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与民族文化论文

2022-04-17

旅游业与民族文化论文 篇1:

论媒介素养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性

摘 要:蒙古民族又被称为“马背民族”,拥有厚重的马文化底蕴,但是至今在内蒙古地区马文化仅仅作为蒙古民族自身单文化在本民族内进行传播,并没有将其作为民族特色向大众推广。本文分别从媒介与民族文化传播的关系;蒙古族地区马文化传播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蒙古族地区文化传播,关于提高媒介素养教育的措施三个方面对蒙古族地区马文化传播进行论述。

关键词:蒙古族马文化;媒介素养;传播

美国著名学者约瑟夫·斯特劳巴哈曾说:21世纪的信息消费越来越支撑着我们的社会。信息时代中人们对于信息的依赖性增强,人们越来越关注开发新技术来满足于更多的信息需求。“信息泛滥”“信息冗余”这样一些名词的出现表明我们必须具备基本的信息判断和分析能力,也就是媒介素养能力。

媒介素养指的是受众了解媒介是如何运作,以及媒介组织建构与其政治上与经济相关体的隐性关系,从而能够对媒介所传递的信息进行思考及辨析,能够对媒介信息背后所包含的媒体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给予正确的评估以及选择能力。

信息环境中,少数民族地区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行政区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人口约为10 643万人。而其能否在信息时代的大环境中实现自身文化的有效传播就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蒙古族又被称为“马背民族”,拥有厚重的马文化底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马文化与能征善战的蒙古民族一同载入史册。马是蒙古民族文化的象征和民族精神的体现。但是至今在内蒙古地区马文化仅仅作为蒙古民族自身单文化在本民族内进行传播,并没有将其作为民族特色向大众推广。马文化指的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与马有关的物质财富以及人类精神财富总和。包括人类对马的认识、驯养、使役以及人类有关马的艺术以及体育活动等内容。

一、媒介与民族文化传播的关系

市场经济发展日益深入,社会各领域的改革带来各领域的矛盾,传统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与现代传统文化就算是其中一种,如何能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与现代西方文明的关系,大众传播的普及对传统文化是弊是利以及传媒对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都显示出少数民族地区媒介素养教育的至关重要性。

1.媒介是传承民族文化的“助推器”

诚然,少数民族文化有其绚丽多姿的一面,充满独特的民族风情,但是另外一方面,少数民族文化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由于当时低下的生产力和有限的认知水平,其民族风俗中蕴藏着许多愚昧与落后的元素。

少数民族地区多处于交通闭塞的地区,所谓“十里不同风”,封闭的环境形成独特的文化传统。在信息时代未到来之前,民族文化单纯依靠人际传播并局限于封闭的地域,口耳相传的传播特征使得大量语言文化元素以及历史文化传统失传,纸质的记载也因为保存不当或时代久远而残缺或失传。

2.少数民族文化是媒介的“调色盘”

媒介的选择对于信息的传播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把关人”根据新闻信息选择标准以及个人偏好对进行传播的信息进行挑选。新闻传播中有一条重要标准是“独特性”,正是因为追求独家和特殊,媒体往往关注于信息选择的猎奇性。在这个媒体处处丛生,个人也可成为媒体的年代,媒体致力于追踪充满性与暴力的新奇性新闻,却导致所有媒介出奇一致的报道内容。对于大众主流文化的推崇,对于西方先进文化的追随,对于血腥与美国大片似的个人英雄主义的传播,已经让受众疲惫不堪,我们看到的媒介文化充斥着“红色”(血腥与暴力)与“黄色”(煽情性新闻)。

少数民族文化传统就像一股清泉涌入媒介传播,一方面拥有不同于西方现代文明的古老而神奇的文化元素,另一方面在个人英雄主义和拜金思想充斥的思想传播下注入淳朴与回归自然的思想。马作为蒙古民族文化精神的象征,蒙古人以马为主题的赞美诗、寓言故事、民间传说。马赞是蒙古族传统的赞词、祝颂词最丰富、最有特色的一类。在蒙古族史诗中,英雄与马从来都是以整合形象体现的,马象征英雄。《江格尔》中英雄的坐骑,就是集兽性、神性和人性于一体的艺术形象。

