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医学论文

2022-04-20

[摘要]伴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信息化越来越普遍地应用到教育教学领域,越来越多信息化手段的出现为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信息化教学医学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信息化教学医学论文 篇1:

信息化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从医学免疫学教学特点出发,分析了教学模式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最后提出信息化在医学免疫学中的应用措施,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信息化 医学免疫学 教学

1.引言

医学免疫学是护理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一门多学科相互渗透极强的前沿学科,其研究的主要对象包括免疫系统的组织组成、免疫系统的功能以及医学免疫学理论和技术,在疾病预防、诊断及疾病治疗中的相关应用。医学免疫学与其他相关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等各学科紧密联系,在疾病的研究、诊断和预防中起到重要作用。虽然目前我国的医学教育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仍然存在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方法不当等问题,影响了医学人才的培养。因此借鉴国内外成功的教学经验,结合我国医学教育现状,进行医学教育改革,培养创新性医学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医学免疫学课程特点

医学免疫学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相关教学,使学生掌握并熟悉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以及相关性免疫疾病发生的基本免疫机制,并适当了解免疫学在整个生命科学研究中的作用。该课程具有以下特点:

(1)涉及繁多的基本概念,教学是围绕抗原的清除而开展,各个知识点间是环环相扣的,如果其中一个环节不懂,就导致其他知识的学习无法进行。

(2)内容枯燥,且极为抽象,很多知识点看不见、摸不着,其研究本质涉及的是分子与分子、分子与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全靠理解记忆,因此学习难度较大。

(3)医学免疫学与其他学科紧密相连,理论与实验技术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相互渗透。

(4)免疫学知识发展迅速,很多新理论、新技术更新较快,学生难以接受。

3.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性

由于医学免疫学内容抽象,逻辑性较强,且其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发展迅速,使得医学免疫学成为一门较为难学的课程。虽然医学免疫学发展迅速,基本理念和基本技术不断更新,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医学免疫学的教学特点。大多高职院校现阶段仍然由基础医学的教师担任教学任务,由于这些教师缺乏临床实践经验,无法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相联系,使得教师的知识体系存在缺陷,不能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有效地结合起来,学生在接受知识时更加困难。另外课堂教学方式大多为以教师为主体,采用灌输式教学方式,这样在课堂上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此外,由于学生之间理解的差异性,使得一些学生听懂了,有些不懂的现象发生,但是由于任课教师对学生的不了解,不能制定合理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情况参差不齐。另一方面医学免疫学教材没有实时更新,内容和结构组织存在很多不足,这样造成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象。

4.信息化在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4.1 合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

由于医学免疫学课程中的理论较为抽象,大多教学中常常使用多媒体作为教学辅助手段。然而很多教师对于多媒体的使用存在错误的理解,课堂上只是将所教授的大纲内容简单的制成PPT幻灯片,然后将PPT中的文字读出来,这种教学方式产生的教学效果较差。教师应当合理利用多媒体手段,使课堂内容丰富化,在进行PPT幻灯片制作时,可以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动画以及视频等多种资源整合起来融入到PPT中,然后将提纲性、趣味性的文字作为主要文字。另外,教师还要学习制作幻灯片技巧,通过适当的特殊功能美化幻灯片效果,如将一些静态图片通过多种组合方式制成动画,使复杂的医学过程更加生动形象,这样既能够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又能够突出教学重点。除此以外,教师不能单纯地依靠多媒體教学而完全放弃了板书教学。由于幻灯片展示缺乏提纲整合性,一些学生在学习之后常常忘记所讲知识属于哪一部分,因此需要教师将所讲授知识借助板书形式展现出来,使教学进度及教学内容更加明了化。

教师还可以针对医学免疫学基本理论的最新进展,在上课前要求学生自选专业主题或者提供学生大致研究方向,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书籍、网络等资源,收集相关资料,形成讨论题,这样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达到监督学生是否学习的目的。另外,鼓励学生增加大量FLASH动画内容,学生将分子及细胞更加形象化,动态演示分子与分子、分子与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重复学习。总之,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将传统板书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发挥其各自特有的优势,提高教学效果。

