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与民族文化论文

2022-04-21

【摘要】“民族共有性”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特征。这一特征要求我们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中注重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吸收,尊重少数民族文化的应有地位。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对少数民族文化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中的意义进行了论述,并对其发挥作用的途径进行了探讨。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少数民族与民族文化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少数民族与民族文化论文 篇1:

边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民族文化认同调查与分析

【摘 要】以普洱学院为例,从民族身份的认同、民族语言的掌握情况、民族历史文化的了解程度等三个方面对边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

【关键词】边疆少数民族 大学生 民族文化认同 调查与分析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人口仅占全国人口的8%,云南省是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而且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地处边疆的普洱市是典型的民族地区,民族成分众多,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较大,全市人口将近250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将近150万,占全区人口的60%,包括汉族在内有25个世居民族。其中人口超过十万的有哈尼族、彝族、拉祜族、佤族、傣族等5个民族。超过一万的有布朗族、回族、白族,其余人口在万人以下,少数民族人口比例之大,在省内和国内都是罕见的。普洱学院位于云南西南部边疆城市普洱市,地理位置决定了该学院的学生大多来自省内的民族地区,当他们带着求知的欲望和理想来到学校时,也带来了他们各自的文化习俗和传统。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是该民族及其文化和发展的前提。为了让学生在多元文化碰撞和沖突中不迷失自我,懂得呵护、珍惜自己的传统,弘扬优秀文化,同时让更多的学生了解他族他人的文化,尊重他族的民族传统,形成多民族学生和谐共处、团结友爱的局面,本文试以普洱学院为例,从民族身份的认同、民族语言的掌握情况、民族历史文化的了解程度等三个方面对边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

一、调查对象

我们借鉴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编制了《普洱学院少数民族同学民族认同情况调查问卷》,问卷分成不定选择题和综合题两部分,选择题主要考察学生的民族身份认同、民族归属感和民族态度,而综合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态度,同时还运用观察、访谈等方法搜集原始资料。

在普洱学院就读的大学生来自云南各县市及部分省外学生,少数民族学生涵盖了23个以上的民族,2008年为1109人,占全校总人数的35%,2010年为675人,2011年为656人,都占到全校总人数的34%。2012年随着学校办学规模扩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少数民族学生人数也随之增加。2012年为1109人,占全校总人数的比例高达57%;2013年为1025人,占37%,2014年为1037人,占36%。因此,普洱学院可以说是个典型的边疆民族高校,对学生的民族文化身份认同状况的调研显得十分重要。

本文将在校的所有少数民族学生都纳入调查范围,目的是为了全面客观地了解大学生的民族认同状况。我们共发放问卷890份,回收718份,回收率达到80%,回收有效率为100%。这里我们选取了来自不同地州较有代表性的彝族(255份)、哈尼族(105份)、佤族(21份)、拉祜族(38份)、傣族(47份)作为考察分析对象。

二、数据分析

在对原问卷进行整理后,抽取了其中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考察分析。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民族身份的认同

表1 你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意识到自己的民族身份吗?

备选

答案 彝

(人) 比例

(%) 哈尼

(人) 比例

(%) 佤(人) 比例

(%) 拉祜

(人) 比例

(%) 傣(人) 比例

(%)

A.是 120 0.47 56 0.53 13 0.62 17 0.44 27 0.57

B.否 41 0.16 18 0.17 2 0.1 7 0.18 4 0.09

C.有时 92 0.36 31 0.30 6 0.29 14 0.37 16 0.34

表2 你为自己的民族身份感到:

备选答案 彝(人) 比例

(%) 哈尼

(人) 比例

(%) 佤(人) 比例

(%) 拉祜

(人) 比例

(%) 傣(人) 比例

(%)

A.骄傲 205 0.8 83 0.79 18 0.86 32 0.84 42 0.89

B.自卑 — — 1 0.01 — — — — — —

C.无所谓 49 0.19 21 0.2 3 0.14 6 0.16 5 0.11

表3 你在陌生人面前会隐藏你的民族身份吗?

备选

答案 彝(人) 比例

(%) 哈尼

(人) 比例

(%) 佤(人) 比例

(%) 拉祜

(人) 比例

(%) 傣(人) 比例

(%)

A.会 12 0.04 8 0.08 — — 3 0.08 5 0.11

B.不会 243 0.95 97 0.92 21 1.0 35 0.92 42 0.89

表4 如果有人的言语和行为冒犯了你的民族,你会认为:

备选

答案 彝(人) 比例

(%) 哈尼

(人) 比例

(%) 佤(人) 比例

(%) 拉祜

(人) 比例

(%) 傣(人) 比例

(%)

A.可以

容忍 95 0.37 29 0.28 7 0.33 12 0.32 13 0.28

B.不可以

容忍 153 0.6 70 0.67 14 0.67 24 0.63 31 0.66

C.无所谓 7 0.02 5 0.05 — — — — 2 0.04

表5 在你所属的民族和其他民族发生矛盾时,您的态度?

