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形势教育研究论文

2022-04-15

1990年第一届世界行动研究大会举行后,教师成为教育科学研究活动的主体参与课程开发和教学研究的理念已经逐渐为教育理论研究者和广大教师所接受。我国实施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也要求教师应该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和组织者。在此背景下,教师参与教育研究理论和教育行动研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大批教师投入到这一领域中。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中学生形势教育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学生形势教育研究论文 篇1:

基于核心素养的农村中学生德育研究

[摘   要]当前我国多数青少年生活在农村,他们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影响着农村全面小康的实现。但受传统及局部经济利益等因素的影响,当前农村中学生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出现了扭曲问题,甚至有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新的社会形式为农村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带来了一定影响与冲击,学校应以核心素养为基础,强化农村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研究,真正承担起历史赋予的教育使命。

[关键词]核心素养;农村;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中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的希望,其思想品质的好坏影响一生,教师应该全面了解农村中学生的道德品质现状,发现中学生思想品质的问题,对该阶段中学生的思想教育问题采用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为中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氛围。

一、农村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社会形势发生了较大改变,农村中学生的生长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农村中学生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其思想道德教育也面临较为严峻的考验。

首先是缺失家庭教育,严重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农村的家长大多外出务工,文化水平较低,以致中学生在生长期间严重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且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不断增多,其教育问题得到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这些留守儿童大多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代为照顾,存在隔代交流困难的问题。学习环境与生长环境不佳,严重影响了中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部分学生还出现了厌学的情绪,甚至怨恨、反抗父母,缺乏坚定的信念与远大的理想,对社会与人生抱有怀疑心态。其次是学校没有充分认识“德智失衡”的危害。学校应同步进行德育与智育,但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较差,且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部分学校依然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问题,甚至教育形式比较单调,无法实施素质教育,没有充分认识到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责任感与使命感。最后是缺少校外活动场所,学生易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成长具备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的文化环境也发生了较大改变,出现了很多不利于中学生健康成长的外在因素,尤其是缺少未成年人的校外活动场所,黑网吧、游戏厅等随处可见,以致部分中学生沾染了吸烟、喝酒的不良习惯。除此之外,相关部门没有切实做好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的监管工作,影响了自身抵御能力较差的中学生,扭曲了其价值判断,使其过早形成不良的社会习惯。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农村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措施

1.利用课堂教育,做好德育工作

学校应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理念,充分利用课堂主渠道进行德育,做到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激发其自我道德提升的内在动力,为中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与生活环境。

首先,农村中学应针对中学生的水平,开设专门的德育课堂,加强思想道德理论的学习,且聘请专业的德育教师任教。同时,学校还应根据农村的实际教育情况自主开发校本课程,分层次分步骤地利用学生身边的实际案例讲授思想道德理论知识,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德育工作的开展应灵活采用多种方式,比如座谈会、讲座等,在寓教于乐中激发学生自主思考,使实际事例可以触动学生内心,加强德育内化。其次,学校应促进德育与其他学科的有效结合,各任课教师均应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尤其在语文、地理以及历史学科中,教师应挖掘思想道德教育资源,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贯彻落实社会公德教育,使学生在提升核心素养的基础上正确认识德育。最后应重视中学生的养成教育,在小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实施德育行为。

2.利用心理辅导,健全学生人格

教师应在提升自身教学水平的基础上,有效研究中学生的心理与生理变化规律,尽早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与管理。同时,学校还应强化心理素质训练,促使学生有效控制自身情绪,以更好地适应恶劣環境。教育工作者应认真分析中学生的年龄与心理特点,在进行整体教育的基础上重视个别引导,切实帮助中学生养成良好的性格与处事态度。

首先,学校应为中学生创造健康和谐的心理环境,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教师应公平对待每名学生,评价时不能仅看重学习成绩,应加倍关心家庭困难或成绩差的学生,并鼓励性格内向的学生多与同学、教师交流,为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其次,学校应针对中学生的心理现状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学校不但需要教授科学文化知识,重视智育,还应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学校应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为中学生全面讲解心理健康知识,使学生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除此之外,学校还应定期邀请心理专家参与课堂讲解,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最后是建立网络匿名留言板或心里话信箱,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如果学生不能及时表达出想法,将很多事情埋在心底,久而久之便会产生心理问题。由此,学校应在校园中设立心里话信箱,为学生提供倾诉内心世界的平台。学校应安排具备心理知识的教师担任信箱信件的接收人,与学生进行积极的沟通及交流。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采用网络匿名留言的方法,实现一对一、一对多回复,为学生与教师搭建沟通的平台,使专业的心理教师可以在考虑学生内心想法的基础上给予其真诚的帮助,使其重新走上健康的道路。

3.提高农村家庭德育水平

第一,家庭应具备和谐氛围,为中学生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水平。多数农村家庭的父母想外出打工,其实应考虑尽量留母亲在家中照顾孩子,且即便父母都在外打工,也应经常回来看望孩子,为孩子提供和谐的家庭环境与浓厚的爱,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家长应减少惩罚,为孩子营造民主宽松的环境,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充分了解其内心世界,利用文明的谈吐与积极的生活态度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同时,家长还应与孩子经常共同参加相关的文化与实践活动,比如逛书店、观看文艺节目等,在开阔孩子眼界的基础上提升其文化素养水平。父母还可以引导孩子进行必要的劳动,比如帮助父母下田干活或者在家中做家务等,使其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激发学习动力。

第二,家长应采用科学的家教方法,教育孩子文明礼貌待人。家长要改变唯成绩论的传统理念,树立正确的成才观,不能对孩子施加太大的学习压力。在教育方面,家长应遵循民主原则,利用民主投票的方法共同商讨事情的解决措施,促进与孩子的心灵沟通,利用理智教育孩子,使其学会尊重他人,养成自信、自立的优良品质。家长应多给予孩子正面表扬,使孩子正确认识对错,掌握处事方法。

