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方言与民族文化试析论文

2022-04-29

摘要:民族声乐是通过一定节奏与曲调编排将歌曲声音在民族群体的社会活动中流传的音乐固定形式。民族声乐起源于劳动活动,具有沟通、情感表达、彰显民族力量的时代功能。现代流行音乐起源于西方,具有与西方流行音乐同质化、通俗化、市场化的特点。我国目前尚未形成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现代流行音乐文化,因此,可借鉴民族声乐特色,发挥其对我国现代流行音乐的影响与启示。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东北方言与民族文化试析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东北方言与民族文化试析论文 篇1:

论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自远古以来,中华文化在辽阔的国土上生长发育,由于受地域环境的影响与制约,在地域风格上呈现多姿多彩的样态,这一点,在文学艺术上表现得尤为显著。因此,从地域文化的角度来研究文学现象,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

当代学界对文学地理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此后相继出版了一批文学地理类著作,如陶礼天的《北“风”与南“骚”》,樊星的《当代文学与地域文化》,张仁福的《中国南北文化的反差—韩欧文风的文化透视》,曾大兴的《中国文学家之地理分布》,胡阿祥的《魏晋本土文学地理研究》等,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看,观点虽见仁见智,且不乏精辟见解,但大多还缺乏从环境作用的机理等科学理性层面上的解释,由于文学语言的特点,存在着任意解说的倾向。究其根本,在于缺少自觉的“学科”意识。正如陶礼天所说,“没有树立自觉的文学地理学的学科意识,就不能够使中国文学与地理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研究,做到逻辑严密,别择精确,特别是对古代许多文评概念、审美范畴,如气质与清绮、温雅与雄健、实际与虚无的探讨,作出‘历史与逻辑的’相互统一的分析。”他极力倡导發展文学地理这门人文地理的新兴学科①。文学地理学致力于研究文学与地理之间多层面的辩证关系,探讨文学的地理风土性质及其成因,以及文学的地域差异及其地域风格的时空变化规律,是文化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似也应成为文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学科。本文试从文学地理的角度,对中国文学的地域分异等现象以及地理环境与文学艺术的关系等问题作一尝试性探讨。

一、中国文学的地域分异概说

(一)文学地域性的涵义

袁行霈在其《中国文学概论》一书中专门辟出“中国文学的地域性与文学家的地理分布”一章,认为文学的地域性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指某些文学体裁是从某个地区产生的,在它发展的初期不可避免地带着这个地区的特点;二是不同地区的文学各具不同的风格特点②。鲜明而精辟地概括出文学地域性的涵义。笔者认为,除此之外,还应包括文学流派和文学人才分布的地域性。

(二)中国文学具有南北之分、东西之异、地域之别

文学艺术是在特定地域环境中产生的,“大地是文学艺术的舞台”,文学艺术因而带有明显的地域烙印③。中国文学素有南北之分,历代曾有不少学者论及。如清·谢之淮《填词浅说》中说:“以辞而论,南多艳婉,北杂羌戎;以声而论,南主清丽柔远,北主劲激沉雄。”近代学者梁启超在《中国地理大势论》中论及文学地理时指出,“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吴越多放诞纤丽之文,自古然矣。……长城饮马,河梁携手,北人之气概也;江南草长,洞庭始波,南人之情怀也。散文之长江大河一泻千里者,北人为优;骈文之镂云刻月善移我情者,南人为优。”

其实,中国文学的地域差别,不只是南北之异,亦有东西之别,更有众多地域之间的不同。樊星在《当代文学与地域文化》一书中精辟概括了我国当代文学的地域特色,如“齐鲁的悲怆,秦晋的悲凉,东北的神奇,西北的雄奇,中原的奇异,楚地的绚丽,吴越的逍遥,巴蜀的灵气”④。他在该书中还分析说明了当代城市文学的地域差异,论述了当代京味文学、津味文学、汉味文学、海味文学、苏味文学风格上的地域差异。认为“地域文化小说”是当代文坛最富于民族文化意味的一大景观。

二、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法国著名文学思想家泰纳(Taine)曾指出,影响文学创作与发展的有环境、时代、种族三大要素,认为环绕人类的地理环境对人影响很大。在他看来,地理环境是通过对人的影响进而影响文学艺术的。我国古代学者刘勰的《文心雕龙·物色》云:“屈原所以能洞监风骚之情者,抑亦江山之助乎!”则从地理环境对审美主体熏染的角度指出了文学创作活动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各种文学作品都是在不同的“土壤”中生成的,它们的思想内容、艺术形式和风格流派无不受一定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正如俄国哲学家普列汉诺夫所指出的:人类精神产物正如活的自然产物一样,只能由它们的环境来说明。德裔美国心理学家、行为学家卢因(KurtLewin)在1938年提出,可以把人类行为用公式表示为:B=f(P·E),其中,P为自身个性特点,E为所处环境。说明人的行为是其个性特征与所处环境的函数。据此,我们同样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作家的创作行为与作品的风格,只能由作家的个性特征与地域环境的相互作用来解释。

自古以来,中国人研治学术都主张“究天人之际”的思维方式,论文学艺术重视文化地域的分野与调合,立生民大计虑及地利与人和的互动,这是中国文化的传统精神。地理与文学的紧密结合是中国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特色和优势,它影响着我国文学知识与地理知识的特点,提升了中国人对环境与文学的鉴赏水平,并平添了中华审美特色。在我国,地理环境对文学艺术历来有着深刻的影响,这是中国文学的一大特色。具体来讲,其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地理环境对文学作品创作内容和作者创作灵感诱发的影响

地理环境作为创作源泉或创作素材之一,对文学作品内容和形式有不小的影响。文学作品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在一定区域、一定时代对某些自然存在和社会现实的反映。作家的文思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自然、社会的客观现实在他头脑中的反映,是作家对周围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等某种形式的认识⑤。从一定意义上讲,作品的内容与意境是地域环境(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反映。例如在古代,由于先民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对日月星辰、风云雷电等自然现象缺乏科学的认识,于是在自然环境的客观作用下,作出了种种想像,用以表达解释自然和征服自然的愿望,于是创作了“夸父追日”“后羿射日”“精卫填海”等神话传说。

