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视角下工业设计论文

2022-04-27

摘要:在当代,中国高速铁路行业发展迅猛,中国高铁的工业设计也经历了从模仿到自主创新的过程。随着设计工作的深入,传统文化元素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列车设计之中,发扬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成为列车设计中行之有效且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介绍了传统文化元素在轨道列车工业设计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一些实际的项目案例,探讨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列车设计的结合方法。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传统文化视角下工业设计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传统文化视角下工业设计论文 篇1:

陕西秦绣保护传承与陕西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摘要】 人类在自身的历史演进过程中,通过逐渐积累、沉淀的方式,形成了具有精神属性的文化。它一方面显示了创造这种文化的集体心理价值,另一方面展示了作为这种文化实践者的生活方式。陕西秦绣作为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民族文化,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通过文化产业化发展途径,获得了较好的保护与传承。并且,形成了“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的基本发展原则。本文以此为出发点,选取陕西秦绣保护传承与陕西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作为题目,概述了陕西秦绣的主要特征与保护传承中的原则及方法,剖析了陕西秦绣保护传承与陕西文化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几点有利于促进陕西秦绣产业化发展的视角下的保护传承建议。

【关键词】 陕西秦绣;保护传承;文化产业;发展

秦绣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从广义的角度看,它属于陕西地区不同种类的民间刺绣之总称。从狭义的角度讲,它是一种“基于秦绣的严格工艺特点而给出的界定”,主要包括了艺术风格主导下的地方绣种,是通过绣线线迹填充透孔纱罗底透孔而形成的产品。陕西秦绣主要指广义角度的秦绣。从目前陕西秦绣的保护传承现状看,除了全面而深入的调查研究之外,一方面,在深度层面创建了一些保护传承原则,用于指导秦绣的保护传承。另一方面则在陕西文化产业发展途径下,较好的地促进了秦绣产品的研发创新与营销服务等,正在构建与秦绣产品生产制造相适用的产业链条。因此,在当前陕西文化高质量发展阶段,十分有必要对其展开具体探讨。具体分析如下:

一、陕西秦绣的主要特征

(一)材料特征

陕西秦绣(狭义)生产制造过程中使用的材料,包括了真丝纱罗、丝线与各种绣制工具。真丝经纬纱罗一般作为秦绣的底料进行使用,它是一种采用真丝经纬线交织的网络状布料。除了纱罗,在施针走绣时通常会应用天然蚕丝线、金属金丝线、银丝线等。从秦绣织制使用的工具看,通常包括了绣花针、剪刀、绷架、绑布、卷形绣绷等。陕西秦绣织制时以纯手工工艺为准,材料的运用一般以经纬纱罗中的网络限定施针走向,使其在一定的规范与原则下进行。如此施针走绣形成的图案往往给人以和谐之美。具体而言,底料纱罗、经纬绣迹、织物图案,在严格的经纬网格之下,可以产生一种具有立体效果的瑰丽美感。目前,陕西北部黄土高原、南部秦巴山区部分县区以形成了以种桑——育种——养蚕——收烘——缫丝——织绸——印染——整理——丝绸产品为基本内容的产茧丝绸产品生产制造产业链条,因为此陕西秦绣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材料基础。

(二)针法特征

陕西秦绣手工工艺中以针法变化作为实践的主要方式,通过种类繁多的针法可以产生不同的织制效果。根据现阶段的统计仅常用秦绣针法就有200多种,其中1/4属于基础针法。例如,常用的直针针法中,就包括了簇针、间针、刻针、搀针、齐针、排针、回针、断针、接针等。从针法实践经验看,包括了“一孔一针法”“多孔一针法”。由于施针走绣后会留下一定的绣迹,而这种绣迹又呈现了或垂直、或平行、或倾斜的方向,所以,针法的使用,往往决定了图案的形态。现阶段,在陕西秦绣保护传承过程中的调查研究资料、影像记录,均表明陕西秦绣针法使用中,要保障从针法到单个图案再到多个连续图案的理性程序,才能达到预期的秦绣设计图案织制目标。由此可见,针法的特征集中体现在了以纱罗网眼、图案设计结构上。另外,在单针长度、数量变化之后,针法会相应地发生变化。尤其在“花中花”“图中图”之类的套花、套图刺绣中,常常会多种针法并用。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针法会使真丝绣线产生不同的反光,因此,在光影效果方面,针法起着实质性的决定性作用。

