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核心发展论文

2022-04-20

摘要:培育职业院校的核心竞争力,不仅是职业院校本身实现自我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赋予职业院校的历史责任。因此如何培养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是我们不容回避的一个重要课题。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职业院校核心发展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职业院校核心发展论文 篇1: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发展中心核心职能探究

摘 要: 教师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基础和源泉,教育事业发展大势必然要求我们更加重视对高职院校教师的发展。教师发展中心作为新兴的教师发展载体必须充分发挥其职能。本文认为教师发展中心应具备两个职能定位:服务职能和组织职能。

关键词: 教师发展中心 职能定位 服务 组织

高校的发展归根结底是教师的发展。作为教师发展的新兴载体——教师发展中心正如雨后春笋般兴起。教师发展中心,一方面可以满足高校自身的发展要求,另一方面,可以长期有效地促进教师个人的发展。

为了真正实现教师发展中心的作用,其职能定位一定要明确恰当。本文认为教师发展中心的核心职能定位应该归为两方面:首先是服务职能,即一个服务于学术与教学的机构;其次是组织职能,即提高教师自身学术与教学能力的组织者。

服务职能

服务职能主要表现在培训服务、咨询服务、资源服务和反馈服务等四个方面。

一、培训服务

根据教师需求,提供学校文化、学术道德与师德、科研能力与方法、教学理念与技能等方面的交流和培训,帮助教师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促进教师职业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一)校内专项培训

根据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不同阶段的需求,展开针对性培训。邀请校外教育教学专家、校内教学名师、校内专业(学科)带头人、督学专家等为教师提供教学理念、教学基本技能和方法、学术研究方法和能力、职业道德等多方面的专项培训。校内专项培训可以通过新教师入岗模块式培训、在岗教师菜单式培训、教学管理岗位(教学、行政秘书)业务培训等方法进行。

1.新教师入岗模块式培训

新教师入岗模块式培训可以利用每年暑假针对新入职教师组织短期集中培训活动。通过模块式学习,使新教师了解职业教育、了解学校办学特色、重要规章和专业核心技术技能,熟悉校园文化、教学场所、教学资源及功能,掌握教学基本功。通过教案设计大赛、说课大赛、观摩课大赛等专业赛项评价培训效果,并颁发结业证书和获奖证书。

2.在岗教师菜单式培训

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归纳教师需求较多的问题,开展通识性培训项目,提供多层面的菜单式培训,供全校教师选择。如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赛项建设、专业技能包开发等专题业务培训。每学年的春季学期进行培训问卷调查、培训报名与项目选择,秋季学期实施培训。

3.教学管理岗位(教学、行政秘书)业务培训

针对该类岗位的共同特点,可以通过报告、专题讲座、分组讨论和实际操作的方式进行,培训内容可以包括角色与心态转变、工作责任心培养、现代化办公手段的应用等。

同时,针对实际情况组织教学、行政秘书有序开展业务知识培训,包括常规工作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工作注意事项等内容。

(二)校际交流培训

教师要获得长足发展与全面发展必须开拓眼界,跳出既有的思维定势,集各家之所长,广泛开展学校之间以甚至国际之间学习交流。此时教师发展中心应充分发挥其培训服务的职能,为校际培训交流搭建平台。

如教师发展中心制定教师国内、国外学习研修计划,督促参加研修的学员于学习结束后提交学习总结,并在中心内交流共享。此外,定期举办高校间教师发展论坛活动,增加院校间的学习、交流,根据需要,编辑、出版论坛会议论文,提高教师发展中心的工作质量。

二、咨询服务

咨询服务主要是指以教师发展中心为平台,以提供业务咨询、职业生涯咨询和心理咨询等方式,及时解决教师心中的困惑,为教师服务。

(一)业务咨询

建立“教师业务咨询室”,为广大教师提供教学、科研咨询服务,满足教师个性化需求,及时解决广大教师在教学、科研中的困惑,提升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主要工作形式包括:

