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学科教学德育渗透分析论文

2022-04-30

任何时代、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包含一定价值观教育,无论从学科课程本身来看,还是从学科的教学过程来看,不存在抽离了价值教育和品格教育的纯粹学科教学。学科教学蕴含了怎样的价值观,如何融入价值观教育,有着强烈的时代特征。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中学学科教学德育渗透分析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学学科教学德育渗透分析论文 篇1:

试论基于新课程下有效实现高中历史课堂德育渗透的策略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在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采取有效途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已经成为重要教学目标。高中历史是一门人文学科,旨在引导学生对人类文明发展历程进行了解,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在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新课程下有效实现高中历史课堂德育渗透尤为重要。针对该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全面性分析与探究,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一系列德育渗透的策略,希望能够促进高中历史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推动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高中历史;德育渗透;策略;综合素养;人文素养

高中生是国家的希望,未来的接班人,要想更好地继承社会主义事业,单靠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学生还需要具备较为科学的思维,正确的三观,因此做好德育意义重大。而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涵盖了思想、文化、经济、政治以及军事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其在德育方面具有十分大的优势,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有效融入德育内容,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对德育知识进行学习十分重要。那么在新课程下到底应当如何实现高中历史课堂德育渗透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全面性探究提出具体化的渗透策略。

一、新课程下有效实现高中历史课堂德育渗透的必要性

1.适应历史教学的重要需求

高中历史学科教学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了解,而是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如此学生才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和思维对历史知识进行梳理,明确每一个时期国家乃至世界的发展变化,更科学地学习和掌握历史内容。新课程标准中提出,高中历史教学具有育人功能,应当注重对学生的价值观、态度、情感等进行培养。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应当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如此才能够满足历史学科的教学要求,也才能够符合历史教学发展的变化。

2.增强学生民族使命感的重要途径

高中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增强学生的民族使命感,通过在历史教学中有效融入德育内容,能够让学生对我国传统的优秀文化进行学习,这就能够促进学生民族使命感的不断提升。同时,历史课程所涵盖的范围较广,有古代史、现代史、近现代史等,学生通过对这些内容进行系统化学习,能够对国家的发展变化、各个时期的文化风俗等都进行详细化了解,对我国传统优秀文化进行全面感知,从而能够不断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这就能增强学生的使命感,促进学生发奋图强,为将国家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而努力学习。这对于国际竞争更为激烈的当前而言是十分重要的,且对于国家的长远发展而言也是十分珍贵的。

3.适应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

当前的时代是知识时代,各行各业的竞争都非常激烈,学生要想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必须要掌握先进的技能,拥有先进的思维和正确的三观,只有如此才能够应对各种竞争,更好地立足于社会。而历史课程是培养学生思维习惯,帮助学生养成正确三观的重要学科,在高中教学中历史学科所发挥的作用不亚于语数外,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其对于培养学生思维习惯而言要比其他学科更具有优势,所以高中历史教师应当紧抓学科优势,积极对学生进行德育内容的灌输,如此才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

二、新课程下有效实现高中历史课堂德育渗透的具体策略

高中历史课堂德育渗透的策略是比较多的,为了推动高中历史课堂德育知识的良好渗透,教师必须要做好自身德育水平的提升,并根据学生的需求制定相符合的渗透方式,如此才能够使渗透效果更为理想。具体来看,在新课程下有效实现高中历史课堂德育渗透的策略笔者总结为如下。

1.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教师自身的德育水平

教师是德育渗透的指导者,也是德育知识传授的主体,因此教师只有具备较高的德育水平,才能够更好地进行德育渗透,才能够促进学生掌握更为全面的德育知识,不断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这就要求学校应当采取措施不断提升教师的德育水平,比如,可以定期为教师培训德育方面的知识,让教师对德育内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不断充实自身、丰富自身的德育技能。还可以定期组织高中历史教师开座谈会,大家共同就德育方面的内容进行探究,共同对该方面的知识进行分享,或者就德育知识渗透的方法、模式等进行分享,这样不仅能够丰富教师的思维,拓宽教师的知识面,而且还能够促进教师的共同进步,为德育内容的更好渗透做好基础。另外,学校还可以鼓励教师进行德育知识的自主学习,定期对教师的德育渗透情况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提升教师德育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德育渗透取得更为理想的效果。