地理环境是文学艺术创造的源泉。大自然给画家以丰富协调的色彩和形象,给音乐家以优美的音韵和旋律,而给文学家更多的是丰富的创作素材。名人的许多杰作,往往有不少是在地理环境(或大自然)的作用下孕育出来的,特别是与游览名山大川有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因而成为自古以来文学士人的励志格言,并有大量的事实作为佐证:李白不游,岂能写出千古传诵的诗篇,成为一代诗仙?徐霞客不游,怎能有那么多珍贵的地理文学游记流芳?郦道元不游,岂有《水经注》传诸后世?还有谢灵运、孟浩然那些直接取材于自然环境的山水诗、田园诗,以及众多的以地理环境为描写对象的游记等,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不胜枚举。就是当代文学史上也例证繁多,如“新时期”以来张承志、贾平凹、莫言、张贤亮等人的小说,地理风土韵味就十分浓烈。特别是张承志的小说,喜欢把地理内容直接引入作品,设置富于特色的地理环境,并加以充满深情的描写,具有摄人心魄的艺术感染力。

地理环境(大自然)还能诱发作者的创作灵感。郭沫若就多次谈到,家乡秀丽的风光从小陶冶了他的性情,每当他置身于壮丽山河的怀抱时,便文思泉涌。他说他的许多优秀作品常产生于对胜景佳境的饱览之后。国外许多文学家、艺术家甚至把定期去观赏大自然列为工作守则之一,大概就是因为地理环境或大自然会使他们的创作和研究得到一种意外的“诱发剂”的缘故吧⑥?

(二)地理环境对文学作品风格与地域特色差异的影响

首先是地理环境与文学的南北差异。

地理环境对文学作品的风格有明显的影响,这使得文学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与差别。如唐代魏征在《隋书·文学传序》中曾指出,南方文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北方文学“词义贞刚,重于气质”。近代学者刘师培在《南北学派不同论》中则具体分析指出,由于我国南北方的地理环境不同,人们的性格与社会习俗也有区别。因此,文学特色也不相同:“大抵北方之地,土厚水深,民生其间,多尚实际;南方之地,水势浩洋,民生其际,多尚虚无。民崇实际,故所著之文不外記事、析理二端;民尚虚无,故所作之文或为言志、抒情之体。”当代学者樊星形象而简明地概括出我国文学的地域特色,认为北方文学是“刚”的文学,南方文学是“柔”的文学⑦。中国文学的南北分异可由历代许多作者及其作品说明。如北方人韩愈(河南人)与南方人欧阳修(江西人)的文风大不相类。对韩欧文风有着深入研究的张仁福先生曾在《中国南北文化的反差》一书中指出:具有浓郁北方文学风格的韩文呈现刚健、雄正、愤激、壮直、质朴、拙劲、迅急、疏括等特征;而具有鲜明南方文学风格的欧文则显露柔婉、飘逸、哀艳、委曲、清丽、纤巧、纤徐、缜密等特色。大体说来,韩文属于阳刚之美的范畴,欧文属于阴柔之美的范畴⑧。北人多推赏韩文,南人多崇尚欧文。这都与中国的南北地理环境的不同熏陶有关。蔡国相在《南北文化差异及其形成的地理因素》一文中较详细地分析了我国文学的南北差异。如产生于黄河流域的《诗经》与发韧于南国楚地的《楚辞》风格迥异,前者植根于现实的生活里,而后者驰骋在理想的世界中⑨。陶礼天在其著作《北“风”与南“骚》中第二部分亦曾浓墨重彩地分析了《诗经》与《楚辞》的地域风格与美学上的差异。先秦文学如此,后世文学亦多有南北风格之别。如苍凉慷慨、风骨劲拔的建安文学;率真爽直、豪放刚健的北朝民歌;激越深沉、雄浑悲壮的盛唐边塞诗;叱咤风云、“挟幽并之气”的金词;直至深刻展示当今西北人民生活风貌的西部文学,都流贯有北国风情。而情辞婉转、轻靡绮艳的南朝诗歌,润泽华采、清新秀美的唐代山水田园诗,婉约柔媚、徘侧缠绵的宋词,无不荡漾着江南的韵味。现代文学中的“山药蛋派”与南方的乡土文学,当代文学中的“京味文学”与“苏味文学”也表现了南北异趣的艺术特色。中国文学作品中地域风格与地域特色差异最为明显的当数中国民歌。如北方民歌《敕勒川》表现的是牧草丰茂、牛羊成群、原野无际的北国草原风光;描写木兰代父从军的《木兰辞》,生动地反映了北方妇女的飒爽英姿与豪迈情怀,而“吴歌”“西曲”则是反映南方文学温柔和婉的代表作品,其描写细腻,风格清新,基调哀怨,缕缕忧思,丝丝柔情,淡淡怨怒,都跃然纸上。可见只有特定的地域环境才能孕育出这样的文学作品。一种文化,两种意境;一个民族,多样风格。文学上的这种地域差异,显然与地貌环境的南北差异(北雄南秀)、气候环境的冷暖干湿,以及地理环境作用下的人们审美情趣的差异(北人崇刚,南人尚柔)等有着密切关系。

其次是地理环境与文学的东西差别。

中国文学的地域特色差异不仅表现在南北差异上,还表现在东西差别(如东“开放”,西“传统”)以及区域内部的差异上(如众多的文学地域流派)。余斌在《试论中国当代文学的文化地理格局》一文中就曾指出,中国的文化地理可以粗线条地分为东、西两大部,再细一点则可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这在新时期文学中已有相当分明的表现。中部犹如当代文学的屋脊,东部(东南沿海)和西部为其两翼在这个文学分水岭的两侧,文学的文化色彩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在东侧,文学表现出一种外向型文化色彩,即有人所说的“港风”“海派”这些与传统文化不太协调的外来文化。在西侧,文学则表现出一种内向型文化色彩,即有人所论的“黄土文明”。另外,西部文学中特别丰沛的阳刚之气,也得益于狞厉的自然环境对人的陶冶,得益于西部少数民族文化的滋补。文学中的阳刚之气也存在着自西而东的梯度变化:西部为最,东南沿海为弱。

