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制思想传统建筑论文

2022-04-17

摘要:儒家思想作为我国的正统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传统建筑。本文从儒家思想的主要精神内涵、儒家思想影响下的传统建筑特色及其对中国整体建筑格局的影响等角度入手,分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礼制建筑、生态建筑和重复建筑,并阐述了儒家思想对中国整体建筑格局的影响。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礼制思想传统建筑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礼制思想传统建筑论文 篇1:

礼制建筑的象征意蕴探究

摘 要:礼制建筑是中国建筑发展史上极具特色和代表性的一类建筑,有着很强的象征意义,也是儒家伦理观及封建等级制度的物化形式。礼制建筑起源于“天人合一”的哲学观,体现了儒家的纲常伦理道德,通过建筑布局、形制、装饰等不同形式象征着中国封建农耕社会深厚的文化礼制内涵。

关键词:礼制建筑;象征;等级

在中国建筑的发展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当属礼制建筑。礼制建筑起源早、规模大、形制尊,有着很强的艺术性及象征意义,是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的代表,其地位远胜于一般实用性建筑,体现了中国建筑独有的内涵。

以建筑类型区分,礼制建筑主要包含五个类别:

1、坛、庙、宗祠;

2、阙、华表、牌坊;

3、明堂;

4、朝堂;

5、陵墓;

各种不同类别的礼制建筑形成了一整套庞大的礼制性建筑系列,反映了祭祀、庆典、丧葬、政务活动等诸多礼制功能,以及封建社会严格的等级序列和“天人合一”的儒学思想。

一、礼制建筑的起源

《论语.学而第一》中孔子曾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孔子所说的“礼”既指“周礼”,也泛指社会的道德规范和典章制度。

中国自古以来以农耕为主的生产方式,使得古人对时空的把握和认知建立在天地调和、四时合律的和谐观之上,并以此来反观生活现象和社会运作,继而形成了经世致用的社会伦理道德,以情和理的和谐统一作为主要的审美标准。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观象于天”与“观法于地”正反映了古老的自然农业民族对天地的尊崇与依赖,中国古代对于建筑的审美观,就建立在“天人合一”的哲学基础之上,并受封建社会礼制影响,形成了统一的形式美原则。

《礼记.礼器》中记载:“礼有以多为贵者。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士一。”又云:“有以高为贵者。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唐代《营缮令》、宋代《营造法式》、明代《明会典》、清代《工程做法则例》等典籍中也都对不同阶层的建筑表现形式规划了等级,规定了诸如“天子五门”,“前朝后寝”,“左祖右社”等限定制度,成就了一部用土木写就的“政治伦理学”。礼制建筑因此又成为规定及划分社会等级地位的物化形式,成为儒家“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的重要辅政手段。

二、建筑的礼制象征

中国礼制建筑的象征表现手法多样,主要以“礼”作为建筑的核心,通过对称、均衡、尺度、韵律、装饰、色彩、数字等象征手法演绎出“天地人合”、“礼乐和鸣”的审美价值观。

(一)建筑布局

《周礼.考工记》中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可见自周代起,城市的规模与布局已被纳入了礼制范畴之中。

从平面布局看,中国古代建筑具有极强的“尚中”情节,常以中轴线贯穿南北,东西分野,把重要建筑物设于中轴线上,其余建筑在中轴线两侧左右对称,呈现均衡的布局状态,符合传统文化对于审美的要求。《易经》曰:“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四业,美之至也。”

中国建筑营造千年以来沿袭遵循的法则,从象征角度来看,其主要思想来自于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哲学及儒家的“天人感应”理论。

古人以阴阳作为宇宙的根本规律,《易.系辞上》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相互结合,规定了礼制建筑的方位和布局,以阴阳、五行、五方、五色、四象、八卦等哲学思想,赋予了建筑实用性之外深厚独特的内涵。同时,基于封建统治的需要,儒家将天象与政治相结合,强调天人相通、君权神授,因而人间的建筑布局就要效法天象,以此树立君王统治的威严。

