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农村义务教育论文

2022-04-15

在农村城镇化社会背景下,农村学龄人口数量不断减少、流动日益频繁以及城镇化持续推进的大背景下,县级政府大量撤并乡村学校,农村学校布局面临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对此,笔者在本文中进行了初步探讨,总之,只有各个方面共同努力,才能使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工作取得更大的成就。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新形势农村义务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新形势农村义务教育论文 篇1:

关于新形势下农村义务教育公平的再审视

摘 要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而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体系出现的问题日益受到大家的关注,尤其是新形势下的农村义务教育公平问题不断的成为大家讨论的焦点,对其进行再审视可以找到解决的措施和路径,从而更好的推动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处于经济发达地区日益发达,而处于边缘地区的中西部及农村地区的经济却日趋落后,两极分化的格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日益突出。而教育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中间力量,其发展状况如何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年来农村义务教育公平问题成为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国家和各级行政部门也对此采取了多方措施,如实行义务教育阶段的免费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务工地区接受义务教育、继续增加对农村教育的财政投入等方法。但农村教育的不公平局面仍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城乡之间、东中西部之间的教育还有差距。

温家宝总理曾这样说过:“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机会,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一是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二是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三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都能依法接受较好的质量的义务教育;四是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五是扶助困难群体,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可见实现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公平,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基本政策。

一、农村义务教育公平与教育均衡发展

农村义务教育公平作为教育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身目标的实现其本质也就是达到了教育均衡发展,所以农村义务教育公平的实现就是最大的解决了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而在论述农村义务教育公平与教育均衡发展的关系之前,有必要对教育公平及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进行详细的了解。

1.教育公平观念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公平的观念可谓自古有之,从历史上看,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在几千年前就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公平思想;柏拉图说:“一个人不论立辞或行事都永远应当着眼于公正”,此话含蓄的提出教育公平的思想,其意欲表达的是人类无论什么,首要的要追求公正。马克思说“教育是人类发展的正常条件和每个公民的真正利益”,这说明教育是个人生存的必需,接受教育也是每个公民必需行使的权力。而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立法和各项制度也逐渐趋于完善,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教育的正常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作为21世纪的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标志着我国教育事业全面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而纲要明确提出“把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作为未来教育改革的基本政策取向”。可见教育公平的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家已把此项问题的解决作为未来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目标。只有大家一起努力,才能实现教育公平,才能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局面的到来,进而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2.农村教育公平的内涵

教育公平是指无论处于何等地位的公民在教育活动中“人人都能享受到国家提供的受教育机会”和“人人公平的接受高质量的教育机会”。这是教育赋予人的权力,也是人必须行使的义务,平等的接受教育,并且享受优质的教育。教育公平内在的包含着教育起点的公平、教育过程的公平、教育结果的公平,因此农村教育公平的内涵就包括着:一是农村教育起点的公平,起点公平是教育公平内在的最基本的标志,农村教育起点公平是指农村公民入学机会的公平,就是要保障所有的公民都享有平等的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和平等的参与非义务教育选拔的机会。二是农村教育过程的公平,这是教育活动中发展条件与发展机会的平等,也是促进教育公平实现的关键环节。就是要保障公民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具有平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不因个人的天赋、出身、性别、种族、贫富和健康与否等诸多因素在内而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三是农村教育结果的公平,这是教育对公民所起作用的体现,也就是受教育者在学业成绩和成就上面的表现,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接受达到基本质量标准的教育,每一个社会阶层的受教育人数与该阶层在社会人口总数中所占的比例大致相当,每一个个体大体上都能获得一致的学识水平、道德发展水平、能力水平和个体的潜能都得到全面的发展。

3.农村义务教育公平与教育均衡发展的关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10-2020)》中指出“教育公平的重点就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尤其要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战略任务”,可见农村义务教育公平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础,而教育均衡发展是达到教育公平目标的举措,因此要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公平发展的局面首要的就是教育均衡发展,只有教育均衡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义务教育公平问题,这不仅是学校规模建设、师资资源、教学媒体等硬件设施的公平,更为重要的是学校理念、学校文化等软件设施的公平。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公平的条件,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建立均衡发展的教育保障机制,才能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公平的实现。

