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预科教育与民俗文化论文

2022-04-22

[摘要]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蒙汉双语开放教学虽然与传统蒙汉双语高等教学有区别,但从民族教育的文化内涵建设上来说是一致的。传统蒙汉双语高等教学以课堂为主阵地,蒙汉双语开放教学则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网络教育平台为主阵地。双语开放教学在空间和时间上有着传统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自由度,教学资源具有直观生动、信息量大等优点。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民族预科教育与民俗文化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民族预科教育与民俗文化论文 篇1:

村庄空心化背景下的民俗教育

摘要:民俗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具有较强的教育功能,然其教育方式单一。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尤其是“村庄空心化”背景下,民俗文化的教育和传承都将陷入危机。要解决这一危机,可以通过以民俗文化古村落为中心建设区域性数字民俗博物馆、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手段、携手学校等方式共同开展民俗教育。

关键词:民俗教育;空心化;学校教育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1]它是由生活在一个地区或族群的人们逐渐积累起来的各种文化事象,包括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农耕劳作等最基本的行为方式。民俗文化约束着族群成员的思维与行动,维系着整个族群的社会秩序,具有较强的教育功能,但其教育方式却较为单一:族群成员自小跟随长辈们劳动和生活,依靠口耳相传习得本民族语言、行为习惯,熟练制作使用本民族的劳动工具、穿戴本民族服饰等,潜移默化地形成了与族群一致的文化、价值与人生观念并将之循环往复。

然近代以来,这种依赖于农耕社会的传统教育方式受到了挑战。首先,世界列强疯狂地对以农耕为主的旧中国进行侵略和打击,并强迫当时的中国政府签订了诸多的不平等条约,“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文化先锋们经过深刻的反思后认为国家落后的根源就是当时的传统文化,他们给民俗文化贴上了“封建”、“落后”、“迷信”的标签,要求劳动人民学习和接受外来的精英文化,追随民主和科学,破除“旧风俗、旧习惯”,彻底地改变自己,创造新时代的文化思想。到了建国初期,为了使农民彻底摆脱对地主的依附关系,国家实施了土地改革政策,地主被剥夺了土地甚至被迫离开了原来的村庄,农民拥有了土地。这一切都使农村社会生产方式、生活习惯等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被钟敬文先生认为是“大浩劫时期” [2]的文化大革命使我国文化事业遭到了重创,知识分子、民间艺人遭到批斗,许多珍贵的古籍书刊、文物资料被付之一炬,传统的民俗文化生活曾一度被终止。以至于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都忽略了乡村的民俗文化,忽略了民俗文化的教育功能。

经历了这一系列的洗礼后民俗文化也随之产生了较大的变化。但从自然规律来说,非固化的民俗随着时代潮流不断发生变化和重构是常态,这种常态并不会使之陷入危机。真正使民俗文化面临教育与传承危机的是当今出现的村庄“空心化”——民俗文化赖以生存的土壤突变。

一、乡村空心化

所谓乡村“空心化”是指现代社会中,农民外出务工或迁移居所而致乡村人口极度稀疏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中国农耕社会随着科技发展向城市化转型的必然。1978年12月底,安徽小岗村18位村民一起写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申请书,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随后,各地纷纷实施责任到户,农民们的劳动积极性大增,农作物产量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还出现了大量富余劳动力。随着国家经济特区的出现,外资企业迅速发展起来,大小城市为顺应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也大力发展各种工商服务业,出现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和就业门路,而2006年国家取消农业税则彻底解除了套在农民头上的最后一个紧箍咒。为了获取更高的经济收益,已经摆脱土地捆绑的青壮年农民毅然放弃农田,远赴他乡务工。一九五三年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时城镇人口占13.26%,乡村人口占86.74%,而二零一一年末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中城镇人口占比重达到了51.27%,高出于乡村人口所占比例2.54%。城市的迅速增容,房地产业的脚步加快,城市周边的村庄土地开始被大量征收,农民被迁移,原有的村庄解体……以农耕为主的传统社会逐渐向城镇化转变,乡村逐步呈现空心化。

