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化婚姻社会学论文

2022-04-16

《社会学新视野》暨邓伟志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于2007年11月10日在上海召开,来自上海社会科学院、广东社会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大学等科研院所和政府机构的5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多样化婚姻社会学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多样化婚姻社会学论文 篇1:

当代闽台通婚的形式与原因分析

[摘 要] 自1987台湾当局开放了民众赴大陆探亲的政策以来,闽台通婚作为一种特殊的婚姻状态尤其受到诸多关注。本文采用文献调查法,力图从社会学的视角,来分析闽台通婚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从推拉理论、社会交换论、亚文化论三个不同的角度来看闽台通婚。

[关键词] 闽台通婚 涉台婚姻 通婚形式 通婚原因

福建、台湾隔海相望,两岸人民自古就有通婚的习俗。新中国成立后,海峡两岸中断了近四十年的民间往来。但二百海里的海峡,五十多年的分隔,始终挡不住两岸婚姻的热潮。自1987台湾当局开放了民众赴大陆探亲的政策以来,闽台通婚作为一种特殊的婚姻状态尤其受到诸多关注。闽台通婚中大量的“赴台婚姻”有哪些形式?通婚现象是如何形成的?原因何在?在这里,笔者就结合自己的调查状况,试着以社会学的理论对闽台通婚通婚的形式与原因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一)当代闽台通婚的主要形式

在调查中,笔者发现闽台通婚的具体形式是多样化的。既有大陆赴台湾的婚姻,也有台湾赴大陆的婚姻。就婚姻缔结的动机来看,闽台通婚主要存在以下四种的基本的形式:

1.买亲婚

上个世纪80年代起,迅速富裕起来的台湾社会出现了婚姻难题,女性择偶条件提高,身处社会中下层的男性特别是住在偏僻乡下或老弱病残的男性很难娶到媳妇,此时,婚姻中介行业迅速兴起,台湾乡村开始出现“买亲文化”,主体为大陆女性与台湾男性。笔者曾看过一篇《台湾男人七日成交的买妻婚姻》,文章真实重现了台湾本地郎在找不到老婆的情况下,看到电视上每天频频播放的“大陆新娘”征婚广告,毅然踏上对岸的挑妻之旅,在七天之内迅速完成与大陆女子的速食婚姻。

2.大陆新娘

大陆新娘,顾名思义,即嫁到台湾的大陆女性。闽台通婚中,福建女性配偶的比例占86%,这部分群体就是我们俗称的大陆新娘。在两岸通婚的早期,台湾经济生活水平较高,大陆特别是农村地区生活较为落后,因此台湾对大陆许多女性有莫大的吸引力,台湾队她们来说便是一种幸福生活的象征。

3.假结婚真打工

所谓“假结婚”系指两岸男女结婚,形式上符合法律规定,但却无实质的夫妻关系。假结婚真打工指的是在中介或蛇头的牵线下,利用与台湾人士结成婚姻来骗取证照,获得合法入台的权限,实质是以到台打工谋生为目的。

90年代后期在大陆逐步盛行“假结婚真打工”浪潮,那个时候大家口口相传,认为台湾遍地是黄金,到台湾打工不出几年就可以发达。而早期到台湾的一批大陆人也看准了这个商机,在台利用智障、游民、低收户入等弱势族群为台湾配偶,成立中介帮人牵线做假夫妻的行业,逐步发展为一条龙服务,只要有钱,7天就可以嫁(娶)到台湾。这种情况再婚的占多数。闽台通婚在90年代后期的迅速增长,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假结婚之风盛行,由于政策上的宽松,中介代办假结婚相当简易,假结婚从证件办好到登记,不用一个星期就可以搞定。但是到了03年之后台湾方面出台了大陆配偶入境面谈机制,04年台湾内政部宣传全面取缔两岸婚姻中介广告,以及信息的畅通使得大陆人民了解到台湾并非想象中的宝地,种种原因渐渐扑灭了假结婚的热潮。

