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思想道德教育论文

2022-04-28

摘要:思想道德素质是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能力的内核,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是政治定力、道德品格、敬业素养、爱心品质的统一体。当前,高校辅导员在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存在着外在培养体系不够和内在自律不高的现实问题,应从着力培育核心价值观,拓宽培养维度,健全培养机制三个路径来提升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素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校辅导员思想道德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校辅导员思想道德教育论文 篇1: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思考

◆摘  要:当今时代高校辅导员的作用并不亚于教授课本知识的教师,他们担负着各高校学生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同时还要服务于学生们的日常管理工作。俨然成为了学生们的“大家长”,其重要性不可言喻。高校辅导员的素质是决定学生综合素养的主要影响依据,因此建设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是各高校任务的重点之一。本文将通过对新时代高校建设辅导员队伍的基本工作素养引发思考,分析了为何需要加强对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建设辅导员队伍有怎样的意义,并就当今时代下建设高校辅导员队伍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需要进行改进的方向进行了探讨,最后基于这些问题给出一些有效解决办法。加大对高校建设辅导员队伍的问题重视,使其不断在发展中得到进步,提升辅导员在工作中的责任意识,建立自我认同感,使辅导员工作更加有实效。

◆关键词:新时代;辅导员;建设队伍;培养

一、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需要有的基本素养

1.心理素质积极稳定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并不轻松,甚至可以用非常繁重来形容,还要处理许多突发的状况。由于近些年国家进行了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创新,高校人数不断激增。这就导致辅导员人数不足,一个辅导员要管理多个班级的学生,思想和精神压力可想而知。这时候就需要高校辅导员有一个稳定且强大的心理素质作为支撑,否则当工作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使高校辅导员产生焦虑情绪,甚至出现职业倦怠。因此,拥有强大的心理承受力和稳定的心理素质已经成为各高校辅导员们的必备技能。

2.业务能力强大

各个高校的学生都是为祖国的未来做建设的接班人,任务就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学生们在高校中学习知识与能力,为走上社会打下基础。而辅导员是辅助学生们学习知识和提高专业素养的重要因素。高校辅导员应当根据学生们的专业特性和学习的方式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协助工作。育人应当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紧跟形势的思想观念,这样辅导员在与学生们沟通交流时才不会出现因思想和能力的误差,造成不良的后果。因此,高校辅导员不仅要有灵敏的洞察能力、事物组织协调能力、心理疏导能力、掌握整体大局的能力,还要精通社会、心理、教育、艺体等方面的知识。只有丰富了自身的业务能力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学生工作。

3.思想政治素养过硬

当今时代的学生们已经不是传统教育下的孩子,他们所接触的社会、经济、文化都是新时代的产物。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都紧跟当下的时代形势,思维更加活跃跳脱。因此,高校辅导员就需要有极高的思想政治素养,在对学生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为其树立正确的三观,为学生们走上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高校辅导员还应借助自身的思想影响力,在一朝一夕中将良好的思想观念渗入到学生们的教育之中,切实做好高校学生们的思想政治工作。

4.道德水平高尚

高校辅导员是陪伴学生们从入校走到毕业的重要引路人,将是学生们在学校学习过程中亲密的伙伴,人的天性便是模仿,特别是刚入高校涉世未深的新生,辅导员们一举一动都将是影响学生们思想与行为的重要因素。因此,高校辅导员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都应当严格要求自己,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到诚信友善、公平正直、遵纪守法、道德高尚,并且要有崇高的职业操守。真正做到言行统一,爱岗敬业。在学生们的心中建立一个良好的高校辅导员形象。

二、进行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意义

1.促进高校革新和发展

加强和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必须充分调动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的力量。辅导员直接承担学校所管辖年级以及班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管理任务,是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与行为管理的主要力量,在学校成长中扮演着主导作用,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责是将思想政治管理工作落到实处。[4]辅导员高校辅导员的自身素质和管理工作的效果,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有一定的影响。怎样进一步提高辅导员的素质,完善大学辅导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开创大学辅导员工作的新局面,是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重大课题,是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的客观需要。

2.为培养高质量人才做准备

现阶段高校不断的扩大招生规模,在校生的数量在持续上升。随着高校招生人数的增加,学校的教学质量也存在着良莠不齐的情况。学生的思想三观也在大学时期蓬勃发展,努力教导与管理好学生,完成党和国家交付的有重大战略意义的重任,都应该具备一定的政治素养和才能。对辅导员而言,在新时代需要赋予其全新的含义。在这样复杂的局面下,辅导员与教师应当突破陈旧思想共同提高,和新时代思想同步,做好学生管理工作,为社会培养政治素养良好、全能创新型人才。