伴随着村庄人口的减少,空心化的出现,农村地域社会功能逐渐降低,依存于村庄的民俗文化源泉枯竭,民俗教育和傳承处境尴尬。

二、民俗教育复苏的必然

(一)世界各国掀起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民俗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文化,会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发生变化,新的民俗文化产生和旧的民俗文化消亡都是在所难免的,人们无须似乎也无需为此过度忧虑。但是,在二十一世纪全球化迅猛发展的过程中,文化趋同性正不可避免地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世界各国人民在进行交流和沟通时发现最需要展示和解释的正是他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可他们能展示、能解释得清楚的传统民俗文化少之又少。于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运而生,民俗文化的功能亦随之被惊醒,很多国家和地区甚至使用行政制度对其进行“保护”与“活用”。

(二)传统民俗文化对维护地区的和平和稳定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世界人民追求和平与稳定,而民俗文化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结合体,是建立在对特定人群行为的教育与规范基础之上,具有极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能使群体产生认同并形成相对稳定的文化心理,对维系世界和平和稳定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三)传统民俗文化是一种优质的教育资源。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3]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拥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民俗文化。这些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资政育人的重要价值,可以帮助年青一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不可多得优质教育资源。而且,传统民俗文化形态多样、生动活泼,适应不同的教育群体和教育对象,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可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让民俗文化教育功能在春风化雨般滋润被教育者的心田。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已经无法再任由民俗文化自然消亡了,民俗文化教育的复苏势在必行。

三、民俗教育如何复苏?

(一)以“空心化”、民俗文化古村落为核心,建设区域性数字民俗文化博物馆。民俗文化古村落之所以“古”,是因为它们还较多地保存着当地居民传统民俗文化或地方性的特色建筑,承载着地域、族群甚至国家的部分历史记忆,吸引着众多的观光客和游览者,其教育功能也在“润物细无声”中进行。但由于民俗古村落自身规模较小容纳的民俗资源有限、村中居民生活随着社会发展变化而日益现代化,故常有游客抱怨:“民俗文化古村落越来越商品市场化了,没意思。”的确,观光客和游览者大多希望古村落居民始终保持其古老的生活文化状态以供其寄托思古之幽情,这本也无可厚非。民俗文化古镇非固化物体,会随着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的发展变化而产生变化也属于客观范畴。且古村落中居民是现代社会生活文化中的一份子,可以也应该享受社会发展的成果,有权利去追求现代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能够解决这一矛盾的最好办法就是以民俗文化古村落为中心,建立区域性数字民俗文化博物馆。我国民俗教育与研究的先行者钟敬文先生曾经说过“博物馆,具体地展示事物的资料,是教育、宣传的好场所。”[4]而现代数字民俗博物馆在整理和保存民俗文化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将民俗文化资源储存和展现于数字空间;可以增加容量和拓宽传播途径;可以配合模型、声像软件和图书音像等载体使参观者身临其境,产生共鸣。

(二)充分运用现代传媒手段,开展民俗文化教育。民族风俗是一种地域性“封闭式”的文化,其约定俗成的教育方式往往都是言传身教、耳濡目染,既无系统文字也无声音保存,难以将其教育作用落实到位。而伴随着“空心村”的出现,青壮年的迁徙、老一辈的离世,民俗文化的精髓容易出现误传或失传。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现代化的传媒手段拉近了人们的时空距离,村庄“空心化”所带来的民俗文化教育危机感将迎刃而解。

(三)开展学校教育。携手学校教育,致力于乡土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一代中的普及,是解决“空心化”村庄因青壮年离乡、少子老龄化所造成的民俗文化教育功能缺失的最重要手段。

1、民俗文化教育必须从基础教育抓起。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生理心理发育均未成熟,容易接受各种新鲜事物,在这个阶段加强民俗文化教育既可以帮助他们了解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形成民族价值观、增强民族凝聚力。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中就将“关注普通人的生活,理解民众是历史的主人,是创造与传承文明的主体”列为一条课程目标,并明确此条内容包含“选择衣食住行等方面的事例,了解人们的物质生产与生活的状况及其变化”、“从娱乐、信仰、礼俗和语言文字等方面,了解民众的精神生活状况及其变化”、“选择具体事例,展示女性在历史上的贡献,领会妇女社会地位提高的意义” [6]等方面。因此,可以在中小学语文、历史、音乐、美术等课程教学过程中渗透民俗文化知识,以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本民族的日常生活习俗,感受祖先们的优秀品质,完善他们的人格,使他们成为具有强烈民族自豪感的现代中国人。

