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教学论文

2022-04-16

摘要:小学是学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作文教学十分重要,作文教学能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念,也能对他们进行思维能力的锻炼,需要保障写作教学的效果。因此提高小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是教师重点要思考、研究的。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学科教学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语文学科教学论文 篇1:

生本理念下初中语文学科教学问题链勾连以及教学推进研究

【摘 要】在新一轮课程改革持续推进的背景下,生本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强化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尤为重要。而问题链勾连则是启发学生思维,发挥他们主观能动性的一个有效手段,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本文基于生本理念下初中语文学科教学,重点对问题链勾连的应用作用及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问题链;生本理念;教学对策

在新课标下,生本理念是各学科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初中语文教学也不例外。在教学中贯彻生本理念时,教师需打破传统“以师为本”的教学理念,切实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始终围绕学生开展各项教学工作,尤其要打破知识灌输式授课模式,想方设法地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自主思考,使其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

一、生本理念下初中语文学科教学中问题链勾连的应用作用

“生本理念”的核心是“生”,即以學生为教学的主体,由他们自身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教师的主要作用是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强化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问题链勾连则是在此背景下所形成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旨在通过为学生设置一系列具有层次性、递进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思考和学习。相较于传统知识讲授式教学模式,问题链勾连的教学模式更侧重于引导学生自主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而不是强制性要求学生记忆,所以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尤其是可以使学生真正感受与体会语文知识学习的趣味性与魅力。

二、生本理念下初中语文教学中问题链勾连的应用对策

1.把握问题链勾连的切入点,引起情感共鸣

在语文教学中应用问题链勾连期间,首先要做的是要明确其切入点,这是保障问题链勾连教学方案设计质量的重要基础。在把握问题链勾连的切入点时,教师需始终树立和贯彻生本理念,尽可能地选择一些贴合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及符合他们思维认知发展需求的教学内容,力求有效地借助所设置的问题链有效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欲。因此,在确定问题链勾连的切入点过程中,教师需深入实际,仔细调查与了解全体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与语文知识结构,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头脑中已经建构的语文知识体系及日常生活经验,自主探寻、思考与学习新的语文知识,以此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增加语文知识的趣味性,尤其是通过为学生创设一些切合他们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更有利于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除了要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外,同样要注意深入研读和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有用内容,力求所设置的问题链勾连教学方案可以切实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与提升他们的问题意识。

例如,在教学《童年的朋友》这篇文章时,教师在导入教学内容前,可首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自己对“朋友”关系的认识与感受。在学生思考一段时间后,可引导他们从文中找出可以体现或展现“朋友”关系的语句。然后教师可相应地为学生设置下述两个启发性问题让他们以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进行研究:问题1,结合自身的实际经历,思考下为什么作者将自己的外祖母当成了自己童年的朋友,并且是“最知心”“最了解”“最珍贵”的朋友。该问题的启发下,学生会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对比文中作者外祖母和自己的外祖母,能使学生更好地体会与感受文中外祖母这一人物形象,且经过讨论会,学生会意识到作者外祖母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了作者的童年。问题2,为了凸显外祖母的形象品质,作者运用了哪些经典的描述语句?在该问题的启发下,学生可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外祖母的人物形象。此外,在教学结束后,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设置拓展性问题,如问题3,回想下我们之前学习过的《社戏》,鲁迅先生对外祖母的形象描写和高尔基描写的外祖母形象有何异同?问题4,在你们的生活情境中,是否遇见过像高尔基外祖母这样的忘年交好友?通过这些问题链的设计与应用,可以深化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2.把握问题链勾连的层次性,开展有效思考

在问题链勾连教学方案设计期间,教师需要在把握问题链切入点的基础上,把握问题链勾连的层次性特征,具体表现在如下两个主要方面:一方面,从初中生的思维认知角度来讲,由于不同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水平和生活阅历等各不相同,所以不同学生对同一问题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看法与见解。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链时需注意开展分层设计,同时要注意采用点名回答、独立回答及自主发言等方式,力求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表达与展示自我的机会。另一方面,从初中生的认知角度来讲,语文知识的学习呈螺旋上升趋势,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链时,需注意从知识层面逐步向应用层面勾连,最终向综合评价层面勾连,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学生思维的有效性,促使学生开展有效思考。