二、蒙古族马文化传播的问题以及根源

媒介素养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20世纪90年代传入我国,2004年后我国涌现出关于媒介素养的大量研究。但是在其向我国普及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城市集中化”“精英集中化”的趋势。大众媒介传播带来的文化侵袭在少数民族地区更加明显。

1.媒介识别能力低下——外来文化一味服从

如今少数民族地区在政府政策关照下以及自身经济发展下,媒体普及水平大大提高。可是虽然硬件水平提升,“软件”水平依旧处于低下状态。少数民族地区往往缺少自己的媒介话语权。大众媒介在传播上很大程度上是围绕主流文化,反映主流价值观的,一方面传播现代化文明,将现代思想引入少数民族地区,而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地区对于现代化文明的一味追随与尊崇,势必会带来对于本民族文化的消散与摒弃。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少数民族地区如何对媒介内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变得至关重要。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先进之处时,更为重要的是将本民族的优良文化发扬。

2.忽略媒介功能——影响本土经济发展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以农牧业为主要经济来源。一是传统农牧业生产方式的落后,二是不善于利用自身资源发展第三產业——旅游业,导致经济发展依旧远远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

由于媒介素养的欠缺,少数民族地区对于媒介功能的使用往往只局限于其娱乐上,殊不知现在传媒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市场经济下,信息就是金钱,传媒就是资源,用传媒资源带动农牧业经济发展,摆脱传统落后的经济发展模式。更为重要的是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将自己的文化传播出去,打开传媒市场,利用媒介进行宣传,积极发展健康有益的旅游业。而内蒙古地区今年来也在逐渐重视马文化作为自身经济优势卖点进行宣传,但是仅仅局限于自己所在的中国马都——锡林郭勒盟,从小在草原生长的内蒙古人对于马是司空见惯的。如中国——锡林郭勒盟国际马术耐力赛、中国——太仆寺旗马术绕桶赛、中国草原大赛马等活动虽然很有意义,却鲜有人知,追踪原因就是没有好好利用媒介,没有将自身文化特色进行宣传。虽然在马术活动上积极与国际接轨,引入国际赛马规则,但是由于地域的偏远,信息的闭塞,宣传力度几乎为零,几次活动引起的效应平平。

三、如何利用媒介素养教育来促进蒙古族马文化

1.树立正确的媒介意识

新工具与新制度的诞生,第一步就是树立意识上的认同,媒介素养教育的推广也是如此。从目前情况来看,在我国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最大的障碍还是意识上的落后,大多数人对媒介以及媒介信息还是被动接受。并没有想要自己创立自媒体将自己特色文化散播出去的意识,也没有在各大上星卫视进行特色宣传的意识。总结来讲,少数民族媒介素养还处于自发状态。因此,構建少数民族媒介素养的教育体系,先决条件是促成决策者与接受者在思想意识上的重视,并由此基础上构建健全的媒介素养教育制度。

大约在距今8000年到5000年,蒙古族先民就在世界上驯养了蒙古高原上生存的野马。基于马强悍有力,驰骋如飞等有别于其他动物的特性,认为马是苍天之神派往人间的神灵,是“九十九天神”之一,肩负着人类与“苍天”神之间沟通心灵的使命,有着通神之灵。蒙古族有千千万个关于马的传说故事,但是流传下来的却少之又少,除却内蒙古地区外全国范围内知道的更是屈指可数。

2.以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意见领袖”

在两级传播的理论中,受众接受信息与观点并不是直接受媒介影响,而是受传播过程中的“意见领袖”影响。意见领袖的观点影响受众的决定,而意见领袖通常是一个领域中具有较高文化水平和地位的人,并且比起一般受众更加关心时政大事。

在少数民族地区,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大学生就是传播过程中的“意见领袖”。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建设国家的重任,作为媒介接触的主流人群,他们的媒介素养状况关系到我国媒介素养的整体水平,加强其媒介素养将对今后社会的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知识群体,处在社会进程的重要阶段,他们求知欲强、兴趣广泛。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作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主体中具有较高文化素养和媒介素养的核心群体,除直接担负传播少数民族文化使命外,在民族文化的大众传播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升着整个文化传播主体的整体媒介素养。因此,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对于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健康传播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高都是一项十分重要而迫切的任务,具有深远意义。

