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制文化变迁下传统建筑论文

2022-04-27

摘要:中华民族上下万年的历史变迁过程中,建筑从最初的集体无意识模拟崇拜仪式形态逐渐定格为华夏建筑特有的凝固形态,成为稳定性和连贯性的文化视觉符号。在无文字的文化大传统时代建筑延续和承载经典之前的神话思维,在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小传统时代建筑阐释和说明了国家社稷和民野乡俗的历史谱系,构建人的行为与建筑结构样态装饰之间的延伸。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礼制文化变迁下传统建筑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礼制文化变迁下传统建筑论文 篇1:

文化风貌在历史街区建筑立面修缮和改造中的表达

摘 要:传统文化和历史建筑是祖先传承给我们的宝贵财产,而历史文化街区是其精华的凝结。城市的更新过程中,不可避免地破坏了历史文化街区的原有脉络,归纳为成因主要是文化的衰退和物质的衰败。余姚作为东南名邑,拥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保持着古城的文化风貌,积淀着深厚的人文底蕴。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聚集了极为丰富的历史遗存和自然景观,尤以武胜门街区最为典型。水乡风情、石桥、河流、古宅、苍木、圣贤遗存等等风貌充斥里弄街巷之中。本文着眼于街区建筑立面的有机更新,来探究余姚文化风貌在历史街区建设立面修缮和改造中的表达,试图为历史文化街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历史街区 文化风貌 建筑立面 修缮 改造

文化风貌承载着一个区片的文化氛围、理念、价值观和伦理观等,是一方水土代代相传的体现地域生活习惯、精神风貌以及人文脉络的文化风格。好的风貌遗存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引导、影响、塑造着人们的文化认同感,牵引着不同界面间的联系,是传统文化的外在显现,与城市共生,伴社会变迁。

历史街区是指文物古迹比较集中,或能较完整地体现出某一时期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建筑、街道、庭院的空间综合体,聚集了文化、空间、技术等要素。最重要的是对于传统文化和地域风貌的传承,街区往往保留居住功能、商业功能、交通功能,有的历史街区完整地继承了居民的生活环境,能清晰地反映当地的民风民俗、生活习惯。其伴随着城市的生成、演化、发展,印刻了历史流转的痕迹,承载了城市更新的姿态。现如今我们想要了解过去的人文底蕴、文化风俗,最好的方式就是找个合宜的时间,走在街区的青石板上,摩挲斑驳的街面粉墙,就可领会其中积淀的深厚内涵。

一、历史文化街区的现状和意义

在城市的更新过程中,生活方式的改变、社会模式的转型不可避免地与历史文化街区的业态和形式产生对立,传统的生活习惯和环境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外来的审美观念开始影响人们的取向,受此冲击,大量的历史街区布局被现代城市规划割裂,不中不洋的建筑则破坏了统一的建筑规格和氛围。而现代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本土文化的筑基和支撑,塑造城市形象、提高综合竞争力、增强文化认同感、挖掘可持续的后续发展动力,我们应该重视历史街区的维护和发展,在继承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突显地方文化品牌和个性,为社会经济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加砖添瓦。

“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出了系统全面的部署,为文化工作赋予了新的更大的责任和使命。文化自信是对本土文化价值的认可,是对地域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而文化自信离不开对地域文化的挖掘。历史文化街区就是记载本土文化内涵和风貌的范本。对于历史文化街区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真实深入地了解地方的人文历史、城市发展、自然变迁、民俗风貌、建筑制式等客观事实,并用以指导理论知识的扩充和设计实践的发展。

二、近代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存在的问题

1.文化脉络的缺失

文化街区的内涵源自人文积淀的传承,千百年的家族文化、官宦文化、漕运文化等等构成了街区的“内在美”。从聚落形成伊始,地域文化就开始渗透于街巷空间中,并在城市不断延续的演进中,逐步积淀。

近现代我国城市建设呈现完全不同的方式,整体的建设风格与传统城市格局有较大的差异,历史街区内部空间、与周围环境的过渡空间以及外部环境不同程度上遭到了破坏。原有居民生活方式发生变化,生活条件改善的居民开始迁出街区,进入新式居民区,历史街区内外来租客的人口比重不断增长,由于外来居民与地域文化之间关联少,往往不了解当地的生活习惯、风俗风貌,因此对街区的整体风貌构成了破坏。