2.合理引入多媒體有效渗透德育内容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已经逐渐普及,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多媒体能够将历史内容更为清晰、生动地呈现出来,这就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对历史内容进行学习,对于增强学生的正义感,推动德育内容的良好渗透都具有重要意义。比如,在学习“鸦片战争”方面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段火烧圆明园、与鸦片战争有关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形象地对国难国耻进行了解,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发奋图强、不忘国耻的决心。视频讲解往往要比纯文字讲解更具有魅力,更能够激发学生内心的激情,因此教师应当合理地将多媒体引入进来,促进德育渗透取得更好的效果。另外,多媒体教学还能够充分发挥其爱国教育的作用,帮助学生对近代伟人事迹进行更加清晰的了解,推动德育渗透更加高效。比如,在讲解贺龙领导南昌起义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将其领导人民反抗的场面呈现出来,如此更容易将那种情感激发出来,学生会情不自禁留下热泪,在心中形成更大爱国的情怀。

3.有效组织实践活动推动德育渗透更加高效

高中的课程往往较为紧张,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很多学生为了节省时间而不愿意参与实践,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精神方面的放松,也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因此高中历史教师为了推动学生更好地学习德育知识,增强渗透效果,应当合理安排时间,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对德育知识进行更加科学的体会和学习。比如,带领学生参观历史展览馆,让学生对各个年代的珍藏品进行了解,推动学生对不同时代的发展变化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如此能够促进学生更为直观地感受历史的真实,带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对于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具有十分大的好处。再比如,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一些历史时代性较强的公园,让学生在参观公园的过程中对“民族从屈辱到复兴、革命从苦难到辉煌”的历程进行深刻感知。可以引导学生参观黄遵宪故居、叶帅故居等,对伟人事迹进行了解,这要比按照教材空洞地说教更为生动形象,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共鸣和震撼,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德育效果的全面提升。另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参观“中山陵”,帮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近代伟人孙中山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4.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

高中历史教材中有很多内容都与德育有关,教師为了更好地提升德育教学的效果,应当对教材中的德育内容进行深刻的挖掘,并寻找合适的方法对这些内容进行利用,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水平。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教学内容,为增强学生的德育学习效果做好贡献。比如,可以通过讲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等杰出人物事迹,激发学生强烈的报国情感。还可以通过讲解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激发学生为国家奉献的精神等。高中历史教材中所蕴含的德育内容是比较多的,不同的内容所起到的德育效果不同,教师应当仔细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合理对德育内容进行挖掘,做到因材施教,如此才能够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三、新课程下实现高中历史课堂德育渗透应当注意的事项

1.注意把握好度,避免渗透过于频繁

高中学生正是处于青春期,对各项事情都比较好奇,同时也极具叛逆,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当全面分析学生的特点,结合这些特点进行教学内容的渗透。如果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味地进行德育知识的渗透,不注意度,渗透过于频繁,那么往往会导致学生产生反感情绪,从而对历史学习产生厌倦,不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而如果教师德育渗透过于宽松,那么往往不能起到较好的德育效果,所以教师应当注意度,合理对渗透的情况进行把握,详细化分析学生的情况以及历史课程内容,推动德育渗透更加科学。

2.注意进行渗透方法的变更,尽量多元化渗透方法

德育知识的渗透属于一项系统化的工程,教师需要循序渐进进行渗透,且渗透的时间较长,短期内很难取得明显成效。因此教师必须要注重渗透方法的选择,定期对渗透方法进行变更,避免学生产生厌倦,推动德育渗透更加全面、科学。比如,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渗透、实践活动渗透、小组探讨交流渗透等方法,对这些方法进行有效运用和探索,通过详细化探索发现更加符合学生需求的方法,以便更好地开展教学。

3.对渗透内容进行科学化选择

高中历史教材中所蕴含的德育内容是比较多的,不同的内容所蕴含的德育知识不同,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渗透内容的选择,尽量做到因材施教,如此才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激情,激发学生爱国情怀,教师可以利用历史教材中的伟人事迹进行渗透,让学生通过伟人事迹的学习,了解伟人博大的情怀,奋斗的精神等,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而为了促进学生对我国的传统优秀文化进行了解,教师则可以有意或者无意地对文化内容进行引入,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更多的文化内容。

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教师在渗透的过程中应当做好全面性分析,不仅要确保所选择的渗透方法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而且还要体现时代精神,如此才能够推动德育渗透更加科学、高效。本文列举了几个德育渗透的方法,希望能够为高中历史教师更好地渗透德育内容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李俊红.浅谈如何实现历史课堂上的德育渗透[A].2017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成果集[C],2017.

