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下高中政治论文

2022-04-28

内容摘要: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经过了数千年的历史传递发展至今,不仅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具备着深厚的内涵,而且在中国的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都能够作用于教育实践中,所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备着教育价值,能够引导受教育者在正确的人格观念下不断的完善自我。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国传统文化下高中政治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中国传统文化下高中政治论文 篇1:

引导深度学习,提升政治核心素养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一门提升学生认知、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课程,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在近几年的课程改革中,我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和对学生发展的观察,总结得出:在高中政治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

一、依托时政平台,加强体验

高中政治课程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方面具有很大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地引入时事,与课本知识相融合,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在对具体实际问题的认识过程中,教师依托时政平台,加强了学生的学习体验,更好地满足了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时,首先,我播放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大场合引经据典的视频合集,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掀起了中国文化热,由此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接着,为学生播放《辉煌中国》的纪录片,通过壮观震撼的大规模航拍现场、生动热络的百姓生活现场、让人感动的一线生活现场等,展示了中国近几年来辉煌的建设成就。我积极鼓励学生发表感言。在探讨交流的过程中,一些同学为大家介绍了观看《辉煌中国》纪录片的观后感。有同学认为,作为高中生,应该从自身出发、从小事做起,掌握一门传统文化技能,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保护文化遗产等。通过这项活动,学生在对时政的了解中深化了自己的认识,加强了自我参与的体验,树立了文化自信。

传统的高中政治课程比较单一枯燥,而时政的引入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还丰富了高中政治课程内容。依托时政平台进行政治教学,激发了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和理解知识,加强了学生的自我体验感。

二、搭建問题支架,层层驱动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高中教育阶段,政治课程不再是简单的道德素质培养。教师要通过具体实例的研究分析,让学生形成自我认知的体系,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精神。在高中政治深度学习的课堂中,教师要设置层层递进的教学问题,为学生搭建合理的问题支架,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观点,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第一课第二框“信用卡、支票和外汇”时,因为通过之前课程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货币的本质和职能,于是,我直接采取了提问式的引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纸币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等职能,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又出现了新的流通工具。大家知道有哪些吗?”学生回答有信用卡、手机支付、支票、借记卡等。我再提出:“这些工具如何使用?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通过设置疑问,带领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通过问题的建构,层层深入,进行新知识的探究。

三、延伸社会实践,迁移应用

社会实践活动是高中政治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和深化,是高中政治课程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方式,是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在体验中认知、在生活中学习的一种有效的教学形式。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这要求教师从学科背景出发,有目的、有计划地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活动情境,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服务社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第三课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我深知单纯地进行课堂知识讲解并不能达到效果。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念,做理智的消费者,我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通过对市场消费人群的日常收入、支出、消费项目、消费观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切实地体会各种消费行为带来的影响,从而自主地追求合理的消费,形成正确的消费观。

政治思想、文化观念,都是源于我们的实际生活,是人们对生活事物的思考和行为方式的归纳总结。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将政治生活的规律和知识进行迁移应用。实现高中政治的实践化教学,延伸社会实践,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实现知识的迁移应用。

近年来在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我采取了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的教学方式。构建深度学习的高中政治课堂,需要教师充分利用社会生活中的时政平台,引导学生搭建问题支架,通过思考交流形成正确的思维意识,最后再回归生活解决社会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

作者:姚柳倩

中国传统文化下高中政治论文 篇2: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内容摘要: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经过了数千年的历史传递发展至今,不仅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具备着深厚的内涵,而且在中国的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都能够作用于教育实践中,所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备着教育价值,能够引导受教育者在正确的人格观念下不断的完善自我。

关键词:高中 政治教学 教学渗透 传统文化

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高中政治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渗透意义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其中涉及到了传统文化教育内涵、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主要针对政治教学探讨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基本内容和基本特点。第三部分针对政治课堂教学的开展,论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渗透策略。

