院校艺术素质教育课程之一,同时,与电影密切相关的人文学科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如今各种类型的电影课程——电影史、制片、电影理论以及与这三门课程相关的综合课程,相继开设。据1990年(AFI)颁布的影视院校课程指南统计,全美有556所院校开设了电影课程,学生人数达到了67131名,分别由3910名大学教师执教。授课方式分为全日制和业余制。毫无疑问,迅速崛起的电影院校以及相关课程的设立,不仅对好莱坞电影的生产产生了影响,而且也对当时上映的各类影片产生了影响。这种情况在1970年代特别明显,当时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怀揣电影院校的毕业证书涌向了好莱坞。

电影院校很注重各种研究方式。举例来说,技术远不如电影本身那么重要,或者说只有影片中个人的表达才是最重要的,电影院校送出了一代导演,他们拍摄的影片风格优美、个性突出,可圈可点。在这些学业有成、富有创新精神的年轻人中,大获成功备受尊重的人物有: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教父》);乔治·卢卡斯(《美国风情画》、《星球大战》);马丁·斯科赛斯(《出租车司机》、《愤怒的公牛》);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大白鲨》、《侏罗纪公园》)。他们四人在电影界都独树一帜,他们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他们的影片成为以后电影院校学生学习、观摩的经典。另外还有许多其他优秀的电影导演如布莱恩·德·帕尔玛、彼得波丹诺维奇、卡朋特等。

电影评论人包尔斯·克雷德说:“我们这一代从电影院校走出的电影人是看电视长大的,这一点非常的与众不同。回首我们的前辈,要么是听歌剧长大的一代,要么就是读新闻报道的一代,而敢于探索,走自己路的电影工作者正是我们这些70年代电影院校的毕业生。这代电影人的出现意味着:他们对电影历史广泛的理解以及政治上的某种意识。”(《理论与批评:电影观念的演变》,前揭,196页)

三、新好莱坞电影的狂飙突进

和早期好莱坞那些大名鼎鼎的电影人一样,这些来自电影院校的毕业生热情满腔,精力充沛、有着丰富的想象力。与他们的前辈相比,不同之处在于:这些人是看电影长大的,他们对电影史有深刻的研究,熟悉各种电影流派,研究过电影特技、剪接、运动摄影,探讨过电影技术的发展对电影艺术所产生的影响;他们充分地了解电影的审查制度,熟悉并掌握电影的运作机制。这些人及其导演渐渐以“电影小子”为人所知,他们大多数是从各种电影学院毕业的,例如纽约大学、南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而不是在片场体系的阶级中一步一步爬上来的。

这些毕业于电影院校的青年导演们,激情满怀,孜孜不倦,每个人都梦想着拍美国大片。他们不断关注和分析大师们的作品,比如约翰福特、希区柯克、弗莱克·凯普拉等。他们把学到的东西带到了好莱坞,他们拍出的电影是用纯电影语言叙述的意识流影片。

学院派们对好莱坞曾有过的辉煌充满敬意,但更确切的说法是:正是在好莱坞,他们与旧的传统彻底决裂,打破了僵化的管理模式,使电影摄制趋于宽松。他们巧妙的将好莱坞电影、欧洲电影、纪录片的传统风格融为一体。对各种流派的电影进行充分地研究,了如指掌,他们的研究方式是独树一帜的。他们摈弃了陈规陋习,重新演绎了不同体裁的影片。为讲述哪些以前在好莱坞影片中不曾讲过的故事,他们发明了新的体裁,创立了新的风格。

这批“电影小子”在传统类型中运作,同时他们也试图赋予传统自传式的色彩。于是《美国风情画》不仅是部青少年歌舞片,也是卢卡斯在省思他20世纪60年代在加州的成长过程;马丁·斯科塞斯在《残酷大街》中,回忆了在纽约“小意大利区”的青春岁月;科波拉让两部《教父》电影洋溢着意大利血统家族中强烈感情联系的活泼却忧郁的感觉。

由于电影是年轻导演生活中重要的部分,很多新好莱坞的电影都是以旧好莱坞为基础的。布莱恩·德·帕尔玛的电影就大量的引用了希区柯克的经典影片《精神病患者》。同时,也有很多导演欣赏欧洲传统,梦想以欧洲模式拍摄复杂的艺术电影。最为人所知的尝试,就是科波拉的《对话》,改编自安东·尼奥尼在现实与幻觉之间暧昧游走的《放大》。