社会转型和城市建设的发展不可避免地阻断了历史文化街区与其内在文化的联系,从而导致街区文化传承的缺失。

2.空间环境的衰败

历史街区由于其复杂的功能性和长期的历史积淀形成了一种“过时性”,这种“过时性”与现代居民的生活方式不相适应。有条件的居民开始迁出,街区内传统建筑和院落大量空置,任由其破败而少有修缮。此外无规章的违规搭建,对建筑之间、院落和院墙之间的空间造成了破坏,生活在其中的居民缺少文化认同感和自我管理,更重要的是很多街区缺少科学的管理体系和监管,使街区的场所感越来越淡化。有的城市对于历史街区进行全盘推翻,大刀阔斧地改造街巷空间和建筑院落,没有把握街区的历史真实性,不能采用适当规模、合适尺度,建设出的全新街区却失去了文化认同感,與原有空间不相协调。

三、余姚市武胜门历史文化街区概况

1.街区位置

浙江省余姚市,是浙江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以三大历史文化闻名于世。一是七千年前河姆渡文化。二是“运河文化”。 三是“姚江文化”。自汉以来,余姚名家辈出,群彦争辉,故有“姚江人物甲天下”的美誉。在众多的名家中,首推严子陵、王阳明、朱舜水和黄宗羲,被誉为“四先贤”,王阳明和黄宗羲被列入中国十大思想家。余姚也因此被称为“东南最名邑”和“文献名邦”。

武胜门历史街区是余姚历史文化的集萃地,武胜门曾是余姚旧城的北门,因古时武将得胜凯旋归来而得名。景观视轴上纵向连接龙泉山自然文化保护区和候青江,东侧有健康路、新建北路为商业街,北侧是静谧恬淡的滨江道路,西侧临城市交通干道。范围为东起健康路西侧约60米,南至阳明西路、西至舜水北路,北至武胜桥以北约130米,总面积13.58公顷。

2.人文资源

武胜门历史街区是姚江文化的显学之地,自古以来便有不尽的文圣高士诞生于此,明清之际,一代又一代前人贤士在这里留有遗存。其中有余姚四先贤王阳明的故居“瑞云楼”、黄梨洲后裔的黄家墙门、南宋丞相史浩后裔世居的翰林第、清晖佳气楼、史邵宅院等先贤名人的故居,还有武胜门路、管家弄、太守房路等历史名街。家族文化、官宦文化、建筑文化是街区人文内涵的三大核心。清末之际,武胜门是宁波地域漕运贸易极盛之所,往来的舟船停泊在岸边进行贸易,街区内有着众多老字号店铺和商号,至今留存有商业文化和商业功能。在街道的管理和保护下,街区内的居民保留着传统的生活习惯和风貌,时常举行戏剧表演、非物质文化展示等活动,为越剧传承、非物质遗产传承等余姚地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提供了平台和空间(图1-图3)。

3.自然资源

姚江水系横贯老城,形成了独特的“一水双城”格局。城内山水依偎,寰宇清明,有着优越的自然景观资源。武胜门街区就位于中心城区,依傍龙泉山北麓,侧卧于姚江支流候青江南岸,符合传统居住群落追求的风水格局。城西南地势较高,通往浙东红色走廊梁弄镇,坐落着绵延百里的巍巍四明山,山峦俊秀、仓木青葱。从街区的纵向景观视轴可借景巍峨的山势,构成远山、近山的视觉层次,产生群山拥城的空间感受。街区周边道路和公共空间绿化配植以香樟、月桂、山茶为主,四季常青,花季更是芳香四溢,缭绕街巷里弄之间,营造了老城内不辍的生机和清爽的环境。环带的江水静谧悠长,缓缓经过街区,两岸列植垂柳,若絮若羽,随风飘摇,更为街区的平和质朴、遗世独立增添一丝岁月静好的味道。

四、武胜门历史街区建筑立面现状分析

武胜门街区内的建筑立面主要由院落的外墙和临街建筑的门脸组成,立面之间的距离分划出大大小小的街巷道路,并引导着道路的分布。目前街区的肌理遗存完好,道路脉络呈鱼骨状分布。主要道路有武胜门路、管家弄,其余均为支路,且支路大多垂直于主街道,径入私家院井,多数不知路名。街区北商南居,北区主要承担商业功能,南区主要为居住功能。街区的核心区域主要为传统居住功能区,占街区建筑总量的70%,北面主干道两侧的商业店铺现已大多改造为居住建筑。武胜门路、管家弄两侧的立面遗存较为齐整,支路的立面景观较为一般,比较破败不整的主要是街区内候青江北岸的建筑。

王阳明故居、黄家墙门和清晖佳气楼等文保单位的建筑立面规格较高,用坚实的方砖加上含有糯米的粘合剂来砌铸,墙体厚实高达,顶上有精致的马头墙,形成层叠多构的视觉效果,材质和色彩的使用上具有明显的余姚传统建筑风格。