3.开设媒介素养教育相关课程

媒介素养课程应从培养少数民族接触新闻的习惯入手,讲解媒体的本质,培养少数民族地区受众对传媒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以及制作能力,使他们在接受素养教育的过程中,能更好地运用媒介信息为自己服务,同时提升社会责任意识。

在具体实施方面,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显性教育是将媒介素养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开出,隐形教育是指将媒介素养的相关知识融合,贯穿在其他课程之中。

在内蒙古地区进行马文化传播的媒介素养应该以马术学校为主,学校一方面可以教授学生骑马,驯马的知识技能,另一方面应该培育学生对于马文化的认知和感情。学校有专门的传媒以及马文化工作者,在社会文化许可的范围内对传递的文化进行选择和改造。并传授媒介的基础知识,推广国际上对于马术运动的标准知识,让学生对马文化有国际化的意识,有走出地区限制的意识。在国外,马术学校和培养马术人才均有完整的教学计划,完整的考试晋级制度和整套复杂科学的管理体制。而在我国内蒙古地区马文化仅仅作为蒙古族自身娱乐与比赛的工具。作为得天独厚的内蒙古,更应建立马术人才培养和专业,更好地传承和发展马文化,内蒙古地区更应该提高自身媒介素养,将马文化进行更好的宣传与传承。

参考文献:

[1]苏日塔拉.科尔沁草原上的马文化[J].西部大开发,2011(8).

[2]庄晓东.网络传播与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现代建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3]陈龙.媒介全球化与公众媒介素养结构的调整[J].现代传播,2004(4).

[4]周葆华.从媒介使用到媒介参与:中国公众媒介素养基本现状[J].新闻大学,2008(4).

作者:孟昕冉

旅游业与民族文化论文 篇2:

文化安全视角下的民族认同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是云南省省院省校教育合作项目——“云南边疆文化安全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摘要] 基于文化安全的视角,从民族认同感、社会经济影响、科技影响、对主流文化的认同、教育影响、就业政策需求、旅游业负面影响、民族文化受重视程度以及民族同化等9个方面对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进行调查问卷研究,并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调查问卷中涉及到的9个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提出了增强民族认同实现文化安全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文化安全 少数民族 认同感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多语言共存的边疆山区省份。全国56个民族,云南就有51个,其中,5000人以上的世居少数民族25个,云南少数民族人口1234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3.4%,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13.5%。因而,少数民族教育是云南整个教育事业重要组成部份。经过50多年的努力,云南民族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向多元化发展,基本形成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民族教育体系。通过发展教育,各少数民族的文化教育素质得到了提高,文盲半文盲率大幅度降低,提高了少数民族参与现代化发展进程的能力,增加了其分享改革开放成果和社会文明成果的可能。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既是未来现代化建设的高级人才,又是自身民族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肩负着维护文化安全,构筑文化屏障,保障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时代使命。因此,本文从文化安全的视角出发,对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进行研究,找出问题并提出增强民族认同实现文化安全的对策和建议。

一、文化安全与民族认同

文化安全问题在当今的中国来讲,其含义主要指一个国家或者民族区域内,自身发展及传承下来的民族特色,民族文化(包括语言、文字、民间艺术、文化景观灯等)的独立性特征。简单来说,就是人们认为自己所属国家或者所属民族的文化特质以及价值观不会消失或是退化的一种安全感。

民族文化认同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共性的认同,即少数民族对主流文化的认同,在主流文化中找到本民族特有的文化特质,在此基础上积极的学习主流文化,并成为该文化的一份子。二是对差异性的认同,即把自身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区分开来。民族文化认同是文化安全的基础。