三、建設辅导员队伍时出现的问题

1.高校严重缺少辅导员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步入了一个加快发展的新时代,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策略的推行,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也不断扩大,在校生总量迅速扩大。但是,根据教育部1:200的辅助人员和学生人数配置标准,不少院校的专职辅导员配备人员严重短缺,一名专职的辅导员平均下来需要对300甚至400到500个学生进行管理,这大大超过了辅导员能够承受的工作量。由于辅导员与学生的比例严重失衡,就加大了对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的难度。势必出现教学效率严重降低,辅导员与学生无法进行深度的思想沟通。

2.辅导员工作职能不清晰

高校对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划分不明确,使其工作职能较为泛化。以致于大量事务性工作和与其职责无关的管理工作落到高校辅导员的头上。大学辅导员的主要工作重心是对思想政治的教育,但随着经济社会和客观形势的发展,口头讲述式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已不能满足现代大学生的真正需要。如心理教育、职业道德、思想信念教育等也在实际工作中的所占比重逐渐增强,尤其是思想道德教育,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思想道德价值观逐渐削减,但新型的道德体系还没有进行落实,社会生活目标存在不确定性、权力与金钱相互崇拜、道德与信用之间缺乏唯利是图、金钱主义抢占上风。但现在高校对于个人道德修养方面的教育效果也非常有限,因此高校辅导员就需要充分运用自身的职业优势,多对学生开展个人思想道德教育活动,让大学生不仅能在学习上毕业,也能在个人人品涵养上毕业。

3.高校辅导员队伍人员不稳定

大学辅导员由于缺乏领导工作的政治能力,和由大学后劲辅导员所承担的学生管理任务繁多、头绪繁杂,不仅涉及到大学生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还承担了大量的校园管理、学生社团组织、党组织管理和社会性工作,因此,应当全力支持并有效辅助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既要顾及全面又要兼顾细节。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繁杂多样,但没有很强的工作使命感缺少积极性。这是由于辅导员没有认清自己的工作职能与地位,忽视了其职责的重要性,无法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而且,大部分院校都没有完备与健全的服务管理体系,辅导员在开展相关工作的过程中无法充分体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参与辅导员工作的教师也没有进一步提升与发挥的空间,以致于高校辅导员对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的消退,使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无法稳定发展。

四、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解决策略

1.科学合理的进行辅导员的选聘

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素养与未来发展的潜能,最重要的是对辅导员的选择和招聘。在进行招聘辅导员时,应当严格遵守准入制度,不能因为急于寻求数量的充分而忽视了准入标准。应当严格遵循品德与才学兼备的选聘原则,严谨的选拔出有较强思想政治、精通业务工作、遵守纪律、良好作风习惯的人才,得以使学生获得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校在进行高校辅导员选聘时,应当保证选聘过程中的公平公正与公开,以考核的模式进行人才的筛选。使招聘的高校辅导员达到思想政治素养、道德水平、稳定的心理素质、组织能力和创新思想的高标准。同时,数量与质量得到保障时还应当考虑到高校辅导员男女比例的协调,新旧辅导员的搭班管理,有利于后续工作的展开。

2.革新工作目标,明晰工作职能

高校辅导员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们有效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育工作的重心偏向对高校学生们的思想政治的教育。组织学生党建与团建工作、课外教育管理以及课外活动的指引。学校应当明晰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能和工作目标,做好辅导员与校内其他工作部门的职责分工,使高校辅导员从繁重的工作中跳脱出来,能够有足够的时间真正与学生们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需要,从而更好的解决学生们的问题。以此使高校辅导员的效率得到提升,并保证了工作质量。辅导员又区别于其他专业课的老师,专业课老师教授学生们本专业的知识,而高校辅导员是以课外形式的教育为主,并且具有管理学生日常的工作职责,随时对学生们可能发生的事情进行问题的解决。