备选

答案 彝(人) 比例

(%) 哈尼

(人) 比例

(%) 佤(人) 比例

(%) 拉祜

(人) 比例

(%) 傣族

(人) 比例

(%)

A. 57 0.22 25 0.24 7 0.33 8 0.21 11 0.23

B. 196 0.77 77 0.73 13 0.62 28 0.74 34 0.72

C. 1 — 3 0.03 1 0.05 2 0.05 2 0.04

注:A为挺身而出,为本民族兄弟帮忙;B为谁有理帮谁;C为与我无关,谁也不帮。

表6 有时你希望你是汉族吗?

备选答案 彝(人) 比例

(%) 哈尼

(人) 比例

(%) 佤(人) 比例

(%) 拉祜

(人) 比例

(%) 傣(人) 比例

(%)

A.是 17 0.07 17 0.16 1 0.05 4 0.11 7 0.15

B.不 238 0.93 88 0.84 20 0.95 34 0.89 39 0.83

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的學生经常意识到自己的民族身份,傣族回答“是”的占到总人数的53%,佤族高达62%,而“有时”意识到的选项也占到全部人数的三成以上,说明少数民族大学生能很快地标定自己的民族,在潜意识里记住自己的民族身份。而且80%以上的学生为自己的民族身份感到骄傲,90%以上的学生在陌生人面前不会隐藏自己的民族身份,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民族归属感。在此项问题中只有一个哈尼族学生对自己的民族身份感到“自卑”,通过访谈,了解到这与该学生所生活的环境有关。他从小生活在本民族的聚居区,村寨中传统文化保留较为完整,日常生活中的交流语言是本民族语言,一直以来几乎没有和外界交流的机会。直到上学后才与其他民族学生接触,开始学说汉语方言和普通话,由于其发音不准常被同学笑话,因此给他带来很长时间的困扰,使他从心底觉得是自己的民族闭塞落后,处于边缘位置,这实际上内心里升腾的是一种对民族文化的危机感与改变民族落后状况的迫切感。

对民族身份感到无所谓的学生比例在20%以下,这部分同学的家庭住址基本上都在城镇,父亲和母亲也大多是国家工作人员,他们处于远离民族聚集区,所受民族文化的熏陶浸染相对较少,因此如果不是刻意提醒或被询问,几乎意识不到自己的民族身份,对于“是”与“不是”没有太多的感觉,因此也谈不上民族归属感。超过60%的学生不能容忍他人的语言和行为冒犯自己的民族,民族自尊心较强,对民族的尊重感较重,有时甚至出现对抗语言或行为。

超过70%的学生,没有表现出狭隘的民族心理,表现在当自己的民族与其他民族发生矛盾时,他们能比较理智地看待和处理,认为“谁有理帮准”。但也有同学出于民族义气、弟兄情感,不管青红皂白、不分是非对错,只要自己的民族弟兄有难,一律出手相助。在一些民族中,民族情感、弟兄情谊是很深厚的,他们或许曾经相约过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即使没有约定,也是从民族本身的利益出发而义气地站在民族兄弟之列。

少数民族学生对汉民族及其文化的态度,80%以上的学生不希望自己是汉族,佤族学生的比例甚至高达95%,彝族也达到93%,民族自身文化认同感很强。在综合题中,所有的学生都认为保持本民族的文化个性有意义,但这与认同汉文化没有矛盾,认为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一样历史久远,各有长处,应共同发展。确实,每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中的一元,五十六个民族休戚与共,荣辱相依。在现今社会,他们认识到要不断地努力适应主流文化——汉文化才能更好地立足于社会,尤其是从小生活在本民族聚居地的学生,他们受汉族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影响较小,在稍大进入学校时深感适应的困难,特别是语言方面,哈尼族和拉祜族学生在学习汉语拼音时稍觉吃力,以致在他们的小学阶段,教师的课堂用语除普通话外,还须说汉语方言,甚至还须熟悉一些少数民族语言。

(二)民族语言的掌握情况

表7 你会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吗?

备选答案 彝(人) 比例

(%) 哈尼

(人) 比例

(%) 佤(人) 比例

(%) 拉祜

(人) 比例

(%) 傣(人) 比例

(%)

A.会 91 0.36 44 0.42 10 0.48 7 0.18 29 0.62

B.不会 90 0.35 34 0.32 4 0.19 13 0.34 7 0.19

C.会一点 73 0.29 27 0.26 7 0.33 18 0.47 10 0.21

语言是人们交流的工具,目前我校少数民族学生会使用本民族语言的人比例不均,最高的是傣族,达62%,依次是佤族48%,哈尼族42%,彝族36%,拉祜族最低18%,“不会使用”的人数也不少,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达到30%以上。一般来说,生活于民族聚居地的少数民族学生会讲本民族语言,生活于杂居地或城镇当中的少数民族学生不会讲。但也有例外,并不是生活于本民族聚居地的少数民族学生就会讲本民族的语言,这与我们的设想不相符。其个中原因或是由于该地区受汉文化影响较深,在经济、生活、语言等多方面都已同化于汉族,或是部分家长不愿意自己的孩子讲本民族语言,而是刻意地教他们说汉语方言,因为他们觉得,唯有如此自己的孩子与别人交流和在学校受教育时才没有障碍,将来走向社会发展的空间也更大。但实际上,语言是一个民族外在的表征和文化的载体,许多民族文化就体现语言、词汇上,同时语言在人们年幼时就通过心理机制、习俗规约、文化氛围等传递存入大脑,如果不掌握本民族的语言,就不会有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也很难说个体对本民族的文化能有多少了解。