国家文化安全包括了多方面的内容,其中主要有语言文字的安全、风俗习惯的安全、价值观念的安全和生活方式的安全等,但最主要的一个必要条件之一,就是国家内各民族之间具有高度的民族文化认同感。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在历史的发展演变中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虽然是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但是在长期复杂的历史进程中,各个民族的文化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相互融合,因而一些民族之间具有共同的文化表征,如共同的宗教信仰、语言、文字以及风俗等。石中英在文章中也指出,正是因为这些长期形成的共同的文化特质维系着国家内各个不同的民族,使他们产生了“多元一体”的文化认同感和“休戚与共”的文化心理。这种多元一体的文化认同感和休戚与共的文化心理反过来又成为加强各民族之间文化往来的关系纽带,成为各民族之间友好相处、相互学习、共同发展的精神动力,成为多民族国家稳定、发展和繁荣的基础[1石中英:《论国家文化安全》,2004年3月。]1。根据这一理解,我们将民族文化认同分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以及对主流文化的认同两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我们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文化安全视角下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进行了研究。

二、调查问卷设计

民族认同包括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以及对主流文化的认同,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以民族认同感来表示,除了这两者对于文化安全存在影响之外,我们还认为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民族教育、就业政策、旅游业、民族同化及其民族文化受重视程度等7个方面与文化安全也有一定的联系。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体现在当地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感,高民族认同感就意味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对他们的影响是积极的,不会产生违背文化安全的因素,低民族认同感就表示影响是不和谐的,甚至有可能导致民族同化的现象。此外,民族教育、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政策以及民族文化受重视程度也从不同角度反应了一个民族的现状及其民族认同的状况。因此,调查问卷是以民族认同感、社会经济影响、科技影响、对主流文化的认同、教育影响、就业政策需求、旅游业负面影响、民族文化受重视程度以及民族同化等9个指标与文化安全的联系进行设计的,问卷一共分为五个部分,题项均为选择题,本文主要针对第一个部分进行分析研究。第一个部分一共有20个小题,第3、4、5、7、8、11、16、19小题的设计欲从侧面调查民族认同感的现状;第1小题则侧重于调查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经济发展是否对其本民族存在影响的看法;第9小题欲调查科技的发展对其民族文化是否有影响;第2、6、14小题是关于民族融合问题,即上述民族认同的两个方面;第17、20小题欲调查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现有的民族教育是否满意;第15、18小题提及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政策方面的问题;第12小题从侧面调查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在民族地区开发旅游业的态度;第13小题涉及民族文化受重视程度的问题;第10小题涉及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民族同化现象的认知。

三、调查问卷分析

调查问卷一共发放了100份,收回91份,问卷回收率为91%,有效卷为90份,问卷有效率为98.9%。调查对象是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的学生,均为少数民族,其中男生20人,占22.2%,女生70人,占77.8%。年龄分布在20岁~25岁区间,文化程度均为在读本科生。

问卷答案采用里氏评分法(用分值表示被调查者对题项表述的态度),“5”表示非常赞成,“4”表示赞成,“3”表示不确定,“2”表示不同意,“1”表示非常不同意。调查内容涉及A民族认同感;B社会经济影响;C科技影响;D对主流文化的认同;E教育影响;F就业政策需求;G旅游业负面影响;H民族文化受重视程度;I民族同化等,调研结果采用软件spss18.0处理,主要采用了平均值、标准差、相关系数等统计量进行分析。

为方便分析,将题项的按内容大致划分为九个类型,每个类型为一个分量表,有的分量表又划分若干个层次,其中“A民族认同感”可以作为文化安全的主要标志,属内在性因素;其余可以看作是影响文化安全的因子,属外在性因素。

A民族认同感;B社会经济影响;C科技影响;D对主流文化的认同;E教育影响;F就业政策需求;G旅游业负面影响;H民族文化受重视程度;I民族同化

为方便量化统计,将各题选项依次进行赋值:

很不符合——1;不太符合——2;不确定——3;比较符合——4;很符合——5。

根据描述性统计中各题项得分均值,将得分区间划分为5个层次:

分值区间5个层次的划分

由于各类型和层次的概括有主观性的因素,所以先对各题项进行描述性统计,再对各类型综合得分进行描述性统计。

根据两个统计表,可以看出:

1.各题项得分都分布在“中等”、“较高”、“很高”三个等级,并且得分“中等”的题项得分标准差较大,说明该层次各个样本选项差异较大,而得分“很高”的各题项得分标准差较小,说明该层次各样本选项差异较小。

