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教育论文

2022-05-14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形势与政策教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中职学校在德育工作中应重视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探究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形势与政策教育是中职学校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康人格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一篇:形势与政策教育论文

创新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思考

[摘 要]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要充分认识形势与政策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要结合大学生思想实际,创新形势与政策教育内容与有效途径,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创新;思想政治教育

[文献标识码] A

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有效地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客观、科学地看待社会发展、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能力和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对新世纪新阶段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还存在一些亟待加强的地方,创新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是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不断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迫切需要。

一、充分认识形势与政策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中央16号文件指出:“形势政策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学校要紧密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和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制定形势政策教育教学计划,认真组织实施。”2004年底,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又明确指出:“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些都表明,在新的形势下,党和国家把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但是,目前一些高校对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深入。主要表现在一些高校负责同志对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地位认识还比较肤浅,对形势与政策教育在培养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作用方面的认识还停留在一个比较低的层面。因此导致一些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授课教师受到轻视、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消极对待等现象产生,有些高校没有做到在各层次和各科类普遍开设,本科层次形势与政策教育开设情况还比较规范,其他层次开设情况较差;文科类专业开设情况尚可,理工农医类开设情况较差。一些高校在教学计划中并没有将形势与政策教育作为公共必修课,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比较随意,“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投入、师资队伍建设、图书资料建设、课时安排等都得不到有效保证,有些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没有纳入考核或考核流于形式,一些高校没有将形势与政策教育纳入教学管理体系。

要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要求,解决当前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困境,推进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创新,这要求我们必须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就当前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情况而言,最需要的是高校的负责同志要从思想上与中央精神保持高度一致,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度来重视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迫切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关于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规章制度,做到目标明确,职责分明,有章可循。对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管领导、主管部门和所需资料、场地、设备及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组织管理方案等,都要用文件落实下来,形成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强大合力。高校应该树立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全局观念,理顺管理体制,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和分工。总之,要充分认识到,在新世纪新阶段,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是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迫切需要,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培养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丰富知识和扎实本领的优秀人才的迫切需要。

二、结合大学生思想实际,创新形势与政策教育内容

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内容既要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又要满足学生思想发展的实践需要,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形势与政策教育内容的特点,不断创新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内容,拓宽口径,增加内容,做到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形势与政策教育内容具有这样一些鲜明的特点:一是具有知识性。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内容是国际国内形势与政策,每一项形势与政策都是一个知识体系;二是具有思想性。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内容在于引导学生认识形势,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执行国家政策的自觉性,达到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三是具有动态性。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一个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形势与政策教育内容要根据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国家政策的变化进行调整;四是具有实践性。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内容可以在社会实践中得到感性和理性的认识,学生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对教育内容进行检验。形势与政策教育内容的这些特点告诉我们,形势与政策教育不是简单地系统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它的内容涉及到思想政治、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国际关系等各个方面,这要求我们必须紧密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对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内容进行创新。

形势与政策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形势与政策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教育、重大时事教育、国内外形势教育、社会热点问题剖析等。自1987年教育部决定在普通高校思想品德教育课程中设置“形势与政策”必修课以来,全国高校普遍将形势与政策教育列入教学计划,开设了“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及其研究工作。教育部社政司每年定期印发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这实际上起到了与教学大纲类似的作用,对形势与政策学起到了重要的规范作用。但由于形势与政策教育内容时效性非常强,没有也不可能有较稳定的、具体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因此,如何把握教学内容,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就成为形势与政策教育创新的一大难题。根据我们多年的教育实践经验,创新形势与政策教育首先是尽量依照教育部社政司每年印发的“教学要点”要求安排教学内容,同时密切结合当前国内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力求做到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重点选择近期发生的、学生普遍关注和感兴趣的重大政治、经济问题,同时将马克思主义的形势发展观,即科学、具体分析认识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去。其次,要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决定教育教学内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学生思想实际会有很大的差别,但往往又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处于动态的发展过程之中;同时,国际国内形势风云变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也在不断推出和调整,这些都决定了形势与政策教育内容必须始终处于一个不断变化、不断更新的动态过程中,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状态。第三是要紧密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围绕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确定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重点,做到教育教学有的放矢。力求通过与学生共同探讨,使学生学会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认识国内外形

