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地域建筑文化论文

2022-04-22

【摘要】屯堡文化是贵州省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屯堡文化古村落保留了600多年的明代历史遗风、生活习俗、建筑风格、民居饮食等,无不承载着独特的历史记忆。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国内很多传统文化村寨逐步走向消亡。以贵州屯堡文化古村为研究对象,分析新城镇化背景下屯堡文化古村落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贵州屯堡文化古村落的发展对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型城镇化地域建筑文化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新型城镇化地域建筑文化论文 篇1:

充分利用内蒙古民族文化资源 着力建设特色文化城镇

摘 要:城镇文化是城镇建设发展的灵魂,也是城镇特色品格的重要标志,建设民族文化特色城镇是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内蒙古在城镇建设过程中,要着力培养文化自觉、科学自觉,关注城镇文化的现代发展趋势,从现代城镇发展战略高度重视民族文化的功能价值,正视城镇化过程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充分开发利用内蒙古民族文化资源,着力特色文化城镇建设。

关键词:民族文化 城镇品格 民族文化资源 特色城镇建设

一、从现代城镇发展战略高度重视民族文化的功能价值

“城市的独特风格和魅力,来源于这个城市独特的文脉和肌理。”城镇文化是城镇功能的软环境,也是城镇发展的灵魂。城镇建设水平不仅关系居民生活质量,而且也是城镇活力、生命力所在。城镇形态是城镇精神风格的体现,它传达着特定民族、地区的人文风貌和文化特征,对内可以增强凝聚力、向心力,对外能够迅速提高城镇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是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软实力。城镇化过程城镇建设是具体的,即与当地的自然地理、气候、人口构成等自然因素及传统、历史、民俗等人文文化因素密切联系,从文化影响构成来看蕴含着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具有明显的人文地域特色。这就需要我们从地域文化实际出发,遵循城鎮化规律,分析城镇化发展客观条件,积极探索推进城镇建设。在民族聚居区域,民族文化是地域文化的构成主体,在地区城镇建设中具有重要的资源功能价值。首先,民族文化是民族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源泉,也是民族地区各民族的精神生活家园。其次,城镇形态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反映地域物化的人际关系。在城镇化过程强调以人为本,体现我们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蕴含着对各民族文化权利的尊重。最后,文化是城镇的灵魂,民族文化是一个现代城镇文化品位的内在精神,是其综合影响力、竞争力的重要构成。

内蒙古是多个民族人口聚居区,城镇过程必须研究其民族区域特殊规律。内蒙古全区现设9个市、3个盟、2个计划单列市;下辖16个县级市、17个县,52个旗,其中包括3个少数民族自治旗。内蒙古人口在万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蒙古、满、回、达斡尔、鄂温克、朝鲜族等6个,占全区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99.33%。内蒙古各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创造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形成丰富的文化资源,其丰富性不仅体现在多民族聚居对丰富民族文化的贡献,而且体现在其文化的历史丰富性和地域丰富性。传承文化和保护文脉是内蒙古新型城镇建设重要内容,在城镇化过程中高度重视文化在塑造城镇人文品格作用,充分挖掘利用文化在新型城镇建设中的资源功能价值。内蒙古要以经济社会发展时代实践视野综合认知民族文化资源在建设特色文化城镇过程中价值功能,使民族文化价值体现在内蒙古民族区域基础设施、公共艺术、城市规划等方面。推进内蒙古城镇化发展必须尊重各个民族不同的城镇文化价值取向和重视不同地域的文化形态特色,关注地域文脉的保护传承,重视民族文化资源对构建现代城镇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及在城镇规划、功能设计、城镇塑造等方面的价值及在城镇化进程中应用。

二、内蒙古城镇化过程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内蒙古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使其转化形成特色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名城、名镇成为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内蒙古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速度也在加快,城镇建设取得可喜的成就。然而在新兴城镇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消极现象:一种是忽视地域文脉传承,城镇建设缺乏文化内涵的现象,所谓新型城镇成了不具备文化可识别性的“广谱城镇”;另一种是片面强调城镇建设的所谓文化传承,忽视文化传承的历史人文价值,大兴仿古建筑之风。因此,内蒙古作为民族聚居地区,关注民族文化资源对地区城镇特色塑造的影响成为内蒙古城镇建设发展的重要课题。