(三)地理环境对文学流派及其地域文学人才形成以及文学中心分布的影响。

袁行霈在《中国文学概论》一书中论述中国文学家的地理分布时说:“在某个时期、同一地区集中出现一批文学家,使这个地区成为人才荟萃之地;在某个时期文学家们集中活动于某一地区,使这里成为文学的中心。”⑩文学流派风格和不同流派的地域文学人才群体的形成,与特定地域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文学流派风格的空间变化性,表现在对生活的反映有其特定的地域性,受着特定空间的自然、社会环境的影响与制约。如我国文学史上的“花间派”词人,大都生活在鸟语花香的西蜀,山水诗与田园诗的作者多生活在山清水秀的江南水乡,这些作者的作品大都具有“香艳柔美”“清丽秀雅”的风格特征。而那些边塞诗人大都长期生活在广漠萧索的北国疆场,其作品多具有“悲壮刚烈”的风格特征。文学流派风格的空间变化性较为集中地表现在以地域特色来划分的文学流派上,其作品的浓厚地域色彩显示出风格的空间变化性,如以河北籍作家孙犁为代表的“荷花淀派”和以山西籍作家赵树理为代表的“山药蛋派”等,可作为这方面的代表。又如当今文学界广泛讨论的京派、海派、汉派、苏派、宁派、穗派等文学流派,更是各具特色,异彩纷呈。这些地区存在的风格特异的作家群的形成与该地域环境的影响有关。中国当代小说界中,那些执着而又出色地描写与表现了富有鲜明地域文化色彩的生活的作家,大都拥有一片为他们所熟悉的独具文化色彩的土地。如老舍之于京华,孙犁之于冀中,赵树理之于晋中,莫言、张炜之于胶东,沈从文、韩少功之于湘西风情,汪曾祺之于苏北水乡,陆文夫、范小青之于苏州市井,苗长水之于沂蒙山水,郑义之于太行山村,贾平凹之于陕西城乡,孔捷生之于海南林莽,鄢国培之于长江三峡……。这种在特定地理环境孕育下的地域文化色彩使他们的作品显现了令人瞩目的艺术风格。

同是一个地域的作家,由于作者生活的地理环境不同,他们的文化心理、审美情趣不尽相同,其作品风格也有差别。如何西来在《文学鉴赏中的地域文化因素》一文中,简析了陕北人路遥、关中人陈忠实、陕南商洛人贾平凹的地域文化心理差异。认为“贾平凹作品透出的某些南国气韵,如秀逸、柔婉、空灵等,其地缘文化上的根源可能与商洛故地这种虽秦而近楚的传统文化地位有关⑨”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还是与文化生成的“土壤”(即地理环境的影响作用)有关。商洛位于秦岭以南,这里的地理环境不能不养育了贾平凹或多或少南国秀民的气质。正如贾平凹在《商州》中写道的:“商州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接壤交错地带,人有南北特点,秀中有骨,骨中存韵。”既使同为一人,在其生命的不同时期,如果处于不同地域的话,其文学风格也有殊多变异。如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庚信,前期在梁为官,善作宫体诗。梁亡后被强留北朝,所处的地理环境也就相应地由山清水秀的江南而变为广漠萧索的北国,诗风也由华艳轻窕一变而为苍劲沉郁。生活环境(包括自然的和社会文化)的变更给他的创作心理与作品风格产生了重大影响。地理环境就是这样制约着作家,真可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有一方之民风,一方民风有一方之文学。当今我国文坛令人瞩目的山西作家群、陕西作家群、河南作家群、山东作家群、东北作家群等崛起,都离不开养育他们的那一方水土与地域文化,就是那不同的水土与地域文化,使他们的作品表现出鲜明的地域风格。

地理环境对于文学中心形成的影响也是明显的。袁行霈认为,中国文学主要有两大发源地,一个在黄河流域,一个在江汉流域。在黄河、长江和运河三条水系的周围形成若干文学中心。文学发达的地区,一般都是自然环境优越,经济比较繁荣,交通比较发达,教育环境优良的地区,或是政治、文化中心,或是比较开放的交通枢纽。如唐代的长安、洛阳、南阳一线,宋代的赣江流域,明清两代的江浙,近代的广东,都是依赖这些条件而成为文学中心的。当代中国文化的中心,大体是沿着现在的京沪线、京广线南北移动着,历代的几个文学中心,大致就分布这两条纵的坐标轴上。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南北交流对文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11。曾大兴认为,中国历代文学家分布重心的形成,与京畿之地、富庶之区、文明之邦、开放之域等地域环境有密切关系。社会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地理环境对文学家的分布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政治、经济、文化这三者无不以地理环境为依托。但真正对文学家地理分布格局起决定作用的最直接与最稳定的因素还是文化。文化重心在哪里,文学家的分布重心就在哪里;文化重心向哪里移动,文学家的分布重心就向哪里移动12。历史的演进,地理环境的变迁,使得文学中心的地理分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现在中国文学中心的分布犹如片片星云,但“东密西疏、南多北少”的地理格局仍然比较鲜明。

三、地理环境对文学影响的机理分析

地理环境对文学的影响机理比较复杂。据笔者初步研究,认为其影响途径与机理大致有如下几端:一是地理环境中的自然景观与人文事象给作者提供了创作的素材,这以山水诗、游记等文学作品最为典型;二是地理环境作为文学艺术创作的重要源泉和参照物,它可激发作者的灵感,从而敏锐地把握环境中事物的神韵,创造出生动活泼、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三是地理环境作为文化生成的土壤,直接影响到一个地域的民风、民俗、语言(如方言性质、词汇、音韵等),进而影响到文学作品的艺术特点与地域风格;四是地理环境作为生活条件塑造着作家的心理素质(如气质、性格、情感)与审美情趣,从而对其文学作品艺术风格的形成产生深刻的作用。其中以地理环境影响作者心理素质与审美情趣并间接作用于文学作品风格这一机理最为重要。地理环境对文学的影响更多的是以间接的形式产生作用。地理与文学的关系往往需要通过许多中介才能发现二者之间的某些联系。基于物质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唯物主义的原理,不能不承认和重视地理环境对文学创作的制约性。