二、农村义务教育公平实现的困境

1.农村教育发展严重滞后,城乡教育严重失衡

人口众多是我国人力资源潜力最大的优势,而我国又是农村人口占据我国人口总数的大国,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约有2亿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中,70%在农村地区,因此农村学生群体之大可谓非同一般。随着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政策的不断完善,农村教育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然而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农村教育落后、发展滞后的状况仍未得到改善,甚至向不好的趋势发展,尤其是教育优势资源往城市集聚的趋势没有改变,造成了城乡教育差距愈来愈大的局面。在我国“政府负责”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发展局面完全由政府调控,尽管近年来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政策、教育投入不断加大了完善力度,但农村本身存在着与城市的先天不足,仅靠政府政策的倾斜仍不足以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发展落后的局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中声明“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达到4%”,而据统计,截止到2009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了3.59%,以当前的教育投入来看,4%的目标有望达到,然而《纲要》中的指出是对整个教育阶段的教育投入计划,对于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又会占到多大的比例呢?我们无法决策,只能等待政府的规划。

2.农村教育资源配置不足,学校建设难以打开

农村本身就是一个具有特殊地域的区域,经济、设施、思想等等都存在着与城市很大的差别,按理说,政府对农村的教育应该给予更大的政策倾斜,不仅仅是小修小补的举措,而应是加大力度对农村教育整体的改善。然而政府教育政策的不均衡发展使农村学校建设举步维艰,与城市相比,农村教育经费、教师队伍、教师工资待遇、学校教学设施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差别,导致农村教育资源配置严重不足,学校建设就难以打开。再加上城市各方面条件的优越,大批优秀的农村教师都流向城市发展,使处于落后的农村出现了“一个教室存在着几个年级”的局面,国家规定师生比核编标准为:初中:农村18.0:1,县镇16.0:1,城市13.5:1;小学:农村23.0:1,县镇21.0:1,城市19.0:1,由于农村人口分散居住,学校规模小,农村教师配置标准应高于城市才能更符合农村教育的需要,然而这一农村教师比例低的事实却是存在的。据有关研究学者调查,同是教师,城乡的待遇差距达4-8倍,诸多教育资源配置的不足,又何以促进教育的发展,农村学校向优质特色学校发展就更无从谈起,进而也不利于实现教育公平的目标。

3.教育政策倾向“城市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不占优势

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不均衡局面的存在,农村地区各项条件相对落后,国家制定各项政策首先考虑的是城市的发展,这就从源头上造成了政策制定的“城市优先发展”的观念。城市地区占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无论是从经济的条件出发,还是从社会观念来考虑,都比农村地区优越,许多政策的执行相对农村来说,更易实施,获得的收益也比农村大的多。然而教育是面向全体公民的事业,每个人都应当享受到同等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城市优先发展”的政策就是对农村地区的歧视,是农村教育不公平发展的根本原因。据国家教育部统计,到2011年底,城乡全面普及了免费的义务教育,但是很多学校办学条件还未达标,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质量水平差距大,尤其是农村地区教育发展仍需加大力度。可见重新调整教育布局,加大农村资源的整合力度,提高对农村教育的政策倾斜是必须实行的,这也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举措和责任。

三、农村义务教育公平实现的路径选择

1.建立协同推进机制,完善教育投入保障制度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公平的实现需要多方的努力。建立持续有效的机制,协同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目标的实现。为此,2011年,国家教育部与各省签署了《备忘录》,明确彼此的责任,开展宏观指导,出台相应的制度和措施,鼓励各地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鼓励缩小城乡之间的各学校在财政、学校建设和教师配置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同时要求各级政府应增加义务教育投入,提高生均教育经费标准,坚持学校建设向农村倾斜,各级政府依法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实施单列,完善教育投入保障制度,确保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和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实现。