目前,内蒙古民族文化资源在城镇化过程利用问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在城镇建设主体理念和总体规划设计的合理性问题。城镇建设主体理念不明确,突出表现在城镇规划设计文脉传承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不强。地域文化是生活在同一空间地域范围内的人们在不断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它决定着城镇空间人们的基本审美特征,是城镇文化底色和城镇特色塑造的基础。在城镇建设规划设计必须从民族大家庭理念出发,在强调主体民族文化的同时要着眼于民族团结,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历史传承发展,兼顾聚居区其他民族的城镇文化需求,正确处理好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重视关注民族文化需求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二是文化特色城镇功能定位问题。城镇化过程是一个集政治、经济、文化等的综合建构发展过程,在城镇建设规划设计中必须充分体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和谐的城镇发展理念,考虑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民族精神和传统的价值观、审美观等,全方位充分考虑其政治、经济、文化功能,不能不考虑不同地域的文化背景而片面强调民族文化特色,或者片面强调城镇文化唯美主义。三是城镇形象塑造设计建设问题。城镇形态是城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经过时间的沉淀相互交融的结果,集中体现了城镇文化的自然风貌和文化特色。城镇形象塑造设计建设必须综合考量其具体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关注传统文脉和民族地域文化特色,充分考虑城镇文化意蕴构成,把城镇自然环境与文化特色有机地融合,坚持人地和谐,尊重自然因地制宜,尊重历史根植文化,进而提出城镇特色形象设计建设方案。四是城镇建设布局与文化载体选择问题。特色文化城镇塑造要充分考量城镇分布的客观要素、城镇居民的行为要素和居民的意识要素。内蒙古地域广阔,东西地域跨度较大,城镇民族聚居分布复杂,城镇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和民族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不同,由此城镇的文化定位、空间结构、自然生态条件、发展历史脉络、标志性建筑、特色公共空间和风俗习惯等民族特色既有相同之处又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要处理好城镇建设布局与文化载体选择问题。民族文化对城镇特色塑造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城镇建筑外貌特征上,也表现在城镇居民的精神面貌和情趣等所构成的文化氛围上。不同的民族文化分布地域特色决定了展示民族文化载体的选择差异。五是城镇过程中新型城镇建设的政策规范配套问题。内蒙古的地域建筑创作虽然形成了多元化的局面,但多数城镇建筑缺乏地域特征。随着问题的不断加深,以及城镇地域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城镇文化塑造的问题越来越受到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但客观地讲,内蒙古文化特色城镇自身建设仍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无序性,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新型城镇建设有关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系统政策规范配套滞后。

三、利用内蒙古民族文化资源着力特色文化城镇建设的“四个维度”

推进内蒙古城镇化必须正视城镇化过程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以人为本,遵循规律因势利导,“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李克强总理在国家博物馆参观人居科学研究展时强调:以创新理念打造和谐宜居环境,用科学方法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新型城镇化核心是写好‘人’字,”“必须树立科学理念,制定科学规划,立足国情,博采众长,做到现代中有传承、规范中有灵动,把城市建设成绿色包容和谐、群众安居乐业的有机生命体。”以人为本、立足文化传承、民族特色和现代宜居是打造文化特色城镇的四个维度,相互联系、相互融合,共同构成利用内蒙古民族文化资源推进特色文化城镇建设的着力点。

首先,城镇化过程城镇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英国建筑史研究学者帕瑞克·纽金斯指出:“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建筑艺术的确是每个人生命史中不可分的一部分。”城镇首先是居民生存发展的空间,城镇化过程的城镇建设必须充分展示其地域文化的历史气息,体现人民需求的文化品格,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文化审美价值诉求。“好的建筑应该和城市的历史、环境、居民及社会追求的文化息息相关,与人的生活经验、审美体验产生共鸣。”“‘城市的主体’是人,不是建筑。”城镇建设要充分体现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打造要结合城镇自身的历史发展规律,要突显地域文化特色和顺应时代发展要求。2015年中共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要“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要结合自己的历史传承、区域文化、时代要求,打造自己的城市精神,对外树立形象,对内凝聚人心。”我们建设特色文化城镇,不仅要塑造美好城镇形象,而且要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提高市民文化素养,增强社会凝聚力和活力。以人为本也是城镇建设规律的体现。城镇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集约存在空间,而不单纯是人居场所。因此,坚持以人为本的城镇建设理念就要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来考量城镇发展的规划设计,不能为建设而建设,片面追求城镇发展的某些形象指标。