一.高中政治教学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渗透的意义

1.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内涵分析

中华传统文化能够体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且连接着上下五千年各个朝代更替与发展进程,中华传统文化所映射出来的是一种永恒不可磨灭的思想光芒。在数个朝代的检验与继承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了“定型”的教育资产,促进着中华文明的不断发展,儒家文化是传统优秀文化的主导。道家、佛家以及法家等多种文化以及各民族风俗习惯与儒家文化共同组成了特色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具备着教育价值。在高中政治教育教学中,中国传统思想所强调的是“积极入世”的政治思想,主张个体与机体的社会责任凸显,此外中国传统文化也具备着现代价值,在高中教育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能够象征着其本身的价值取向、教育内容以及教育规范。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内涵为学术界、教育界等提供了文化发展背景。

2.中国传统文化与高中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当前的高中政治教育之间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首先中国传统文化能够通过高中政治教育得以传承和弘扬,在这一层面上教育教学领域必须要成人中国传统文化对教育教学起到的引导作用,高中政治教育教学开展的目的包含道德观念和思想观点的辅助树立,使学生政治认知保持在规定的轨迹中不断的提升,对于受教育者来说政治教育属于一种思想引导和行为教育,能够促进受教育者在未来的发展中拥有一个符合社会实践活动需求的思想品德。此外渗透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实现学生文化素质、思想道德方面的有效引导,在这一层面上,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渗透起到了一个开拓视野的作用,帮助受教育者三观的自我更新。此外我国的《教育法》中也有明确的规定,教育教学的众多目标中应当包含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弘扬与继承。总体来看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对高中政治教育的结果存在积极影响,弘扬与继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高中政治教育。

二.高中政治课中传统优秀文化教育渗透的必要性

1.促进高中生人文素质的提升

人文素质是高中生必须具备的一个基础素质与学科素质相比人文素质的作用更为广泛,不仅能够保证高中生具备一个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对于高中生的人格也起到了一个塑造作用,此外与高中政治教育相联系能够明确高中生人文素质教育是提升高中生思想道德的重要途径,高中生这一年龄段的特点就是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对社会上的事情和自己的人生开始进行理性的思考,但是我国以往的应试教育并没有对人文素质予以重视,高中生一直以来都接受着智与德不平衡的教育模式,导致精神境界和精神生活极易发生偏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经过了数千年的历史继承可以被称之为人文素质教育的天然教材,与传统的教材课本相比更具威信,人文文化和人文精神在不断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已经形成了一个成熟的传统模式,而这一传统模式对民族的发展存在着深远的影响,间接的促进政治教育成果的不断提升。

2.有利于高中生三观的树立

三观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影响极深,且这种影响很可能伴随学生的一生,上文已经明确高中政治教育本质上属于一种思想教育,而三观所针对的就是思想观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情感、社会责任意识以及民族荣辱观等直接影响着学生三观的形成,对于高中生而言只要他们能够保证自身对社会和人生正确的认知,才能够在未来的社会中求得更好的发展,高中政治教育中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方式就是了解和感悟,教师通过为学生列举历史案例,引导学生针对历史案例进行反思和感悟,從而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下,逐渐树立正确的三观、正确的民族精神,明确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责任。

3.增强高中生的道德素质

中华民族对于群体价值和伦理道德极为重视,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涵盖的群体价值观念以及道德理念对于后辈人也具备着较大的影响作用。高中政治教育教学中教师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融入能够塑造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民族美德,从而使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与生活中实现自我人格的不断完善。

三.高中政治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1.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内容

高中生的人际关系的发展趋向逐渐复杂化,在复杂化的人际关系中高中生独立感和自尊心随着人际关系的不断增强而有所提升,在面对尊重与被尊重层面中高中生往往侧重于被尊重,不想也不懂得如何去尊重别人,通过一定的阶段这种问题就会导致部分学生与周围的同学、人产生距离逐渐陌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涉及到了民族精神教育、政治文化教育、美德与处世教育等,对于上述问题,教师在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就可以深度挖掘传统文化,逐一针对性的去影响学生,从而间接的改善学生不正确的道德观念。其中处世教育多指忧患意识的培养和“贵和”思想的教学引导;美德教育方面主要涉及到修身、齐家、治国如果结合高中政治教育课堂教学将美德教育进一步细分,则可以分为仁礼信三个方面;而政治文化教育多指民本思想和为政以德思想。