(三)工艺特征

陕西秦绣在工艺方面的最大特色被概括为“针法决定图案设计,图案设计服从针法”。因此,在工艺方面的实践,要求设计者、刺绣者严格按照不同的针法,结合题材开展工艺织制。例如,陕西秦绣中的图案包括了几何图形、动物植物、历史人物、自然风景、民间生活场景等,在确定针法角度之后,需要实践主体根据“稿样”,选择丝线种类、颜色,并在配色、象征意义、艺术效果方面进行斟酌与筛选,最终在“比样”达到预期效果后,开始进行织制。工艺实践包括了分析设计图案——确定针法——准备材料工具——勾线描画轮廓——施针走绣——清洁织制品。需要注意是,虽然从工艺角度讲陕西秦绣具有严格的理性操作程序,但是,这种手工织制工艺中需要一定的经验,才能真正达到预期织制目标。所以,在陕西秦绣中的工艺传承过程中,十分注重“手艺人”艺术修养、技法传承与经验的传导。

(四)文化特征

文化在本质上以集体心理价值与生活方式为准,在等级上通常被划分为高级文化与低级文化。由于文化种类繁多、类型相对稳定,因此,在文化特征方面,陕西秦绣主要依靠自身的历史演进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或地方文化特征的秦绣绣种。自2013年“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实践以来,陕西秦绣在这种特定历史语境之下,不仅与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欧洲各国刺绣技艺进行了交流,也逐渐在全球刺绣行业开启了发展之旅。尤其在“纳刺绣”方面,秦绣是它的前身,它是秦绣发展后获得的创新产品。两者的共性、差异性,恰恰印证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相影响。并且为秦绣的“全球化”提供了重要经验。由此可见,陕西秦绣作为地方特色文化,在民族刺绣中占有重要地位,并且与我国“四大名绣”斗香争艳的同时,也在世界刺绣行业获得了发展先机。所以,应该开发与挖掘作为文化产品的陕西秦绣发展方式,使其逐渐成为一种“文化输出”与“文化交流”的工具,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积极作用。

二、陕西秦绣保护传承分析

(一)原则

当前,在陕西秦绣保护传承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些有效推进陕西秦绣发展的原则。首先,纳入了实践“中国梦”过程中创新的“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原则。根据该原则,可以使陕西秦绣在传承理念牵引之下,对传统秦绣做出强有力的保护,包括“修旧为旧”式的保护传承,“数字记录”式的保护传承,以及“创新发展”式的保护传承。其次,在新一轮的文化工业化改革、产业化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吸收了工业设计思想中的产业链思维,将陕西秦绣的保护与产业化发展结合了起来,催生了打造产业链条的基本模式。例如,在陕西秦绣发展过程中,通过民间秦绣艺人与陕西高等学院的资源融合,形成了产学研一体化发展,较好的推动了陕西秦绣创新人才的培育、传承人才的保护,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建立起了与陕西秦绣历史发展经验相符合的师徒制度与社会化培育机制。另一方面,陕西秦绣的产业化与陕西文化产业发展进行了有机结合,在“大体系+小体系”思路下,推动了陕西秦绣对陕西文化的产业化发展,并为其提供了相应的实践经验。

(二)方法

在确定上述“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大产业与小产业同步实践”的保护传承原则后,在实践方法上,也逐渐以时代精神为准,结合新时期陕西文化高质量发展目标,实现了传统方法与数字化两种切实有效的实践方法。以传统方法为例,侧重于以人为本,透过扶持“秦绣工匠”,培育“秦绣传承人”,较好的实践了秦绣的保护传承。以数字化方法为例,在前期的文字、图片、影像记录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以数据为特征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借助信息工具与数据共享平台,逐渐创建了民间秦绣制作、专业秦绣生产为内容的秦绣产业化、品牌化发展之路,较好的达到了对陕西民间秦绣数据的实时采集、上传、存储、抽取、分析、创新等。