2.秉持“财力和事权相匹配原则”,明确教育管理主体职责

“有多大的财力,就应该有多大的事权与之相辉映;反之,有多大的事权,就应该赋予相应的财力。”“只有财力与事权相匹配,才能使各级政府提供本层级应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对于教育而言,必要的财力是行使教育事权的基础。因此明确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管理主体职责,赋予各个管理主体相应的财力权,这不仅是维持义务教育正常运转的需要,也是为了保障义务教育的质量。义务教育阶段经费支出属于国家层面的统筹规划,而具体实施层面却是各级的地方政府以及学校,要实现义务教育有序进行,就要合理安排财政责任和教育责任,不能笼统的规划各级政府和学校的责任,要秉持“财力和事权相匹配原则”,让各级政府和学校掌握一定的财力,从而使它们意识到自己担负的教育责任和作为教育管理主体的职责,这也是教育经费在国家、政府、学校之间分配的重要原则,同时也是保障教育责任明朗化的举措。

3.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公平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和改革纲要》指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的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条件,因此要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公平发展局面的实现就必须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一是硬件资源向农村倾斜,实施各省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规划,增加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投入,学校教学仪器设备、图书等优先安排农村项目。二是要均衡城乡教师资源,各地实施城乡教师编制和工资待遇统一标准,增加农村教师津贴,建设农村教师周转房,建立教师流动制度,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地区支教。三是要继续推进“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努力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缩小城乡之间学校办学条件。同时要完善中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和国家级中小教师培训计划的各项措施,补给农村教师资源和教师队伍建设,使培训真正达到实效,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

4.扩大教育投入主体,鼓励“市场化”的投入机制

当前我国的义务教育主要是政府投入,国家、地方共同出资用于教育经费支出,实行“国家统筹,地方负责”的机制,而在经济市场化的今天,可以鼓励民间各种组织和个人对教育的投入,形成“市场化“的机制,扩大教育投入主体。或以个人名义出资也好,或者是个体组织融资也好,都可以把资金投入教育,也许不能见到及时的效益,但是从长远来看,此时的投入却是为以后整个社会的向前发展做贡献。教育投入主体的扩大,潜在的还能提高广大人民的教育意识,使人民意识到义务教育发展不单单是政府单方面的责任,而是全社会的职责,需要大家携手同力,共同促进教育的繁荣,从而实现农村教育公平。

参考文献:

[1] 顾明远.建设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J].求是,2011(19):59-61.

[2] 屠凤娜.和谐社会视域下实现城乡教育公平的策略[J].前沿,2010(11):184-186.

[3] 文锦菊.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城乡教育公平探讨[J].湖湘论坛,2010(5):106-108.

作者简介:张士森,女,河南南阳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1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

作者:张士森

新形势农村义务教育论文 篇2:

浅谈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

在农村城镇化社会背景下,农村学龄人口数量不断减少、流动日益频繁以及城镇化持续推进的大背景下,县级政府大量撤并乡村学校,农村学校布局面临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对此,笔者在本文中进行了初步探讨,总之,只有各个方面共同努力,才能使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工作取得更大的成就。

2012年9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指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要适应城镇化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统筹考虑城乡人口流动、学龄人口变化,以及当地农村地理环境及交通状况、教育条件保障能力、学生家庭经济负担等因素。”然而,在该意见发布近三年后,笔者作为吉林省农村小学教育工作者,深切感受到农村义务教育存在诸多布局问题。

一、农村义务教育的城镇化困局

原镇所属每个自然村存在的小学撤并殆尽,部分地区仅镇上存在小学,周边自然村的学生均要到镇上小学就读。初级中学数量也大幅减少,仅在部分城镇设置。政府部门部分论调甚至提出对农村学校“不予重点建设”,资金几乎全部投放到了县城和主要集镇,使县域教育“过度城镇化”。农村百姓不得不选择进城陪读,导致“城镇学校学生人满为患”和“农村学校老师比学生还多”并存的现象。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未来如何布局尚没有统一的政策和决定性结论。许多人把农村教育发展方向定位在“城镇化”,有人把城乡教育一体化直接等同于农村义务教育城镇化,甚至提出“小学进镇”“初中进城”直至“消灭农村义务教育”的观点。