2、充分利用学校的师资,编写普及民俗知识的教材。学校,尤其是普通高校,可组织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民族声乐美术学等相关专业的教授学者根据国内现有的民俗文化研究成果并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编写民俗教材,在校内开设公共选修课,以专业讲授的方式向学生推广和普及各民族的主要民俗文化,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组队,自由选择不同民族的民俗文化进行学习和演练,加强各民族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这种系统而专业的教育方式,不仅可以提升了民俗文化教育的质量和文化价值,还可以进一步推动中华民族文明的发展。

3、加强村校合作,开设综合实践课。民俗文化是一种非固化知识,更通俗地说它就是民众周而复始的日常生活方式和行为。因此让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的同时积极参与当地的民俗活动,在体验、感知、理解的同时认识自己在传承民俗文化中的责任和义务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组织学生深入农村进行民俗文化调查、采风,鼓励学生用笔写一写家乡的民俗,用摄影机拍摄家乡的民俗活动,用家乡方言叙说民间故事、演唱民间戏曲,还可举办有关民俗文化的文化周、文化月活动,开办民俗文化专题讲座、设立论坛……让学生融入社会,融入自己所生活的村庄社区,虚心倾听、认真模仿、努力学习、详细记录,习得并传承给下一代,以此来让我们的民俗文化生生不息,悠远绵长。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序 1

[2]钟敬文.三十年来我国民间文学调查采录工作的历程、方式、方法及成果[J].社会科学辑刊,1989(03).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19.

[4]钟敬文.我们要建立怎样的社会主义新文化,话说民间文化,[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0年,第10页.

[5]钟敬文.我们要建立怎样的社会主义新文化,话说民间文化,[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0年,第10页.

[6]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M]第20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基金項目: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高校民族预科民俗文化教育研究实践》(编号:2016JGB195);广西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科研项目2014年立项一般项目《民俗文化教育对提高预科语文教学质量的影响评估》(编号:2014YKYB04)。

作者简介:朱晨(1973-),女,现为广西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民族预科教育。

作者:朱晨

民族预科教育与民俗文化论文 篇2:

高等教育蒙汉双语开放教学与普通教学的对比

[摘 要] 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蒙汉双语开放教学虽然与传统蒙汉双语高等教学有区别,但从民族教育的文化内涵建设上来说是一致的。传统蒙汉双语高等教学以课堂为主阵地,蒙汉双语开放教学则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网络教育平台为主阵地。双语开放教学在空间和时间上有着传统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自由度,教学资源具有直观生动、信息量大等优点。但传统双语课堂教学有着网络平台无法替代的直面互动、情感交流及现场身教的优势。

[关键词] 蒙汉双语开放教学;双语普通高等教学;对比;启示

蒙汉双语教学是内蒙古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蒙汉双语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自治区民族教育的发展水平。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在办学原则、教学安排、授课用语规定、学习资源建设、升学和学费待遇等方面,探索出一整套适合民族普通高等教育的办法,有效促进了蒙汉双语教育的发展。

当然,普通高校或民族院校的双语教学对象都是纯蒙古语授课并通过高考录取的学生,与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蒙汉双语专业学生的文化背景结构不尽相同,所以课题组对两者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探寻出优势结合的教学模式。

一、普通高校或民族院校蒙汉双语教学模式

1.预科班模式

蒙汉双语预科教育是普通高校或民族院校,在当年参加普通高考、符合特定要求的受蒙古语授课的考生中按志愿择优录取组织预科班教学的模式。考生预期学习后,经考试合格直接进入本校本科或专科相关专业班学习,预科期一般为一年。在教学内容上, 预科教育的这一年实行 “以预为主, 以补为辅”, 查漏补缺 ,夯实基础 ,尽快使他们适应大学的学习,从而使他们在学习、心理、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全面成长 。