三、陕西秦绣保护传承与陕西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

(一)整体与局部关系

陕西秦绣保护传承的产业化,使陕西秦绣与陕西文化产业发展形成了一种整体与局部关系。具体而言,陕西秦绣保护传承的内涵十分丰富,除了现实意义上的保存、修复、整理方面的保护传承之外,还需要进一步使其在“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一理念牵引之下,通过产业化实践,转变成为一种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产业,进而带动就业、推动文化事业发展。根据现阶段,欧美文化、日韩文化的工业化改革与产业化发展经验看,只有通过陕西秦绣的产业化发展,才有利于使其走向世界,成为世界民族艺术之林中的产生重大影响的瑰宝。尤其是在多元全球化背景之下,文化之路是促成构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要路径。所以,从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看,陕西秦绣保护传承的产业化,是陕西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而陕西文化产业发展,可以通过秦绣保护传承,创建一条基于秦绣艺术的文化产业。

(二)相辅相成的关系

陕西秦绣保护传承与陕西文化产业发展之间存在内容与手段的关系,具体而言,秦绣的保护传承内容是秦绣产品生产制造产业链条上的所有要素,而使这些要素获得高效配置的工具是市场,市场中最有力的手段则是产业化,并通过产业化实现秦绣产业价值链上可营利空间的扩增。所以,在这种关系链条之下,两者之间形成了一种明确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前者作为内容,可以通过作为手段的后者获得发展。反过来,陕西文业发展,透过陕西秦绣的产业化,可以形成一种独具地方特色、显示地域文化特征的秦绣产业,进而在秦绣产业化发展框架之下,一方面,促进陕西总体经济建设,另一方面,辅助陕西文化逐渐在民族文化之林中脱颖而出,并搭乘“丝绸之路”的新快车,完成自身走向世界的预期目标。

四、陕西文化产业化视角下的陕西秦绣保护传承建议

陕西秦绣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了陕西地区创作秦绣、使用秦绣主体的集体心理价值与生活方式。由于陕西秦绣题材较广,囊括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图腾、生殖繁衍、生命保护、永生多福等观念,因而,在新时代它不仅与民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趋于一致,而且,展示了一种陕西人独有的对于地方文化特征。而且,在“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基本理念看,陕西秦绣的保护传承以及产业化发展,将进一步使陕西秦绣走出国门,参与到全球刺绣行业的竞争,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两大目标,提供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建议通过陕西产业发展手段,较好的推动陕西秦繡的产业化,以期实现在保护传承陕西秦绣的同时,实践陕西秦绣的产业化发展。具体如下:

(一)秦绣产业化保护传承内容方面的建议

首先,要实现陕西秦绣保护传承基本内容之上的产业化发展,应该引入产业链思维。例如,在陕西地区的茧蚕业已经获得了较好发展,在这种条件下,应该在同行业产业链条之下,借助行业内部交流方式,积极吸收打造产业链条的经验,进而使茧蚕业、秦绣业形成一种手段层面的同质化。这样,才有利于秦绣产品生产制造中的“产品研发——设计——采购运输——订单处理——多元营销——市场销售——售后服务”统一起来,形成一个内容完整、流程清晰的产业链条。进而,通过加大前端的研发、设计,与末端的营销服务,较好的促进秦绣产业化发展。

其次,目前,通过近年来陕西师范大学与民间秦绣资源之间的整合,借助展销会、基层下乡实践等,较好地实现了秦绣的“一条龙”发展。因此,应该将本土市场的实践经验,与国际市场的秦绣产业化发展联合起来,使国内与国际两大市场实现资源对接,进而探索、创新与陕西秦绣产业化发展需求相适用的行业规模产业链、产品生产制造产业链。

(二)秦绣产业化保护传承手段方面的建议

首先,秦绣属于手工工艺,离开手工工艺会逐渐缩减它的主要特征,使其在艺术审美方面的文化本质弱化。所以,建议在产业化路径下保护传承秦绣,应该侧重于形式方面的创新。例如,传统形式下的保护注重于工艺保护传承与创新。而在“互联网+”改革后,已经实现了初级数字形式下的保护传承。因此,建议结合新时期数字化发展态势,尽可能将前期改革中的初级数字形式,转型到当前阶段高级数字形式上。透过开发与挖掘秦绣构成要素、秦绣工艺指标,较好的推动对秦绣的数据化管理。

