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法学科理论分析论文

2022-04-22

在高等师范院校中文教育专业中,《中学语文教学法》是一门必修课。这一门课程对语文教学现象、方法以及规律进行了研究。开设这门必修课的目的是要求语文教师具备语文教育理论并将其运用到语文教学实践中。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语文教学法学科理论分析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教学法学科理论分析论文 篇1:

“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建设中应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

摘 要: “中学语文教学法”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该课程在高校师范生的教学中,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必须处理好专业课与相关知识拓展课程、专业理论课与实训课、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高校师资与中学师资运用等四个方面的关系。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法 课程建设 关系处理

“中学语文教学法”是高校师范教育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方向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它是一门研究中学语文教学现象、方法和规律的学科,同时也是奠定学生扎实教学理论功底、树立先进教学理念、掌握多样教学技巧的课程,其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求职时的竞争能力、从教后的适应能力和事业发展后劲。要真正将“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建设好,必须正确处理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专业课与相关知识拓展课程的关系

从高校师范生教育的课程开设情况看,《中学语文教学法》几乎是唯一的专业课,开设时间为一学期,每周3~4节(48~64课时)。由于它的唯一性,与中学语文教学相关的各种理论、各种方法、各种技巧、各种能力、教学训练、教学观摩等都必须在其中解决,事实上,由于课时少、内容多而杂,《中学语文教学法》一门课难以承担起全部的重任。

从现行高校采用的《中学语文教学法》教材看,大致都由课程论、教材论、教学论、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等部分组成,由于课时的限制,每一部分都只对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进行简明扼要的阐述,没能进行知识拓展。这就需要有相关拓展课程来补充。可以说《中学语文教学法》课是骨架,而相关知识拓展课程是血肉,只有两者有机结合,才能使专门课程丰满起来。

要使“中学语文教学法”承担起上述诸多的教学内容,并从整体上提高师范生的教学水平,那么“中学语文教学法”就不应是“一门”课,而应是一个课程体系,将《中学语文教学法》这门课与相关知识拓展课程结合起来。这一课程体系可由三部分组成:一是以教学理论为主的《中学语文教学法》课,二是以教学技巧为主的《语文课堂板书学》、《中学语文教材分析》、《语文教学设计》等课程,三是以训练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等实践能力为主的《语文教学技能训练》、《观摩课》、《说课训练》、《试讲》等课程。通过课程体系的建设,使专业课与相关知识拓展课程相辅相成,形成较完整的“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体系,通过专业课与相关知识拓展课程的结合,促进学生掌握理论、技巧,全面提高实践能力。在课程开设上,可分为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和公选课等形式。

2012年,贵州省凯里学院曾委派90名师范专业毕业班学生前往天柱县20余所中学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顶岗实习”,由于原任课教师都已离校进行进修培训,顶岗学生在几乎没有教师的指导下,独立承担了3/4学期的教学任务。虽然“顶岗实习”在实习方面取得了完全“实战”的效果,但反映出了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综合能力明显不足,顶岗学生普遍感到“吃力”或力不从心。

究其原因,单一的《中学语文教学法》课,而不是完整的课程体系,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限。鉴于目前相当一部分高校语文师范教育中只开设《中学语文教学法》一门课的情况,建设由专业课与相关知识拓展课程相结合的较完整的“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师范素养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专业理论课与实训课的关系

“中学语文教学法”是理论性与实践性兼具的课程,培养合格的中学语文教师是最终目标。而要检验一名师范生是否成了合格的教师,是需要通过站在讲台上的实际授课积累经验的。教学法专业理论课的教学目的是为师范生奠定良好的教学理论功底,它非常重要,但不是唯一的。师范生除了理论功底扎实之外,还需要有实际授课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是需要通过实际操作训练实现的。