第三,应办好家长学校。农村部分家长的文化水平较低,虽然其也希望利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学生,但受自身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无法有效实施。所以,学校应开办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系统化的引导,以切实提升农村中学生家长的素质水平,增强教育效果。相关政府部门还应免费举办各种家长培训与辅导活动,使中学生的家长可以学习更多先进的家教经验,真正解决学生的教育问题。中学生的模仿意识较强,家长应做到言传身教,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在提升自身道德修养的基础上,为孩子做出良好表率。

4.优化农村的社会环境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的教育环境发生了较大改变,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此,相关部门也应做好监督管理工作,优化农村的社会环境,为中学生提供良好的德育模式。

第一,应加大力度,净化农村的网络传媒市场,相关政府部门应认真监管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黄、打非等工作,坚决查处色情、暴力或封建迷信的出版物,强化文化市场的监管力度。相关部门应根据严格的审查步骤,核查未成年人的游戏软件内容,及时查处和销毁诱发未成年人违法的有害内容,还应注重引进优秀的文化产品,杜绝有害文化的侵入。当前我国农村的文化市场管理工作依然存在不足之处,中学生依然会在广播、电视、网络以及报纸等媒体上接触不健康的内容,给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对此,各种大众媒体应重视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各县电视台应确保少儿频道充满正能量,并保证电視内容的趣味性与教育性。偏远地区的电视台也应创造条件,结合中学生的年龄特点设置电视节目。同时,还应强化网络监管力度,建设绿色网络,有效屏蔽对中学生产生不良影响的网页内容。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农村学校周边网吧的监管力度,控制农村中学生的上网时间及浏览的网页,清除一切不利于中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容。除此之外,学校应重视文化建设,引导农村中学生多读好书,加大对未成年人报纸、期刊的购入力度,尽量开阔学生的眼界,提升其核心素养。

第二,应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改变以往农村学校的陋习。家长应利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学习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相关部门应多组织“送技术知识到田间地头”的活动,主动宣传封建迷信思想的危害,并加大对迷信活动的打击力度,使农民形成正确的行为理念,做到以理服人,用事实说话,对中学生产生良性影响。除此之外,相关管理机构还应制定村民公约与道德规范条例,有效约束农民的言行。乡党委与村委会应选出模范典型,不断净化农村的社会风气,强化对农民的知识培训工作,使其掌握更多的科学技术,改变赌博、偷鸡摸狗的恶习,在为家乡建设出力的基础上,成为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榜样。

总而言之,农村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全民族的希望,对此,国家应充分重视其思想道德教育问题。实际教学时,学校应全面了解农村中学生的道德品质现状,采用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不断改进教育工作,为中学生营造健康的成长氛围,从而为社会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综合型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欧阳锡石,黄友堂,杨禄,刘振华,伍鸿斌,彭少华.农村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探讨[A]. 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汇编(第三卷)[C]. 2018:618-621.

[2]  周成贵. 农村中学思想道德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 2012(32):275-276.

[3]  盖红灵.  农村中学思想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文学教育(中), 2014(5):146.

(责任编辑 黄   晓)

作者:陈民

中学生形势教育研究论文 篇2:

农村小学“小课题研究”之研究的思考

1990年第一届世界行动研究大会举行后,教师成为教育科学研究活动的主体参与课程开发和教学研究的理念已经逐渐为教育理论研究者和广大教师所接受。我国实施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也要求教师应该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和组织者。在此背景下,教师参与教育研究理论和教育行动研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大批教师投入到这一领域中。近年来“小课题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教师参与教育研究已经成为课改和学校对教师成长的客观要求,申报课题、开展研究、关注教育实践的具体问题并尝试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了教师的自觉行为。在此背景下,农村小学的“小课题研究”已走入很多学校,且已成为衡量一所学校科研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但农村小学开展“小课题研究”的情况到底怎么样?如何更好地在农村小学进行“小课题研究”?顺着这种思考,加上实践的需要,对“小课题研究”的“行为”进行研究,对农村小学“小课题研究”究竟呈什么样的特定指向、特殊性的研究,探索其中的规律,为当前农村小课题研究深入开展,就显得很有必要。

一、“小课题研究”的研究意义

农村小学“小课题研究”的研究概念界定如下:

1.农村小学:指乡镇及其下辖村开办的小学,包括完全小学和教学点。

2.小课题:小课题原为国内外基础教育教学中特别是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学习任务和钻研的专题。美国称小课题为project(译为项目);我国的研究性学习课程也将小课题研究视为改善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教育科学研究领域引入的“小课题”概念,是指以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具体现象和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解决”为研究目标的课题,有人称为“教师个人课题”,也有的称为“微型课题”。其特点是:切口小,方向明,周期短,投资少,收益高。

3.小课题研究: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以小课题为核心对象开展的教育科学研究活动。一般以教师个人或几人合作为研究组织形式,涉及的人员少;直接为教育、教学实践服务的,许多情况下研究并不要求大样本。课题研究的结果可以迅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得到应用,收到实效。

