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教育教学之教育学论文

2022-04-23

摘要:本文主要从对泰小学生口语教学的内容与方法两方面进行论述。在教学内容上,以日常生活话题为主,使学生达到交际的目的;在教学方法上,通过形式多样、活泼有趣的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学生教育教学之教育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学生教育教学之教育学论文 篇1:

参与式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参与式教学法是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全过程的方法,即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运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意识,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和创造力。为了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开拓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让学生真正“会学”英语、“乐学”英语,让课堂真正“活”起来,应把参与式教学法运用到英语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法;高职;英语教学;学生为中心

叶澜教授曾指出,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把人的积极性、进取性、创造力调动起来,所采用的方式就是参与式、互动式、体验式及行动推进式。在职业学校,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总是权威者,学生则是服从者,因为角色的限制,课堂就成了“灌输式”教育的场所,课堂上教师更注重知识的讲解和记忆,从头讲到尾,每个单词、每个句型都不放过,对重点语法项目更是重视有加,教学方法死板,有的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不给学生理解、思考和归纳知识的时间,课堂上仍然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几乎没有思考和锻炼及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遏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日复一日“复制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英语成绩提高不大。然而市场需要的是具有一定英语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具有较高英语水平的学生会增加择业的竞争力和社会的适应性。这种没有生机,没有学习气氛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职校的教育模式,也不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在教学中,笔者把参与式教学法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参与式教学法就是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全过程的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运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意识,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和创造力,形成以教师主导地位和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双主”并重的课堂教学模式,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学生的实际需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讲解只起辅助作用,扮演一个帮助者、引导者的角色。

转变教师和学生的观念和

角色,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

教学模式改革的核心是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要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必须实施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观念上,教师应变知识的单纯传授为知情并重;变灌输式教学为师生互动和启发协商式教学等。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把知识学习与实践技能有机融合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参与能力,让学生学会为自己的学习负责,成为知识的建构者,而不是知识的接受者。

“承认差异,因材施教”是每个教师都能认同的教学原则。在各个教育领域,人们越来越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对学习的最终结果起决定作用的是学习者本人。任何成功的教育必须充分考虑学习主体的个性特点,教学任务一定是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因此课堂教学的组织、任务的设计和活动的安排都要符合职校学生的特点。职校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较差,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掌握好的学习方法,面对这样的学生要多给予表扬、鼓励,同时适当降低学习要求,让学生体验教师的表扬及成功的感受,使其渐渐恢复对学习英语的兴趣,鼓励他们大胆运用英语,并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兴趣爱好,确定教学的目标、内容、重点、难点、疑点,确定相应的学习任务,找准教学的切入点。只要教师教得有法,学生的成绩就会提高。

树立“以学生参与活动,

促课堂教学发展”的现代教学观念

学生的参与活动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了提高学生课堂参与能力、使学生在英语课中真正地“活”起来,“动”起来,教师应采用课堂互动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参与课堂活动的主体。

高职英语的Speaking模块,题材大多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易于學生掌握,为使学生学以致用,就要把课堂留给学生,发挥其学习自主性,采用课堂互动的活动教学来学习对话。

课堂互动模式是学生语言实践的好机会。如果学生能参与课堂互动,就能直接获得学习和掌握语言的机会,同时还能参与管理自己的学习,这会使其学习态度变得更积极、负责。高职英语中,对话内容大多具有较真实的言语交际特征,如“At the Restaurant”这个对话,需要与他人合作来完成;任务中的语言活动通常是双向的互动。有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即师生互动,形式可以是教师与学生个体、教师与学生小组以及教师与全班同学互动;也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其形式可以是学生个体之间、个体与小组之间以及个体与全班同学之间互动。在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参与者,这种模式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对话,能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