以明清宫殿建筑紫禁城为例,为体现“惟我独尊”的至高皇权,紫禁城建造于皇城的中轴线上,与天象中居于北天中央的紫微宫相呼应,其四面环水,以效法宇宙意象。宫殿建筑遵循南阳北阴、东阳西阴、文阳武阴等规律,天子面南而治,宫内东居太子、西居嫔妃,东为崇文门,西为宣武门。另配以“金、木、水、火、土”五行对应的方位及其相生相克理论:东属木,主“生化”,象征温和之春、万物生长,因此建有文华殿、上书房等皇子皇孙读书成长的地方;南属火,建有午门(又称五凤楼),对应四象中代表南方的朱雀;西属金,主“收杀”,故建有慈宁宫、英华殿等,是太后嫔妃们居住的地方;北属水,建有御花园,广植树木,取“水生木”之五行法则,亦建有文渊阁,藏有《四库全书》,取“水克火”之寓意;中央属土,建有三大殿,因“木克土”,故三殿两宫均无花草树木。

(二)建筑形制

建筑的形制指的是建筑的形式、构造和体裁,反映在礼制建筑上,就是严密的等级制。从建筑的大小、规制、用料到色彩、配置等,无不遵循着严格的等级规范。《礼记.王制》中对于祭祀建筑规制有如下记述:“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大祖之庙而七。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大祖之庙而五。大夫三庙:一昭一穆,与大祖之庙而三。士一庙。庶人祭于寝。”自周礼等典籍中明文规定礼制以来,封建社会的整体秩序就严格依照礼制而行。

从建筑形式来看,礼制建筑一般属于大式建筑,其服务对象是皇族、统治阶层,因此在这些建筑中,可以使用到斗拱、琉璃瓦、庑殿顶、重檐顶等,而一般民宅建筑只使用单檐、合瓦、灰色等简单的材料及颜色。

从建筑构造来看,礼制建筑讲究庭院空间的规格形制、主从关系、前后次序,以严谨的空间序列图示化地诠释了儒家伦理观,属于规整式的建筑组群。由于传统土木结构的物理属性限制,礼制建筑无法在体量上无限扩展,因而所传递的象征意义,并非由单体建筑来完成,而是通过一系列沿中轴线布局的建筑组群,给人以优美、雄壮、富有旋律的空间感受。

(三)建筑装饰

礼制建筑不仅在布局、形制上有着严格的等级象征意义,在装饰细节象征上,也有很多的典籍可考。《唐六典》中有述:“王公以下屋舍不得重栱藻井,仍通作乌头大门,非常参官不得造轴心舍及施悬鱼、对凤、瓦兽、通栿、乳栿装饰。士庶公私宅第皆不得造楼阁临视人家。庶人所造堂所,仍不得辄施装饰。”由此可见,建筑装饰也具有等级象征的意义。

从装饰色彩看,五行中的“土”对应黄色,代表中央,只有天子才可以使用,象征皇权。红色对应五行中的“火”,与“土”相生,因而在宫殿建筑中时常与黄色搭配,象征喜庆美满。其余色彩等级依次为:绿、青、蓝、黑、灰。民居只允许使用黑灰等简单的色彩装饰墙面和屋顶。而皇家则可以用最高形制的和玺彩画装饰宫殿中的主要建筑和显赫庙堂,沥粉贴金,花纹绚丽。

礼制也体现在屋脊的装饰上,一般以仙人走兽作为建筑等级的标志物。建筑等级越高,屋脊上装饰的走兽就越多,最多可达九个,取阳数之最,代表的是天子。而紫禁城太和殿上却有十个走兽,这在传统建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代表了至高无上的皇权。

同样代表皇权至高无上的还有“九”“五”等阳数,《易.乾》曰:“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后以“九五”指帝位。在世界现存最大的古代祭天建筑组群天坛中,对数字的象征运用达到了极致。以圜丘为例,其上层台面直径九丈,寓意一九;中层台面直径十五丈,寓意三五;下层台面直径二十一丈,寓意三七。至此已包含了《易经》中全部的阳数:1、3、5、7、9。三层台面直径之和为四十五丈,即九乘以五,象征“九五至尊”之意,可谓匠心独具,巧妙之致。天坛作为中国古代祭天建筑的典型代表,继承借鉴了历代礼制建筑的特点,处处象天法地,象征了封建帝王统治的合法性,是中国礼制建筑的集大成之作。