2.高中政治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特点分析

首先传统文化教育具备着继承性、延续性,通过与高中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潜移默化的实现了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整个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对于受教育者来说,传统文化教育又具备着指导性,指导着受教育者人生观念和荣辱观念的逐渐形成。其次中华传统文化具备着时代性,当下的教育应该是全面的素质教育,以学生的发展和能力作为基础,赋予传统优秀文化时代特色,从而实现传统文化教育效用的高度发挥。最后传统文化教育具备着增殖性,所谓的增殖性主要是指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思想与文化方面的增殖,当下高中的政治教育是文化科学素质为中心、心理素质和政治素质为基础的的教育,传统文化的教育性为创新型人才和具备民族精神的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实现了传统文化本身的增殖性。

四.高中政治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渗透

1.教学内容的改进促进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

学科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的设置对于教育成果存在着直接的影响,在改进高中政治教学内容的环节中首先应从教学目标角度开展,将高中生德智美全面发展以及思想道德素质提升作为政治教育教学开展的核心目标,结合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要求进一步细化教学目标,将核心目标分为知识、能力、以及思想素质三个层次,在融合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教师应结合教学目标深度挖掘传统文化的内容与价值。其次就是延伸教学内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教学内容延伸的主要题材,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在政治思想方面为学生渗透时政信息和当下的政治精神,在民族精神方面可以为学生渗透五十六个民族之间的团结友爱促进学生对民族精神感悟的升华,在道德素质方面教师可以为将当下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道德事件,放到教学课堂中,以合作探究的模式组织学生针对相应的事件对之讨论。

2.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体现——举例高中政治课必修三

新课程改革后高中政治课程的必修三文化模塊是新增的课堂教学模块,通过对文化模块的教学目的进行分析,明确了文化模块主要针对于学生对文化场景和文化现象的理解,帮助学生塑造和形成文化场景的认知能力和文化现象的判断能力。首先教师应借助信息化时代的优势将优质的传统文化网络资源挖掘出来为己所用结合教材内容去分析网络资源的深层价值,从而实现网络资源与教材内容的深度融合。其次从多方面入手引导学生理解文化、接近文化、感受文化。

(1)传统建筑的浏览

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将中国世界遗产中所涵盖的建筑、自然景观等在课堂教学中展示出来,调动学生参与传统文化认知的兴趣,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共同浏览北京的四合院并对北京四合院的背景进行分析和了解;再如敦煌莫高窟、考古学家在秦始皇陵中发现的铜马车兵马俑等等。一方面调动学生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认知欲望,另一方面帮助学生不断的提升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文化认同感。

(2)了解文化习俗和文艺

文化习俗方面教师可通过节日、传统礼仪角度入手,如春节、端午等,而文艺教师则应从琴棋书画入手,书法可将柳公权作为教学举例,一方面带领学生感受柳公权的书法作品,另一方面与学生共同分析柳公权的优良品德和历史典故。

(3)了解世界各国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思想的传递

将中国奥运会作为实例分析,例如“舞动的北京”会徽所呈现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带领学生共同领会会徽所展现的古老文字特点和民族思想。

(4)适时开展教学诱导

强调循循善诱的方式带领学生共同诵读儒家、道家经典,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的生活验证儒家、道家经典中所涵盖的优秀文化,侧重于学生的心得体会和认知程度。

五.结束语

高中政治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以及教学渗透一方面有助于政治教育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是最为重要的两个元素,所以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渗透对于教育教学存在着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颖.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有效融入高中政治教学中[J].华夏教师,2019(24):39.

[2]张成泽.传统文化因素渗入高中政治课堂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28):69.