创设情境,搭建学生参与活动的平台

课堂教学活动是通过交际使学生认识英语,掌握英语,形成运用英语的能力。高职英语每个单元的speaking和 reading部分都有适合学生参与学习、训练口语、提高学生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能力的题材。但由于学生的能力有限,有时对知识理解不透彻,给学生活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在举行活动前,教师要提供一定量的语言输入,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语言知识,并结合学生所学的内容指导学生设计活动的情境,通过活动让学生巩固所学的新知识,最终达到自如运用英语的目的。著名语言学家克鲁姆也认为:成功的外语教学课堂应该是课内创造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经学到的语言材料。在学习 “Expressing Thanks”这个对话后,可给学生设计这样的情境: Suppose on your way home, you meet your neighbor Mrs. Smith, who is carrying a heavy bag and waiting for a taxi at the gate of the shopping centre. You want to give her a lift. Now you stop your car at the gate and make an offer of help. Please make a dialogue with your partners.大多数学生能根据所给的情境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以前学过的内容融合在一起,所编写的对话内容新颖且有创意,学生再根据自己编写的对话表演不同的角色,有声有色,发挥了他们的潜能,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创设情境能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施展特长,同时可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情感投入,课堂充满活力

成功的教学依赖于真诚的理解和彼此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和谐的课堂气氛。课堂上应该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这样有利于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使课堂自由开放、富有情境性,更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的言行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可激起学生主动参与的强烈欲望。在师生关系中,学生最尊重富有教学激情的教师,学生最爱听饱含情感的教学语言,教师应以积极、愉快的情绪教学,这样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敏捷,注意力集中,学生学习效果处于最佳状态。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锤炼教学语言,增强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全神贯注地、轻松地学习英语,有效地避免学生课堂上的“走神”现象,充分发挥课堂45分钟的效应。

实施具有趣味性和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模式

前苏联一位教育家说过:“有趣味、有吸引力的东西使识记的可能性几乎增加一倍半。”兴趣是推动学习活动的动力因素,教师让学生参与到网络学习中去,让他们搜集他们所感兴趣的并且与所学内容有关联的题材,把这些内容融入教学中,一方面,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听课的兴趣,同时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起学生学习的动机;另一方面,能培养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如在学习阅读模块“Changes in Environment”时,笔者把这课的内容制作成课件对学生进行直观教学,通过给学生展示现实中真实的环境变化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让学生明白环境变化的原因。环境变化的画面大多是学生从网上下载的,教师给予整合后制成了课件。学生还下载了杰克逊演唱的《Earth Song》视频,播放给全班学生看,从画面上看到全球环境的变化情况,用真實的情境对学生进行了教育,同时,通过听歌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因此,教师要树立英语教学必须联系实际的理念,让学生参与进来,才能使教材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职校英语教学改革的实施,参与式教学法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成为英语教学的追求。有学生参与的课堂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活跃课堂气氛,开拓学生思维,使学生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参与式教学下的学生自我意识得到加强,树立了学习信心。通过不断参与、协作增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实现了课堂教学的交际化,对职校学生学好英语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Allwright D. The importance of interaction in classroom language learning [J].Applied Linguistics,1984,(5): 156-171.

[2]叶澜.教育学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龚梅.浅论情感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07,(4).

[4]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5):22-23.

[5]虞未章.“以学生为中心”的职业技术教育——英国BTEC教学的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1,(9).

作者简介:

龚梅(1968—),女,江苏徐州人,硕士,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徐州财经分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教法。

作者:龚梅

学生教育教学之教育学论文 篇2:

对泰小学生汉语口语教学探究

摘 要: 本文主要从对泰小学生口语教学的内容与方法两方面进行论述。在教学内容上,以日常生活话题为主,使学生达到交际的目的;在教学方法上,通过形式多样、活泼有趣的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泰国小学生 初级汉语口语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笔者在泰国清莱府“公立中华学校”实习了一年,通过实际课堂教学经验与反思,试图探索出一套对泰小学生初级口语教学实际的、操作性强的教学内容与方法。

学校建于1945年,属于私立制华校,也是泰北14所华文民校联谊会成员之一,2003年被国侨办评为“华文教育师范学校”。学校包括小学部和初中部,有近800名学生,45名教职工,其中汉语教师11名。笔者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二、三、四年级初级汉语水平的学生,共六个班,230名学生。学校的汉语课分为“汉语”和“口语”,“汉语”由泰国汉语老师教授,“口语”由中国老师教授。每周分别上三节课,每节50分钟。学校使用的教材是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汉语》《说话》系列教材。但这套书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内容枯燥无趣,一些词汇已过时,没有拼音注音,一些对话过于复杂等。笔者在《说话》的基础上自编教材,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教给学生更实用、更地道的汉语。