4.恋爱结合

从道德观层面看,婚姻最先满足的应是爱情的渴求,然后才是责任感其他等因素。费孝通认为,在一切婚姻动机中只有“生育”才是始终起决定作用的稳定因素。随着两岸交流的升温,很多台湾人到大陆经商、就学与旅游,两岸人民自由恋爱而结婚的机会因此而大大增加。特别是近几年,闽台恋爱结婚的婚姻比例大大上升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大陆经济迅速发展,闽台结合的经济基础相对平衡,差距逐渐在缩小,尤其是沿海城市经过这几年的迅猛发展,生活条件和消费水平甚至不输台北了;二是随着“买亲婚姻”、“假结婚真打工”的热潮渐渐褪去,台湾当局也对两岸的合法婚姻放宽了工作权限制;三是两岸三通渐行,产生越来越多到对岸旅游经商的机会,特别是台资企业在大陆的兴起,两地交流繁多。

(二)当代闽台通婚原因机制的社会学分析

1.推拉理论

闽台通婚实际上是人口迁移的一种途径,在解释人口迁移的宏观研究中,推拉理论(the push and pull theory)是解释人口迁移原因的主要理论。该理论认为,人口迁移存在着两种动因,一是居住地存在着推动人口迁移的力量;二是迁入地存在吸引入口迁移的力量(佟新,2000)。两种力量的共同或单方作用导致了人口迁移。闽台婚姻以福建农村涉台为主,农村的推力包括农村日益减少的自然资源、农业生产中不断增加的成本、农村劳动力过剩和就业不足现象等;城市的拉力包括较高的生活水平和收入,更多的受教育机会,更多的自我选择和更大的自我实现的可能等。

在福建,选择假结婚的主要为中青年群体,社会地位较低,农村人口占大多比例。他们不满足现状,且这类群体文化程度不高,多在初中以下,他们如果在福建的城市或者外省打工的话,也只能像农民工一样,收入低、地位低,这种艰难的生存境地形成了一种巨大的推力,使他们渴望寻找一种更好的生存机会。而给大陆民众留下“遍地是黄金”的刻板印象的台湾,对这类群体的拉力相对强大。

2.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们的社会行为是受经济原则支配的,是一种社会交换过程。在交换过程中,每个人的行为都是为了付出最小的代价,而追求最大的利润。这里所指的社会交换。不仅包括商品交换,还包括非商品交换,即还有心理财富、精神财富的交换。闽台通婚中存在的社会交换是以经济交换为主,心理和精神交换为辅。在社会交换论看来,交换是人们进行交往互动的机制,如果互动中没有交换或交换的不公平,双方或一方没能得到利润,那么双方的关系就难以维持下去。

3.亚文化理论

地方移民婚姻文化的形成。福建省的福清、长乐等地都是著名的侨乡,有悠久的移民历史。移民已经成为一种地方文化,许多人凭借其海外关系网络轻而易举的出国,而移民的关系网络又带动更多的人出国。闽台婚姻也是如此,在福清、平潭等地形成的“要致富去台湾”的亚文化,带动了大多数以经济利益为驱动力的闽台通婚。在这些地方,闽台通婚已成为一种文化,台湾成为发财、成功的代名词,特别是一些农村地区,呆在家里的人特别是年青人被视为没出息,而到台湾去变成一件值得炫耀的事。而且为了面子,一般从台湾回来的人口中传出的都是台湾的好,赚钱容易生活水平高,外表光鲜,谁能知其苦?

上述理论在解释两岸通婚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意义。笔者认为,闽台通婚不仅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还和个人经济、生活、情感等因素有关,随着社会的发展,闽台通婚观也在渐渐改变。

闽台通婚乃至陆台通婚不仅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也是一种经济、文化现象,同时与陆台政治关系的起落相联系。由于婚姻模式与制度、政策、价值观念密切相关,闽台的通婚必然受到两岸在这些方面差异的影响。当两岸的客观、主观条件发生变化时,闽台婚姻的模式也必然发生一定的变化。

十年前,几乎所有的两岸婚姻小家庭,都会选择把家庭放在台湾。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两岸婚姻的家庭选择把根留在大陆,特别是自2008年中国国民党赢得台湾大选以来,两岸关系趋于和平稳定,“三通”的实现使得两岸经济、政治、民生的交流日渐频繁。随着到赴大陆投资新一轮热潮的掀起和台湾青年到大陆就业的增加,海峡两岸通婚的现象必然会越来越普遍,通婚的形式也会越来越多样化,原先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闽台通婚现象也必将逐渐转变为以爱情为导向,真实、自愿、合法的婚姻必将成为闽台通婚、陆台通婚的主流。

真诚希望,当两岸关系正常化之后,大陆和台湾之间的通婚现象不再成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受到社会的关注!■

参 考 文 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林胜.非法移民产生机制的研究——以福建个案调查为例.青年研究,2002,(10).