二、农村义务教育城镇化的反思

笔者作为农村教育工作者,不否认“乡校衰败”的事实,但这成为“农村教育城镇化”的理由是值得存疑的。“乡校的衰败”说明的正是城市教育与农村义务教育之间的不平等状况。中国既要解决城市化问题,还要解决新农村建设问题。而且,随着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到来、新型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许多产业完全可以向农村聚集与转移,城市与乡村融合的田园城市才是未来发展的方向。片面地将城镇化教育等于农村教育城镇化,不仅会导致城镇学校的畸形发展和班额的严重超标,也将使居住在城镇偏远地区的农村家庭的教育成本增加,进而损害农民子女的教育利益和教育热情,也违背了我国农村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发展规律。

三、城乡教育一体化背景下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方向

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前提假设是农村义务教育的存在与发展,否则就不是“城”“乡”教育一体化而是农村义务教育城镇化了。要发展农村教育,就必须推进城乡教育的双向一体化,即在农村学校布局调整达到一定阶段后,通过破除城乡二元教育体制和机制障碍,推动各类教育要素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双向流动,实现城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教育要素合理流动和城乡教育互动发展。为此,需要建立城乡教育双向一体化的制度体系。

(1)要切实保障农村义务教育学龄儿童就近入学的权利,强化办好必要的农村小学和教学点的资源配置机制。由于农村人口的居住地点较为分散,撤并地处偏远的村小和教学点不仅剥夺了农村义务教育学龄儿童就近接受教育的机会,而且还额外增加了学生的上学距离和时间,导致学生人身安全风险的增加和课外业余活动时间的减少,使被动辍学可能性增大。对于那些负担不起陪读成本的农村家庭来说,他们的子女就无法接受同等质量的义务教育。因而,要在保持现有农村小学和教学点数量前提下,对农村小学和教学点进行合理的区域设置,增加师资力量、教育经费投入、教育设施配备、提高教师待遇,建立符合农村教学实际情况的教学评估、评价标准,进而保证提升农村小学教育的教学质量。

(2)要突破完全市场化的城乡教育要素流动机制,强化政府导向的“城市教育反哺农村”的新型农村教育机制。目前,笔者所在的吉林省永吉县城乡教育差距十分明显,如果仅仅通过市场调节的方式,根本无法实现优良的教育、教学资源从城镇逆向流向农村,因而必须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城市教育反哺农村”的新型农村教育机制。笔者建议国家或省级政府制定农村教育的基本指导政策,规定享有优势教育资源城镇地区定向帮扶落后的农村地区,并将帮扶效果纳入政府部门绩效考核目标。可以采取城镇地区与农村地区、城镇小学与农村小学“结对子”的方式,由城镇小学为农村小学提供网络远程教学、教师培训、学生交流等支援,促使城市优质教育资源援助农村。

(3)变革简单的市场机制主导的城乡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在政府部门主导农村教育的前提下,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和社会公益模式。仅仅依靠政府主导农村教育必将陷入以往计划经济时代农村教育的误区,实践中,可以采取为参与农村教育的企业或其他组织提供国家财政、信贷及税收的优惠政策,从而为农村教育引入社会资金、优势教育资源投入。社会公益模式则可以采取制定农村教学志愿者就业、高等教育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的方式,吸引更多个体志愿者参与到农村教育振兴计划中来。

(作者单位:吉林省永吉县岔路河镇中心小学)

作者:王春满

新形势农村义务教育论文 篇3:

“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摘要:“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实施意义极其重大。但是,在“税费改革”背景下开始实施这一管理体制却遇到了很多问题。深入研究这些问题,因地制宜、积极探讨解决问题的出路和对策,有望对这一体制的有效实施起到抛砖引玉之功。

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教育投入

一、“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实施中出现的问题

1.许多县难以承受农村义务教育的重任

在税费改革之前,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乡镇财政拨款;二是向农民征收的“三提五统”中的“教育附加费”;三是向农民征收的“教育集资”[1]。税费改革和“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实行后,西部地区的大部分县区和中部地区的一些贫困县,县级财政极其困难,个别地方财政收入只有100多万,无法支撑应该分担的教育投入义务,难以足额筹集教育事业费,乡镇教师工资仍然不能按时足额发放,致使原本就很难支撑的农村义务教育雪上加霜。