地理环境对于具有“天人合一”特质的中国文化具有强大的亲和力,正确地认识这一特征,科学地评价地理环境对文学艺术风格的影响作用,继承并发扬文学与地理结合的特色,对于繁荣我国的文学事业是大有裨益的。

当然,随着社会发展和文化交融的日益增强,地理环境对文学艺术风格的影响作用将有所弱化。但从宏观与本质上考察,这种影响与作用不会消失。一方面由于历史文化的积淀作用和“天人合一”传统文化的影响深远,地理环境赋予文学这一文化产品的影响仍具有一定的生命力,将承传久远;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流逝,环境的变迁,旧的地域差异消失了,新的地域差异往往也随之产生,在新的地域环境的熏陶与塑造下,包括文学在内的许多文化艺术产品都将不断斌予并呈现新的风格和形式。只要中国这片大地上有山水、气候之别,文化上有南北、东西之异,只要我们正视不平衡永远是人类演进的一条根本定律,地理环境将永远是不容忽视的一股塑造着民性和影响着文学风格的伟力。

最后需说明的是,地理环境的变迁,人类生态环境的恶化,由此衍生的环境问题已引起了部分具有人文情怀的作家的关注。1962年美国女记者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一书的出版,在全球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充分显示了文学艺术与环境科学、地理科学结合的巨大魅力。在我国,以徐刚为代表的环境文学作家群正在崛起。《伐木者,醒来!》《沉沦的国土》《绿梦》《中国——另一种危机》等环境文学作品,以及富有人文地理色彩的《东西论衡》《南北春秋》《人文中国》等作品均在广大读者中产生了较大影响。环境文学刊物《绿叶》在环保宜传教育方面做出了可观的成绩。我国有取之不尽的地理环境与生态问题的题材,为环境文学的创作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环境保护通过文学表现具有摄人心魄的力量,往往比科普宣传有着更好的教化效果。21世纪是生态文明的世纪,科学界、文学界都无法回避生态环境与地理环境问题。可以预言,文学艺术与地理、环境、生态等科学相互结合,将是中国21世纪文学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向。

注释:

①陶礼天:《北“风”与南“骚”》,北京:华文出版社,1997年,第24页。

②袁行霈:《中國文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33、45-46页。

③胡兆量等:《中国文化地理概述》,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05页。

④樊星:《当代文学与地域文化》,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8、53、67、85、102、142、161、174、278页。

⑤曹诗图等:《社会·文化·环境》,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96年,第243-244页。

⑥同上。

⑦胡兆量等:《中国文化地理概述》,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05页。

⑧张仁福:《中国南北文化的反差—韩欧文风的文化透视》,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2、6页。

⑨樊星:《当代文学与地域文化》,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8、53、67、85、102、142、161、174、278页。

⑩蔡国相:《中国南北文化的反差——韩欧文风的文化透视》,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2,6页。

11樊星:《当代文学与地域文化》,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78页。

12曾大兴:《中国历代文学家之地理分布》,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501-505页。

作者:曹诗图 孙天胜 田维瑞

东北方言与民族文化试析论文 篇2:

民族声乐对现代流行音乐文化的影响与启示

摘 要:民族声乐是通过一定节奏与曲调编排将歌曲声音在民族群体的社会活动中流传的音乐固定形式。民族声乐起源于劳动活动,具有沟通、情感表达、彰显民族力量的时代功能。现代流行音乐起源于西方,具有与西方流行音乐同质化、通俗化、市场化的特点。我国目前尚未形成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现代流行音乐文化,因此,可借鉴民族声乐特色,发挥其对我国现代流行音乐的影响与启示。据此,文章通过梳理文献及相关热词的形式挖掘了我国民族声乐对现代流行音乐文化的理论影响与启示,同时探索了我国民族声乐对现代流行音乐文化的应用与实践启示。

关键词:民族声乐 现代流行音乐 流行音乐文化

一、 民族声乐的历史渊源与时代功能

1.民族声乐的历史渊源

民族声乐是通过一定节奏与曲调编排将歌曲声音在民族群体的社会活动中流传的音乐固定形式。民族声乐起源于劳动,究其原因,在民族声乐兴起的远古时代,民族群体的社会互动与交往离不开劳动。在多数底层人民没有掌握生产资料的年代,劳动是多数民族个体赖以生存的基本工具。而不同民族的不同劳动活动特点早就了民族声乐的独特魅力。首先,民族劳动因地理环境差异有所不同,如沿海地区以渔业为主,使得沿海民族的民歌声乐内容多于海有关;内陆地区以耕种为主,使得内陆地区的民歌声乐有较为浓厚的黄土地情结;而草原地区则以游牧为主,使得其民歌声乐粗犷豪迈,出现“草原广袤”、“马儿驰骋”等意象较多。其次,民族劳动还因政治形态差异有所不同,奴隶社会中由于劳动者受到在斗争力量和武器装备上都占有绝对优势的奴隶主的欺压时敢怒不敢言,故民族声乐的表达更为委婉悲凉;而封建社会由于受到儒家思想影响,劳动者寄托于以艰苦劳动换取前世罪孽的救赎与来世的解脱,故民族声乐表现出对劳动的知足;在半封建半殖民社会,受到解放思想与社会主义思想影响的劳动者则更多在民族声乐中寄托了对解放改革的呼吁与呐喊。但不同地域以及政治形态下的民族劳动又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首先是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其次是受到掌握生产资料的统治者的干预较大,这些特点都使得民族声乐在内容上有较多描述自然地理风光的歌词,在形式上多通俗易懂,便于流传。

2.民族声乐的时代功能

民族声乐记载传播着民族在劳动发展中智慧结晶与思想感情,在当今文化昌明、表达自由的时代背景下仍因其内容丰富、内涵深厚、朗朗上口便于传送有着独特魅力,非但没有因时间的洗礼而埋没淘汰,还在时代的沉淀中展现出新的时代功能。