三、结语

礼制建筑反映了中国社会自古以来源自农耕的朴素哲学价值观及理性的民族精神。古人信奉“天人合一”却对宗教天生淡泊,只寄寓于现世的人生,一切以人为中心和出发点,由此赋予了建筑“礼”的规范以及文化精神的寄托。宗庙、宫殿、祠堂等礼制建筑实际上是君仁、民顺、臣忠等社会关系的缩影,也是封建社会伦理的物化体现。在儒家看来,建筑不仅仅有实用性的功能,更是明教化的重要手段,同时包含着时代的审美需要,以及精神、思想和情感本质。可以说,在礼制的规范下,建筑和伦理相互结合,形成了中国建筑的独有特色。

参考文献:

[1]王振复.《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建筑美》.学林出版社,1989.

[2]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3]余开亮.《艺术哲学导论》.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

[4]刘月.《中西建筑美学比较论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5]杨天宇.《礼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6]吕友仁.《周礼译注》.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

作者:赵娜娜

礼制思想传统建筑论文 篇2:

论儒家思想与中国传统城市建筑

摘 要:儒家思想作为我国的正统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传统建筑。本文从儒家思想的主要精神内涵、儒家思想影响下的传统建筑特色及其对中国整体建筑格局的影响等角度入手,分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礼制建筑、生态建筑和重复建筑,并阐述了儒家思想对中国整体建筑格局的影响。

关键词:儒家思想;传统城市建筑;影响;建筑文化

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对政治、社会、经济等有着广泛的影响。建筑是传承和丰富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建筑的核心,建筑与文化密不可分。在我国众多的文化支流中,儒家文化是对中国影响最为深远的传统文化,从孔子创立儒家学说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几乎都是儒家思想的典范,其对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的影响既普遍又深刻,与传统城市建筑的关系更是密不可分。

一、儒家思想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孟子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在汉代统治者的大力推广下,得到了广泛普及。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并成为中国几千年的思想核心。在儒家思想的普及过程中,为强化中央集权,董仲舒在吸收道家、法家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加入了“君权神授”和大一统的思想,封建统治者和一批儒家学者也总结出了一系列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言论和治国之策,形成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主张,奉行仁政、德治、礼治和人治,以和为贵,对封建社会产生了很大影响。这与道家提倡的无为而治和法家所提倡的刑治截然不同,而这基本上奠定了我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基本格局。

二、传统城市建筑

城市作为一种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一直以来都是人类文化和文明的成果,其发展壮大更是人类聚集活动的成果,而这尤以我国六大古都即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南京和杭州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城市最为突出。这些传统城市作为曾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城市建筑的设计、规划和布局上,由于受到社会思想形态的影响,往往都是有一定规则和理论的。早在《周礼·考工记》中就已经有一套详细的建筑理论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庙,前朝后市,市朝一夫……”[1]而几千年来我国传统城市建筑之所以能保持和发展自己的特色,几乎都是因为受到这套理论的影响,而这显然是和在我国古代社会占正统地位的儒家思想有密切关系的。

三、儒家思想对传统城市建筑的影响

(一)受封建等级思想影响的礼制建筑

1.儒家封建等级思想。在封建社会,封建等级思想十分严重。封建统治者不仅通过法律等强制性措施维护封建统治,更通过礼来维护统治。儒家把礼作为治国之本,“礼者,治辨之极也,强国之本也,威行之道也,功名之总也”[2]。统治者都把“礼”作为强化其统治的有力措施,通过“礼治”来维系人伦关系和维护社会秩序,并以礼来确定尊卑远近,提倡尊卑有序,男女有别。

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有着丰富的礼乐知识,他认为礼乐文明是最完美的,他一生都致力于复兴周礼[3]。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主张,董仲舒“循三纲五纪,通八端之理”这一“三纲”理论的提出,更是明显地加强了君权、父权、夫权,君臣、父子、夫妇关系都成了单方面的服从关系。

儒家的“礼治”的根本就是奉行贵贱、尊卑、长幼有序的行为规范,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的封建伦理关系是巩固封建等级秩序的根本。“礼”作为维护封建宗法统治的核心,其规范是不能违反的,否则便会受到“刑”的惩罚。