街区内的景观墙,保留并修筑了传统影壁的制式,分为外影壁、内影壁两种形式。主要分布在南入口、王阳明故居正门南侧广场上,以及武胜门路中段私家院井内。王阳明故居正门南面的景墙分隔了纪念馆的院落和入口广场的空间,遮挡了从广场外沿直接望向街区和院落进深的视线,使人们的视野在此停留,但又不得而入,将关注点放在广场的标志建筑“新建伯”石牌坊上。这符合中国传统空间设计的思想,应避免毫无遮挡、一目了然的景观视廊,采用欲扬先抑的布景手法,既符合传统礼制的价值观,又能保留宅邸的隐私。影壁本身就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历史价值,用砖砌成,由“座”、“身”、“顶”三个部分组成,座有须弥座。顶部覆有小青瓦,墙檐以灰色筒瓦作为盖瓦,上方密排小板瓦,檐下附有石制斗拱,只起装饰作用,墙基用2层条石砌筑。青灰的色彩与背景的粉白墙相协调,景墙既具有实用功能,又提升了景观格局,不但能烘托住宅的气氛,增加建筑的气势,还能引导人們的视线,保留景观的神秘感,使人心向往之。

五、当前建筑立面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武胜门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相应的保护和管理措施还没有完善起来。迎合阳明小镇的规划开发,目前街区的保护建设正处于前期准备阶段。街区内的墙体除王阳明纪念馆和几处市保建筑遗存完好外,亟待修缮和改造。总结后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街区存在与旧建筑不协调的新建建筑,与街区传承的文化脉络割裂,破坏了街区立面的肌理,这不仅造成了街区传统风貌的割裂,还严重伤害了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底蕴。

2.建筑立面自然老化没有得到系统的修缮,许多立面使用木质材料,经过岁月洗礼许多构造已腐朽老化,立面材质脱落,影响美观。

3.街区内留有的居民主要为老年人和外来人员,缺乏文化自觉性和保护责任意识,普遍存在违规搭建等现象,尤其是街区临候青江北岸片区,对遗存建筑和墙体推翻重建、增建搭建的行为破坏了墙体的原有风貌,导致街区环境凌乱,特色丧失。

4.建筑立面材质和色彩遭到人为的破坏,由于在早期缺乏相关的管理条例和规章制度的保护,以及加上街区内人口组成混杂,后迁入的居民保护意识淡薄,在一些墙体表面抹灰后再喷、刷漆料和广告,致使协调的墙面和一些标志性的装饰、窗柩、山花等失去了本来风貌,场所的历史痕迹面目全非。

5.武胜门路中段连接内部院落的建筑立面不整,现有的商业店铺和居住建筑形式各异、较为杂乱,人们不易察觉建筑的整体立面风貌和院落景观。街区支路大多通向私人院落,道路的通达性被院落墙体阻碍,往往成了“断头路”,影响街区道路系统的通畅和连贯,并且阻隔了和周边城市环境的联系,原本一体的街区与环围被分割成两片“孤岛”。

六、整改策略

以传承、修复、激活为导向,传承传统风貌、修复街区衰败、激活城市空间。以家族文化、官宦文化、建筑文化三大核心文化作为内涵,立足于余姚传统建筑风貌和现代城市空间的融合。整改策略依次为:

1.修缮策略

(1)建筑立面色彩和材质应以白色石灰膏为粉刷材料,原木架构和白粉墙相结合,延续传统立面质朴秀雅、简洁清幽的风貌。

(2)建筑立面制式宜以人字形硬山形式为主,顶部与屋面相接,保护和修复现状观音兜和屏风式火山墙。建筑立面顶部应覆小青瓦,二层建筑樨头出挑。二层后退,加腰檐。延续传统墙身下部石磙砌、上部空斗砌的砌筑方式。立面部位应重点整治不合理立面形式、不协调立面色彩、不协调材质等不当形式。

2.改造策略

(1)建筑立面作为街区主要的展示面,应承载传统文化的符号象征意义,避免“千城一面”的建筑制式,可选择性地提取具有独特价值的装饰元素,如山花、马头墙等元素。同时迎合阳明小镇的规划建设,突出阳明文化的主题,可在武胜门路和管家弄转角展示面绘制先贤经学和阳明先生授课传教壁画,暗示文化内涵,凸显主题。

(2)设立街区“记忆点”,街区内有的民居院落除部分遗存完好的牌坊、墙门外已失去原貌或者几已败落,对建筑实施分类整治后,对采取拆除重建、拆除不建的建筑立面应择选之后设立在街区内部街道空间内,用钢架玻璃结构来进行保护和装饰。结合全息投影设备和交互技术,满足大众对于情景化、体验化的追求,同时成为居民、游客近距离真实体验街区记忆的景观小品,融入街区文化的氛围中。