首先,民族声乐具有沟通的功能。沟通功能也是民族声乐的基本功能。在通讯不便的年代,民族声乐的沟通功能主要体现在通过朗朗上口、节奏韵律相对固定的歌曲形式在一定范围内达成一定的内容沟通。如唱山歌,起源于通过固定框架的山歌形式在地形复杂的山地丘陵间进行求偶等内容的表达与沟通。在现代社会,由于传播媒体的发展,民族声乐的沟通功能主要体现在通过展现民族声乐中描述的民族历史典故以及其中蕴含的民族生活风貌特点达到民族文化的沟通。如一些歌唱比赛中常有不同民族的歌手通过展现民族声乐来展现民族生活场景,实现民族文化间的沟通。

其次,民族声乐具有表达情感的功能。“歌以言志”指的正是通过民族声乐等音乐形式表达情感意志的内涵。民族声乐从表达的显隐程度上可分为通过有歌词的民歌等进行情感表达的显性民族声乐,以及通过乐曲编排、乐器演奏的纯声乐进行情感表达的隐性民族声乐。一方面,显性民族声乐由于有歌词这一语言载体,在表达上更加直接,但对于情感的表述更多蕴含在对意向的描写中,如乐府诗歌中有“青青子衿”等关于求贤的辞藻,也有“淇水汤汤”等关于情爱的描述。另一方面,隐性的民族声乐由于没有歌词这一语言载体,在情感表达上更为内隐婉转,常以曲调、音色、节奏等声乐特点表达情感,而这一效果常受到乐器选择的影响,如琵琶幽婉,可表达婉转的女儿心事,擂鼓壮烈,可表达战争悲壮……在当代社会,民族声乐表达情感的功能多体现为借喻。借助民族声乐表达情感,多建立在今人通过学者的解读已经具备一定的民族声乐鉴赏通识的基础上。如演奏古典民族声乐《高山流水》,除了曲调韵律,人们更多借助对“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声乐尝试感受到知己情感的表达。

最后,民族声乐具有彰显民族力量的功能。民族声乐最主要的对外功能表现在通过民族声乐的辞藻或节拍表现民族凝聚力及决心。如上文所述,民族声乐起源于民族劳动,部分代表着被压迫者奋勇反馈反抗或聊以自慰的思想精神,而其中的爆发力则是对民族力量的体现。因此,在许多民族存亡之际,都会有民族声乐的奏起,以表现民族团结、不畏牺牲的精神,这也解释了最能代表民族团体的国歌等常以简短有力、恢弘大气的歌词与韵律而非舒缓柔弱的“靡靡之音”为主的现象。而从另一个角度看,民族声乐也有摧毁民族力量、瓦解民族凝聚力的作用,如“四面楚歌”、“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都是对这一场景的描述。

二、 现代流行音乐的内涵及特点

现代流行音乐是指改革开放以来华语以及港澳台乐坛的通俗音乐。现代流行音乐缘起于西方,吸收了西方爵士、摇滚、说唱等极具个人主义色彩的较为张扬直白的音乐风格。在流行音乐的土壤下,孕育了国内流行乐坛一批以流行音乐风靡大江南北的歌手艺人以及独特的现代音乐风格。现代流行音乐之所以能在半个多世纪以来风头无两,热度甚至超越了传统经典的民族声乐,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改革开放前对于人们思想以及精神的压抑,另一方面在于流行音乐吸纳西方音乐特点,让人耳目一新。

现代流行音乐的特点在于,一是与西方音乐同质化。流行音乐本起源于西方国家,但在发展过程中依旧难以与西方音乐文化剥离而发展出我国独有的流行文化。具体表现在,除了语言上的不同,节奏、乐曲乃至演奏风格都模仿西方流行乐坛,甚至有不少流行音樂仅仅是改编了西方流行音乐的歌词,或是在歌词中出现中英夹杂,在副歌部分仍然保留了英文歌词。流行音乐的同质化使得我国乐坛特色有被侵蚀的风险。音乐作为一种文化传播形式,极其容易因为脍炙人口的曲调与通俗简明的歌词被广为传唱。因此,流行音乐与影视作品、综艺节目一样,是西方对我国进行潜移默化的软性文化输出的有效途径。高度的同质化给西方流行音乐侵蚀我国传统民族声乐文化提供了机会,一方面是对西方流行音乐的生搬硬套,不加甄别地使其在我国乐坛上泛滥,容易让群众产生民族文化过度开放、放任西方文化发展的错觉。另一方面是对西方流行音乐的生硬改编,不综合我国实际情况与文化背景,容易使不伦不类的流行音乐抢占我国乐坛资源,阻碍民族声乐的传播与发展。

二是通俗化。如上文所述,我国民族声乐具有含蓄内敛的特点。而现代流行音乐与之相对,具备通俗化的特点。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现代流行音乐的歌词多使用现代汉语言,在翻译、改编、撰写的过程中结合了现代白话文的特点,多为口语化语言而非书面语言。由此过滤了文言、民族方言等受众较少的生僻辞藻。另一方面,从西方引入的流行音乐借鉴了西方语言的表达方式,更加通俗直白。我国流行音乐的通俗化虽然有助于解放思想,促进社会的直接沟通以及与世界流行文化的接轨,但也容易使得传统民族声乐文化中的民族特点被埋没,如现代社会中,即使是相对落后闭塞的少数民族山区,人们也以传唱现代流行音乐为主,具备地方特色的民族声乐更多在节庆表演中登场,并且只是保留传统经典的民族声乐,较少撰写、编排新的民族声乐。

三是市场化。民族声乐的传播与发展受到其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历史背景的影响,结合特定的历史地理背景创作的民族声乐使得在特定环境中生活的民族群体有更强的认同感与代入感。但在当代社会,流行音乐的传播更多取决于市场的力量。究其原因,首先,媒体技术的发达使得音乐传播的范围更广,不再局限于通过口耳相传的形式在一定的范围内传播。这也使得流行音乐的传播效率依赖于宣传、推广等市场化手段。其次,在于不同于民族声乐带来的认同感与代入感,流行音乐主要通过带给受众想象、满足受众的希冀得到传播。通过听流行音乐,人们得到不同生活环境与际遇的描述与情感渲染,进而通过同理、投射等心理反应满足对未知的体验。因而流行音乐的传播取决于受众的情感需求与生活希冀。最后,由于改革开放后较为开明的言论与思想环境,使得流行音乐的传播与衰败取决于最广大的受众群体的偏好程度,这完全是市场自由主义作用的结果。