4.2 充分利用专业网站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免疫学等医学学科的飞速发展,大多医学基础课将最新的医学内容纳入到教科书中。然而由于新知识更新较快,书本上的内容无法跟上时代的发展。因此需要学生在掌握本课程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扩展学习范围,使学生主动搜索文献资源。学生可以利用国内外专业的医学专业网站,阅读前沿医学科学文献,发挥网络技术的实时性。同时医学免疫学专业学生由于学习任务较重,很难有充裕的时间进行互联网等资源的自主学习,教师可以通过学科专业网站,根据教学需求,为学生自主下载课外补充材料,加强学生阅读文献的主动性。

4.3 建立健全的网络教学系统

利用网络资源建立健全的网络教学系统,教学系统可以将授课讲义、学科试题库、课堂作业、专业相关素材以及师生交流纳入到系统中。任课教师将教学讲义上传至系统,学生在课下也可根据讲义消化课上内容,缺课同学还可以自行补习;任课教师还可以在线布置作业,学生需在线完成考试及相关作业内容,教师在线进行批改,这样既节省了时间,还可以考查学生学习效果。在师生交流版块中,学生可以进行在线提问或者发表个人见解,使学生与教师之间达到有效的沟通。

5.结论

总之,在医学免疫学教学实践中,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根据教学改革效果,实时改变教学模式,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苗英慧,郭艳丽.如何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高教高职研究,2011(27):204

[2]卓玛.浅谈提高医学免疫学教学质量的体会[J].西藏科技,2012(7):35-37

[3]戎瑞雪,王蓓,王晓辉,赵丽君.医学免疫学的教学改革[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0(12):106-108

[4]钱程,陈国友,王全兴,于益芝,曹雪涛.医学免疫学理论和实验课程信息化教学模式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9(12):749-751

作者:付姗姗 陈素云

信息化教学医学论文 篇2:

信息化教学在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  伴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信息化越来越普遍地应用到教育教学领域,越来越多信息化手段的出现为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主要介绍了在中医学基础这门课程中,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及实际应用情境,并且通过这些教学手段的应用,分析了信息化教学在中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优势,证明了合理使用信息化教学对提高中医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可以为其他相关课程的信息化教学开展提供示范。

[关    键   词]  信息化教学;中医学基础;教学

一、引言

信息化教学是以信息技术手段为支持,服务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结合现代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理念的新型教学形式。在新时代“互联网+”背景下,笔者尝试在本学院的中医学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信息化手段,尽量使晦涩难懂的中医理论知识变得更加简单化,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接受,使中医学基础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逐步提高。

中医学基础是卫生类高等职业院校中中药学专业和中医康复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此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病因学说、病机、诊断、辨证等几方面,理论知识较多且内容多抽象难于理解。目前,中医学基础课程在教学方式上过于传统,主要还是靠教师单纯的灌输式理论性讲授。因此,课堂吸引力不足,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习过程中困难重重,无法建立中医的学习思维模式。

二、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

在信息化教学飞速发展的时代,各种各样的信息教学平台不断涌现,这些平台在教学中的合理使用,相较于传统教学手段有很大优势,笔者在中医学基础的教学中常选用的教学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智慧职教云

智慧职教云平台是一个整合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建设成果,面向全社会的职业教育数字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和在线教学服务平台,由高等教育出版社负责建设和运营,具有网页版和手机端两种方式,方便师生登录使用[1]。教师可以在该平台上整合相关课程适用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整理出课前学习指引,学生按指引进行自学,使其更加科学、合理,可以帮助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智慧职教云平台上有很多关于中医学基础的课程资源,教师可以在课前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资源,如微课、教学视频、课件等,为学生整理出课前预习指引,学生按指引进行自学。学生可以有更加完整的预习过程,预习安排会更加科学、合理。在此平台的教学资源的合理应用下,学生可以明显提升预习的效率和学习效果。