(三)民族历史文化的了解程度

表8 你对本民族的历史了解吗?

备选答案 彝(人) 比例

(%) 哈尼

(人) 比例

(%) 佤(人) 比例

(%) 拉祜

(人) 比例

(%) 傣(人) 比例

(%)

A.了解 40 0.16 11 0.1 4 0.19 9 0.24 7 0.19

B.不了解 31 0.12 17 0.16 1 0.05 6 0.18 3 0.06

C.知道一些 183 0.72 77 0.73 16 0.76 23 0.61 36 0.77

表9 你从什么途径了解本民族的文化?

备选答案 彝(人) 比例

(%) 哈尼

(人) 比例

(%) 佤(人) 比例

(%) 拉祜

(人) 比例

(%) 傣(人) 比例

(%)

A. 147 0.58 70 0.67 18 0.86 24 0.63 23 0.49

B. 6 0.02 2 0.02 — — 2 0.05 — —

C. 41 0.16 11 0.1 2 0.1 2 0.05 — —

D. — — 12 0.11 1 0.05 3 0.08 — —

AC. 9 0.04 — — — — 1 0.03 — —

AD. 10 0.04 — — — — 3 0.08 — —

注:A为家中长辈的教诲;B为学校教育;C为电视、广播、报纸和杂志;D为通过书本知识的阅读。

表10 你对本民族的习俗了解吗?

备选答案 彝(人) 比例

(%) 哈尼

(人) 比例

(%) 佤(人) 比例

(%) 拉祜

(人) 比例

(%) 傣(人) 比例

(%)

A.了解 99 0.39 23 0.23 9 0.43 14 0.37 27 0.57

B.不了解 7 0.03 12 0.11 — — 3 0.08 1 0.02

C.知道一些 149 0.58 70 0.67 12 0.57 21 0.55 19 0.4

表11 村里人经常会主动地把本民族的传统知识告诉给您吗?

备选

答案 彝(人) 比例

(%) 哈尼

(人) 比例

(%) 佤(人) 比例

(%) 拉祜

(人) 比例

(%) 傣(人) 比例

(%)

A.会 149 0.58 59 0.56 15 0.71 22 0.58 28 0.6

B.不会 106 0.42 46 0.44 6 0.29 16 0.42 19 0.4

表12 您对本民族历史文化资源的总体评价是什么?

备选

答案 彝(人) 比例

(%) 哈尼

(人) 比例

(%) 佤(人) 比例

(%) 拉祜

(人) 比例

(%) 傣(人) 比例

(%)

A. 75 0.29 20 0.19 12 0.57 9 0.24 15 0.32

B. 53 0.21 24 0.23 3 0.14 11 0.29 11 0.23

C. 124 0.49 60 0.57 6 0.29 18 0.47 21 0.45

注:A为非常丰富也非常有价值;B为比较丰富也比较有价值;C为有一定的历史文化资源,也有一定价值;D为历史文化资源不够丰富,价值也不大。

表13 你对保存本民族文化遗产的态度?

备选答案 彝(人) 比例

(%) 哈尼

(人) 比例

(%) 佤(人) 比例

(%) 拉祜

(人) 比例

(%) 傣(人) 比例

(%)