第一批电影院校的毕业生制作的影片直接面对他们同龄人,这些人都是70年代的影迷,而导演这一职业使他们成为那个年代的佼佼者。卢卡斯和斯皮尔伯格成为势力强大的制片,他们合作拍摄了《印第安纳·琼斯》系列,并成为好莱坞新世代的化身。科波拉无法维持个人的片场,但依然是一位重要的导演。斯科塞斯的声誉稳定成长,成为最受影评赞赏的当代美国导演。

20世纪80年代中期,院校毕业的新秀们源源不断的进入美国电影界,创造出“新新好莱坞”。那十年当中,很多最卖座的电影还是出自卢卡斯和斯皮尔伯格之手。其他成功的导演则要年轻一些,如詹姆斯·卡梅隆(《终结者》、《终结者2》)、蒂姆·波顿(《蝙蝠侠》)、以及罗伯特·泽梅基斯(《谁陷害了兔子罗杰?》)

20世纪90年代,很多成功的电影都出自于好莱坞那些受过良好电影教育的“电影小子”之手。斯皮尔贝格的《侏罗纪公园》、布莱恩·德·帕尔玛的《碟中谍》、卢卡斯的《星球大战系列》,以及罗伯特·泽米吉斯的《阿甘正传》、卡梅隆的《泰坦尼克号》、波顿的《断头谷》。“在20世纪末,很多最刺激的好莱坞影片是由出生于20世纪60和70年代,看录像带、打电玩、以及在因特网之下成长起来的新世代所创造的。” (《电影艺术》,大卫·波德维尔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版,561页)而这些人是美国电影教育的受益者,也是好莱坞电影的改造者。正如其前辈一样,这些导演正在重塑经典电影的形式及风格,同时也让广大的观众接受他们的创新。

电影院校的毕业生在好莱坞大显身手,成绩斐然。他们执导低成本影片、个性化影片(Personal filmis)创造高票房纪录的大片、音乐电视、电视广告。他们是那个时代的创新者,受过良好的电影专业教育,以追求艺术为目标,但又不乏对市场的敏锐性,他们摆脱了旧的好莱坞体系的束缚,给好莱坞带来了全新的变化,使得美国电影重振雄风,重新成为世界影坛的霸主。

如今这批当年的“电影小子”仍然活跃在美国影坛,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好莱坞神话。而新一代从电影院校走出的“电影小子”们,已经踏着前辈踩出的道路,续写着属于新一代人自己的电影篇章。

结语

美国的电影教育走的是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的发展道路,依托美国发达的高等教育布局,使大批的年轻学生有机会接受电影教育。好莱坞有影响的世界级导演,除了来自美国专业的电影院校外,还有许多非电影院校的电影爱好者。发达的美国电影教育不仅为好莱坞电影产业提供了大批优秀的电影人才,同时还培养了一批专业的电影评论人以及高素质的电影观众,并以此形成了独特的美国电影文化,使好莱坞成为当今世界电影的领跑者,并以狂飙突进的态势对世界各国电影造成巨大冲击,成为世界影坛无可争议的霸主。研究美国电影教育对世界电影的影响,对正在蓬勃发展的中国电影教育及中国电影产业提供了可以学习借鉴的样本。

(责任编辑:刘义军)

作者:颜红

电影院兴衰管理论文 篇2:

票价:买卖双方都有理

观众:“看电影本来应该是一种日常的大众消费,现在却变得很贵族,我几年都不进一次电影院。如果把票价降到20元左右,相信观众会比较认可。”

经理:“影院景气不景气根本还是取决于电影质量本身。根据我们这几年经验来看,电影质量高的,票价即使高一些,观众也会很多;电影质量低的,票价再低,观众也不多。”

观众:电影不是芭蕾,太贵!