4.“小课题研究”的研究:对教师进行小课题研究行为本身进行的研究,属于元研究范畴。

我们的研究视点是对教师进行小课题研究行为本身进行的研究,探索出一些有效的方法,能够科学而合理地指导农村小学教师进行小课题研究,调动教师的研究积极性,深化理论积淀,引导教师积极思维,强化行动研究过程控制,使研究者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研究的相关知识、技能,从而使农村小学开展小课题研究持续健康地发展下去,为农村小学开展小课题研究进行实践和理论研究作一点有益的探索。国外有关教师行动研究著作的引进也有满足这样的需求的意图。目前国内一些学者也撰写专著,开始就教师参与教育研究活动包括“小课题研究”展开研究,如罗煒主编的《校本教研教师行动研究案例》(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一书,第三部分即是“小课题研究”。但这些“小课题研究”的研究现状,仅仅是对小课题研究,而不是对研究活动的研究。从这一点来说,对“小课题研究”进行研究,有很大的应用价值,目前还没有系统地论述文章。正因如此,研究农村教师的研究行为,探索发现农村教育研究的特殊规律和适合农村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研究的研究之路,促使农村小学教师提高教育研究能力和研究技能,不仅是深入开展农村教育研究的需要,而且是促使农村教师成为真正的教育研究者的需要。

二、农村小学“小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

经问卷调查分析,农村小学教师进行“小课题研究”存在如下的问题。1.研究的对象是一般的教育教学现象,得出的是关于教育现象的一般性的抽象认识,缺乏对农村小学教育的独特个性的深入研究。2.研究层面定位不准,普遍存在倾向于“推广发现原理或理论”,忽视“开展预测,并对事物形成尽可能大的控制”,即没有认识到教育研究的“直接目的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3.研究的成果表现形式偏失,经过调查发现,有78.6%的教师的研究成果表现为专题论文,有30.7%的教师的研究成果表现为课题研究及结题报告,有6.5%的教师的研究成果表现为教学心得、教学札记,只有1.3%的教师的研究成果表现为教育实验,可见在小学教师的研究中重视文本成果、课题成果而忽视实践成果的倾向是明显的。4.研究的课题范围不当,呈现出这样的一些特点:①范围大,问题复杂,涉及到多个层面;②很多课题都是个体研究无法解决的,大都需要集体研究、合力促成;③涉及到心理学、社会学、交际学、语言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基础;④选题有一定的敏感性,但是拟题比较空泛,题目太大,不容易把握好论述的广度,更难以深入阐述自己的观点。5.研究的程序性知识储备不足,在教育研究方法方面,我们以“教育观察、教育调查、教育研究文献法、教育实验”四种教育研究常用的方法和当前日益受到重视的“教师叙事研究”、“教师行动研究”等6方法作为衡量教师对科研方法掌握的标尺进行问卷调查,有72.1%的教师说出了这6种教育方法,有的还说出了教育统计法、教育测量法、比较教育研究法等方法,21.9%的教师说出了其中的3—5种,6.0%的教师说出的方法在两种以下。应该说,老师们对教育研究的方法掌握得还是比较好的。但是经常使用并且能够正确使用某种方法的人数分布正好与此相反。100%的教师经常使用文献研究法,间或使用观察法;其中有58.6%的教师只使用过文献研究法;27.9%的教师还使用教育观察法,10.1%的教师使用过教育调查法,3.2%的教师使用过教育实验、叙事研究、行动研究等方法。

农村小学教师这样的研究现状,直接带来了农村小学教师科研活动的两个不足:一是缺乏教育研究创新能力,缺少原创能力。教育研究未能把握农村小学教育的特色,往往成为剪报式研究、重复性研究;二是缺乏检验和巩固研究成果的环节和能力。老师们对如何检验自己的成果无从知晓,更没有能力加以验证。

针对“小课题”研究者在研究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学校教科室在课题研究中需要进行理性的思考,研究课题研究者的行为,从主客观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来,推动“小课题”研究健康、深入地开展。

第一,统一认识,“小课题”不“小”。坦率地讲,对“小课题研究”时,开始在“认识”和“定位”这个问题上,我们是有一个过程的。一方面无论是学校领导还是每一位教师,在今天的形势下,都能不同程度地感受到开展“小课题”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另一方面,我们农村小学,从领导到教师,每天都处于十分忙碌的状态中,而开展“小课题”研究,不仅每一个课题都有一套十分严密复杂的操作程序,而且需要一定的理论基础作为支撑,这就不能不构成一对相对尖锐的矛盾;作为日常运作早已形成一套定型的、规范的操作内容和程序的小学教育,是否还有必要通过教育科研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每天忙碌于教育教学及相关事务的领导,是否还有能力和精力科学地、规范地引领和管理好科研工作?经过这样一个困惑的过程,我们得出了两个认识。一是对于我们自身来说,我们对小学领导和教师工作的紧张、繁忙的体验是切实的、长期的,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对于科研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则既缺乏足够的理论认识,也缺乏足够的实际感受。因此,在面对上述矛盾进时,往往是前者压倒后者,以常规工作的繁忙压倒了科研工作的需要。二是对于科研工作,没有真正把科研与教研、教学、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学校的长久发展等统一起来去认识,在科研是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重要途径这一问题上缺乏坚定性,因此在科研工作的管理上往往不够科学、不够规范。经过学习、反思,我们的定位是“科研兴校”。接着,在连云港市教科所的关心与指导下,我们进行了小课题实践。

第二,转变角度,“平常处”生“思”。教师们经历了课题的研究,他们的思维方式发生了转变,对凡事都爱思考个“为什么”。诚如连云港市教科所张廷亮所长所言,对一种新现象常常会这样思考,“这是什么一种什么样的现象?”,“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这种情况怎么样会更好地服务教育教学?”,这类现象在我们学校是屡见不鲜,已结题的几个小课题就是贴近我们老师生活实际情况的研究,如《六年级学生说普通话情况调查研究》、《关于白蚬小学六年级男女生数学技能的差异的研究》、《小学高年级男、女生同桌心理分析的研究》、《关于我校留守学生与非留守学生学习成绩的调查与对比的研究》、《关于学生错别字现象的预防和纠正的研究》。