“中学语文教学法”应该是理论课和实训课相结合的课程,二者不可偏废。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是以理论为指导、以训练为主线。改变传统的“讲授式”为主的授课模式,构建以“实训式”为主的教学模式。通过“实训课”的方式,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进行结合。许多学生在课程书面考试中成绩往往不错,但在实习过程中,又表现出不能比较熟练地运用教学的基本方式方法、不能正常地处理语文教材、不能顺利地施教等,这就反映出训练不到位等问题。凯里学院在天柱县“顶岗实习”的学生连续讲课3/4学期,教材中的各种文体都遇到了,但顶岗学生在切换不同文体的教学方式时,常常表现出不自然的状态,其中两点非常明显,一是有的文体不会上,临时请教或上网查对应的教法,二是表现时好时坏。总结反思时,顶岗学生反映出有的文体教学方法没有训练过、备课时头脑里是空白的。

“中学语文教学法”的理论课和实训课应该结合起来上,讲授了相关理论后,马上进行实训,趁热打铁,及时促使学生提高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在课程设置上,两节连排或三节连排,每次安排1~2节课为实训课,实训内容随教材的理论部分内容来安排。对于课程体系设置比较完善的高校,在相关知识拓展课程中也应采取这种形式,如课堂板书、教材分析、说课等课程。同时,还可以辅以一些公选课、竞赛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等,如教学设计、板书设计、多媒体课件设计、试课、说课、即兴演讲等辅导、竞赛活动,加强师范生的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师范生实践应用能力。

三、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

师范生毕业后从教,从教是一门以“实践性”为主的职业。在高校课堂教学中安排的理论课、实训课,以及各种形式的辅导、竞赛等,只是为最终的从教“实践”做准备。可以说,高校内的“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的开设还不是该门课程的全部,它还需要将师范生与中学课堂、中学学生联系起来。只有通过实践教学才能检验课堂教学效果,才能体验语文教学发展的方向,才能查找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高校师范生实践教学可以通过三个环节完成:第一环节是高校内的“示范课”,即在“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课堂教学过程中,邀请中学的教学名师来校上“示范课”,或者观看全国中学教学名师的上课录像,从而感受实践;第二环节是中学课堂内的“观摩课”,身临其境地体验实践,通过“观摩课”了解中学、熟悉中学,将高校的课堂教学内容与中学“接轨”,达到理念上的融合;第三环节是“实习”,通过“实习课”,登上讲台,面对学生,真正实施操作实践,通过实际授课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实践全面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三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能够循序渐进地推进师范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现实中,许多高校在第一环节上完成得较好,也较容易开展,但在后两个环节上遇到了不少困难,最突出的有两方面,一方面,因为高校扩招,师范生数量较多,寻找实习实践中学的难度大,另一方面,许多中学为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不愿意接纳师范生实习实践,即便是“观摩课”,开展的难度也比较大。因此,有的高校极少组织“观摩课”,或“观摩课”的随机性比较大,更谈不上科学地开设能将专业理论课与中学课程相衔接的“观摩课”;有的高校不再组织集中实习,而是采取分散实习的方式,由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学校,实习的时间和质量都无法得到保证,特别是实习时的授课时数、指导教师的实际指导无法真正落实。

在高校师范教育中妥善处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是教学质量得以保证的关键所在。

四、高校师资与中学师资运用的关系

教育行业“实践性”强的特殊性决定了优秀教师或者是合格的教师,不是靠知识的传授、理论的学习就能培养出来的,往往还需要指导教师“言传身教”,甚至“手把手”地带。指导教师的能力与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师范生的质量。

目前,高校“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的教师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高校自身教师,他们主要讲授专业理论课及指导学生校内实训;另一类是中学教师,他们主要是到高校给师范生上“示范课”、开讲座,最重要的作用是做实习生的指导教师。

两类教师各有优势和弱点,高校教师在教学法理论上掌握得较系统和全面,理论指导能力较强,但由于其中的大多数没有中学从教经验,缺乏实际授课方面的指导能力,有的教师虽有过中学从教经历,但由于离开中学讲台时间越来越长,对中学教学的新特点、新规律、新理念缺乏了解,指导能力也大打折扣。中学教师在实际授课指导中能够充分发挥出实践经验丰富的优势,但经验的理论总结常常被忽视。