2.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

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也是蒙古语授课班的教学模式,民族理论、思想政治及相关基础课程均用蒙古语授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以蒙古语授课为辅、汉语授课为主,一般第一年或前两年从蒙古语授课慢慢过渡到汉语授课。主要是考虑受蒙古语授课的学生对汉语授课的接受能力还不强。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和内蒙古财经大学均采取过渡型的教学模式。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曾经招录过普通专科蒙古班学生采取过渡型教学模式。目前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校或民族院校中采用过渡型教学模式的比例最大。

3.保持型双语教学模式

保持型双语教学模式也是针对蒙古语授课班的学生,但除基础课外部分专业课也是用蒙古语授课,汉语授课和蒙古语授课相对平衡。此类模式一般是像内蒙古农业大学的动物医学、动物科学、草原、畜牧等相关的特色老专业并且蒙古语教材建设相对完善、双语师资较雄厚的优势专业所采取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采用要以双语师资较雄厚、专业课程体系较合理、蒙古语教材等学习资源相对丰富为前提条件。

4.浸入型双语教学模式

浸入型双语教学模式是以蒙古语授课为主,但并不排除汉语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一般是蒙古语言文学类及民族文化、民族医药类等民族文化特色浓和传承民族文化精髓的相关专业采用此类教学模式,比如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师范大学蒙古学学院、内蒙古医科大学蒙医蒙药学院相关专业采用。一些公共课程以外专业核心课程等主干课程均以蒙古语授课为主,也是使用蒙古语比例最高的民族教育模式。

二、蒙汉双语普通高等教育模式对我们的启示

普通高校或民族院校不管采取何种双语教学模式,都是基于教学对象的基本情况及自身教学条件来决定的。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蒙汉双语教学是学历继续教育的办学形式,在学员中有相当比例的汉族学生,除相关课程的蒙古语授课经验外并不适合双语预科班的模式。

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蒙汉双语教学是以汉语为主、蒙古语为辅的教学模式,但我们对学生的基本需求和文化背景的了解还不到位。目前,直接从专业课入手提供蒙古语资源,具有一定的唐突性和盲目性。蒙古语授课学员中我们应该进行相关文化背景调查,并根据调查详情灵活组织双语教学活动,发挥优势,也借鉴相关双语教学的成功经验,开创适合电大系统的双语模式,从基础课选修课入手开展双语教学,满足蒙古语授课学员的学习需求,减轻此类学员的学习压力。

(一)资源建设方面

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蒙汉双语教学资源建设是蒙汉双语教学的核心环节, 是开展双语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要根据社会需要、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以及学校自身的发展条件科学评估,合理规划,有步骤地进行蒙汉双语教学资源的建设。

1.加大支持力度

为了促进蒙汉双语教学,我们要提高双语教学质量,通過开发、译制、引进等多种途径,来建设蒙汉双语教育资源库。区域和民族特色的双语教学资源的建设是保障蒙汉双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

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建设完整系统的能够满足双语教学需求的蒙汉双语教学资源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支持,学校应该在蒙汉双语资源建设方面加大资金支持和人员配备,或应该设立双语资源建设专项款和双语资源建设专职来保障双语资源建设的顺利进行。

2.蒙汉双语教学资源建设要科学评估、长远规划

蒙汉双语教学资源建设要改变以往随意性的资源建设状态,应该科学评估学生的需求,进行长远规划。资源建设要按课程、按专业循序渐进,以建设系统完整的课程资源为目标。

我们认为在分析研究学习者需求的基础上,先决定从某专业、某个课程开始,在现有的条件和现有的蒙古语资源基础上,以建设课程系统蒙古语资源库为目标,逐步建设媒体素材库、单元辅导教学库、教学案例库、试题库、微课件库、视频辅导库、常见问题库、名词术语库、参考资源库、基础资源库等系统的蒙古语资源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突破翻译式教学框架,所建设的教学资源才能够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也只有这样才能确立蒙汉双语特色课程和特色专业,能够重视进行区域和民族文化内涵建设,确定优势课程后再向其他课程进军,以至于特色专业的形成。

