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核心能力经济数学论文

2022-04-23

【摘要】数学是开启学生思维的钥匙,被誉为“一切科学之皇后”。而职业核心能力则是从事一切工作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更是高职学生与大学生就业的竞争之下,成功的获得职业的关键能力。因此培养与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变得尤为紧迫。本文将围绕职业核心能力的时代要求,以高职学生为主题,围绕“三本位”来具体阐述如何在数学教育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职业核心能力经济数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职业核心能力经济数学论文 篇1:

基于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数学教学研究与实践

【摘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是高职院校普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高职数学课程是培养核心能力的有效载体.有效地改革高等数学教学,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更新数学教学理念、合理选择高等数学的教学内容和模块、改革高等数学教学方法和策略及完善高等数学的考核方式等方面着手,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又能加强核心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职业核心能力;高职数学;教学研究

【基金项目】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教改项目(JG023)

近几年来,加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不仅成为世界职业教育的热点,也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普遍认同的一种人才取向.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是高职院校普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而承载着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数学素质和数学知识应用能力的高等数学教育更是与核心能力的培养息息相关,有效地改革高等数学教学,将使学生核心能力的提升事半功倍.

一、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一)职业核心能力是职业生涯中的基本能力

职业核心能力是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能適应岗位的不断变换,是具有普遍适应性和可迁移性的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既是人们就业、再就业和职场升迁所必备的能力,同时也是在校、已就业和即将就业人群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最早是德国劳动力市场与职业研究所所长梅腾斯在向欧盟提交的一份题为《职业适应性研究概览》的报告中提出“关键能力”的概念,他认为在职业教育技能培养的同时,必须加强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即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我国定义的八个模块的核心能力体系为:交流表达、数字运算、创新创造、自我提高、与人合作、解决问题、信息处理和外语应用.

由于目前社会职业岗位变动日益加快,知识技术周期日渐缩短,终身学习的需求明显增强,对职业人才来说,与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创新、责任感以及自我学习等综合素质是在职业生涯中求职竞争、入职发展和晋职成功的至关重要因素.对于高职学生来说职业核心能力就是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培养毕业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是增强就业竞争力的根本,对个人的可持续性发展和终身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二)高职数学课程是培养核心能力的有效载体

核心能力不同于专业技能,那么如何才能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如何使我们的高职学生毕业后更好地走向社会?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应以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是素质教育的课程载体和有效实现路径,它的培养应贯穿于教育教学各个环节,渗透到各门课程的教学中.职业核心能力是从所有职业活动中抽象出来的一种最基本的能力,它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普适性,可适用于所有行业的所有职业.掌握好职业核心能力,可以帮助劳动者适应就业需要,同时又可不断获得新的职业技能和知识.

高职数学课程作为一门通识基础课,对学生理性思维品质的培养、综合文化素养的提升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发展等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它是培养学生基本的数学素质、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知识应用能力的基本载体,又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的有效载体,具备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功能.众多人力资源工作者表示,在相同条件下,会优先考虑录用学数学抑或是数学成绩较好的毕业生.他们普遍认为,这类学生思维能力强,工作有头绪.高职数学本身蕴含着数学核心能力:量化能力、建模能力、计算能力以及综合应用能力.的确,数学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统计归纳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高职数学课程是培养学生核心能力的载体,要围绕核心能力的培养目标,更新数学教育观,改革现有高职数学课程的教学方法、模式,将学生的能力培养与考核渗透到课程中.

二、基于核心能力培养的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核心能力素养与数学素养同根同源

核心能力素养与数学素养同根同源,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核心能力素养要把一般的竞争力转化为核心竞争力,实现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需要进行抽象分析、利用类比、归纳演绎等数学理性思维,显然这是数学素养在培养核心能力中发挥的作用,没有良好的数学素养,就不可能有良好的理性思维.合理改革高职数学教学,在提升数学素养的同时,势必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二)高职数学教学的现状急需改善

当下的高数教学难以适应高职教育发展.有些院校片面强调专业技能培养,忽视基础课和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培养.很多高职院校教学内容一缩再缩,课时一减再减,甚至面临取消.尽管很多高职院校已经意识到高职数学改革的重要性,有些也在逐步进行或付之于实施,但仍是以“知识本位”为中心的传统数学教育观念较多,忽视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高职数学的基础性决定了它不能脱离专业需要,不能脱离现实生活,更不应忽视有关学生前途的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通过合理的高职数学教学改革来促进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

(三)学生的学习现状不容乐观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高职学生的质量已急剧下降,很大一部分学生觉得学数学就是为了考试,为了拿文凭,更没有意识到与自己的就业等息息相关.从我们数学教师的角度,如何发挥我们数学课的作用,如何更好地为学生的将来铺垫,值得研究.我们要通过数学课的学习,提高数学运算能力、数形结合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基本计算工具使用能力、建模能力,进而提高学生运用数学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浪费时间以及学生学习的厌烦情绪,从而很好地培养相关的职业核心能力.