因此,在师范生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上,首先,发挥两类教师的特点和优势,两者并重,不可偏废,以强强联合的形式构建起有力的“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教学团队。其次,委派疏离中学讲台多年的在高校任教的“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教师到中学适当兼课,重操旧业,保持与中学讲台的联系;派遣师范院校毕业后没有中学从教经历的“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任教教师到中学“锻炼”,以便“熟悉中学”、了解中学教学规律和方法,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安排“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教师参加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的教研活动,外出进修、访学,了解国内外教改动态和中小学教学改革的实际,学习最新理论,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最后,对实习学校的指导教师进行系统培训,让他们给师范生举办讲座,给师范生上“示范课”、“观摩课”,提高学生备课、试课、说课、听课、评课等方面的理论素养,增强指导工作的理论性。

无论是高校师资还是中学师资,都需要不断提高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指导能力,并且相互协作,才能为师范生的培养提供有力的师资保证。

“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是一门应用型课程,其融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于一体,涉及的教学因素诸多,在实际教学中,需要妥善处理好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顺利地实现教学目的。

作者:胡艳丽

语文教学法学科理论分析论文 篇2:

中学语文教学法创新教学模式探析

在高等师范院校中文教育专业中,《中学语文教学法》是一门必修课。这一门课程对语文教学现象、方法以及规律进行了研究。开设这门必修课的目的是要求语文教师具备语文教育理论并将其运用到语文教学实践中。但从全国各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现状来看,中学语文教学法一直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一方面,教学法课程直接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未来的职业相结合,其重要性可想而知;但从另一方面来看,由于教学法自身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教学研究比较落后,教学配套硬件设施不齐全等问题,导致学生丧失了学习该门课程的兴趣,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积极思考以及探讨新型的教学模式,促使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得以提高。

一、综合多种教学法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构建

中学语文教学法的学科定位是注重培养师范生语文教学的职业能力。当前,我国的大部分中教法的教学用书都是采用了中学语文教学法,但不同的教材侧重点会有所不同。早期出版的教学法教材,重点定位于介绍系统性、完整性的学科理论,而最新出版的教材,重点则在于培养应用能力。如,王世堪编的《中学语文教学法》,该书将学习方法、阅读、写作以及口语交际等作为重点,同时还详细论述了语文教学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理论以及方法;武永明主编的《中学语文教学论》一书则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课程标准、课程资源、教学基本原则、教学设计技能等方面。从教材的发展历程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国内中教法教材将培养师范生的教学能力以及技能作为改革的重点。

二、理论与实践教学方式相结合

大部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本必修课都是纯理论课,不需要模拟练习,也不需要实验,更不需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然而中教法课程毕竟是一门应用实践课程,该课程要配备工作室,引导师范生进行模拟训练,提高他们的实际教学能力。与理科实践课相比较,中教法课程又有不同点。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中教法课程应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充分结合起来。具体的教学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中学语文课程的历史沿革、课程性质与基本任务。从教学内容、教学实施方式这两个方面来讲,这两部分教学内容基本上采用了传统的做法,没有明显的差别,仅仅是在近几年来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补充,采取了纯理论教学这一方式。

其二,解读与使用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在解读课程标准的时候,要与具体的教学实例联系起来,让学生准确掌握语文课程标准的实际使用范围以及使用方法,并且语文课程标准还可以有效的指导语文教学活动。特别是要重视阅读2002版、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通过阅读比较发现其中的修改部分,这些修改部分将语文教学的新动向充分反映出来。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将理论教学作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分析教学实例作为辅助教学方式。

其三,开发与利用中学语文的基本教学原则与课程资源。要想促使语文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语文教学目的以及语文教学规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师在处理教学过程中的矛盾时要按照语文教学原则来进行。语文教学原则成为语文教学中必需遵守的规则,并且该原则可以指导语文教学实践活动。所以这一部分内容采取了纯理论的教学方式。