2.许多乡镇的办学积极性明显下降

实行“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之后,乡镇领导普遍感到对义务教育没有责任了。他们把发展义务教育的责任完全推给上级政府,不再像原来那样重视教育了。许多县原来规定“学校危房改造、维修、建设等由乡镇负责”,现在,乡镇、村直接把改造危房的责任推给学校,乡镇不再过问改善办学条件的事,致使学校条件每况愈下[2]。

3.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素质偏低,且数量不足

目前,农村仍有部分代课教师,这些教师学历层次低,素质也较差。另外,农村学校工作条件差,教师待遇低,致使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大量流向城市,而且师范院校的毕业生不愿意到农村中小学任教,这样就造成了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偏低、且数量不足。

二、“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出路

1.依据我国地区发展的不均衡性,慎重考虑“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的适用范围

从《国家八七扶贫计划》中的578个贫困县来看,我国贫困地区集中分布于西南、西北和中部的部分省区,其中云南、陕西、贵州、甘肃、河北、山西、四川、内蒙古、广西、河南、新疆和湖北等12个省区的贫困县占了全国总数的78.55%[3]。这些贫困地区的共同特点是经济落后、交通不发达,但各个贫困区域之间个别差异显著,甚至一个区域之内也不尽相同。以致有人说我国包括“四个世界”,即东部发达地区、中部地区、西部落后地区和“特别贫困地区”。所以就贫团地区的状况看,简单地将我国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种类型地区,进而制定一些大政方针并统一实施,难免会产生许多问题。

“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大政方针是应该肯定的。而且这种教育管理体制实质是要求我们将大的区域类别分解到“县”,根据各县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建立适合各县特点的管理体制。另外,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出台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政策主要是针对欠发教师工资问题而言的,如果有的地方并无拖欠教师工资现象,一刀切“以县为主”将很可能弱化乡镇对教育投入的责任,影响乡镇对教育投资的积极性。

2.尽快建立符合不同类型地区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分担体制[4]

(1)东部发达省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试行按生均成本进行分担。东部发达地区各省(市),经济形势较好,其农村义务教育完全可以以省(市)为单位,城乡一体统筹规划教育事业,城乡一视同仁,按照生均教育成本分担教育经费。

(2)中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投入试行按人均GDP分类分担。中部地区人口多,省情、县情差别较大。以人均GDP为基本依据,科学制定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分担办法还是可行的。在执行国家统一生均经费标准和工资水平的前提下,中央财政可以对中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进行经费包干,同时可以用转移支付的方式承担一定比例的教师工资。

(3)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义务教育试行按经费需求的性质分担。西部欠发达地区,多数县县级财力薄弱,据调查,在部分国家级贫困县中,县财政每年收入的全部都不够支付教师的工资,更无从顾及教育事业的其他投入。笔者建议,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义务教育试行按经费需求的性质分担:由国家发放教师工资,并配套地方补贴,经费投入约占60%左右;省(自治区)政府负责建设校舍和学校设施经费,经费投入约占20%左右;县级政府负责公用经费,配仪器,保设备,添置图书资料,经费投入约占15%左右;乡级政府负责维护学校设施,经费投入约占5%左右。这样就可以大大稳定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而地、县、乡财政用于教师工资的部分转向对学校基本配置和维护后,会便于国家和省级政府加强对地、县、乡农村教育办学条件达标情况的督导检查。这样,地、县、乡各级政府办好农村教育的积极性就可以充分发挥出来,农村教育问题也就可以解决了。

(4)特别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投入试行完全由中央和省级财政分担。中央和地方分税以来,中央财政得到了极大增强,现在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已经完全有能力承担对特别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了。如果中央财政在省级财政的配合下将特别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责任完全承担起来,不再要求贫困地区配套资金,这将会大大鼓舞特别贫困地区农民的士气,激发他们生产的积极性,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进中应采取的措施

1.建立教育经费使用管理的监督机制

(1)确保义务教育经费投入。要想确保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依法规范和保证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增长,政府财政预算按“三个增长”的要求安排和划拨教育经费,做到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达到4%,并首先保证义务教育需要。二是落实《教育法》规定的“各级政府的教育经费支出,按照事权和财权统一的原则,在财政预算中单独列项”,切实做到教育经费单列,实现教育事权与财权的统一。并明确各级政府向同级人大或其常委会专题报告年度义务教育经费预算及预算执行情况的制度,以加强人大对义务教育经费的监督职权。三是加强执法力度,采取有力措施,足额征收用于教育的税收,并按规定划拨给教育部门[5]。