3.对辅导员进行业务能力的培养

学校要建立高校辅导员终身学习不断进步的思想,重视对辅导员的培训与发展。倘若不及时对高校辅导员进行工作上的指导与培训,很有可能会落后于当前的发展形势,对后续的工作必将会有一定的影响,并且会阻碍高校辅导员队伍的长久发展。各个高校在进行辅导员培训工作时,应当根据本校的发展情况制定培训内容。加大高校辅导员的在岗培训力度,使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更加专业和科学。通过多种培训模式进行高校辅导员知识的增进和业务能力的培养,不仅包括工作技能,还应为高校辅导员普及心理、管理、教育与社会方面的基本知识。并且对其发展心理咨询能力、政治理论水平和职责技能指导的基本素养。定期组织高校辅导员交流探讨,对工作经验进行总结。

4.强化辅导员综合素质的建设

想要加强学生们的思想政治素养,首先要将高校辅导员的综合素养进行提升。高校辅导员的影响力比我们想象中要更加深远。因此,学校在培养高校辅导员时应当建立完备的培训体制,为综合素质的培训开设专门的资金库,形成制度倾斜,加大对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视。支持高校辅导员进行学历的深造,提升辅导员们的学历层级和工作能力。使其在不断的学习中完善自我,为业务能力的提高创造条件。并且对新任高校辅导员进行完善的岗前培训,不定时对其进行在职能力的评测,激励新任高校辅导员在工作中不断探索,不断进步,有效提高思想政治、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还要加强高校辅导员与其他院校辅导员的联系,相互汲取工作经验,开阔工作思想,为更高效的工作做足准备。

五、结束语

结合上述分析,建设高校辅导员队伍的道路是充满艰辛和挑战的,学校应当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由于我国教育体制的全面革新,高校入学人数也在逐年攀升,为了更好的迎合国家的体制发展,各高校也随之增大了学生的招收量。学生数量的不断扩充,给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压力,辅导员人数已不足以满足当下学生的需求,这就给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带来难度。新时代不仅给学生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加大了对其自身的挑战,高校辅导员若想紧跟新时代的要求,就必须进行重新定位,加强自身的管理组织能力,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思想觉悟。不怕面对各种困难,积极找出有效的工作方式,使高校辅导员队伍向着积极的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纪宏耀.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思考[J].  2021(2015-1):8-10.

[2]刘丽霏, 李东泽, 刘洋. 新时代高等教育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思考建议[J]. 农产品加工, 2020.

[3]刘丽霏, 李东泽, 刘洋. 新时代高等教育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思考建议[J]. 农产品加工, 2020.

[4]赵志海. 关于新时代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问题思考[J]. 青春岁月, 2019, 000(011):161.

[5]吴佳禹. 探析新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20(10).

[6]劉丽霏, 李东泽, 刘洋. 新时代高等教育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思考建议[J]. 农产品加工·学刊, 2020, 000(001):113-114,120.

[7]章洁.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探究[J].  2021(2015-10):26-27.

作者简介

陈龙(1986.11—),男,四川成都,汉族,大学本科,四川师范大学,学生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教育。

作者:陈龙

高校辅导员思想道德教育论文 篇2:

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素质的内涵及其提升路径

摘 要:思想道德素质是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能力的内核,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是政治定力、道德品格、敬业素养、爱心品质的统一体。当前,高校辅导员在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存在着外在培养体系不够和内在自律不高的现实问题,应从着力培育核心价值观,拓宽培养维度,健全培养机制三个路径来提升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素质。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素质;提升路径

素质是人先天禀赋及后天努力所综合形成的素养、修养、能力及稳定心理品质的共同体。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特殊性决定了其思想政治素质的不同之处,即通过评价与激励方式,树立道德榜样,塑造理想人格,成为其职业能力的特殊的素质和能力,具体说来,高校辅导员思想道德素质是政治定力、道德品质、博爱思想的统一体。

一、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素质的内核

(一)政治定力

政治定力,就是在思想上政治上排除各种干扰、消除各种困惑,坚持正确立场、保持正确方向的能力。一个人的政治定力体现了其在意识形態方面的特性,主要涉及政治立场、政治观点与信仰等方面。高校辅导员必须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政治定力自然是摆在第一位置的思想道德素质,高校辅导员的政治定力是由政治立场、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价值、政治行为规范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形成的有机整体“素质力”。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力军,是大学生人生发展的引路人,必须始终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价值、政治行为规范,始终将加强政治定力建设挺在前面。第一,高校辅导员必须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这体现为扎实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对社会主义的信心与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第二,高校辅导员必须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认知,这体现为认真学习、坚决贯彻党和国家的重大路线、方针、政策,自觉维护发展与稳定的局面,当好大学生的引路人。第三,高校辅导员必须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情感,在事关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和谐、高校稳定等问题的考验面前,要做到旗帜鲜明、是非分明。