2.受封建等级思想影响的礼制建筑。中国这种传统的泾渭分明的等级制度,不仅表现在君臣、夫妇等人际关系上,也明显地表现在都城建造上。我国古代城市建筑有严格的等级制度,据《周礼·考工记》记载,当时的都城都有等级差别,“王宫门阿之制五雉,宫隅之制七雉,城隅之制九雉。……门阿之制,以为都城之制;宫隅之制,以为诸侯之城制。”[4]

自古以来,中国就号称“礼仪之邦”,礼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从《周礼·考工记》的记载来看,城市建筑就是国家的一种基本礼制,它在设计之初便融入了浓厚的礼乐文化,是受儒家学说影响较大的文化产物。

我国古代传统城市大多是方方正正的,四面都设有建筑,并且以一条中轴线贯穿其中,代表封建社会儒家思想“不正不威”的传统理念,以烘托皇权的威严。这是古代统治者推崇儒家思想的直接结果,更是儒家“礼制”思想的具体表现,用建筑的威严和方正烘托皇权的至高无上。这与西方社会受宗教文化影响深厚的建筑格局截然不同。除了城市形状,城墙也是传统城市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墙环绕的城市格局更是中国特有的城市面貌。虽然城墙多是为了防御外敌入侵而建造的,但却直接体现了封建帝王统治者高高在上的姿态,高大的城墙阻挡的不仅仅有敌人,还有普通的老百姓。以城墙为界,城墙内外的人在地位上是截然不同的,与封建最高统治者的关系更是有天壤之别。

(二)受“天人合一”思想影响的生态建筑

1.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指导原则,核心就是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5]。这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里特别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其中,作为封建正统文化的儒家文化所提倡的“天人合一”观点,对我国社会和文化的影响是最为深刻的。

古代哲学家对“天人合一”的思想内涵有三种解释,其中之一就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反映了我国古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态度。

2.受“天人合一”思想影响的生态建筑。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对中国传统城市也产生了很深的影响,使得我国古代很多城市大多是生态建筑。当然,这种生态建筑与当今社会的生态建筑不是同一概念的,与当今社会生态建筑的环保性质相比而言,古代传统城市的生态性则体现在与人们对天地认识、对自然了解的有机结合上。

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6]古人认为,自然是世界的一切存在之所,天地虽不言却有大美。基于对自然的崇拜与尊重,在有限的宇宙空间认知基础上,古人提出了“天圆地方”的理念。这种“圆属天”、“方属地”的传统认知,表现在城市建筑上就是方形建筑。这是与大地的有机统一和与自然的有机结合。

董仲舒说:“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在城市规划中,为了实现“与天同”,城市规划者将天人、天地之间的契合过渡到城市空间布局中,强调天空中的星宿与建筑方位的对应关系。古人将二十八星宿划分为东西南北“四象”,并用四种灵兽的形象与颜色分别代这“四象”的属性,即东(左)属青龙、西(右)属白虎、南(前)属朱雀、北(后)属玄武(见《周礼·考工记》)[7],这也就有了中国古代建筑东西南北的四个方位,完全区别于西方的圆形或尖型建筑。

(三)受“重农轻商”思想影响的重复建筑

1.儒家“重农轻商”思想。自古以来,中国便是一个农业社会,这是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在此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传统的“重农轻商”思想和小农经济观念,使得城市规划者和建设者被称为“匠人”,和商人等被纳入“三教九流”之列,得不到重视。

在封建专制制度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前提下,“重农轻商”是封建统治者为维护其集权制度的必然结果。因为商业的发展和繁荣必然会减少农业劳动力,而古代社会生产力落后,劳动力的多少就是农业基础是否牢固的关键。为此,封建统治者特别重视思想上的集权和控制,这对被列入“三教九流”之列的手工业者的艺术创造性有很大的阻碍作用。

2.受“重农轻商”思想影响的重复建筑。建筑作为人类文化活动的产物,它也是一种艺术。既是艺术,便应追求独属于艺术的艺术美。我国传统建筑虽不胜枚举,但因政治因素,却始终把建筑的功能放在首位,对建筑功能的重视远远大于对其艺术美的重视。