1.热线电话和在线咨询

中心可以选取固定时间,由教学科研相关职能部门选派专门人员,集中解答教育教学、科学研究、职业发展等方面的咨询问题。教师可根据人员的业务所辖范围,进行咨询。

2.一对一辅导

电话或在线咨询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电话或线上预约的方式,由中心统一安排教学名师或其他专家,提供一对一的辅导帮助。需要进行多次辅导帮助的,中心将提供追踪服务。

(二)职业生涯咨询

1.组织专门团队编写《教师职业生涯指导用书》

编写《教师职业生涯指导用书》的目的在于全体教师阅读此书后,能够熟知自己的职业发展通道,了解职业发展方向或者职业转型方向,帮助教师结合自身优势与兴趣,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2.组织开展专题讲座或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针对不同职业阶段教师的需求、特点分期开设不同讲座,如:新入职教师专场——职业教师之路、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等。

3.组织开展职业生涯咨询服务

依据问卷调查结果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开展不同内容的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实施、调整等咨询服务,促进教师追求卓越,帮助教师实现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三)心理咨询

中心可以特邀有经验和资质的心理专家每周固定为教师进行心理健康咨询、指导。

1.在线咨询服务

本着“以人为本,保护隐私”的原则,心理服务室为教师提供包括电子邮件、QQ等形式的匿名在线咨询服务,帮助教师解决心理问题的困扰。

2.心理辅导服务

通过在线咨询不能有效缓解心理问题的教师,向中心预约进行心理辅导、恳谈服务。

3.心理健康讲座

中心每年可邀请心理专家,举行一至两次的心理健康讲座,丰富广大教师心理保健,通过自我调节缓解职业倦怠和焦虑情绪。

三、资源服务

提供场地、建设优质资源平台等多种形式,为教师教育教学的发展提供资源服务。

(一)提供场地和设备

1.设立教师建议箱

中心设立由专人管理、教师匿名投递的教师建议箱。建议箱旨在收集教师意见,及时了解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倾听广大教师的心声与意愿。

2.建立教师情感宣泄室

建立为教师排解压力、舒缓紧张情绪的专用教室,通过沙箱、减压人、音乐治疗等设备帮助教师科学减压。为保护个人隐私,情感宣泄室不设专人管理,实行全开放制。

3.建立教师休闲区

教师休闲区是为教师提供休闲小憩,放松交流的场所。教师休闲区内配有桌椅,沙发,热水、电脑、音响设备等,教师可以自行准备咖啡、茶、各类饮料、小食品等,在休闲区内放松休息。

(二)收集资源

建立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旨在汇聚本校教学名师、优秀教师教学资源,形成共享机制,为提高教师教学业务力能力提供服务。

中心将以“精品资源共享课”、“优质微课”建设为契机,整合校内优质教学资源,搭建名师视频教学平台,链接名师博客;将优秀教师教案、电子课件、习题册、案例集等教学资源整合到网络教学平台,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和无线网,建成“移动网络课堂”,为师生提供网络在线学习。供教师学习观摩,为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提供便捷服务。

设立自由讨论区,就教师关心或经常遇到的问题,例如,如何使用教育技术工具和教学策略来促进学生主动式学习,如何在课堂上吸引学生获得参与等各类主题展开网络自由讨论。

提供各种课程教学下载工具,为教师制作课件、PPT、动画、制图等工具等提供在线技术支持。

四、反馈服务

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对教师发展中心的工作以及教师自身发展形成有效反馈。

(一)建立政策参考室

中心作为第三方,通过收集整理教师各类问题及反馈信息,为学校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制定、实施、调整教育教学政策提供参考。如:晨练、晨读、晚自习的适时开展、如何评估学生的学习,如何评估教师的教学,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设置条件的确定、聘期目标任务量的多少等等。

(二)建立新教师教学成长反馈信息库

全面跟踪新教师的教学情况,将新教师三年的成长经历、工作业绩记录在册,建立新教师成长个人教学工作电子资料袋,供教师查阅。同时,利用学校多媒体视频摄制、播放系统,为教师提供免费的拍摄,并制作为典型教学案例,形成青年教师教学成长影像资料。