(3)武胜门路中段通往文人名迹和市保院落的墙门,应通过立面消隐,玻璃穿插减轻质感与界面整合,来消解复杂体量和空间的矛盾。结合街区流线和现状空间,将人们的视线引入内庭院落空间,疏通视觉上的阻碍,将景观视廊延伸至内部空间(图7)。

结语

历史街区历经千百年岁月,延续了城市的文脉和肌理,集文化特质、物质特质和历史特质于一体。在历史街区的建设过程中我们既要保护和利用旧有建筑,又要传承相关文化底蕴。只有立足于地域文化,凸显建筑和城市的特质,才能轻易识别历史街区的文化象征意义。激活城市存量空间,实现历史街区可持续发展是历史街区建设的又一项重要内容,结合地域特征、延续传统风貌避免趋同化,结合现代技术、创新体验展示融入现代化,是历史文化街区建设的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张乐益,董卫.历史街区振兴的策略与思考——以余姚武胜门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为例[B].规划师,2006(6).

[2]刘杨庆,王丹,张艾青.历史街区建筑立面材质与色彩初探[A].山西建筑,2019(5).

[3]马云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利用的三个关键[D].人民论坛,2019(9).

[4]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A].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6).

注:本文系湖州师范学院2019年人文社科预研究项目《历史文化名城公共艺术规划建设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9SKYY14。

作者:韩斌 杨子奇

礼制文化变迁下传统建筑论文 篇2:

华夏建筑原型与伦理转换的设计可能

摘要:中华民族上下万年的历史变迁过程中,建筑从最初的集体无意识模拟崇拜仪式形态逐渐定格为华夏建筑特有的凝固形态,成为稳定性和连贯性的文化视觉符号。在无文字的文化大传统时代建筑延续和承载经典之前的神话思维,在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小传统时代建筑阐释和说明了国家社稷和民野乡俗的历史谱系,构建人的行为与建筑结构样态装饰之间的延伸。目的透过对建筑神话、建筑仪式中神秘力量的原型研究,方法追溯隐喻在传统建筑中普遍性社会伦理的文化思想,探索建筑仪式与建筑空间中的神话变形与社会伦理置换内核,结论将传统建筑的智慧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的建设中,從而为在全世界宣传和彰扬中国文化的价值提供研究体系、数据和理论实践依据。

关键词:建筑原型 伦理隐喻 神话基因 活态创新

引言

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的坎坷遭遇使得建筑设计的原型及精神几乎被遮蔽在西方建筑理论和建筑实践的光环中。而在当代,一直没有出现足够的证据全盘否认华夏文明的价值,在“新秀”物质享乐中也派生不出拒绝传统精神的理由。这似乎说明一个道理,在传统与未来之间存在着能够重新恢复和扩张民族精神的东西,足够代表华夏文化精神与伦理的样态建筑如同一部活态古史,以空间知觉记录人类的存在。来自学者的社会性设计诊断正在有效激活原型基因,来自国家的高度正在重赋传统文化的生机。建筑提供整体社会的活动空间,城市的文明组合在建筑环境中,各种器物民俗仪态都经由建筑空间而转化为存在。在建筑形态中导入传统文化是可行的,也是能够收获更多精神语义的。

一、神话原型经建筑而延伸的伦理隐喻

(一)建筑对文化大传统思维的记录。中国传统建筑是支撑和影响华夏精神信仰的重要视觉形态。建筑记录文化大传统前代的宇宙观念,连贯着地理历史和空间图景,其最大的价值在于完好保存着史前文化大传统的神话基因,神话代表某种意义上的寻根溯源,沿着神话探索华夏文明的创造历程意味着能够找到文明存续的精神依据。建筑以实际的空间形态,影响人类的美学和伦理思维,在提供空间居住功能的同时,必然激发集体无意识的“创造”思维。早期人类对一切未知物都以“仪礼化”解决,神话是对现实的超越和敬畏,因此建筑从_开始必然和人的神话思维相联系。马克思说,“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拉法格说,“神话既不是骗子的谎言,也不是无谓想象的产物。它们不如说是人类思想的朴素的和自发的形式之一。只有当我们猜中了这些神话对于原始人和它们在许多世纪以来丧失掉了的那种意义的时候,我们才能理解人类的童年”。

无文字记载的文化大传统时代,物质空间记录着人类的信仰与精神,而有文字记载的小传统文化时代,物质空间经儒道释而转化发展为意识层面中的伦理精神。当人们透过考古新出土的黄泉空间,比对文献和口传记载,更可以感知华夏的社会性伦理始终伴随着建筑形态而存在,建筑既保存了文化大传统前代的集体无意识思维,又潜意识地不断升华华夏民族的精神和文化信仰,建筑恰是集体无意识对一个民族文化与建筑延续的深层次文化影响,可以说中国的伦理都直觉阐释在建筑的形态之中。正如哈维兰所言,“文化不是可观察的行为,而是共享的理想、价值和信念,人们用它们来解释经验,生成行为,而且文化也反映在人们的行为之中”。