《淮南子·原道训》中说:“鲧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居人,此城郭之始也。”[8]由此可知,我国传统城市在建造之初的主要目的是“卫君”和“居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才逐渐具备政治、经济、军事等多方面的价值。这也就导致了我国传统城市在建造上更重视实用性,有很强的政治目的性,而一定程度地忽略了与众不同的美观性。

宋代的朱熹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集中体现了儒家文化对权力的高度集中和对人性的极力压制。也正因为此,中国传统文化思想里缺少创新的理念,一切活动和建设都以维护封建统治这一最终目的而开展,从而使得中国传统的城市建设经验无法得以总结创新,更多的表现为经验主义的重复建设,这使得几千年来我国的传统城市形态几乎千篇一律,都是方方正正的,找不到新意。

四、儒家思想影响下传统建筑格局的文化内涵

儒家思想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经典文化和维护封建宗法统治的根本思想,对人们的影响是深刻而广泛的,对中国传统城市建筑的影响更是不言而喻,与我国传统建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我国古代城市建筑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城市建筑理论,并建筑了一批美奂美轮的传统城市建筑,使我国的传统建筑深深地打上了封建烙印。这在彰显我国封建先人智慧的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文化,形成了中国独有的建筑文化。

儒家思想作为维护封建宗法统治的产物,虽是封建统治者实施修养生息政策的产物,也不可避免地存在时代诟病,儒家思想一定程度上的封建保守性,对中国传统建筑技术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在传统的“治国平天下”、“述而不作”等思想的影响下,我国古人更多地倾向于遵循前人的经验总结,而轻视创新和变革,在重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主张下,不注重生产技术的提高,从而阻碍了传统建筑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由于传统建筑格局封建伦理性的局限,部分人士将传统建筑全盘否定,采用完全西化的观点设计当今社会的建筑,故而有很多崇洋媚外的建筑平地而起。这不仅没有体现中国与时俱进、敢于吸收外来文化的大度,对祖国本土传统文化的鄙夷反而丧失了中国建筑文化应有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具有相互联系的特征。儒家思想对传统建筑的影响,不仅形成了我国传统建筑格局,使其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形成中国独有的文化内涵,这对当今社会的建筑格局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如何在学习传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创新建筑格局,体现时代精神,不断继承传统建筑文化,将传统建筑理念与现代设计理念有机结合,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

文化与建筑是相辅相成的。从一个层面说,文化影响着建筑的构造;从另一个层面说,建筑本身便是一种文化。儒家思想作为我国封建正统哲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集我国传统优秀文化之大成,对我国传统城市建筑的影响也是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而文化本身则是永不枯竭的精神源泉,儒家思想对我国传统城市建筑的影响本身便是一种文化,也是有后续影响力的。

参考文献:

〔1〕杨天宇.周礼译注·考工记[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2〕安小兰译注.荀子·议兵[M].中华书局,2007.

〔3〕李宝龙,杨淑琴.中国传统文化[M].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

〔4〕孙冶让.周礼译注·正义[M].中华书局,2000.

〔5〕何静,韩怀仁.中国传统文化[M].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2.

〔6〕张燕婴译注.论语·阳货[M].中华书局,2006.

〔7〕司马迁.史记·天官记[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8〕淮南子·原道训[M].中华书局,2012.

(责任编辑 徐阳)

作者:王杰 李晓东

礼制思想传统建筑论文 篇3:

传统伦理思想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图像化传播

摘要:优秀的传统伦理是我国历史文化的积淀,汲取传统伦理的思想精华并进行有效传播,对这个时代的意义重大。文章对传统伦理思想的文化内涵、图像化传播的主要方式、传统伦理思想在当代传播的必要性以及传统伦理图像化传播的实践意义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传统伦理;图像;传承;传播方式;实践

随着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繁荣,图像以各种形式存在,世界文化的焦点开始趋向于以视觉为中心的图像场域。图像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同时也影响了中国传统思想的传承与传播。只有充分发挥图像的传播作用,科学地理解图像传播的基本方式,中国传统伦理思想才能在当代社会中得到传承和有效传播。