其次,应该在秦绣产品生产制造产业链条形成后,较好的使手工工艺借助“旅游+秦绣”的基本产业发展经验,推动秦绣手工工艺体验。例如,当前阶段,一方面可以在秦绣博物展示、展览方面,利用数字技术,呈现出秦绣数字模型,使民众更好地了解、理解、鉴赏秦绣。另一方面,则能够通过数字形式,通过虚拟模拟、3D打印、体验活动,以及参与数字博览会、举办秦绣艺术品鉴会等方式,使传统秦绣形式与数字秦绣形式,共同完成秦绣在产业化发展路径下的保护传承。

五、结束语

总之,在新时期陕西文化高质量发展阶段,建议引入产业链思维,通过建设行业规模产业链条、产品生产制造产业链条,扩增秦绣产品可营利空间。同时,应该在传统与数字两种保护传承形式下,使秦绣产业发展中,实现“线上+线下”同步发展。落实到具体操作层面,应该增加秦绣产品研发与设计环节的比重,逐渐通过秦绣产业化发展,使其参与到全球刺绣行业的管理体系标准制定权竞争之中,进而为陕西秦绣的国际化发展、全球化竞争提供技术支持。尤其是秦绣文化本身的发展,有利于秦绣的品牌化发展,因此应该在秦绣文化的交流手段方面进行一些创新。

参考文献:

[1]商玉坤.陕西秦绣色彩分析研究[J].流行色,2020,11(9):88-93.

[2]孙晨,王兆梅.浅析陕西秦绣在服装行业中的价值[J].纺织报告,2020,39(5):81-82.

[3]白兴易,赵清,冯波波.秦绣针法纹样的转译与设计再生研究[J].包装工程,2021,42(2):195-201.

[4]满越.秦绣色彩视觉元素在旅游纪念品设计中运用研究[J].流行色,2021,19(4):73-74.

[5]高强.基于秦绣工艺的秦汉舞蹈服饰图案在毛呢服装中的运用[J].毛纺科技,2019,47(11):77-82.

作者:满越

传统文化视角下工业设计论文 篇2:

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高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在当代,中国高速铁路行业发展迅猛,中国高铁的工业设计也经历了从模仿到自主创新的过程。随着设计工作的深入,传统文化元素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列车设计之中,发扬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成为列车设计中行之有效且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介绍了传统文化元素在轨道列车工业设计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一些实际的项目案例,探讨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列车设计的结合方法。旨在对怎样进一步提高轨道列车的工业设计水平,同时在设计中弘扬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探讨,并进行一些有益的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工业设计;高铁;传统文化元素;民族精神;融合;传播

1 传统文化元素在设计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设计迎来了一个多元共生的新思潮。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提倡本土语言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是时代的消费需求和文化趋势。也是时代赋予各行业设计师的光荣使命。

传统文化元素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一个民族设计创新的基石。在多元文化相互碰撞的当下,积极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将其合理地应用到设计中,就能有效提升设计作品的文化内涵。

一个合格的工业设计师应当具备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设计意识,能够使用本土化语言进行设计,通过自己的设计作品向世界呈现本民族独特的文化视角。

无数大师的成功设计案例表明,在现代设计与传统设计语汇中找到一个合理的契合点,将传统艺术的精髓入到现代设计理念,在传统文化中加入时代元素,是非常行之有效的设计方法。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形成了具有独特的东方文化,这些文化不仅在中国有所传承,而且还影响了整个亚洲乃至世界的文明和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世界上的地位与日俱增。我国的传统文化也越来越得到其他国家的尊敬和喜爱,体现民族特色,倡导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融合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民族认同感的最好方法。

2 传统文化元素在高铁设计中的应用

高速铁路是一个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必然产物。高铁,作为一个政府项目和民族工程,有责任和义务传承和弘扬一个民族的本土文化。高铁其独特的空间流动性使之成为一个传播文化的绝佳载体。