蒙古族文化特质决定了蒙汉双语开放教育的独特性。如果双语资源建设还是缺乏规划,处于盲目状态,所建设的双语资源无法形成课程和专业特色,那就无法进行区域和民族文化内涵建设,也无法保证质量,难以吸引学生,难以克服简单翻译式的弊端。

(二)教学模式方面

目前我们的双语教学模式是基本上执行开放教育的统一要求和标准、以汉语教学为主蒙古语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实际运行中套用生硬,做法死板,缺乏主动灵活性。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蒙汉双语学生中的相当比例至今仍使用着蒙古语和蒙古文字,多数蒙古语授课的学员一直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生活和工作,虽然有一定的汉语日常应用水平,但如果直接以汉语授课教学的话会有很大的难度,所以大力发展蒙古语授课开放教育既符合地域差异性民族文化发展的要求,也符合建设有区域和民族特色的内蒙古开放大学的基本指导思想。

1.构建多元有效的教学内容与形式

开放教育小组学习模式,其实更适合双语教学中双语学生存在的文化差异和语言层级的学习形式,提前对学生文化背景进行详细调查了解,课程教学活动中我们则依据学生的差异性采取针对性的多元教学形式,比如采取基础课以蒙古语授课教学,提供系统的蒙古语学习资源,选修课和专业必修课则以汉语授课教学的形式。这样的分类管理,分组教学模式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接受能力,同时也发挥双语教学中的民族特色。当然,我们也可以采取灵活的教学组织活动,比如:用汉语组织教学,用蒙古语讲解难点;用蒙古语组织教学,用汉语讲解难点等等。

2.进行蒙汉双语课程体系改革

实际上有些国家开放大学和内蒙古电大放权于蒙汉双语教学部门的环节上,比如相关双语教学模式及实践教学管理、考试管理等等,正是我们要发挥民族教育特色和优势的地方,我们更加重视并主动申请开设地方课程。当然,在目前的体制下先从基础选修课入手更具可行性。

国家开放大学每年度都接受地方电大教学和课程改革的相关方案,我们应该积极提出相关课程改革方案,应该把优秀的蒙古族文化相关课程纳入蒙汉双语专业课程体系中,诸如蒙古族民俗文化课程、蒙古族风俗文化课程、蒙古族礼仪文化课程、蒙古族技艺文化课程、蒙古族信仰文化课程、蒙古族节日文化课程等等。当前这方面内蒙古电大蒙语教学部门做得还不到位,我们可以先从基础课、选修课入手,将有区域和民族特色的热门课程引进来。我们的双语教学中的课程安排应考虑到民族性和文化价值性。

3.强调定期短期面授

空间和时间的自由是现代远程教学的一个基本特点,人机交互便可实践教学和学习活动,以突出学生的认知主体地位和学习的主动性、适合个性化学习为主要优势。但这又使得网络成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直面交流的障碍,使师生之间缺乏面对面的情感交流,而这恰好又是课堂教学的优势所在。

网络教学不利于教师在课堂上发挥主导作用,也不利于师生的情感交流。加上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蒙汉双语教学平台运行过程中网络互动功能缺失,以及整个管理制度的原因,使得双语教师和学生从始至终没有互动,没有交流,也没有反馈,整个双语教学活动显得没有生机。因此,课题组主张我们在加强网络教学的同时要开展定期的短期面授教学活动,以此弥补师生互动不足的状态。加强与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培养学生的双语思维,充分利用两者优势互补的关系,让我们双语教学开展得有声有色。开放教育以“开放、优质、灵活、便捷”为办学理念,面授教学增加了师生互动,这种灵活的教育模式使我们更具备应变能力,我们的教学才不会停滞不前。

(三)进行双语教学管理体制改革

完善双语管理体制,建立有效的双语教学运行机制。要明确相关管理责任,建立约束机制,加强双语教学督导职能,为双语开放教育教学的落实提供规范化的运行环境。如果责任不明确,管理会出现问题,甚至造成混乱状态。从组织教学开始,到教学评价,加强责任心,要有规范的操作,要有规划和目标,各环节的工作才能做到位,才能使得双语教学向前发展。