[3]叶钦地.榕台通婚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榕台关系初探.2003:80-95

[4]庄渝霞.近二十年来两岸通婚模式的演进及趋势探析.南方人口.2007,22(2):23-31;

作者:江怀

多样化婚姻社会学论文 篇2:

《社会学新视野》暨邓伟志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综述

《社会学新视野》暨邓伟志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于2007年11月10日在上海召开,来自上海社会科学院、广东社会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大学等科研院所和政府机构的5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与会学者对《社会学新视野》(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年版)作了较高的评价,同时对邓伟志教授在知识社会学、家庭社会学、妇女学、和谐社会思想、文化社会学等方面的杰出贡献进行了深入探讨。

邓伟志教授学术研究生涯综述

上海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青年所所长杨雄博士系统地总结了邓伟志教授的学术思想,指出邓伟志教授不光在社会学而且在整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特别是邓伟志教授勤勉务实的治学精神、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纯然创新的学术观点、丰富本真的思想内容和乐于施教的奉献精神尤其值得称道和学习。杨雄认为,邓伟志先生是国内最早专门从事家庭社会学研究的专家之一,出版过国内最早的家庭社会学专著;他在国内最早提出建立专门的妇女学,被称为是“国内妇女学第一人”。在上世纪80年代,邓伟志教授就提出了被学术界传为美谈的“邓氏三论”,被誉为“思想界的男子汉”。杨雄提出,邓伟志教授的学术生活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即1960至1976年前后,这是他研究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阶段,以自然科学为主;第二阶段,即在1976年前后至上世纪末,主要从事家庭社会学、妇女学和知识社会学的研究;第三阶段,即近年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治社会学领域。在第一阶段,邓伟志实现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大跨度结合,专心致志地进行了当时所谓的四大起源(天体起源、地球起源、生命起源、人类起源)的研究。在此期间,邓伟志教授还研究了细胞起源、意识起源,并将研究成果汇集到《天体的来龙去脉》、《人类的继往开来》等书中。1975年邓伟志教授主笔的《人类的继往开来》在《自然辩证法》杂志上连载,受到当时中国社会科学院负责人胡耀邦的赞赏。在第二阶段,邓伟志教授实现了家庭社会学、妇女学到知识社会学的三级跳,在学习和考察中,邓伟志教授对各种各样的家庭制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先后出版了《家庭问题种种》、《婚姻史趣话》、《家庭面面观》、《中国家庭的演变》、《家庭的明天》等多种家庭社会学专著,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研究家庭社会学的同时,他也热切关注妇女问题。当社会上流行“让妇女回家”的观点时,邓伟志教授提出了诸多质疑和新观点,为了破除这些传统偏见,解决妇女们对自己所处地位的种种困惑,他在解放日报《妇女问题杂议》一文中写道:“重男轻女思想的回潮,要求我们加倍重视妇女学研究”。随后他又撰文提出了“妇女学”理论框架。接着,邓伟志教授又将兴趣点转移到了知识社会学领域,他在中国社会学界第一个提出了“学术生态”这个概念,提倡学术环境的宽容、宽厚、宽松。“学术生态论”、“家庭淡化论”、“淡化当官论”被众人合称为“邓氏三论”,被海内外报刊誉为“中国思想界的男子汉”。在第三阶段,邓伟志教授的学术品质体现了为民所想,为民所用的品格。他的《和谐社会的要点》、《科学发展观建设的代数学》、《论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浅说》等论文和专著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上海大学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胡申生教授认为,邓伟志教授参政议政,每有建言提案,不发空言,总是有关民生疾苦。文不虚发,更是他的一贯宗旨。从1980年代以后,邓伟志教授继“邓氏三论”之后,又以《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多样化问题》引起当时理论界长达二年之久的讨论。近年来,他又以《和谐社会笔记》、《和谐文化导论》、《和谐社会散议》再掀波澜。其中《和谐社会笔记》、《和谐社会散议》被列为上海中华读书活动推荐书目,《和谐文化导论》成畅销书。