A.很赞成 242 0.95 89 0.85 21 1.0 35 0.92 41 0.87

B.说不清 11 0.04 13 0.12 — — 2 0.05 3 0.06

C.不太赞成 1 — 3 0.03 — — — — 2 0.04

D.不赞成 — — — — — — — — 1 0.02

对历史文化(习俗)的了解程度反映—个个体对本民族的关切程度和亲近程度。在该项研究中,大约70%的学生对本民族的历史“知道一些”,各民族学生“了解”与“不了解”的比例不均衡,拉祜族有24%的学生了解本民族的历史,佤族和傣族也达到19%。哈尼族“不了解”的比例较大,达到16%,佤族最小,仅占5%。虽然有部分学生不了解,但“了解”和“知道一些”的总比例较高,总计都达到80%以上,说明少数民族大学生比较关心本民族的过去,重视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习俗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生活本身即是文化,所以少数民族学生对本民族的习俗比较了解,比例在40%-50%不等,加上“知道一些”的人数比例,达到90%以上,彝族和傣族甚至高达97%。他们了解本民族文化的途径一般是“家中长辈的教诲”,这个选项的比例哈尼族、佤族和拉祜族达到60%以上,佤族甚至高达86%,说明家庭教育在民族文化的传承上承担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少数民族学生的长辈依然本着尊重民族文化与传承民族文化的使命感,自觉地承担教育下一代的使命。遺憾的是,在今天民族传统文化不断流失,国家大力倡导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学校教育获得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相当少,比例仅为2%,他们只能通过传媒和书本来了解,这说明学校教育主要是以汉文化传授为主,课程设置极度偏向于主流文化,作为学生有效了解民族文化的课程几乎没有,甚至过去已开设的课程现在已被取消。因此,在所回收的问卷中,大多数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设少数民族文化课程,他们为自己处在多民族地区却对其他民族甚至本民族的文化缺乏相应的了解而感到悲哀,希望通过开设相应的课程和活动,达到民族间的相互了解,从而能更好地相互理解与尊重,进而也能使民族文化更好地长久地传承下去。目前全国高校中只有不多的院校开设有少数民族文化课程,而且多数是选修课,由于课程设置及选修人数限制等因素,也使学生很难选到自己理想的课程,因此,高校教育不应忽视少数民族文化的建设与传承,应该把学生也纳入文化传承人的行列中来,在高校中培养其科研兴趣及科研精神。

少数民族学生对本民族的历史文化资源的总体评价都较高,认为“非常丰富非常有价值”的比例,佤族最高达57%,最低的傣族也有19%,认为“有一定价值”的比例也不低,都在20%左右。因此94%以上的学生认为应该学习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而且对于本民族文化遗产的态度相当积极,85%以上的学生“很赞成”保存本民族文化遗产,佤族甚至是100%赞成,彝族比例也高达95%。在现代条件下,汉族主流文化日益渗入少数民族地区,其社会经济生活发生很大变化,许多民族文化渐趋消失,处在这样背景下的少数民族学生感到保存和传承本民族文化的迫切性,渴望本民族的文化个性能与中华民族的整体文化长期共存。

三、结论与建议

民族认同是世界上每个国家尤其是多民族国家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它也是一种具有文化普适性的心理现象。在云南普洱等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大杂居、小聚居的现象非常普遍,存在多个民族共居一县一乡的情况,各民族之间由于山水相连,相互之间常常互通有无,互帮互助,甚至打亲联姻,因此,民族认同往往具有多元性。在我们所回收的问卷中,就有好几个同学对自己的身份同时填写了两个民族,究其原因,是因为自己的父母属于不同的民族身份,而他们对两种民族文化都有所了解和认同,因此对于文化的多元性他们并不排斥,而是持一种认同的态度。而佤族学生的文化认同比例最高,其原因与他们生活的自然环境是分不开的,因为比较而言,佤族主要聚集在云南普洱和临沧的两个边境县,我们通常称他们居住的地方为阿佤山,由于地理原因,佤族与外界的交流较之其他民族相对少一些,自身的传统文化也保留得比较完整。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是否考虑和认识少数民族学生的个性和习俗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有些学生不喜欢个别老师的原因就是因为老师说过不尊重他们的话,甚至由于老师在课堂上举的例子不太恰当或表述不当而引起少数民族学生的反感。在同学的相处中,有时同学关系不够融洽,也是因为某些同学的出口伤人,歧视民族学生、贬低民族文化,不尊重他人他族的文化传统造成的。

从调查情况来看,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受教育的关系,一般能理性地认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的意义与价值,他们渴望更多地了解本民族及其他民族的文化,也希望能在文化传承上尽一分微薄之力,对自己民族传统习俗中的一些消极方面也能客观分析对待。由于地理环境的原因,他们中的多数人从小接受学校教育,甚至寄宿在学校,因此,他们对自我民族文化的认知程度与现实文化状况存在着一定偏差,对很多深层的文化内涵了解不多。他们在认同自己民族身份和文化的同时,也认同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祖国作为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母体,同样为他们提供智慧源泉、情感慰藉和精神家园。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质量普遍较低,有很多学生是村里唯一的大学生,他们背负着家乡父老的期望来到学校,渴望通过学习文化改变自己的生活和命运,而在文化冲突和碰撞中也不乏困惑和迷惘,但对生养自己的土地和亲人内在的情感依恋却没有减弱,面对很多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遭到冲击而日益流失的現状,他们认识到了在文化传承、弘扬和保护中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丁捷.文化认同,和谐边疆建设之魂[J].群众,2007(9)

【作者简介】潘雪玲(1980- ),女,广西南宁人,普洱学院中文系讲师,研究方向:民俗文化、民间文学;薛敬梅(1968- ),女,云南思茅人,普洱学院中文系教授,研究方向:文学人类学。

(责编 何田田)

作者:潘雪玲 薛敬梅

少数民族与民族文化论文 篇2:

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摘 要】“民族共有性”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特征。这一特征要求我们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中注重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吸收,尊重少数民族文化的应有地位。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对少数民族文化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中的意义进行了论述,并对其发挥作用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精神家园;少数民族文化;文化认同

【作 者】郝亚明,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博士。天津,300071

Minority Culture and the Building of the Common Spiritual Homeland for the Chinese Nation

Hao Yaming

Key words:the common spiritual homeland for the Chinese Nation;minority culture;culture identification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大决议。这一决议引起了学界的高度关注和热烈反响,很多学者纷纷撰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建设性的意见。综观这些文章可以发现,学者们对这一主题的解读路径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从整体上论述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代表性文章有高永久和陈纪的“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内涵与价值核心”①、周伟洲的“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②、肖力和邢洪儒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理论意蕴与实践要求”③,以及张志深和翟广瀛的“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夯实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根基”④等。另一种则是从中华文化的构成部分如儒家文化、中原文化、炎黄文化、和谐文化乃至地域文化的角度来解析其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之间的关系,代表性文章有邓球柏的“弘扬大学之道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⑤、郭齐家的“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⑥、邵和平的“论炎黄文化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关系”⑦以及张立文的“弘扬中华和谐文化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⑧等。中华文化是在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逐步构建而成的一个宏大而多元的文化体系,在重视中华文化的主体部分儒家文化(汉文化、中原文化)的同时,我们也必须对少数民族文化给予足够的关注,尊重少数民族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有鉴于此,本文尝试从中华文化的另一重要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化的角度入手,探讨少数民族文化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过程中的作用与意义。

一、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民族共有性”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整个中华民族可以共同依托、愿意共同传承、乐于共同发扬的文化精神、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的总和,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⑨全面地理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涵义,应对“精神家园”、“中华民族”和“共有”这三个基本概念进行分析,并把这三者作为一个统一整体予以把握。其中,“共有”一词是容易被人们忽略、但事实上对于理解这一表述至关重要的概念,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精神家园”的性质和归属。

精神家园是一个民族在文化认同基础上产生的文化寄托和精神归属,是一个民族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所形成的特有的传统、习惯、风俗、精神、心理、情感等。⑩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经过漫长历史所形成并传承下来的特有的精神气质、价值取向、传统习惯和心理情感等,是这个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11]精神家园为我们提供心灵慰藉、精神归属和终极关怀。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认同和尊崇的安身立命、灵魂安顿和精神归根的家园。[12]“精神家园”实质上是人们对生活意义和生命归宿的一种文化认同,其建设的目的是让现实中的人们在精神与文化上能够找到“回家”的感觉。

费孝通先生曾经将中华民族的格局归纳为多元一体。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可以把当代中华民族的结构划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对应于“一体”,是作为整体的中华民族,即中国56个民族在历史过程中不断融合而形成的民族共同体,一个可以作为整体看待的高层次的民族。第二个层次对应于“多元”,此时的中华民族是作为一个复合名词出现,指的是对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在内的56个民族的总称,他们都是作为整体性的中华民族的构成部分而存在的。也就是说,中华民族是复合型民族,在民族之中还有民族,由许多基层民族组成,本身又成为一个大的民族共同体。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共有”一词,涵有多样统一的表述,既说明中华民族由五十六个分支组成的民族共同体这一事实,也包含中华文化是由五十六个民族文化融汇而成的意义。对“共有”一词的理解必须与“中华民族”和“精神家园”联系起来。“共有”从字面来看就是“共同拥有”的意思,它的主体通常必须是多个对象或复合性的指称。当我们把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时候,“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已经完全可以表达完整的“共有”的意涵,此时“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的“共有”主要表达的是“不可分割”的意思。而当我们把中华民族看成对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复合性指称的时候,“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的“共有”则主要强调的是精神家园的“民族共有性”。

如何理解精神家园的“民族共有性”呢?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我国56个民族共同塑造的,是各民族在继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创新而形成的,各民族不仅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者,而且也理应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拥有者。精神家园的“民族共有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少数民族文化,注重吸收和弘扬少数民族文化中的优良传统,引导少数民族群众及其文化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二、少数民族文化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中的意义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地指出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途径和基础是“弘扬中华文化”。在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对“民族精神家园”的具体表现形式和载体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一些学者如郭齐家、周伟洲、肖力等认为民族文化就是民族精神家园,弘扬中华文化就是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建立在中华文化的基础之上,且是中华文化的优秀精神文化的升华和重新建构。[13]也有部分学者如张立文、周建标等提出文化认同基础上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还有一些学者则把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两者共同看作是民族精神家园建设的基本根基,认为“民族文化及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精神家园存在的基础,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是一个民族不竭发展的动力源泉”。[14]民族是由文化关系而凝聚和确立,民族的凝聚与形成,实质上就是文化的凝聚与整合(融合)。而文化的凝聚与融合是以民族精神为核心凝聚、融合起来的。这就是说,民族文化对于民族的形成和凝聚极为重要;民族精神展现了民族文化的“内核”,民族文化则是民族精神在各个方面的具体表现。[15]综合以上的表述我们能够看到,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实质上就是文化建设,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的一种强化与升华,以期为全体中国人提供一种认同的力量和文化支撑。