三、课堂实训与课外实训相结合

中教法课程的实践性与应用性,主要体现在将课堂实训与课外实训相结合,所有学科的理论知识,都必须通过教学实践活动,转化为学生的实践技能。换句话来说,在中教法课程中,学生从心理、专业知识以及职业技能等方面得到提升并逐步转变为具备教学能力的语文教师。如果这一过程中没有发生一定的变化,那么不管这些师范生具备多么深厚的理论知识,最终也不可能提高教学能力。所以教师要将学生组织起来大力开展实训活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将课堂实训与课外实训充分结合起来,积极推进教学计划。课堂实训是指在规定的学时内培训学生的教学能力。然而课外实训是指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在学生课外时间来练习课堂实训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从实际的教学实践过程来看,由于每门课程的学时有限,无论任课教师还是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都会承受巨大的压力:教师在课外会花费较多的时间来指导每一位学生;学生在课外也会花费较多的时间来完成实训任务。当前,教育部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但这门课程的承载量有限,无法满足太多的要求,所以,设置有关中学语文教学的课程群,就应该发展成为改革的主要方向。

综上所述,我们的探索以实践教学技能为基础,面向学校教学实际,切合新课程改革浪潮,立足于地方色彩,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同时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创新中学语文教学法的教学模式。通过课程改革与积极探索,推动建立起师范类课程新理论体系,培养师范生组织教学、开展科研活动的综合实践能力,从而促使“中学语文教学法”的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作者单位:重庆市涪陵第五中学校。

作者:任本文

语文教学法学科理论分析论文 篇3:

语文味教学法在小说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语文味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语言。“一语三文”教学模式是其核心内容。“一语三文”教学模式是以语言、文章、文学、文化为教学内容要素和教学活动程序的结构框架。语文味教学法在相对固定的语文味“一语三文”教学模式(常式)与灵活性的教学方法(变式)之间保持适度张力为教学调节机制。文章主要介绍语文味教学法在小说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语文味教学法;小说教学;“一语三文”教学模式

在传统语文教学法基础之上生成发展起来的语文味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更具活力、穿透力和生命力的语文教学法。在小说阅读教学中运用语文味教学法,不但可以扬传统语文教学法之长,避传统语文教学法之短,还可以为小说教学赋予情感、生命和灵魂。

语文味教学法,是以语文味教学理论为指导思想,以教学过程中师生共生、共赏、共创、共享、共鸣、共融、共进为教学宗旨,以既要就语文教语文又要跳出语文教语文,使教学成为真、善、美、乐相统一的过程等为教学原则,以“一语三文”教学模式和其变式为主要教学方式,以语言、文章、文学、文化为教学内容要素和教学过程结构,以融合文本思想内容与师生生命体验打造新的教学主题为教学重心,以营造教学审美意象与意境、建构教学艺术作品为教学追求,同时又充分具备语文教师和学生通过语文教学来抒情言志,并实现价值推送之功能的一种“有温度”的表现性教学法。

其中,“一语三文”教学模式是语文味教学法的核心内容。“一语三文”教学模式,是指在语文味教学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从语文学科的教学规律、学生特点和教师教学个性等实际出发,为实现语文味教学的基本宗旨和语文味教学的系统追求,建立起来的一种相对稳定的,以语言、文章、文学、文化为教学内容要素和教学活动程序的结构框架。作为语文味教学的内容要素,“一语三文”教学模式强调了从宏观上把握语文教学活动整体,以及语言、文章、文学、文化等四大内容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语文味教学活动的程序框架,“一语三文”教学模式突出了语文味教学的有序性和操作性,即一个相对完整的语文味教学过程,原则上按照“语言——文章——文学——文化”的程序进行教学。“一语三文”教学模式是教学内容要素和教学程序结构的有机统一。