[2]郭小华.高中历史课堂的德育渗透[J].江西教育,2014(8).

[3]周伟云.弘扬学科主旋律 夯实德育主阵地: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路径[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9).

编辑 冯志强

作者:古若琳

中学学科教学德育渗透分析论文 篇2:

学科思政是教学本质的回归

任何时代、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包含一定价值观教育,无论从学科课程本身来看,还是从学科的教学过程来看,不存在抽离了价值教育和品格教育的纯粹学科教学。学科教学蕴含了怎样的价值观,如何融入价值观教育,有着强烈的时代特征。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要求“整体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和中小学学科德育”,学科思政和学科德育再次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党中央如此强调学科思政,其中深刻的时代意义不言而喻。

优良传统与现实困境

我国教育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强调德育与学科课程、学科教学的融合,一直坚持学科教学改革要体现德育的功能。1952年颁布的《小学算术教学大纲》提出“使儿童理解我们祖国建设的基本知识与其伟大意义,并培养儿童对劳动有自觉的态度”,《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提出“形成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培养他们新的爱国主义以及民族自尊心,锻炼他们的坚强的意志和性格”。改革开放,中小学的教学大纲明确提出思想品德教育是学科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进入新世纪,“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强调学科课程的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成为学科课程与教学的一种价值追求。新时代,学科课程和教学更加凸显内在的人文精神、科学态度、道德品质的育人价值,把政治认同、文化自信、爱国主义作为教育教学的应有之义。

作为学科课程的价值追求,学科思政一直与教育教学改革相伴相生,但在现实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并不是所有的教师能够真正把学科思政的要求落实到教学行为之中,表现出要么重视品德教育忽视学科价值,要么强化学科知识忽视价值观教育等非此即彼的偏颇行为,有时表现为说教为主机械僵化地将品德教育与学科教育简单叠加的行为。这并不仅是教师自身原因所致,也有着教育现实与社会文化的客观原因。

一是學科划分的壁垒。任何学科都会从学科自身的系统性、逻辑性去构建完整的知识架构,强化自身独特的学科体系,学科划分给学科教学带来的问题就是学科壁垒的形成。在二元思维的主导下,容易把学科教学与思想品德培养对立起来,出现学科与价值无涉的观念,认为思想政治是德育课的任务,教师更看重自己对所教学科知识掌握和传授能力的提升,学科育人的能力无意中被边缘化。新课程改革确立了六个具体目标,其中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繁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三个目标都是针对学科自身问题提出的。

二是功利主义的思想。我国的基础教育一直摆脱不掉应试倾向和升学主义的“魔咒”,受工具理性的影响,教师从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评价都围绕着如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考试成绩展开,表现出强烈的功利主义,极端的表现是为了提高考试成绩不择手段,忽视学生生命情感和精神成长,不顾及学生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也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更无暇在学科教学中融入思想品德的教育。功利化的教育一定与思想道德背道而驰。

三是思政教育的异化。思政教育的价值在于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的统一,而我们很多教师把思政教育理解为对学生进行思政知识的灌输,思想影响变成空洞说教,思政教育的评价也以考试成绩来体现,思政教育脱离学生的生活现实,把本应满足学生思想、心理、情感、精神需要的育人方式变得面目可憎。

可能还有其他很多原因让思政课之外的学科课程教学失去思政和德育的品性,比如整个教育的评价标准、教师培养的专业化要求、教育认识水平偏低等等。总之,强调学科思政在学科课程教学中的育人价值,是对偏离教学本质行为的矫正。

回归本质与时代主题

为什么说学科思政是教学本质的回归?本质就是本应如此,是固有的品质。回归就是过去走偏了,现在要回到正道上来。教学的本质是一种充满德性的生命活动,即使重视知识学习,也应该把知识学习作为价值形成的引擎,生命完整的支撑和人生幸福的扶梯,建立知识、人、学科相生相成的灵动的场阈。