一、教学内容

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在现实生活中交流,汉语口语课的教学目标更是如此。汉语口语课的教学内容应该生动有趣、实用接地气,正如赵金铭先生所言“力忌‘教科书语言’”。当学生掌握了日常生活常用的词汇、句子时,可即刻拿到课堂外应用,这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方面,主要分为汉语拼音、日常生活话题、儿歌与古诗、中华文化四方面。

(一)漢语拼音。学会汉语拼音是学好汉语的关键,学会了拼音,学生就具备了自学汉语的能力。教师可以用两周(六课时)集中而详细地讲解拼音,包括声韵调和拼读,并在以后的教学中一直渗入、反复拼读,不断加强记忆。笔者认为,对于初级汉语的小学生,没有必要逐条讲解汉语拼音拼读规则,随着学生汉语水平的提高,具备了一定的拼读积累,这时再讲解规则学生更容易接受(也就是由归纳法到演绎法)。

(二)日常生活话题。如果把一门语言比作一座建筑,那么词汇就是基石,学生必须积累大量的词汇。但单一记忆词汇枯燥无味,笔者通过短语、句子、对话的形式讲汉语,这样学生不仅记住了词汇,还在潜移默化中习得了语法。根据内容由易到难、使用频率由高到低的原则,笔者列举出一些日常生活常见话题:(1)亲属称谓。词汇:爸爸 妈妈 爷爷 奶奶 哥哥 姐姐 弟弟 妹妹。句式:A:这是谁? B:这是我( )。(2)动物名称。词汇:猫 狗 鸡 熊猫 大象 猴子 鸭子。句式:A:你喜欢什么动物?B:我喜欢( )。(3)水果名称。词汇:苹果 香蕉 橘子 榴莲 西瓜 芒果。句式:A:你喜欢吃什么水果?B:我喜欢吃( )。(4)地点名词。词汇:学校 教室 洗手间 办公室 食堂 医院 饭店 汽车站 警察局。句式:A:你要去哪里? B:我要去( )。(5)职业。词汇:老师 医生 警察 歌手 画家。句式:A:你想当什么?B:我想当( )。此外还有文具、时间、天气、衣服、生病、颜色、运动等话题。

(三)歌曲与古诗。汉语口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教学,在教学中适当地加入一些汉语歌曲、古诗等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同时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感受汉语的韵律美。对歌曲和古诗的选择标准主要是内容简单易理解、积极健康、朗朗上口,古诗最好选择带歌曲版的(如谷建芬的歌曲“春晓”)。儿歌如:《新年好》、《两只老虎》、《数鸭子》、《世上只有妈妈好》、《尾巴歌》、《好想你》、《爱我你就抱抱我》。古诗如:《山村咏怀》、《春晓》、《登鹳雀楼》、《相思》、《静夜思》、《草》。教师可以通过翻译、图片、简笔画、视频等方式给学生讲解诗、歌大意,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四)中华文化。学好一门语言,就要了解它的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教学生汉语,还要传播中华文化。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汉语教学。中华文化部分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经典中国元素:戏剧和脸谱、书法与国画、中国功夫、传统节日、四大发明、著名建筑等。(2)今日中国:自然景观、城市街景、流行歌曲、明星、电影、美食等。这部分主要是通过欣赏视频或绘画的方式进行。泰国学生对中国功夫、太极、雪、长城等特别感兴趣,他们很喜欢成龙、邓丽君、吴亦凡等人物。

二、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要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设计。

泰国小学生活泼好动,热情单纯,特别喜欢唱歌、跳舞、画画,擅长手工,动手能力很强,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口语课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开口说话。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长处,把学习汉语与学生兴趣相结合,让学生轻松、有效地学习汉语。以下是笔者在泰实际教学中运用和总结的一些教学方法:

(一)多种形式开口说。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是口语课的最终目的,学生开口说话、进行交流是口语课的主要任务。教师要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让学生多说汉语。

在泰国,一节课50分钟,如果只是跟读学生就很容易疲倦,因此教师一定要采取灵活多样且有效的教学法。以下是笔者总结的一些方法:(1)跟读。如在学习词汇时,教师读一遍,学生读三遍;教师小声读,学生大声读。(2)汉泰互译。教师说汉语,学生说泰语,反之亦然。(3)对话。师生对话、男生女生对话、不同小组对话。(4)提问。教师每讲一个生词或句子都有提问多个学生,这样一节课下来几乎每位学生都参与回答了。如果是学习会话,教师就可以以对话的方式提问学生。(5)小老师领读。请已掌握了本课内容的学生充当老师的角色到讲台上领读。

(二)情景模拟。学习口语的目的是用于交际,在日常生活常用话题部分,可以采用情景模拟的方式进行操练,既真实可感又生动有趣。

如在学习“你想当什么”这一话题时,教师根据学生的职业理想,将学生分为“警察”组、“老师”组等。教师问,请每组一起回答。接着,教师逐个提问学生。又如在学习“客厅”“卧室”“厨房”“洗手间”这些名词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这些房间,并写上汉语,请四名学生站在不同的位置做动作,请两名学生通过打电话的形式进行对话“A:(爸爸)在哪里?B:(爸爸)在客厅。A(爸爸)在做什么?B:(爸爸)在(看电视)。”

(三)趣味游戏。游戏法是近几年来广受欢迎的一种教学法,游戏教学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游戏一定要服务于教学,游戏不是让学生玩得开心,而是使学生学得高效。

以下几种是笔者常用的游戏:(1)击鼓传花。可以在一节课最后的十到十五分钟进行,拿到花的学生到讲台上表演节目,可以选择唱歌、跳舞,也可以读这节课学习的生词或句子。(大多学生会选择读汉语)(2)Bingo。在学习声韵母时,教师将印有不同次序的字母卡片发给学生,教师手中的盒子里是一个个的字母,随机挑选学生从盒子里抽取一个字母,并大声读出来,卡片上有这个字母的学生把该字母划掉,当学生卡片上划掉的字母形成一条线时获胜。(3)你比我猜。初级汉语的很多词或短语都可以伴随动作表现出来,如猫、兔子、猴子、桌子、椅子、门、唱歌、跳舞、游泳、看书、看电视、洗衣服等,教师可以在讲解生词时就带上动作,也可以在操练部分请学生到讲台比画动作,其他学生说汉语。(4)拍苍蝇。教师在生词操练部分可以请学生两两一组到讲台,教师说生词,学生找(拍),又快又准确的学生获胜。也可以请学生代替老师的角色说生词。

(四)说做唱画相结合。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住25%,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住15%,若把两者结合起来,则能够记住65%。《学记》载:“学无当于五官,五官不得不治。”多通道记忆法是动员脑的各部位协调合作接受和处理信息,视觉、听觉、动觉、触觉多种感知觉参与记忆的方法。在二语习得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不同身体部位,提高教学效率。

泰国小学生特别擅长唱歌、跳舞,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加入歌谣元素,也可以把教学内容改编成简单的歌曲,并配以简单的肢体动作(肢体动作一定是服务于词义的),这样不仅生动有趣,而且有助于学生理解记忆。笔者在教学生读《小星星》、《尾巴歌》时,带领学生边读边做简单的动作,学生非常感兴趣,几乎都可以记住。

泰国学生特别爱画画,教师可以把学汉语与画画相结合。如学习词汇时,可以将拼音、汉字、简笔画一起呈现在黑板上。在教学生量词时,笔者将“一朵花”、“一棵树”、“一条河”、“一座山”等短语及相应的简笔画板书在黑板上,并让学生抄写,学生写得很认真,画得也非常好。在讲中国传统节日时,可以让学生画画或做卡片,如画“中秋节,吃月饼,看月亮。”做春节贺卡等。在讲《春晓》时,请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画出古诗的意境。一学期下来,学生图文并茂的练习本像一个个画册一样精美。