1 传统伦理思想承载的精神文化

中华民族传统伦理要求人们在欣赏自己创造的美的同时包容他人的美,在不同中寻找融合之处,达到平衡。因此提出仁者爱人、公平正义、礼仪文明、诚实守信等基本道德准则,这些传统的道德精神是一种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对如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依然有较大的意义,但在中国传统伦理中依旧存在一些矛盾与历史局限,这使其向现代化转型成为必要。

1.1 传统伦理思想的内涵

“伦理”一词最早出现在《礼记·乐记》中,“乐者,通伦理者也”,意思是音乐与天道人伦是相同的。欧阳修的《与薛少卿书》中的“族大费广,生事未成,伦理颇亦劳心”表示道德与伦理是等同的。《礼记·曲礼上》中有“道德仁义,非礼不从”,意思是没有礼制的约束,就不能发扬道、德、仁、义这四种美德。由此,“道”“德”开始连成一词被人们使用[1]。后来,荀子的道德思想以性恶论为出发点,注重人的主体性发挥,提出“身教示范”的观点以及注重培养人们在道德方面“自存自省”的自律意识,他的“习行”统一的方法为道德教育提供了重要的评价标准[2]。

当下社会对“伦理”一词的解释为事物的秩序或是在交往中遵循的行为准则。通过对“伦理”相关资料的搜索与整理发现,它的指称对象非常广泛。在历史早期,伦理观念侧重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表明了人的民族性和社会性以及应该遵循的一些秩序和规范。

1.2 传统伦理思想的历史发展

第一,发展初期(1949—1977年)。在中華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老一辈学者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提炼和解读中国哲学著作中的传统伦理思想,最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伦理思想发展规律的初步研究》,其中对中国传统伦理的演变、发展、本质、类别和思想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论证,也指出中国传统伦理基本派别应该分为道义论和功利论,而不是简单概括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是当时中国传统伦理思想最集中的学术成果。

1960年,中国伦理学家罗国杰在中国人民大学设立了第一个伦理研究办公室,并编写教科书《中国伦理思想史》,但因极左思想意识的影响,被迫停止。旧的伦理观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了全面的批评。

第二,发展鼎盛期(1978年至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传统伦理思想的研究迎来最辉煌的时期。1979年,罗国杰恢复了伦理研究办公室,继续编写三大伦理学的教科书。1980年,中国伦理学会成立。1982年,一场关于中国伦理学史的小型研讨会在北京密云水库举办,以此会议为标志,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研究出现通史、人物、断代史、流派、范畴等各个学术派别[3]。改革开放以来,历经中西方文化的不断融合和冲突,我国的传统伦理思想有了明显的进步。如万俊人的《比照与透析:中西伦理学的现代视野》、黄建中的《比较伦理学》、邓安庆的《仁义与正义:问题的比较研究》等著作,对中外的伦理思想做了开拓性的研究。

20世纪90年代,西方应用伦理学的研究成果被引入中国。同时,中国不断深化各项改革,各种新的社会矛盾凸显。例如,公平和效率、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等问题都需要从伦理的角度进行审查和考虑。现实问题成为当时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研究重点,学者们将经济、政治、生态、教育、医学等应用伦理学科的发展与传统伦理思想的研究相结合[3]。如钱焕琦的《中国教育伦理思想发展史》、汪洁的《中国传统经济伦理研究》、何兆雄的《中国医德史》等,这些研究进一步拓展了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研究。

2 图像传播传统伦理的主要方式

2.1 象征性表现:表现思想理念

图像象征是人们知识结构的展现,是人们思想与观念的表达。象征是图像的本质特征。象征性符号的表达内容是含蓄的,形式是抽象的[4]。图像在象征文化中是非常直接的表现形式,可以合理概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原始时期,简单的物件通过象征传达其精神内涵。古典时期的象征增加了人的主体性,例如,狐狸象征阴险狡猾。在现代,象征通过构建图像凸显,需要人们通过自身的想象力进行理解。例如,后现代的图像作品把造型和色彩综合组织后呈现在画面上,其表现是极为抽象的。