教育是社会活动,体现一定的社会需要。课程教学是通过知识的学习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生活需要的人。人类教育在史前时期主要是职业训练,教人狩猎、种地、打仗。文明进步让人们认识到教育不局限于生存技能,还要满足社会规则、价值观念、道德情感对人的要求,满足人自身精神丰富的需要。中国传统教育的核心思想之一就是“学以为己”,通过学习实现个体人格的完善和精神的丰富,教育把外在目标放在次要位置。西方教育的传统从苏格拉底提出的“知识即美德”,就强调学科教学及知识的掌握与人的道德形成相一致。

教育的目标和实践反映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发展的需要。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对教育的理解,近代以来,我国教育经历了救亡图存、普及文化、服务政治、经济建设等社会目的,教育使命不同,学科思政的意识也各不相同。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教育摆脱了唯政治化倾向,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人才成为教育的使命,课程教学注重知识的学科性和学术性,这是一大进步。这一时期国家建设与人才紧缺的矛盾十分突出,各行各业都需要大量的实用人才,教育为了满足多出人才快出人才的社会需求,课程和教学突出学科价值,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强调“双基”,学科思政甚至德育课本身都被淡化了。“双基”作为课程目标,让应试教育走到极端,扭曲了教育的本来面目,新课程改革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作为基本学科目标,包含了学科思政的内容。

今天,各级各类教育把学生核心素养作为课程目标,学科课程都要围绕学科核心素养进行教学,强调要把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统合到“全面发展的人”这一理念,学科思政就成为一个重要的内容,需要把政治认同、文化自信、科学精神的培养融合到学科教学中。

一方面,我们认识到学生的知识、技能、思维、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是不可分割的,而且仅靠思政课或者德育课是无法完成这一任务,思政课有思政课的局限,学科教学有学科教学的优势,都要发挥育人价值。另一方面,教育承担着服务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使命,而我们面临的形势要求必须重视学科思政。横向看,随着经济全球化带来世界的深度交融,让各个国家和各个民族更加重视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我们需要培养具有世界胸怀的人,更需要培养具有民族认同和国家意识的人,学生必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立认同感。纵向看,以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为技术基础的未来社会,充满了未知的不确定性,很多职业将随之消失,很多职业也将随之兴起,传统的工业文明时代靠既有知识应对生存、生活的可能性已经受到挑战,在掌握基本学科知识的前提下,个人的人生态度、合作能力、独立思考、批判精神等比学科知识更重要,而这些品质的获得也不是思政课所能独立完成的。

课程教学的任务是处理学科知识与人的发展关系的问题,通过指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世界的方法和正确的价值观,从来没有一种教学理论把知识学习作为唯一目的。如果语文教学没有让学生获得超越现实世界的价值、情感、审美、道德等精神层面的建构,仅仅教给学生语法的规范,用词的准确等工具性的知识,应该不是完整的语言教学。如果数学教学没有让学生获得科学观念、崇尚理性、思维品质、批判思维和探究精神等态度,没有认同中华民族对世界数学的贡献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精神,仅仅会解题会考试,也是不完整的数学教育。在学科知识、课程教学、学科素养之间,知识是工具,学生获得包含学科核心素养在内的人格修养、家国情怀、社会担当也是教学的目的。从本质上讲,最初的学科知识都是非功利无关实用的。

孔子谈到学习《诗经》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通过学习诗经可以抒发情感,观察社会,团结协作,针砭时弊,而不仅仅是会背记一些经典名句。英国科学哲学家波普尔有一个著名的论断“通过知识获得解放”,“因为只有通过知识的增长,心灵才能从他的精神束缚即偏见、偶像和可以避免的错误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一样,是人类创造的结果,尽管科学规律的存在具有客观性,但是知识也不可能排除价值观独立存在。而我们的教学一直没有处理好知识、能力与素养的关系,把掌握知识多少作为教学目标,物理化学的发明发现的伦理意义,地理生物的审美意义和爱国情感都被隐藏,即使像历史这样具有人文价值的学科,学习变成了背诵年代、人物、事件,却没有历史的思维、历史的观念以及評价历史的方法,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中会疑问,学习这门课程到底对我今后找工作有什么用,仅仅是考出好成绩,把高分作为改变命运的敲门砖,学科知识应有的超越性意义被忽视。

教学本质上是一项伦理性很强的活动,教师教学活动也是教师德性的展现,没有德性展现的教学就不可能体现出育人的价值。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约翰·哈蒂《可见的学习》是当今世界上影响很大的教育研究成果,在长达15年的研究中,对影响学生学业成就的138个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教师,主要是教师对知识和教学伦理持有极高热情最为关键。但是,现实中教学技术理性的盛行,教师的教学活动更多的是一种提高学习效率技术性设计,教学活动中的生命意义和精神意义都被教学技术所掩盖。