华东理工大学资源能源战略与循环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郭强教授回溯了邓伟志教授知识社会学的形成过程,他认为邓伟志的知识社会学思想,是其社会学思想的发端。邓伟志教授本科学习的是经济学,但是在上海社会科学院毛泽东思想学习室、研究室,中共中央华东局政治研究室期间接触了许多思想史的知识和材料。思想史是知识社会学的通路,没有思想史的知识,知识社会学也就无法进入。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上海分社工作期间,邓伟志教授参加编写了《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学》卷,积累了自然科学的知识,同时也逐渐思考起知识与社会的关系,特别是对国人科学素养的认知达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这主要体现在他对伪科学的斗争上。1999年邓伟志教授出版的《伪科学批判记》以及刘华杰2004年出版的《中国类科学》都对这段历史做了很好的记录和说明。对于邓伟志教授丰富的知识社会学思想,郭强教授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知识与社会关系的研究上,主要体现在反伪科学的理论与实践方面:(1)科学的认定标准;(2)科学与社会的关系;(3)反伪科学的社会建制。第二,知识共同体研究,主要体现在对学派形成问题的研究上,1984年发表的《中国的学派为什么这么少》一文是被被媒体称为“邓氏三论”之一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第三,对学术生态学的考察上,主要内容包括学术的评估原则、知识生产的社会环境、学术批判的制度建设等。邓伟志的知识社会学思想主要存在于《天体的来龙去脉》(1974)、《人类的继往开来》(1976)、《方法集》(1988)、《学派初探》(1989)、《伪科学批判记》(1999)等著作中,以及论文《科学社会学的兴起》、《中国的学派为什么这么少》、《学术生态学札记系列》、《知识的整化问题》、《科技与文化合璧的战略透视》等。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谢名家研究员从“忧患意识”和“创新品格”两个视角总结了邓伟志教授的学术研究风格,指出作为学为人师、行为人范的社会学教授,他以其“夜卧人睡后,晨起鸟鸣前”的勤奋与坚韧,在社会学的海洋中辛勤耕耘,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努力实践,跨学科、跨领域,构建独特的社会学知识体系。在这一知识体系中,“忧患意识”和“创新品格”始终贯穿于他的学术研究中,成为最具特色、最具生命力的理论基点。

不断开拓社会学研究的视野

近年来,邓伟志教授不断开拓社会学研究领域,相继在家庭社会学、政治社会学、城市社会学、知识社会学、和谐社会等研究领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上海大学肖星博士介绍了新著《社会学新视野》编写历程和著作特点。首先,涉及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到社会学基础理论、知识社会学、家庭社会学和妇女学、城市社会学、文化社会学、政治社会学及和谐社会等多个方面。其次,研究意义十分凸显。书中多篇论文都是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问题的研究,这对于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这些问题提供了更多的思考思路。第三,研究视野非常新颖,开阔了社会学的新视野,在理论上有新的观点提出,在实证上有新的数据和新的结论。

上海大学童潇认为,邓伟志教授有关和谐社会的研究,展现出了四个方面较为鲜明的特点:一是时间早,1960年6月《学术月刊》刊发了邓伟志教授的一篇文章《提高共产主义觉悟,改善人与人的关系》,他在该文中提出“人与人的关系的改善,带动了生产关系的全面发展和进一步完善,推动了社会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二是体系强。邓伟志教授所提的和谐社会理论十分完整,强调了和谐社会的四个维度:社会资源兼容共生,社会结构合理匀称,社会行为规范有序,社会运筹科学得当。三是成果多,邓伟志教授在和谐社会的研究中撰写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据不完全统计,仅以“和谐”为篇名关键词,邓伟志教授就写了32篇相关文章,这还不包括他未冠“和谐”二字的阐述和谐社会的论文。四是影响大。邓教授的和谐社会理论在全国及世界范围内有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各大图书馆和学术期刊都在争相收藏和转载。