三、改革高等数学教学,强化核心能力培养的途径

(一)更新数学教学理念,树立核心能力培养观念

传统的教学,教师只是教会学生理解概念,简单的公式应用,简单的解题,很少提升到能力的培养以及与专业课的衔接.改革中的高职数学将以培养理性科学态度、学会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以与专业培养相联系,着重培养核心能力的高等数学基础知识为主线、核心能力相关及专业和现实生活典型材料为背景构架课程内容体系;以实际案例的问题情境为引领,在探索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合理再现数学知识的抽象过程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将建模思想融入课程单元;以数学概念及其基本方法、基本运算为基础,将复杂的数学运算融入数学实验;简化纯粹的计算,重视应用,重视核心能力的提升.

(二)合理选择高等数学的教学内容和模块,提高实用性

高等数学应用价值包括两个不同的层次:一是数学技术在其他学科中的综合应用,具有直接性;二是数学观念、数学思想、数学精神的应用,具有抽象性、隐秘性.高职数学教学应充分发挥其本身的应用价值,体现数学特色.基于培养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这一目标,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研究需要选择高等数学的哪些内容进行教学.结合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层次水平,何种教学模式、何种评价方式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事倍功半地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为此,重视对数学教学内容上的重构和优化,重构和优化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内容上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在内容安排上,为了实现专业学习核心能力有关内容和数学教学内容上高度衔接,在课程内容安排上必须要充分地体现高职特点以及个性化,引入相关的职业核心能力及专业的教学案例,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应用能力,以满足他们各自不同的专业发展需要.在选用教育部推荐的优秀教材的同時,还可以组织教师编写适合各个重点专业的教材,如《工科高等数学》《经管类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数学》及《数学实验》等.

(三)改革高等数学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服务核心能力培养

在对高职数学课程改革中,研究到底什么样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更适合我们的高职学生.在教学中更新数学教育观,认识到数学课程应有的能力培养功能,付诸行动,服务于核心能力培养目标.

1.基于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课堂讲授教学法.它是数学课程的一种传统教学方法,大部分时候、大部分教师用的是此类方法,从培养学生核心能力的角度来说,需要注意的是在课堂讲授中,教师要将抽象的、有形的数学知识,如概念、公式等讲解透彻,注重向学生剖析教师的思维过程,让学生理解其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文化,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基于培养提升学习能力的自主学习法.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选择部分内容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提出问题,自主合作探索,集体分析解决问题,从而来加强数学应用.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不要去修正、批判学生的学习方法,但可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提供机会让他们去面对现实,实现自我.自主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热情、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良好习惯,并从中获得成功快乐的内心体验.

3.基于培养与人合作、创新创造能力培养的小组讨论教学法.教师可以在一个章节结束后,指导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自行归纳、讨论、总结知识要点,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阐述、发言.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自我提高的能力,同时能提高交流表达能力和提炼知识要点、重新整合的创新创造能力,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当然,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要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指点,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另外,对于培养应用能力的数学建模,我们也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发挥他们的想象,建立模型,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创新精神.通过小组讨论学习、建模的学习,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交流表达、创新创造、与人合作、解决问题、信息处理等职业核心能力.

4.基于结合专业、培养应用能力的案例教学法.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学生的专业,设计特定的专业或现实生活案例进行分析.如工科数学中讲微积分时“阶梯式电价”,讲常微分方程时“谋杀案是何时发生的”,讲拉普拉斯变换时“用拉氏变换求电路中的电流”等,讲经济数学的分段函数时“工薪人员纳税问题”,讲概率时“福利彩票概率计算”等.这些案例,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另一方面,真正地使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充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让数学变得好玩,变得好用.由此无形中提升学生解决问题及应用能力.

(四)完善高等数学的考核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通过改革,我校目前考核方式分平时考核、阶段考核和学期期末考核三大类进行.平时考核主要包括学习态度、平时作业、上课发言、提出问题、上课出勤率等;阶段考核主要是考核单元的概念理解和数学应用能力,开卷与闭卷相结合;学期期末考核是考核一个学期的学习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应用和创新能力,在题库的试卷中随机抽取,实行闭卷考.学期课程成绩评定办法:平时考核占25%,阶段考核占25%,学期期末考核占50%.由于数学实验的重要性得到证实并不断推广,为此正在酝酿实行上机考试和闭卷考试相结合,争取考核方式的不断完善.

