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控制下审计风险论文

2022-04-21

摘要:内部控制是企业防范经营风险,促进经营目标高效实现的重要手段,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相对独立,加强内部审计,可以提高内部控制水平,有效防范经营风险,提高经营效益,实现组织目标。本文就企业加强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建设作了相关分析。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防范控制下审计风险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防范控制下审计风险论文 篇1:

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与控制对策

摘 要:内部审计是现代企业有效运作、提高生产效益和管理科学化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工作,对内部审计存在的风险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内部审计的风险防范控制对策,以期能进一步促进企业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真正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关键词:内部审计;风险,成因;控制对策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内部审计的风险控制、工作目标和要求等均随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改变,企业经营方式的复杂化和企业信息使用者的多元化,使得内部审计的风险和任务更加艰难,内部审计风险日益增加。笔者认为只有认真分析和对待内部审计的风险成因并制定控制对策,树立和增强风险意识,防范和避免审计风险,并制定切实有效的控制对策,才能真正有效地发挥内部审计的功能,为现代企业有效运作、防止舞弊、堵塞漏洞与提高生产效益和管理科学化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 内部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

内部审计风险是指单位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对单位的经济活动、财务报告、专项经济等业务审计后,对存在的一些重大问题未能及时发现,审计报告结论不当或不全面而导致存在的审计风险。笔者认为,内部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内部审计传统工作形式的影响

传统的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往往仅仅定位于查错和发现问题方面,内审方法的工作形式仍以财务账项基础审计方法为主,主要审计目的是“查错防弊”,主要是既成事实的事后审计,缺失了在经营过程方面的事前、事中审计,很难避免经营风险和舞弊漏洞所造成的损失。在当前经济高速发展,信息经济的环境下,内部审计的工作目标、控制风险、控制程序等均随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改变,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种业务趋于隐性化和数字化,导致舞弊行为更易发生;传统的企业内部审计职能的单一性、滞后性影响了工作创新的积极性,内审人员风险观念淡薄,特别是经营方面过程控制的审计风险控制因素考虑较少,审计职能单一,审计技术落后,不能跟上形势变化,极易形成审计风险。

1.2 内部审计机构缺乏应有的相对独立性

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它在加强组织内部控制、防范经营风险、防止重大舞弊、提高企业效益、实现企业的共同目标等方面,具有外部审计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现实企业运行管理中,内部审计部门往往缺乏应有的独立企业地位,仅作为企业摆设或应付上级检查的部门,以致出现内部人控制的现实非常普及,不能确保审计范围的广泛性,审计行为受到限制,即使提出了审计意见或审计决定也难以得到落实,以及审计建议的适当采纳。在内部审计过程中,许多审计事项不可避免地涉及企业管理者和决策者,也有可能会引起这部分掌握企业实权人的抵触情绪,在这种环境下,内部审计很难站在客观、公允的立场上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管理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甚至出具虚假审计报告,从而带来巨大审计风险的隐患,这无疑会给企业的财务和经营带来损失。

1.3 内部审计人员业务素质的影响

传统审计基本是以财务审计为主,而对单位的经营管理、工程预决算、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综合性管理知识缺乏必要的了解和钻研,特别是在当今互联网络经济盛行,电子信息经济的应用技术对审计人员的工作业务能力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如果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知识结构单一,往往面临来自审计人员自身的职业判断水平低下的审计风险。

1.4 审计工作缺乏必要的质量控制措施

许多企业由于没有制定内部审计的质量控制制度,审计质量的好坏无从考核,缺少与之配套的奖惩和激励机制制度,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往往不高,不能主动参与到企业的管理过程中,对审计任务敷衍了事,审计报告不严谨,对审计发现的问题仅在报告中进行表象描述,而没有进一步提升存在问题的实质,轻易得出结论。由于没有制定审计人员应承担与检查、评价和建议相关的审计风险责任制度,缺乏必要的质量控制措施,内部审计人员并没有真正树立起必要的审计风险意识。

