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分析论文

2022-04-27

本文通过对方塔园体现出的共时性与历时性的分析,试图寻找冯先生在创作中对“现代性”与中国传统下的“古意”的把握与结合。方塔园是冯纪忠老先生精心设计的带有“露天博物馆”性质的城市公园。整个规划设计的宗旨为“与古为新”,即今的东西可以和古的东西在一起成为新的。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分析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分析论文 篇1:

让传统文化在数学教学中传承

摘 要: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传统文化是民族之魂,作为中华民族的后代,理应将中华的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下去。

關键词:初中数学;传统文化;知识储备

作為一名数学老师,我一直在想如何将我国的传统文化与数学联系起来,在数学教育中做到传统文化的传承。数学不管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是一门很重要的基础学科。在战国百家争鸣时期就有“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等命题。可见,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数学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在教育中渗透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笔者在教学期间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探索。

一、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在教学中想要做到传承传统文化,作为老师首先要丰富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知识储备。当你想给别人一杯水的时候,首先自己先要有一桶水才可以。教学同样如此,如果教师自己对中华传统文化了解甚少,又怎么能将传统文化传授给学生呢?教师在私下的时间,可以多翻阅一些与中华传统文化有关的书籍,或者可以针对数学中的一个章节,寻找一些与知识点相关的传统文化,将这些文化编入教学备案中。

另外,想要传承传统文化,还要具有强大的文化底蕴,否则即便积累的知识再多,也会犹如茶壶煮饺子一般,有货倒不出。所以将传统文化融入数学教学中,是对数学老师的一个严峻考验。

二、将传统文化渗透到数学教学中

1.利用显性素材,呈现传统文化

我国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曲艺、建筑、诗词、绘画、武术等都属于传统文化的范畴。同时,这些传统文化也为数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老师在讲课中,完全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传统文化与数学结合起来。例如在讲到“几何图形的特征”时,就可以将窗花作为教学素材进行几何的讲学。通过太极八卦图描述对圆的认识等等。

2.古今结合,感受传统数学的魅力

我国古代也有很多数学方面的专著,如《九章算术》《五曹算经》等。还有一些优秀的数学家,如祖冲之、墨子等。可以说,我国古代数学在某些领域占有绝对的优势,在数学教学中要时刻渗透这一点。例如在讲“圆”这一章节的时候,我就趁机告诉学生,在我国古代计算圆周率采用的都是割圆法。祖冲之算出圆周率π的真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相当于精确到小数点后第7位,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成就。墨子在《墨经上》对圆做了最早的定义:“圆,一中同长也。”这些知识的穿插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感悟到中国人民在数学方面的智慧和才能。

三、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感兴趣的时候,传统文化教学才会变得更加容易。所以,让传统文化在数学中得到传承,就要先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1.开展数学文化活动

山东一所小学的学生在开学典礼上,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拜师礼。笔者认为这就是对传统文化一个很好的传承。以此为例,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也可以经常开展一些数学文化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在繁忙的学业中放松身心,还可以使学生很好地了解到中华传统文化。例如在“圆”的教学中,我曾建议学生翻阅一些古书籍,看一下中国古代是怎么计算圆的面积的。在讲到“轴对称图形”的时候,我还专门引入了一些回文诗,如《万柳堤即景》:春城一色柳垂新,色柳垂新自爱人。人爱自新垂柳色,新垂柳色一城春。从语文的角度来看,这是一首回文诗,可是从数学的角度来看,这却是一首轴对称的诗。根据这首诗的特点,我在课堂上组织了一个简单的小活动,由学生自己搜寻更多的回文诗进行比拼,同时还要结合数学轴对称的知识点对回文诗进行分析。这样做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知识,还传承了传统文化,新颖的教学方式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2.将传统的数学故事渗透在数学教学中

不管是哪个学段的学生,都非常喜欢听故事。笔者还记得自己上学的时候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听语文老师讲故事。所以笔者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将心比心,同样将一些与数学有关的故事穿插在课堂上进行讲述,使学生在故事中掌握知识。例如在讲到“有理数的乘除法”时,笔者就根据韩信点兵的故事进行教学。

3.利用多媒体设备激发学生的兴趣

随着教育的改革,教学设备也越来越完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利用多样化的教学设备进行数学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传统文化。例如轴对称图形可以用窗花的图案,幻灯片的背景可以融入民俗元素。在图形的讲解时,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中华文化色彩的图形进行举例。这些细节上的东西看似无用,却可以在无形中渗透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及喜爱。

总之,传统文化的传承不只是语文教学的责任,更是每一门学科的教学责任。作为数学老师,同样要将传统文化的传承当做己任。

参考文献:

刘茜.多元文化课程的建构与发展[D].西南大学,2007.