世界上主要的高铁设计师也大都会把表现民族特色作为设计的主要课题。立足本国民族文化,在现代简约设计风格的基础上融入传统设计语言,将文化历史作为设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传统元素和民族文化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最终完成的高铁设计才是既符合时下审美要求,又充满深刻内涵的经典作品。

例如提到瑞士,我们很容易联想到那白雪皑皑的雪山风光以及在瑞士无处不在的十字国旗图标。瑞士冰川观景列车的设计就是将这两个传统元素很好融合的典范。列车外部涂装设计采用红白色作为主要色调,将瑞士的国旗以及特有的雪山风貌自然地融入列车的现代设计中,适当倾斜变化的十字图案带给列车一定的动感,传递着浓浓的瑞士情怀。乘坐瑞士冰川特快,透过硕大的观景车窗,阿尔卑斯美得令人屏息的美景尽收眼底,观景列车提供给乘客的是一次穿梭在瑞士文化和雪山地域的难忘旅程。

同时,传统文化元素在高铁设计中的应用应当是建立在充分了解探究传统民族元素所代表的意义和内涵基础上,才能使设计的形式和内容完美的统一,让内容通过合理的形式传达出设计师想要表达的思想。

例如下面的伊朗卧铺列车设计项目,我们的设计师在项目开始之初对伊朗的人文地理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调研工作。对中东地区的宗教信仰以及喜好和禁忌都进行了深入了解。在此基础上,设计师把伊朗传统建筑和窗棂的图案进行提炼和加工,把传统元素符号巧妙地融入现代设计之中,全新设计了列车的卧铺蒙布和车窗图案。这种基调始终贯穿了整个列车的设计主题,给列车赋予了生命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迎合了客户的审美需求,拉近了列车与乘客之间的距离。

3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高铁设计中的应用

在当代,中国高速铁路行业发展日新月异。中国高铁从无到有,从引进吸收到自主创新,中国高铁的发展成就让世界为之瞩目。截至目前,我国已开通的高速铁路里程占世界高铁里程总量的三分之二,从四横四纵到八横八纵,从追赶到超越,中国高铁已经成为新时代下的“国家名片”。

随着中国高铁技术的日趋完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高铁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让中国走出世界,让世界认识中国,高速列车上的中国元素是很好的表现形式。

我国是拥有五千年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元素包罗万象。对工业设计师来说,这些都是宝贵的设计资源和灵感源泉。只有把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设计相结合,才能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速列车,进而提高中国高铁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我们把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应用于高铁设计中,不能只是简单的表面堆砌,而是应该从深层次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结合高速列车自身的结构属性和功能属性,再结合当代社会的审美需求,提炼出文化的精髓和核心内容,从而设计出结构材料合理又有深层次文化内涵的新时代高速列车。

和谐号CRH380D高速列车的座椅蒙面布设计充分考虑了中国的人文因素,在现代主义简洁自然造型的基础上把我国传统纹样牡丹花的图案植入到设计之中。使列车在满足运输功能的同时,还能将浓浓的中国文化贯穿其中。让乘客在潜意识里对列车形成一种亲切感和自豪感。使列车本身既传承中国文化,又具有时代感染力。

作为一个优秀的设计师应当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对中国的历史和哲学有所涉猎。对于传统元素的运用要找到其与产品本身在精神、文化等深层次上的相照应之处,将形态语义、产品功能、文化内涵三者相互协调,避免产生牵强附会或者词不达意。

以和谐号CRH1A-A的内装设计为例,列车整体上采用了方圆之道的设计理念。

“思圆行方”是传统的儒学精髓。方具有静态、部分、规则、原则性等含义;圆具有动态、整体、圆满、灵活性等含义;方与圆相辅相成,方以不变应万变,圆以万变应万变。方圆相济,才能相互和谐。