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根本手段,是“以人为本”教育观的具体体现,关系到学生的就业,关系到学生的前途.从数学教学的角度,需要创造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渗透教育空间,充分发挥数学的教育功能,以适应职业变化的需要,关注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乃至他们整个职业发展都有好处.

【参考文献】

[1]梁军,等.新形势下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的探索.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3(2).

[2]田雷礼.高职数学核心能力要素构成初探.高等理科教育,2011(3).

[3]张胜兵.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高职数学教学改革.职业技术教育,2008(17).

[4]童山东.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探索.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9).

作者:徐春芬

职业核心能力经济数学论文 篇2:

浅谈如何在高职数学课堂中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摘要】数学是开启学生思维的钥匙,被誉为“一切科学之皇后”。而职业核心能力则是从事一切工作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更是高职学生与大学生就业的竞争之下,成功的获得职业的关键能力。因此培养与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变得尤为紧迫。本文将围绕职业核心能力的时代要求,以高职学生为主题,围绕“三本位”来具体阐述如何在数学教育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真正做到提升高职学生的时代就业竞争力以及在职业行业上的发展能力。

【关键词】职业核心能力 高职学生 三本位

【基金项目】课题名称:融入职业核心能力的高职经济数学课程教学与考核研究——以湖南科技职业学院为例,课题编号:KJJYYB201405。

前言:

近年来,高职院校毕生就业难、离职率高、晋升难等问题愈演愈烈,引起了职业教育界的极大关注,追根究本高职毕业生职业核心能力的缺失暴露无遗。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期。作为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衔接的第一线高职教育,如何为国家发展提供充足的高端职业人才,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尤其是在数学这样抽象枯燥的课程改革方面,提出了挑战。就目前形式来看着力培养与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已刻不容缓。

一、以学生为本位,课堂设计紧紧围绕学生

据有关心理学数据显示,单纯的说课式教学,学生仅能获得全部知识的5%~10%。而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知识获得率却能达到70%~80%。

延伸到高职院校数学课上来看,相差悬殊的数据,是教师只注重理论灌输式的教学,带来的悲剧。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本位是改变这一现象的最好办法。

二、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数学教学活动作为载体

1.自我学习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我学习的能力不仅是高职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阶段,顺利完成本学业的先决条件,更是进入职场之后接受教育并獲得终生发展的重要条件。

例如数学教师要求高职学生每天自主学习数学习题,养成每天做一张试卷的习惯。然后自己结合参考答案,进行分析,标明不会的,课堂上听老师认真讲解。一周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编写一份数学试卷,和同桌替换做题。这样不仅让他们养成了习惯,还提升了综合分析能力,以及批判性的阅读的能力。

2.数字应用和信息处理的能力。

在信息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掌握基本的数字应用技巧,已经成了生存的本能。

对于数学来说,本身就是依靠数字存在的。尤其是统计学在各个行业都不可或缺。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可以安排学生把自己本周的消费情况做一个详细的统计,不仅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而且依靠消费带动的课堂,往往学生对数字更加敏感。

而且数学的教学完全可以走出课堂,回归生活。借助生活中的信息,来完成数字的应用。

3.与人交流、与人合作的能力。

交流能力是当今社会工作者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在数学教学中,给学生创设提供书面陈述的氛围很重要,例如在讲解正负数的时候,让学生进行口头陈述正负数的概念,并且说出这些信息的来源。之后请另一位同学对本同学的讲述提供建议,教师做总结,从中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增加学生对自己观点的谈判能力,为提升与不同层次的人建立联系并且持续地保持联系的能力做铺垫。

4.创新革新和应用外语的能力。

创新是科技发展的第一驱动力。如何增加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对我国的基础创新起关键性作用。

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自己组织创新大赛,例如用英语讲授一次数学课程。这看似很荒谬,但是对于参与大赛的学生来说,不仅提升了组织和管理的能力,达到思维的创新性跳跃。而且多方面的综合知识,转换外语更加深了学生对本节数学课程内容的印象。

三、以任务驱动为本位,注意实践过程的考核

高职院校应该经常把学生送到合作的企业单位见习。就数学专业来说,可以从事的岗位很多,其中同科目的数学课堂教学最有效果。高职院校可以一学期组织两到三次进学校授课或者学习的活动。高职教师把单纯的试卷考试一部分取代为学生在见习过程中的表现。当然要写见习报告,总结本次见习学校数学老师课堂上讲授的知识要点以及授课技巧。让学生组织讨论,自己设计一堂别开生面的课堂,在数学考试中作为一项考核内容。

高职院校学生核心能力在数学课堂中的提升,仅仅依靠教师是完不成的。这需要院校与社会企业多方合作,共同促进学生整体能力的提升,最终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田荣.微课教学在高职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7,(12):263-264.