(二)重述建筑文化原型的传播价值。今天我们如何思考传统文化的重述和再造?再造的价值在于“对既定环境的潜在意义进行重塑”,传统正在随时代变化而产生新的生机,基因和原型内蕴在新的审美中,一成不变的传统意味着思维的僵化。任意捏造的新文化只能令人失去重塑传统文化的信心。对于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和包容外来文化的时尚,有必要清醒地推敲以下线索:城市文化原型的整理和重现,代表国家城市形象的文化建筑、官式建筑必须构建“样态的恢复”、历史街区“保护的创新”分类“信息仓库”;传递商业文化信息的建筑有适当性的“选择”,但前提是避免过度超越,适当情况下在装饰和局部实施对传统形态的借鉴和复制;村落文化原型,这是重要的神话基因携带者,村落又称“乡土建筑”其不同在于“现世活态”,它的建成环境拥有内在信仰表征和乡俗载体,所谓“礼失而求诸野”。有必要根据村落历史变迁过程中的乡俗基因,选择性复原为乡村公共性活态建筑聚落,作为乡俗文化经济体而存在,同时构建乡俗生活新公社,提供具备乡俗定位的类同模式化现代居住功能。华夏在万年前就选择了定居生活,因为建筑内在结构的“规范”和稳定的社会影响,潜移默化相互制约促进意义的延递。正如陈忠实的《白鹿原》小说中的建筑描述,乡俗不仅有神话,而且有宗族规范,其建筑作为身体的物质性延伸同时也延伸了乡俗精神,存在的意义等同于伦理传播。建筑文化原型样态在任何空间和时代都是社会伦理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保存活态建筑基因与植入现代生活语境的共同营造,将是当代中国建筑的智慧选择。

二、建筑的礼制精神及其伦理传播的困境

(一)华夏建筑的伦理层次。众所周知,华夏建筑是土生土长,发自底里而冠绝世界,如伊东忠太所称道的中国艺术价值有着“一种伟大之气魄和不可端倪之技能”。毫无疑问华夏建筑的伟大来自文化大传统时代就渗透在建筑中的象征类比能力,人类同世界上众多生命相似,“王权”领地意识自始至终影响着人类,建筑的体量和生存不可缺少性使建筑天然地具备可以感知触摸的敬畏。而中国对建筑的象征解读更加强调,“在传统的中国观念上,除了将整个建筑形制本身看作是‘礼制’的内容之一外,同时另外也产生了一系列由‘礼’的要求而来的‘礼制建筑”’。由此《周礼》每章均以“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作为开篇,尽管对于《周礼》文献的真实性存疑,但表明后世汉朝借助周代的口传之礼,在整个国家推崇“礼仪”文化,围绕礼仪而服务的“造物”、“建筑”、“服装”等被严谨分类。西方国家大多通过塑造主宰天地万物的主神构成信仰依赖,而中国是通过祭祀天地表达生存敬畏和感恩。建筑象征神的尊严产生至诚的仪式,因此礼制建筑的思维在中国关系着“替天行道”,建筑通过对宇宙空间的原型摹塑,开启空间作为营国方略和地位等级的标准。传至后世,中轴布局、堂院围合都紧密透辟“主次分明、井然秩序”的精神暗示,在整体社会中都自觉形成将建筑的祭祀祖先、天地与教化民众联系在一起。然而现代社会,重要的国家社稷建筑呈现什么形式?各式山寨美国国会,或者泛滥的罗马柱式建筑。

(二)当代建筑传播语境中伦理样态的缺失。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留下的建筑样态仍然发挥着对他者文化的消融作用。而事实上,中国建筑和西式建筑在结构上存在一定的共通处,都是框架结构,都有山墙仪式。正如李允稣所言“现代建筑包含着很多中国传统建筑的内容,它们之间有很多相同的原则,只不过是较为难于直接察觉而已。”在上海、青岛、武汉等城市大片的租界建筑保存相对完好,这是一种建筑的财富,但如果张扬西方建筑的装饰性外衣压缩民族建筑的装饰意境,也就影响着中国建筑的文化追求。这或许是造成千城同质的基因,今天建筑设计面临的问题就在于“市场”的追求,要从殖民影响严重的城市中重铸传统建筑需要社会各界的“践良知”。从城市人流量最大的公共性建筑着手,高铁站、机场、影剧院、规划館都可以成为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播点,政府机关、法院、公安等产生威仪、秩序的官式建筑,也同样能够成为社会性礼仪的公共媒介,透过建筑激发出对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是潜移默化的社会伦理教化,是大众传播媒介意义的普世伦理。