编辑 任 壮

作者:罗炳生

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分析论文 篇2:

方塔园——共时性与历时性的交汇

本文通过对方塔园体现出的共时性与历时性的分析,试图寻找冯先生在创作中对“现代性”与中国传统下的“古意”的把握与结合。

方塔园是冯纪忠老先生精心设计的带有“露天博物馆”性质的城市公园。

整个规划设计的宗旨为“与古为新”,即今的东西可以和古的东西在一起成为新的。冯先生在“修旧如故,以存其真”的原则基础上,取宋之“自由、个性”之精神,继而以宋塔为主体,通过大水面、大草坪及植栽组织等传达自然的精神。宋代“精神”在流动,更重要的是作者“情感”的引领创造出的“意动空间”,并以古代的神韵与现代的个性设计理念结合,达到“主客相融”的微妙状态。

不论“与古为新”理念的建设过程,园子的现实图像交流里,还是社会和自然对它的重塑中无不交融着静止与流动,横向与纵向,巧合与因果……。然而,索绪尔最具有创新意义的“共时性与”与“历时性”是分别从静态与动态,横向与纵向的维度去考察社会结构及其形态的视角。共时性侧重以特定社会经济运动的系统及系统中要素之间相互关系为基础来把握社会结构;历时性则侧重以社会运动过程及过程中的矛盾发展规律为基础来把握社会形态。运动由静止相对表现,相对静止中又存在着永恒的运动。本文通过对方塔园的分析,探讨园子及其体现出的设计思想的“共时性”与“历时性”的辩证统一。

1.设计思想的共时性与历时性

冯先生于1934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学习土木工程,其同班同学有贝聿铭、胡其达等。 1936年他赴奥地利维也纳工科大学(T.H.)学习建筑。可以说维也纳理工与包豪斯有着直接的血缘关系,以冯先生的讲法:“格罗皮乌斯师从贝伦斯,而贝伦斯是维也纳理工大奥托.瓦格纳(Otto Wagner)的学生。瓦格纳已是新艺术风格的后期,现代主义已在维也纳越发苗头。”因此,冯先生当时在维也纳接受的实际上是最现代的建筑设计理念与实践。带着这样的教育背景,1946年回国, 1970年末冯先生规划设计上海松江方塔园,并于1986年落成,这标志着冯先生完成了现代建筑的全新超越,在建筑以及园林领域开创了崭新的时代。所以,可以说是维也纳的建筑教育及实践背景开辟了冯先生的现代之路,也是其所传承的现代精神的源头,这种现代精神强调的是空间形态的形成,在继承历史发展的前提下,顺应时代特征,这为冯先生对现代的超越提供了可能。

“在国内建筑界,冯先生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最后的‘精神贵族’”,常青老师如是说,“冯先生是国学素养和西学功力融为一体的罕见典范”。在接受激进的西方现代建筑影响的同时,国学的博大精深一直浸染着冯先生。他出生于书香世家,父为清翰林,有着深厚的中国文化根底,冯先生自小便深受父亲的熏陶 ,四岁起在外祖父家的私塾中读书,少年时代受中国文化传统的启蒙,并在日后的建筑创作中糅合着中国古代文人的情怀和中国古代诗歌的神韵。

方塔园的时代,同香山饭店一样,一直关注的是“传统”与“现代”如何有效结合的问题。冯先生回国后,便思考如何将在欧洲接受的“现代构成”与江南园林、宋之画意以及“现代公园”这样的现代景观有机结合。80年代,贝聿铭在香山饭店中给出了自己的解答,他没有停留在对现代“符号”无价值的堆砌上,也没有停留在复古传统的层面上,相反,他把中国古典园林的“古”同现代建筑的“新”巧妙结合。冯先生又是如何将“现代”与“传统”结合历史命题完美解决的呢。对方塔园的细部节点踏访,我们或许就会感慨,方塔园从布局、结构直到细部,无不透露出来自中国本土文化传统的古意以及对中国古典园林的二次解读(图1,2),更重要的,是其在经由现代建筑之后对现代建筑的再度创作及诠释,而这种诠释引导观者对冯先生设计思想的现代甚至后现代成分再追溯。