[2]唐军.基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五年制高职课堂教学研究[D].导师:吴锷.苏州大学,2016.

作者:周密

职业核心能力经济数学论文 篇3:

高职应用经济数学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要素的探索①

[摘 要] 高职应用经济数学课程进行项目化教学改革时,教学设计是对整个教学活动的规划,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在项目化教学中,要特别重视教学设计的四个关键要素,即教学目标、学生活动、教学环节、评价方式,并分别以经济类专业为例阐述如何实现教学目标的实效性、学生活动的有效性、教学环节的科学性、评价方式的多样性。

[关 键 词] 应用经济;数学 项目化;教学;教学设计;关键要素

高职应用经济数学是经济类专业的一门基本素质必修课,不仅是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奠定数理基础的一门课程,也是支撑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创新意识和开发学生理性思维的重要载体,同时对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课堂教学的源头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依据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分析、计划并做出具体安排的过程。但到目前为止,相当数量的高职应用经济数学课程教学设计,存在教学设计偏离学生培养目标、不符合专业需求,学生活动设计流于形式,教学流程设计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等诸多问题。教学设计,成为高职数学教师教学改革中一个非常关键且亟待改进的薄弱环节。戴士弘教授提出的项目化教学,为应用经济数学课程的整体设计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思路,即课程教学基于专业项目,以专业项目为课程内容的载体,通过项目的完成来建构知识体系,强化了理论知识的实践性。戴教授指出职教课程的设计原则有以下几项:课程内容要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素质为基础,突出能力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以实训为手段,教师要设计出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基于此,笔者认为在应用经济数学课程的项目化教学设计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四个关键要素,即教学目标、学生活动、教学环节以及评价方式。

一、教学目标的实效性

教学目标是教师通过教学而达成的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是整个教学设计的生发点,非常重要。但很多教师却总是忽略这一点,教学目标的设置往往流于形式,要么偏离学生学习实际,要么在教学过程根本不关注目标达成与否。要设计好一堂精彩的课,教学目标的实效性应该是也必须是首要的关注点。而要实现高职应用经济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的实效性,学情分析和专业需求分析非常关键。

如今高职学生生源大致有两类,一类是普高生源,一类是对口高职生源,这两类生源在数学基础认知水平以及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上是存在显著差别的,因此教学目标的设置应该基于学情分析而有所区分。如极限章节,普高生源的教学目标是理解极限的概念,掌握函数极限的运算;了解货币的时间价值,掌握复利与贴现的计算,理解连续复利公式;用函数、数列与极限的知识和思想,能计算单利与复利,能计算贴现值,能确定存款、贷款和投资方案。而对口高职生源的教学目标是理解函数和极限的概念,能完成一些简单函数极限的运算;了解连续复利的计算方法;能运用函数与极限的思想确定存款和贷款方案。

项目化教学是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包括单项能力、综合能力、解决职业岗位问题的综合实战能力)为着眼点的,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所以应用经济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必须立足于学生专业岗位工作过程的需求,才能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以经济管理专业为例,微分章节的教学目标设置为:运用函数与微分知识,能够分析典型的、常用的经济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能从经济现象中提炼出经济函数模型,能辨析经济函数类型,能用常见的经济函数分析和解释经济现象,能解决经济中的最值问题;能根据导数的定义计算边际与弹性,能运用导数的方法解决边际成本、边际收益、边际利润等问题;能利用边际与弹性的概念对经济现象进行简单的边际分析和弹性分析;能运用函数的极值思想,对常用经济函数的问题做出最优决策。以金融证券专业为例,概率统计章节的教学目标设置为:运用概率基本理论,能合理地获取数据资料;能正确认识与分析经济现象中随机变量及分布,能确定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能对随机事件、随机变量问题建立有效的数学模型;能运用方差和期望对经济现象中回报率和风险度进行评估。