(二)蓝墨云班课

蓝墨云班课是一个融入人工智能技术的免费互动教学平台,基于移动互联环境,有手机和平板的移動端和电脑的网页端。教师可以在云班课上按照课程创建专属班课,学生使用班课号加入,软件可以提供签到考勤、头脑风暴、资源推送、测试活动、答疑讨论、投票问卷、作业任务、课堂表现、无线投屏等多种互动教学工具[2]。课堂实际应用中,教师可以提前将班级学生进行分组,利用此平台发布不同的课堂任务,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任务的完成。任务的发布可以通过头脑风暴、问卷调查、轻直播等多种形式。学生通过平台完成课堂任务的课程,提升了学生之间沟通与团队合作、分析总结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效地增强了师生间的互动。此平台可以和任务驱动教学法有效结合使用,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同时教师可以利用该平台完成学生课后复习情况的数据收集及分析,及时掌握学生的复习及作业完成情况,提升学习的针对性,使教学更加高效。此平台可以记录学生全过程的学习行为,很好地实现了对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为教师反馈有效的教学数据,从而为不断创新变革教学模式奠定基础。

(三)问卷星

问卷星是国内最早也是目前最大的一个专业的免费在线问卷调查、测评、投票平台,具有高效率、高质量和低成本的优势,功能强大且全面。随着信息化教学的不断普及,问卷星也逐渐出现在教学课堂中,此平台可以满足很多日常的教学需求。在实际课堂应用中,教师可以利用问卷星提前设置简单的随堂小测试,在课堂中随时发布,学生及时利用平台完成课堂小测试。由于问卷星具有即时数据反馈分析功能,教师可以根据测试结果及数据分析,及时掌握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通过这种方式,教师不仅能迅速获知本次课的教学目标的完成程度,还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之处,便于在教学中及时修正,并对学生出现的疑点、难点进行重复、深入的讲解,可以更好地完成课堂教学目标。

(四)MindMaster软件

MindMaster是一个简单易于操作的思维导图设计的开发工具,思维导图是以问题或者某一主题为中心,通过大脑对知识点进行加工、分类,使其成为中心主题向外发散的分支上的子主题,而每一个子主题若还包括较多的小知识点,可以再向外发散形成更低一级的分支,以此形成有条理的思维模式[3]。思维导图的绘制简单易学,可以用笔在白纸上手绘,也可以借助电脑使用思维导图软件绘制,使用软件制作思维导图更加符合信息化教学的要求[4]。在课堂应用中,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此软件绘制思维导图,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联想迁移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中医学基础的课程学习中,很多概念具有极强的相似性和抽象性。例如在学习心病辨证时,心气虚证、心血虚证、心阴虚证和心阳虚这四个重点证型的鉴别,学生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发现证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明显提高了对相似知识辨别的理解效率。

三、信息化教学在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一)加深学生对中医知识的理解

中医学基础这门课程在传统教学模式下,主要依靠教师的单纯讲解,受困于中医知识的晦涩难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困难较大,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欠佳。因此,在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中,教师应当尝试不断引入丰富的信息化手段,利用多种多样的平台和资源,全方面解释中医理论知识,利于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在信息化教学的课堂实践应用中,丰富的多媒体资源能够将传统中医学中的理论概念更加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例如中医舌诊和脉诊的知识,内容抽象,在传统课堂上老师就只能借助书本资料通过干讲的方式教学,学生无法实际理解不同舌象和不同脉象的特点和适应证。在信息化课堂上,教师便可以使用各种多媒体技术进行全方位的讲解与演示,学生可以通过图像、视频等可视性的教学资料,提高对中医学理论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理论理解能力,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及教学效果,为中医学基础课程的发展添砖加瓦。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