运用“一语三文”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计时,设计者可以将语言、文章、文学、文化四个教学选点全部选取作为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平均每个选点10分钟左右),也可以从语言、文章、文学、文化四个教学选点中选取一个点或两个点来设计组织教学。这就是语文味教学法定义中“以‘一语三文’教学模式和其变式为主要教学方式”的具体内涵,也是语文味教学法灵动活泼、有趣有味的生命力和百搭之美的妙处。

一、语文味“一语三文”教学模式的理论阐释及常式应用

语文味教学法的“一语三文”教学模式,包括语言、文章、文学、文化四大教学内容要素。四大要素在语文味教学法中的地位和排列顺序,程少堂老师经过不断地思考和调整,将其简示为公式:语文=语言×(文章+文学+文化)。这一公式蕴含着这样的理念:在语文味教学法中,既说明了语言需要渗透到文章、文学、文化各要素之中,它是这四个基本要素的基点和中心点,同时又强调文章、文学、文化在教学过程中的相对独立性,这样有利于强化教学的层次性和逻辑性。

1. 语言的学习和品味,是语文味教学法中小说教学的基点和中心点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是所有文章的基石。任何一种语文教学,都必须充分重视语言的学习。任何一种语文教学法,都必须从对语言的理解和品味入手去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和方法。所有的阅读活动,都必须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也只有遵从这一基本原则,才能达到“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的阅读境界,进而培养起学生的语感、语理和语趣。

语文味教学法,把对语言的学习和品味确立为教学的基点和中心点,并明确主张“要抱着课文的语言打滚”。小说人物的刻画、景物的描写、场景的描绘、事件的叙述和情节波澜起伏的设计等无一离得开语言,对语言综合的表达要求更高、艺术性更强,因而小说的阅读教学更应该把语言的学习和品味放在第一位。

在《荷花淀》的教学常式设计中,可以在简单必要的导入之后,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具体感知孙犁小说的语言之美。具体设计为:

【语言环节】分析小说的语言,感知小说的语言之美。

(1)读:让学生阅读全文。

(2)找:让学生找出印象最深,觉得最美的字、词、句、段。

(3)分类:在学生找出优美句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分门别类:景物描写、对话描写、细节描写等;写景的、写人的、叙事的等。

(4)分析:大多数语句的特点是柔美。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挑选出景物描写的语句,并一起朗读,加深对小说语言美的初步感知,进而分析这些景物描写的特点和表现手法的艺术性。

2. 文章的理解和把握,是语文味教学法中小说教学的重点

文章,是“语文味教学法”的重点。“一语三文”中的“文章”,包括文章的信息(事料、意旨、感情等)、体式(结构、语体、体裁)、技法(篇法、段法、句法等)。文章学认为,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对象主要是文章。在小说教学中,要充分重视小说“文理”的分析与把握。这里的“文理”,就是由作品的结构统摄着的行文脉络。这些结构脉络在作品中体现为首尾、表里、情理、刚柔之类。

在《荷花淀》的教学常式设计过程中,文章的教学内容和环节上的具体设计是:

【文章环节】分析小说的结构,体会小说的文章之美。

在让学生重点感知景物描写的语言特点、了解小说的语言表达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景物描写在文章当中的作用,了解作者是怎样将文章前后柔美地衔接起来构成完美一体的。

作家按照时间的顺序来叙事。在叙事的过程中,孙犁不动声色地将“荷花淀”极具地域特点的景与物、荷与水用来衔接和推动故事的发展,使得小说《荷花淀》的上下过渡与前后衔接自然润滑,别具特色。

景物描写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起承转合,“行云流水般”的整体(衔接)美。具体表现为——起:月下荷花淀。承:荷之根与映日荷花;映日荷花别样红。转:荷花战士。合:迅速成长,配合作战。

诗体小说《荷花淀》当中所有的景物描写,至此全部融合在了一起,景象由朦胧逐渐变得清晰明朗,象征由暗示转为直接展现,前后的画面层次分明又自然依序流动,组成了一组花与水及其神韵意趣渐次生成的画卷。其中,随处可见的花和无处不在的水,将小说的结构自然过渡衔接起来,使小说的整体结构浑然天成。