2005年12月24日。圣诞平安夜。北京的温度极低,路人大都缩着头急急行走。笔者趁着影院岁尾最佳档期,到地处中关村的UME华星国际影城采访。这是一个五星级影城,由香港著名影人吴思远担任董事长,拥有四千多平方米的营业面积,设施装潢豪华高档。

已是晚上9点多,影城进进出出的几乎全是年轻男女,充满了青春气息。一位影院清洁工说:“来这里看电影的一般是青年人,一对一对的恋人。中年带着老的少的一大家子来,偶尔也看到。”

华星国际影城运营经理张晓兵,给记者讲述了一个发生在这里的求婚故事有一个小伙倾慕一位姑娘很久;一直没有机会示爱。在影院工作人员共同策划下,他邀请女友到豪华厅看电影,中间影片突然停映,插入了小伙子专门为女朋友制作的求爱DVD。女孩子惊喜之际,小伙子单膝跪下,献上一束花。姑娘非常感动,当下接受了小伙子的求婚。一名从事广告业的年轻观众表示:“我赞成小伙子的做法,到影院谈恋爱确实比较浪漫,票价高一些无所谓。”

但是更多的观众并不认可这种说法,一对恋人告诉记者:“说实在的,票价还是有些高,今晚《无极》98元一位,而我们每月收入尽管中档,但还真的受不了。两个人一周看一次就是200元,一个月就得近1000元,还要交房租费、生活费,负担还是比较重。”

在北京大学的采访却得到一种别样的感受。2006年元旦刚过,记者来到久闻大名的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周围有不少票贩。这里内部环境与设施堪称一流,但是它的影片价格却低得出奇。看一般大片只需5元,《神话》首映票价也才8元,而且成龙还提着一瓶矿泉水出现在大家面前,又唱了一首歌。当天,刚刚放映的《千里走单骑》票价仅10元。一位学生模样的青年人,手里握着票气喘吁吁地说:“不容易啊,排了1个多小时队才买到票,我几乎每周都看电影。”

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没有北大学生那份福气。一位自称是高级水电工的路人抱怨说:“看电影本来应该是一种日常的大众消费,现在却变得很贵族,我几年都不进一次电影院。如果把票价降到20元左右,相信观众是会比较认可的。”导演冯小宁或许说的更透彻:“电影是大众艺术,它不是芭蕾,票价应该降低。票价降低后,起初可能会使发行方在回收资金时增加一定困难。但中国人多,只要能让更多的人走进电影院,重新形成看电影的消费时尚,就会为回收资金提供保障。”

今年新春期间,由北京长虹影院、东四工人文化宫、明星电影院三家单位联合推出的隆福寺“电影文化庙会”活动似乎证明了冯小宁的话。参与“电影文化庙会”的三家影院均以不超过10元的低票价销售,《无极》、《千里走单骑》、《如果·爱》、《情癫大圣》等都在放映之列。居民观影热情高涨,几乎场场爆满。

经理:花钱来买享受,不高!

影协电影院和华星国际影城处于同一交通线上,原为中国电影家协会“金鸡”奖和“百花”奖评奖及各电影学术委员会研讨、观摩电影的专用放映厅,1997年5月开始对外营业,现已跻身于北京首轮电影院之列。2006年1月10日,记者采访了影协电影院刘守敏经理。

爽朗健谈的刘经理开口便说:“电影票价比过去是高了,但是与其他娱乐产品相比还是低,如歌剧话剧演出、展览等。”“影院景气不景气根本还是取决于电影质量本身。根据我们这几年经验来看,电影质量高的,票价即使高一些,观众也会很多。电影质量低的,票价再低,观众也不多。”“当然,我们影协影院票价向来是偏低的,挂着中国电影家协会的牌子,我们会照顾观众。既要追求经济效益,也考虑社会效益。”刘总还讲了一个感人的故事《英雄》上映期间,一对远在昌平的夫妇带着自己的父母慕名来影协影院看电影。当时《英雄》票价50元,人们挤得不可开交,最后加了许多临时座位也无法让所有观众入场。因为错过影片,那位儿媳非常着急,和影院发生了争吵。最后,影院决定双倍赔偿他们四人的票价。后来,这些人都成为影协影院的铁杆影迷,路再远也来看电影。因此,刘守敏经理坚信影院兴衰的关键在于影片自身质量和影院硬软件服务质量,票价并不是根本原因。

