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信息化教学设计论文

2022-04-29

【摘要】免疫学技术是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发展迅速。近年来,免疫学在自然免疫的识别与应答、免疫细胞的分化与发育、新免疫细胞亚群的鉴定与功能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免疫学检验技术已成为基础医学研究和临床研究的重要手段。医学院校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的创新型技能型人才,掌握学科前沿知识,是职业教育面临的新挑战。如何传授这些知识已成为一个有待探索的课题。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医学免疫学信息化教学设计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医学免疫学信息化教学设计论文 篇1:

高职病原生物与免疫学三级教学设计的分析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是高职医药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内容是由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两部分有机融合而成。本课程前后章节逻辑性强,内容多、学时有限,让任课教师很为难。而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感到知识抽象、难理解,学不懂。那么,如何提高教学效果是我们面临的一道难题。我们课程组认为以信息化教学为基础,以混合式教学为手段,以三级教学设计为思路的教学模式能够解决这一问题。经过两个教学周期的实践,效果令人满意。

三级教学设计的介绍

我们《病原生物與免疫学》课程选用的是人民卫生出版社三年制高职护理专业规划教材,共有32学时,需要学生掌握病原生物的形态结构、活动规律及与机体相互作用的关系,医学免疫学的基本理论与应用等知识;并能用所学知识指导日常工作中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和寄生虫病的防控,同时还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能力。

我们以典型的“白血病”病案为主线,充分利用病人疾病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典型临床表现为导入点,逐渐从“医学免疫学基础”的相关知识,引到“医学微生物学概述(总论)”“常见病原微生物学(细菌、病毒、真菌等各论)”,以及“人体寄生虫”。利用“免疫”这个关键词引出抗原、抗体、补体系统、免疫应答、临床免疫等比较难理解的概念;再用“抗原”逐步衔接各类病原微生物;用“免疫反应”与临床免疫护理技能相联系,最后形成闭环回归到“白血病”临床案例。整个教学过程中,穿插学生情感素质和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对课程做了三级教学设计,分别是宏观的课程设计、单元模块设计和微观的课堂设计。如果课程设计是吃透一本书的设计,那么单元模块设计就是项目化教学设计,是对每个篇章之间联系性的设计,而课堂设计则是具体实施的设计。没有好的课程设计和模块设计,就不会有好的课堂设计。

课程设计

做好课程宏观设计前提是依据课程标准,吃透教材了解学情,理清单元模块,分清课程目标和单元目标,理顺各单元之间的关系,才能做到纲举目张。如果没有做好这个功课,勉强应付教学去备课,则事半功倍!

单元模块设计

借助课程设计理清各单元之间的逻辑关系,归纳形成具有递进性的教学模块,针对每个模块设计教学课型。在此可引入混合式教学模式,将模块项目化,设计出不同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课前、课中与课后完成,同时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助能力的培养。

课堂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不仅能展现教师的教学魅力与人格魅力,而且能促进教学资源的研发,是教学的核心。如何设计好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对课程重难点知识进行剖析,利用教学资源和手段,设计教学活动,融入课程组的教学理念。一次好的课堂教学设计,可收获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课程设计是战略性的设计,单元设计是战术性的设计,课堂设计是操作性的设计。

三级教学设计中的几点建议

遵守设计思路的三个特性

思想性

理解教材,理清教材内容的逻辑思维过程,把握教材的导向,将教材的理念贯彻到教学设计中。教师只有站在教学理念的基础上,才能搞好教学设计,才能使教学过程呈现出多样化、可行化,才能制作出适合当代大学生的优质教学设计。每个教学步骤的设计是教师教学思路的体现,体现教师对教材的理解。

完整性

除了课程设计体现整体性外,还要考虑单元设计及课堂教学设计的完整性。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知识的完整性。

衔接性

教学设计不管是课程设计,还是单元设计和课堂设计,都要考虑彼此间的衔接关系,还有单元设计之间、课堂设计之间的衔接。衔接是思维的体现,是教师思路的体现。

注重课堂教学过程细节性的设计

课堂设计本身就是过程设计,不仅要对教学方法、手段、步骤、资源等进行精心设计,还应该对具体讲授内容、时间的安排、重难点剖析方法都要进行细致的设计,并且每个环节均具有可操作性。

不能忽略教学评价的设计

我们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师仅发挥导学、解惑的作用,再多的设计也是要让学生会学、能学、能做。因此,每堂课预留的课后作业和每个模块后的测试题都要能客观地反馈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因此,教学评价的设计要有针对性、客观性、科学性。

结语

三级教学设计从总体设计到单元模块设计,再到课堂设计,均需要将教材层层剖析,步步为营,精心设计好每个教学活动。功在课前,效在课上,这样才能实现满意的教学效果,最终达到对教学目标。