组织职能

教师发展中心的第二个核心职能定位应该是组织职能,即教师发展中心应该充分发挥其组织者的角色,主要表现在组织建立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体系。

一、组织开展专题研讨会

每学年针对全校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开展一至两次的全校性研讨,寻找解决方案或举措,不断规范教学行为、提升教学质量。

二、举办教学沙龙活动

通过举办教学沙龙活动,组织全校教师开展专题研讨与分享活动,通过分享成功经验和先进的教学理念,逐步形成互相学习的专业群体。

1.中心组织教学沙龙,各教学单位轮流承办。教学沙龙的主持人在教学名师、技术能手、学校聘任的专业(学科)带头人中选择。

2.中心向沙龙承办方提供一定的经费,用于餐饮、劳务、日用消耗品等开支。

3.中心每年评选沙龙活动优秀组织奖,并颁发证书。

三、组建名师工作坊

名师工作坊的主要目的是向教师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及教学方法,推广先进教学经验和教学成果,同时介绍行业、企业的新产品、新技术以及新的发展趋势。

1.名师教学工作坊主要由专业带头人或聘请校外客座教授加盟开展活动,以讲座形式进行。中心定期组织名师教学工作坊主题活动,主题由中心确定,向全校公布,各学院以自愿报名的方式组织教师参加活动。

2.每年每位专业(学科)带头人要在名师教学工作坊开展一至两次专题讲座。

3.中心每年评选名师教学工作坊先进个人,并颁发证书。

四、设定教学观摩研讨周

每学期选取一至两周为教学观摩周,所有教师要根据课程安排任意听课两节,以人为镜,找出自己教学的不足之处,吸收借鉴其他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秀之处。

只有找准教师发展中心职能定位,认真开展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实践研究,不断总结自身建设经验,建立起适合本校特色的教师发展中心运行机制,才能大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满足国家对高等职业院校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周冰玉.结合高校特色完善教师发展中心职能设置——以“公能”理念下的南开大学教师发展中心为例[J].东方企业文化,2014(17).

[2]曹琦林.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组织职能定位研究[J].黑龙江教育,2013(4).

[3]西安交通大学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专家工作组.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4).

[4]刘立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发展中心的职能定位与运行机制[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5(6).

作者:孔德颖

职业院校核心发展论文 篇2:

论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实现

摘要:培育职业院校的核心竞争力,不仅是职业院校本身实现自我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赋予职业院校的历史责任。因此如何培养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是我们不容回避的一个重要课题。诚然,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包含了很多的内容,但是文章认为实践教学与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与实现有着重要的关系,基于此,文章从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内涵出发,对如何通过加强实践教学,进而提升职业院校的核心竞争力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实践教学;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实现

作者简介:李国强(1967-),男,汉族,河南商丘人,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河南大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思政教育及研究。

一、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内涵分析

(一)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定义

核心竞争力,从组织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它指的是一个组织或者单位通过内部的整合或者创新,从而使这个组织获得了某种知识和技能,同时使这个组织或单位形成了不容易被竞争对手所模仿的优势和能力,而这种能力和优势为这个组织或单位带来了获取超额利润的能力。显然核心竞争力一般适用于具有赢利目的的企业,但是从广义的角度来说,教育也是一种产业,既然是产业,就面临着竞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产业,它的主要活动是通过某种教育形式或活动来进行“生产力”的生产,它向劳务市场提供了劳动力这种产品,这种产品就是掌握某种专业技能和本领的职业学生。显然,从经济学或产业学的角度来说,职业教育也面临着竞争。按照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原理,我们可以把职业院校的核心竞争力这样定义:职业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职业院校在长期的过程中通过内部整合或开拓创新,或者外部支持等获取或形成的能够支撑学校现在和未来发展的竞争优势,这些优势是蕴涵在学校本身之中的,也是其区别其他职业院校的主要体现。一般认为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包括了:知识、技能与组织三个方面的内容,这三个方面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同时也是具体统一的。