然而当代的建筑困境是设计样态(形式美)问题,我们正在失去“养育一方人”的环境,正在失去环境所衍生的社会精神。或者说,整体社会正在营造新的精神,一种抛离传统基因的新精神,如果精神对环境能够产生直接的影响,那么透过建筑形态设计表达隐喻的文化精神是当代必须思考的,旧的样态与新的材料结合而出的形式问题,为了迎合材料而抛弃传统形式,或为了旧的形式一定隔绝新的材料都是不可取的。今天的材料已经不是夯土、木作等生态材料,今天的工匠也失去了“师徒传承”模式的社会基础,工匠正在老去,年轻的工匠却不知在何方?活态的“肌体”建筑需要工匠和工匠的建造精神,可以引入他者建筑文化中的理论和成果,推动中国的建筑学科和建筑的发展,但是在具体形态和材料结构的选择和应用上,必须有层次地保留传统建筑的精神语言。

三、建筑文化原型与活态传承实践的困境

(一)创始文化中隐喻的原型精神。在中国“开天辟地”类的神话中,可以感知先民的创造精神。起源类神话“女娲补天”中同样描述对天地江河等人类生存环境的修复和建设,“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于是女祸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淮南子.览冥训》)推原神话的原型思想,可以窥见“神话还原了人类生活的种种发明、器物乃至技术风俗的来龙去脉都进行了着意的追寻”。神话是早期各民族“口耳相传”间以夸张凸显本民族的“英雄”经验而获得其他民族的追随或者信服,神话在口传过程中同样存在错简、讹误和省夺,但神话又裹扎着历史真实成为“存在的连续”,“中国哲学的基调之一,是把无生物、植物、动物、人类和灵魂统统视为在宇宙巨流中息息相关乃至相互交融的实体。这种可以用奔流不息的长江大河来譬喻的‘存在连续’就是中国思想的本体观”。因此神话是中国古代沟通天地人神的文明表征,人类创造自己的环境,将自身从纯粹的原始状态中隔离出来,以表达对自然世界的掌握程度。

(二)良善原型展现的文化记忆及其社会动力。历史上中国的城市大多有着各种经提炼过的社会性、历史性神话,代表这些城市的文明认知情况,甚至是对自然生态世界的熟悉。荆楚武汉的“九头鸟”神话、杭州的西湖传说、西安的大雁传说等,这些传说的丰富寓意及内涵是社会民众的精神动力源头,一种以象征方式表示偶像存在的无形力量,剥离它们超越的外衣、提炼历史精神的文化外核,便可能获得城市史的发展过程,而积极探索他们的现代性造物转化,实现在公共建筑物中的新的现实再现,其影响足以永远成就一个城市的自豪。“相对于物质外在的城市化,精神的内在的城市化显然艰难得多。”(如图1)所示为武汉高铁站的“钢铁九头鸟”,概括性以建筑传播荆楚神话。九头鸟展现的鲲鹏之像本意就是积极的进取精神,这种精神形成了传统建筑“如鸟斯革,如翠斯飞”的良善样态。

在不同的地方这种结构又融合各自的历史神话而展现为形态上的变化,江南地区养蚕织丝,蚕头显然具有多元内涵,吉祥、神性的蚕头改写了江南的山墙仪态。中国书法中隶书的蚕头燕尾形式,中国人和大雁与燕子的关系都非常密切,大雁南飞在交通不便的古代就有着“鸿雁传书”的愿望。燕子衔泥筑巢符合中国人的定居家庭、爱情圆满的追求,对动物的夸张变形描述也就成为神话,对动物的喜好也就表达在各种造物以及造物衍生的精神世界中,建筑、头饰、家具都可以见到这些受人喜爱的动物化身。只不过因为工匠技术及环境而使得形态变幻丰富,江南的风火墙形似马头又叫“马头墙”,主要用途是遮蔽风雨;闽南的形似锅耳又叫“镬耳墙”,主要功能是以金克南方的火(如图2)。传统中国的建筑设计样态中人们总是能够找到上千种“善意”,而这种善意不仅吻合人们通俗化的伦理意识,同样也是一种透过美传播精神的物质载体。无论这些建筑处在什么地理空间,社会性的伦理样态都是共通。

当代中国的现代建筑已经失去社会性的空间层次依托,究其原因除了市场外还有商业资本、设计施工和文化的自信的问题,而工匠传承及其材料制度和建筑样态同等重要。文化原型潜隐在传世的建筑样态中,推倒旧的建筑很容易,但在痛惜失去文化记忆的同时如何重构传统建筑的文化新样态,是个富有挑战而意义重大的课题。