第三,建章立制,“辅、导、督”促“研”。制度建设是校本教研在区域层面得以开展的保障和动力,在制度建设的同时,一方面应该切切实实开展实效、多样的校本教研活动,否则校本教研容易流于形式;另一方面应该放眼文化品味的提升,改变教师的生活方式,否则校本教研会在低水平重复。为了保证“小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学校教科室除需要结合实际制定相关的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对承担课题实验的教师,根据考核的业绩给予相应的奖励并与评职晋级挂钩外,还需要在“辅、导、督”三字上下功夫。1.辅。每学期初,学校教科室针对“小课题”主持人的科研水平,加以不同层次的理论和方法辅导。2.导。主要是对课题主持人在课题研究的方法、程序等方面给予指导,让其沿着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3.督。主要是加强对“小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以利于及时地调整课题研究方案和计划。其内容包括:对立项课题实施过程的定期检查、督促和项目承担者定期汇报等。

第四,科学管理,“课题群”带“点”。一所学校的课题在校教科室的统一管理下,能较好地开展起来。如果立项的课题多,能够组成“课题群”,形成一个科研群体,那么课题主持人会在这个浓郁的氛围中,较顺利地开展课题研究。美国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认为:管理就是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科学管理,推进课题组成员建设学习型组织,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把课题组成员凝聚在一起,形成一种向心力、凝聚力,让课题组成员真正感到学习不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乐生的重要途径。

新课程呼唤教师成为研究者。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研究为什么会给教师带来幸福?

因为研究使教师职业充盈着自由的快乐!

因为研究使教师职业焕发着创造的幸福!

参考文献:

[1](美)约翰 W贝斯特,等.教育研究方法概论[M]

[2]张行涛2007.3.21 《现代教育报@教师周刊》第3版

作者:王连华 马占军

中学生形势教育研究论文 篇3:

新工科人才培养的目标逻辑和过程逻辑

摘要:新工科是中国工程教育的改革热点和发展焦点,新工科人才培养的研究必须深入厘清目标逻辑和过程逻辑等基础性理论问题。在新工科人才培养的目标逻辑中,人才素质的复合是前提,创新是关键,工程是要旨,智能是趋势。在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过程逻辑中,跨界培养是其核心特征。知识操作上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的跨界,培养主体方面要坚持政校企跨界,成果导向上要坚持就业与创业跨界。

关键词:新工科;目标逻辑;过程逻辑

在国际竞争日益深入到科技竞争、高科技产品竞争的背景下,工科教育越来越受重视。为了兼顾工科教育扩大规模和提升水平、补足缺失和优化结构等多元双重使命,教育部2006年启动工程教育认证试点;2008年组建CDIO(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运作,Operate)试点工作组、成立“CDIO工程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课题组”,2016年进而成立“CDIO工程教育联盟”,日益深入地借鉴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大学倡导的工程教育理念,强调以“产品研发—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等四个层面的综合素质;2010年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全面推进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016年6月,中国正式加入国际工程联盟(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Alliance)《华盛顿协议》组织,标志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体系实现国际实质等效。[1]2017年以来,以国际借鉴为基础,逐渐开启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工科(Emerg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3E)建设,进而凝聚发展成为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热点和发展焦点。

一、作为改革热点和发展焦点的新工科

建设新工科战略的提出,首先是国际竞争新形势的产物。面对主要发达国家不约而同地实施“再工业化”战略,中国必须在追赶的同时实现超越。其次是我国工程教育对“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国家重大战略的积极响应,旨在满足国家和产业的创新驱动发展对科技和人才的重大需求。[2]另外,也是适应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为代表的新经济蓬勃发展的必然产物[3],是满足立德树人新要求的必然选择。[4]2017年以来,在教育部的部署和推动下,先后发布新工科建设的“复旦共识”[5]、“天大行动”[6]、“北京指南”[7]。其中,“复旦共识”主要解决认识问题,明确新工科建设的战略意义和核心理念。“天大行動”主要解决方法论问题,提出“问产业需求建专业、问技术发展改内容、问学生志趣变方法、问学校主体推改革、问内外资源创条件、问国际前沿立标准”等“六问”,讨论新工科建设的行动路径和条件保障。“北京指南”主要解决项目和政策支持问题,提出“更加注重理念引领、更加注重结构优化、更加注重模式创新、更加注重质量保障、更加注重分类发展”,引导各地各高校开展新工科建设的多元探索;确立新工科建设的具体目标,即加快建设“九个一批”:建设一批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一批多主体共建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一批产业急需的新兴工科专业,建设一批体现产业和技术最新发展的新课程,建设一批集教育、培训、研发于一体的实践平台,培养一批工程实践能力强的高水平专业教师,建设一批跨学科的新技术研发平台,建设一批直接面向当地产业的技术服务中心,形成一批可推广的新工科建设改革成果。[8]

从内涵上看,新工科对应的是传统工科。传统工科及其人才培养曾为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科导向和投入导向强劲而结果导向不足,教育界与工业界的对接互动严重不足,缺乏评价学生知识、能力的国际实质等效标准,工科教育“理科化”,“重硬轻软”“重事轻人”等。[9]因此,非常有必要系统深入地探索创新卓越工科人才的培养模式。

新工科之“新”,从根本上讲在于范式创新。在中国近代工程教育体系构建之初,有关工程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先后出现了两种范式。一是人文统合范式。它把工程技术知识看作为经世之学,以儒学知识体系重构为要旨,以传统经学为统率,融工程学科与整个知识系统为一体。二是科学分立范式。它强调工程知识的西学特征,突出工程技术的科学理性,以西方学科化的知识分类为基础,把工程技术知识从整个知识系统中分化独立出来,从而与其他学科并列而设。[10]这两种范式尽管基点有异,但都将工程技术知识体系归于“用”“术”,易造成理论与应用的类型分立、学与术的等级分割。与上述传统范式不同的是,新工科坚持“工程统合范式”,一方面接续传统的工程知识观,保证工程知识相对独立,另一方面则以人文之学统摄工程,把工程知识整合到知识体系之中。工程统合范式在逻辑上具有自洽性,但在实践运行中面临着制度与文化的双重困境,需要在新工科建设中探索具体解决对策。