(二)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的特征分析

具体来说,职业院校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一是职业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能够给学校带来长期发展的空间。比如厨师专业职业中学根据市场对厨师的就业需求来开设专业和课程。二是职业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具有局部性,也就是说在某一方面具备区别于竞争对手的特别优势。厨师技校只能在饮食行业具有优势,而在建筑、铸造、修理汽车方面没有优势可言。三是具有独特性。它是本校独有的,不易被模仿的,如某些学校开展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或者授课模式,可能是其他学校不具有,或者不易模仿的。四是具有集合性。它虽然具有局部性,但绝不是单一的,而是学校经过整合的能力。职业学校核心竞争力是通过学校战略决策、培养目标、学生就业、学校管理、学校文化的整合,使学校获得的长期竞争优势。

二、实践教学与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实现的关系分析

(一)实践性教学是职业院校体现职业特色的基础

职业院校的职业特色,是职业院校形成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体现。虽然许多学者在职业技术学校的组建上有不同观点,但绝大部分学者在对职业教育的特色认识上是趋同的,也就是说学者们一致认为职业学校教育应该有职业教育特色。所谓职业教育特色,《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提出:“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一个职业院校没有职业教育的特色,就等于他没有自己的名字和标志,显然就没有形成竞争力。无论是厨师职业技术学校,还是修理汽车的职业技术学校,无不是通过职业特色,来体现自己的竞争力和存在的价值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职业教育特色和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和一致性。实践教学是就是通过实践教学的方法,来使学生掌握应有的技能和专业本领,实践教学是职业院校体现职业特色的重要途径,只有培养出能够以技能服务于社会经济建设的人才,职业院校才算完成了自身的办学目标和使命,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实践教学是职业院校体现职业教育特色,促使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实现的关键所在。

(二)实践教学为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实现提供物质保障

发展职业教育的出发点主要是为地方经济建设、社会的发展以及行业的发展服务,为人的就业服务。黄炎培先生曾经说过,职业教育是“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为己谋生,为群服务”。职业教育的功能虽然已经大大拓宽,但出发点与落脚点同样离不开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离不开为行业的生产服务。职业教育只有全心全意为地方和行业发展提供人才服务、技术服务和社会服务,贴近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贴近行业发展需要,贴近人民群众的致富需要,当地政府才会满意,行业主管部门才会满意,人民群众才会接受和欢迎,职业学校也才能够获得政府和行业的支持和重视,发展才会有生命力。由此可见,只有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出合格的人才,职业院校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也只有通过实践教学,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才能够实现,从而可以得到更多的社会认可与支持,从而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空间。

(三)实践教学体现职业教育的技术技能性

职业教育技术技能性是职业教育的本质所在,也是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的主要体现。职业教育培养的毕业生要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随着终身学习体系和教育“立交桥”的建立,职业教育将不再也不应该是“断层”的教育,职业学校的学生可以继续到高一级学校深造,这种趋势还会发展,升学的人数还会增加,这是职业教育发展所必需的,但是和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学生相比较,直接升学的这部分学生毕竟还是少数。因此,只有让职业教育的毕业生掌握熟练的专业技能,才能胜任所在岗位的需要,这也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培养人才的教育应该有所侧重,有所分工。然而想要实现职业院校培养技术性的目标,就必须通过实践教学这个环节,只有实践教学这个环节,职业院校技术性教育的这个目标才能实现,从而职业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得到具体的体现。当然,强调职业教育的技术技能性特色,并不是忽略其他方面的内容,职业教育也必须强调重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基本职业能力的培养,包括职业道德教育和民族精神培养,包括迁移能力和把技能及知识应用于新的情景和环境中去的能力,如任务技能、任务管理技能、应急处理能力、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等等。