兴趣是一个人力图认识某种事物或参加某种活动的个性倾向性,是获取知识的动力。高职院校的绝大多数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尤其是面对中医学基础这种以传统讲授为主要教学方式的课程,学生普遍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教师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将信息化教学不断引入课堂中,相比于传统的课堂教学,信息化的课堂教学丰富多彩、灵活多变。由于有了各种信息化教学平台和软件在课堂中的使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显著提高,平台的合理使用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些学习平台和软件中整合了大量中医相关学习资源,包括文字、图片、視频、微课等多种形式,为学生课余时间进行自学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也使他们的学习有了更加自主的时间和空间。信息平台的使用还可以督促学生的课前预习、课中学习及课后复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达到温故而知新,力争使学生养成终生学习的好习惯。

(三)促进教师的持续学习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多采取常规的知识讲授法和幻灯片演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来进行课堂教学。而在信息化教学时代,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探究能力。所以教师教学方法的重心要从教师的“教法”逐渐向学生的“学法”进行转移。为了快速适应信息化教学的发展要求,教师要不断进行多方面的信息化学习,包括多接触各类信息化资源,多了解信息化教学平台,多掌握信息技术的教学操作技能等。通过不断学习,教师可以逐步尝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适当的信息化技术手段,从而在反复教学实践中逐渐摸索出适合课程需要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和信息化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笔者认为,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师的重点应在于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教学方法的恰当选择。教师只有协调地整合各类信息化教学资源,同时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和教学重点、难点开展各类教学活动及进行教学设计,才能保证成功地完成信息化教学任务。所以在目前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下,教师应终身学习,将现代教育理论和信息化教学技术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不断提高课程的优质性。

四、结语

信息化教学是现代化教育的发展趋势,“互联网+”新时代是我们教育信息化的重大机遇,信息化时代的出现既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潜力,又能激发一线教师的应用热情。中医学基础是一门历史悠久的传统中医课程,面对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使用,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教师要做到充分利用信息教学技术对课程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一定能显著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使高职院校的学生在以后的实习就业岗位上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陈梅,刘江越,李自臣.基于“智慧职教云”的混合式教学探索[J].黑龙江科学,2019(1):25-27.

[2]陈凤华.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39(1):93-96.

[3]杨艳蕾.课堂教学中正确绘制思维导图刍议[J].教育科学,2015,31(4):32-35.

[4]华晓宇,陈国明.应用视角下思维导图软件的比较与选用策略[J].现代教育技术,2016,26(1):108-112.

◎编辑 马燕萍

作者:史洁

信息化教学医学论文 篇3:

整合信息化教学策略在医学检验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摘 要:本文对整合信息化教学的产生背景及其应用的必要性进行简单概述,在此基础上分析整合信息化教学策略在医学检验教学中的应用方式,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整合信息化;医学检验;教学模式

信息化教学在目前的许多学校和教育机构中得到了普遍推广,其中包含了多种不同类型的信息化教学技术,也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显著提升。在医学检验课程的教学中,通过对各类信息化教学资源及教学方式的整合,有利于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1 整合信息化教学策略概述

信息化教学是在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信息技术的运用,对教育资源和教育过程进行优化的教学方式。其主要特点在于教学过程中需要应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使得教学质量与效率得到显著提高。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下,教学理念、组织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技术和评价方式等一系列因素都应体现信息化要求。目前常用的信息化教学方式主要包括多媒体教学、微课教学、网络课程教学等。整合信息化教学策略是以TPACK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模式,能够将技术知识(TK)、教学法知识(PK)和学科内容知识(CK)三者进行有效融合,确保教学内容能够紧密结合实际工作需求[1]。同时在信息化教学的基础上,将教学课程与工作实践、实验与理论等层面进行结合,从而提高教学工作的实效性。

对于医学检验专业,其培养目标在于培养专业的医院检验科人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目前医院检验科的实际工作情况,制订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当前多数医院的检验科都采用了实验室信息系统,而一些学校的医学检验专业并未开设与之有关的课程,使得教学工作与实际应用存在差距。因此在整合信息化教学策略的要求下,需要进行加强实验教学、理论教学与信息化教学之间的整合,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做出优化。