2 内部审计风险的控制对策

2.1 改进传统的内部审计方式,真正发挥审计内在作用

企业传统的内部审计工作主要是查错和发现问题方面,内审方法仍以财务审计方法为主,主要审计目的仍停留在“查错防弊”的阶段,这种审计在当前经济高速发展,信息经济的环境下,各种业务趋于隐性化和数字化,导致舞弊行为更易发生的严峻经济环境下,内部审计面临新的挑战。为适应形势的变化和企业管理的新要求,急需将内部审计工作重心从以往的财务审计转向富有建设性的经营审计上来,更加重视对经济和管理的过程审计工作,让审计参与企业的经营,使内部审计更多地关注风险和事前控制,使管理层决策更科学合理。只有将经营融入到审计中,才可真正发挥审计内在作用,从而改变传统的企业内部审计职能仅仅定位于查错和发现问题的工作局限性和单一性,规避企业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

2.2 确立内部审计的地位与独立性

独立性既然是内部审计的生命,内部审计没有了独立性就无法真正发挥其作用。现代企业制度强调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内部审计是企业自我监控和约束机制、保障所有者权益的手段,是管理体制的组成部分,其组织地位应是超然独立于企业的其他管理部门,而且这一地位在企业中必须通过正式章程加以规定。针对内部审计角色面临的尴尬定位和错位,以及存在于企业内部审计角色缺失或可有可无的现象,那么作为现代企业应在企业制度建设中,就应明确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企业地位,内部审计机构才能更好地体现其相对独立性和权威性,从而为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才能真正发挥企业内部审计的功能,内部审计是否独立,是内部审计工作能否真正起到监督作用的关键所在。例如:可在公司治理的高度,构建新的内部审计管理模式,建立董事会审计委员会领导下的内部审计机构,以增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2.3 建立完善的内部质量控制制度,制定内部审计的激励机制

建立完善的内部质量控制制度,内审机构应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要建立一套审计质量指标体系,以加强对内审人员工作质量的考核,对涉及的各项审计业务,尤其是要对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审计出具的报告、结论、建议等文件进行考核等关键性工作建立质量控制制度,减少或消除人为审计误差,及时发现和解决审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保证审计计划的顺利进行,得出公正、客观、有效的审计评价,降低审计风险。另外,做好内部审计工作,制定内部审计的必要的激励机制非常重要,审计机构除了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企业相关制度的规定完成审计程序和任务外,还需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与审计人员的绩效评价挂钩,对单位被审计事项提出的建议起到了规避风险或提高了企业良好的经营管理和效益作用的审计人员予以奖励,对审计工作人员为了完成审计工作而流于形式,没有起到监督和防范风险作用或对企业造成损失的予以惩罚。通过制定内部审计的激励机制,与审计人员的绩效评价挂钩,不但可以提高审计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而且使审计人员承担与检查、评价和建议相关的审计风险责任,树立审计的风险意识和效益意识。

2.4 提高内部审计人员专业水平和综合业务素质

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业务水平和综合业务素质是做好内部审计工作的关键性因素,在当前经济高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络经济普通应用的环境下,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内部审计的工作难度、风险控制、目标要求等都对内部审计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在工作过程中应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技能,能在具体的审计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审计案例,分析了解被审计对象的不同表现形态,运用辩证的逻辑思维方式,去感知审计事项中可能出现的实质性问题。同时,还应具有通过收集到的审计资料、信息等,通过系统化整理、进行综合分析,获取全面有效的证据,以透过现象看本质。可见审计人员不但要具备很强的审计专业水平,对经济法律、金融知识甚至是电子信息的应用技术都要掌握,所以说内部审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工作,是高层次、综合性的经济监督。另外,加强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也很关键,对于审计工作,不仅要考核业绩,还要评价诚信,防止因审计人员自身道德问题导致审计结论失真而带来的风险。因此,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业务素质与应对各种复杂局面的能力,对控制和防范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起着根本性作用。