三、 民族声乐对现代流行音乐文化的影响与启示

1.民族声乐对现代流行音乐文化的理论影响与启示

由于民族声乐起源较早,且与我国历史有较深厚的渊源,对其展开理论研究对同为音乐领域的流行音乐有一定的影响与启发。

首先,以“民族声乐”为关键词进行理论研究文献的梳理,结果表明“民族声乐”的研究从2000年开始兴起,研究数量逐年稳步递增,直至2017年达到顶峰,出现了接近80篇的学术论文。可见对民族声乐的研究在新世纪以来一直受到重视,且研究资源的倾斜程度逐渐增加,在互联网等新兴领域风靡的改革新时代下仍热度不减。再縱观与民族声乐研究相关的热词,主要以“教学”和“唱法”为主。由此可见,一方面,民族声乐的传承主要通过教学活动进行,即通过传统的、系统的院系派路径进行传播。另一方面,民族声乐的研究主要与音乐专业领域关联较大,对其唱法的研究表明了民族声乐的演绎具备较高的专业性,相比之下,流行音乐的门槛更低。

其次,对“现代流行音乐”的研究进行梳理,发现其兴起于2008年,且研究数量整体较少,研究热词较为分散。可见相比于民族声乐,流行音乐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且成果较少。同时,现代流行音乐的研究也有与教学结合,但主要以中学音乐教学为主,可见现代流行音乐由于其通俗化更容易被青少年群体接受,也更容易作为音乐教学的选材以起到舒缓应试教育压力的作用。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现代流行音乐的相关热点中有出现“文化”、“古典”等相关词汇,可见流行音乐的研究已出现与民族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研究取向。

因此,民族声乐对现代流行音乐文化理论研究的影响在于,通过民族声乐的理论研究带动音乐专业领域的理论研究从而带动流行音乐这一现代音乐分支的研究。其次,民族声乐对现代流行音乐文化的理论研究还有一定的启示。一方面是理论研究的切入点可扩大范畴至初等教育与高等教育领域。通过教育与民族声乐理论研究的结合推广音乐具备较高的可行性。究其原因,通过与教育结合的音乐理论研究为音乐的传播与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同时教育领域与教育对象的发展心理及个性偏好关系密切,在教育领域内研究音乐理论有助于及时把握音乐发展的最新动向。而研究表明,目前教育与现代流行音乐的理论研究结合学段为中学,范畴较窄,对象局限性较高,可推广覆盖更大的学段范围。另一方面,现代流行音乐的理论研究可结合传统文化与民族特点,以探索流行音乐与古典传统的结合之处,削弱现代流行音乐与西方音乐的同质化,为流行音乐发展中国本土特色提供理论支持。

2.民族声乐对现代流行音乐文化的应用影响与启示

此外,现代流行音乐虽在我国盛行,但由于其起步较晚、借鉴西方音乐为主,我国目前尚未形成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现代流行音乐文化。因此,除了理论层面的影响与启示,民族声乐对现代流行音乐文化的实践应用也有影响与启示。

首先是现代流行音乐文化的发展应注入民族文化特性。注入民族文化特性是使现代流行音乐具备中国特色的保证,能够促进我国在现代流行音乐中占有一席之地而非仅仅成为西方流行音乐文化的传播者。一方面,可通过演绎场景的编排使现代流行音乐文化注入民族文化特色。民族声乐的推广与传播得益于一定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这启发现代流行音乐文化的塑造中也同通过场景的演绎为其赋予民族文化特色。如在现代旅游景点中,除了播放当地民族声乐,还可插入同为歌颂湖光山色的现代流行音乐。又如在大型节庆的文艺汇演中,可间隔安排民族声乐与现代流行音乐的表演顺序,或以现代流行音乐作为小品、二人转、相声等传统民族文化表演形式的配乐。另一方面,对于新编写的现代流行音乐,应鼓励借鉴民族声乐的创作。如在现代流行音乐的歌词编写中融入民族声乐的词汇表达,使现代流行音乐融入我国民族表达中含蓄内敛的文化特点。此外,在乐曲的编排中,也可融入戏曲唱腔等传统民族文化元素。总的来说,现代流行音乐文化中注入民族文化特性是形成我国流行音乐特色文化的保障,对于现成的流行音乐,可通过场景融合达成这一目的,而对于编制中的流行音乐,可通过鼓励创新以丰富的形式融入民族文化元素。

其次是现代流行音乐文化的发展应加强功能性。在市场化的背景下,现代流行音乐的发展应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使其发挥更大的社会功能。如上文所述,民族声乐具有沟通、表达情感、彰显民族力量的时代功能,现代流行音乐也可以这些功能为传播切入点。第一,因为现代流行音乐多是使用现代白话文为歌词,在沟通功能的发挥上有得天独厚的语言优势。同时,可通过在流行音乐歌词中融入时代流行语,引起听众的共鸣,使其沟通功能得到更好的表达。第二,可在现代流行音乐的传播中注重情感的表达。流行音乐因描述现代生活,其中场景的现实性本身容易引起听众的共鸣,可在其中注入对正性情感表达的鼓励,如通过朝阳、飞鸟、新叶等乐观意象传递积极向上、勤劳勇敢、欣欣向荣的社会正能量,促进积极情感的表达。此外,由于中华民族的情感表达方式较为含蓄内敛,该表达特点在民族声乐中也得以体现,因此,在现代流行音乐文化中除了保留一定的直接表达形式,还可以通过含蓄的意象表达情感。第三,对于彰显民族力量的音乐功能,实则是表达情感的更高层次,现代流行音乐的的唱法与乐曲编排的风格多起源或借鉴于西方国家,想要在现代流行音乐中彰显民族力量必须注入民族特色。歌词的表述可在语言上起到民族内沟通和情感表达的作用,但彰显民族力量更多体现在民族的对外维度上。因此,通过乐曲的编排与乐器的选择可实现这一音乐表现的效果。具体来说,可在流行音乐的编曲中借鉴民族声乐的乐器选择以及融入民族声乐的编曲风格。当代流行乐坛有不少“中国风”的流行歌曲正证明了这一做法的可行性。以古筝、长笛等民族乐器进行配乐,通过通俗的白话文歌词为现代流行音乐注入了民族特色。这类歌曲还可作为影视作品的插曲配乐,通过影视作品的传播走向国际。同时,影视作品的内容也为其提供了内涵的演绎和解释背景,能够更好地在国际范围内彰显民族力量。此外,可通过有奖征集、竞赛等形式鼓励民族声乐在现代流行音乐文化中的融入。