[3]张艳琴.中华传统美德在高中政治《文化生活》中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9(18):88.

[4]范甜.高中政治课跨学科教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

(作者单位:江苏省仪征市第二中学)

作者:赵元举

中国传统文化下高中政治论文 篇3: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辩证思维的培养

摘 要:思维的高度决定了人生的高度,辩证思维作为人类的一种思维,帮助人类更全面客观地解读事物。高中生处于思维活跃的黄金期,对自我和世界有比较完整的认识,但其对事物的认识缺乏理性和客观性。高中政治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政治教师应该注重学生辩证思维的培养。本文分析高中政治教学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必要性及教学策略,力争通过课程教学发展学生理性思维,引导学生辩证解读客观事物,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关键词:高中政治;辩证思维;培养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1.037

辩证思维是学生学好高中政治的重要能力,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辩证思维也是教学重点。相较于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辩证思维更难,学生需要考虑事物之间的深层联系以及广泛性,需要多角度解读和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学生拥有辩证思维后,能够对复杂事情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这种认知会逐渐发展成为价值观。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最佳时期,高中政治教学更是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重要途径。研究如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成为广大教師的重要课题。

一、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必要性分析

(一)适应当前高中政治课程教学的需要

《高中政治课程标准》分类目标中明确指出:高中教师要依托课程教学,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面对实际问题,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能力。这也就明确了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必要性。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不仅要关注知识目标,更要关注能力和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辩证思维正是高中各项能力目标的基本要求。所以,从课程要求和改革的趋势来看,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势在必行。

(二)符合学科核心素养要求

普通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明确要求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理性思维。所谓理性思维是指人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理智、自主、反思等思维品质或行为特征,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矛盾,并对相关现象做出理性的解释、判断和正确的选择。要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辩证思维,学生只有学会辩证地看待事物及社会现象,才能理性对待。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辩证思维也是高中政治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

(三)有效适应人才发展的需要

辩证思维形成后,学生能够客观地从多个角度分析事物,从而对问题作出正确解答。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需要脚踏实地干实事的人,更需要能够主动思考、理性思考的人,例如公司决策,理性的思考、辩证的解读能够让人做出更准确或更合理的决策。培养人才就是为了适应发展需要,所以从这一角度而言,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辩证思维也非常有必要。

二、如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

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必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呢?要想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首先要打破学生的定势思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其次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构建一个双向互动的政治课堂;最后要注重引导学生从结构化到非结构化探究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对错观”,不断促使学生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能看到事物消极的一面,也要善于发现事物积极的一面,最终学会用辩证的思维看待社会生活中的实际现象。

(一)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培养学生辩证意识首先需要打破学生的定势思维。而这自然就需要另辟蹊径,引导学生敢问为什么,敢于提出质疑。正如伟大的科学家都是在质疑前人的基础上获得更具科学性的定理一样,辩证思维的起点就是“质疑”。新时代高中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质疑”,将学生的这种“质疑”进行强化。比如,当学生提出疑问后,应及时肯定学生的“质疑”,说一句“很爱思考,这样很好”,以肯定其“质疑”的行为;或者说一句“老师看到了你很认真”,用以肯定学生的努力。

例如,教学“影响价格的因素”这一节内容时,笔者在课堂伊始进行了如下导入:“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价格,价格是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那么,是否同样的价值表现出来的价格也是一样的呢?你认为对不对?”此时有学生直接说对,但也有学生提出了反对意见。无论“对”与“不对”,教师首先都应该肯定学生的积极表现,强化敢于“质疑”的学生的表现,以激励学生不断质疑,不断提出新的问题,从而推动课堂节奏。