作者:朱钰叶 李瑗 马群绒 杨春辉

医学免疫学信息化教学设计论文 篇2:

微课在免疫学检验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摘要】免疫学技术是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发展迅速。近年来,免疫学在自然免疫的识别与应答、免疫细胞的分化与发育、新免疫细胞亚群的鉴定与功能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免疫学检验技术已成为基础医学研究和临床研究的重要手段。医学院校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的创新型技能型人才,掌握学科前沿知识,是职业教育面临的新挑战。如何传授这些知识已成为一个有待探索的课题。微课教学模式为免疫学检验技术教学提供了新方法,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科学的思维方法,而且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微课 免疫学检验 课程 实践

免疫学检验技术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学生未来工作的核心技能课程之一。免疫学检验技术课程分为免疫学基础、免疫分析技术和临床免疫三个部分。课程内容抽象,理论深刻,英语中有许多缩写。笔者自主设计微课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旨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免疫学理论,并将其应用于今后的工作岗位中。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育信息資源形式,以其独特的课程学习优势而受到广泛关注。

1.微课的概念

微课是指以教学理念为基础,运用多媒体技术,在五分钟内讲解知识点的音频或视频[1]。教材讲解、文献密集讲座、研究性进展也可以是教学方法、实验技能和实验过程的演示。微课是对教材知识的有效补充,它还包含与该学科相关的辅助教学资源,例如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实践测试、学生反馈和教师评价。因此,微课不同于传统的教学资源,是在此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2]。

2.微课在免疫学检验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在免疫学检验技术教学要求中,需要在理论知识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学习能力[3]。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学科理论知识和临床技术操作能力。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微课教学在这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2.1微课强化了课程的知识点,提高教学效果

微课的特点是突出课程的知识点,包括重点、难点和疑点。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微课教学的内容更加精炼[4]。免疫学检验技术课程专业理论通常概念丰富,用定义来解释定义,抽象且难于理解。例如,在引入多种免疫细胞、免疫分子和大量信号转导途径的同时,还需要开展抗原抗体反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花环形成试验等相关实验。这些概念很难从字面上理解和解释,微课可以针对某个知识点或特定问题使用少量的教学时间,有效完成教学任务,有助于学生快速掌握和加强课程基础理论知识。

2.2微课增加了课程的趣味性,提升学习效果

专业课微课教学有利于增加课程的趣味性,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当下网络通信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已经使自主学习成为可能。教师把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制作成微课,上传到网络,学生便可以随时进行在线学习,巩固课堂学习内容。

3.微课在免疫学检验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方案

微课在免疫学检验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不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完全替代,而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将信息技术与免疫学检验技术课程相结合[5]。加强教学,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3.1微课的设计

3.1.1教师要熟悉专业知识

教学不仅仅是传授教科书的知识。因此,在微课教学的应用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培养目标、平时积累的教学经验和具体课题来设计教学,而不仅限于教材内容。随着免疫学检验技术的发展,对免疫应答、免疫调节、免疫耐受等细胞及分子机制的认识不断深化。近年来,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感染等主要疾病的发病机制和预防策略的研究进展迅速。因此,教师需要及时准确地掌握专业最新研究进展,对这些重要而关键的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在教学实践中,为学生设计一系列专项微课,包括自然免疫应答、获得性免疫应答、自噬与免疫、病毒感染与免疫、肿瘤免疫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等,这些专项微课的应用有效地提升了教学效果。

3.1.2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在微课设计中,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对基础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考虑学生需求,在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基础上,拓展微课设计思路。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用良好的策略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取得良好教学效果[6]。例如利用微课视频详细演示自噬和免疫的过程,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自噬的动态过程,加深印象。

3.2微课的制作

如果说微课设计是考察教师的专业水平,那么微课制作就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在完成微课内容设计后,首先需要收集整理与内容相关的图片、幻灯片、动画演示和视频素材,然后借助录屏软件、动画制作软件、手机、录像机等设备进行制作。在微课制作过程中,你可以边操作边配音。制作视频需要编辑、整合、装潢、包装,形成完整的微课。

3.3微课的教学实施

3.3.1课前充分预习

课前,将所授课程的纸质教材发给学生进行预习,并将相关教材和微课程资源制作成资源学习包,上传到网络资源管理平台,提醒学生提前预习。

3.3.2课堂精心规划

在课堂上,要注意师生之间的交流,相互讨论,相互启发,深入讨论。教师首先介绍本课背景知识,播放预先准备的微课,然后让学生回答问题;然后播放与本课题相关的关键研究问题的微课,结合论文材料提出相关的扩展问题,分组讨论,然后由学生代表回答问题。最后播放与本课题急需解决的相关微视频。视频中,教师将总结本课题并提出一些展望。从头到尾,我们应该注意营造一个活跃的课堂气氛。

4.结语

免疫学检验技术课程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今后的学习和临床实践具有重要作用[7]。针对其理论性强、内容抽象的特点,结合应用微课的教学实践,探索新的教学思路。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对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8]。教师需要结合课程体系的要求和学生的学习进度,根据学生的反馈和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教学思路,不断发现教学的不足之处,寻找改进方法和途径。微课应用有利于促进教师的再学习,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9]。如何更好地应用微课提高教学效果,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并将成功的经验和方法推广到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学活动中。

参考文献:

[1]张丽.引进“微课”新模式,促进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J].考试周刊,2014(86).