CRH1A-A列车内饰图案通过方圆图形的协调搭配,刚柔并济、亦动亦静,方寸之间体现了列车的平衡之美,诠释了中华儒学思想,同时赋予了列车全新的生命力。

4 结语

在新时代形势下,中国高铁技术已经快速站到了世界前沿,实现了由“追赶者”到“引领者”的历史性跨越。高铁对国家政治、经济、国防安全、人民生活等方面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在“一带一路”国家建设规划下,作为中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载体,高铁肩负着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输出中国核心价值的重要使命。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要意识到传统文化对高铁设计的重要性。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中国的高铁设计师,有责任和义务将中国的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光大。设计师应该更加注重自身的文化修养,努力去研究和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精神内涵。在设计工作中有意识地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加入到高铁的设计开发中来。让高铁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加速器”。让高铁“载着”中国文化精粹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赵毅.具有地域文化特征的地铁车辆内饰设计及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3.

[2]黄园园.地铁机车设计中城市因素的研究[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5.

[3]徐方.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J].大观,2015,(11).

[4]李牧.高速列车中国风设计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6.

[5]刘莎.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J].科学与财富,2016,(29).

[6]张凤姣,程鲲.浅析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方式[J].工业设计,2017.

作者:王亮

传统文化视角下工业设计论文 篇3:

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创意视角的旅游纪念品设计方法研究

摘 要:论文分析了基于传统文化创意视角的旅游纪念品设计的必要性与意义,指出了当前市场上旅游纪念品设计创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在此基础上从创意思维分析选择方向提出了解决思路,暨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创意视角的旅游纪念品设计方法,并通过实例加以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创意 工业设计方法 旅游纪念品

不同地域的人们在逻辑思维、行为方式上因文化差异存在很大差别。“设计的内涵就是文化”,若离开文化的土壤,设计则将变为无本之木,伴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纪念品市场也显示出了巨大的开发潜力,用户对旅游纪念品的创意契合、文化认同需求增强,将文化创意融入旅游纪念品设计中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设计出富含鲜明文化内涵的旅游纪念品,迫切需要一种有效的设计方法。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产品设计创意中存在的问题

时至今日,中国传统文化及创意的应用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对于文化的追本溯源已成为一种共识,但在旅游纪念品设计表达上,部分产品还存在如下问题: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旅游纪念品设计的应用中,表象化严重,重形式而无内涵。

(二)创意元素装饰性大于实用性,创意与旅游纪念品契合点低,牵强的附加影响旅游纪念品整体性。

(三)创意元素多为“初级元素”,缺乏思考与深加工。很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被套用照搬移植到旅游纪念品上,在提取过程中缺乏系统的、多方面的循序渐进。未能先“悟形”、后“延意”、再“传髓”、终“超境”。

(四)设计创意因袭模仿严重、角度单一。在文化体系多元化的今天,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应用也应采取发展的、辩证的、多元的准则。

(五)设计师与用户间,通过产品所表现的直观可呈现性、可沟通性不足,用户无法立即与产品产生共鸣。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创造性思维阶段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体现创意的思维抽象过程,它能将旅游纪念品实质和内外联系通过一定方式具象呈现。当创造性思维融入旅游纪念品设计中,可以增强消费者记忆辨识度,在旅游地购买旅游纪念品,通常时间紧促,无法充分细致的了解产品,而独特新奇的事物更能激发人们的记忆辨识,产生兴趣;通过创意直观快速的展示,抓住人们感性判断和情感需求,依托创意将体验和互动传递给消费者,产生共鸣,达到提升旅游纪念品特点和人性化的目的;凭借对功能和载体的归纳融合,选择恰当对口的创意,满足用户潜在需求。

针对于旅游纪念品的创造性思维主要依托头脑风暴法、换元思维法、联想思维法、逆向思维法和优选法等方法多元横向的联系产生新的思路,提出新的问题,结合观察阶段整理资料,寻找当前设计的突破点、重点和盲点;将旅游纪念品功能延续与开发放在首位,新功能的使用固然可喜,但旧有功能通过载体变换和改变表现方式,也可达到创新效果;增强创新性联系与组合,结合已有经验,不孤立差异时效环境的条件,强调分析共同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整合,衍生新的思路,这样才能切实做到将创造性思维融入旅游纪念品设计中。