(二)道德品質

道德品质,主要指个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行动时所形成的稳固的品格,包括道德的“知、情、意、行”等方面。高校辅导员要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归结起来就是坚持言传身教、为人师表,立德树人,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示范引领作用。具体说来,高校辅导员高尚的道德品德体现在作风正派、豁达宽厚、正直坦诚、忠诚使命、实事求是上,体现在举止文明、慎独内省、明荣知耻、崇德向善、厚德笃行上。同其他教师相比,高校辅导员肩负着引导青年大学生系好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第一粒扣子”的重任,更需要以德服人;高校辅导员的道德情操、对立德树人的忠诚和热爱的情感态度要更加高尚,高校辅导员要尊重和忠诚于自己的育人使命,始终公道正派、积极向善,努力创造厚德载物、上善若水的德育情境,营造平等尊重、和谐融洽、互动上进的师生关系。

(三)博爱思想

博爱思想,作为高校辅导员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于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的“知心朋友”而提出的。高校辅导员要具有强大宽厚的博爱思想,爱职业、爱学生,就是要懂得走近大学生身边,尊重人格,给予将心比心式的平等关爱;就是要走进大学生内心,真诚交心,给予因心赢心式的互动关爱;就是要走出大学生忧闷,用心用情,给予以心暖心式的立体关爱。爱心品质有浓淡之差。高校辅导员既是引路人,也是知心人,还是筑梦人,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做有心人、有爱者。这个爱心品质,不是一时表面功夫,而是要加强内功历练,用持久行动证明才行。高校辅导员应坚持树立“以学生为本、服务学生”的观念,坚持化管理为服务,在管理服务中育人。以往高校辅导员靠知识和地位对大学生灌输、施加影响的方式很难奏效,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在构建“亦师亦友”关系上用心,既积极引导大学生思想进步、健康成长、构筑梦想,又有效帮助大学生排忧解难、全面发展、实现梦想。

二、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素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内在自律性不高

高校辅导员道德自觉自律性还不够高,这种现象始终存在,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之一是高校辅导员队伍面临的自身发展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高校辅导员职业荣誉感与认同感依旧不强,很多高校辅导员,特别是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高校辅导员,他们工作热情很高,但盲目性很大,有的缺乏实质目标,方向感不强,而导致工作事倍功半,有的人从事该职业半途而废。目前,高校辅导员中部分存在着两种倾向:有的对辅导员工作敬业素养的理解不够深刻,对辅导员工作的爱心品质有意无意忽视而缺失,心不从力;有的满足于已有的事务性工作经验,对“互联网+”等新形势下的高校辅导员工作缺乏学习力与适应力,工作不能与时俱进,力不从心。这两种倾向的存在,使得高校辅导员工作面对新形势、新要求,缺乏活力与动力,缺乏针对性与主动性,从而影响工作的实效性。

(二)外在培养教育不够

我国各行业都出现了一些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高校辅导员职业领域当然也不例外。高校辅导员中出现了一些组织纪律观念的淡化,存在着官僚主义的习气。正气不够,在大学生入党和干部选拔过程中有不公正、不公开的现象,有吃吃喝喝和少数的“卡、拿、要”等现象;有的追求自我利益,只讲究实惠,而对学校、对大学生、对工作漠不关心,经常是工作不主动、不积极、拖拉懈怠、马虎敷衍,甚至对一些业务工作不管不问,任其搁置或者让一些学生自行处置。目前,高校辅导员关于思想道德素质培训、培养、教育的一些方法可谓陈旧老套,创新性、前瞻性不够,内容比较缺乏针对性、操作性,在开发辅导员的道德品质、博爱思想潜能方面重视不够,激发活力不够,使培训、培养、教育效果大打折扣。时至今日,特别应当将辅导员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教育纳入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范畴,在岗位业务能力培训上也要配套强化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故而,在高校辅导员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教育体系还不够完善的问题揭示上,正如有的专家指出的,高校辅导员“结构有待优化,素质有待强化,培训有待深化,考评有待细化,职业有待实化”。