2.5 更新审计思维,提高防范审计风险的能力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下,笔者认为更新审计思维,可以提高防范审计风险的能力,也是符合与时俱进,适应新形势发展的时代要求,具体做法是:(1)变被动审计为主动审计,重视审计的事前和事中监督功能。传统的内部审计工作任务往往是事后审计,工作被动,事先存在的风险没能及时规避和化解,在经济业务过程中很难杜绝舞弊行为,很显然已不符合当前的经济高速发展形势,我们可以更新审计思维,变被动审计为主动审计,变被动行为为积极行为,使内部审计工作始终贯穿于经济运行工作中,做到事前审计,事中审计的内部监督职能。(2)参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加强和完善监督职能。内部审计除了依照法律、法规来进行工作外,在企业的实际管理工作中还应更主动地参与企业有关管理制度的设计和制度建设,运用专业优势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订出更科学的符合企业实际利益的内部控制制度,使内部审计工作更易操作,堵塞漏洞,加强和完善监督职能,确保企业管理的科学化、效益化。

3 结语

在当前经济高速发展,信息经济的环境下,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内部审计的工作挑战和困难在加大,重视内部审计的风险防范和应对措施,与时俱进适应新形势变化,内部审计工作大有可为,必将为企业实现管理现代化、科学化,提高经营效益和管理水平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郑怡.企业内部审计问题探讨[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6,(9).

[2]黄志华.浅议内部审计风险控制与防范[J].消费导刊•理论版,2007,(2).

[3]张华.论内部审计的企业定位[J].现代商贸工业,2007,(12).

[4]张东银.企业内部审计的新对策[J].管理与财富,2006,(6).

作者:丘朝才

防范控制下审计风险论文 篇2:

关于企业加强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建设探析

摘 要:内部控制是企业防范经营风险,促进经营目标高效实现的重要手段,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相对独立,加强内部审计,可以提高内部控制水平,有效防范经营风险,提高经营效益,实现组织目标。本文就企业加强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建设作了相关分析。

关键词:企业;内部痕迹;内部控制

一、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企业经营风险也随之增加,对内部控制要求也越来越要。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来看,我国大部分企业都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但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内部审计的作用无法有效发挥出来,进而影响到内部控制失效。对此,企业必须认清现状,不断加强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建设,不断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促进内部控制的完善,进而推动企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二、企业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之间的关系

企业内部审计是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客观评价和监督的一种经济活动,通过审查和评价企业经营状况、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及有效性,促进企业加强经济管理,实现经济目标。企业内部控制就是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对企业经营进行管理的一种活动,内部控制以专业管理制度为基础,以防范风险为目的。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加强内部控制,可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从而全面地反映企业经营实况,方便企业制定科学的经营决策。同时,强化内部控制,可以规范员工的行为,使其按照相关规章制度办事,有效规避风险,提高经营效益。从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定义来看,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内部控制是内部审计的外部环境,从控制层次上讲,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加强内部审计,可以促进内部控制的完善,发挥内部控制最大效用;内部控制是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基础,只有不断内部控制机制,才能为内部审计工作提出有效依据,进而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作用越来越凸显,而企业要想稳定发展,企业应当正确认識两者的关系,发挥两者的协同效应。

三、企业加强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性分析

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之一,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就是风险,风险的发生不仅会影响到企业自身的发展,还会影响到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对此,有效防范风险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中之重。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作为现代企业建设的重要内部,其目的就是防范风险,保障企业经营目标实现,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面临的风险也会不断增多,在这样的环境下,加强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建设也越来越重要。企业只有重视起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建设,才能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作用,促进内部控制的完善,进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有效防范风险,促进自身的稳定发展。

四、企业加强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建设的策略

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面临的竞争也越来越大,经营风险也更加多样、复杂,而企业要想稳定地发展下去,就必须加强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内部审计可以促进内部控制的完善,同样,内部控制的完善,有助于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面对日益复杂的发展环境,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加强内部审计,从而有效防范经营风险。