2 整合信息化教学策略在医学检验教学中的应用

在医学检验教学中,可以从实验教学、理论教学以及实际检验工作三个层面应用整合信息化教学策略。应用过程中需要事先建立相应的检验综合实训平台,对LIS工作流程及模块进行模拟。其主要功能应包括安排实验任务、进行教学评价、储存实验数据、质控分析以及生成检验报告等。在此基础上结合信息化教学手段完成教学目标。

2.1 根据实际工作过程设计实验教学流程

利用检验综合实训平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医院的LIS工作过程进行模拟,但同时二者之间也存在区别。在设计实验教学过程时,既要确保符合实际工作特点,也要达到相应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实验教学流程的设计上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利用检验综合实训平台中的临床检验项目申请模块,进行实验任务的发布或提交实验设计;利用标本采集与核收模块进行标本信息录入;通过质控分析管理模块完成质控分析与管理;利用标本检测模块进行标本的实验检测;利用检验结果审核模块提交实验结果,教师对其做出评价;借助检验报告发布模块完成检验报告的发布,以及提交实验报告。

2.2 合理安排实验任务

医院检验科所采用的实验室信息系统具备包括获取申请单、接收上机结果、数据传输、报告审核等多方面功能,由于其功能较为复杂,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保证足够的理论课程学习时间,需要对LIS中的各项操作进行合理選择,完成对实验任务的安排。比如在实验任务的设计上,可以分为基本技能任务、独立主线任务、拓展任务与奖励任务几种类型,同时在教学要求、任务本身的要求等方面也存在区别。其中,基本技能任务主要侧重于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教学要求上需要反复进行操作练习以确保操作熟练;独立主线任务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项完整的检验项目,要求学生提交检验报告单;拓展任务的要求为保证较高的检验报告质量。教学上要求学生提交实验报告;奖励任务的要求在于突破教学难点,要求学生能够提交分析报告。

2.3 结合有效的信息化教学平台

应用检验综合实训平台时,也需要配合相应的信息化教学平台,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效整合。其中可以将医学检验综合实训平台与云课堂、移动网络客户端以及虚拟仿真技术平台进行结合。在与云课堂的整合过程中,针对某一教学内容,可以在云课堂平台完成课前预习、理论知识教学、教学结果分析以及教师评价,并利用检验综合实训平台下发实验任务、对检验申请进行接收、开展实验并出具检验报告。检验综合实训平台与移动网络端的整合方面,可以有效利用微课这一形式,开发相应的手机客户端,并建立数据互传功能,如果学生利用实验室设备获得检测数据,可以将其上传到综合实训平台当中。此种方式能够有效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教师可以在任意时间利用客户端完成任务的布置与教学评价。此外还可以将检验综合实训平台与虚拟仿真技术平台进行有效整合,虚拟仿真主要包括纯界面仿真、3D环境仿真以及VR仿真几种技术类型,实际教学时可以采取全仿真教学与虚实一体教学两种教学策略。其中全仿真教学是指教师事先发布检测任务,而后学生借助虚拟仿真仪器,完成实验操作过程,最后将虚拟数据传输到综合实训平台当中,通过这一平台对数据做出分析,最终完成教学任务。虚实一体教学是指利用虚拟仿真仪器,开展关于功能选取、界面设置、调试、校准等易错内容的训练,在完成训练后,需要运用真实仪器进行操作,最后将真实数据传输到综合实训平台当中,对数据进行分析。上述两种虚拟仿真教学方式都能够达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进行整合的目的。

3 结论

在医学检验教学中应用整合信息化教学策略,能够将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与实际工作内容进行有效结合,更有利于医学检验专业人才的培养。在实践过程中,要对教学流程及实验任务进行合理设计,充分结合信息化教学平台。

参考文献:

[1]赵红霞,王红丽.基于TPACK框架的医学教师混合式学习培训研究[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8(01):9093.

[2]刘怡,张浪千,陈婷,等.整合信息化教学策略在医学检验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06):971974,975.

作者简介:李永玲(1988—),女,汉族,陕西大荔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医学检验。

作者:李永玲

上一篇:语文教材原作管理论文下一篇:有效性政治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