[2]马爽,潘立辉.新媒体时代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应用研究[J].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8(1).

[3]李冉辉,赵兰华,文雅婷,游晓星.医学检验专业《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基层医学论坛,2017(11).

[4]曹琴.微课教学的设计原则和基本要求[J].教育,2016(32).

[5]苏琰,李融,蒋斌.基于信息化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免疫学检验技术课程中的设计研究[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8(2).

[6]吴燕.坚持有效教学模式 提高教学质量[J].教师,2018(13).

[7]唐洁.免疫学检验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2013(1).

[8]杨基峰,张松柏,胡霞,郑丽英,周诗彪.微课环境下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7(10).

[9]黄志芬.浅析微课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作用[J].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7(36).

作者:胡荣 黄金香 王海营

医学免疫学信息化教学设计论文 篇3: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兽医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兽医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以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专业和畜牧兽医专业4个班的2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实验组采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学,通过闭卷考试和调查问卷方法比较两组学生教学效果和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学生考试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P<0.05);调查问卷结果显示,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更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有利于基础知识的深入、长久掌握.结论:在《兽医免疫学》重点及难点内容的教学中应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显著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翻转课堂;微课;兽医免疫学

《兽医免疫学》是一门涉及基础兽医学、临床兽医学和生物学等多种学科的重要基础学科,是动物医学专业及畜牧兽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但学生普遍认为《兽医免疫学》较为难学,一方面是因为《兽医免疫学》知识点繁多、理论知识深奥,教学内容抽象、免疫反应过程复杂且知识更新周期短,学生很难在短期内理解;另一方面采用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方法讲授这门课,不但使初学者很难理解和掌握,而且容易丧失学习兴趣,知难而退.因此,改进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探索以学生为教学活动主体、提高学生能动性的新教学模式,是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主动思考能力,提高《兽医免疫学》教学效果的关键.

微课作为一种主题化、信息化的微型网络学习资源形式,相对于传统课堂具有主题鲜明、结构紧凑、传播形式多样、使用方便等特点,已逐渐被人们认识并在国内外迅速发展起来,开展了许多相关的教学实践[1].翻转课堂译自“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也可译为“颠倒课堂”,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2,3].在“互联网+”背景下,将具有多重优势、短小精悍的微课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相互结合,进行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已在国内外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4-6],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此我们在传统教学基础上针对《兽医免疫学》临床免疫学的内容设计了“以微课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课前自学与课堂强化”为主要形式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在部分班级开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活动,以期通过网络学习与传统课堂的高度融合,探索提高《兽医免疫学》教学质量,使学生能更好、更深地理解和更熟练地掌握《兽医免疫学》理论知识的新型教学方法.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甘肃农业大学2015级动物医学专业(公共卫生方向)及2015级动物科学畜牧兽医专业四年制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选择15公卫1班(56人)和15牧医1班(43人)共计99人为实验组,15公卫2班(56人)与15牧医2(45人)班共计101人为对照组.

1.2 教材及授课内容

研究对象均采用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崔治中主编的《兽医免疫学》(第二版)为教材,本次实验选择兽医免疫学中重点内容“体液免疫应答、细胞免疫应答过程”及变态反应的内容开展了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过程.

1.3 方法

实验组采取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照组采取传统的课堂讲授法(两组均由同一个老师代课).

(1)对照组

首先代课老师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精心准备了讲义,搜集各种形式的素材制作了深入浅出PPT课件,然后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以老师讲解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教学过程中注意突出重点与难点.

(2)实验组

分为以下五个步骤:

①教师制作微课

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和课程的教学目标,对体液免疫应答、细胞免疫应答过程及四种变态反应的内容进行梳理和分解,将其划分成了几个相互关联的学习单元,完成了微课设计,制作了時长约7min~11min的微课视频(录制过程中使用的软件是会声会影X6).

②引导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微课,实现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

教师通过手机、电脑的微信及QQ平台向学生推送微课视频,并利用微信及QQ平台进行答疑、解析难点问题.

③课堂检测微课学习效果,促进知识巩固

按照学号将学生4~5人分为一组,首先从每组随机挑选1~2名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基本问题,同组其他同学补充回答,老师答疑.检测同学们课下学习效果,并帮助同学们巩固课前学习内容.