中国文化或中华文化是多元一体、多民族一体的。注重吸收少数民族文化中的优秀部分,成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之中,才能使得这个家园获得各少数民族的认同,真正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成为各族人民“共有的精神家园”。具体而言,少数民族文化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中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源泉。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各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并经世代传承的文明成果。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之间,有许多共性,其中不乏互相影响乃至融和成分,但各民族文化又具有鲜明的个性。共性使中华民族文化成为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个性使这一整体多姿多彩。[16]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各少数民族在千百年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经过不断沉淀、积累起来的生活习惯、风俗观念、宗教信仰、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生产技术等方面的总和,是中华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17]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民族文化的统一体。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共同缔造、捍卫了伟大的祖国,共同创造、发展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在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少数民族作出了巨大贡献,促进中华文化形成了统一性和多样性的鲜明特征。十七大报告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充分认识少数民族文化是祖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吸纳和宏扬少数民族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使其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发挥重要作用。[18]在弘扬中华文化的过程中,必须给予少数民族文化必要的强调,尊重少数民族文化的应有地位。

其次,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实质是一种文化认同,而少数民族文化正是少数民族产生文化认同的基础。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首要目的是“提升核心价值理念、核心道德,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不断增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安顿感”。[19]少数民族文化指的是一个少数民族群体所创造传承的文化,不同的少数民族文化对不同的少数民族群体具有支配意义。少数民族文化不只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外在手段和工具,少数民族文化本身就是内在的需要和目的。[20]少数民族文化的起源与少数民族的形成同步,它是民族诞生时即同时并存和依赖着的精神世界的东西。一个民族之所以区别于其他民族而存在,就在于这个民族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和地理环境的特点在观念形态的反映,是该民族智慧的结晶,凝聚着该民族的感情、意志和追求,体现着民族精神,对于一个民族的心理素质、民族性格、思想道德、价值观念以及审美意识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21]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各少数民族在千百年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经过不断沉淀、积累起来的总和,它经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具有不同的载体,是少数民族最持久的特征,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的文化是维系各少数民族存在的纽带,也是各少数民族的精神寄托。[22]少数民族文化是该民族得以独立于其他民族的内在特征,是民族认同产生的根源。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具有凝聚力和认同感,而少数民族文化对于少数民族认同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确保中国56个民族对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认同感和亲近感必须吸纳各少数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注重保护和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

再次,少数民族文化中的许多优秀特质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离不开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也离不开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具有了解历史、教育后人、凝聚国民、鼓舞人心、陶冶情操、净化灵魂的功能。[23]少数民族文化已经成为现代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的风格、以人为本的基本精神,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一种重要形式。“和谐”是少数民族文化的内在精神和显著特征,少数民族优秀的社会公德系统,优秀的社会伦理观念,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笔难得的财富。在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关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的思想十分丰富和深刻,重视优秀民族文化的挖掘、整理与弘扬,不仅是新时期弘扬中华文化的需要,也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加快构建和谐社会步伐的需要。我国多元的民族文化应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引下,吸收其中有益的成分,使其成为我们这个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宝贵财富。“把多元的文化资本转化成社会资本,让多元的民族文化在国家的社会文化舞台上都承担着自己的积极角色。”[24]

最后,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中充分发挥和弘扬少数民族文化,可以抵御外来文化对民族地区的冲击,可以促进和加强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巩固,可以增加国家的文化安全。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边疆地区,边疆地区历来是各种文化思潮和民族主义思潮交融、碰撞的敏感地区,是境外文化渗透的前沿地带。由于少数民族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转型相对剧烈,同时各少数民族对国家主体文化认同程度参差不齐,因此少数民族文化往往最容易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首先要从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众开始。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功利思想的双重夹击下,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处境堪忧。“当前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状况是复兴、衰退和变异三种现象并存。”[25]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衰退的同时,外来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开始逐步进入民族地区。在我国的一些民族地区,西方的文化、宗教乃至价值观念已经形成了相当的影响,而这无形会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形成一定的威胁。大力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效抵御西方的不良文化和腐朽文化渗透,巩固和扩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阵地,维护文化安全和国家利益,成为愈来愈紧迫的重大任务。[26]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27]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是抵御境外不良文化和腐朽文化渗透,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现实要求。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过程中,注重少数民族民族文化的弘扬与保护,将其引导到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上来,对于振奋民族精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如何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中发挥少数民族文化的作用

上文从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民族共有性”入手,探讨了少数民族文化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中的意义问题。那么,如何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过程中发挥少数民族文化的积极作用呢?本文从以下四点进行论述。