三、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路径

(一)着力培育核心价值观

一是以立德树人的核心价值观来坚定职业信念。价值取向的作用表现为以先进思想文化与科学理论来坚定信仰、强化修养、砥砺人格、锤炼党性等方面,由此形成先锋模范、典型示范效应;对作为共产党党员的辅导员个体而言就要切实增强其政治定力,要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辅导员队伍中的践行,就是要突出“立德树人”这个价值引领根本,切实加强职业自信,努力提高自身政治定力,增强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自觉。二是以立德树人的核心价值观来砥砺职业品格。在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的当今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想道德素质建设必须将发展职业文化、维护大学意识形态安全摆在重要位置,要通过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使广大高校辅导员成为爱国的模范,成为敬业的积极倡导者与建设者,以实际行动彰显其身为共产党人的战斗力。三是以立德树人的核心价值观来弘揚职业道德。构建高校辅导员核心价值观教育长效机制,在于遵循制度体系的内在规律性,从一个能动的有机的层面,实现各制度结构、功能的最优化,促成相关制度的有机整合,为高校辅导员的思想道德教育构架起一个适应先进文化发展规律,紧跟时代需要的机制,不断增强高校辅导员党性,提高其思想觉悟,使高校辅导员队伍充满生机活力。

(二)着力拓宽培养维度

一是时间维度。从发展的观点来看,时代不同,对学生工作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衡量好辅导员和做好学生工作的标准也不一样。高校辅导员要与时俱进地找出辅导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思考其对策,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更新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具备运用现代化手段的能力,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实现与学生的沟通、了解与联系,不断提高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二是空间维度。要将高校辅导员思想道德素质特别是政治定力、道德品质、博爱思想等的考核作为资格认证的重要内容,并据此培养师资,加快推进高校辅导员职业化步伐。从职业化的角度来看,辅导员应具备的一般职业能力应纳入其思想道德素质的三个方面内容:政治定力是前提,道德品质是核心,博爱思想是支撑。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高校辅导员既要向书本学习,也要向群众、向实践学习,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好理论成果,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要在大量阅读理论著作的基础上,关注时事,深入了解国情,理性分析國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增强对政治事件和政策的洞察力与敏感性。只有这样,才能在大学生教育管理服务中,坚定政治立场,增强大局意识与忧患意识,明辨是非,分清美丑,自觉地用这种思想与行为去不断引导广大大学生,完成高校辅导员肩负的社会责任与使命。三是身份维度。高校辅导员既是一名教师也是一名行政干部,在面对学生时,更是要充当教师、父母、朋友等多种角色。多重的社会角色决定了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复杂性,对高校辅导员的个人素质也有很高的要求。

(三)建立健全教育机制

建立健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素质的着眼点是在分析辅导员队伍现状的基础上,找出其道德品格、敬业素养建设的问题所在;创新之处是根据社会的要求、高校工作的规律与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辅导员队伍思想道德素质建设及运行机制,以此来解决辅导员队伍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障碍,为辅导员队伍建设和发展提供一种思维与模式。一是把制度化作为建立健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机制的重要前提。在推进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工作的制度创新实践中,既要随着形势的发展对已有的制度性文件及时进行清理、修订与完善;也要对高校辅导员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工作涉及到的新的领域、新的实践及时进行总结,加以制度化、规范化。要把确实可行的措施、手段与方法等固化,形成制度化的东西,如把好“入口关”制度保障,严格执行招聘高校辅导员考察“责任制”,确保入职思想政治素质;健全人财物等的制度保障,为相关活动举办、基本设施建设等提供必要保障;健全学习、教育与管理等的制度保障;健全监督制约、奖惩激励等的制度保障。二是把常态化作为建立健全高校辅导员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机制的基本要求。高校辅导员要结合业务学习,利用好集中学习的机会系统学政治理论,不断对自身政治立场加以审视与改进。要主动与优秀辅导员进行工作交流,在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探索新思路、新方法的同时,用思想的碰撞来启发自己,以榜样的标准来衡量自己;要加强各单位辅导员队伍彼此的交流与沟通,积极参与校际学生工作的参观、访问与调研活动,并通过社会实践、挂职锻炼等工作形式,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同时,应加强高校辅导员理想信念教育、权力观教育、法制教育、党纪政纪教育、道德教育及其群众观念教育。三是把创新化作为建立健全高校辅导员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题中之义。互联网发展为高校辅导员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催生了高校辅导员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的重大变化,网络技术为辅导员工作提供了新的教育载体与沟通方式,开辟了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不仅能帮助辅导员快速、准确地了解相关动态,还有利于辅导员开展灵活多样、活泼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但与此同时网络发展也对相关工作产生了诸多副作用,网络信息共享,传播快捷,不受时间与地域的限制,容易导致不良信息的泛滥与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在坚持正确导向的同时要消释错误思想的影响,科学、合理及有效地回应并及时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辅导员具有较高的工作水平与进行大量的时间投入。要创新思想教育的内容,体现与时俱进。建立与完善党组织、党员信息库及组工系统信息专网等,在适当适宜的条件下,选用各种“互联网+”平台以及多媒体与电化教育、远程教育、电视电话会议等现代化手段,开展工作,推动教育载体从“单一”向“多样化”转变,利用先进的教育培训文化建设、组织管理文化培育、网络内容建设、软环境建设、立体式宣教等为载体,有机结合加强辅导员思想教育。