其次,城镇化过程城镇建设必须立足文化传承。城镇建设要尊重城镇发展规律,遵循城镇发展地域文脉走向,就要立足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的传承。李克强总理在国家博物馆参观人居科学研究展时指出:“历史是城市的根脉,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不断提升城市内涵与品位,使人们既享受现代生活,又留住历史和人文的印记。”城镇文化传承要结合人们的现实生活需求,尊重城镇地域文化文脉要把人们的现代生活向往与历史文化特色相结合,从城镇地域文化的历史脉络去探索城镇发展的交汇点,从历史的文脉传承中寻找城镇发展的生命力。例如,呼和浩特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是自治区政治、经济与文化的中心,也是历史悠久的多个民族聚居的各民族文化交融的塞外名城。在呼和浩特城市近代化过程中,除蒙古族文化以外,先后受到藏族、汉族、满族、和伊斯兰文化在不同程度上的影响。这种影响包括建筑观念、内容形式及材料和建造技术等方面,由此形成丰富的建筑风格、建筑类型。主要有四类,一类是现代建筑、一类是传统的汉文化建筑、一类是蒙古族文化建筑、还有就是伊斯蘭文化建筑。因此,呼和浩特市城市建设必须坚持地域文化为基础,兼顾民族特色的原则,秉承着力现代创新、立足民族和谐、民族团结的发展理念。

再次,城镇化过程城镇建设必须突出民族特色。内蒙古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民族文化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打造特色城镇的重要文化资源和特色文化品牌。但由于内蒙古地域辽阔,民族聚居分布有其地域的特殊性,在城镇建设过程必须关注这种地域特殊性,这就要具体处理好彰显地域文化与突出民族文化的关系。一方面要立足地域文化突出民族文化特色,另一方面要兼顾各民族的文化需求,充分关注各民族文化的地域分布特征及开发利用价值功能的具体性,防止民族文化的泛化现象发生。

最后,城镇化过程城镇建设必须着力现代宜居城镇打造。“建筑文化反映出一定时代的社会心理情绪、审美理想和时代精神。”城镇空间是人们生活和发展的场所,城镇建设的现代宜居是城镇发展的方向和目的。我们强调城镇建设的文化传承、民族特色最终要归宿于提供聚居区人们生活与发展的良好空间。 2015年中共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城镇规划设计要“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城市发展要把握好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内在联系,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要把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作为中心目标,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首先,强调城镇建设的文化传承、民族特色不能影响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提升;其次,强调城镇建设的文化传承、民族特色要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为归宿,不能消极影响甚至违背人们的生活情趣及审美需求;再次,强调城镇建设的文化传承、民族特色必须与构建人们的生产生活的绿色空间相结合;最后,强调城镇建设的文化传承、民族特色不能固守传统文化的历史常规,文化传承及民族文化的发扬光大只有顺应时代发展规律,不断创新发展才能真正激发其经久不衰的生命力,才能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之源。

参考文献:

[1]赵新良.建筑文化与地域特色[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12.

[2]2013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N].人民日报,2013-12-15.

[3]帕瑞克·纽金斯.世界建筑艺术史[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4]李建盛.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内蒙古党校)

责任编辑:张莉莉

作者:徐永平

新型城镇化地域建筑文化论文 篇2: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贵州屯堡文化古村落现状及问题探析

【摘要】屯堡文化是贵州省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屯堡文化古村落保留了600多年的明代历史遗风、生活习俗、建筑风格、民居饮食等,无不承载着独特的历史记忆。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国内很多传统文化村寨逐步走向消亡。以贵州屯堡文化古村为研究对象,分析新城镇化背景下屯堡文化古村落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贵州屯堡文化古村落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屯堡文化古村落;问题;对策