(二)分析阶段

旅游纪念品设计主要包含题材、立意、功效、形态、色彩、材质六种元素,它们联系紧密、环环相扣,任何一处变动都会影响产品整体效果。题材引领设计思路,以中国传统文化创意为线索,就是要抓住当地特有文化,反映独创性和高度凝练的人文特征;立意体现旅游纪念品品味层次,必须掌握传统文化审美特点,将立意转化为直观的创意,让消费者找到共鸣和情感归宿,提升产品内涵;功效体现旅游纪念品价值,其中认知功效体现互动性,能够传递旅游地信息,审美功效体现产品美学情趣,实用功效增加产品竞争力,体现价值所在,功效的不同偏重直接影响产品意义;形态作为抓住第一印象的关键,其核心内容是创意推新,通过全新造型的引入或是旧有元素的重新组合,促使消费者提升认可度和激发好奇心;色彩作为最直观的印象,能够有效地满足审美对感官的直接刺激外,还具有提示、象征的意义;材质选择体现地域性,尊重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可引入新材料,避免粗制滥造;结合成本,合理使用加工手法,在忠实传统工艺的前提下依托现代技术,既传承以往又创新发展。

(三)解构、组合阶段

本次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创意视角的旅游纪念品设计采用分析精简选择法。其实施手段是:首先罗列具体方式,包含产品定位、文化创意主题确定、分析三个步骤;其次为分解阶段,进行元素提取;然后引出分析精简选择法进行元素组合;最后为方案筛选。

分析精简选择法是一种先通过大量不同信息分类排列重组,再根据期望目标精简后,最终得到理想方案的设计方法。它的特点是以文化创意贯穿整体设计,通过元素解构组合形成创新。具有针对性强、涉及全面、步骤条理清晰的特点,适合旅游纪念品特色化、人性化、系列化发展。

1.具体方式

明确目标消费者、纪念品功能、技术,结合企业自身形象与文化,针对特有地域性、人文性、情感性、美学性进行产品文化定位。通过分析调查问卷,抓住重点,避免盲点。

旅游纪念品文化创意主题需结合产品使用环境、人机伴随关系,集中目标、广泛思考。要满足消费者内心需求,创意与功能恰当融合,文化主题与表现形式协调自然。通过体现产品区分性的选择条件改变,提出各项属性的改进创新方案。

2.分解阶段

分解阶段又称为元素提取阶段,针对旅游纪念品设计的主要元素,如:色彩、材质、结构、工艺等可利用之前收集整理后的信息进行提取,结合差异比较法、分解提取法进行元素分类,将所分解的元素以图表形式表现。

3.组合阶段

组合阶段又称为元素构成阶段,通过分解阶段对旅游纪念品元素的整理归类,可选取分解阶段每组单项中的独立元素利用数学排列组合法进行重组。

排列组合结果会产生巨大基数。重组,其本质就是将抽象元素转化整合为具象实物。此过程中旅游纪念品应用的地域特征元素越多,产品与旅游地统一性越高,形象越具象,偏重模仿性越强;反之,产品偏抽象,特征不明显,代表性弱。所以在组合阶段选取元素特征种类和数量上应遵循:

第一,时刻把握旅游纪念品整体性,注重元素间相互关系的衔接,避免“为了设计而设计,为了装饰而装饰”。

第二,对“不可能”元素项剔除时,多思考,分析有无其它路径将其实现。往往达到创新效果正是靠这些“不可能”项发挥作用。

第三,辩证的看待元素组合数量,通过尽量少的元素,交代清楚产品即可,面面俱到反而有可能画蛇添足,“少即是多”。设计点也有主次之分,抓住最有代表性的元素,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组合,忌畏手畏脚、因袭模仿,无创意。

(四)方案筛选

本阶段运用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创意视角的旅游纪念品设计评价标准来进行方案筛选,其评价准则为:第一,人的需求得到满足。包含生理、心理、社会、自我实现四方面;第二,文化创意的体现;第三,地域性、代表性的直观体现;第四,形式美学完整简洁、体现整体性;第五,产品使用效率、适用性,与所在环境的关系;第六,功能、造型、结构三者统一性,产品传递信息与用户的一致性;第七,实际生产情况及企业发展与效益。