完善双语教学规章制度。重视和加快双语教学模式改革和教学管理改革,为内蒙古开放教育特色专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应强化蒙汉双语教学管理工作制度,实现双语教学常规督导,成立双语教学管理职能团队,制定相关双语教学的规范性文件,如《蒙汉双语教学管理规程》《蒙汉双语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等。

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和激励机制。重视师资培训,建立长期有效的培训机制,提高双语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对双语教学形式的认识。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加强资源建设,促进教学评价制度改革。没有改革就没有发展,没有完善就没有进步,也将无从谈起双语教学质量。

我们不必与双语普通高等教育太过分离,只是普通蒙汉双语教学的主战场是课堂,我们的蒙汉双语开放教育的主战场是网络教学平台而已,双语教育中民族文化特质内涵是具有共性的。所以,双语开放教学中重视学生差异性问题的同时,以普通双语高等教育的经验出发从基础课程入手,根据需求采取分组教学分类管理。总之,加强蒙古语教学建设、提升蒙古语教学能力,深化双语教学改革、创新适应民族文化发展方向的新培养模式,探索民族语言教学瓶颈问题的解决途径、 推进民族开放教育是我们当前不可推卸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呼达古拉.国外现代远程教育的经验与启示[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5,(2).

[2]韩华.基于学习型社会的远程教育发展的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2007,(4).

[3]李静等.内蒙古开放大学特色专业的建设[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3,(6).

[4]赵玉宝.远程高等教育蒙古语授课的实现条件[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1).

[5]郝克明,季明明.构建国家终身学习体系的战略举措[N].中国教育报,2012-7-30.

[6]納生乌日图.开放教育中“蒙汉双语专业”建设的可行性分析[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5,(3).

责任编辑 邓 振

作者:宝全 图亚

民族预科教育与民俗文化论文 篇3:

武陵山民族地区高校民族文化教育与传承路径研究

【提 要】在坚定文化自信,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大背景下,在高校尤其是民族地区高校加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具有必要性与可行性。重庆旅游职业学院以课堂教育为主渠道,将民族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以学生社团为依托,开展民族文化活动与比赛;举办学术论坛与民族文化研讨会,有效地传承与弘扬了民族文化,对于民族文化的繁荣与创新也有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武陵山民族 地区高校 民族文化 教育与传承 路径 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传承是高校的重要功能之一,大学要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本土高校应该大力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和加强民族文化教育。武陵山片区跨我国西南的重庆、贵州、湖南、湖北四省市71个县(市、区),民族艺术、民族节庆、民族体育、民族饮食风俗、民族工艺等文化资源非常丰富。武陵山区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6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70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1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6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5个、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82个、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45个。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急需保护与传承。

这些民族文化都是武陵山民族地区本土高校进行文化教育与传承、研究与创新的重要资源。重庆旅游职业学院作为一所由重庆市政府主办,市教委主管的公办高职院校,位于武陵山地区民族文化高地和渝东南民族文化中心城市黔江,理应成为武陵山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和弘扬的重要阵地。文化软实力在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中显得越来越重要,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大学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我们要利用各种途径,加强武陵山民族地区本土高校民族文化教育与传承。

一、依靠课堂教育主渠道,开展民族文化教育

“离开课堂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和提升人文素养便无从谈起。任何一门学科都是人类文化的结晶”。课堂教育在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方式中具有无可比拟的系统性、稳定性与全面性。要提高大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培养他们对于民族文化的热爱,必须牢牢依靠课堂教育主渠道,构建民族文化教育课程体系,开发课程资源,改革教学模式,以课堂教育引导人。