基金项目:2020年民盟贵州省委委托调研课题项目“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贵州屯堡古村落发展研究”。

一、贵州“屯堡文化”由来

贵州屯堡坐落于贵州安顺市西秀区、平坝区、镇宁县一带。600年前明代随军、经商的人士及其家眷从中原来到黔、滇境内,屯军在这西南的咽喉重地,他们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民族信仰、文化底蘊。一晃过去数百年,在这个依山傍水的地域,经过几代人的传承和延续而形成一种文化—— “屯堡文化”。屯堡人用智慧和汗水打造出自己赖以生存的空间环境——屯堡村寨,村寨内的古巷道、古民宅、古堡、古箭楼、古城墙仍然可以看到明朝的建筑风格;屯堡人独特的服饰:“妇人以银索绾发髻,分三绺,长簪大环,皆凤阳汉装也。”(《安顺府志·民风》)

屯堡人的习俗文化屯堡地戏,以村寨为演出单位,演出者头戴面具,身穿战裙,手执矛戈战戟,演绎着古往的“忠义”故事。

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贵州屯堡文化古村落现状

在城镇化进程的发展中,很多历史文化、文物古迹遭遇破坏,给人们留下了惨痛的教训。有些古村虽被保存了下来,但村落居民的生活环境被破坏掉了,失去了文化土壤的支撑。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四化同步发展。这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指明了方向。[1]

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2月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强调指出:“不是每个城镇都要长成巨人。”“要让城市融入大自然,不要花大气力去劈山填海,很多山城、水城很有特色,完全可以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2]

贵州屯堡古村落是农业文明发展的产物,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源于乡土文化、地域文化。随着高度信息化、城镇化的发展,很多传统村落的居民脱离了自己生存的乡土文化,使得屯堡古村落的文化出现断裂,对于屯堡古村的建设发展造成一定冲击。

2012年12月19日,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三部门发通知公示的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中,全国有28个省的646个传统村落入选,贵州以90个位居第一位,最具代表性的安顺西秀区七眼桥镇云山屯村、鲍家屯村,大西桥镇九溪村均在其中。截至2019年,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中公示的贵州传统村落为724个,位居全国第一位。屯堡古村落都较完整地保存了明代建筑风格和民俗民风,在贵州的大山深处熠熠生辉。

近几年来,贵州屯堡很多传统村落因受自然环境、过度开发、盲目改造等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在推进城镇化建设中,面临发展模式单一、财政投入不足、开发无节制、保护意识淡薄等问题,导致自然风貌被破坏,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除了较少古村落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之外,很多正呈现出衰落的趋势。即使在开发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的保护,但屯堡古村落近年来所遭受的破坏依旧是不言而喻的。

三、贵州屯堡文化古村落发展存在的问题

随着城镇化程度的加深,屯堡古村落作为屯堡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文化的传承受到重大冲击。原本受城镇化影响的屯堡古村落发展陷入困境,随着新型城镇化的理念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屯堡古村落的开发和保护再次陷入瓶颈。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发展增加了城市建设所需的劳动力,为了维持生计,屯堡古村落的年轻人为寻求更多的就业机会,大部分选择外出到省会城市或省外的大城市打工、创业,很少回到村子里生活,加剧了古村落人口的流失。村落里长期居住的以老人、留守儿童为主,这导致了屯堡古村落空心化、老龄化严重,大量的房屋被空置,无人居住,年久失修面临坍塌的危险。

贵州屯堡古村落的建筑多为石木结构,我国南方天气潮湿,春夏雨水频繁,相对湿度较大。古村落的许多建筑经过长期的侵蚀,墙壁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大部分古建筑墙壁破裂,因年久失修导致屋顶漏水,村民无法长期居住,严重的甚至墙面坍塌,只剩下古建筑的部分框架,村民的基本住房条件受到严重威胁。村落里有条件的村民为追求现代化的居住环境,将旧屋全部拆除,重新建新房,致使古村落的文化遗产价值遭到严重破坏。