3. 文学的感悟和欣赏,是语文味教学法在小说教学中的美点

“一语三文”中的“文学”,主要是指作为一种语言的艺术。语文味教学法中的小说教学,主要探讨小说文本中语言的情景化和个性化,以及如何运用多种艺术手段刻画文学形象等问题。在语文味教学法中,文学是美点。

小说主要通过对人物和人物活动及其相互关系的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是组成文学形象的核心。因此,小说教学中,应该把握住人物形象这一关键,深入领会作品内涵,体验人物的命运遭遇和内心世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小说教学中,从人物形象入手的“文学选点”有很多,可以从人物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人物命运等角度入手,挖掘小说的文学内涵。

在《荷花淀》的教学常式中,文学环节的具体设计是:

【文学环节】分析人物的特点,领会小说的文学之美。

在叙事过程中,作者着力塑造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一群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这些可爱动人的女性形象是小说人物的主体和亮点。

孙犁在《荷花淀》这篇小说中并没有对人物进行直接的肖像描写,除了水生以外,基本上看不到人物的具体形貌,几乎是纯用对话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

常言道:言为心声。从下面的对话和动作的描写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夫妻夜话:水生嫂,柔情似水,有柔有刚,柔中带刚,深明大义,可敬。

合计探夫:妇女群像,合计探夫,各找理由,各种各样,多姿多态,可爱。

探夫遇敌:妇女群像,勇敢坚强,沉着机智,面对危难,敢于牺牲,可佩。

战斗中成长:由被人称为“一群落后分子”到“谁比谁落后多少呢”“回去我们也成立队伍”“有枪……就在大淀里就和鬼子干起来!”不甘落后的自强和勇敢,再到最后她们成为保家卫国的战士,投身到反围剿的战斗中英勇杀敌,可歌。

我们可以清楚感受到,“水生嫂”和“水生嫂们”作为普通的劳动妇女,在日常生活中,她们身上有着“柔”的一面,同时,在危急关头灾难面前等非常状态下,她们身上又体现出“刚”的一面(有时还是无比的“刚”)。

生活中,人们惯常将女性比作“水”。《红楼梦》有一句最经典的话,那就是最解风情的贾宝玉所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在传统文化中,“水”是固定用来形容女性阴柔之美的符号和象征。熟谙中国传统文化的孙犁,用极简省的笔墨塑造一群性格迥异、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并把这部小说命名为《荷花淀》,其意旨是再明显不过了。

4. 文化的熏陶和增值,是语文味教学法在小说教学中的亮点

在语文味教学法中,小说教学的最高价值体现在文化的熏陶和增值上。文化,是语文味教学法的亮点。

在《荷花淀》的教学常式中,文化环节的具体设计是:

【文化环节】分析人物的精神,领悟小说的文化之美。

在文学环节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把握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进行总结和文化提升。

在《荷花淀》里,“水生嫂”和“水生嫂们”,代表着中国千千万万个女性形象。在日常生活中,她们勤劳、善良、质朴,日夜操劳,无怨无悔,柔情似水,又如水一般地默默奉献着自己,源源不断地滋养滋润着家庭和生活。最难能可贵的是,在家国灾难面前、在民族危急关头,她们临危不惧,毫不犹豫,挺身而出,挺直腰杆,勇敢面对。她们身上所焕发出的坚定、坚强、坚韧的精神品质和威武不屈、宁死不屈、不怕牺牲的英勇气概,如汹涌澎湃的激流洪水势不可挡,极大地鼓舞、激励着所有中华儿女。她们同仇敌忾、奋勇杀敌、保家卫国、誓死捍卫自己和民族的尊严。千百年来,正是她们无私的热爱,才滋养着古老而又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香火不断;正是她们的参天大义,才保育着古老而又璀璨的华夏文明才延续至今。