张晓兵经理则直截了当地说:“我们尊重观众自己的选择。市场就是有断层,有错位。高消费有权利享受高消费,飞机就有头等舱,火车也有软卧,影院也应该有一个多层次的消费。”张经理还提到华星国际影城是北京最早定为五星级的电影院,完全按国际上最先进的视听技术和装璜设计,装备了目前最先进的2KBARCO高清晰度数字放映机,最好的杜比数码SRD、DTS等系统还音设备等。为了营造豪华的视听享受,每年都会投入巨资维护硬件设备。软件上华星也是追求国际服务水准,场务人员全部经过专业的酒店管理服务和礼仪教育,上岗前经过严格的考核。张经理说:“我们也是在逆境中挣扎。我们2005年相对于2004年的票价没有提升,基本持平,但是我们硬件却变化很大,二厅刚刚增加了一个加拿大大幕,费用十几万元。开业三年来座椅已经全部换了一遍。地毯一周换一次,半年就要全部换成全新地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把票价降到20元,那么华星就完了。”

据不完全统计,北京目前上“星”的影院共18家。其中五星级2家,三星级3家,二星级11家,一星级2家。国家广电总局对“星级影院”制定了详细的评定标准,对影院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环境都做出了详细规定。星级影院确实给观众带来了舒适的视听享受,但从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电影票的价格。首都电影院的关志斌经理表示说:“电影观众的减少有着相当复杂的原因,不是靠单一降低票价就能够使所有的观众回到影院中来。现在的影院都是在勉强支撑,一旦票价下降了三分之一,观众却不能呈三倍的趋势增长,影院的日子无疑会更加难以为继。”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影院经理介绍说,北京的电影票价之所以难降,一是北京的大部分影院都建有小厅,座位从几十个到四五百个不等,一旦票价下降后,小厅容量有限,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益二是各影院在提高影院档次的前期投入较大,降价无疑会使影院的回报率大大降低,三是北京的电影发行渠道单一,影院在价格上没有自主权,更没有从其他地方获得影片的渠道,因此体制上的框框限制了影院间的自由竞争。

买者与卖者是很难达成共谋的一对冤家,观众与影院经理的关注点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前者关注的是票价,而后者强调的是影片质量和服务标准。看来,在电影市场上,票价到底贵不贵,观众到底会不会因为降价而走进影院,是先降价还是先靠提高影片质量来培养观众观影兴趣,仍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作者:崔斌箴

电影院兴衰管理论文 篇3:

漓水悠悠伴古城

我品味过水平如镜的西湖,领略过波澜壮阔的大海,欣赏过激越澎湃的黄河,但家乡的山山水水,草木桥房,这些平凡的事物,却让我更难以忘怀。

家乡,我永远的梦,我是一棵小草,家乡却是那枝繁叶茂的大树,承载着我的梦,即使逝者如斯,留给我的记忆却永远不会风化。她美得自然、纯朴、陶醉。

穿过一座拱桥,古香古色的古镇就出现在我的眼前了。记得小时候,总是缠着父母带我来赶圩,为的是吃上一碗芳香四溢的米粉,每次在凉亭那边转个湾就可看见这铁路拱桥,心里就抑不住激动起来,仿佛那米粉的浓香已飘过数里地扑鼻而来。

我要先行与我的老朋友老同学林会合,他是土生土长在大圩古镇街道上的,对古镇情况了如指掌,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大圩通”,我是特地来向他请教的,因为我对家乡的古镇知道的不多,我犹身为“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大桂林人一样,有时也倍感身在福中有时未必知福。

林告诉我说,大圩古镇就建在漓江边一条2公里长的大堤上,在周围突兀的苍黛和碧绿如玉湾如月的漓江水衬托铺垫下,占尽山光水色,携带着岁月的风光与苍凉,凝重而深邃地一直走来,把桂林山水的韵味发挥到了极致。早在2005年,大圩古镇成为广西唯一入选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我为此而赞叹。

林说,古镇有着一段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联系的荣辱兴衰历史。秦始皇为统一、管理岭南地区,开凿了与比长城呼应的南灵渠,沟通了长江、珠江水系。处于漓江中段的大圩,漕运发达,“逆水行舟上桂林,落帆顺流下广州”,借势发展起来。汉初已初具规模,北宋时已成为商业繁华的集镇和水运枢纽。南宋末设立税务机关,安置税务使衙门,固定圩期,规模不断扩大,从而得名“大圩”。大圩到明代已为广西四大名镇(其它为宾阳的芦圩、苍梧的戎圩、贵县的桥圩)之最。清光绪三十一年《临桂县志》称大圩为“水陆码头”。抗战时更是成为四方云集热闹一时的“小桂林”,赶圩人数多达万人,13座码头像龙爪一般伸入漓江,泊船二、三百艘,商贾往来,商业繁荣。可以说,大圩古镇初兴于北宋,中兴于明清,鼎盛于民国,积淀了深厚的地方商业文化,这是古镇人民引以为豪的事。