1.革新内部审计手段

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使得企业内部审计内容更多,范围更广,这也决定了传统的内部审计方法不适用,迫切需要改进。信息时代里,计算机软件在企业内部审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而要想提高内部审计的有效性,企业在设计软件系统时,应当在各个关键部位、关键环节预留“计算机控制”的设置,以计算机软件取代传统的审计方法,通过计算机建立模型,实现风险评估、数据分析等一系列审计操作的自动化,从而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效率。另外,企业要加强事前、事后审计,以计算机技术为手段,对审计工作进行全面、动态化监管,保证审计监督的及时性。

2.增强内控意识

对于企业而言,其发展离不开内部控制,只有不断加强和完善内部控制,才能更好地规范经营,降低经营风险,促进经营目标的高效实现。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发挥内部控制应有的作用,企业必须增强内控意识。首先,增强企业领导层的内控意识,将内部规范和治理转换成企业的规范和行为准则,将内部控制工作提上日程。还要加强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宣传,提高企业全体员工的内控意识,使得企业全体员工认识到自己在企业经营发展中扮演的角色,从而更好地规范其行为。另外,企业要树立风险意识,对内部审计中存在的风险进行有效评估,并建立起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从而减少风险损失,降低风险发生。

3.明确内部控制目标

企业内部控制重点是围绕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环节来设置的。对于企业而言,其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经营风险也不断增加,而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有效防范风险发生,即使发生了,也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因此,在内部控制建设中,企业要结合当前形势,明确内部控制目标,既要充分考虑各项内部控制制度是否符合内部控制基本员额,更要做好内部控制体系的规划,认真检查关键控制点是否得到控制,所有控制目标是否合理、全面,进而更好地开展内部控制工作。

4.重构内部审计的组织系统

内部审计组织系统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保障,只有构建完善的内部审计组织系统,才能更好地约束和规范内部审计工作,从而促进内部控制的完善。首先,企业要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从制度上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全面实施;其次,结合内部审计工作的要求,建立配套的管理制度,对内部审计工作和内部审计风险做出详细的规定,改革内部审计管理模式,建立独立于经营管理活动的审计委员会,对财务内部工作进行全面审计和监督,直接向最高管理者报告审计结果,使管理者能够做出科学的决策。

5.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无论是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还是内部控制工作,都需要健全的制度支持,如果内控制度不完善,在相应的工作中就会出现冲突,进而无法发挥内控作用。对此,企业必须结合实际,完善内控管理制度。首先,企业要健全财务控制制度,严格执行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明确会计流程,严格按照制度规定来执行工作;其次,完善目标责任制,全面贯彻职、权、责、利统一的原则,做到职务到人、权力到人、责任到人、利益到人;再者,落实审查制度,对内部控制工作进行全面的审查,审查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合理、是否经济,进而更好地发挥内部控制制度应有的作用。另外,要完善监督机制,加强内部监督,从而避免投机取巧、以权谋私的行为发展,保证企业资金高效利用,促进企业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

6.加快企业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时代里,企业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必然。以往,企业各部门各自为政,缺乏协调机制,影响到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以信息化技术为手段,可以将企业各部门有效地联系起来,实现相互制约、环环相扣,从而推动企业的更好发展。因此,企业,应当加大信息化的投入,结合企业自身发展实际,构建一个统一的信息化系统,实现企业各部门业务的信息化操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利用信息化技术,可以对企业经营活动实行动态监管,从而保障企业经营目标的高效实现。

7.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实施情况的考核与检查

现阶段,虽然企业开始重视起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工作,也建立起了相应的内控制度,但是许多企业侧重于内控制度的执行,不重视内控结果的反馈与考核,以至于内控制度得不到完善和改进。对此,企业要想不断完善内控,发挥内控最大作用,就必须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实施情况的考核与检查。一方面,企业要定期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检查各部门是否按照相关规章制度来办事;检查内部控制制度在执行过程中是否遇到问题,并就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和改进;另一方面,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考核,对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给予一定奖励,反之,对于违反规章制度的要给予相应的处理,从而更好地发挥内控作用,达到内控目的。