2.2 隐喻性表现:传递价值内涵

视觉隐喻是视觉形式与其内涵之间相互连接、认同的关系,是具象表现与抽象含义的融合。视觉隐喻的本体大多是隐性的,这使得在同一时空系统中,比较喻体与本体的形式是困难的。其基本逻辑是在形象符号本身的形式相似机制与其识别的公共约定意义机制的基础上的。图像符号能指与所指之间的相似性是形式相似的基础,但是这种相似性将符号意义的不确定性变成一种正常现象,相似的形式又从另一个层面促进了隐喻机制的视觉运作。隐喻的形成是由于图像符号本身的特点,或是线、色、光、块面、构图等视觉元素的相似性。

例如,绿色的色彩效果和生命体征之间的隐喻。将植物世界中的绿色生命力抽象化为一种简单的色彩效果,从视觉机制上形成二者的形式对应和意义关联。这种在形式层面的相似性机制,使另一个具有相似特征的视觉符号能够完成原本从一个视觉符号衍生出来的意向性[5]。

2.3 叙事性表现:引导价值认同

叙事从古至今都是人们记录生活的一种方式。从原始社会的岩画、图腾到奴隶社会的传说、神话,再到封建社会的诗歌、散文、小说,以及现代工业社会的电影和电视都可以被称为叙事[6]。将画面转化成有情节的故事,突出其叙事性和內涵被称为图像叙事,它是最直接有效传递信息的方式。优秀传统伦理的图像叙事可以有效传播其精神内涵,例如,《中国吉祥图》中的《退诗书》《学琴师祥》系列意象一直在发挥着传播“爱与奉献”“认真好学”思想的作用。

2.4 形塑式表现:催化“惯习”生成

宣传画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舆论和宣传导向有效执行视觉说服的主要媒介。在面对有些政治觉悟不高的农民时,农民图像所具有的说服价值就能凸显了。宣传画中的农民的形象是人们所熟悉和信任的,可以用来改变和引导当时农民的观念和行为习惯,通过视觉符号扩展精神共识,实现整个民族意识形态的高度统一。塑造榜样可以让他们形成一种视觉习惯,潜移默化地使他们的行为习惯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3 传统伦理图像在当代社会传播的价值与途径

3.1 传统伦理图像具有传承价值

家庭伦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尚书》中包含五教,即父亲的仁义、母亲的善良、兄弟的友爱、弟弟的尊敬和子女的孝顺。传统伦理图像《虞舜孝感动天》中描绘的是虞舜因孝顺父母感动上天,在遭遇困境时得到上天的帮助的故事。孝道是一切道德的根本和核心。在当下社会,父母有教育孩子的责任,其中包括学习和道德。孝悌有利于家庭和谐[7],因此,传统伦理图像对现代家庭也是有教育意义的。

3.2 丰富传统伦理的传播方式

在当前这个视觉时代,图像成为大众最主要的交流方式。如今,人们不再满足于使用文字再现和认识客观世界,也不喜欢接受直接灌输的理论。在这种背景下,继续以文本和演讲作为推动传统伦理传播的主要方式,容易引起人们的抵触情绪。

图像能增强信息文本的趣味性,使传统晦涩难懂的传播方式变得简单形象。在设计应用方面可以设计传统伦理的IP形象、表情包、文创产品等一系列文化衍生品,以推动传播。例如,故宫文创,它与彩妆产品合作设计出系列文创彩妆的包装,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文创盲盒设计,可爱的IP人物形象可以吸引年轻消费者群体;文创雪糕,将不同的建筑形象应用于雪糕这个载体上,新意十足;文创彩色印章,结合语言介绍让人们可以更有趣地了解各种传统纹样的文化意涵。这些创意十足的产品设计为传统文化增添了很多乐趣。

3.3 引导传统伦理图像正向发展

在当下社会,图像的表意性是传递信息的重要特点之一。视觉形象具有易接受性,已成为一种倡导“画面与真理”的价值追求,是在传播领域的一种新的逻辑表达和职业范式。但是,因互联网和自媒体的应用等革命性的技术改变,很多问题随之产生。例如,大量的个性化观点往往会误解图像的本身含义,人们很少考虑图像信息是否真实,却会被新颖的图像吸引。传统伦理形象蕴含中国优秀的传统思想,自古以来就得到我国的积极倡导。例如,诚实守信的交际观、顺天应人的自然观等,如今都能与现代市场经济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如果能在各种规章制度中融合优秀的传统伦理思想,整个社会氛围都会得到改善[8]。