图1方塔园堑道(图片来源:笔者拍摄)

图2寄畅园八音涧(图片来源:新青年读老经 典之上海松江方塔园,作者:粟玺)

当时,冯先生身处纳粹掌控中的维也纳,由于大多数引领现代主义的文化精英离世或离开,所以冯先生现代建筑思想的来源并不局限于维也纳,一方面,维也纳理工本身会使其认识到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阿尔瓦.阿尔托(Alvar Aalto)等,另一方面,国外留学归来的建筑学同行,也必定会持续关注迅速成长的西方现代建筑的发展。冯先生便以这样的方式领悟着现代性,并逐渐将现代性“中”化。方塔园中,我们可以看到,赏竹亭处的石凳(图3),

图3赏竹亭-石凳与屋檐

(图片来源:http://ccjzstt.blog.163.com/blog/static/33284052010955157478/)

一半处于屋檐下,一半又处在屋檐外,无疑,这是现代建筑的一种“空间构成”。然而,石凳又引导着人的视线(图4),跟不远处石马的对位关系与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中墙与人像雕塑(图5)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只是冯先生这里的路径取曲,貌似对位,实则委婉的表达了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含蓄。

图4赏竹亭旁石马

(图片来源:http://ccjzstt.blog.163.com/blog/static/33284052010955157478/)

图5密斯巴塞罗那德国馆

(图片来源:http://www.douban.com/note/92779646/)

其次,长凳更高明的地方在于,它的设计体现着中国的“实用主义”,人们可根据习惯、喜好或天气,去选择坐的位置,这样就彻底与只能看而不中用的空间构成要素区别开来。但即便在“实用”上,冯先生又以新的思维打破着传统定式。在我国古典园林中亭子中,像美人靠等均绕亭周边而设,并成一定围合,而这里,冯先生将这种围合全然打开,巧妙的将石凳从屋檐下拉出来,一直延伸至竹林。“新”的思维与“古意”情怀在这里或适应调整,或缠绕杂糅,冯先生的历时性底蕴就是这般指导着方塔园步步成长。

同样带有此种意味风格的还有园子中一些细部与节点处理--残缺、切口、错位……五老峰前的铺地有意缺失了角部;没有栏杆、完全对水面敞开的桥以及石板的几何式错位;河岸不高的栏板及角部的切口(图6);同样,水池里的缺口,遮挡标高的石墙……乍一看,很熟悉,再一看,已然陌生,这就是冯先生所希望的,他希望通过人工手法,将人工与自然的界限打破,他说,“‘人工’总是要结束的”,然而,人工应该模糊的结束,这样才可与自然良好过渡衔接。

图6方塔园何陋轩河岸角部处理(图片来源:笔者拍摄)

回想卡洛.斯卡帕(Carlo Scarpa)用风格派的语言彰显意大利建筑沧桑感的手笔以及他对节点细部的敏感,可以发现两者惊人的相似处。斯卡帕的建筑细部(图7),到处都呈现出所谓的构成感。而方塔园的风致,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平面上,同样在细部上,尤其对转角、接缝等处的处理,甚至是何陋轩的弧墙面,墙与墙之间的缝隙感都与斯卡帕的缺口所展示的新旧对比的历史感如出一辙,异曲同工。但不能确定的是,这样的巧合是冯先生回国后在不断学习沉淀中独自悟出来的,是一种殊途同归,还是在那一时段冯先生的确接触到了斯卡帕的作品,受其影响。

图7卡洛.斯卡帕(Carlo Scarpa)---奎里尼基金会角部细节处理

(图片来源: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1023616894/)