例如,教师在执教课文《济南的冬天》时,可立足于课程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学习需求,科学地设计一些层次性的问题链,引导他们展开深入思考,具体问题链如下:问题1,通读全文,并画出文中你认为描述精彩的段落或语句,并说明自己喜欢这些语句的原因。问题2,在朗读全文的基础上,概括本文中对济南冬天描述的主要特征,并归纳、整理文中每节的具体描述内容。问题3,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在思想情感,并找出贯穿全文的主线。问题4,作者在描述济南冬天的时候采取了何种修辞手法,并对其表达效果进行分析,之后采取替换法,对比分析使用修辞手法与不使用修辞手法的异同性。问题5,联系《春》这篇文章,对比分析作者在写景上有何异同点。针对上述层次性问题链的设计,可引导学生由易到难,逐步深化他们对文章的理解与认识。

3.把握问题链勾连的着力点,提高学习效果

除了上述问题链勾连教学推进过程中的要点外,还要注意把握问题链勾连的着力点,具体是要确保问题链设计中需时刻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教学内容,增强相关问题链设计的层次性,掌握提问的着力点,借此突出教学的重难点,进而使学生可以轻松确定教学的核心要素,这样可以有效提升学习效果。因此,在设计问题链时,教师需兼顾正论和反论,同时,在提问学生时,可灵活采取温和引导和“步步紧逼,穷追猛打”的引导方式,力求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促使他们通过思考后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

例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仔细分析这篇文本语言,使他们可以切实体会和感受到文本语言描述的优美和精妙。同时,在引导学生思考期间,要注意将文本语言分析的有效方法传授给学生,使他们可以通过积极开展自主探究、合作讨论等方式,仔细品位和揣摩阅读文本,期间教师可结合学生的自主阅读和分析情况,实时加以点拨和启发。比如,为了强化学生对文本语言的认识,教师可相应地结合问题链勾连的着力点,为学生设置有效的问题链,如问题1,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采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及其作用?试举例分析。问题2,你觉得好的文本语言需具备何种特征?该如何仔细揣摩文本语言的精妙性?文字表达上应注意什么?通过这些问题链的设计,可使学生把握问题链勾连的着力点,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问题链设计是生本理念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教学法,可引导学生积极展开自主思考,对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有重要作用。在将问题链勾连应用于初中语文教学时,教师要切实把握问题链勾连的切入点、层次性和着力点,力求促使学生展开深入思考,不断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

作者:陈英

语文学科教学论文 篇2:

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深化作文教学效果的策略探究

摘  要:小学是学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作文教学十分重要,作文教学能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念,也能对他们进行思维能力的锻炼,需要保障写作教学的效果。因此提高小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是教师重点要思考、研究的。小学生写作水平与语文学科的成绩息息相关,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教学法给学生引入有趣的教学元素,给学生引入写作的技巧,让学生在创作中可以更有想象力,更乐于进行书面表达。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作文教学;效果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理念也发生了变化,既要重视学生写作思想和学习方式的教育,也应加强学生语文全方位能力的培养,培养出具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学生。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将课外阅读与语文作文教学结合起来,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对阅读与写作的热情,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师的教学能力都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

一、激发兴趣,扩展思维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对自己没有较好的控制能力,容易在教学过程中产生厌烦情绪。因此,教师的引导变得十分重要,我们需要利用课外阅读来激起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课外阅读能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在潜移默化之中相互迁移、相互促进、相互转化。在课外进行阅读的积累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提升个人修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更能使他们从阅读中体验到快乐,无形之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例如,我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写一种动物,由于学生们平时对动物的观察较少,难以短时间内完成这篇习作。这就需要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看一些动物类的课外书籍。小学生们本就对一些图片较多的书籍感兴趣,这样一来能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去研究这些书籍。在书中了解各类动物的特征、习性、吃食、嬉戏、休息等,再运用到写作中,让学生们有话可写,丰富文章的内容,为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升打下基础。教师也可以多多开设一些课外阅读课,举办一些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在课外阅读课上。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帮助学生激起对写作的兴趣,吸收更多的课外知識与词汇,积累文化底蕴和内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注重学生的情感差异,强化学生的真情实感