二、学生活动的有效性

项目化教学是以项目为载体,通过引导学生完成一个个项目实现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学中会设计很多学生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边做边练能力,边做边学知识,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融合起来。这些活动是学习项目的小单元,活动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项目推进的成败。要保证学生活动的有效性,恰当的教学策略是核心。教学策略包括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教师指导的策略,组织和协调的策略等。创设问题情境可以从生活实例入手,也可以从专业岗位问题入手,总之要找准学生的兴趣点、兴奋点,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让学生很好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同时,在情境设置时要预先设定各种可能出现的职业情境,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教师指导学生主要是对学习项目进行分解,否则学生容易毫无头绪,对项目无从下手。另外,教师在指导学生活动时要注意指导时机恰当,指导程度适度,指导方法得当,一方面避免因过度指导,使学生缺乏学习的自主性,另一方面防止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因没有得到及时的指导,丧失继续学习的勇气和积极性。应用经济数学项目化教学,往往需要通过分组完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组织与协调,根据学生的学业水平、合作情况、个性特点、兴趣能力,以及学习任务的难度进行合理分组,优势互补。也要善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在项目的完成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三、教学环节的科学性

项目化教学的中心是学生的能力训练,因此教学环节的设计也要以学生的能力训练过程为主线。通过项目化教学设计,以项目导入,任务驱动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以小组协作,分工完成进行阶段性学习,紧扣项目做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以教师指导,组间交流展示学习成果,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以组内评价、组间评价和教师评价形成项目成果评价,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应用经济数学作为数学学科,具有理论性强、知识点之间逻辑性强的特点。因此,教学环节的科学性也体现在教学过程是否贯穿了数学建模的基本思想。即创设任务情境,引导学生提炼出经济量的数量关系,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然后为解决这个数学问题探索数学方法和数学理论,最后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这样,教学内容不再是章节体系,而是由项目引领学习内容,让学生置身于岗位工作的模拟项目中,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在實践的基础上思考,教师再加以归纳和指导。

以投資理财专业的复利公式的学习为例,教学设计时对教学环节的安排如下:(1)项目导入,创设项目情境。小A2016年9月考入成都职业技术学院投资理财专业就读,临行前,父母给了他10000元,用于大一这一年的日常生活支出,但小A觉得自己已满18岁了,应该学会独立,通过打工的方式挣到自己的生活费,所以不打算动用这笔钱,因为才进大学,还没有其他的理财方法,就准备把这笔钱存入银行,作为自己将来毕业后创业的准备金。但银行储蓄的方式包括整存整取、零存整取、存本取息、活期存款、通知储蓄等,要求学生帮小A规划一下如何存款更划算。(2)学生分组、分工,进入角色。学生到银行咨詢或上网查询储蓄方式,讨论如何将存款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涉及银行利息如何计算?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探索复利公式时进行了极限的概念和运算的学习,最后小组协作,组间交流,运用极限得出复利公式。(3)展示成果,评价交流。利用复利公式比较多种储蓄方式的获利大小,得出储蓄方案。(4)反思和延伸。要求学生提交关于自己在校三年的一份储蓄理财方案。

四、评价方式的多样性

教学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教学评价,多样化的、科学化的评价方式能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改进教师的教学决策,也能带动教学变革。教学评价的方式很多,如最常见的试卷考核与评析,或者是成果汇报与交流,还有小组互评、生生互评,另外,还有注重平时的学习过程的积分制评价等。同时,项目化教学对学生的评价还应该是多元的,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时不仅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资料的收集与处理能力、知识的运用能力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团队意识、创新精神。因此,以投资理财专业为例,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和专业特点,评价方式为“过程考核(积分制)+项目考核”复合方式。过程考核是形成性评价,在项目设置的同时根据学习任务制定相应的项目评价标准,在完成项目的同时进行适时的自我评价、小组互评以及教师评价,使形成性评价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始终。项目考核是结论性评价,分组执行,每组设立组长,题目就是要求提交一份符合学生实际的大学就读期间的理财规划方案或教育投资方案。这一考核方式不仅能培养大家的团队合作精神,而且能尽早培养学生的投资理财意识和理财能力,顺应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何克抗,林君芬,张文兰.教学系统设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4-28

[2]戴士弘.职业院校整体教改[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6-17.

[3]刘宇昕.教学设计理论的形成性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3(5).

[4]盛群力.现代教学设计论(修订版)[M].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

[5]肖少.从建构主义学习观论学生的主体性发展[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4):1-5.

[6]李峰.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26.

[7]陈玉阁.高职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与序化[J].教育与职业,2009(14).

作者:左莉

上一篇:国家开放大学国际贸易论文下一篇:市场价格法律教育探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