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2-09-11

1 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含义

《现代汉语词典》对实效性的解释是:实用的有效的, 目的的达到程度或结果。郑永廷和张耀灿等著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一书中提出,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主要指方法的可操作性, 在实践中的可行性, 产生良好结果的可靠性。”

古人伏在《德育实效性研究与时间》中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预期目标达到的程度和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实际完成的状况, 其最终的落脚点在于学生思想品德水平的提高”。朱正昌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对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做了定义, “是指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后, 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所达到的程度, 即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取得的成效,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预期目标的实现程度及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与任务的实际完成情况”。由此可以看出, 如何有效地让大学生接受辅导员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探究的主要问题。

2 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当代大学生个性与特点突出

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现代教育理论认为, 学生是认识活动的主体, 其知识增长、智力发展及良好品格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自身的内因, 而教师水平、教学形式和方法等, 都只是外因。辅导员现在面对的学生都是“95后”, 他们身上有自己不同的特点。笔者认为, “95后”成长于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快、网络普及广的年代, 热衷网络文化, 追赶最新的潮流, 同时, 他们获取知识的渠道多, 途径更加单一, 主要依靠电脑和手机。他们学习成长过程应该是国家素质教育热潮的时候, 所以他们多才多艺, 主体意识强, 善于表达自我。当然由于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生活条件好, 抗压能力、抗挫折的能力还有待加强[1]。同时, 大学生身心发展不成熟, 在价值观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偏颇。

2.2 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 肩负着培养大学生成才成长的主要使命[2]。辅导员的职业化水平、自身文化修养、学习能力、教育能力和管理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辅导员的工作具有政治性、复杂性、灵活性等特点, 在管理学生日常生活的过程中, 工作压力大且精神紧张, 一天下来根本没有时间去学习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理论, 也没有总结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新概念, 更不能将新理念和工作热情带入工作中, 久而久之容易产生厌倦懈怠、挫败感, 由于没有及时学习中央新精神新方法, 在工作中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和与时俱进, 缺乏政治信仰和职业荣誉感。

辅导员队伍的年轻化、经验缺失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低下的又一现状, 新生辅导员直接从学校到学校, 开始从学生身份开始转变为教师身份, 开学前期没有做大量的准备工作, 没有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和状态, 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 做到有条不紊, 忙而不乱。对于老辅导员也要需要调整状态, 每一届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 没有去适应和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方法, 辅导员干久了肯定会出现懈怠期和瓶颈期, 变得得过且过, 丧失了工作的兴奋劲头和创新动力。所以要给自己加油充电。调整自己的心态和状态, 必须搞清楚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和定位, 带着“爱”去工作, 不断学习, 不断充实和完善自我。

2.3 高校对辅导员管理队伍建设不重视

学校对辅导员队伍管理力度和培养机制有待加强, 学校的政策及专业素质培养关系到辅导员综合能力高低的体现。要保证辅导员整体素质的统一性和规范性, 高校对辅导员的选聘结果, 关系到教师队伍的水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很多高校在辅导员选聘过程中过分要求学历, 比如要求是否属“985”、“211”工程院校, 另一方面又忽视了对高校辅导员专业是否对口的要求, 没有合理要求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或是其他相关专业。部分高校在招聘简章过程中对辅导员性别标注为男性优先, 甚至明确要求男性, 即使没有明文规定, 在招录过程中却更倾向男性。

部分高校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对辅导员进行岗前培训机制、职后培训体系, 辅导员自身素质不达标。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压的担子重, 关心引导得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繁杂琐碎, 辅导员没有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没有过硬的业务能力, 影响了学生管理工作的效果。

3 增强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措施

3.1 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要渠道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要目的是用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和理论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政治课是系统地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渠道和主阵地, 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问题[3]。它是培养当代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因此, 应当毫不动摇地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渠道作用。

3.2 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认知, 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学校应该重视学生校内校外的思想政治教育, 把教育延伸到家庭、跟进到社会, 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互动的合力型教育体系。高校一方面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志愿服务活动强化大学生社会责任认知, 另一方面通过树立榜样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认同, 从而形成从思想到行动实践的助推效果。青年时期是大学生形成思想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 是形成人生理想的巩固阶段, 在此期间使青年学生树立服务意识、奉献精神、社会责任感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社会实践是开展大学生社会责任情感教育的重要载体, 对于帮助大学生认识世界、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能力、提升品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应着力在搞好社会实践活动上下功夫, 充分利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大学生公益活动等平台, 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 到基层里去, 到群众中去, 通过“第二课堂”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 不断增进对祖国和人民的感情和责任, 增强社会责任感。

高校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 可以通过挖掘模范教师和学生身边典型的好人好事, 以及发挥“感动中国”人物、“全国见义勇道德模范”和“全国优秀大学生”等外部榜样的示范作用, 引导学生学习这些榜样, 发挥榜样的良好示范作用。

3.3 坚持以人为本的辅导员队伍建设

“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学生工作, 体现的是人本理念[4]。“以人为本”是要把学生作为管理的核心对象, 需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形成整体和谐的学习环境。把学生当作最宝贵的资源, 并切实尊重、理解、关心、爱护全体学生。

辅导员是做思想政治工作的, 每天和学生打交道其实就是一个边摸索边学习的过程, 作为他们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 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的特点才能更好地引导和教育他们。人们都走过大学, 了解学生的特点, 才能更好地担负起辅导员应有的职责, 以生为本, 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做好服务工作。只有了解学生, 才能走进学生, 才能缩短师生间的鸿沟, 才能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 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只有了解学生, 才能明白工作的开展还要讲究方式方法, 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政平台, 主动运营新媒体开展学生思政工作。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分为五大基本要素, 即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教人者教己、育人者育心。”一个辅导员不可能给予学生自己没有的东西, 身教胜于言教, 要想培养出乐观坚强, 热爱学习的学生, 自己首先应该是这样一个辅导员。“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为了在学生面前树立典范, 就要努力提高辅导员业务水平和专业知识, 包括心理咨询、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创业教育, 将职业生涯规划作为自己专业化发展之路。

摘要: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指的是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的实践程度及实践效果。影响其实效性的有当代大学生个性与特点、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高校对辅导员管理队伍建设不重视。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要渠道作用、高校发挥网络媒体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认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以便切实提高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王传中.辅导员工作指南[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9 (5) .

[2]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J].中国日报, 2006, 7 (23) .

上一篇:护理干预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下一篇:生产安全风险分级防控的实践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