8.强化内部控制工作人员的培训与管理

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是由人来负责,而要想促进内部控制工作的高效开展,强化内部控制工作人员的培训与管理尤为重要。作为企业,在组建内部控制工作人员时,要选用能力强、职业素质高的人,在进入岗位前,要进行岗前培训,提高内部控制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内部控制工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同时,要做好内部控制人员的考核,将考核结果与内部控制工作人员的薪酬待遇挂钩,从而更好激励他们的工作热情。另外,企业应将内部控制相关责任落实下去,明确工作人员的职责,从而更好地约束和规范内部控制人员的行为,促使他们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来工作,发挥内部控制工作责任主体应有的作用。

五、结语

综上,企业加强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建设是新经济形势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重要路径和手段。对此,企业要重新审视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之间的关系,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完善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相关制度,强化内部控制的监督与管理,从而发挥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应有的作用,为企业的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贾雪芳.汽车销售服务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的措施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20):32+35.

[2]崔佳.论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中的作用[J].江苏商论,2019(09):101-103+107.

[3]陈玲.企业加强内部控制与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策略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16):93-94.

[4]武海军.建筑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研究[J].财会学习,2019(18):246-247.

[5]雷晶竹.论企业内部审计对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重要作用[J].中国市场,2019(14):136-137.

[6]吴海星.中小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提高财务水平的策略分析[J].纳税,2019,13(10):136+142.

[7]劉学超.中小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研究[J].中国商论,2019(02):212-213.

[8]邓晏根.建筑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研究[J].财会学习,2019(01):188+190.

[9]孟晓康.浅议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与内部控制评价的联系和区别[J].商讯,2019(33):138.

[10]韩晓娜.内部审计在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中的作用分析[J].国际公关,2019(09):178-179.

[11]张彦锋.关于企业内部审计及内部控制关系的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9(04):234.

[12]孙丽芳.企业内部的审计与控制关系对企业发展的影响运用[J].纳税,2019,13(04):242.

作者简介:王一婧(1986.03- ),女,汉族,山西阳泉市人,本科学历,工作单位: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审计部,职务:科员,研究方向:煤炭企业内部审计

作者:王一婧

防范控制下审计风险论文 篇3:

浅谈基层审计风险嬗变中的应对策略

【摘 要】针对审计风险防范问题,本文从基层的视角,分析了审计风险嬗变的因果构成,提出了规避审计风险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基层审计;审计风险;风险防范;应对策略

一、审计风险嬗变的因果构成

由于受险因素不同,各地审计干部素质存在差异,各有着不同的共性和个性。(1)审计技能不足产生风险。在新的形势下,审计服务大局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对审计的期望值越来越大,经济社会发展对审计“免疫功能”作用的需求越来越宽泛,审计的科学发展需要向更高层次推进,资源环境审计、绩效审计、成本审计、工程审计等要全面深化推进。这些高层次的审计,明显不同于初期查错纠弊式的账项审计,需要较高的审计技能才能应对,其固有风险难以从账项上去分析判断,而风险嬗变是随条件变化而变化的。基层审计干部的思维定势还是传统性的,审计技能仍是低水平的,显然还不适应高层次审计的需要。稍有不慎,审计风险就会伴生在审计过程的各个环节。(2)科技手段运用伴随风险。计算机审计项目在基层逐步推开,不仅提高了审计效率和效果,而且有利于创新审计技术和方法。但是,仅限于科技手段对数据的采集并依赖数据进行判断,并不全面综合分析,同样伴随着一定系数的审计风险。因为信息数据不同于账项依据,干部在运用科技手段中有着主观性和随机性,在信息数据利用上,有的因为“作为”不当而采集了不客观或不需要的数据,有的因“不作为”而遗漏了相关或重要的数据,这些现象都有可能成为审计风险因素。主观臆断或技术操作产生的风险,其结果将影响到整个项目的质量或背离客观事实。(3)社会因素采用潜伏风险。随着高层次审计项目的推进,需要开展多层次、多角度、多化的社会调查,以多方面的证言证据印证审计项目的各种现象或审计发现的问题。尤其是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上,履行着坐谈、问卷、评议、调查等程序,采信着一定比例的非审计证据,有时会直接引用非审计材料。由于社会因素比较复杂,基层审计干部分析判断和辨别、敏锐力不是很高,在采信社会因素证据上往往潜伏着较大风险,而这种风险不是固有风险和检查风险所能概括的,在控制起来比较有难度。如果因社会因素的采用与否而发生风险,审计机关或当审干部仍然需要承担风险责任。