新工科之“新”,在实践中依赖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与创新。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教高司函〔2017〕6号),对新工科研究和实践提出了“五新”,即工程教育的新理念、学科专业的新结构、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教育教学的新质量、分类发展的新体系。在新工科建设中,行业特色型、学科特色型高校被寄予厚望[11]。李培根认为,新工科的内涵之新,一方面在于培养新素质,让学生多一点“形而上”,通过对“超世界存在”的关注而增强使命感和价值感,要构建多学科思维空间、问题空间以及学会在社会空间中思考工程问题,让学生从物理关联、虚拟关联、人际关联等方面增强关联力,多培养想象力、宏思维以及批判性思维;另一方面在于新结构,要重点关注专业结构、课程及知识体系等;还在于新方法,即在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中,要多运用关联、非正式学习、去中心化(特别要去除教师中心主义)以及想象学习等新的教学方法。[12]

目前,中国日益深入地厘清新工科的建设目标和工作方向,相关高校正在探索建构多样化的工科人才培养模式。以实践领域的探索为基础,仍需从理论上深入厘清新工科的内在逻辑和基本规律,尤其需要从理论上明晰新工科的目标逻辑和过程逻辑(图1)。

二、新工科人才培养的目标逻辑

新工科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或者说,新工科的培养目标应具有哪些特征?目标是实践的方向指导,目标决定实践模式、引领改革路径、引导发展过程。人才培养目标指的是依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而提出的具体培养要求;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在逻辑,决定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建设、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实验实训手段的搭配。厘定人才培养的目标逻辑,是新工科建设的行动基石。新工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必然包含、必须坚持复合性、创新性、工程性、智能化等逻辑要素;上述逻辑要素的结构性目标则在于实现工科人才培养的“转识成智”,即转化、整合人文、科学、技术、工程以及社会等各类知识,帮助学生达到明体达用、返本开新的“智慧”境界。

(一)复合是前提

工程教育是通过整合、集成而创新,这是西方工程教育研究界的共识。[13]整合、集成,其实是要求新工科所培养的人才能对工程教育系统内部、外部的诸种要素因时而变地进行多元复合。

首先,新工科人才培养要突显出工程教育的内部复合。新工科人才一方面要具有多方面的个人能力,比如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能力、思维判断与分析能力、工程设计与实践能力以及创造创新能力等;另一方面还要具有良好的团队能力,包括表达与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情绪控制和管理能力等;此外,还要求具有全局意识、跨学科思维能力、全球视野和领导力、系统性思考能力等。[14]为了培养上述多元复合能力,工科人才的培養必须突显三大要点。一是知识内容的复合性。对于高等教育而言,“知识就是材料”[15],支撑新工科人才培养的知识,应以工程类知识为核心,但要突出科学与人文的融合[16],要兼顾工学、理学和管理学等多个门类的知识[17],实现新工科人才培养的“知识集群”和“网络创新”[18],还要协调好科学、技术与工程的关系。二是知识操作过程的复合性。以知识的整合为基础,新工科人才培养要在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把上述知识观贯通于“知识—课程—专业—学科”的复合链条之中。三是知识操作建制的复合性。陆国栋等人发现,新工科不仅仅意味着创设新专业,还必须突破五大瓶颈,即打破学科壁垒、越过专业藩篱、打通本研隔断、消除校企隔阂、唤醒师生淡漠,打造工程教育的“贯通体”“交叉体”和“共同体”。[19]从目前的国内实践看,可供选择的实践方式有三种。一是以单个专业为中心,通过主辅修、二元复合式的双学位、多元复合式的大类培养实现多学科知识的贯通;二是以多个专业为枢纽,通过多专业融合,实现多学科知识的复合型贯通[20];三是通过“工科+”的方式,推进老工科的现代改造[21]。

其次,新工科人才培养要突显工程教育的外部复合。从国际工程教育研究的发展动向看,日益注重在“大工程观”的视野下,突显课程设计的综合性、前沿性和创新性,并将工程教育的发展置于全球化的宏观空间背景之下,将工程专业知识的建构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相融合,由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转向回归工程实践,从而把工程教育置于社会发展、国家强盛乃至人类进步等宏观视界之中。“大工程观”,日益要求新工科的人才培养积极建立“学科—专业—产业—社会”的复合链条,既保证新工科能够体现出“回归工程”的要求,又能回应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的要求,建立起新工科的工程教育与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彼此融合的范式[22],具体落实“工程教育系统论”[23],建构起工程教育生态系统[24],培养具有“系统工程师”气质的新工科人才。

(二)创新是关键

创新已成为大学毕业生的基本素养要求,是工科人才的关键性能力要求——不仅要体现在思想意识、思维方式上,而且还要能落实到工程实践中。

借助实验室(包括实训室)培养工科人才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高校的最佳选择。为此,高校和实验室逐渐与学生培养之间形成了多样化关系。一是传统的包含模式,即本科生由实验室负责培养,实验室由高校负责管理。这种模式的优点是纵向管理效率高,但是三方耦合度较强、规范性控制过多,不易发挥各方的创新潜能。二是相互独立模式,主要是实验室独立于高校之外。美国的贝尔实验室就是典型例证。它在世界各地建立子机构,邀请学者和学生参与合作或独立研究。这种模式有利于保证实验室的独立性,防止来自高校、政府的政策、体制、学科束缚,便于创新性探索前沿问题。但也存在问题,比如,缺少高校的资源、学生等基础性支撑,很难大规模推广。三是三螺旋模式,即高校、实验室和学生三方保持相对独立,在本科生创新活动中密切合作、相互促进,甚至进而催生学生创新实验室、创客中心等混合组织。[25]从我国的实践探索和改革趋势看,高校、实验室和学生之间的三螺旋模式日益受到重视。