然而,风格派在“撕转角”上亦有着某种共同点,当时,风格派的艺术家们思考如何将传统的封闭箱体破解,达到一种无限的延伸,如施罗德住宅的转角,已经不是简单的实体直角,而是板与板之间的穿插。他们最终还是在破掉封闭的世界与完整的“完型”。风格派到底与冯先生有着怎样的渊源关系,或是直接或是间接,可能要从更准确详实的史料中和更深刻的研究中得出答案。

不过,在方塔园中,冯先生虽然使用了类似的现代设计手法,但仍然赋予这些细部以非常实在的用途。往往是这些功能,让人们忘记了它们本身还是来自现代建筑的一种形式语言。这也便是冯先生的高明之处。如何陋轩河岸的缺口,实际上还有着重要的排水功能,这就使得冯先生的作品在有着精致的细部的同时,更表达出一种主客关系。

从方塔园以及冯先生的生平经历中,我们可以读出,冯先生的创作思想中不仅有对中国古典园林和文化抑或西方现代建筑的消化、重新阐释,从历史的发展中逐步基奠、承传,在一个动态的演变中抓取到能化为自身底蕴的点,也有与同时期建筑师巧合似的殊途同归,然而这些因素更在同一作品中全然呼出,定格在对传统文化继承和对现代超越的静止状态。这种历时性的共时呈现正是冯先生作品的最大特色。

2.作品的共时性与历时性

方塔园是一处集合了唐、宋、元、明、清五个时代文物的露天式博物馆。亦即,方塔园本身便融合了不同历史阶段的物质实体,包含着明显的时间性和历时性,只是在冯先生细腻的手笔之后,它们可以各得其所,同时处在相同的序列中呈现出统一的精神内核---宋的精神与作者意的融合,现代与传统的同时演奏。不仅如此,基地地脉与标高的保留与统一,古树与新植入树木互相掩映,柱础遗迹与修剪过的草木对比,挖水多出的土方在堑道和塔一侧的重筑,甚至用新材料、新技术对古意的重新阐释,都在向现时代的人呈现着历史的记忆,是文化传统和心理经验的沉淀,使方塔园成为历时性和共时性的共同产物。

又如冯先生自述,方塔园多处还存在着“时空转换”。何陋轩的东西两个弧墙(图8)随着时间的变化渐次产生不同的光影效果。太阳初升,照在东面墙壁上,亦即西面弧墙亮,东面暗,下午则正相反,而两片墙之间的影子也一直变动,且这种历时性变化是不间断的,这样就形成一个不断流动着的空间。

何陋轩的台基处理也可谓之巧妙,三层台基,每层间偏角为三十度旋转关系。其一为正确方向---南北方向。园子里房子均为南北向,这是对大众习惯、历史传统的迎合,然而,在层层旋转中,正是时间和空间互相定位、相互变化的过程,变化与不变在这里融合,并找到了历时性与共时性的辩证统一。

当然,今天的方塔园,能呈现出现在的模样,实属不易。要知道冯先生规划设计方塔园的历史时期和处境,以及当时我国的建造技术与水平。冯先生回忆说,领导审图时曾批判方塔园的石头铺地,曾建议改为柏油马路;文革时期方塔园又成为批判的典型;甚至在钱学中先生的回忆中,80年代初期,还有匿名信告状方塔园的北大门像“道士帽”……好在冯先生和方塔园经历了历史的考研终于挺过来了,这使得方塔园更显现出特殊性和历史感。

3.结语

方塔园是一个历时的园子,“方塔园是空间的场所,空间却是历史的片段”,同时在方塔园中,景观空间或是建筑空间都是一个个连续而生动的片段,然而方塔园历史的呈现,正是通过一个个建筑、一处处景观表现出来,可以说方塔园是一部中外历史的糅合,而每时每刻其中的空间都在改变,其历时性与共时性永远共存,并时刻让人感受到震撼的力量。

然而,当代建筑,往往从共时性的横截面出发考虑问题,忽略了历时性,历史的记忆就在推土机工作的一刹那永远的消逝了。作为当代建筑、景观甚至城市规划的方法,只有将其放在历史中回溯,才具有实际意义。正如阿尔多.罗西的类型学所指出的,我们应该从历史中找到与传统的结合,找回我们的人类集体记忆,只有找到这一点,空间的历时性才会存在,空间的历时性和共时性在建筑和城市中才能达到统一平衡。历时性是无数共时性片段的综合,而新的共时性又是历时性的前提和必然!