二、规避审计风险的应对策略

(1)坚持审计风险防范原则。审计作为一个社会事物,作为国家治理和服务大局的一种工具,其作用有着相应的长期性,而审计风险具备着一定的伴生性和依附性。防范审计风险,需要有长期的思想准备和措施应对。基于这一特征,在防范审计风险上,需要持久坚持好几个基本原则。首先是实事求是原则。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一条指导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就能有效解决审计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切实防范审计风险。其次是客观公正原则。客观公正是审计的本质特征,只有坚持客观的取向,才能保证公正的立场;只有从客观公正立意,才能减少滋生审计风险的土壤。再次是质量至上原则。质量是审计的“生命线”,质量与风险是成反比例的,质量越高,风险越小。只要始终把审计质量放在第一位,保持质量至上原则,风险系数就会自然险低。(2)增强审计风险防范意识。思想决定行动,意识产生行为。审计风险的有效防范,审计干部是决定因素。无论是固有风险的评估,还是检查风险的控制,抑或是社会因素的分析,审计干部的意识起着较高地位的支配作用。只要风险意识增强,就能思考出应对风险的防范措施。因此,要对基层审计干部加强风险意识教育,把风险意识教育与审计工作放在等同重要的位置,部署审计工作,既要考虑目标任务的完成,又要谋划审计风险的防范。要将审计风险意识教育作为基层教育培训内容的常态持久地抓紧抓实,抓出成效,既以风险意识教育推动风险防范工作,又以教育培训促使审计质量的提高,使之达到双羸的目的,也从而推进规范审计行为,打造精品审计项目。(3)提高技能防范审计风险。风险意识起着决定作用的同时,审计技能也是防范审计风险的关键因素。意识水平再高,而技不如人,同样依附着高度风险。审计层次越高,内生风险越大。因此,提高审计干部的审计技能,增强法律法规执行力和复杂形势分析判断力,是防范审计风险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把增强风险意识与提高审计技能有机结合,才能更加有力地防范审计风险。随着审计层次的提高和审计范围的扩张,要因审而宜地加大审计技能培训力度,社会需要审计服务什么,就要培训什么;审计项目需要技术型人才,就努力以技能培训推进专业化建设,特别是打造一批领军人物和“四手”人才。通过技术能力的提高防范审计风险。(4)实施过程控制防范风险。审计风险的产生是动态变化的,依附于审计程序的各个环节和关键部位,随着控制的力度而强弱变换。越是精细化管理,越是责任到位,风险的依存度就越低。因此,加强审计过程的全程质量控制,是防范审计风险的有效方法之一。要从审计计划的制定、审计方式的组织、审计成果的形成等各个环节都落实质量责任和风险责任,强化质量检查和考核,组织互相评议,开展多元式和质量和风险监督。将风险水平量化纳入岗位责任制,与创先争优挂钩,树立风险防范典型,形成审计防范工作机制和激励机制,促使业务干部全员参与过程控制和风险防范工作,以精品意识化解审计风险和升华审计质量。

作者:孟庆蕾

上一篇:管理风险的企业投资论文下一篇: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