上海大学徐新博士认为,自社会学在中国恢复后,邓伟志教授是首位在高校开设“家庭社会学”课程的学者,他所撰写的《家庭问题种种》是学科恢复后最早的一部理论色彩较浓的社会学专著。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他就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家庭研究之中,研究特色主要有:一是,在历史与现实中解读家庭的变迁;二是,在破旧立新中倡导家庭变革。邓伟志教授是首位使用“妇女学”学科名称的中国学者。在1982年初期的《妇女问题杂议》中两次使用“妇女学”概念,接着又出版了《妇女学呐喊》。综观邓伟志教授的妇女研究,其最大特色是理论与实践并重。一是理论向度上,注重传统知识结构的重构和学科自身的发展,为妇女学提供合理的理论和学术框架。一是实证向度上,以妇女问题如妇女就业、妇女参政、妇女贫困化、妇女教育等为线索,探索妇女发展,关注改变妇女的现实处境,提倡将“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华东理工大学朱眉华教授指出,邓伟志教授鲜明地提出了社会管理思想,认为现代化事业是“三分建设,七分管理”。邓伟志教授在社会管理上的一个重要创新就是要提倡社会工作,社会政策要靠社会工作去落实。早在1986年,他就提出改革应当是全面改革,包括社会改革。中国社会工作的大趋势是社会化、产业化、法制化,为了实现这“三化”,中国既要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还要在高校设立社会工作系,培养社会工作人才。

浙江省委党校董明教授就邓伟志教授的政治社会学研究发言指出,邓伟志教授的政治社会学思想不仅学术路向广博,并且在方法论上不拘一格,既有严谨的学术规范理路,更有以问题意识导引的针砭时弊,以及对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理性的建言献策。邓伟志教授一再倡言:读书、讨论、调查,乃社会学者的三大法宝。

西北师范大学的陆春萍讲师就邓伟志教授的“城市社会学”思想进行了探讨,她指出,邓伟志教授厚积薄发的知识沉淀,博大精深的知识体系,多学科的视域交融,成就了广阔的研究领域和敏锐的问题意识,不断开拓社会学的新视野。

会议最后,邓伟志教授发言。他称自己的人生70年是在书海里漫游的70年,是“学而时习之”与“教而时习之”互动的70年,是深入社会、回应社会的70年。他指出,从事社会学研究的学人,要时刻站在社会的珠穆朗玛峰上看问题。邓伟志教授说:世上还有比社会更大的吗?既然我们要以社会为研究对象,那就表明我们胸中有社会,社会有多么大,社会学人的心胸就应该有多么大。社会有多么广,社会学人的视野就应该有多么广。社会学的新视野,新在与时代同行,能看见时代的风云;新在与人民同步,能听到走在时代前列的人民群众呼吸的声音,人民的喜怒哀乐就是文章的起承转合;新在能够尊重和宽容地看待不断出现的新概念、新学说、新理论,包括自己不赞成的学说,尊重差异,只有在深入实践不断研究新观点、新情况的过程中,才能不断拓宽社会学的新视野。

编辑 叶祝弟

作者:郭 强 杨恒生

多样化婚姻社会学论文 篇3:

美国社会学毕业生的变化与就业状况

摘要:在过去的一个世纪,美国社会学专业的学生随着美国社会快速的现代化和城市化而迅速增长,也随着美国社会的剧烈波动而出现大起大落的变化。近年来,社会学者在美国的就业面广阔但竞争日益激烈。随着社会研究资助的减少和就业的困难,美国社会学专业的设置更加注重实用,专业课程设置更加注重实用性。在就业方面,21世纪社会学专业的学生必须具有全球化的视野,实用的知识与技能,以及极强的适应于快速变化的就业市场的能力。从美国社会学毕业生的变化与就业发展状况,中国社会学教育应充分吸收其优点,力避其不足。

关键词:美国社会学;社会学毕业生;就业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0-02-02

作者简介:汪天德,博士,美国新泽西州威廉姆派特森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一、前言

美国学生学习社会学的兴趣,反映了美国人对美国社会变化和社会问题的关注。美国社会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既反映了美国社会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也反映了美国社会对社会学专业毕业生的实际需求及使用状况。美国学生对社会学的兴趣及就业的状况基本决定了社会学专业的设置及社会学教学的发展。就中国社会学发展而言,虽然近年来发展较快,但由于起步较晚,而1950年代至1970年代又中断了二十多年,因而,无论是社会学本身的发展,还是中国社会对社会学及社会学专业毕业生的认识和使用,都还有改进的必要。这表现在:到目前为止,一方面中国社会对社会学这一新兴的社会学科的了解还很不够,另一方面在应对和处置社会问题时还很少使用社会学专业培养的毕业生。这导致社会学专业毕业生还不能充分地发挥他们的专长来为社会服务。同时,中国的大专院校提供的社会学教学也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中国当前社会发展速度史无前例,社会快速变化,其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显得更加尖锐,更加复杂,也更需要及时地加以研究并提出对策。目前,中国社会的贫富悬殊、贪污腐化、社会改革、人口控制、日益上升的犯罪率、越来越多的家庭问题以及民族关系等社会问题都急需社会学者予以关注、分析研究,并提出应对之策。同时,中国的对外贸易及其与世界日益紧密的经济关系,也要求中国社会学者对全球化及世界各国的文化有一个深刻的了解,为中国的对外关系及对外贸易提供帮助。因此,了解一下美国学生对社会学的兴趣及对社会学专业学生的使用情况,不仅对中国社会学教育发展以及对社会学专业的学生有借鉴价值,而且对于中国社会充分使用社会学专业的毕业生也会有所帮助。