屯堡古村落居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种植,可支配的资金有限,而为了满足家庭的基本居住条件,只能利用现有资源随意进行修补,东拼西凑,任意搭建,导致其失去古建筑本身的风貌,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建筑风格的统一性。家庭可支配收入较多的村民为提升家庭生活水平、生活质量而选择搬离村落,导致村落里的居民越来越少,逐步变得更加萧条。

近些年乡村旅游迅速发展,部分屯堡古村落逐渐被商业化,出现了对村落原有面貌过度开发、产业形式单一、停滞不前。原有居民搬出,取而代之的是餐馆、旅游等从业人员的不良现象,他们普遍对屯堡文化的保护意识淡薄,一味追求商业价值,使屯堡古村落失去了本土性、真实性和地域性。

四、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屯堡文化古村落发展对策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下的人文文化传承

加大对屯堡文化村落的保护力度,加强村民对屯堡文化的认知。屯堡的村民要树立学习意识,树立地域文化自信,充分认识到屯堡文化、地戏文化等传承发展的重要性。要积极主动参加政府、地区组织的历史文化知识培训,充分认识屯堡村落文化的历史价值,经济价值和人文价值。积极借助电视、广播等媒体优势,将屯堡文化的价值进行传播,确保地戏未来接班人的传承,培养良好的地戏接班人,建立年轻一代表演者的就业岗位,解决年轻一代的就业问题。让游客更好地体验屯堡文化风情,留住人才的同时让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下的建筑文化传承

贵州屯堡文化村有着典型的明朝时期军事建筑的特点,以石头工艺为主,石头堆砌而成的城墙、炮楼,经过常年的风雨冲刷,除了被建设为旅游景区的屯堡有修缮外,其他屯堡的建筑都已成危楼。

屯堡古村落的发展应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基础设施的财政投入,以建设美丽乡村为目标,完善屯堡文化古村落的基础设施建设。在保证原有建筑风貌的基础上,对屯堡古村落的历史建筑进行时修缮。加大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资金投入,并将保护历史遗迹和文物古迹作为重点保护目标,确保明代历史遗风完美呈现,保证建筑文化的传承。

(三)新型城镇化建设下的屯堡文化村民就业

开展连片村落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屯堡文化村的建设配套水平。目前村落居民主要以耕田、作物来获得收入,产业种类较少,规模较小,大量年轻劳动力的流失成为主要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让本地村民留得住,就要为村民提供本地就业的渠道。乡镇政府要高度重视屯堡古村落的文化遗产、艺术价值、历史价值这个软实力,优化乡镇的产业结构,加大招商引资,为更多的人提供更多的就业选择。在不改变原住民居住和生活方式的前提下,扩大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加强对文化村落的建设,留住乡镇的劳动力才是对屯堡文化遗产的最好保护。

(四)新型城镇化建设下屯堡古村落的产业结构调整

新时代的旅游不再是简单的风景优美、山川秀丽,而是要深入挖掘屯堡古村落的历史、文化底蕴,挖掘其蕴含的经济价值、旅游价值;开发屯堡文化村的地域特色,推进特色优势产品的发展,强化屯堡文化品牌的建设;深入实施毕业生创业促进计划,村民的就业扶持计划,以服务地方经济为目标,强化“屯堡文化”“文化古村”“历史名村”等人文品牌,“屯堡特产”“屯堡腊肉”等饮食特色品牌的打造,作为屯堡文化村的名片传播出去。科学谋划“十四五”城镇发展规划,推动屯堡文化村寨城乡一体化发展,利用好山水、田园、乡村特色资源,加快贵州文化屯堡古村落的发展进程,进一步推动屯堡古村落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五、结语

在贵州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十四五”规划的开端之年,要实现乡村振兴,屯堡文化古村落的发展必须是以村民为主要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要将村落居民的切实利益放在第一位,强化古村落在产业支撑、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完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要抓住历史机遇,借助系统、科学的乡村振兴战略,唤醒古村落的生命力。

此外,还要加强屯堡古村落的保护工作,重点保护现存古建筑、历史遗迹,深入挖掘屯堡古村落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走出一条城乡一体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更好地传承社会文明。

參考文献:

[1]蒋翠云.广西新型城镇化质量提升的路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06):1.

[2]胡萤骅.重庆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6,(05):11.