第一,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中发挥少数民族文化的作用,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2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现阶段我国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最根本的原则和规定,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价值核心。“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内涵在本质上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所形成的一种尊重社会差别、包容多样、和谐共处而又朝气蓬勃向上的先进文化,它反映了目前我国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寄托和文化归属。”[29]在积极吸收和发扬少数民族文化,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多元化的养料之际,要确保这些少数民族文化在内容上符合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符合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在价值取向上符合“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奋斗目标。

第二,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中发挥少数民族文化的作用,必须注重吸收少数民族优良文化传统。各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优秀文化资源。少数民族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着中华民族的整体文化。先进的少数民族文化,应该具备的特性有: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文化;有利于少数民族发展进步的文化;有利于少数民族群众转变观念,解放思想,促进脱贫致富的文化;有利于少数民族打破保守观念,促进学习和吸收国内外先进科学文化的文化;富有民族形式和特色,为少数民族群众接受的文化。[30]注重对少数民族先进文化的吸收是中华文化五千年来繁荣昌盛、生生不息的重要原因,理应成为我们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途径之一。

第三,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中发挥少数民族文化的作用,必须注重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和创新。在积极利用少数民族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过程中,首先必须高度重视和切实保护中华民族多元的各民族文化。“在现代化冲击下,各民族传统文化已出现淡化和被破坏的情况;保护中华传统文化不仅是构建、弘扬中华文化,而且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前提和基础。”[31]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在现实生活中的文化应用是少数民族文化保持生命力的根本所在。[32]在妥善保留和保护各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同时,我们还必须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合理的可持续的开发利用,大力提倡健康、文明的民族习俗,积极发掘和利用民族文化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符的精神要素,使其融入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范畴之中,提升各民族的精神境界。除了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开发保护之外,我们还必须积极地进行文化创新工作,从内容和形式上进一步推进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让爱国主义精神、中华民族认同、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成为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

第四,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中发挥少数民族文化的作用,必须注重中华民族民族意识的培养。也就是说,要把弘扬少数民族文化与提高中华民族整体民族意识结合起来。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最主要特征就是它的“民族共有性”。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目的就是在于统一全体中国人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提高民族的凝聚力和生命力。我们在强调和利用民族文化的同时必须牢记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的关系是多元与一体的关系、部分和整体的关系。我们强调的多元,是在一体基础上的多元。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过程中,对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视与利用必须坚持三个基本原则,那就是有利于中华民族民族意识的提高,有利于全国人民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认同,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注释:

①载于《科学社会主义》,2008年第2期。②载于《民族研究》,2008年第4期。③载于《河北学刊》,2008年第3期。④载于《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⑤载于《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年第4期。⑥载于《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⑦载于《学习与实践》,2008年第3期。⑧载于《光明日报》,2008年4月22日。⑨向玉乔:“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构成”,《光明日报》2008年4月1日。⑩[14][28][29]高永久,陈纪:“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内涵与价值核心”,《科学社会主义》,2008年第2期。[11][15]邵和平:“论炎黄文化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关系”,《学习与实践》,2008年第3期。[12]张立文:“弘扬中华和谐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光明日报》,2008年4月22日。[13]周伟洲:“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民族研究》,2008年第4期。[16][30]陈家才:“发展新时期先进的少数民族文化”,《中国民族》,2003年第5期。[17]付一飞:“浅谈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利用”,《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16期。[18]金星华:“切实推进少数民族文化繁荣发展”,《学习时报》,2008年7月7日。[19][27]张立文:“弘扬中华和谐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光明日报》,2008年4月22日。[20]赵玲:“对少数民族文化转型的哲学思考”,《学术探索》,2004年第6期。[21]洪英华:“试谈民族文化的继承、创新与发展”,《黑龙江民族丛刊》,2003年第1期。[22]李世书:“对少数民族文化建设几个问题的思考”,《创造》,2003年第7期。[23]陈黔珍:“浅议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中的和谐思想”,《理论前沿》,2008年第14期。[24]叶南客:“创造中华民族文化的新辉煌”,《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12期。[25]王希恩:“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及其走向”,《民族研究》,2000年第6期。[26]李德洙:“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求是》,2007年第1期。[31]周伟洲:“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民族研究》,2008年第4期。[32]郝亚明:“乡村蒙古族语言使用现状与变迁”,《西北第二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责任编辑:李士坤〕

作者:郝亚明

少数民族与民族文化论文 篇3:

少数民族文化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可行性探索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让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扎根于学生的心灵,是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教学实践过程中,结合教材知识,精选德宏州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有代表性的内容,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尋找少数民族文化与课堂教学的切入点,让学生通过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了解和热爱地方的民族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认识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增进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热爱,进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一、少数民族文化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文化基础和现实意义