参考文献:

[1]滕云.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1.

[2]王妙志.高校辅导员思想道德素质建设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6:31.

[3]白显良.论高校辅导员人生导师的角色定位[J].高校辅导员,2016(1).

作者简介:

谢景文(1984.05—),男,硕士,云南省泸西县人,曲靖师范学院教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曲靖师范学院科研项目《职业能力视野下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协同发展研究》(2013QN028)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谢景文

高校辅导员思想道德教育论文 篇3:

浅谈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准入制度

【摘要】 新时期,国际国内复杂的环境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全新的挑战,高校辅导员是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显得十分迫切。本文立足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从辅导员职业准入的视角,明确提出建立辅导员资格证书制度、制定辅导员职业标准、创新辅导员队伍选配模式、严格辅导员的入职程序等系列举措,力求进一步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进程。

【关键词】 新时期 高校辅导员 职业化建设 职业准入制度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教育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等系列文件政策为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凸显出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特别是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取向。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维护高校稳定、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组织保证和长效机制,已经成为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高校党委的共识。如何进一步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已经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高校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总体要求,将社会、学校、学生和辅导员个人的需求统筹,要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积极探索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内在规律,创新管理机制,推进辅导员职业化的发展道路,促进高校辅导员工作的良性循环。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建设,不仅有利于稳定辅导员工作队伍,大幅提升辅导员的社会地位,而且有利于提高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还有利于适应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发展趋势,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1、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现实需要

伴随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已从“精英化”教育阶段进入到“大众化”教育阶段,接受高等教育学生的人数不断增加,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各类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150万人,比2005年增加805万人,增长35%;2010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5%,比2005年提高5.5个百分点,比规划目标高出1.5个百分点。在接受高等教育人数不断增加的同时,影响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各类因素不断增多,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和薄弱环节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度不断加大。同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也使学生管理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如弹性学分制、选课制、选修制等,使高校固定的行政班级管理模式发生变化,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相应的课程,并分阶段完成学业,使得教育对象更加复杂和不稳定。而上述问题的出现,要求各高校不断加强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建设,全面提升辅导员队伍的综合素质,推进辅导员理论与实践工作水平的提高,力求更好地应对新时期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

2、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需要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任务,其不仅要让广大青年学生掌握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弘扬民族精神,让其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把为祖国和人民做贡献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事实上,伴随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科技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成长于新时期的大学生,由于生活经历的单纯和社会环境的复杂,不少人存在着“知”与“行”的背离。因此,努力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结构合理且相对稳定的高校辅导员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现实需求,是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自身特点显著变化的必然需要,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迫切需要和重要保证。建设高素质的高校辅导员队伍,高校辅导员队伍必须职业化,让辅导员成为终身学习的示范者、教育改革的倡导者、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行家,才能更好地教育、塑造、引导学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3、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是辅导员队伍自身健康成长和发展的需要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正确政治方向的“引导者”,是学生思想行为形成的“引路人”,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奠基石”。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习、成长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要指导大学生端正思想,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锻炼自身能力,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引导学生全方位丰富自己、完善自己,增强竞争能力,为将来走向社会做好充分准备,这就要求辅导员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必须要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具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还要具备较强的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职业规划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并朝专业化方向发展。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建设,即促进辅导员综合素质的快速提升,激励辅导员立足本职工作岗位,脚踏实地,无私奉献,让其真正地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准入制度