三、教学反思

通过一年的真实课堂实践,笔者对对外汉语教学有了从理论到实践的深刻体验,对泰国小学生的特点及对外汉语教学有了新的认识。

泰国学生无就业压力,没有强烈的竞争意识,从学校到家长都不太重视分数,学生健康快乐是第一。课堂纪律松散,说话、走动的现象很普遍。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予以理解,不可苛责。我们能做的不是严厉批评,而是努力把这些学生吸引到自己的课堂。笔者认为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教师要记住每一位学生的中文名字,课堂上多提问学生。

学生在习得汉语时多是以词、短语或句子的形式整体学习的,并不理解单个语素或詞语的意思,在实际生活中不能灵活运用。如学生知道“唱歌”的意思,但不知道“唱”“歌”单独的意思,知道“我可以进办公室吗”的意思,却不知道“办公室”的意思。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给学生分解语素、词语,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汉语,而且可以使学生更灵活地运用汉语。

汉泰语同属于汉藏语系,都是分析型语言,具有很多相似点,这为泰国学生学习汉语带来了正迁移。如都有声调,都是通过词序和虚词表达语法意义,都有丰富的量词,词短语、句子具有一致的句法结构等。其中,汉泰语在语序方面最大的区别是汉语是定中结构,而泰语相反。这对汉语初学者是有困难的,但随着汉语水平的提高,这种负迁移将被逐渐克服。词汇和句子相比,学生在习得句子时,更容易受泰语负迁移的影响。

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教学生学习汉语并了解中华文化,汉语作为一种语言的属性决定了教学内容必须生活化,为日常生活用语;汉语口语课的课型决定了教学形式必须以操练为主;教学对象为小学生决定了教学方法必须灵活多样、生动有趣。

笔者以泰国初级汉语水平的小学生为教学对象,从在泰实际教学经历出发,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反思三个方面进行尝试性探究,一言以蔽之,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方法有趣且有效,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采用适当的教学内容和策略。

参考文献:

[1]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

[2]丁启蒙.对外汉语的课堂教学技巧[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

[3]叶军.国际汉语教学案例分析与点评[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

[4]崔永华,杨寄州.对外汉语课堂技巧[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7.

[5]孙益欣.从汉泰语言差异看对泰汉语教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01):221.

作者:王丽超

学生教育教学之教育学论文 篇3: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法制性与人文性

摘 要: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日常管理和学生教育工作需要完善的法制规范,但是要想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真正成就学生的全面发展,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体现师生有效互动的人文关怀,人文关怀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和理想。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工作;法制性;人文性

全面推进依法治校是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必然要求。早在2012年,教育部就出台《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教政法[2012]9号),强调依法治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开展依法治校工作做了顶层设计和具体部署,旨在全面推进和实施法治学校建设。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进程中,高校法治能力的提升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题中应有之意。

一、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双重性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需要高职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新形势下,作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重要一环的学生管理工作也在发生变化。一方面,学校也是包含若干人的社会,需要法律的规范、约束和管理;另一方面,学生是有鲜活思想并有着极强发展诉求的个体。因此,在高职院校构建法制校园的进程中,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也呈现出法制性和人文性并存的双重性,即学生管理工作既要体现法律法规的张力,又离不开教育工作者饱含情感的教育和关怀。

(一)学生工作的法制性

高校学生工作的法制化是指高校按照国家及教育行政部门的法律法规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全程化管理和服务的学生工作模式。建设法制学校是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正常教学活动和学生教育管理的基本保障。一份治校要求高职院校的教育各项活动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这既规范了教师的权限,也保证了学生的合法权益,彰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工作法制性的真谛是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强调法制学校建設和法制教育,是以制度形式存在的固定化、形式化的“硬约束”,体现的是高职院校学生工作者按照国家和学校的相关法律、规章开展日常管理和教育活动的显性前台文化。