综上所述,民族声乐起源于劳动活动,具有沟通、情感表达、彰显民族力量的时代功能。现代流行音乐起源于西方,具有与西方流行音乐同质化、通俗化、市场化的特点。我国目前尚未形成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现代流行音乐文化,因此,可借鉴民族声乐特色,发挥其对我国现代流行音乐的影响与启示。据此,一方面在理论研究上,民族声乐对我国流行音乐文化的影响与启示在于丰富其理论研究数量,同时扩大现代流行音乐与教育领域结合的覆盖学段范畴,以及在现代流行音乐文化中融入传统文化的研究。另一方面,在实践应用上,民族声乐对我国流行音乐文化的影响与启示在于注入民族文化特性与加强其沟通、表达情感、彰显民族力量的功能性。

注释:

张玉琳. 新时代民族声乐艺术的新发展[D]. 四川师范大学, 2007:27.

刘畅. 论中国民族声乐的文化传承[D]. 东北师范大学, 2007:36.

胡吟久, 杨君武. 论现代中国民族歌曲中五种主要情感美类型[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7, 36(6):116-120.

郭克俭. 传统声乐文化特质及其当下意义——兼及近年来民族声乐教学理论与实践之问题检讨[J]. 音乐研究, 2004(4):85-90.

张金秋, 张蕾. 中国现代流行音乐文化的理性思辨与社会和谐[J]. 理论导报, 2012(11):47-48.

郭锄非. 当代通俗音乐的社会文化内涵解读[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38(3):164-166.

刘国平. 中国声乐理论发展历程回顾——评《民族声乐理论与艺术实践》[J]. 中国教育学刊, 2015(9):103-103.

魏勇, 任小芳. 边疆高校少数民族声乐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新疆喀什师范学院为案[J]. 民族音乐, 2014(5):108-110.

管建华. 浅谈后现代文化与中国音乐[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1994(3):94-96.

韦思宇. 试析传统采茶乐元素在现代流行音乐中的融入策略[J]. 福建茶叶, 2018(3):101-101.

作者:王莹莹

东北方言与民族文化试析论文 篇3:

民族声乐演唱技法与歌曲风格的关联性探析

摘 要:民族声乐是中国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经过沉淀和传承,其在气息、共鸣、语言方面都有着独特性。声乐演唱技法塑造了民族歌曲的风格,使之极具地方特色,而歌曲风格也进一步体现了演唱技法的民族性和丰富性,两者有着深刻的关联性和一致性。技法的演绎和风格的确立,能够形成完整的优秀的民族声乐作品。

关键词:民族声乐;演唱技法;歌曲风格;关联性;一致性

我国是一个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的国家,也是一个多民族融合聚居的国家。广阔肥沃的生存土壤和安定的生活环境,使得这片土地上留下许多光辉灿烂的艺术作品和精神财富,而民族声乐艺术是国家宝贵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传统的民族声乐艺术包括戏曲、民间口技、民族歌曲等形式,在不同的民族流传着诸多风格各异的声乐作品。狭义的民族声乐主要指具有民族风格的声乐作品。民族声乐在发音、吐字、气韵上保留了特有的演唱技巧,这是其持续散发魅力,成为文化精华的最主要原因[2]。

一、民族声乐的发展

我国民族众多,音乐艺术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民族声乐是具有浓烈民族特色的音乐艺术,涵盖民族戏曲和民歌内容,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百姓生活和精神寄托的所在[3]。民族声乐作为国家名片,与其他国家的声乐进行交流、融合,吸纳了许多不同声乐艺术的演唱技巧,在发展的过程中,吸收了多种特色优势,演变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声乐大类。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社会相对动荡,不少文艺工作者有机会深入民间地区,了解并挖掘许多缺乏文书记载的民间说唱艺术。在此特殊时期,文艺工作者开展了细致而广泛的搜集、整理、分类工作,使得民族声乐艺术能够更好地保存和流传。与此同时,不少艺术家结合时代背景,对民歌进行改编和创作,将传统行腔和戏歌与彼时的社会环境和百姓风貌相结合,推出了《南泥湾》等大量优秀的声乐作品[4]。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国内情绪高涨,对取得战争的胜利和未来生活的愿景均保持着充分高昂的情绪,但处于艰苦岁月,娱乐文化产业的发展经历了相对缓慢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民族声乐作品有着鲜明的红色基因,大量歌颂中国共产党、肯定革命胜利的民歌作品,如《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在全国范围内广为传唱,极大地鼓舞了民众士气,强化了他们的信心[5]。

改革开放以来,整个社会的经济与制度进入一种相对宽松的环境,人们干劲十足,生活工作均发生重大转变。这一时期的民族声乐得到大力发展,其音乐风格也更加轻快,且受到其他艺术风格的影响,民族声乐作品愈发口语化、生活化,以表达百姓对美好生活的赞扬和歌颂,如经典获奖曲目《走进新时代》[6]。

二、民族声乐的演唱技法

民族声乐有着明显的地方特色,受地域文化和方言语系的影响颇深,其演唱技法在发音、吐字、呼吸、行腔上都有很丰富的技巧[7]。民族声乐歌唱者大多需要从小练习,锻炼个人嗓音,掌握演唱技巧,保持民族音乐的神韵,才能将声乐作品很好地传唱[8]。