(三)工程是主旨

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看,以1747年巴黎路桥学校的建立为开端,工程教育开始在高等院校中出现。纳入高等教育体系的工科类人才培养,核心要旨到底是什么?对此问题的回答,曾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出现了两次偏差。从工科教育肇始一直到二战之前的百多年时间里,几乎一直是“技术主导范式”。即以培养现场工程师为目标,重视实践,强调技术和动手操作,教育的内容以应用手册和公式为主,教育模式则主要是学徒制。技术主导范式只能满足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初期简单的生产需要,“唯技术是从”的偏执导致工科人才培养的低级化。超越技术主导范式的是“科学主导范式”。二战后,美国针对工程人才普遍缺乏科学训练的问题,开始探索实施“科学主导范式”,高度重视数学等自然科学,强调科学和理论分析。由于工程师与科学家的培养模式趋同,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工程教育甚至陷入了“科学化”偏差。[26]在更高层次上回归工科教育的技术特征、扬弃科学范式的“理论化”倾向,则是“回归工程范式”。[27]20世纪90年代,时任麻省理工学院工学院院长的乔尔·摩西提出了“大E工程”(Engineering with a Big E),号召“回归工程”;约瑟夫·波多尼亚提出“整体工程教育”(Holistic Engineering Education),认为工程教育应当综合考虑工程情境,系统重构课程、加强产学联系。[28]

“回归工程”的口号其实旨在突显工科教育的工程特性。首先要彰显工科人才培养的应用目标。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曾传颂“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倡导理科教育,进入21世纪之后日益重视应用理科,近年间国家层面开始高度重视新工科。[29]广东从2015年开始率先实施“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计划。其次要突显工科人才培养的实践导向。工程是以科学和理论为基石的技术性实践,工程特性就是实践特性,而不是纯粹的理论特性,但也不是低水平的应用特性和技术技能特性。第三,要突显工科人才培养的工程规范、工程伦理——比如“质量至上、以人为本”,等等。目前,许多理科类高校、理科传统深厚的二级学院以及仅具有理科背景的专业教师积极筹办工科专业,尝试推进新工科建设。这些现象明证了工科教育日益重要的地位,但也需要警惕并解决好“工科专业理科化”“工科专业非工程性”等难题和偏差。

(四)智能是趋势

基于“电子、微电子、光电子理论与工程”的智能芯片,基于“通信工程和网络工程”的智能网络,基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智能计算,基于“自动化理论与工程”的智能控制,再加上“智能科学与技术”对上述四者的整合,支撑起信息时代的人工智能特征。[30]在此背景下,一方面,人工智能已进入与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新阶段,其中率先被融合的产业有智能制造、自动驾驶、语音图像处理、医疗卫生、金融等,这都对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智能化、自动化、类人化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31];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科学与技术是工科门类下新的一级学科,它通过成立“机器人学院”[32]、人工智能学院[33]等方式具体担负起智能型工科人才培養的职责,同时通过设置“智能科学与技术”等通识课程或课程模块的方式,向其他几乎所有的工科专业“润物细无声”式地渗透,成为推动新工科建设的核心驱动力。新工科教育快速进行智能化改革,以智能化(智慧教育)为目标,以“智慧点”替代“知识点”[34],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式。

三、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过程逻辑

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过程逻辑,关键在于协调平衡知识传授、能力养成等方面的“定界”与“跨界”之间的关系。[35]它所折射出来的变革趋势,是从定界为主走向跨界为主。人文教育,追求文史哲的融会贯通——这是强调知识“无界”的传统学术模式。17世纪兴起的西方近代科学实现快速发展之后,日益按照学科体系进行,甚至不惜陷入“坑道视界”以达到“片面的深刻”——这是以学科为建制工具、高度强调“界”的学术模式。新工科既强调按照产业链、岗位群的要求而定界,也遵循“复合、创新、工程、智能”的目标逻辑,强调跨界借力,形成全新的人才培养过程特征:以定界为前提、以跨界为核心,在灵活协调“定界—跨界”之间的关系基础上,重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国内工科类高校和学术界多以学科划分专业,较少探究新工科的跨界特征。

(一)知识操作:理论与实践跨界

针对工科教育中重学轻术、重理论轻实践的偏差,针对工科类教师绩效评价中“重研究轻教学”“重学理轻工程”的问题,新工科人才培养过程必须从知识操作层面推进理论与实践的跨界,促进课程学习、科研体验、工程实践的有机融合、“三螺旋递进”。[36]为此,一要拓展知识的横截面。除了要拓展本学科门类中的跨学科知识,还要拓展属于不同学科门类、旨在综合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工程研发、运行管理等各种能力的跨学科知识。二要拓展知识的纵向链条。持续打通知识的“科学—技术—工程”链条,使学生具备把科学、技术转化为产业工程、乃至社会工程的能力。知识的建制化载体是课程。新工科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知识的横向、纵向拓展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跨界,在课程层面已形成以下三种路径。

一是扩展课程数量。威廉姆斯发现,“工程已经成了极度开放的‘包含一切东西的专业’,科学、管理、艺术领域都有它的投影,没有权威的机构为它限定一个总体上的任务范围”,各种相关学科的课程,比如“科学、市场、设计、系统、社会……都在向本已拥挤不堪的课程表上塞课”。[37]这条路径简单、直接,但教育效率和教育效益尚待观察。