真情实感融入到作文写作中可以写出令人深思的内容,真实的情感融入到作文中,能让读者产生内心的共鸣和感动读者。因此,教师在作文写作教学中,需要启发学生的真实情感。同时,教师也应注意学生的情绪感知也是存在一定差异的,教师不能强制性地将学生的情感集中于某一方面,或者给学生的情感来制定一个标准,而是要尊重不同的学生间的感知差异,让学生表达出内心真实的想法和感情,这样才能使学生的作文中融入真是的感情,不会让人觉得表达的情感过于生硬和缺乏特色。

例如,教师布置学生给母亲写一封信,以写信为主题进行写作教学,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妈妈,对妈妈的感受及日常生活中妈妈是什么样的人,让学生先思考下妈妈在自己心中的形象,充分的调动学生的情感。通过学生说出对自己妈妈的情感,激发内心的感受,提前使学生带入到写作的思考中。在如,在写作教学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游戏,通过游戏使学生放松心情,加强彼此间的沟通。在游戏完成后学生纷纷发表意见,表达自己觉得游戏哪个部分最有趣,教师可以提出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写到纸上。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也又利于学生表达内心的真实情感。

三、积累素材,丰富内涵

写作灵感来源于课外积累,教学需要完美地利用课外的素材对学生进行写作教学引导,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课外的阅读不仅仅包括名著阅读,还有诗歌、随笔、报纸、杂志等,需要学生综合各类课外书籍,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养成善于摘抄的习惯,在摘抄的句子、段落周围添加自己的解析作为备注,才能让摘抄的素材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提高自己文章的内涵。

例如:在写一则新闻报道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通过分析课外阅读中的社会热点,积累写作素材,也使得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学到人生哲理,加强学生思维方式的转变,挖掘学科育人的价值,并培养其养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或者,积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事、身边人,如外出郊游、觀影感受、参加兴趣活动等,并将自己的切身感悟及时记录下来,通过这样的写作训练有助于积累写作素材,厚积薄发,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升写作水平和速度。教师也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在教室的一角设立一个图书角,让学生们将自己的课外书籍分享出来。教师还可以组织课代表利用班费或者是班级废纸、饮料瓶的回收所得购买一些报刊、杂志等。学生可以自行借阅,利用课间阅读浏览。多多举办一些读书日,学生们依照爱看书籍的种类自行建立兴趣小组,讨论读书心得,丰富自己的知识积累。

随着小学生作文质量的逐年下降,教师们需要时刻反思教学,及时发现教学问题。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课外的积累,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鼓励学生进行课外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质量。课堂的学习会局限学生的发展,对此,教师们要多多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在阅读中感受生活的真理,在提高自己阅读写作能力的同时能更好地感受不一样的世界,促进自己的各方面的综合发展。

四、结语

对于目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小学教师应积极改进自身教学方法,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使学生加强对写作素材的积累。课外阅读对于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需要教师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将课外阅读与写作教学融合,掌握一定的写作素材和写作手法,使得学生的作文更贴近生活,更能体现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宋丽杰.刍议“作文先导式”模式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7(34):15.

[2]李如琴.刍议如何激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教育[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6(30).

[3]刘凤霞.浅议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3(09):54-55.