参考文献

[1]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弦柱[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2] 冯纪忠. 与古为新-方塔园规划[M]. 北京:东方出版社,2010.

[3] 罗菲. 对索绪尔语言研究中的共时性和历时性的探讨[J]. 科技信息,2008(18).

[4] 黄一如. 略解冯纪忠先生的中国园林史观[J]. 时代建筑,2011,1(133).

[5] 时代建筑编辑.建筑与人生-冯纪忠先生逝世周年纪念会[J]. 时代建筑,2011(1).

[6] 卢永毅. 试读冯纪忠先生的空间设计思想[J]. 时代建筑,2011,1(136).

[7] 刘东洋. 到方塔园去[J]. 时代建筑,2011,1(140-147).

[8] 赵磊. 2008建筑传媒杰出成就奖---冯纪忠“上海松江方塔园” ,2010(1).

[9]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建筑人生:冯纪忠访谈录[M]. 上海:科技技术出版社,2003.

[10] 冯纪忠. 意境与空间:论规划与设计[M]. 北京:东方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山东德州253020)

作者:李亚薇

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分析论文 篇3:

也谈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是一个需要认真讨论的问题。近代以来,“西学东渐”,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曲折的发展。随着中国的日渐强大,站在中华民族复兴的高度,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系、精神、要素、结构等方面思考中华文化复兴;平等对待不同文化传统,广泛学习借鉴世界上的优秀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整理、继承、创新、发展,做到“温故知新”;以中华文化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都是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关键。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复兴;话语体系;中国故事

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似乎是一个毋须讨论的问题,其实未必,我们不但未就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达成共识,而且在一些基本理念上也存在着分歧。复兴中国传统文化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持续努力,不断进行。立足当前弘扬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及实际,进一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仍然非常有意义。

一、还需要再谈中华传统

文化的复兴吗?中国传统文化自近代以来经历了曲折的发展,与中国社会一样在艰难中前进。“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民族遭受了世所罕见的外族入侵和内部动荡,中国人民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一度到了濒临亡国灭种的危险境地。”[1]中华文化遭受的摧残、打击,同样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清代末期,“西学东渐”,西方文化逐渐占据了中国话语的核心地位,中国传统文化逐渐动摇以至断裂,“民主”与“科学”成为时代的最强音,中国传统文化变成了用来“整理”的“国故”、“国粹”。1949年以来,受极“左”思潮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被视为“封建主义”、“毒草”,这种消极的认识至今也未能完全清除。

近30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随着20世纪80年代“国学热”的兴起,中国传统文化逐步受到社会各方面的重视,学术界率先掀起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与普及的热潮,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呼声不断高涨;“中国梦”伟大战略构想的提出,将中国传统文化不断推向了前台。近10年来,450多家孔子学院的设立产生了一定的国际影响;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提出了“四个讲清楚”的要求;“一带一路”战略,将中国传统文化不断推向世界。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内容。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正式确立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地位。2014年9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孔子诞辰2 565周年纪念国际学术会议及第五届会员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系统地阐述了科学对待文化传统的原则,体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2014年12月13日被全国人大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将中国传统文化上升到了国家安全与民族尊严的地位。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迎来了最好的机遇。

然而,就目前流行的几种文化复兴观点来看,许多认识还须进一步提高。较为流行的看法是:第一,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目的就是收拾世道人心。在当代社会,诚信缺失、心灵空虚、道德滑坡、焦虑抑郁,成为目前最为突出的社会病。许多人认为,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回到“文明礼仪”之邦,才是走出目前“人心不古”困境的关键。于是,“尊孔读经”者有之,办国学班者有之,建淑女学校者有之,不一而足。然而,继承弘扬传统文化绝不是恢复旧传统,更不是让传统文化的糟粕死灰复燃。第二,认为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可以抵制外来文化的干扰。如何抵制西方强势话语的干扰,确立中华民族的话语体系,的确是目前的重要问题。于是,有人提出复兴中国传统文化是抵制西方中心论的武器,但是消极地抵制并非出路。第三,也有人认为复兴中国传统文化才能实现民族文化认同。其实,民族文化认同是非常复杂的问题,一味地强调传统,并不能解决文化认同问题。以上3种认识只触及到文化传统复兴的一些方面,并未触及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中国梦”伟大战略的提出,内在地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实质——民族复兴。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讲话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换句话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根本上是中华民族的复兴问题,从民族复兴的视角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才能发现其根本意义。