(二)学生工作的人文性

教师职业的内涵在于“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有学问可为师,有德行亦可为师。从人的社会性来看,培养德行应该是教育活动的首要功能。因此,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离不开教师的言与行,教师的“言”与“行”既要有教育的力度,又要有情感的温度。学生工作人文性的核心是道德与情感,强调以德育人、以情感人,是以校风、学风、舆论氛围、班级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师德等文化形式存在的无形、渗透性的“软影响”,凸显的是高职院校学生工作者作为教师这一职业角色以德育方式育德所应有的职责,也是他们基于教育法律、校纪校规而又浸透教育者道德、情感等因素开展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隐形后台文化。

二、高职院校学生工作中的法制规范

(一)法治理念渗透进高职院校学生管理

随着我国法治社会构建的日渐完善,高等学校的法制化建设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这里所说的法制建设有两层含义,一是国家层面的有关学生教育和管理的法律法规;二是学校层面的具体的学生管理规定。经过几十年的普法教育,法治理念已经逐步融入高职日常管理的诸多方面。其一,高职院校依法治教,以法治学的体制机制基本形成。教育主管部门在制度建设、保障体制和监督管理等方面形成较为完善的顶层设计并制定了具体的运行措施,强化了学校领导和职能部门依法办学的意识和能力。与此同时,当前许多高校正在探索高校章程建设,高校章程建设加快了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脚步,为高职院校的治理能力提升做出了良好的示范。其二,学校法制教育制度化、常态化。首先,高职院校组织教师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学习和落实国家教育方针、规范教学行为,明确教师的权利、义务与职责,维护教师合法权益,切实提高广大教职员工依法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参与学校管理的能力。其次,加强和改善学生的法制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掌握法律知识,培养法治理念,落实制度、纪律的约束力和法律的威慑力,做到人人懂法、人人守法。其三,学生的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显著增强。在合法权益受到挑战和危害时,学生开始习惯于理性思考,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无规矩不成方圆”,实现学生工作的法制化,对于加强大学生的法制观念,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强化对大学生的行为指导、教育和管理,促进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适应现代高职院校稳定与学生发展的重要方式。

(二)高职院校学生工作中法制规范的基本形式

法律规章、校纪校规等制度的完善对于学生的教育和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完善的制度能有效地体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作为一个公民,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是应尽的义务,作为一个学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是必须履行的责任。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基础薄弱,自我学习能力不强,人生价值目标不够明确,依赖性强,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因此,要想形成良好的校风和学风,必须要研究学生的心理和行为规律,依法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促进学生工作由他律到自律的转变,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教育和管理是高职院校学生工作中的基本形式。学生工作者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依法治校,按照教育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日常的教育和管理。例如,对学习优秀和实践活动优秀者进行奖励,对行为失范的学生进行处分。但无论是褒奖还是惩罚,学生工作者都是按照事先厘定“规则”进行评价的,这些规则体现了学生管理的规范性和教育性,保障了各教育主体教育权利的实现和教育义务的履行。

三、高职院校学生工作中的人文关怀

(一)学生的成长成才不能缺失人文关怀

学校是育人的场所,我国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学生是有积极诉求的个体,不能仅仅依靠冰冷威严的法规制度加以约束,需要充满温度的道德感化,更需要体现师生互动交流的人文关怀。高职院校最大的特色和优势在于实践(实训)教学,构建实践育人的平台,实现学生在实践中的成长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实践育人的过程需要教育者恪守以生为本的原则,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在日常教育管理中要始终贯彻道德教育的“善”和人文教育的“美”,因为教育的首要之义便是培育有道德、有理想的人。

(二)高职院校学生工作中人文关怀的基本形式

教育教学活动是高等学校的基本形态,学校的基本职能是教给学生知识与技能,但是学校最重要的功能却是帮助学生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即培养德才兼备适应社会的个体。在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中,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无疑是实现人文关怀的最佳路径。教师的教学、学生管理以及社会实践活动都少不了教育的“真”与“情”。只有学生工作者充满真情、友爱的引导与服务,才能实现以情感人和服务育人的目标。

诚然,学生日常的教育与管理也可以倾入教育者的感情和关怀,但是法律规章、校纪校规的威严规定并延伸了它的刚性,束缚了教育和管理的力度和效果。对于教育活动来说,任何时候,管理只是一种手段,而并非教育的目的。因此,需要引导和服务这一柔性教育形式的弥补。引导在于循循善诱、谆谆教导,服务在于爱心和耐心,着眼学生的成长成才,引导与服务更加注重师生间平等的沟通和情感的调节,这种形式学生易于内化于心,引发思想的共鸣,从而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目标。