势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和趋势,认清问题产生的背景、实质及其发展的方向、利弊等,从而采取正确的应对方法。最后是形势与政策教育内容要与本校实际结合起来。在以教育部社政司下发的教学要点为主要依据的前提下,要结合地方和学校的实际组织力量收集、整理和编印符合本地实际的教学辅导材料。总之,创新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内容,关键是要抓住学生最关心、要求最迫切、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寻找到学生思想需求与教学内容的结合点,才能使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内容更加具有针对性。

三、创新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有效途径,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强调:“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新方式和新途径。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要努力做到系统讲授与形势讲解、专题讲座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讨论、交流相结合,正面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创新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增强教育实效性的必然要求。

1.要抓好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课堂”。“形势与政策”课堂教学是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课堂。每次授课的选题都要精心安排,要把那些近期对社会政治、经济有重大影响、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要加强对教学要点和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以增强教学的科学性;要深入了解当代青年学生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实际,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要全面了解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以及疑难问题,以增强教学的实效性。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形势观和政策观渗透到教学内容之中。主课堂要着力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要全力发挥学生介入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2.搞活形势与政策教育“第二课堂”。校园文化活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有效载体,它是弥补形势与政策教育课堂教学课时不足、手段单一,实现多模式教学的“第二课堂”。高校要结合实际,建立学生形势报告会制度。每年春、秋两季学期开学后或在国内外发生重大事件时,组织大型形势报告会,请各级党政领导或高校党委负责同志为学生作报告,使学生更直接地了解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就新变化。要聘请一批理论水平高、形势与政策感敏锐的教师组成形势与政策教育巡回报告团,围绕学生关注的一个或几个热点难点问题在学生中进行巡回演讲。学校要抓住重大节日、纪念日、重大事件发生的时机,挖掘教育资源,通过座谈会、研讨会等方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切实增进教育效果。要积极发挥校园新闻媒体的作用。校报、校园电视台和广播台等校园媒体要对近期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活动进行报道,让学生多方位了解国内外形势与政策的近况。

3.抓好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大课堂”。社会实践是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大课堂”。形势与政策教育本身具有现实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与社会发展实际有密切的关系。形势与政策教育只有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才有吸引力和生命力。要把形势与政策教育与加强教学实践、专业实习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教学结合起来,使大学生在参与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国际国内形势,把握国家的方针政策;要把形势与政策教育与学生开展的“三下乡”活动结合起来,组织大学生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深入农村、企业、厂矿,开展调查研究,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现象,了解形势与政策在现实生活中的实践状况,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增强社会责任感;要把形势与政策教育与开展“红色之旅”学习参观结合起来,经常组织学生到革命纪念地,特别是到改革开放前沿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的地方学习参观,让他们了解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和成就,增强对形势与政策的现实认识,增强教育效果,激发他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

4.利用好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现代化课堂”。要改变“形势与政策”课教育传统形式单一、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方法改革滞后的局面,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网络的技术手段、影视音像资料等,在形势与政策教育中广泛利用电视教学、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增强教育教学的实效。要利用网络开设“形势与政策”专栏,设立专家网络信箱,定期邀请专家在网络上与学生开展交流,以更加开放和主动的形式占领现代化教育阵地。

[责任编辑:陈梅云]

作者:张松德

第二篇:中职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策略探究

中职学校在德育工作中应重视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探究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形势与政策教育是中职学校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康人格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职学校 德育工作 形势与政策教育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中明确提出:中等职业学校要随着经济、政治形势发展对学生进行形势任务和时事政策教育。这表明,形势与政策教育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中职学校在德育工作中应重视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探究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方法和途径。这对于促进中职生的成长、成才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基本内涵

1.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含义

所谓形势与政策教育,是指以国内外形势与党和国家的政策为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它的基本任务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外的形势,深刻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形势与政策教育分为形势教育与政策教育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的关系是:一方面,形势教育是基础。学校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国外的形势,准确把握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另一方面,政策教育是归宿。学校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增强学生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自觉认同。因此,在形势与政策教育过程中,形势教育与政策教育不能割裂,要以分析形势的方式来阐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要把形势教育与政策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2.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特点

(1)动态性

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内容包含形势和政策两大部分。形势是不断变化的,形势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多变性、突发性和复杂性。党和国家的政策虽有相对稳定的一面,但要随着形势的变化不断进行相应的调整。这就决定了形势与政策教育是一个不断变化、更新的动态过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2)开放性

当今社会是开放的社会,现代德育是开放的德育。这就决定了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开放性。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既可以采取课内教育,也可以采取课外教育;既可以采取校内教育,也可以采取校外教育。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相互结合,形成了形势与政策教育广阔的空间系统。