(一)气息

民族声乐对于气息的控制要求较高。民族声乐作品不同于流行歌曲,在许多气息换口中,轻重缓急的不同决定了歌曲中的情绪表达。对于许多高难度的民歌作品,没有稳定的气息控制,就会难以完整地表达整首歌曲。民族声乐需要歌者吸气深、存气足、用气活,气息调度不好,歌曲的开合局面就无法形成,更无法在细微处实现情绪的转折和处理。例如,民歌《木兰从军》是一部篇幅较大的咏叹调叙事性民歌,曲子当中既有木兰代父从军的豪迈气概,以及战场厮杀的紧张压迫,又有木兰作为女性身份的内心敏感和柔软细腻。这首歌曲足有9分鐘的时间,需要稳定深厚的气息应用,将歌曲中的跌宕起伏和波澜壮阔充分表达出来,才可以结合时代背景演绎木兰的家国担当,如果气息存量不足,气息应用不灵活,是无法完成这部作品的。

(二)共鸣

民族声乐作品有着许多发音技巧,除了用嗓子发声,还可以利用身体的各个部位产生腔体共鸣,使得歌声富有层次感。人体发声的部位主要在喉腔,通过喉腔单一出声容易产生撕裂感。古时人们在田间、草原等开阔地带进行歌唱时,自我摸索出了不同形式的腔体共鸣,使得歌曲意境悠远而辽阔。藏族歌曲往往声音比较高亢,如《青藏高原》的音高就十分具有挑战性,不少藏族民歌中常有“嗦”“呀”“啦”等拖长音的词汇,使得歌曲婉转而明亮。演唱者除了用喉腔发声,也采用较深处的腹腔产生共鸣,不少藏族歌曲都需要歌手在腹腔中存留足够的气量,通过共鸣将浑厚、具有爆发力的音量展现出来,形成了藏族歌曲高亢饱满的特色。而蒙古族歌曲多利用胸腔、头腔和鼻腔形成共鸣。蒙古族人民多生活在辽阔宽广的草原上,性格豪放不羁。蒙古族歌手腾格尔的作品《天堂》中,呼号从低沉平稳到宽厚悠扬,具有典型的蒙古音乐特点,歌曲中明显的鼻腔共鸣,延音绵长,然后慢慢过渡为完全放开歌唱,将听众引入辽阔无边的草原意境。

(三)语言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文化环境有着极大的包容性。民族声乐在不同地区的差异充分体现了我国民族艺术的灿烂和丰富。以粤语歌曲为例,粤语发声与普通话相去甚远,其语言特点使得当地的音乐作品别具一格,容易分辨且独具韵味。苏浙地区的吴侬软语则是另一番光景,当地方言音调偏低,咬字往往贴近舌头和牙口,有着温和、幽静的特点。如地方民歌《茉莉花》的咬字便充分体现了苏浙地区地方语言的特点,字音的衔接圆润无顿感,喉头细腻而收敛,将江南一带的柔情似水充分展现出来。

三、民族声乐演唱技法与歌曲风格的关联

(一)民族声乐演唱技法塑造歌曲风格

民族声乐作品在吐字、发声等方面需要抓住作品的精髓和民族特有的韵味。演唱者对气息的拿捏、共鸣的使用和语言的掌握,能够决定整个歌曲的艺术风格。例如,东北地区的民族艺术,程度性词汇“杠杠的”“嘎嘎的”在二人转等民间声乐作品中时常出现,语言中独具特色的儿化音,也是地方音乐作品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其独特的声乐演唱技法使得歌曲风格具有较高识别度。西北民歌中的《信天游》等,通过高亢的呼喊方式和真假音结合的表达,将黄土高原地区粗犷、高亢、起伏的风格展现得淋漓尽致。不同民族的演唱技法确定了其声乐作品的艺术风格,也为歌曲营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时空感。

(二)歌曲风格是演唱技法的充分体现

歌曲风格能够充分将民族文化的特征和优势体现出来。歌曲风格与演唱技巧之间有着深入的互动性,一首民族声乐作品,对于演唱者的发声、气口、高低音都有着细致而统一的要求,既要保留歌曲风格的整体性,又要体现民族声乐的韵味。这就促使演唱者自身不断提升个人的演唱技巧,在发声方式、咬字音准、舞台展现等方面不断练习和优化,最终才能呈现完整的音乐作品。例如,歌曲《山路十八弯》的曲子与歌词是经过多年打磨最终形成的,从山路环绕金银寨、养育山妹子和壮汉子等生活细节的不同场景展现了土家族的热情和质朴,“呦”“耶”等处的超长延音奠定了歌曲昂扬、饱满的情绪。

四、结语

民族声乐艺术是我国文化领域的瑰宝,其颇具难度、方式多样的演唱技法值得传承和发扬,也给我国音乐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宝藏。演唱技法塑造了不同民族的歌曲风格,而歌曲风格也是演唱技法的具体体现,它们呈现一致性,并在发展的过程中展现了充分的兼容性。学习发音、吐字、共鸣等演唱技法,有利于灵活展现歌曲风格,提升个人演唱实力,别具一格的歌曲风格也有助于歌手系统研究,深入挖掘民族声乐的魅力。

参考文献:

[1]马丹.民族声乐演唱技法与歌曲风格之间的关联性探究[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6(2):98-101.

[2]乔夏红.民族声樂演唱技法与歌曲风格之间的关联性分析[J].北方音乐,2018(5):35.

[3]李越.民族声乐演唱技法与歌曲风格之间的关联性探究[J].明日风尚,2018(12):126.

[4]张志刚.民族声乐演唱技法与歌曲风格之间的关联性研究[J].艺术品鉴,2019(1Z):157-158.

[5]王琼州.试析民族声乐演唱技法与艺术风格的有机统一[J].戏剧之家,2019(7):65.

[6]祝洁琼.探讨民族声乐演唱技法与艺术风格之辩证的关系[J].黄河之声,2017(5):93.

[7]徐宏瑾.关于民族声乐演唱技法与艺术风格的辩证关系探讨[J].大众文艺,2018(17):132,231.

[8]马丹.民族声乐演唱技法与歌曲风格之间的关联性探究[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6(2):98-101.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

作者:徐佳山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东北方言与民族文化试析论文】相关文章:

东北方言民间艺术论文04-19

东北方言研究综述02-18

东北话方言范文05-19

东北的方言范文05-19

东北方言的范文05-19

东北方言特点范文05-24

东北四字方言大全06-25

常用东北方言条范文06-08

东北方言的特点范文06-08

东北话方言句子范文06-08

上一篇:高职毕业生就业酒店管理论文下一篇: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