四、设计实践的再生出路

(一)传统村落文化原型挖掘之可能。不仅城市中拥有神话原型,更多的原型文化是盛放在乡村,村落的建筑样态,就是神话传说的载体。支撑传统村落最重要的文化是乡俗:仪式化乡俗和仪式化建筑,可谓乡村的聚落灵魂。村落在延续中见证了村民共有的信仰和秩序体系,老旧祠堂、古树和名人故居都是乡村聚落的活态生命,是村民日常的生活记忆和村庄的格局。《汉书.沟洫志》中记载“或久无害,稍筑室宅,遂成聚落”。《史记.五帝本纪》“一年所居成聚,两年成邑,三年成都”。然而众多的乡村正在老去、正在空心化、正在留守化,如何激活重置?如何挖掘乡村的文化原型体系?在一片“豪华民宿”、仿古建造、西方小镇的热潮中,因地制宜重建民俗神话信息库,通过文学、影视和设计多维度转化神话口传。

(二)原型提炼与再生的当代实践。由文化原型而探索传承再生,设计实践仍然是最好的解决指导,(如图3)所示的“曙安栈”设计实践位于E海崇明区东安乡,崇明滩头自古为鸟类的栖息中转地,村落中流传着各种神话传说,设计中捕捉这些神话内蕴的意识形态,从中提炼出民俗原型的视觉形态。(如图4、5)所示抓住“蚕头燕尾”的山墙形态,前后折叠延伸、重构,在使用功能上满足“乡村共同体”,在装饰语言中成为一种仪式化存在,在结构形态中成功转译民俗神话。

(如图6),村落不仅有生态,更有民俗系统,要激活村落中的人性乡俗伦理,需要构建建筑功能上的现代化,建筑样态上的民俗化。在构美构新的“聚”空间中,创造民俗特色产业,活态传承产业加工,营造“善”食、“良”造。友善对待老屋的再利用,开放老屋迎接新居民。传统村落是以血缘氏族为纽带的社会聚落相对稳定地自然选择族群,他们长久遗存的根源在于共同的文化原型和信仰。这样一种重塑的村落样态打破了乡村建筑对城市建筑的简单模仿,以善意的设计表达对村落历史文化的尊重,以伦理的追求导引当代村落的精神美学。当这样的建筑多了相信村落的空巢化现象不再出现,甚至有可能实现乡村再生,引发回归乡村的人潮。城市需要发展,村落也需要延续,如果为了追求与发达国家的同步,而肆掠破坏几经波折而存留的宝贵样态,那么只能任由城市同质、村落变得既不城市也不村落,失掉文化基因。

结语

当下对于中国文明尽管有各种话语并存,但是文明的表述和重现依赖层累地深挖隐藏在“传统”中本真神话原型的意义,它不应被禁锢或者喧嚣在“开发”中或停滞在过去的时间里,历史的传承在于形成对当代多元选择中的驾驭和冲破局限。神话隐喻的仪式性行为,本质上是当代社会性伦理的创造,是对日常凡俗生存状态的良知导引。

作者:熊承霞 王泽家 章丹音

礼制文化变迁下传统建筑论文 篇3:

关中地域文化、艺术与民居建筑联系之思考与探析

摘要:地域的居住建筑文化在中国传统的建筑文化范畴扮演的很重要角色。建筑大体的最基础的表现形式是作为居住建筑使用,还可以从居住着的不同活动和生活的人和物加以区分建筑使用性质。农村的居住建筑形式和文化内涵与同一地区的城镇住宅相比,农村的文化传统和民风的淳朴更能体现当地的地域文化,也保留得更为完整。所以,研究居住建筑文化、地域的文化与艺术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关中地区;关中民居;地域文化;建筑;艺术

1 伴随着文化影响的关中民居建筑的历史演进

历史变迁,中国从最早的房屋建筑出现到现代大融合的建筑形态,关中民居以古朴恢宏的建筑风格和特色在中国的民居建筑中独树一帜和自成体系。

关中地区的建筑形式最早追溯到西安半坡遗址半穴居形式、临潼姜寨遗址的原始聚落形式,这些都是新石器中期、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仰韶文化的代表。随后经历了夏商周时期的土阶茅茨、前堂后室格局,秦汉时期的秦砖汉瓦、一堂二内的模式,隋唐时期的廊院式与合院式风格,宋元时期的四合院特点,最后达到明清时期的成熟阶段,使每一个时期都呈现它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装饰特色。

2 民居建筑、区域文化与艺术密不可分

民居建筑和文化离不开历史,中国古代建筑史学专家张驭寰曾说:“中华民族古代建筑开端是以民居住宅作为主要基本起点,也是各种建筑发展的基础,逐步发展流传,到商周时代建筑已达到成型之地步。合院建筑在西周时代已日臻完善,从扶风凤雏遗址来观察,西周的建筑保存很完整。西周之后,凡是建造住宅、宫廷、书院、衙署、陵墓等必然要贯穿礼制或体现出礼制制度。”由于关中地区传统民居建筑、区域文化与艺术密不可分,而且有着它自己独有的特色,因此在我国建筑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和重要性。