当前中华民族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应对现代化问题。一方面,现代化是西方社会走出来的发展道路,带有明显的“西方中心”烙印,特别是以经济的增长代替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造成经济社会的畸形现象,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后发展国家必须正视与避免这些问题;另一方面,走出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实现中国文化传统的现代化,又是中国社会不能不做出的抉择。因此,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和国家安全,需要我们不断深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认识。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温故知新”复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那么,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是经历了重大曲折甚至断裂之后的再次兴起,也是向固有的伟大文化传统的回归。在“回复”中兴起,这是马克思主义否定之否定规律所揭示的事物发展的根本方向和趋势。中国近代社会在曲折中前进,中国传统文化遭受了冲击甚至破坏,在与西方文化传统经过不断冲突、融合之后,再次向中国传统文化“回复”,从中汲取精神力量、获得营养、取得前进的动力以创造新的传统。这种“复兴”,是一种“扬弃”,是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其实,“复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历史上早有的现象。诸子百家的兴起,“轴心时代”的出现,一方面是创新,即“道术将为天下裂”(《庄子·天下》),但别一方面,又是不断地“回复”,即“言必称尧舜”(《孟子·滕文公上》);两汉的经学,根本上是明显的“回复”;魏晋玄学,在儒、道的“回复”中实现了创新;宋明理学更是在兼综百家中实现了儒学的重新融合。不过,当代中国的文化传统复兴,却是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中国经过了曲折与改革开放的伟大发展以后实现的复兴,堪与西方近代的“文艺复兴”相比拟。这一复兴,既不是简单的重复,也非一蹴而就的崛起,而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振兴过程,即“温故而知新”(《论语·学而》)。

“温故而知新”是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实质。“温故”何指?简单地说,它包括整理文化传统和继承文化传统。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庞大,博大精深,整理、清理这一伟大传统,是历代不断进行的工作。当代的中国传统文化复兴,更要在前人的基础上,开始全面、深入而系统的整理工作,清理现有的文化传统资源,将整理、保护结合起来,使中华民族文化传统资源不断彰显出应有价值。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是寻找文化认同,更加自觉地重新续接与创新文化传统。近代哲学家冯友兰将这种继承工作形象地称为“接着讲”,反对“照着讲”(即照着前人的文本,重复古人的思想)。毛泽东主席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将继承文化传统比喻为消化食物,“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华,才能对我们的身体有益,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2]。继承就是“消化”、“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完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讲话指出,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如何有批判地继承?1957年1月8日,冯友兰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关于中国哲学遗产的继承问题》,提出了“抽象继承法”,他将中国哲学命题的意义分为两层:“在中国哲学史中,有些哲学命题,如果作全面了解,应该注意到这些命题的两方面的意义:一是抽象的意义,一是具体的意义。”[3]他进而认为:“因此我们说,把过去哲学中的一些命题从两方面讲,分别其具体意义和抽象意义。许多哲学家本来就是如此做的,不过我们现在要自觉地这样做。”[3]冯友兰的“抽象继承法”深入揭示了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机理。社会生活的压力,催生着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创新。文化传统的更新虽然是一种量的变化,却是文化传统创新最基本的形式。中央的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将这一创新理念概括为“四个讲清楚”:“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

当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更新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形成文化传统的变迁,更新中有断裂,积累中有飞跃。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被动倾听“西方话语”,在近乎扭曲中完成了与传统的决裂,对西方传统的“亲近”,造成了许多破坏性的后果,到今天我们还不得不承受“西方中心”话语的困扰。但是,中国传统文化还是在这一语境中实现了创新,迎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新生之机。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使中国走向了民族独立和社会解放,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更新与跃迁带来了新的变化,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并在大众化、民族化、时代化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新的血液和营养。发展是更高的境界,是否定之否定,它是对“温故知新”两个方面的整体总结。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不只是量的增长,更是质的更新,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现实特别是现代化现实的有机呼应与融合:一方面,当代中国的社会变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延续;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也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实现了新生。