二是提高课程质量。与此相关的重要改革就是设置“顶点设计课程”(Capstone Design Course)。针对“很多学生抱怨说在高年级阶段的课程只不过是新增几门课程而已,接着大学生活就结束了”的问题,美国的《博耶报告》呼吁开设顶点设计课程[38],并得到了重视,成为美国高校高年级学生,特别是临近毕业的学生的综合性课程。[39]顶点设计课程是一种独特的经验学习模式,由“接受—联系—反思—改进—重建”五个逐步递进的目标所组成,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40]它有两大特征。一是整合性,即它作为大学生教育生涯的巅峰体验,旨在整合、拓展、批判和应用在学科领域和跨学科领域的学习中所获得的知识[41],支持学生的深层学习[42],使学习者在身体、智力、情感、审美、道德和精神等方面获得全面成长。它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综合性学业评价工具。[43]二是从学校到职场的过渡性。顶点设计课程可以获得非常丰富的教育成果,包括学生的交流能力、批判性思维、理解复杂情境的能力、审美能力、专业认同、专业伦理、适应能力、领导能力、终身学习的动机等。[44]作为大学生从在校生转变为毕业生的“生命礼仪”,顶点课程为学生提供向后看和向前看的体验,其中学生向后回顾所学过的大学课程以获得这种体验的意义,又在这种体验的基础上向前展望未来的生活[45],从而使自己的人生达到新的境界,具备足够的能力直面未来世界的挑战。[46]有研究表明,已经完成顶点设计课程学习的毕业生,往往仅需要更少的培训就能顺利进入工作岗位[47],且具有更为强劲的职业发展潜力[48]。

三是挖掘课程价值。立足于科学知识,坚持面向并服务于实践,是实践导向课程的精髓。通过研究与探索,已经出现了许多实践导向的教、学模式。比如,源自医学教育的“问题导向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模式[49];以“做中学”为核心的“体验式学习”(Experiential Learning)模式[50];以“实践共同体”(Community of Practice)、“合法的边缘性参与”(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tion)和“学徒制”(Apprenticeship)等新理念为基础的学习模式[51];基于学生发展质量理念和“参与理论”(Theory of Involvement)的参与式学习模式[52],等等。

顶点课程、实践导向课程,与“基于设计的工程学习”方式具有内在一致性。工程学习的核心要素包括学习环境、动机、设计行动、探究行动、共同体等;其内在机制在于,学习者依托实践共同体,在以问题解决方案搜索策略为基础的“效率”与以专业知识为基础的“创新”之间形成均衡发展,因而具有嵌套情境性、个体反思性、社会交互性和循环迭代性等工程学习特征。[53]

(二)培养主体:政校企跨界

工程教育的兴起,特别是目前新工科人才培养,日益强调以政府的政策鼓励和经费资助为前提和基础,以企业的参与为动力,以满足政府和企业的需求为目标;大学与政府、企业之间不再是彼此定界、互不往来,而且彼此沟通、互相合作。就其跨界合作的形式而言,埃茨科维茨等人认为至少有三种模式:国家、学界和产业彼此分立但交流合作的自由放任模式;产业和学界在国家之中的国家主义模式;国家、学界、产业相对独立但又互相交叉合作的三螺旋模式。[54]三螺旋模式日益受到中国的重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是中国对这类实践的理论概括和政策阐释。从中国的实践看,不但政府极富创造性地参与政校企合作,而且企业也持续创新其参与政校企合作的方式。有的企业,通过联合科研实施精英研究生计划,培养与AI相关的学术研究型人才,构建了校企协同育人新体系,形成了“新经济下政产学研融合工程教育新生态”。[55]

(三)成果导向:就业与创业跨界

新工科的毕业生至少有三种发展走向,一是就业;二是创业——它的门槛相对较高,因此占比不高,但它能够通过毕业生成功的创业带动更多的就业;三是介于就业与创业之间的组织“内创业”,即就业之后在就业组织内的创业[56]——这是接收工科毕业生的各类组织最为期待的结果,也是真正实现就业与创业跨界的可行途径。基于上述三种走向,新工科人才培养过程往往重视两个方面的培养。一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担当。在2004年世界工程师大会“工程师塑造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的主题讨论中,斯特朗指出:“过去的历史证明,工程师对人类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人类的未来也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因为这样,工程师的职业道德非常重要。”[57]其中最重要的职业道德就是对社会责任的自觉担当意识,包括但不限于自觉承担起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历史使命,重视工程伦理、人文精神、社会责任感、可持续发展观等。[58]二是在校期间适时高效地开展体验式创业教育。[59]这种教育,可以把校内的就业能力培养和毕业之后所需的创业素养有机整合在一起。

参考文献:

[1]吴岩.新工科:高等工程教育的未来——对高等教育未来的战略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6):1-3.

[2]胡波,冯辉,韩伟力,徐雷.加快新工科建设,推进工程教育改革创新——“综合性高校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综述[J].复旦教育论坛,2017,15(2):20-27,2.

[3]叶民,钱辉.新业态之新与新工科之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4):5-9.

[4]钟登华.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1-6.

[5]“新工科”建设复旦共识[J].复旦教育论坛,2017,15(2):27-28.

[6]“新工科”建设行动路线(“天大行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2):24-25.

[7]新工科建设指南(“北京指南”)[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4):20-21.

[8]吴爱华,杨秋波,郝杰.以“新工科”建設引领高等教育创新变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1):1-7.

[9]徐飞.办一流工程教育、育卓越工科人才[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6):1-6,36.

[10]王文娟,雷庆.论中国近代工程教育体系的两种范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6):187-194.

[11]王亚杰.行业特色型大学还是学科特色型大学[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6):82-86.

[12]李培根.工科何以而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4):1-4,15.