④分小组讨论相关问题,强化学生交流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

教师为每组学生均提供4~5个与免疫现象或案例相关的问题,先组织同学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并教师鼓励学生团结协作,最后总结得出本组的正确答案.

⑤全班范围内讨论及教师点评,全面认识问题等能力

随机指定某个小组向全班同学陈述对本小组问题的讨论结果,并做解释说明.全班同学讨论答案的正确与否,必要的情况下可展开辩论,教师答疑并做点评.最后教师总结重难点及重点,完成学生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和掌握.

1.4 教学效果的评价

(1)闭卷考试

在期末考试闭卷考试的过程中,以附加题的形式对两组学生进行了教学大纲规定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及变态反应内容的专项测试,总分100分,最后对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

(2)课堂教学效果评价

通过问卷形式分别针对微课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与传统课堂比较以及是否愿意继续使用翻转课堂等相关的问题进行了调查.要求学生无记名如实填写.实验组2个班学生全部填写了效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99份.

1.5 统计分析

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用SPSS 10.0软件处理数据,组间比较用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期末闭卷考试成绩

对4个班的闭卷考试成绩及其分布范围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利用翻转课堂教学的实验组学生成绩明显比对照组学生的成绩有所提高,其中两个班50分以下的学生明显减少,而80分以上的学生明显增多(表1);两个实验班学生成绩及格率及优秀率均明显上升(如图1所示).

表2结果表明,实验组15公卫1班的平均成绩为极显著升高于对照组15公卫2班(P<0.01),;实验组15牧医1班的平均成绩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牧医2班(P<0.05).

2.2 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

实验组2个班的学生问卷调查的具体结果见表3.

3 讨论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指课前教师通过网络推送自己制作或引用的微课视频,课外学生通过互联网完成相关知识的初步学习,课堂上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讨论、答疑、讲授关键知识点等方式,促成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完成对基本知识的深度掌握[7,8].本研究利用翻转课堂模式(即课前学生预习+学习,课中合作答疑+练习巩固)授课,将传统模式(即课堂教师讲课、课后学生做练习巩固知识)颠倒了过来,课外布置学生学习微课,课堂教师组织学生讨论、答疑解惑、针对性提问总结,将课堂变成师生交流、学生分享学习收获的场所.这种模式既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又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師为主导教学理念,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灵活、主动,参与度更加广泛,学习兴趣更加浓厚;能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掌握所学知识点,提高学习成绩,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本研究发现,利用“基于微课的翻转教学”进行兽医免疫学相关内容的教学,实验组2个班学生闭卷考试的平均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及格率及优秀率明显上升,尤其是40分以下的低分学生数大大减少;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普遍喜欢学习微课及“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大多数学生认为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内容针对性强,更有利于有关知识的深入、长久掌握,且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模式.这表明在《兽医免疫学》的教学过程中,以微课为知识载体,采用探究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潜能,将学生由主动学习能力差,消极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转变为积极主动索取知识的协作能力状态,最终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明显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使教学效果得到大幅度提高.

本研究还发现,一方面,对于同样内容,学生课外学习微课及课堂讨论、教师答疑所用的时间往往会超过教学大纲要求的学时,大量的微课视频会导致学生学业负担加重;而且过多的微课视频同样能引起学生的视觉疲劳,甚至厌倦微课;另一方面,课前通过微课自主学习、深入思考对于部分基础比较薄弱、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则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及精力,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则能更快速、有效地传递知识.

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在《兽医免疫学》授课过程采取对其重点及难点内容进行翻转课堂教学,而其他基本内容采取传统教学,组成混合式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学生高效、深层次掌握该课程,提高教学效果.

——————————

参考文献:

〔1〕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0-12.

〔2〕Bergmann, J.&Sams, A. Flipping the Classroom [M]. San Bruno: Tech &Learning,2012.

〔3〕侯彦丽.微课支持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为例[D].河北师范大学,2016.

〔4〕曹玉娜.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微课教学模式应用研究[J].大理学院学报,2015,14(07):89-92.

〔5〕李晓倩,张再莉.翻转课堂联合微课在麻醉技能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08):39-41.

〔6〕张琼宇,胡晓军.微课应用于高职护理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教学的初步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5(2):226-227.

〔7〕张明洁.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基础教育论坛,2016(09):42-43.

〔8〕刘辉,王萍,杨成,等.基于翻转课堂的医学免疫学微课教学设计探讨[J].Basic Medical Education,2017,19(9):700-702.

作者:张小丽 马小军 刘磊 万学瑞 刘岗

上一篇:SAP人力资源系统管理论文下一篇:敦煌壁画启示动漫艺术创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