引导与服务的路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立足道德教育模式的转变。学生工作者的道德教育要摒弃传统制度德育(知性德育)的束缚,避免道德教育仅仅局限于理论知识的传递,应深入学生实实在在的生活空间。生活德育理论倡导道德教育要立足学生的生活,生活德育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学生有着切己的体验和感受,道德教育就是要让学生“过”有道德的生活。生活化的德育是道德的,道德的教育才能成就道德的个体。二是大力倡导人文教育。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精神,融入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完善第二课堂和素质教育基地建设,注重学生的品德养成教育,培养大学生传承历史、塑造人格,明辨是非,铸造信仰。

四、高职院校学生工作中法制规范与人文关怀关系的思考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法律规范与道德情理的博弈共存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直以来都呈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历史上文化与思想流派众多。但是,毋庸置疑,儒家和法家思想是影响传统中国社会世人为人处事最深的两大主流思想。儒家文化主张“仁”与“德”,倡导仁义礼智信,讲求德治;法家则宣扬“法治思想”,倡导严刑峻法,讲求法治。在国家治理方略上,德治与法治的博弈共存是几千年来中国传统社会最为常见的状态。在传统中国社会的变迁中,有一个永恒的规则:在社会的日常运行和管理中,国法的影响力始终难以超越伦理道德和家训家规之上。深受儒家文化影响至深的中国人,虽逐渐认可法治并也已具备基本的法治意识,但在法治的基础上还是更加强调自我修养、伦理道德和人文教化。“法律不外乎人情”便是中国传统社会中国人处世观念最为真实的写照。在人际关系中,与冷酷的严刑峻法相比,处在复杂人情利益链中的中国人更加倾向于充满感情温度的道德感化和人文情理。

法律规定了人们行为的边界,人文情理则突出了人们行为方式的价值取向,传统文化中法律与道德、法律与情理的这种关系为高校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奠定了深厚的文化根基。

(二)高职院校学生工作应是法制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说:大学是宇宙的一面活镜子,是一个社会,是一种融自由与纪律为一体的国家。“纪律”和“自由”的共存是现代大学的特性。对于高职院校学生工作而言,法制规范夯实了学生管理的基础,人文关怀则升华了学生教育的内涵。依法治国体现的是法治精神,法治精神的实质是民主,高职院校学生工作要遵循助人成长成才的根本要求,体现民主管理,凸显师生平等,充分体现学生的合理利益诉求,学生工作者的人文关怀是高职院校实现学生管理人性化的重要路徑。依法治校与人文关怀两者之间不是对立对抗,而应是相辅相成,彼此互补,相互促进的关系。在学生工作中,对学生依法教育和管理与教育者的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两个重要方面。一方面不能过分夸大法制管理的内涵与外延,另一方面也不能将可以用情感调节的行为与用法律规范的行为相混淆。归根结底,学生工作法制化是为了教育学生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其健康成长。人文关怀则是为了提升大学生教育的层次和水平,涵养人文精神,促进其素质的全面提高。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特色组成部分,将培养更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作为自己的办学目标。若要有效地实现这一目标,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应该坚持德育首位和智育本位相结合的原则,将法制规范和人文关怀贯穿于学生管理工作的全过程。有鉴于此,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要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法制规范与人文关怀的和谐共生与协同育人应该成为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常态。

参考文献:

[1]张文峰.高校依法治校刍论[J].高教探索,2004(1):35-36.

[2]卓雄,项传军.浅议人本理论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运用[J].高教探索,2003(4):15-16.

[3]鲁洁.生活·道德·道德教育[J].教育研究,2006(10):4-5.

[4]孟蕴华.论大学生管理的法制化与人性化[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1):38-39.

[5]文士博,苗方朔.论高校学生工作的法制性[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125.

作者:吴玉剑

上一篇:数学知识素质教育教学论文下一篇:企业专业教学战略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