她们身上有如水一样的“柔”,还有“水”一样可以“攻坚克强”的“刚”。在她们身上“柔”有“柔”的极致,“刚”就要“刚”得坚强。她们身上这一“至柔至刚”的特质,是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中最核心、最珍贵、最动人的“大爱”“大美”“大德”。正如2500多年前一位老人讲的那样——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这就是《荷花淀》的主题:《荷花淀》里的女性都是“水做的骨肉”,在她们身上体现着中国女性“至柔至刚”的特点和美德。推出本课的教学主题之后,根据课堂内容布置作业。至此,就完成了语文味教学法“一语三文”教学常式的设计。

二、语文味“一语三文”教学模式的灵活性及其变式应用

语文味教学法的生命之源和魅力所在,最根本的在于她给每一个应用者提供了极大的创造空间,以及使这一创造得以完整实现的逻辑保障。不仅如此,在实际应用中,她还以其强大的灵活性、适应性和亲和力,日益受到广大一线教师的青睐。

语文味教学法,明确指出:语文味教学法以语言、文章、文学、文化为教学内容要素和教学过程层次,在相对固定的语文味“一语三文”教学模式(常式)与灵活性的教学方法(变式)之间保持适度张力为教学调节机制。具体而言,语文味教学法的特殊性和一定范围的适应性,是指在实际应用中要结合校情、生情、教情,对语文味教学法之“一语三文”教学模式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期建立和教学实际相符合的新模式、新方法。

例如,可以对语文味教学法之“一语三文”教学模式的理念、目标、流程、教学策略等环节进行适应性处理。在教学流程方面,也可以采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调一调”等方法,即增减、变更教学环节及其顺序。这种改变的结果,就形成若干方法和模式的变式。

为此,语文味教学法的创立者、践行者程少堂老师多次强调:“语文味教学法当然是法,但非成法,可活用,不可呆用,重在巧用,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

2002年初夏,程老师执教公开课《荷花淀》。这一教学作品给在长期蜗行于陈腐的教学模式之下的小说教学乃至整个语文教学吹来了一股强劲的新风,让受众如沐春风,还给整个语文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力。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语文味教学法教学变式的内涵,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1. 教学主题的确立

“50本书出一堂好课”,一直是程老师的主张和做法。在大量深入阅读的基础之上,程老师将自己精心打造的《荷花淀》这一教学作品的教学主题确立为“和谐”,即揭示小说中所蕴藏的中国文化之重要特点——和谐。为此,程老师将这堂课的教学目的确定为:用一种崭新的文化学视野,揭示小说《荷花淀》所潜在反映的中国文化追求和谐的基本特点。程老师对孙犁小说《荷花淀》主题的把握和整个教学主题设计的特点,如空谷足音,给人留下久之不去的印象。

2. 教学内容和过程的重新整合

语文味教学法的常式,是以语言、文章、文学、文化为教学内容要素和教学过程层次,是一种相对固定的教学模式。在《荷花淀》一课中,程老师富有创造性和灵活性地将语文味“一语三文”的教学常式调节转化为不同于常式的变式。程老师的设计,首先是基于对小说文本文体的体认和尊重,从语言出发,通过《荷花淀》中人和环境之间关系的分析,揭露其中蕴含的中国文化推崇的人和环境关系的基本特点,即和谐,同时渗透传统小说教学关于“环境”的内容;通过《荷花淀》中人和人之间关系的分析,揭露其中蕴含的中国文化推崇的人和人之间关系的基本特点,即和谐,同时渗透传统小说教学关于“情节”的内容;通过《荷花淀》中人(主要是其中的女人)和自我之间关系的分析,揭露其中蕴含的中国文化推崇的人和自我之间关系的基本特点,即和谐,同时渗透传统小说教学关于“人物性格”的内容。从中可以看出,这堂课的教学内容与“一语三文”常规内容的不同,此为“变”的一面。此外,还应看到这堂课教学内容“不变”的一面,尤其是骨子里所蕴含的深刻的传统意味。所以,程老师将自己的这堂课称之为“一堂在传统中浸泡得通透的老派语文课”。