3 关中地区传统民间文化的发展及属性归纳

3.1关中地区传统民间文化的发展

关中地区作为重要的历史文化地带,一直扮演着西周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角色,尤其在秦汉、隋唐时期,关中地区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优越的条件为关中民间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物质基础。关中人在寓教于乐的生存之道上,慢慢积累着丰富的文化和沉淀着娴熟的技艺,又将其融糅和发扬壮大,最终演变成具有特色并代表关中地区的传统民间文化。

3.2 关中地区的传统民间文化的属性归纳

关中的历史文化、民间文化对民居建筑的影响潜移默化,在历史长河中与时变化着。关中民居建筑的建造与传承和传统的民间文化息息相关。

3.2.1等级文化

在中国历史上等级制度占重要地位,上至君臣,下至百姓,时刻身处等级森严的制度中。旧时的关中地区中崇尚“家大业大,五世其昌”的传统观念,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产生较大变化,传统大家族的概念已经慢慢消失。

3.2.2宗教文化

关中居民朴实、善良,追求善与美。周朝崇尚“礼”、“乐”治国,中国古建筑从内容形制和标准上也遵循“礼”的基本行为规范,衍生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建筑作品。

3.2.3居住、饮食文化

居住文化是物质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住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条件之一,关中地区的传统民居,除了少数的深宅大院,大多为封闭型、内向型的窄院。人们主要是以面食为主,玉米、豆类等杂粮为辅。面食中最为常见的是面条、蒸模和锅盔三类。

4 关中民居建筑装饰

民居中的门窗是民居建筑及其文化的集中反映,随着历史的变迁,门窗也随之发展变化,并自成体系。从中可感受到鲜明的门窗发展和技术进步的轨迹,以及人们在门窗之上所寄托愈来愈烈的“精神”需求。同时也展示出先民们的聪明才智。

栓马桩、上马石、抱鼓石或石敢当几乎是关中民居入口处装饰的标配。进入大门引入眼帘的是作为“风水”构件且高耸的照壁,门媚题字抒发耕读理想,门头木雕富丽堂皇。关中人内心深处自古以来就有“耕读传家”的思想,这种精神内涵在各大院落门前的建筑整体上体现出来,可以感受到美好祝福的愿望,充滿浓浓的乡土情结和洋溢着书墨飘香。关中宅院里,这些精美又富有浓厚关中乡土气息的砖雕、木雕、花棂隔扇等,构成了最富柔情的装置艺术。

5 关中民居建筑空间组织关系

关中民居建筑作为我国建筑文化领域的珍贵遗产,在平面布局上分析其空间组织关系尤为直观。关中民居的特点一般呈现紧凑的平面布局、经济的规划用地、严谨选择材料、较高的建造质量、灵活处理室内外空间以及精湛的装饰艺术手法等。至今关中地区新修建的民居住房,无论是从平面布局和空间处理关系方面,还是在建筑造型和装饰方面,依旧保留着传统建筑的特点和风格。所以,在平面格局处理与空间组织关系上仍然属于中国传统院落式的民居模式的范畴。比如杨凌地区的一些村落,主要布局特点大多是沿着纵轴规划房屋,纵向深邃发展的狭长式平面布置格局,并以厅堂有序组织院落,分为前庭、内院和后院。

6 总结

关中民居建筑其实是一种造型和结构的艺术作品,不仅功能齐全、修饰美化,又满足人们的精神愿望和审美需求。在这些院落之中,装饰艺术已悄然存在,建筑布局的种种组合与搭配,在人们的审美需求与文化精神驱动下展示的淋漓尽致。儒家思想在关中地区的影响根深蒂固,人们所追求的目标恰恰是也儒家文化所涉及的内容,呈现的是人们对美好未来的祈祷和祈盼,体现的是血缘宗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儒家文化精神。它支配着民居建筑的布局、气质,还作用于人们的思想观念,形成了独特的关中民居文化。

参考文献:

[1]孙大章.中国民居[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张璧田,刘振亚. 陕西民居[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3: 85.

作者简介:姓名:武慧娟(1990.10~),性别:女,籍贯:河北,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职称:学生,学历(2013级硕士),研究方向:。

徐茹意(1991.8~),性别:女,籍贯:河南,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职称:学生,学历(2013级硕士),研究方向:。

作者:武慧娟 徐茹意

上一篇:项目管理对工程质量影响论文下一篇:制造业精益生产企业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