4 传统伦理图像化传播的实践

4.1 巧妙结合现代元素与传统元素,增强传统伦理图像的可识别性

目前传统伦理图像存在一系列问题,如不易被大众识别、表现手法不新颖、载体形式不新潮等。首先,将现代元素与传统图像进行创新重组,增强人们对图式的亲切感。其次,可以选择符合现代大众审美并且具有实用性的载体,如化妆品包装、文创产品等。最后,可以进行伦理符号意义的延展。在现代设计中要将优秀的传统图形语言的寓意与当下的设计手法相结合,增强传统符号的识别性,杜绝简单的套用,使其具有现代特色。

4.2 挖掘传统伦理思想的图像资源

主动探索不同历史时期优秀的中国传统伦理的图像资源。选择广播、电视、报纸等大众载体,向全国人民开展优秀的传统伦理教育,传统伦理图像往往通过许多通俗的电影、文学阅读等传播,如电影《雷锋》《廉政风暴》等都对人们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4.3 使传统伦理图像更贴近当代社会,实现传播大众化,具有示范性

选择积极导向的媒体传播传统伦理图像。当下主要有两个宣传媒体类型:一是坚持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但传播效果不佳;二是娱乐媒体,其传播面广,但常会出现一些商业气息浓厚或政治说教功利性太强的文章。党和国家近年来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发展,央视推出了一些传统文化类型的节目,如《中国诗词大会》《典籍里的中国》《见字如面》《国家宝藏》等。文化类综艺的出现吸引了大批年轻人,让国人开始重新认识中华文化。合理利用媒体的传播性和引导性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走进人们的生活,对整个社会都非常有益。

4.4 推动传统伦理图像传播国际化,打破文化隔阂,增强共同认知

传统伦理作为中国的本土文化,在国际上传播时会遇到困难。图像作为世界公共语言,传播不受阻碍,将传统伦理进行图像化传播可以打破国家之间的文化隔阂[9]。

第一,向世界主动传播中国传统伦理。中国传统伦理图像传播应该实现图像化的自我创造,将优秀的精神内涵置于其中,让各国人民能更直观地看到中国的精神面貌。抓住自身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形成由自己定义的中国文化形象,更新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知[10]。

第二,合理进行图像传播,提高图像的识别性。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图像表达的目的在于传达其精神内涵。中国传统文化对外国人来说,理解起来有些困难,要解决这个语境问题,在设计时要将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叙事性、象征性、隐喻性与环境巧妙结合起来,使其不受固定语境的限制,达到传播更流畅、理解更便捷的效果。

5 结语

中国传统优秀伦理文化是我们千百年来所提倡与践行的,将其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大众面前可以扩大其传播面。突破优秀传统伦理传播的局限性,用多元化的表现形式,形成新的视觉形象,使艺术与生活相结合,可以使传统文化在转型升级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让人们领悟到经典的内涵。

参考文献:

[1] 周全.传统伦理思想之现代价值及其教育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3):130.

[2] 张文文.荀子的道德习行思想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2.

[3] 汪洁.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研究70年回溯与前瞻[J].伦理学研究,2019(6):44.

[4] 段钢.图像时代的符号和象征[J].天津社会科学,2006(4):29.

[5] 鹿咏.现代图像叙事的隐喻机制及其话语生产[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35(10):22.

[6] 许洁.图像叙事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济南:齐鲁工业大学,2017.

[7] 陈青.《孝经》中孝道思想及其现代价值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19.

[8] 梅萍.中国传统和谐伦理的历史局限与现代转换[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8(4):31.

[9] 刘伟斌.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视觉化传播探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9(5):106.

[10] 蒋晓雷.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现代意义开掘[J].前沿,2009(10):178.

作者简介:马晏佳(1996—),女,江苏无锡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作者:马晏佳

上一篇:企业战略成本管理论文下一篇: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