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小学生教育管理之我见

2022-09-10

开学伊始, 学校就要求各班对留守儿童信息进行统计, 经统计, 学校现有715名学生中, 因父母外出务工、离异、死亡等各种原因造成暂时留守的学生高达438人, 占全校学生总人数的61.3%, 据了解, 部分农村学校的留守学生还大大超过了这一比例, 农村学校留守学生的高比例已不容忽视。这些留守学生, 由于长时间和父母分离, 造成“生活上缺人照应、行为上缺人管教、学习上缺人辅导”, 对学习和生活缺乏热情和自信心, 导致学习成绩差、行为习惯差、厌学倾向严重等诸多不良问题。众所周知, 对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 已经成为社会、家庭、学校共同高度关注的问题, 作为学校和教师, 我认为,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尝试与探索。

首先, 学校和老师应给“留守儿童”以更多的关注和关怀。教师与“留守儿童”要交朋友, 多关心、爱护、照顾、理解他们。安全上, 要时刻提醒;生活上, 要尽可能提供帮助;心理上, 要细心观察, 多方沟通;学习上, 要多予指导;交往上, 要鼓励他们融入大班级集体中, 减少其心灵的孤独和寂寞, 使其保持活泼开朗的学习和生活心态。增加情感投入, 用心去爱他们, 用情去感化他们, 千方百计从情感上弥补他们在家庭中的感情缺失。要了解留守学生的家庭环境和生活状况, 管理、指导他们的吃、穿、住、睡等问题, 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用爱心去抚慰留守儿童脆弱、孤独的心灵, 使其把对父母的依赖转到对老师的依赖, 从而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目的。

其次, 学校要建立“留守学生”专项档案, 档案资料应全面反映“留守儿童”的情况, 包括“留守儿童”姓名、年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性格特征、学习动机和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 与代管人的融洽程度, 与打工父母的沟通情况等;监护人的基本情况, 包括姓名、年龄、文化程度、性格特征, 重点是监护人如何对孩子进行管教等;“留守儿童”父母的基本情况, 包括姓名、年龄、文化程度、工作单位及工种、经济收入情况、对子女的希望要求、与子女联系沟通情况等。

第三, 充分发挥班队组织作用, 经常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 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班队会, 激发留守学生的兴趣, 增强其自信心。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 培养合作精神和自信心, 使其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第四, 教师要经常家访, 利用“五一”、“十一”、春节等学生家长返乡的机会和学生父母面谈, 通过电话、书信、网络等与家长取得联系, 使父母能较为详细地了解孩子, 以便更好地进行家庭教育;对于留守学生出现的不良倾向和在校内外暴露出来的问题, 要及时与家长沟通;同时开通“亲情电话”、“亲情聊天室”等渠道尽可能地让孩子与父母取得联系, 每月定期通过电话、网络聊天, 让家长对孩子进行“遥控教育”。

第五, 要落实帮助“留守儿童”的责任机制。学校教师实行“代理家长”制度, 规定定期谈心、帮助的内容;同时学校要建立关注“留守儿童”生活的后勤保障机制, 使留守儿童在学校不仅有丰富的学习生活保障, 而且能养成节俭、卫生的生活习惯等。在班集体为留守学生集体过生日, 唱生日歌, 送小礼物, 送祝福等。从而使学校形成全方位帮扶“留守儿童”的制度机制, 以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 农民进城不仅是我国现代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必然产物, 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农民工及其子女是一个特殊的庞大的群体, 留守学生现象是社会发展一定时期的产物, 是国家经济发展阶段中的一个特定事物。在目前全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下, 这一现象还将继续存在,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一项现实而艰巨的工程,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 高度关注。用爱心、热情努力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让我们携起手来, 为留守学生撑起一方晴朗的天空, 为国家经济发展乃至社会的长治久安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上一篇:浅谈国画艺术品在中式风格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下一篇:高考英语中阅读理解的困境及解题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