(四)实践教学促使职业院校进行不断的创新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实践教学对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实现是非常重要的。显然为了更好的进行实践教学,就要为实践教学提供更多的条件和支持。这些支持和条件包括师资建设、教学模式的改进、学校组织结构的不断更新以及职业院校对外合作模式的不断创新等等。也就是说实践教学是具有反作用力的,它也需要职业院校提供一定的平台才能够实现。而这个平台是需要不断的创新和改进,才能为实践教学提供更好的保障的。原因是职业院校的核心竞争力一个主要体现就是市场竞争性,不认真思考和面对就业市场的职业院校,其本身的核心竞争力是无法体现和衡量的,然而市场是不断的变化的,这就要求职业院校必须根据市场来不断的进行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而随之而来的便是职业院校在其他方面也要进行一系列的配套改革,只有这样,职业院校才能不断的适应这种变化,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三、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培育策略分析

(一)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是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体系,主要涵盖技能、知识、组织三个方面

通常而言,一个组织核心竞争力的培育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期,一般是5至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当然职业学校也不例外。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需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1]第一是开发与获取核心专长和技能的阶段。综合开发学校的人力及财力资源,明确本校办学特色和办学优势,形成整体核心竞争力的技能。职业技术学校应以办学目标为指导,以注重培训学生职业技能为基础,围绕培养目标开展各种教育活动,以重视培养掌握关键技术技能的人力资源,防止因关键人才的流失而削弱学校的核心竞争力。第二是竞争要素的分析与整合阶段。以学校的核心价值为基础,将特殊技能、人力资本、领导才能、组织管理甚至本校治校精神等融合在一起。职业院校竞争要素分析与整合阶段要特别注意以下两个问题:(1)因强调发展技能而脱离资产知识体系。学校要克服片面追求教授拥有数量的倾向,而应以识别知识体系为前提,把技能作为重要因素纳入整个知识体系中。(2)因重视有形资产的投入而忽视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的有机整合。有些职业院校因为过度追求学校规模和教学硬件设施投入,认为有形资产的投入能够更快的显示出知名度和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组织文化、治学风气等无形资产的投入和重视,使学校发展呈现畸形态势,处于不良发展状态。单纯的规模优势并不能够构成职业院校的竞争优势,更重要的是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有效并重、有效积累。第三是核心竞争力的发展和更新阶段。职业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阶段性和层次性的特点。阶段性是指在职业院校的不同的发展阶段,其核心竞争力所包含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职业院校所处的一定发展阶段对于该阶段核心竞争力起决定和制约作用。层次性是指在高职院校的发展过程中,伴随竞争范围的不断扩大、竞争内容不断的深化,低层次的核心竞争力必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由此,高职院校应根据发展与市场竞争的需要,创新和发展高层次的核心竞争力。这样不仅可以使职业院校的核心竞争力体系更加完善,也可以防止某些阶段性、低层次的核心竞争力因不能适应环境、技术、市场变化而带来的成长能力不足的问题,实现核心竞争力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实践教学,培育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

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来源于一个学院不易被其他院校仿效的办学理念、教育模式、校园文化等互相影响的综合因素,是职业院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所形成的学院文化、管理能力、人才培养模式等资源的整合,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和替代的独特能力,是学校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发展和创新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提升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构建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职业院校在建设优势专业的基础上,通过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采取有效的教学模式,实现培养高技能人才目标的具体过程。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人才,为职业院校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在某些省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已占据高等教育半壁江山。伴随着高职院校的迅速增加,竞争也加剧了。要想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并获得竞争优势,职业院校就必须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学生,本文认为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在专业设置方面强调实践应用性。专业设置是社会需求与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是学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高等职业院校在调整和设置专业时,要准确把握市场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情况,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使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紧密与企业生产、管理结合,增强适应性。另外,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的课程建设与改革是职业院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职业技术院校要积极根据毕业生市场需求,职业岗位和技术及行业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从而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同时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扩大受益面。