2.民族认同感中,民族艺术认知、民族文化发展程度、民族节庆参与度、历史传统认知得分达到“中等”,民族内部团结程度达到“较高”,而民族宗教认知、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情感得分均达到了“很高”,说明除了当前民族认同感主要集中在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情感上,除了宗教信仰认知外,其他民族文化的认知水平都不高,民族传统文化有被遗忘的危险。

3.在各分量表中,旅游业负面影响得分最低为“中等”级别,民族融合得分最高为“很高”级别,其他分量表得分均为“较高”级别。说明旅游也的负面影响在被调查者的认知中是不确定的,而对当前民族融合的现状持普遍的认同。

各题项得分均值与标准差统计(按均值由小到大排列)

各因子之间的积差相关性分析中,第一层Pearson Correlation为积差相关系数,第二层Sig. (2-tailed) 为相关系数的双尾显著性检验,如果此值小于0.01则非常显著,相关系数右上角会出现“**”,如果此值小于0.05,则表示比较显著,相关系数右上角会出现“*”。

由相关性分析表可知:

1.民族认同感与对主流文化的认同、教育影响、就业政策需求、民族文化受重视程度等都呈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67、0.225、0.226、0.408,其解释变异量(又称决定系数,为相关系数的平方)分别为0.135、0.051、0.051、0.166。说明了民族文化间的相互交流、少数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的交融,不仅不会弱化民族认同感,反而会强化民族认同感。加强民族院校建设,让更多少数民族接受高等教育,在就业政策上给予扶持,国家和社会都更加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这些措施都将有利于民族认同感的强化,从而有利于保护边疆少数民族文化安全。

2.对主流文化的认同与民族认同感、教育影响、就业政策需求、社会经济影响、科技影响、民族文化受重视程度等都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67、0.481、0.453、0.217、0.366、0.289,和民族同化、旅游业负面影响不相关。说明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科技的影响、现代教育的普及,民族融合已是大势所趋,但民族融合的积极意义是显著的,可以强化民族认同感,只要正确引导,就不会导致民族同化,更不会威胁边疆少数民族文化安全。

3.民族同化与社会经济影响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234,与旅游业负面影响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41。说明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并不会带来民族同化,相反经济不发展,严重滞后于现代经济发展水平,反而更容易导致民族同化。

4.旅游业负面影响与民族同化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41,与民族认同感等其他因子均不相关。因此少数民族地方发展旅游业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民族同化,保护边疆少数民族的文化安全。

四、增强民族认同实现文化安全

1.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首先,各级政府要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个民族工作主题,切实加强民族工作,努力实现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力求通过更大的努力,让少数民族群众得到实惠。其次,还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保障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在财力上,要逐步加大对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积极争取各种专项资金向民族地区倾斜;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要优先安排民族地区项目资金,帮助民族地区建设一批能够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项目;对民族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也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促进其健康发展。

2.增强少数民族本民族文化保护的意识

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延续的灵魂,是民族发展繁荣的动力与活力的源泉。了解一个民族,必须了解她的文化;尊重一个民族,必须尊重她的文化;发展一个民族,必须发展她的文化。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对于提高少数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后劲,加快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在少数民族具有高度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强他们对本民族文化保护的意识:(1)挖掘文化内涵,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宣传与教育;(2)传媒应该有针对性系统地宣传和普及少数民族民俗文化;(3)少数民族年轻一代应该重新去认识传统文化,增强对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觉保护意识。

3.促进民族融合的同时防止民族文化多样性过度流失

云南是个多民族聚居、多宗教融合的省份。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都能和其他民族的同学融洽相处,即使产生一些矛盾,也能以积极的心态去解决问题。此外,绝大多数人都不排斥学习其他民族的文化。这是一个比较能体现民族融合的好现象,但是与此同时,我们面临的是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正在逐渐流失的问题。因此,在促进民族融合的同时防止民族文化多样性受到威胁,例如,可以针对不同民族进行不同的宣传,唤起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正确认识民族文化多样性对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在各乡镇、各民族村落进行“少数民族文化与世界遗产知识”的培训;制作各民族文化音像制品等。