作者简介:

胡洪娟,第一作者,女,汉族,中共党员,山东聊城人,硕士学位,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助教。

卢芮娇,第二作者,女,汉族,中共党员,四川内江人,硕士学位,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助教。

作者:胡洪娟 卢芮娇

新型城镇化地域建筑文化论文 篇3:

促进江苏建筑文化特色化建设

近年来,在加速新型城镇化、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机遇引导下,江苏建筑文化特色化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分析当前江苏建筑文化发展中所存在的“特色危机”,找出促进江苏建筑文化特色化建设的方式方法,对促进江苏建筑特色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江苏建筑文化特色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导向定位不精准,建设发展存在盲目性。当前江苏建筑文化特色化建设主要有三种模式:以地方政府为主的官方建设模式、以企业为主的商业建设模式和以市场散户为主的分散建设模式。虽然有关部门早已开始关注建筑文化特色化建设的研究,但由于相关领域建设从自主摸索开始,历经了长期的各自为政的探索发展阶段,并在“旅游热”、“开发热”、“申遗热”和“古镇热”等外部刺激下,导致各类建设主体对于“特色危机”问题的认知有较大偏差,全省特别是江南地区现有建筑文化特色化建设项目普遍趋于同质化,缺乏科学发展导向和精准定位,其中部分项目还存在重复建设与资源浪费等问题。

整体关联不协调,资源利用存在肤浅性。虽然近年来江苏建筑文化特色化建设快速发展,但仍存在整体关联不协调。主要表现为城乡关联、场所关联与生态关联严重不足等,如我国目前已列入保护的历史文化名镇252个,其中江苏有27个;与之相应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有276个,而江苏仅有10个,与古镇相比明显偏少。另外,当前江苏建筑文化风格大多盲目仿古,甚至照搬“徽派”,对建筑文化资源的利用缺乏深度。如,就项目开发基础而言,“水”是江苏最重要的建筑文化资源之一,但目前的利用还浮于视觉形象层面,缺乏深层的植根性与内涵性;就项目开发内容而言,观光、度假型项目明显多于教育和文化型项目,缺乏知识性和实践性。

开发利用不深入,技术措施存在短视性。一般而言,建筑文化特色化建设需要考虑保护、继承传统工艺及其可持续发展。然而,经调研发现,江苏建筑文化项目的建设经营大多并未遵循上述原则。首先,从开发和建设角度来看,很多项目以短期视觉效果为首要目标。其次,从使用和运营角度来说,由于规划、设计和施工忽视快餐型做法的耐久性,导致大量项目建成不久即告破败,并暴露出现代材料结构体,严重损害使用方的公共形象,造成难以修复的困窘。

地区发展不协调,引导调控存在松散性。当前对江苏建筑文化特色化建设项目管理机制与运营状况的满意度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如,地级市以上地区令人非常满意的、比较满意的和一般的分别占总体被访者的23.4%、46.1%和30.5%;县区一级地区为7.6%、23.9%和68.5%;乡镇一级地区则为3.0%、12.2%和84.8%。这反映出江苏建筑文化特色化建设管理的城乡差别显著,其背后的原因与各级管理部门对有关建设项目的管理力度、认识水平的城乡差别有直接关联。同时,在建筑文化特色化建设项目的引导、调控方面,苏南优于苏中,苏中又优于苏北,这又与全省有关建设管理机制不尽完善和引导调控理念不规范存在很大关系。

二、促进江苏建筑文化特色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构建发展新思路,凸显利用优势资源。按照新近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所提出的“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基本精神,在借鉴瑞士、日本、中国台湾等建筑文化特色化建设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基础上,结合江苏特点,提出“三结合,两步走,抓核心”的发展思路。“三结合”体现在:发展建筑文化特色化建设,首先要与全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旅游业发展规划以及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相结合,统一协调,开拓新思路;其次要与各地具体的地理、气候特征和自然资源尤其是水资源相结合,发展最有江苏地方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的建设项目;最后要与民生相结合,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密切关联的建设项目。“两步走”体现在:要根据建筑文化特色化建设的难易规律,首先发展侧重自然资源利用的生态关联主导型项目,取得经验后再逐步发展侧重人文资源利用的场所关联主导型项目。在贯彻“三结合,两步走”过程中,建议注重抓住水资源利用这一核心,做足“水”文章。不仅要对苏南的太湖、宁镇扬的长江、苏中苏北的高邮湖、洪泽湖、骆马湖、微山湖、黄河故道、纵贯全境的京杭大运河以及黄海等重要水资源进行全局规划,还要考虑建筑文化特色化建设不同发展阶段如何深化水资源利用的纵向规划,从而形成以水资源为抓手的江苏建筑文化特色化建设发展的立体规划网络。