(3)知识性

知识的传授是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必要载体。形势与政策教育涉及的知识十分广泛,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军事、外交等领域。通过形势与政策教育,可以使学生获取相关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

(4)针对性

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内容广、跨度大、变化快。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不能泛泛而谈、无的放矢。应把握学生的心态和需要,针对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对症下药,解决学生思想中的困惑,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行动。这是形势与政策教育要达到的根本目的。

二、形势与政策教育在学校德育中的地位

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地位是指它在学校德育中所处的位置。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它致力于对学生思想品德和人格素质的培养,体现着学校教育的基本目的和归宿,贯穿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就学校德育的内容来说,它有两大组成部分:一是基本的、相对稳定的内容;一是灵活的、可变性的内容。前者可称为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后者则是学校德育的时变内容。

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学校德育基本内容涵盖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五个层次。其中思想教育是指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处于德育的最高层次;政治教育是指培养学生对民族、阶级、国家、政党、社会制度的情感、立场、态度的教育,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教育以及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等,它处于德育的高层次上;法制教育是指对学生进行民主与法制观念和法律规范的教育,它处于德育的较高层次;道德教育是指对学生进行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教育,它处于德育的基础层次;心理教育是指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它是德育的最基础的层次。德育的这五个方面是根据教育的目的、德育的任务和目标以及青少年学生成长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确定的,具有系统性、相对完整性和稳定性,是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这一部分内容如今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德育大纲中都做出了比较明确的规定,而且通过思想政治课与日常德育活动得以具体实施。

形势与政策教育是根据当前的国内、国际形势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并结合青少年学生的思想现状确定的学校德育内容。这部分内容不可能用大纲的形式规定下来,应由学校根据形势与政策的动态发展以及学生的思想变化加以确定。因而,形势与政策教育是学校德育的时变内容。

三、中等职业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实施策略

中职学校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职业学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努力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实用性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

1.以人为本是中职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基本准则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以人为本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职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把促进中职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的。

(1)要尊重学生

马卡连柯认为,只有更多地尊重学生,才能更多地要求学生。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尊重是教育的本质规律,是21世纪教育的理性追求。中职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尊重学生的基本权利和责任,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把学生当作有血有肉、有生命尊严的人。

(2)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

情感教育是德育实施的关键,脱离情感的教育是苍白的、空洞的、伪善的。中职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应研究中职生的心态和情感需要,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从当前中职生的思想状况看,他们普遍缺乏远大的理想和信念,学习动力不足;有的学生职业意识淡薄,缺乏竞争观念;有的学生认为学习专业技能是硬道理,而时事学习可有可无。这些不良倾向严重影响着当代中职生的成长、成才。因此,中职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要针对学生的倾向性问题,有的放矢。要坚持实事求是,贴近学生的意愿和要求,在内容上力求避免“假、大、空”。只有这样,教育才能触及思想,才能增强说服力和教育效果。

(3)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从哲学上讲,人的主体性是指人在认识、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中职学校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育方法上多采用平等对话式、座谈讨论式、演讲答辩式等。如果一味单向说教,势必压抑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这样的教育既不合乎现代教育所必具的民主精神,更不符合德育自身的规律,不会生产真正的德育功效,有时甚至是非德育或者是反德育的。

2.方式多样是中职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必然要求

(1)形势与政策教育要进课堂

开设形势与政策课是中职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形势与政策课是一门以国内外形势与党和国家的政策为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这门课的特殊性要求学校必须重视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将形势与政策课纳入教务管理,列入教学计划,排入课表,有学分、有考核。同时,学校要建设一支精干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队伍,这是保证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质量的关键。

(2)组织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中职学校在规范形势与政策课堂教学的同时,还要充分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聘请专家、学者来校举办各种讲座和形势报告会。社会实践是学校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重要途径。学校要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实习、实训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了解国情、了解社会、了解职业,从而推动学生社会化的进程。

(3)发挥校园网络的育人功能

在当今信息时代,互联网已走进校园生活。互联网不仅增强了学生接受信息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选择性,也培养和提高了学生在网络时代的科技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中职学校要适应信息化的特点,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建设好适合学生思想特点和学习需要的校园网,创办精彩的形势与政策教育网页,广泛宣传国内外经济、政治和文化信息,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受到思想政治教育。