4.重视少数民族教育

由相关性分析可知,民族融合与民族认同、教育影响、就业政策需求、经济影响、科技影响、民族文化受重视程度等都呈显著正相关。显然,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一个地区人们经济水平、就业以及民族文化受重视程度有着密切的联系。目前我们还缺乏很多民族教育人才,少数民族教育水平的欠缺导致了少数民族区域发展机会的不均等。因此,我们更应该重视并促进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例如,可以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双语”教学,培养“少数民族骨干”等。

5.拓宽少数民族地区就业渠道和方式并加以政策扶持

由于少数民族受教育程度不均等,加之自身就是一个弱势群体,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即使上了大学,毕业后也很难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甚至有的收入还不如在家里干农活的同龄人。此外,在被调查的90名大学生中,就有78.89%的人认为国家应该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给予政策倾斜。因此,拓宽少数民族地区就业渠道,给予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政策扶持是一个有效途径,例如,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新型农业或旅游业的开发;给予少数民族大学生自主创业贷款或是岗位条件的特殊待遇等。

6.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开发的负面影响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开发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但由此也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例如“民族同化”现象、民族文化在传承与传播中变质等问题。根据相关性分析可知,旅游业负面影响与“民族同化”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41,与民族认同感等其他因子均不相关。因此,在开发民族文化旅游的同时,必须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保护少数民族文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旅游产业发展与民族文化传承之间找到平衡点和结合点,带动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潘一禾.文化安全[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2]于炳贵, 郝良华.中国国家文化安全研究[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3]石中英.论国家文化安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4,(3)

作者:秦德智 蒋成程 杨树楠

旅游业与民族文化论文 篇3:

传统侗寨旅游保护与发展的创新性模式研究

摘 要:为解决传统侗寨旅游发展与民族文化保护矛盾,探寻民族地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本文通过榕江县侗寨的实证调研,分析榕江侗寨保护与旅游发展现状,深入探讨其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三种创新型模式,完善侗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方式,以期为榕江县民族村寨旅游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传统侗寨; 旅游发展; 文化保护; 创新型模式

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民族村寨旅游属于乡村旅游和民族旅游的交叉型旅游方式[1]贵州是一个少数民族集聚区省份,旅游资源众多,但需要特色产业来带动。受多种因素影响,民族村寨在开发过程中出现旅游发展与村寨保护不协调的问题;做好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需要对民族村寨的旅游发展和保护模式进行探讨,寻求新的路径选择,实现民族地区经济效益与文化保护的协调统一。

一、榕江县概况

榕江,旧称古州,地理区位优越,交通便捷。榕江隶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辖19个乡镇245个村,总人口37.2万,侗、苗、水、瑶等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0%,是苗侗祖源文化集散地和中国侗族语音标准音所在地[1]。

榕江县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侗族的萨玛文化、鼓楼文化、花桥文化等原生态文化保存完整,萨玛祠、苗王庙、鼓楼及花桥等建筑物历史悠久,具有深远的文化价值。榕江县民族文化、民风民俗传承延续较好,形成了较为丰富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有大利侗寨、宰荡侗寨、三宝千户侗寨以及车江三宝侗寨等民族村寨,榕江县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是发展榕江旅游最大的亮点。

二、榕江县侗寨旅游的保护与发展现状

(一)榕江县侗寨保护现状

第一,传统民俗措施出台但实施不到位。传统村落是物质与非物质文化“双遗产”,具有物质与人文“双形态”,激励村民自觉参与,激发村庄内生动力[2]。调研发现青年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上表现得并不积极,甚至一些侗族青年并不知晓本民族的一些基本习俗,这对于侗寨的发展是较为不利的。

第二,传统侗寨传承特色不突出。要让承载文化的载体传统村落“活”起来,需要以地方民俗为代表的乡土文化“活态传承”,需要针对不同村落特点探索不同的保护模式[3]。目前榕江县的不同村寨之间差别不大,并未形成自己的特色和旅游路线的发展格局。

第三,传统侗寨保护工程重复。榕江县政府在政策实施過程中,政府的保护工程存在重复施工现象,没有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实处,并且对传统侗寨的保护可能存在破坏的威胁。