在我们强调学科思政的历程中,提出过“渗透说”“体现说”。渗透说就是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学科知识、学科技能,还要把政治理论、品德教育渗透进教学中。体现说认为所有学科中都蕴含着德育的元素和品德的资源,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去发掘并落实,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就是学科思政的要求。

但是,无论“渗透说”还是“体现说”,都是用二元对立的思维提出课程教学的德育价值与学科价值,渗透哪些内容,体现到什么程度,教师很难掌握,就出现了机械地讲学科再讲德育,反而让学生难以接受。学科思政一定是潜移默化的,回归本质就是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刻理解学科的本质,用润物无声的方式引领学生发现学科知识潜在的思维方式、思想品质、价值观念、情感认同。

观念更新与实现路径

学科思政的落实主要靠学科教师,教师只有理解回归学科教学的本质,在教学中体现爱与尊重、公正与自由、自信与担当等思想品质,才能让学生接纳、内化学科知识蕴含的思政元素。学科思政避免在学科知识中简单重申德育要求,避免在学科教学中以说教的形式传递德育的内容,而是需要教师用自己的理解、体悟、热情感染学生,让学生能够“亲其师,信其道”。这也是一个比较高的要求,但是如果从提高学科思政意识,加强思政教学的训练,完善师德养成,把育人价值作为教师职业价值追求和专业成长的内在要求,把育人变成一种生活方式,学科思政应该能够得到真正落实。

唤醒意识。回归课程教学本质是学科思政的归宿,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育人的自觉,要有强烈的思政意识。作为学科教师,必须认识到学科教学是一种德性活动,教学的设计、组织、实施、评价都要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观注,对偏见傲慢的摒弃。有了强烈的思政意识,就会有一种育人的觉悟,这觉悟体现在对学科知识之外的认知特征、思维方式、人文价值、道德观照的深刻洞察;还体现在德育规律的把握,不是把学科的道德性变成简单的知识叠加,认识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比空洞说教更有价值。

德行训练。作为一种专业素养的要求,教师对学科思政的把握不能仅仅依赖于教师的自发自觉,还要靠具体情境化的训练。教师作为具体的人,个人的性格特征、旨趣也有差异,在师生交往中一定会出现个人偏好,而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千变万化的教学情境以及师生矛盾生成的随机性,即使有德性意识,也要通过一定的训练才能判断不同冲突中的恰当行为,特别是新教师,更需要通过习惯化的练习,在师生交往实践中不断磨炼德性品质,才能实施好学科思政。当然,我们也要反对另一种倾向,就是把学科课程变成思政味十足的说教课程,失去了学科课程应有的育人价值。

德行完善。教师工作的对象是具有生命成长性的学生个体,这就要求教师职业必须包含道德属性,师德是教师的本质属性。而在学科思政中,师德的要求更多体现在精神的引领。教育的根本价值在于增进人的幸福,获得知识,增强能力、提高素养都要归结到学生未来幸福这一终极目标,而不仅仅是把教学作为知识传递、专业打造的技术活儿。帕尔默在《教学勇气》一书中,开宗明义地说:“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教师需要自觉把教学行为作为一种德性的展现。

学科思政不是新话题,但是有新内涵,这是有我们对育人价值和学科价值的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对学科教学来说,思政属性既是起点也是终点。

作者单位:陕西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

作者:王彬武

中学学科教学德育渗透分析论文 篇3:

学科教学:高中生涯教育的重要平台

【关键词】学科教学;生涯教育;平台

【作者简介】1.徐梦,江苏省常熟中学(江苏常熟,215500)心理健康教师;2.赵世俊,常州高级中学(江苏常州,213000)教师,高级教师,常州市中小学生涯教育名教师工作室领衔人,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小学心理辅导与生涯教育。

近几年,我国中小学生涯教育工作蓬勃开展,许多学校将生涯教育课作为学校的必修课或选修课,安排固定的时间,由生涯教育或心理健康教师负责教学。其他一些学校也通过组织生涯讲座等活动来帮助学生思考自己的人生,获得生涯规划的意识和能力。这无疑是一种显著的进步,但同时我们也能发现诸多的不足或问题,需要在不断反思和总结中寻求突破。