三、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什么?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复兴什么?这既是一个现实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

简单地说,复兴与复古不同,甚至相反。诚然,复兴离不开“回复”,但复兴重在“知新”,重在“兴古”。20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学术活动在海内外受到重视,一些大的学术组织如国际儒联、世界儒学大会、国际儒学论坛等,定期举行会议,开展活动,有的也受到中央的高度关注,国家领导人也出席了一些重要的会议及活动。近年来,尊孔读经活动在各地纷纷兴起,祭孔活动也受到重视,有些活动直接进入到教育活动之中,走向课堂与家庭。这是官方与民间的有效合作,是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重要举措。

那么,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到底该复兴什么?这一问题非常复杂,需要深入讨论。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复兴。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体系,富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丰富而多样,成为中华民族振兴的宝库,需要我们去整理与学习。毛泽东主席曾经提出建设“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新民主主义文化[2],当代重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继承与创新。在此意义上说,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根本上是一种“抽象地继承”,即得其神而去其形。世异事异,事异备变,时势使然,需要我们接过中国传统文化,“接着讲”,创造属于当今时代的文化传统。

第二,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复兴。2013年9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时讲话指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央提出的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等战略,肯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复兴。目前,对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着眼最多的是文化精神的复兴。张岱年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概括为“自强不息”精神:“《周易大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简要表述。”[4]张岱年的这一概括,在学术界产生了极大影响。庞朴从另一个角度强调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放眼世界,拿希腊、印度、中国这三大古老文明做比较,人们会承认,以伦理、政治为轴心,不甚追求自然之所以、缺乏神学宗教体系的中国文化,倒是更为富有人文精神的。”[5]庞朴的概括也引起了大家的共鸣。这两种概括角度不同,但基本精神一致,这无疑是目前“最为抽象的继承”,极具概括能力,也较容易得到各方面的认同和接纳。这一层面的深入研究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第三,中国传统文化要素的复兴。目前谈论最多者,莫过于中国传统文化要素的复兴与继承。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一要素出发,分析其现代意义与价值,成为学术界较为突出的研究现象。当然,对中华文化要素的宏观分析,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见解。张岱年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哪些积极内容应该发扬呢?简单说来,可以说有五项:即唯物主义哲学、辩证法思想、人本主义思想、大同的理想和爱国主义传统。”[6]张岱年的分析大体上能代表学术界对中国传统文化因素的一些理解。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国际儒联大会上讲话系统地梳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要素体系:“世界上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比如,关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关于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关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关于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的思想,关于为政以德、政者正也的思想,关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关于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关于经世致用、知行合一、躬行实践的思想,关于集思广益、博施众利、群策群力的思想,关于仁者爱人、以德立人的思想,关于以诚待人、讲信修睦的思想,关于清廉从政、勤勉奉公的思想,关于俭约自守、力戒奢华的思想,关于中和、泰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谐相处的思想,关于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居安思危的思想,等等。”[1]

习近平总书记列举了中国传统文化15个方面的基本要素,在一定意义上是对目前中国传统文化要素研究的概括和总结,也为进一步研究指出了重点和范围,内在地蕴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要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第四,中国传统文化结构的复兴。按照科学哲学家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的看法,每种思想体系都有自己不变的“硬核”,相对稳定的“保护带”,以及应付各种挑战的“解题手段”。这些“硬核”,从根本上说是一些结构[7]。随着体系的变化,这些结构保持着稳定性,能体现出其理论体系的独特性。按照李泽厚的看法,中华文化最基本的结构是儒、道互补:“如果说儒学充分体现了中国‘实用理性’的情感面;那么道家则是中国‘实用理性’的智慧面的展现。一仁一智,儒道互补。”[8]儒家的仁爱和道家的自然,构成中国文化传统的天人合一结构,成为几千年来长期稳定的因素,也是中华文化发展演变的基本线索和红线,比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具有更为稳定的形态。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构角度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在当代具有更为现实的意义。

四、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路径复兴中国传统文化,路在何方?这是一个尖锐的问题,也是一个需要不断回答的问题。在全球化时代,在“中国梦”伟大战略指引下,讨论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路径,有着独特的时代意义。