挖掘发展新内涵,强化参与体验特征。由于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地在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和文化民俗上均存在差异性,因此在全省建筑文化特色化建设统一协调发展、做足“水”文章的大战略指引下,三地应重点考虑独具特色的发展路径。首先,从共时文化上看,苏南的建筑文化特色化建设项目可与吴越文化、文人气质、江南园林相结合,突出水之灵秀婉约;苏中可与盐税文化、儒商风度、通扬园墅相结合,突出水之丰沛细巧;苏北可与两汉文化、尚武精神、淮海堡寨相结合,突出水之壮阔雄浑。其次,从建筑艺术欣赏来看,务必要扭转当前项目建设重形式记忆而轻参与体验的状况,实现从建筑形式视觉传达到人居环境身体经验的转型升级,如可将建设文化与美食文化体验、健康养生体验、农业观光体验及教育培训体验等深度结合,以进一步提升建筑文化内涵。如昆山的周庄、千灯和锦溪等古镇,紧密结合以昆曲、水乡、大闸蟹等为主题的文化活动,借此成为远近闻名、兼具地方建筑文化和美食文化特色的休闲度假之地,值得借鉴。

开辟发展新路径,激活借鉴传统工艺。创新是建筑文化特色化建设发展的动力。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的精神指引下,激活借鉴传统工艺是开辟建筑文化特色化建设新路径的不二之选。对此,我省规划建设主管部门应从战略高度认知传统工艺对于建筑文化特色化建设的重要性,下大力气组织和调配高校、设计、科研单位及有关工程建设企业的科技资源,通过编制有关传统工艺运用于当代建设实践的地方性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从根本上激活传统工艺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同时,要围绕创新驱动战略和江苏科技创新工程六大计划等,通过政府牵线,将建筑文化特色化建设对建筑传统工艺提出的急切技术需求和我省丰富的科技资源进行对接和孵化,并以此为突破口,逐步展开在人才、项目、设备和成果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加快构建资源共享、平台共建、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内生合作机制,改善传统工艺的转型和创新条件。

落实执政新理念,加强统筹引导帮扶。促进江苏建筑文化特色化建设,不仅要采取有效的自然策略、人文策略和技术策略,还要从政策制定、立项扶持和人才培養三个方面加强统筹、引导和帮扶。在政策制定方面,据调研发现,现有主管建筑、规划与建设的政府机构中尚无专门主抓建筑文化特色的部门,致使其相关管理职能相对分散,不利于政策制定与协调,对此可借鉴台湾和香港地区“重文化、轻建设”的有益经验,建立一个面向全省建筑文化特色的全盘协调机构,负责统一策划、宣传和推进江苏建筑文化特色化建设;在立项扶持方面,鉴于当前对文化类尤其是建筑文化特色化建设项目扶持偏少的状况,应有导向性、目的性和针对性地设立相关扶持基金,特别是要资助那些跨部门、跨行业和跨学科的研究项目,并据此构建常态化的扶持机制;在人才培养方面,针对当前有关人才特别是熟知地域建筑传统工艺的匠师极度稀缺和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不仅要通过改善福利待遇和业务保障来激活其从业积极性,以此为建筑文化特色化建设输送新鲜血液和储备人才资源,而且还要加强规范化操作等的业务培训,重塑现有专业技术工人的工匠精神,从人才制度层面推进江苏建筑文化特色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系东南大学李海清承担的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本土性现代建筑艺术的江苏模式研究”成果〕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供稿)

责任编辑:钱国华

作者:李海清

上一篇: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护理论文下一篇:民族预科教育与民俗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