[13]Bordogna,Joseph,Eli Fromm,and Edward W.Ernst.Engineering Education:Innovation Through Integration.Journa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1993,82(1):3-8.

[14]叶民,孔寒冰,张炜.新工科:从理念到行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1):24-31.

[15][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11-12.

[16]王义遒.新工科建设的文化视角[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1):16-23.

[17]刘盛博,刘苗苗,姜华.我国工程学学科的国际地位及其支撑学科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174-178.

[18]刘湉祎.新工科建设的“应为”与“可为”——基于知识生产模式的视角[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6):11-15.

[19]陆国栋,李拓宇.新工科建设与发展的路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20-26.

[20]章云,李丽娟,杨文斌,蔡述庭.新工科多专业融合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2):50-56.

[21]李华,胡娜,游振声.新工科:形态、内涵与方向[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4):16-19.

[22]周緒红.中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现状与展望——在2015国际工程教育论坛上的专题报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1):1-4.

[23]Bordogna,J.,Fromm,E.& Ernst,E.W.An Integrative and Holistic Engineering Education.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1995,volume 4,191-198.

[24]吕正则,张炜,李拓宇,邹晓东,岑可法.打造“系统工程师”的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体系变革策略[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5):27-32.

[25]程波,陈辉,纪一鹏,李洋颀,张所鹏.三螺旋模型的本科生创新体系探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3):127-130.

[26]项聪.设计范式:工程教育发展的应然选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6):12-19.

[27]李茂国,朱正伟.工程教育范式:从回归工程走向融合创新[J].中国高教研究,2017(6):30-36.

[28]邹晓东,翁默斯,姚威.基于大E理念与整体观的综合工程教育理念建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6):11-16.

[29]王义遒.从应用理科到“新工科”[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2):9.

[30]李德毅,马楠,秦昆.智能时代的教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5):5-10.

[31]陈劲,吕文晶.人工智能与新工科人才培养:重大转向[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6):18-23.

[32]马楠,刘元盛,李德毅.智能时代与大学创新人才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6):164-167.

[33]李德毅,马楠.智能时代新工科——人工智能推动教育改革的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5):8-12.

[34]李明俊,陈素华,汪月华,邱贤华.智慧点替代知识点:新工科授课要点之创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2):183-187.

[35]姜大源.跨界、整合和重构: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三大特征——学习《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体会[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7):9-12.

[36]盖江南,赵自强,姜广峰.“大化工”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2):95-98.

[37]Duderstadt,James J..Engineering for a Changing World,A Roadmap to the Future of Engineering Practice,Research,and Education,The Millennium Project,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2008.

[38]Boyer Commission on Educating Undergraduates in the Research University.Reinventing Undergraduate Education:A Blueprint for America’s Research Universities[EB/OL].http:∥www.niu.edu/engagedlearning/research/pdfs/Boyer-Report.pdf.

[39]Dutson A J,Todd R H,Magleby S P,et al.A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Teaching Engineering Design Through Project-Oriented Capstone Courses.Journa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1997,86(1):17-28.

[40]Kerka S.Capstone Experiences in Career and Technical Education[EB/OL].2001.http://www.ericacve.org/fulltext.asp.

[41]Wagenaar T C.The Capstone Course.Teaching Sociology,1993(21):209-214.

[42]Normal C.“College Curricula in Disarray,Study Says;Association of American Colleges.” Science,March 1,1985.

[43]Gardner J N & Van der Veer G.The Senior Experience.Facilitating Integration,Reflection,Closure,and Transition,Jossey-Bass,Inc.Publishers,1998.

[44]Moore R C.Capstone Courses.2005.http://users.etown.edu/m/moorerc/capstone.html.

[45]Durel R J.The Capstone Course:A Rite of Passage.Teaching Sociology,1993(21):223-225.

[46]Heinemann R L.The Senior Capstone,Dome or Spire.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83rd,Chicago,USA),1997:19-23.

[47]Fairchild G F,and Taylor T G.“Using Bussiness Simulations and Issue Debates to Faciliate Synthesis in Agribussiness Capstone Course.” Selected Paper of the 2000 Annual Meeting,June 29-July 1,Vancouver,British Columbia.

[48]德里克·博克.回归大学之道[M].侯定凯,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77,178.

[49]Barrows HS,Tamblyn RM.Problem-Based Learning:An Approach to Medical Education.New York: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Inc,1980.

[50]Kolb DA.Experiential Learning: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1984.

[51]Lave J,Wenger E.Situated Learning: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tion.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

[52]Astin AW.What Matters in College?Four Critical Years Revisited.San Francisco:Jossey-Bass Publishers,1993.

[53]项聪.基于设计的工程学习:模型、机理及特征(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1):58-63.

[54]Leydesdorff,Loet & Etzkowitz,Henry.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From National Systems and ”Mode 2” to a Triple Helix of University-Industry-Government Relations[ J].Research Policy,2000,(29).109 -123 ,111 -112 .

[55]王巨宏,刘婷婷,马东嫄,张龙.构建新经济下政产学研融合工程教育新生态[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27-30.

[56]颜士梅,王重鸣.内创业的内涵及研究进展[J].软科学,2006(1):4-8.

[57]美国工程院主席:“慢火煮青蛙”工程技术渐进式的危机.http:∥www.people.com.cn/GB/keji/1059/2964404.html.

[58]王梅,亢铭.国际工程教育研究演进路径与热点前沿的可视化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1):29-33.

[59]于玺,刁衍斌.基于系统思维新工科体验式创业教育人才培养[J].系統科学学报,2020(3):132-136.

(责任编辑刘第红)

作者:陈伟 易芬云 吴世勇

上一篇:英语教学中文化教育论文下一篇:大学生学习英语口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