我们追寻历史的脚步,徜徉在古镇青石板铺成的凹凸坎坷的街道上。扑面而来的,是一阵古朴典雅的韵味。踏在清幽光滑的青石板上,犹如踏在一个个琴键上,清脆的声音久久地在街巷里回响。一位身材条的女子彳亍于街上,眼神如此清澈,让人想起了《雨巷》中像丁香一样的姑娘,有着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巷子里弥漫着厚厚的水气,定是从漓江里氤氲而来的,无形中让街道随处都定格成了一幅年代久远的水墨画。

街道两旁鳞次栉比拥挤着明清时建的楼房,青砖黛瓦满是苔藓,墙上布满了沧桑的痕迹。屋檐参差错落,经年的雨水跌落在屋檐下的青石面上,一个个幽深圆滑的小洞跳跃前行,这“水滴石穿”的奇观,向我们诉说着岁月的漫长,那古镇人民坚毅的性格跃然于石上,还有那儿时的童谣在回响:“石板路,长又长,南来北往走四方;石板路,硬又硬,千年兴衰我作证……”

古玩、竹扇、葫芦、烟斗,琳琅满目,糍粑、干鱼仔、盐焗蛋、辣椒酱,散发着诱人的油香,这些土特产给我留下的是无穷的魅力和深刻的记忆。一位头发花白的青布衫老人,跟前摆放着手工编织的草鞋,做工精美而扎实,让人赞叹她的心灵手巧。看着她布满了老茧的双手,还有爬满皱纹的脸宠,我不由想起村里年近九旬的外婆,一样的慈祥,一样的勤劳,一样对生活充满了希望,沧桑岁月却掩盖不住笑的清甜。

眼前出现一座高墙深院,想必是当年巨商的煌煌巨宅。林告诉我说,大圩镇清末至民国期间,商贾云集,性情豪爽、勤劳聪敏的大圩人,充分利用水运发达的地理优势发展壮大,一时间“大圩秆杆子”远近闻名,争奇斗艳,逐渐形成了“四大家、八中家、二十四小家”的格局。尤其是“黄李廖高”四大家,龚断了山货布米盐等行业,坐庄桂林、梧州,辐射海内外,四大家还内外联姻结义,几乎控制了桂北一带的经济命脉。如今,斯人已去,留下这青砖黛瓦雕栏飞檐默默诉说着曾经的繁华。瞧,那布满风雨侵蚀印记的门窗,雕花留香的窗棂,廊檐下随风舞动的红灯笼,幽深的院落,让人仿佛穿梭于千年历史中:耳旁滢绕的是不绝的叫卖声、吆喝声、马车声、讨价还价声、小孩嬉闹声;眼前尽是卖草药的、算命的、耍杂技的、卖面的……少年骑着大马穿街而行,秀才摇头晃脑诵读经书,店小二吆喝着端来酒肉,老板的算盘拔弄着脆响,临江的阁楼上,有位妙龄少女独倚纱窗托腮遐思……