(2)规范转移支付。目前,我国实行的转移支付是参考农村教育附加定的基数,并不是以农村教育的发展需要为前提来定的,而且当前转移支付的程序比较混乱。所以,我们必须在重新核定转移支付数额的基础上,明确转移支付的数量和用途,严格程序,规定兑现时间,制定保障措施,一级抓一级,尽快建立规范的义务教育财政逐级转移支付机制。

(3)建立和完善监督机制。在义务教育经费上要建立既有权力又有权威的监督机构来保证义务教育的正常运转和快速发展,每年定期督察两次,不定期督察一至三次,并坚决做到一有反映,随时督察。在教育经费的预算、管理和使用方面,赋予监督机构以知情权,使各级政府的教育行为均受到监督,尽快建立起一种上下级政府间相互监督的透明机制,为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2.进一步明确乡镇和村的办学义务与责任,充分发挥乡镇和村的办学优势

乡镇政府是国家的一级政权机构,义务教育政府办,乡镇是有责任的。另外,乡镇和村的办学优势在于就近和熟悉情况,能更好地做好家长工作,组织学龄儿童及时入学、控制辍学率和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所以乡镇要保证农村义务教育的实施,按照法定程序改善办学条件,及时进行危房改造,维护学校正常秩序,做好学校新建、扩建、改建、迁建所需用地等工作;村民委员会作为村民自治组织,有权根据群众意愿办好包括教育在内的各种公益事业,并通过“一事一议”解决农村小康社会建设中教育发展的问题,将农民群众对教育的要求和对教育的支持付诸实践[6]。

3.依据实际情况,重新核定农村教师编制

我们调查看到,农村学校办学点分散、班额小、年级齐全、课程门类齐全等因素造成教师编制比较紧张。有的课无人教,或一个教师教几门课,甚至一个教师采取“复式教学法”教几个年级的多门课程。另外,在农村,我们除了要求教育要保证其质量外,还提倡农村教育为“三农”服务,提倡“三教结合”、“农科教统筹”,等等。如此繁重的任务,不仅需要农村教师参与,还需要农村教师唱主角。所以农村教师编制总量应当根据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生源变化和学校布局调整等情况定期调整,实行动态管理,并在生师比配置标准上适当多于城市学校。

4.加快政府决策向立法程序推进的步伐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明确提出农村义务教育实行“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这是国家在新形势下针对农村义务教育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而做出的重大决策。但如果从法理的角度讲,法律是高于政府文件的,已有的法律法规在立法机构尚未宣布停止执行或废止之前,仍然有效力,政府文件如果和法律发生抵触或矛盾,要以法律为准。鉴于此,我们必须尽快修订《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中与此相抵触或矛盾的部分,将有关政策提升到法律高度,转化为人民的意愿和国家的意志,为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7]。

另外,只有用法律形式科学规范各级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和义务,才能从源头上保障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防止农村义务教育经费被挪用、克扣现象的发生。为此,许多“两会”代表呼吁建立《义务教育投入法》和《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条例》等法律法规,从法律角度明确各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投入责任、投入比例和奖惩标准,使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与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参考文献:

[1]刘晶,葛颜祥,耿春燕,王爱丽.税费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机制的思考[J].新疆农垦经济,2004(2):49-52.

[2]邵锋.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变迁及当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5(3):70-74.

[3]司法部.司法部关于确定国家司法考试放宽报名学历条件地区的原则意见[EB/OL].http://www.peixunwang.com/fpx.htm,2005-10-10.

[4]袁桂林.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现状及多元化发展模式初探[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1):115-122.

[5]梁全进.实行以县为主管理与教育经费分担相结合[J].基础教育研究,2002(10):3-5.

[6]谢延龙.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6):37-39.

[7]张守祥.“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教育科学研究,2004(1):24-26.

〔责任编辑:李贵林〕

作者:田伏虎 阎世笙 孙刚成

上一篇:统计学用于市场营销论文下一篇:隐性存货的企业财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