(二)榕江县侗寨发展现状

在文化旅游的背景下,开发不当可能将其过度商业化,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失去原本的文化内涵,本来面貌扭曲变形,甚至加速其灭亡[4]。

第一,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规划布局不完善。榕江县各个旅游景点存在联系不紧密和旅游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并且侗寨的特色没有从区域上明显区别开来,重复的内容使得侗寨的旅游体验较为单一。

第二,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不齐全。目前的交通条件并不乐观,虽然高铁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一些游客,但是在县城里的交通并不便捷,且路线引导不清晰。

第三,侗寨村民参与度较低。政府下发了一系列关于保护和发展侗寨的文件和措施,但在政策实施过程中,由于村民文化水平偏低,且地区的经济状况问题等原因,村寨具体开发工作不到位。

三、保护与开发存在的问题

整体来看榕江县开发过程略显被动,尤其在旅游发展体系打造、特色文化符号构建以及整体效益最大化的创造中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一)缺乏完整的旅游型侗寨管理组织体系

旅游型乡村的发展和规划应该具有一定的系统性,由相关部门对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做好理论和实践指导[5]。旅游开发者各行其是,功能布局随意。企业、当地政府和居民没有形成良性的互助机制。政府作为统筹旅游发展大局的掌控者,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没有充分利用村寨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进而导致当地居民在开发进程中参与度不高。

由于整体规划和管理的缺失,景区管理制度相对松散,旅游特色活动侧重点和目的性不突出。在对于榕江县城近五年来的特色活动的调查中发现,每次活动的举办时间和内容主题并无一定规律性,导致景区特色无法深入人心。同时,对于旅游产品的开发也缺乏一定规划。部分企业只是倾向于生产高利润民族产品,而榕江县本地特色产品几乎没有得到有效开发,产业链的价值和内涵都相对匮乏,最终难以实现文化符号向文化产业的转变。

(二)文化内涵单调,特色文化传承不足

特色文化传承上的缺陷不仅在服饰、语言、建筑等方面体现极为明显,而且在侗族价值观、民族认同感、宗教信仰等方面也十分突出[6]。本次调查显示,榕江县的部分居民,尤其是青年一代很少有人使用侗语,日常生活中侗族传统服饰已无年轻人穿着。群众们对于文化缺乏认同,自然也就无法对文化主动创新。

(三)经济效益、社会文化效益、环境效益矛盾突出

开发初期,政府曾对侗寨外部景观进行重建,耗资百万引进材料、技术人员在寨子的中央修建鼓楼。借着旅游热潮,政府也曾引导少部分居民把特色侗族商品推广出去,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随着开发的进一步深入,传统文化传承保护与旅游经济开发之间的博弈也逐步增加。在调查过程中可以明显感觉到有些村寨为了博人眼球,滥用和扭曲民族文化的现象突出,忽视了民族文化本身的含义。整个开发过程中,一味地关注经济效益而忽略整体性需求,势必带来社会文化效益、环境效益方面的损失。

四、创新型模式探讨

现阶段榕江县的文化产业主要以旅游发展作为依托,而这种模式下发展起来的民族乡村文化产业容易受周边城市成功模式的影响从而走向同质化道路,无法针对榕江县传统侗寨具体情况,凸显其文化特色。因此,创新型的保护与开发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一)互联网+文化养生旅游发展模式

由于环境污染、工作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健康养生的旅游方式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养生旅游是以现代养生观为指导,以维护健康或保护健康为主要需求动机[7]。互联网+文化养生旅游产业能有效的将互联网、大数据、养生资源与旅游活动结合起来,依托生态养生环境和养生民俗文化,从游客的个人体能特征和养生旅游需求出发,为游客提供观赏、康体、娱乐、 生活体验等休闲旅游活动。

利用互联网平台对游客的健康状态数据指数和文化养生旅游目的地类型的需求数据进行采集,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将有助于游客在出游之前根据得出的个人数据分析做好规划和调整旅游行程,优化文化养生旅游的体验、提升游客文化养生效果。

利用互联网集聚侗寨养生旅游资源,搭建一个全面的旅游平台,对榕江县侗寨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结合游客的文化养生旅游需求,利用旅游平台,运用创意化的手段,打造极具侗寨民族特色的核心产品,构建一条完善的文化养生旅游产品产业链,形成独具侗寨特色的文化养生旅游品牌。