反观美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成熟的生涯教育,除了开设专门的生涯教育课程外,还广泛利用现有课程中的相关资源渗透生涯教育,即学科教師可在学科教学中开展生涯教育。学科教学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途径,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都蕴含丰富的生涯教育资源和机会。因此,若学科教师有意识地借助学科教学开展生涯教育,就能有效缓解当前高中生涯教育师资不足、教育途径单一等问题,有利于切实提高生涯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在学科教学中开展生涯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科兴趣和学科能力,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高中每门学科都是一扇打开社会视野的窗口,都蕴含着未来人生发展或职业发展所需的素质和技能。因此,在学科教学中开展生涯教育,发挥其生涯教育功能,让学生从更长远的视角看待学科学习,发现学科的长远价值,提升特定的能力,必然会成为未来专业、职业发展的重要积淀。如政治学科培养学生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水平;语文学科在分析文学作品中形形色色的人物的性格时,帮助学生认识不同性格特点与职业的关系,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归纳总结等能力。在学科教学渗透生涯教育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科素养和能力不断得到提升,学科教学质量也必然随之提高。

(二)增强学生自我规划能力,促进学生学业发展

高中阶段生涯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帮助学生树立职业意向,初步做出生涯发展决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探索自我、探索外部环境,培养学生掌握各种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而在学科教学中,生涯教育的引入能够有效增强学生学科学习的自主规划能力,促进学生的学业发展。在学科教学渗透生涯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在分析自我兴趣、能力特长、性格特点等与现实职业需求匹配情况的过程中,自主设计个人学习路径,科学制定学科学习目标,监控学习过程,调整个人学习策略,不断实现学习目标。

(三)提高生涯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美国、日本等国家都将职业生涯教育融入中学课程中,将与职业相关的各种知识有计划地渗透到各学科中,学科教师成为生涯教育师资队伍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国内,学校生涯教育多由心理健康教师、德育教师或班主任担任,而这少数几名教师无法满足众多学生对生涯教育的需求。生涯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导致我国生涯教育存在针对性差、个性化指导跟不上、系统性差等问题。对此,一些有远见的学校开始尝试或倡导学科教师参与的全员生涯教育实践。不少学校的实践表明,学科教师可借助信息获取准确及时、了解学生等优势,在学科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开展生涯教育,指导学生规划人生,提高生涯教育实效性。

二、在学科教学中开展生涯教育的优势

(一)学科教师了解学生,实施生涯教育质量高,效果持久

相比心理健康教师或德育教师,学科教师借助学科教学开展生涯教育有着“天然优势”。一方面,学科教师几乎每天都与学生接触,课堂教学、交流互动、课后辅导等教学过程让学科教师更容易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等,对学生更加了解,生涯教育实施起来也更具有针对性、质量更高。例如英语教学中有很多课件和课堂展示活动,在学生查找资料、制作课件以及课堂展示过程中,能够发现很多学生的兴趣与特长,借助生涯教育,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能有效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目标。另一方面,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学科教师与学生之间长期的互动、信任关系,让学科教师实施生涯教育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生涯知识或技能,更容易被学生吸收、理解和接纳,这些知识或技能内化到学生的生涯认知结构中,生涯辅导效果更加持久,容易得到巩固。

(二)学科教学过程系统,符合生涯教育系统性要求

生涯教育是贯穿人一生的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因此,需要在充分考虑学生身心特点的基础上,为不同学段的学生提供持续、系统的生涯教育。而在高中阶段的分科教学中,各学科的教材内容和教学过程具有内在系统性和完整性特点,这也使得学科教师能够在日常教学中向学生提供系统、持续的生涯教育,从而帮助学生完成认识自我、认识外部环境、树立职业理想、自主科学做出生涯决策等一系列生涯动作,提高生涯规划力和社会适应力。这种日积月累的生涯教育影响力是持续的、系统的,所以在学科教学中实施生涯教育,符合生涯教育系统性要求。