2.在教学定位方面强调操作性强的职业教育。根据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需进一步明确专科及专科以下层次的职业教育是培养生产一线的操作人员,而本科及本科以上层次的职业教育是培养生产一线的管理人员和生产技术人员。[2]因此,职业院校开办职业教育就是为了培养第一线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同时由于职业院校存在的就业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职业院校教学重点应该是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技术能力。依据这种明确定位,职业院校教学应以“能力培养为基础,强调实践操作”。针对职业院校的教学定位,本文认为职业院校的教学模式应采用能力本位教学和双元制教学有机结合形成的教学体制,其突出的特点就是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同时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以保证学生走出校门后能够以最短的时间走上工作岗位,从而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力。此模式继承了能力本位教学体制的优点,保留了能力本位教学对能力提升的五个步骤:熟悉环境、入学水平评估、制定学习计划、教学与实践、评估。同时该模式在教学与实践环节中更加强调理论和社会实践,把职业实践培训与理论专业课学习放到相同的高度,可以说此模式结合了上述两种教学方法的优点,真正将职业教学看作一个系统工程来进行。

3.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狠抓实训、实习两个基地的建设。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以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为重要途径。职业技术院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要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厂校合作,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在重点专业领域选择市场需求大、机制灵活、效益突出的实训基地进行支持与建设,形成一批教育改革力度大、装备水平高、优质资源共享的高水平高等职业教育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实践教学与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实现的确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可以说实践教学是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实现的一个基本保证,也是重要的基础。而反过来讲,实践教学也给职业院校的发展提出了挑战和要求,为了保证更好的进行实践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职业院校就需要不断的进行教学模式与组织结构以及管理方面的创新,这些创新,也从其他方面进一步加快了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与实现。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比较有益的结论:那就是实践教学是职业院校核心竞争里实现的保障,我们应该重视实践教学,并不断的对实践教学与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实现与形成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索和研究,这对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与理论意义。

参考文献:

[1]陈锡坚.重视学科文化建设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J].中国高教研究,2008,(8):47.

[2]朱成祥.强化特色,提高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追求[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4(3):15.

责任编辑 刘扬军

作者:李国强

职业院校核心发展论文 篇3:

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探究

[摘要]当前,职业院校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存在以下问题: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缺乏系统化和针对性。据此,提出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策略:重新定位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把握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的要点;充分利用校园活动,做好职业核心素养的渗透;以能力为导向优化职业核心素养教育体系;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全面考查职业核心素养培养情况。

[关键词]职业院校  学生职业核心素养  以能力为导向

[作者简介]郝思惠(1982- ),女,黑龙江鸡东人,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讲师,硕士。(河南 郑州  450002)

[课题项目]本文系郑州市2018年度社会科学调研立项课题“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ZSLX2018711,课题主持人:郝思惠)

一、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分析

职业核心素养,就其实际而言,是一种与职业活动有关的素养,其中不仅包括与行业工作相对应的素养,也包括不同行业之间所具有的共性素养。与职业基础素养相比,职业核心素养代表了一种更高水平的素养,其中包括技能水平、能力素养、道德品格等,是一个人综合能力更深层次的展现。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京发布。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

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多年职业院校教学实践,指出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文素养。人文素养体现出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学生应具备一定的人文知识和人文关怀能力。第二,科学素养。科学素养主要包含以下内容:掌握和了解基本的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了解科技对于人类与社会的巨大作用。在教育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思维,能够在工作中运用科学思维解决问题。第三,学习能力。学会学习,拥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对于促进学生进步与成长有着重要作用。因此,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与学习习惯,即不仅能够主动地去获取知识,也能正确评估与本职业有关的信息,并把学习成果充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最终养成可持续发展能力。第四,生活能力。学生具有健康、独立的社会生活方式及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具备自我认知能力与自我发展能力。第五,良好的行为习惯。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作息规律,热爱运动,行为举止大方得体,不抽烟喝酒,充满“正能量”,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第六,社会责任感。学生具有国家意识、社会意识、集体意识、团队意识、诚信意识等,在学习和工作中能够妥善处理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利益冲突。

二、职业院校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现状

1.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具有一定的片面性。第一,一些职业院校为了提高学生就业率,在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中过多地关注用人单位的标准,而没有从职业长远发展的角度来判断未来社会的实际需求,制定的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人需求。职业院校以用人单位的标准和相关要求为标杆开展学校的实践教育,希望通过这种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第二,一些职业院校在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中,过于强调提高学生的岗位技能水平。这种教育观念是不合理的,职业核心素养培养不能简单地局限于对技能的考察,还应包括社会责任、生活能力、人文知识等方面。