文化养生旅游使游客既能对侗寨民族文化有直观的体验,又能在这个过程中放松身心、修身养性、陶冶情操。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大力宣传,推广榕江县侗寨文化养生旅游模式,吸引更多的游客,提升游客满意度,实现互联网+文化养生旅游发展模式的新路径,促进侗寨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

(二)以“农文旅”思想为载体的扶贫式开发

农文旅融合是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发展的新模式,是实现产业融合的新手段。[8]“农文旅”+大扶贫新模式充分利用农民、贫困人口的现有资源,以农村土地为资源点,将土地资源、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社会资源等构成“农文旅”资源;以乡村旅游休闲为吸引点,打造不同乡村旅游产品;以乡村休闲商业项目为支撑点,为乡村旅游者和居民提供配套商业服务,利用政府各种扶贫政策和精准扶贫政策为农民和企业提供动力。

作为侗族文化的起源地,榕江县的“农文旅”+大扶贫模式将会以“萨文化”为文化品牌,着力发展榕江县特色小香鸡和香猪的畜牧业以及冷水或亚冷水鱼类养殖和棘胸蛙养殖基地的休闲渔业。

“休闲农业、乡村旅游、萨文化”三位一体,充分调动农民自身土地、建筑、文化和人力资源。充分利用外来企业创新文化新思想新旅游产品文化资源,政府積极招商引资和做好基础设施建设,整合农民和外来文化企业资源,利用扶贫政策帮扶农民从旅游业中脱贫致富。

(三)“天然博物馆”主题开发模式

“天然博物馆”是对村落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进行整体保护的一种博物馆形式,它遵循博物馆的建设运营模式,把建筑、藏品、研究、教育、展示、教育等作为其必不可少的要素和功能。

从中国传统民族村寨旅游开发实践来看,政府主导,群众参与是较为重要的因素[9]。本开发模式由政府主导,非政府组织参与其中,对不同特点的侗寨进行分区,作为博物馆的不同板块进行展示,并对每个细分区域指定主题,使得每个区域在文化传播上各有侧重,以缓解游客的审美疲劳。

当地居民作为整个天然博物馆的管理人员,同时也是博物馆的组成要素,政府与居民达成协议,分配具体的管理岗位,通过对于责任范畴的明确,自负盈亏的经营方式,让居民积极地投入到建设开发工作中去。

游客进入博物馆参观的同时可实现有关侗族生活的特色体验。景区事先通过大数据分析了解游客喜好和兴趣点,为游客制定主要参观区域,在特定区域中提供个性化服务,以满足不同顾客的多样化需求,同时通过服饰销售、摄影制作、餐饮服务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将整个村落打造成为一个天然的生态博物馆,对村落中的所有元素进行具体保护规划,可以切实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村落的现有资源,最终实现社会文化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徐燕,吴再英,陆仙梅,陈洪智,石贤昌.民族村寨乡村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研究——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肇兴侗寨为例[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2]孟庆田,兰安平,郑志勇,张坤,袁彬.榕江县旅游资源禀赋特征及开发建议[J]贵州地质,2017(03)

[3]马怡冰.基于文化遗产保护的传统村落游客体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

[4]廖志超.基于城乡统筹发展下的旅游型乡村规划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20)

[5]刘双燕.旅游凝视下的民族村寨文化建构研究——以鄂西南枫香坡侗寨为例[D]湖北民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7

[6]彭兆荣.“东道主”与“游客”:一种现代性悖论的危险——旅游人类学的一种诠释[J]思想战线.2002(06)

[7]杨铭铎,陈心宇.休闲、养生、度假旅游概念辨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9)

[8]吴德能.榕江县农文旅融合发展探索与思考[J]农民致富之友,2016(22)

[9]杨经华.传统重建与乡村复兴——旅游扶贫背景下寨沙侗寨的发展思考[C]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智库名家·贵州学术年会暨文化扶贫学术论坛,贵州省写作学会会议论文集,2017

作者:许淼 骆亚 龚栩栩

上一篇:武汉城镇学前教育论文下一篇:语文学习特点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