经过一座墙壁斑驳的老房子,林说,可还记得这个地方么?我笑了,怎能忘了这座曾经魂牵梦滢的房子呢,记得当年门上有块木牌书写着“大圩古镇图书馆”几个字。读初中时,学校距古镇老街就一公里路程,我们圩日必定要到集市上去“凑热闹”的,我平时最喜欢走这条幽静的青石板巷道。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这个小小的图书室,对于未见过世面的我来说,里面的书也算是丰富多彩,让我有豁然开朗之感了。于是,我每天中午或下午放学后都要跑到这里来看书,离开时还不忘借一本回去阅读,每天只需一角钱而已。好几次遇到口袋里没带钱的情况,幸亏那位善良的馆员阿姨仍然借给那些精神食粮,让我充满感激之情。然而,一天中午,因为看书太过入迷,导致下午上课迟到了,那是我第一次违反学校纪律。老师知道我的情况后,怕影响我的学习,还通知我的家长来教育我。我对书籍的热爱以及接受最初的文学滋养,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过不多远,一座古朴的“筒子屋”引起了我的注意,它不同于那些高墙大院,只是一种轻便式骑楼木结构民宅,我却对它情有独钟。记得我年幼时,体弱多病,父母先带我去村里的赤脚医生家看病,当咳嗽止不住时,父母就带我到镇上来看病,不是去乡卫生院治疗,而是来到这座“筒子屋”,只因妈妈的二舅就在这座房子里开了诊所。我的那位舅公长得高大精瘦,医术高明,日夜给镇上的人们疗除疾苦,却没有显得太严肃,脸上总是挂着慈祥的笑容,人们都喜欢到他家来看病。那时,我也有机会好奇地去看一看这古老的房子。这种“筒子屋”依街而建,由前门、天井、正房、厢房、后院组成。前有沿街开设的店铺,有楼梯可上二层,内部雕工精美。往里是天井,栽种着花草,采光良好。天井后面是正房,高大宽敞,供奉着神像及祖宗牌位。两侧是用来居住的厢房,木质门窗均雕刻精美图案,例如寓意着福、禄、寿的蝙蝠、鹿、桃、喜鹊等等,栩栩如生,精美绝倫。正房后有门通往后院,临江建有厨房和厕所。后门外有台阶通外江边,我有时会沿着台阶到漓江也去洗手,观看来来往往的木船,鱼群穿梭在清澈见底的水中,尤其是在江中洗澡嬉戏的孩童,更是让我羡慕不已。如今,和许多老街上的街民一样,舅公一家早已搬到新区的“古韵新城”,那里的生活条件和设施比老街区优良得多,可以称得上现代化了,人们的生活也已达到小康水平了。那和蔼慈祥的老舅公也已驾鹤西去,他一生克己复礼,为解脱人们的疾病痛苦殚精竭虑,度过了平凡而又光彩的生。一如这古韵留香的雕花窗棂,布满风雨侵蚀印记的门框,以及江边的翠竹藤蔓,沐浴了阳光,却也闪现了金灿灿的光辉。

站在我孩提时期见过最热闹的地方,这里曾经建有一座电影院。虽说当年几乎每个大队部都建有电影院,但镇上这座电影院是当时桂林东乡规模最大、最热闹的电影院。这里留下了我们童年太多的记忆、太多的欢乐。然而,这里的电影院如今已化身为一座气势雄伟的“万寿宫”,“道法禅机论人生,风生水起谈运程”,成为人们祈福之地,游人络绎不绝。我想,应该是人们当年为了建电影院而把“万寿宫”给拆除了,如今,随着大圩旅游业的兴起,人们再次在原地重建了这座古建筑,与重建重修的高祖庙、汉皇庙、广东会馆、湖南会馆等等一道,共同支撑起古镇旅游业的复苏,对古镇人民来说,是一种福音,人们的生活,正如门前这古老的青石板路一样,通向广阔的远方。

青石板路尽头,一座稳健古朴的单拱石桥横跨在马河与漓江交汇处,这正是大圩古镇的一张名片———建于明代的万寿桥。见到万寿桥,我首先想到的是老电影《刘三姐》中的第一个片段,就是在此取景:劳动的人们穿梭于桥上,尤其是一位戴斗笠的农民牵头大水牛过桥的镜头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那画面就是一幅淡淡的中国山水画,应该是这“小桥流水人家”的淳朴画境打动了导演吧,结果也打动了万千观众。这时,一位头裹花布头巾的妇人,背着一个竹编的筐子,脸带微笑,款款上桥来。我不禁想起了明代大才子解缙描写当时大圩的一首诗:“大圩江上芦田市,百尺清潭万竹围。柳店积薪晨昏后,壮人荷叶裹鹽归。”相隔了数百年,但解缙细腻的笔触所白描的大圩,仍让人感受到古镇的恬静与繁荣。

桥呈半月状,十分别致。单拱昂立,横跨马河(涧沙河),东接泗瀛洲,西接青石板路,远望似青龙卧江,近看如彩虹追月,气势非凡。桥身由一块块巨大平整的青石板铺成,接口如刀切一般平整,让人对古人的智慧暗生敬佩。桥面的青石已被行人的脚步磨得溜滑光亮,因为这桥上乃是赏景的最佳去处,人们在此流连忘返。这古朴别致的石桥,这正奔向碧绿漓江的涓涓细流,这携带岁月温度的飞檐吊角,还有蓝蓝天空下,远处的磨盘山,沙滩上萋萋的青草,静而圆的鹅卵石,忽而掠过快活的鸟,一切惬意而安祥,宛如走进一个神奇的童话世界。我不由邀请林一同拍照留念,照片上的我们,或遥视远方,或轻摇纸扇,笑得如此清纯,一如这铅华洗净的古镇。