随着我国人才评价制度逐渐与国际接轨,我国职业准入制度已初步确立,职业资格证书成为人们择业的“通行证”。到目前,我国人事部门已在23个行业建立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劳动部门也明确规定了90个必须持职业资格证书就业的工种。职业资格制度的实施,不仅选拔和培养了一大批市场经济需要的专业人才,并提高了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而且促进了有关行业管理体制的改革,规范了市场经济秩序,还推动了我国人才管理制度与国际接轨。

1、建立辅导员资格证书制度

高校辅导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对从事高校辅导员职业人员在资格上的规定,是国家对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人员提出的最基本标准和要求,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从业人员进行职业资格、实际工作能力或专业技能水平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对合格者授予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在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是职业资格证书颁发的最高执行机构,主要负责建立行业的职业资格标准、职业资格的考核评价及颁发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等。伴随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推进,高校辅导员工作将成为一种专门职业,有意向从事辅导员职业的人,必须参加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高校辅导员职业资格考试,取得高校辅导员任职资格证书,以此证明具备从事高校辅导员这一职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实行高校辅导员职业准入制度有利于提高高校辅导员整体素质水平,规范高校辅导员队伍管理,吸收优秀人才加盟高校辅导员队伍,开辟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新途径,同时也是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必然要求。

2、制定辅导员职业标准

职业标准通常是以客观反映现阶段本职业的水平和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为基准,在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对本职业影响的基础上,对职业的活动范围、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知识水平作出的明确规定。职业标准是保障高校辅导员素质的基础,在一定意义上成为高校辅导员准入的“门槛”,辅导员从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技术含量,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伴随高校辅导员队伍实施职业化建设的推进,可制定一系列可操作性强、具有一定法律效力的行业规范,诸如《高校辅导员工作条例》、《高校辅导员职业从业标准》、《高校辅导员职业行为规范》、《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等规章制度,作为从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职业标准和职业规范。职业标准的制定,将为新时期的高校辅导员的教育培训和能力认定提供相应的依据,为用人单位录用和使用高校辅导员划定基本的范围,为高校辅导员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指出前行的方向。同时,可提升高校辅导员专业化水平,进而促进全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性、科学性的认可,并最终对提高高校辅导员的社会地位起着重要作用。

3、创新辅导员队伍选配模式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做好辅导员队伍建设,就要按照要求“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选拔、培养和管理机制”。“从把握选聘标准、严格选聘程序、扩大选聘视野三个方面做好辅导员工作‘选拔关’,把辅导员面试综合表现和工作表现相结合,建立辅导员选拔反馈机制,做好辅导员工作‘选拔关’,这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前提”。高校辅导员制度从建立至今,辅导员工作的职责和要求不断拓展,辅导员岗位素质要求不断提高。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岗位职责和功能能否适应新时期的发展,将直接影响到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路径和格局。创新高校辅导员队伍选配模式,综合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的“能岗匹配”原则和生涯规划管理理论,以科学发展观作为工作的理论基础和战略引领。在辅导员队伍建设中深刻认识和仔细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进一步明确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从而切实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上来。

4、严格辅导员的入职程序

在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的基础上,要认真予以贯彻实施,特别是严格辅导员准入制度,从而不断优化高校辅导员队伍素质结构。高校辅导员的准入有明确的入职原则,必须遵守严格入职的程序,包括资格考试、申请材料与准入面试。辅导员资格考试可以由劳动部和教育部共同组织发起,作为对考试的领导和认证机构,可面向全社会每年组织两次考试(上半年和下半年各一次),考试内容范围涵盖与高校辅导员工作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参考人员的学历资格为本科及本科以上,参考人员要完成教育学、心理学、法学、管理学、社会学和职业道德等课程,其中至少两门课程要得80分以上,并且不能有一门成绩低于60分。同时参考人员也必须完成计算机技术和文书写作两门课,成绩不低于70分。达到这一标准,参考人员才能取得高校辅导员资格,才能提交申请材料。在申请材料获得通过之后,申请人还要参加入职面试。只有通过由相关专家组成的专家小组的面试,申请人才能成为高校辅导员。

(注:本文系武汉工业学院工商学院校级课题“新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研究”(课题编号:2009JS05)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周艳:对构建职业化的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思考[J].科教纵横,2009(8).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3] 崔占龙:做好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选拔关”[J].中国电力教育,2008(7).

[4] 李广平:从国际教师资格制度的发展趋势看我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完善[J].外国教育研究,2004(3).

(责任编辑:胡冬梅)

作者:陈凯 雷红

上一篇:地理比较法教学高中地理论文下一篇:信息技术整合计算机基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