德宏,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其少数民族文化分别从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族群分化出来,保留了他们不同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随着中原文化和佛教、基督教的传入,各种文化互相学习、相互交融,在特别长的历史岁月中创造了五彩缤纷的文化艺术,从而使德宏少数民族的文化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神韵和蓬勃的生命力,构成了多族群、多文化共生地带。博大精深的少数民族文化就是一部经典的民族教材,开发使用好这部教材既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又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记得住乡愁。乡愁是什么?就是对故乡终生不渝、梦绕魂牵的情怀。我们认为,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爱国首先要从爱家乡开始,热爱家乡必须要了解家乡的优秀文化。把当地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浓缩进课堂,首先可以将少数民族精华文化进行传承,能让学生在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了解和学习当地的少数民族文化、少数民族保家卫国的英雄历史、少数民族中出类拔萃的英雄人物、德宏州的风土人情,从而将德宏州少数民族文化代代传承下去,使民族文化“活起来”;同时,传承着民族精华文化教育的青少年,在将来走向社会、走向祖国各地的时候,能把德宏边疆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出去,增强民族文化的影响力和生命力,使民族文化“走出去”。

二、少数民族文化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切入点

(一)引导学生关注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培养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节日是一种文化习俗,是国家和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所形成的独具一格的文化传统。而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往往通过各具特色的文化习俗表现出来。

德宏地区少数民族节日众多,比较盛大的节日有被称为“万人之舞”的景颇族“目脑纵歌”节,傣族进洼、出洼、干朵节、泼水节,傈僳族的火把节,阿昌族的会街节和窝罗节,还有促进中缅两国友好交往的中缅胞波节等。这些少数民族节日大多是追溯自己本民族起源、驱恶扬善、预祝吉祥、庆祝丰收等朴素的民族情感。以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为依托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从了解民族沿革、民族风俗入手,进而了解民族的历史、民族文化艺术,使学生对民族知识以及民族民间文化有一个深刻感性的且难以忘怀的认识,从而为进一步开展系统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团结教育打下基础。培养学生爱家乡、爱民族、爱祖国的情感,这是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伟大事业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我们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二)引导学生关注少数民族英雄事迹,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在中国屈辱历史中,德宏边疆少数民族谱写了可歌可泣的抗击侵略史。从马嘉理事件到景颇族爱国山官早乐东抗击英国侵略,从清末土司、辛亥革命先驱、傣族英雄刀安仁到滇西抗战……德宏这片土地上从不缺少悲壮的英雄事迹。用好这些历史资源,以此为契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通过课堂这个传播途径,让学生了解我们边疆少数民族的脊梁和骨气,激发强烈的使命感,勿忘国耻,珍惜当今的和平与稳定,努力学习,自觉将爱国之情与报国之志统一于行动中。

(三)引导学生学习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提升社会使命感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活态灵魂”,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珍贵记忆,是民族文化的生命密码,承载着独特而丰富的想象力、文化意识和民族精神,对于人类生存与发展具有獨特的意义和价值。德宏州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迄今为止共申报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29项,其中国家级13项,省级19项,州级97项。在这些异彩纷呈的文化瑰宝中,傣族孔雀舞、象脚鼓舞、剪纸、乐器葫芦丝、巴乌及民族民间歌曲等都深受学生的喜爱。

为了使民族文化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发展,秉承“文化传承”的理念,学校教育必须为此做出自己的贡献。笔者所在的学校,将这些民族文化艺术充分融入到课堂中,提出会“唱一首民族歌曲、会跳一支民族舞蹈、会演奏一样民族乐器、会讲一个当地少数民族故事”。使当地少数民族中学生从受教育的课本之中了解到自己民族文化的精彩,培养其民族自信心与民族精神,使其具有对自己民族语言、文字、传统艺术以及其他许多特色方面的认同感,让本民族的孩子自小就意识到本民族文化的魅力所在,自然而然地意识到保护本民族文化是他们的使命。

(四)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延伸课堂教学的长效性

借助校外资源,开展传习活动。学校组织各年级学生到群艺馆看演出,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傣族剪纸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邵梅罕的傣族农民剪纸艺术馆进行参观,到盈江新城乡刀安仁故居了解英雄的事迹,在各种少数民族节日的民俗活动中上汲取少数民族文化精髓。学生感受少数民族文化的同时,更要引导孩子们为家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把少数民族文化传习活动工作做到实处,把课堂教学的效果凸显出来。

借助舞台魅力,深化民族文化传习。我校金色年华艺术节突出民族性,学校以少数民族学生和少数民族文化,创作了一系列节目,深受各界好评。例如,德宏五种少数民族韵律操、泼水节的传说、景颇刀舞、象脚鼓舞等初具专业水平,而艺术节上同学们的剪纸、民俗画展示也获得了广泛的赞誉。学校以年级为单位学唱少数民族歌曲也经常在校际交流中展演。以历史学科组和政治学科组带动学生以少数民族文化为研究的校级课题也在进行当中。

在各种少数民族文化的学习和探索中,学校为学生搭建参与平台,提供指导性意见,引导学生参与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既有利于把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又有利于拓展课堂,将教材中的探究性活动向社会生活延伸,强化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作者:张睿

上一篇:生活化高中语文教学论文下一篇:信息化建设金融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