(三)学科教师数量众多,结构多样,满足学生个性化生涯指导需求

学生对生涯教育的需求具有个体差异性,这就需要配备足够的生涯导师资源以满足学生个性化指导需求。学科教师在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生涯服务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一方面,学科教师数量众多,每名学科教师负责几名学生,全班学生就能获得一对一的个性化指导。以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为例,学科教师是开展生涯教育的中坚力量,每位学科教师指导5~10名学生,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生涯指导。从另一方面来看,学科教师由不同专业教师组成,结构多样,无论是从对专业、职业的熟悉度,还是从自身掌握的职业知识、技能等方面来看,学科教师都能为学生提供类型多样的生涯教育,更有利于满足学生个性化指导需求。

三、在学科教学中开展生涯教育的主要途径

(一)提升学科教师开展生涯教育的观念和能力

学科教师具备生涯教育的观念与能力,是在学科教学中有效开展生涯教育的前提条件。因此,学科教师需要改变、更新观念,认识到生涯教育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涯教育不只是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师的工作,每一位学科教师都是重要的生涯教育力量。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学科教师应转变以往只关注学生是否掌握知识的观念,有意识地渗透生涯知识,培养学生的规划能力。学科教师还应积极参与生涯教育相关培训,通过培训,获得专业的生涯教育理念、方法及策略等,提升生涯教育能力。学科教师还应了解本专业及本行业的前沿知识、职业要求、就业需求等,收集、整理自身专业信息,与时俱进地向学生提供职业知识。

(二)开发利用学科教材中的生涯教育资源

1.利用教材中与职业生涯直接相关的内容因材施教。

学科教师可利用与职业生涯相关的教材内容直接进行因材施教。如在《胶体的性质与应用》教学中,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胶体的用途之后,教师可介绍与胶体用途相关的职业,如污水处理技术员、制药员及医生等;在生物教学片段《细胞的癌变》中,可直接借助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医院里的检验师职业及其职业要求,让学生明白之前所学的细胞生物学知识是检验师职业的必备知识,激发学生掌握相应知识的动力。学科教师只要认真解析教材内容,便能利用与职业生涯相关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

2.依托学科知识在生活和部分职业中的应用实施教育。

知识一旦被应用便会成为活的知识,会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和鲜明的主观体验。学科教师可以利用学科知识在生活和部分职业中的应用开展生涯教育,如化学课《氯气的性质和用途》,学生通过讨论、思考氯气在日常生活实践中的运用,产生了鲜明清晰的主观体验,随后通过思考农药产品开发工作、药物合成等相关工作的意义与要求,在知识与生活、知识与职业之间形成初步链接,达到生涯教育的目的。

3.借助学科史、学科名人,分析生涯成功的必备因素。

不少学科教材的章节末尾都会安排名人生涯事迹介绍等板块,学科教师可充分借助学科名人故事、学科发展史,引导学生分析、挖掘名人生涯成功背后的必备因素,启发学生自觉培养良好的职业品质。如引导学生讨论名人成功背后的生涯之路,帮助学生认识到个人兴趣、努力、能力等因素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阅读科学家的个人感悟,启迪学生科研道路需要勇气和创新精神,更需要吃苦耐劳的精神。学科史、学科名人生涯之路等素材都可被学科教师用于生涯教育。

(三)精心组织学科教学过程,创设生涯教育情境

1.通过主题教学活动渗透生涯规划技能。

主题教学活动是学科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学科教师可将生涯教育融入主题教学活动,在活动中渗透生涯规划技能,培养学生将来从事各种职业的素养和能力。如在化学课上组织角色扮演主题教学活动,让学生轮换担任实验设计员、操作员、记录员、报告撰写员、汇报员等角色,在角色轮换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文字表达、语言交流等能力,而这些品质和能力的培养都能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2.利用课外实践活动加强生涯教育体验。

课外实践是学科教学的课外延伸,是學生将书本知识与社会构建连接的过程。课外实践活动也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载体,有利于学生获得有关职业的直接或间接体验,能帮助学生初步判断个人职业取向与现实的匹配度,从而提高生涯规划的准确性。例如,学科教师可组织学生在课外时间对自己感兴趣的职业进行生涯人物访谈,组织学生参观企业,邀请从事相关职业的往届毕业生开设生涯讲座等,借助实践活动加强学生职业生涯体验。

学科教学是普通高中实施生涯教育的重要平台,是普通高中实施生涯教育的基本途径,有助于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而学科教师、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三方面是在学科教学中开展生涯教育的主要着力点,也是今后教育者和研究者需要重视和关注的内容。

作者:徐梦 赵世俊

上一篇:幼儿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分析论文下一篇:会计教育的目标与模式探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