3.体制建设是中职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重要保证

中职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必须重视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设,实现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1)建立有力的领导体制

中职学校要成立党、政、工、团等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形势与政策教育领导小组,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工作的宏观领导。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领导小组必须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2)建立协调的工作机制

形势与政策教育是中职学校的整体工作,这就要求学校各部门共同行动,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形成教育工作的合力。校党委是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工作的主管部门,应负责形势与政策教育工作的总体规划;团委要负责组织课外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科应负责学生思想动态的分析和把握;教务科则负责教学计划的制订、课堂教学的安排、教学效果的考核。

(3)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

为了保证形势与政策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中职学校要建立规范有效的资金投入和物质保障制度,重视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硬件建设,购置必要设备,实现形势与政策教育手段的现代化。

总之,形势与政策教育是中职学校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康人格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新世纪、新阶段,中等职业学校要与时俱进,不断探讨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规律和途径,以促进学校德育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3]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4]班华.现代德育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

[5]田建国.以人为本与全面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05,(1).

作者:潘锋

第三篇:论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载体运用

摘 要: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是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合理运用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各种载体,使各种载体整体联动、交互贯通、互相配合,对于进一步提升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创新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载体运用

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是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前,新阶段、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对积极推进和加强高校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合理运用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各种载体,使各种载体整体联动、交互贯通、互相配合,以提高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工作的效率、增强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效果,显得尤为紧迫。

一、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载体运用研究的意义

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载体是在实施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承载和传递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内容或信息的形式。载体是教育实施的根本,作为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想要提高相关教育课程的吸引力、渗透力和说服力,只有使其得以正确的运用,使其服务于教学,并在其不断的运用和推广中,真正达到教学的实际目的。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一体化、学科化趋势的发展,对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载体运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高等教育的社会化、多样化、国际化,使得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社会化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在这一进程中有必要研究如何合理运用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各种载体,使其整体联动、交互贯通、互相配合,从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在现代社会,学生学习、生活更具个性化和分散化,这使得影响学生思想形成、发展和变化的因素也更具多样性、复杂性和变化性。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综合运用多种载体,才能与学生思想的实际相适应,以体现创新精神、人文关怀和情感寄寓,扩大教育的覆盖面,增强针对性。

二、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载体运用的主要方式和方法

(一)管理载体

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管理载体,就是将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内容渗透到学生管理活动中,把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内容与学生管理结合起来,渗透到广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以达到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形势观,具有较强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规范大学生的行为的目的。

首先,要提高管理载体的使用意识。学生管理的普遍性,它包括一些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使其作为教育的形势和政策的载体是教育者的使用,并能起到其他载体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只有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有意识地管理学生作为形势和政策教育的教学载体来使用,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能往学校管理人员下放,即需要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和思想政治意识。在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中,除了相关专业的教师和政工人员,广大管理人员的参与不仅可以用好学生管理载体,还可以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而其基础即是培养和提高管理人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因此,在结合增强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意识的前提下,是其思想政治教育职能得以顺利履行的基本保障。

第三,促进学生管理水平的提高,为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创造良好的环境。学生管理作为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载体,就要在提高和促进学校管理工作水平方面紧抓落实,这是影响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重要因素。创建良好的形势与政策教学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就需要建立和完善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井然管理学校活动,避免由于管理混乱造成的各种学生行为或者思想相关问题,助于形式与政策教育教学的顺利推进。

(二)课程载体

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课程载体就是以课程教学为中介和手段,向大学生传播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内容,使其在接受广泛信息的同时,接受形势与政策教育。这一载体主要分为两类:一是高校的形势与政策课,这是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主渠道,是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课程载体的主要形式。形势与政策课直接给学生传授正确的思想政治观点,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思想特点,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二是高校各学科的其他课程,这是课程载体的广泛形式。从教师来说,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不仅承担着传播本学科知识的任务,而且也承担着培养学生的任务。因此,有必要发掘各类课程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使学生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课程载体的运用要坚持理论性与针对性整合、知识性与思想性整合、系统性与灵活性整合等原则,注意把握好两个抓手。

一是创新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模式。调动学生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结合多媒体和网络在教学方面的优势,大力推进,实现现代化教学。更基本的是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专题讲授,案例教学等经典教学方式的运用和创新。实现教学理念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变,加强实践教学,同时结合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公益活动、专业课实习等结合起来。