受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片面性的影响,职业院校在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中,难以把握重点,经常出现“事倍功半”的现象,教育质量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最终影响了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

2.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缺乏系统化和针对性。培养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是一项系统化的工作。当前,职业院校主要是培养面向社会和生产一线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这也是职业院校的优势所在。但是,一些职业院校没有认识到职业核心素养本身所具有的层次性特征,在教育过程中没有关注学生的个体需求差异和职业核心素养水平的变化情况。

有专家和学者曾经指出,当前很多职业院校的教育工作缺乏连续性,虽然重视职业核心素养培养,但是没有构建符合职业院校定位的职业核心素养培养体系,如管理制度不合理、职业指导流于形式等问题依然存在,这就导致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不高,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1.重新定位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把握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的要点。职业教育本身所具有的社会性、职业性等特征,决定了职业院校和普通本科院校的差异性。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都具有鲜明的特征,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可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就当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而言,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应包括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学习能力、生活能力、良好的行为习惯、社会责任感等。在这种情况下,职业院校需重新定位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把握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的要点。

第一,当前社会发展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应将职业核心素养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了解所学专业,尽早做出职业规划;鼓励学生发现不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多观察,多思考,最终完成主动学习,并将学习成果应用到未来的社会生产实践中。

第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从多方面关注学生,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仅要让学生的学习、生活變得有意义,还要确保学生具有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心理素质,从而推动学生进步成长。

第三,科学素养会对学生未来职业生涯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时刻提醒学生将知识学习与科技发展、技能转换等结合在一起,不断反思自身的专业技能学习情况,探究学习的意义,寻找科学技术发展与本专业之间的内在关联,并将其转变为自己的内心修养。

2.充分利用校园活动,做好职业核心素养的渗透。职业院校往往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比较高,因此,可以将校园活动作为开展职业核心素养教育的载体与突破口。为了培养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职业院校可以举办诸如读书沙龙、传统知识文化竞赛等活动,以中国传统文化、先进人物事迹、党政历史等为切入点,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3.以能力为导向优化职业核心素养教育体系。有研究认为,职业核心素养教育属于养成教育的一种,所以职业院校需将职业核心素养教育纳入到自身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职业核心素养应落实阶段性教育计划,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段,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

同时,职业核心素养教育体系并不是单一的,在做好教育阶段性分配之后,还需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等工作。在职业核心素养教育教学过程中,广大教育工作者要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等公共课程,从法律知识、道德品行、学业素养、行为习惯养成等方面进行教育,培养学生形成勤奋、坚强、奋斗的优秀品质。另外,还可以班级为单位构建QQ群、微信群,或者以专业、院系为单位成立公众号,充分利用QQ、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开展职业核心素养教育。

4.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全面考查职业核心素养培养情况。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关系到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能否得到个人、学校以及社会的认可。在评价体系中,建议设计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学习能力等多个维度,采用量化考核的方法,让评价更具有可操作性。评价结束后,在第一时间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让学生审视自己在职业核心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查缺补漏,有计划地参与再次学习,最终实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张志军,郭莹.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育路径探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4).

[2]唐小俊.职业核心素养:内涵分析及培养路径[J].江苏教育研究,2017(9).

[3]刘新阳,裴新宁.教育变革期的政策机遇与挑战——欧盟“核心素养”的实施与评价[J].全球教育展望,2014(4).

[4]罗维燕.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學报,2015(11).

[5]吴书勤,周华.高职“多维贯通”培养体系的构建路径——以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为例[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1).

[6]李璇.职业核心素养: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新定位[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

[7]黄俊亮.以提升职业核心素养为关键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艺术品鉴,2016(1).

[8]郑莉琨.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育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10).

作者:郝思惠

上一篇:列宁体制转换探究论文下一篇:公路工程造价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