重庆旅游职业学院从通识课和专业课入手,将民族文化融入课堂教育。在通识课方面,主要是将优秀的民族文学、音乐与舞蹈、民族体育等融入相关课程,开设《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旅游文学》《民族民间舞蹈》《蹴球训练》《陀螺训练》《摆手舞》等选修课程。在专业课程方面,把优秀民族文化融入相关的专业教学,开设了《西南卡普设计》《茶文化与茶艺》《民族旅游产品设计》《重庆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等20余门课程。以重庆旅游职业学院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为例,学生在专业教师带领下到黔江区濯水古镇进行一周的专业实践学习,土陶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刘沛良先生亲临指导。同学们不仅学习到了土陶工艺制作技艺,同时也感受到濯水古镇丰厚的文化底蕴,萌发对土陶等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在开发课程资源方面,以重庆旅游职业学院杨如安教授为首的教学团队于2015年11月主编并出版了“重庆市少数民族文化系列丛书”,共七本,包括《重庆市少数民族生命之礼》《重庆市少数民族民间音乐》《后河戏剧本集》《重庆市少数民族饮食文化》《民族文化传承研究文集》《西南卡普》《重庆市少数民族碑刻楹联》。这套丛书对于渝东南少数民族婚恋、寿诞、丧葬与祭祀礼仪,对于秀山花灯和后河戏剧,少数民族饮食风俗、茶文化与酒文化,对于西南卡普技艺,以及少数民族碑刻楹联都做了十分细致全面的梳理与深入研究。这种科学研究对于发掘珍贵文献资料、保护和弘扬民族地域文化特色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也为课程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有些可以直接作为教材使用。在改革教学模式方面,积极探索“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无论是民族音乐、民族舞蹈、民族体育等通识课,还是民间工艺品设计等专业课,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全程全员参与,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动手创造,提升能力,享受民族文化艺术带来的乐趣。

二、依托学生社团和比赛,弘扬民族文化精神

以学生社团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依托,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民族文化活动,举办或参与校内外的民族文化比赛,例如少数民族戏曲大赛、民族歌舞大赛、民族文化为主的演讲比赛、武陵山民族文化节等等,以民族文化活动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营造民族团结的热烈气氛,大力弘扬民族文化精神。

重庆旅游职业学院主动承办了2014年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重庆市选拔赛,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名运动员,参加了木球、蹴球、陀螺、高脚竞速、板鞋竞速、民族式摔跤等8个项目的角逐。类似大型比赛的举办为民族体育项目的展示与交流推广搭建了很好的平台。学院还选派师生代表团队参加每年一度的濯水古镇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端午节龙舟赛。濯水古镇是一个集土家吊脚楼群落、水运码头、商贸集镇于一体的千年古镇,有着独特的民俗文化风情和丰厚的民间文化底蕴。师生不仅可以参加丰富的水上娱乐项目,还能欣赏到民族歌舞表演、后河古戏表演,感受民族文化风情,加强民族情感交流。

三、举办学术论坛与参加学术会议,加强民族文化学术研究与创新

通过举办校内学术论坛、参加校外的武陵山民族文化学术研讨会,加强民族文化学术交流,挖掘民族文化宝贵资源,进行民族文化学术研究与创新。从校内来看,2016年10月15—16日,中国苗学研究会学术年会在重庆旅游职业学院召开,出席会议的各专家學者紧紧围绕“苗族文化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这一主题展开讨论,深入交流。从校外来看,例如学院教师参加了2016年湖南省西部综合开发研究会年会暨第三届“武陵山发展论坛”,与会人员围绕“武陵山区古村落保护与文化生态建设”“武陵山区民族历史文化研究”等议题进行学术讨论与深入交流。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在高校尤其是民族地区高校进行民族文化的教育和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可以促进民族团结,确保社会稳定和谐,还可以实现文化多样性,丰富中华文化内涵”。重庆旅游职业学院以课堂教育为主渠道,将民族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以学生社团为依托,开展民族文化活动与比赛,弘扬民族文化精神;举办学术论坛和参加学术会议,有效地传承与弘扬了民族文化,对于民族文化的繁荣与创新也有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李 丽2017《高校少数民族预科语文教育传承传统文化的意义及必要性分析》,《汉字与历史文化》第7期。

杨如安2015《重庆市少数民族碑刻楹联》,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库玉霞、刘霞、郑雅维2012《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校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研究》,《高等农业教育》第9期。

(通信地址:402160 重庆城市职业学院;

409099 重庆旅游职业学院)

作者:幸亮 张志敏

上一篇:新型城镇化地域建筑文化论文下一篇:数学建模概率论数理统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