二是加强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包含思想政治素质以及业务能力等方面,这是影响课程整体质量的主要因素。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是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需要长期维持并提高的基本教学技能。对教学管理者而言,优化和充实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队伍,不仅需要拓宽教师来源渠道、吸引和培养专业的形势与政策教师,同时加强老师之间的素质提高和交流,从个人到群体,完善形式与政策教师体系,正确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三)活动载体

活动载体即“以活动作为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载体”之意,是指教育者为达到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目的,有意识地开展各种活动,使受教育者在活动的过程中受到教育,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活动载体的运用要注意以下方法的使用:第一,加强对各种活动的指导,组织好各种活动。活动如果组织得不好,就难以产生预期的效果,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任务、目标就难以实现。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工作者要提高认识,精心筹划组织各种活动,以充分发挥活动载体的功效与作用。第二,各项活动都应有明确的目的并根据活动目的确定活动内容和形式。只有目的明确,才能产生好的效果。第三,开展活动应因地制宜,形式多样。各个高校的具体校情不一样,条件也有差异,在开展活动时,要注意从实际出发,同学校的实际联系起来。开展活动还应力求形式多样,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从而扩大教育的覆盖面。第四,活动应讲求实效,不可过多过滥。开展各种活动,应力戒形式主义,特别注重实际效果。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广大学生普遍参与,避免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活动载体的功能才能有效发挥。

(四)大众传媒载体

大众传媒载体,即以大众传媒作为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载体之意,具体是指教育者通过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电影、录音、录像、网络等大众传媒工具向大学生传导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内容,使大学生在接受广泛的社会信息的同时,接受形势与政策教育。

当前,大众传媒的发展,突破了传统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性,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工作者要加紧采取得力的措施,充分运用大众传媒载体,为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服务。

首先,正面宣传和引导大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者须坚定正确的意识形态领域方向和舆论导向。高校大众传媒传播的内容要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高校的规章制度;要牢牢占领网络阵地,建设好校园网,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理论分析,释疑解惑,以统一学生思想,增强学生信心,振奋学生精神。

第二,加强教育,教育者自身须科学分析和鉴别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同时引导学生,培养和提高提高其处理信息、分辨信息、选择信息、综合利用信息的能力,自觉抵制和免疫不良信息。

三、综合运用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载体的相关原则与思路

各种载体在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尽相同,在此过程中,综合运用各种载体是达此教学目的的主要手段。

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载体的综合运用,应把握以下原则:第一,实践性原则。在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载体的综合运用过程中,必须始终结合各种载体的运用与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具体实践。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载体作为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承载者和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内容的重要形式,其运用必须立足于现实,因地制宜地进行,根据当地高校师生的思想特点,进而实现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具体实践。第二,统一继承与发展的原则。综合运用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载体的过程,就是在优良继承传统载体的基础上,不断改造和发展可以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的载体。第三,借鉴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的原则。在借鉴和吸收国外载体建设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具体国情、校情进行所创新和发展,使所建设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载体体现中国和所在学校的特色。

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载体综合运用,还应遵循如下基本思路:

第一,高度重视整体规划。整体规划是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载体综合运用的先导环节,做好了整体规划,才能使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载体综合运用更具科学性、实用性。在对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载体综合运用进行整体规划时,首先要注意坚持政治性、教育性、可操作性等原则,始终坚持“一元化”的价值导向,载体运用过程应始终体现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作用与功能,载体综合运用更加贴近学生实际,更方便的安排实施,让学生容易接受。第二,明确规划方法。在探索性的规划方法上,应强调实践的首要作用,教育者敏于发现,总结学生自我教育实践的结果,特别是对一些独特的方式和手段,总结、归纳,进而上升到科学的规划方法。最后,科学使用规划工具,要善于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的易于查找和信息采集的功能,提高规划效率。

第二,全面建构,各司其职。注重运用大众传媒和建设校园文化在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严格制定和管理校园制度,积极开展各类校园活动,以达到综合运用载体、增强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教育的效果。

总之,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工作者要加强对各种载体的研究,学会综合运用各种载体,使它们相互渗透,共同作用,发挥综合优势,以进一步增强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3]陆扬,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4]本刊记者.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有效方式和途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3):14-16.

[5]叶飞霞,余新然,陈建辉.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2):53-55.

[6]李斌雄,蒋耘中.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引论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

(作者单位:江汉大学)

作者:闵杰

上一篇:梦与潜意识关系论文下一篇:电大会计课程综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