二、美国社会学毕业生人数的变化

十九世纪末期以来,美国社会学一直随着美国社会变化而发展变化。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1970年代,美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深刻变化,社会学发展与变化的速度也加快了。美国学生获社会学学士学位人数从1948年的6,300人左右增长至1950年的近8,000人。然而,到1954年,又下降到5,500人左右。到1960年,又上升至7,600人左右。在过去的40多年中,美国大学本科生学习社会学人数也随着美国社会变化和发展而出现了大幅度增减(见图1)。

从1940年代中期到1960年代中期,美国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学也随着社会发展而繁荣。从1960年代中期到1970年代中期,美国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冲突加剧,种族矛盾激化,学生反战运动和领袖人物被刺杀更凸现了美国的社会问题。在这一时期,人们对社会问题关注度迅速提升,美国大学生学习社会学兴趣也迅速攀升。学生们不仅希望对美国社会问题有进一步了解,更希望能参与对美国社会的改造。结果,美国大学生中获得社会学学士学位人数从1966年的15,203人猛增至1974年的35,915人,八年间增长了136.2%。

然而,从1974年到1986年,随着美国社会逐渐转向安定,美国人也越来越少关注社会问题,大学生中获得社会学学士学位人数也从35,915人锐减至12,397人,12年间减少了65.4%。从1986年开始,美国人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开始回升,本科生中对学习社会学兴趣又开始逐年上升。获得社会学学士学位人数从1986年12,397人增长至2006年28,541人,20年间增长了130.2%,虽然增幅很大,但是却始终未能恢复到1974年的水平。

与本科生相似,美国的研究生对学习社会学兴趣同样经历了大起大落的变化。从1945至1950年,美国学生获硕士学位人数从400多人增加至近600人左右。然而,从1950年到1955年,又下降至400人左右。直到1960年,才恢复到500人左右。1960以后,社会学硕士生人数大幅上升。在过去的40多年中,这种大幅度变化一直在继续(见图2),从1966年981人猛增至1974年2,236人,八年间增长了大约128%。然而,从1974年到1986年,美国获得社会学硕士学位人数从2,236人锐减至986人,12年间减少了55.9%。但是,从1986年开始,美国获社会学硕士学位人数又开始逐年上升,从1986年的986人增长至2004年的2,031人,18年间增长了106%。其后,获社会学硕士学位人数从2004年起,又开始下降。

从1964年至2002年,本科生与硕士生人数的变化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自2002年以后,当社会学本科生人数还在继续增长时,社会学硕士生人数却开始下降,甚至到了2005年左右,绝大部分综合性大学都感到招生困难。作为一种应对措施,很多学校对他们的课程设置进行了改革,而课程改革大多从就业方面考虑,增设更为实用的课程。同时,很多社会学系还增设了实习课程,以促进学生毕业以后的就业。有的学校甚至用实习课程取代了传统的毕业论文。

从获得博士学位的人数来看,1920年以前博士项目发展速度较为缓慢。每年培养的博士生很少,1915年人数还没超过20人。到1930年,全美每年大约有40人获得博士学位。从1930年至1945年的15年间,美国学生对社会学兴趣和学习都受到经济危机和世界大战的严重影响,每年获得博士学位人数上下波动,至1945年降至27人。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大量的年轻人回到学校,美国学生对社会学博士学位兴趣开始迅速上升。获得博士学位人数经历了十年的快速增长,于1955年达到每年198人。

自1950年代中期至1960年代中期,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人数一直处于上下波动状态,但从1960年代初期至1970年代中期,全美获得博士学位人数却一直处于上升状态,其间,从1966年的260人迅速增长至1976年的734人,十年间增长了大约182.3%。之后,从1976年到1988年,美国获得社会学博士学位人数锐减至448人,12