3. 文化选点的切入与阐发

在语文味教学法中,文化选点至关重要。“一语三文”中的文化,主要是指反映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情感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深层结构。

在《荷花淀》的教学设计中,“用另一种眼光读孙犁:从《荷花淀》看中国文化”这一教学思想设计独特,新颖大气,这与他“追求一种大格局大气象”的教学理念分不开,也是其思想性、文化性、审美性的集中体现。他的课的构思和立意,都立足于现实,着眼于“中国文化”的深厚内涵。“文化切入”使他的课“带有明显的先锋性,带有某种挑战性”,或者“另类”。可以说,“文化切入”的智慧艺术,是程少堂教学艺术的重要内核。

程老师甄定的《荷花淀》的“文化选点”是:和谐文化。为了将这一教学主题演绎得清晰明了,依次从3个层面来阐释和推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在这3个层面的推进中,他巧妙地将小说的环境、情节、人物及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的情感内涵和特征逐一地贯穿起来,“和谐文化”则是一根“红线”贯穿始终,最终推演出小说《荷花淀》这一课的教学主题——“中和之美”。

为了更好地阐明中国文化“中和之美”的特质,同时又让学生接受起来更容易、印象更深刻,程老师还特意设计了3个不同的参照系:一是西方文化体系,一是日常生活文化体系,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体系。

通过这3个参照系的比较和引申,程老师打通了文史哲,给学生提供了一场文化“盛宴”,而且让学生在轻松幽默中逐步明白了中西方价值观和评价体系的不同,日常生活中的人物、小说中的人物语言表达的方式和情感的差别,突出了民族传统文化的含蓄蕴藉之美,进而真切地感受到由诗经和传统民歌而流传至今且一脉相承的文化传统——“中和之美”。

4. 生命体验的注入和价值推送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对“阅读与鉴赏”的“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应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世,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及社会影响等,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此外,还针对小说的教学明确“建议”:应重视作品阅读欣赏的实践活动,注重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努力提高审美能力。可见,新课标强调的是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教育和个体化的生命体验,这正是“语文味教学法”孜孜以求的最高目标和境界。

在《荷花淀》一课中,我们看到的不单是文本之美,也不单是用文本对现实的观照,还可以清楚地感受到程老师在40多年的人生历练和磨难中对和谐的深情向往和对人性真善美的热切呼喊。

注重情感教育和生命体验,就是整个语文味教学法的生命和激情。“将生命体验渗透到语文教学过程之中”,就是要把师生(尤其是教师)的生命体验融入教学,把自己积极健康、有普世价值的爱恨情仇及人生追求放进去,和原有的教学内容组合成新的教学主题。

在这里,尽管生命体验极具个性色彩和因人而异的“基因”,但是,很明显,任何一种生命体验的萃取,一定是在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积极价值观的严格规约下进行的。融入了生命体验的教学,就不只是一种纯客观的工作,而是一种表达,一种抒情。只有这样,才能接近或达到“诗意的教学”境界。

在小说的教与学中,体验生命,感悟人生,享受人生的巅峰感受,进而达到真、善、美、乐相统一的美的创造,“语文味教学法”让小说课堂有了迥乎寻常的精气神和大气场。

总之,在语文味教学法的指导下,小说教学始终围绕着“一语三文”的常式与变式展开教学,始终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作为教学目标,始终用“生命体验”和“精神文明”来唤醒、滋养、提升学生,始终朝着“师生互学共享的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的目标前进。

参考文献:

[1] 程少堂,梁青.语文味教学法:定义、核心词与关键句式——语文味教学法再论[J].新课程研究(下旬),2016,(1).

[2] 许书明.当代名师智慧课堂教学艺术·中学语文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217.

[3] 《语文建设》编辑部.高中新课程语文教师读本·高中语文新课标新教材新课堂[M].北京:2006: 221,223.

(编辑:易继斌)

作者:祁兵

上一篇:高职英语信息化教育论文下一篇:新课程改革历史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