作者:胡雪

语文学科教学论文 篇3:

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写字”教学

一、以故事激发学生兴趣

众所周知,一个学生如有通晓汉字书法的教师进行指导,耳濡目染,书法水平定不会差。当我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识字、写字教学目标有了深刻的理解后,我也似乎领悟到如何将平常的写字教学与“书法”神韵之美结合起来教学,再从“启蒙”书法教学出发,通过童真童趣的“书法故事”,例如将书法家王羲之《墨染池缸》的故事融入教学中,激发孩子们学习书法的热情和兴趣。

二、 以校本教材为模板

写字教学的“书法方向”有了,怎样付诸教学行动呢?我充分利用校本教材,通过板演每一笔,每一画,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基本笔画在“天地格”中的位置、起笔方向、顿笔要领、用力大小以及收笔力度等等,培养学生从最基本的笔画开始观察,发现横、竖、撇、捺等笔画的写法特点。通过比较、练习、再比较、再练习的方法,巩固其写作技巧。因小学阶段的孩子们心理上已经准备好了要学习写字,所以刚开始写字的心情是“兴高采烈”的。但由于肢体的不灵活性导致他们不能很好地完成写字的动作,当看到“歪歪扭扭”的字时,给他们呈现的是一个不能让他们满意的结果,作为教师,我们要注意到学生的期望与他们本身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距离,及时地对学生积极写字的行为进行鼓励和表扬,让学生的写字行为得到一个让他们满意的外部奖励,从而维持他们对写字的兴趣。呈现一些结构比较简单的字,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看到自己的进步。孩子的自信心培养起来了,当他们敢大胆尝试去写时,“书法”入门写字教学就成功了。

三、充分利用语文课堂教学

语文教师如若有扎实的书法功底,能写出结构完美、刚劲有力的“书法”字体来,既能让汉字的书法“示范”教学渗透在直观教学中,又能引起学生对书法美的感知。充分利用小学生善于模仿的感知规律来培养他们的写字能力。

其次是灵活把握教材内容,根据课时调整上课节奏。对于学生感悟理解比较容易的课文,适当缩减其教学时间,把节省下来的宝贵时间充分利用起来进行书法练笔教学,可谓事半功倍。

当然,字的教学最为关键。对每个生字,首观其型,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观察结构。引导学生观察字的结构特点后,再引导他们观察并找找这些字在“天地格”中的位置。位置确定后,在学生下笔之前,引导学生说说写字时笔锋的力度、力度的曲折均衡,这样一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的能力都一并得到训练。此外,学生每写完一个字,通过展示、对比、评价的方法表扬优秀,鼓励进步,以此提高学生的写字兴趣。

通过这样的方式,百分之九十五的学生不仅学会了识记生字,还能静心于“悟”。感悟有了结果,求知欲自然转换为动力,应了俗语“功到自然成”的道理。

例如:我在教学《数星星的孩子》这篇课文中的“距”字时,引导学生观察清楚这是一个左右结构的生字。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联想:“距”就是巨人的脚迈开的距离。因“足”字和“巨”字这两个好朋友一起玩懂得谦让,也是古人提倡的“礼让”,故“足”字的最后一笔变成提,要写好这个左窄右宽的字还得观察它在天地格中的位置,想好间架结构之后,按先上后下,从左到右,先里面后封口的书写顺序特点进行书写,无论哪一笔画,能用巧力注意顿笔,笔锋的运力轻重,“距”字的书写就算大功告成了。

在课堂中,我还注重引导孩子对自己书写的字,同学的字,以及老师的字进行评价、对比。既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更是培养了他们对书法的“自悟”能力。从“静心”写字到品字,无疑是对融洽的师生情感的陶冶。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学习兴趣的激发来源于学习的积极性,而学习的积极性则来源于成功。孩子们在最近发展区内,体验到了学习的成就感,不仅有来自教师、家长、同学的鼓励和尊重,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也得到了实现,既满足了他们自尊的需要、爱的需要、美的需要,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思想境界。

其实,书法之神韵更在于能静心,能养德。培养德才兼备,弘扬中华汉字文化的神韵之美成了新一代语文教师之必备、必行,也是语文素养“听说读写”落实在汉字写与书法的异曲同工之妙处。

责任编辑王思静

作者:张兴群

上一篇:美容医学教育论文下一篇:识字教育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