凭栏远眺,磨盘山下有一小岛,青罗系带,犹如戏水的美人,肌肤若隐苦现,朦胧可人。岛上茂盛浓绿的树林,家如美女秀发,飘逸洒脱,发间氤氲淡淡雾气,微风过处,传来新鲜的山水草木淡香,沁人心脾。这时候,你会觉得远离了城市的喧嚣与浮躁,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重新回到她的怀抱,看云聚云舒,听鸟语虫鸣,闻自然芳芬,心灵在一滴滴洗净,一阵阵清澈,陶醉在童话的家乡。

踏着琴键般的台阶走下桥来,这时,我才发现桥的周身竟绿意盎然,一些绿苔、小草,还有不知名的许多植物,都从石缝中间生长出来,有的甚至长成了“灌木丛”、“小森林”。很难想象,这原本严密的石缝,只要给一颗种子找到了附着的地方,只要有风雨和阳光,就能如此执着地生长,甚至让人看出它有长在“参天大树”的欲望,让人叹服生命的顽强。古镇何尝不是如此,依山傍水穿越千年,依然生长在沉稳而幽静的楼房里,摇曳在凤尾竹的依依倩影里,依偎在山水温情的怀抱里。一如矍铄的长者,积淀着精深博大的文明,阐释着昔日的辉煌与繁荣,泰然面对暂时的沧桑和寥落,只要还充满生命力,就一定还会再现当年的荣光。

下桥往东走,来到泗瀛洲,“瑞霭瀛洲”、“永安门”、“泗水钟祥”、“太平门”,沿鹅卵石路步行五十步左右,就有一道防火墙门,斑驳岁月印记在墙上。这一段街道有些冷清,多数木门是紧闭的,游人也不多,偶有门前一位老人,坐在板凳上翻看发黄的书,门边小孩手拿玩具,偶尔偷瞄一眼行人,只有慵懒的小狗躺在铺台上晒太阳,对过往行人视而不见。

太平门旁,有一块“抗战建国阵亡将暨死难同胞纪念碑”,让人想起当年日冦铁蹄到来的岁月,古镇人民没有屈服,英勇顽强,不畏牺牲,利用坚壁清野、游击袭扰等方式抗击残暴的敌人,不惜献出宝贵的生命。其中,力脚阻击战等成为古镇人民津津乐道的故事广为流传。林还告诉我,其实,古镇人民历来拥有大无畏的抗争精神。他说,1924年11月,孙中山北伐时到桂林设立大本营,就是在大圩塘坊码头起岸,并在江边扎台发表了演说,大圩人民热烈欢迎,并赠送一桶南瓜、白菜,寓意“南北一统”,对北伐表现了极大的热情和支持。灵川最早的中共组织一一中共桂林东乡区委员会和中共毛村支部,于1928年8月在大圩建立,书写了古镇人民革命斗争光辉的一页。另外,万寿桥对面的磨盘山也有“青山埋忠骨”的美谈,那里有清末抗法、抗日名将台湾巡抚唐景崧的墓地,这位晚清名臣定是留连于这方青山绿水和古韵悠悠,还有纯朴的民风,百年后继续演绎他那未了的情怀。

漓水悠悠,百里画廊从这里铺展,碧绿的江水倒映着翡翠般的青山,水中游船穿梭,骑行道上车来车往。古镇、古东瀑布、漓水人家、逍遥湖,草莓岛、蔬菜基地、提子示范园,这些跳动着的音符,也许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感受,或许是那古老的《高山流水》,或许是动人的《外婆的澎湖湾》,但那基调是一样的优美,一样的深情,朝着梦想出发,焕发着新的光彩,永远生机蓬勃。

我爱你家乡,我爱你青松气质,我爱你红梅品格,我爱你家乡的我蔗,好像乳汁滋润着我的心窝……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网

上一篇:旅游业发展评析论文下一篇:市场管理法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