第一,尊重文化传统的多样性。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是中华民族强盛的根本支撑。在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要以世界各民族文化传统发展为背景,确立全球化视野,尊重各民族文化传统的多样性,尊重各民族文明。正如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国际儒联大会上讲话中所指出的:“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都有自己的本色、长处、优点。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明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这样世界文明之园才能万紫千红、生机盎然。丰富多彩的人类文明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1]就中国传统文化而言,它是由不同文化要素组成的复杂系统,和而不同,讲求会通,兼综百家是其发展的优良传统。蔡元培明确肯定了胡适写作《中国哲学史大纲》的“平等眼光”:“古代评判哲学的,不是墨非儒,就是儒非墨。且同是儒家,荀子非孟子。崇拜孟子的人,又非荀子。汉、宋儒者,崇拜孔子,排斥诸子。近人替诸子抱不平,又有意嘲弄孔子。这都是闹意气罢了!适之先生此编,对于老子以后的诸子,各有各的长处,各有各的短处,都还他一个本来面目,是很平等的。”[9]经史子集、百家九流,相互平等、尊重文化传统的多样性,是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前提。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儒家、道家的影响较为深远。但是,儒家、道家的发展与创新,从来都是在与百家的交流、批评及碰撞中不断发展的。既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派别及结构,也同时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中各种倾向的平等发展,是当代实现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关键。

第二,广泛学习借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强调承认和尊重本国本民族的文明成果,不是要搞自我封闭,更不是要搞唯我独尊、‘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各国各民族都应该虚心学习、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这是增强本国本民族思想文化自尊、自信、自立的重要条件。”[1]一方面,世界各民族文化是平等的、多样的,中华民族要尊重并不断学习别的民族的文化传统;另一方面,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包含着复杂的要素与结构,各文化派别之间也是平等的,也要不断交流与相互学习。具体来说,要做好比较研究,揭示不同民族文化传统的差异及相通之处,为进一步的交流借鉴打下良好基础。中国传统文化各派别更要加强比较研究,总结在同一大背景下不同文化派别之间碰撞、交流、学习的经验,为进一步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与超越创造条件。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与其他各民族文化传统的交流学习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认真研究这些经验和成就,也是非常重要的。政府与社会各界积极鼓励不同文化传统的交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不同派别间文化的比较研究、交流与相互借鉴,是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必须做好的重要工作。

第三,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立话语体系。复兴中国传统文化,根本上说,就是形成中华文化的话语体系,独立地表达中国的历史、现实及未来,在国际上形成中华文化的话语形象与话语风格。近代以来,“西学东渐”,西方话语体系占据大传统、体制内的主流地位,主流表达有意无意地以“西方为中心”,中国传统文化逐渐沉淀在民间的小传统之中,成为一种民间话语。中国共产党人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并在民族化、时代化、大众化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取得了相当重要的成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中华民族的重要腾飞。这些成就的取得以及进一步的发展,急迫地要求与这一伟大成就相适应的话语体系。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声音,和平崛起的中国,更离不开和平崛起的话语。“中国经验”、“中国道路”,这些话语虽然响亮,但多少未能形成系列性的话语体系,特别是未形成不同层次的话语体系,充分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成就和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梦”话语的提出,是中华民族以中华话语讲“中国故事”的重大成就,也是在与国际不同话语体系交流中形成的中国声音。以“中国梦”这一重要创举为起点,开创以中国传统文化话语讲中国故事的新篇章,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伟大使命。

五、结语中国传统文化复兴在根本上是中华民族的复兴,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复兴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国传统文化要素和中国传统文化结构。要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必须尊重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广泛学习借鉴,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立话语体系。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 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4-09-25(3).

[2]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C]//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62-711.

[3]冯友兰.三松堂自序[C]//冯友兰.冯友兰全集:第一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1-346.

[4]张岱年.谈传统文化[C]//张岱年.张岱年文集:第七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213-214.

[5]庞朴.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C]//庞朴.庞朴文集:第三卷.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21-25.

[6]张岱年.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与分析[C]//张岱年.张岱年文集:第七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228-230.

[7]伊·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M].兰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8]李泽厚.世纪新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9]姜义华.胡适学术文集:中国哲学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4.

作者:陈春会 梁高峰

上一篇:浅谈区域农村的社会实践论文下一篇:大众教育理念下大学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