通过评价准则和问卷反馈,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加权计算,得分最高方案即为最终设计方案。

三、设计实例

桌上旅游纪念品已经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的使用,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创意设计不仅可以增添纪念品功能与情趣,还能提升实用性和美学价值,满足消费者的文化诉求和情感认同。下面以南通旅游纪念品为实例,进行桌上旅游纪念品设计。

(一)创造性思维阶段

创意最直白的理解就是能让用户产生共鸣并为之感动。抓住南通地域性特有元素,以当地传统文化为主轴,寻找突破现有纪念品的思路:需要打破常规,拒绝雷同,让消费者眼前一亮,产生兴趣。通过对重点、盲点元素的分析拓展,表现方式的筛选,功能结合载体的融入,确定纪念品创新思路。

(二)分析阶段

通过对消费者问卷调查及企业希望,结合影响因素分析的分析与文化创意主题分析,确定本次创意主题方向为“当地代表性历史人物”,经过对比南通历史人物的影响力、熟识度和可设计性,确定以“秦淮八艳”之一才女董小宛为设计原型。

(三)解构组合阶段

1.分解阶段

对收集的素材,结合差异比较法,分解提取元素,然后归类列表。(图1)

2.组合阶段

在遵循组合阶段三点要求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目标性的组合。董小宛桌上纪念品色彩不宜艳俗,以白色调为主色,辅色可配以当地特有蓝印花布色和少量其他色彩;材质受造型限制,应选用硬质;结构伴随功能,需要有盛装空间;载体、形状、空间比例三者联系结合文化创意主题,可系列化设计;通过人物形态,传递感受;装饰选取南通当地特色或代表性色彩;意境以董小宛生平才艺出众的表现来传递传统文化创意;由看尽人间百态、体悟世间冷暖的生活细节来诉说情感需求;通过操作,体现功能,产生交互;纪念品小型化,体现便携性。明确目标后,进行排列组合。(图2)

3.筛选阶段

依据旅游纪念品评价标准,进行初选,剔除不实际、不恰当组合,通过问卷调查满意度,进行方案改进。

在修改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加权计算,选取得分较高的组合进行深入设计比较,最终选定以“四书五经”中“礼乐诗书”为文化基础,结合董小宛造型与功能的融合为创意的一系列桌上旅游纪念品。(图3)

旅游纪念品思维选择分析方面,通过系统组合与形式组合,将南通旅游资源整理分类,分解转化为当地特征性元素,再运用排列组合方法进行元素重组,产生出“礼乐诗书”桌上办公用品这种新的组合形式。

在文化性需求上,能够展示当地代表性文化元素,满足游客与用户对于文化性的心理、生理需求;在功能性需求上,通过创意将旅游纪念品功能的表现形式予以新颖化、情趣化,能够给用户带来良好的操作体验;在审美性需求上,当地传统元素与现代工艺结合,使得纪念品形象富有活力,外形美观讨巧,在具有审美价值的同时能够激发游客与用户的兴趣;在情感性需求上,功能的创意表现,突出人性化关怀,卡通形象富有趣味性,在操作时,旅游纪念品与用户能够良好的进行体验交互;在创意性需求上,通过文化创意的融入,能够加深游客和用户对南通当地文化的了解,形象元素的创意组合会让人产生联想、引起共鸣。

结语

将传统文化思想融入旅游纪念品设计,既可以延续人们的审美情趣又可以满足文化诉求和情感需求,赋予纪念品传承感和张力。针对消费者的需求,通过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创意视角的旅游纪念品设计方法进行桌上旅游纪念品设计,并应用此方法设计出了一系列具有鲜明南通特色的桌上旅游纪念品,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 张小平,曲双为.论传统文化与产品设计[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1):188-191.

2 郑建启,李翔.设计方法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 吴海红.地方特色旅游纪念品设计策略探析——以南京为例[J].人民论坛,2010(32):164.

4 祁娜,杨随先.融传统文化于产品形态设计方法初探[J]. 机械设计与制造,2007:161-163.

作者:何倍樟 张阿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