(二)大力开展探究式教学

培养学生辩证思维除了会质疑之外,还离不开深层次思考。如果一个人的思考永远停留在浅层面,那么他是学不会辩证看待事物的,遇到问题也常常会采取极端手段,思考问题更是“单线条”,容易走进思维“胡同”,形成思维定式。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辩证思维,应当大力开展探究式教学,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层次,促进学生深度思考,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具体而言,教师要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组织学生就问题展开自主探索和自由论述,充分给予学生表达自己想法的空间,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思维,同时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帮助学生思维碰撞,集思广益。例如,教学“法治社会”这一节内容时,可以进行如下尝试:

首先,引入案例。通过生活案例,加强政治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构建知识与学生的关系,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思考和探究。

案例1:湖北襄阳一法官“徇私枉法、重罪轻判”被判刑

案例2:校园杀童被判死刑

案例3:未成年人盗窃被拘留

其次,合作探究。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共同分析案例,互相说一说为什么不同职业、年龄的公民都要做到信仰法律、敬畏法律、遵从法律。询问学生是如何理解“信仰法律、敬畏法律、遵从法律是建设法治社会的前提和基础”这句话的。以问导学,引导学生结合生活案例分析思考、合作探究、分享交流,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建设法治社会的基础和前提。

最后,教师总结。学生的理解毕竟是不全面的,在学生完成自主探究学习活动后,教师还应该结合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适当的点拨和提醒,对学生错误的解读要予以纠正,正确的理解要给予表扬,如此才能帮助学生逐渐形成理性且正确的思维模式,为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奠定基础。

(三)适当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辩论

学会深度思考是辩证思维形成的前提,但真正引导学生辩证分析问题、解决矛盾才是学生辩证思维形成的重要环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妨常设课堂“留白”,给学生一个辩证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就问题自由辩论,打开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教师应常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开展小型辩论赛,让学生分为正反方辩手。例如,教学“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这一节内容时,可进行如下尝试:

创设情境,导入问题:有人认为传统文化是宝贵财富,能够推动现代社会发展,增强民族认同感;有人则认为传统文化是包袱,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阻力,存在惰性、保守因素,制约我们的思维方式。

观点品析,自由辩论:请学生就以上两种观点分别从正反角度思考,之后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这样的课堂上,能够看到有的学生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谈到“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再到“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也有学生对“三纲五常”“轻视妇女”等落后、腐朽思想做出了反对。

提炼观点,概括核心:学生辩论结束后,教师还需要对两种观点进行提升概括,凝练出核心论点。比如设置问题:“上述观点中的财富和包袱分别指什么?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应该怎么办?”再次以问题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启发学生从传统文化对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多个角度辩证地分析上述观点,总结出“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一核心观点。

借助这样的辩论活动,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辩证分析事物,最终形成正确的核心观点。课堂时间有限,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提前预习,为辩论做好准备,鼓励学生课后再探索,将辩论延续到课后,更加深刻、全面地辩论。

(四)积极鼓励学生进行思维上的创新

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终点在于创新,通过辩证看待事物从而提出自己独特的看法,这就是思维的创新,思维的创新会帶动行为创新,从而过渡到创造。现代社会提倡创新创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创新,通过创新深化学生的辩证思维,进一步提高学生辩证观察事物、分析现象、解决矛盾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有的学生想法与现实差距非常大,教师不要急于否定学生的想法,而要鼓励学生课后再找教师交流探讨,避免伤害学生自尊,打击学生创新思考的积极性。教学“正确对待外来文化”这一内容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开展一个外来节日“专题调查”,调查访问当下中学生对外来节日的理解、态度,然后结合自己的认知分析外来节日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影响和改变,撰写一篇主题征文,借助写作的形式引导学生创造性输出,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形成自己独特的价值观。

三、结语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辩证思维是高中政治课程、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是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广大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质疑、探究、思考、创新,激活学生思维,促使学生一分为二、辩证地看待事物,从而获得思维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宁,梁海礁.浅析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文教资料,2017(3).

[2]韩贤春.浅析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5(10).

[3]申杉杉.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8(34).

[4]郁诚.高中政治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49).

[5]张东.浅析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6(10).

作者:李红

上一篇:计算应用题难点训练管理论文下一篇: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