年间减少了39.O%。但是,从1988年开始,美国获社会学博士学位人数又开始逐年上升,于2003年达到612人,15年间增长了36.6%。2003年之后,获社会学博士学位人数又开始下降。这一发展趋势与硕士生的变化情况是一致的。硕士生与博士生人数的变化,既反映了美国人对社会问题关注度下降,也反映了学生对其他更为适用专业兴趣的增长。在过去十年,学生对就业的考虑日益超越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美国学生对学习社会学兴趣的变化主要是随着社会的变化和人们对社会问题关注度的变化而变化。从1960年代到1970年代,美国学生人数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的增长而增长。这种人口的变化,也部分地影响了学习社会学学生人数的变化。同时,社会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机会也随之扩大。但是,从1970年代中期至1980年代中期,社会相对稳定,政治趋向保守,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也有所下降。1990年代以后,学生对专业选择则更多地考虑就业需要。因而,其对学习社会学兴趣也更多地随着就业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另一方面,1970年代,美国财团及政府部门对社会学研究的资助大幅收缩也是美国社会学专业学生减少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这种资助的大小和增减也深刻地影响着社会学的发展和变化。当政府和大企业扩大对社会学研究的资助时,更多的研究生就可以得到资助而完成学业,就业机会也同时增大;而当这种资助减少时,研究生的数量和就业机会也会随之减少。

三、美国社会学毕业生的就业

在美国社会学毕业生就业方面,社会学本科毕业生中一部分进入社会学或与社会学关系密切的政治、法学、商业管理、新闻、教育和心理学等系读研究生。而另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受过对社会问题、社会行为、社会变化及研究方法的专业训练,他们也可以直接进入新闻、政治、商业、公共关系和公共管理等行业工作,如银行系统、医疗部门、服务部门、司法系统、学校、广告公司、公共关系部门,或政府部门。目前,也有很多社会学系的本科毕业生到中小学当老师。随着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多样化,社会学系的课程也更受欢迎。

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研究报告,2003年美国社会学和人类学本科毕业生中有63.2%受雇于商业和工业部门,13.5%受雇于教育部门,23.3%受雇于政府部门。根据全美社会学协会的资料,美国2007年社会学专业本科毕业生中,26.5%从事社会服务工作,15.8%从事行政工作,14.4%负责管理工作,8.1%服务于教育部门,8.3%就业于服务部门,10.1%做市场销售,5.7%做社会研究,11%从事其他方面的工作。

对于社会学硕士毕业生来说,他们可以进入非研究性的社区学院从事教育工作。美国有3,000多所大专院校开设社会学课程,这就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就业机会。如果他们要进入综合性或研究性大学,目前基本上要求具有博士学位。也有部份硕士毕业生成为高中教师。如果社会学硕士毕业生进入政府部门或公司工作,往往可以担任某一咨询、研究、人事、政策分析和项目管理等方面的负责人,也有一些参与城市规划、社区发展或统计分析方面的工作。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研究报告,2003年美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硕士毕业生中有43.7%受雇于商业和工业部门,29.9%受雇于教育部门,26.4%受雇于政府部门。

对于社会学博士毕业生来说,他们工作领域大多集中在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从事教育或科研工作,但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进入银行、大公司或政府部门从事市场调查,投资风险分析,或从事政策的制定、贯彻与评估等方面工作。根据美国社会学学会所提供的数据,2003年美国具有社会学博士学位的人中,74.6%受雇于教育部门,6.5%受雇于盈利性的私人公司,8.3%受雇于非盈利性的私人公司,6.9%受雇于政府部门,3.4%自己创业。同年,其他社会科学专业博士受雇于教育部门比例则不同:经济学是56.3%,政治学为69.1%,心理学为41.6%。比较而言,社会学专业博士生受雇于教育部门比例是最高的。

社会学专业博士毕业生就业的优势在于他们对各种社会环境条件下人际关系的了解和进行社会调查研究所受过的专业训练。社会学是一个松散的学科,社会学博士毕业生的研究可能集中在家庭、青少年、社会犯罪、社区、教育、就业、职业、社会组织、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社会阶层、文化或社会变化等方面。由于这些领域相互间关系密切,这就使社会学专业毕业生在就业时具有很大的灵活性。除了专业知识以外,掌握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及计算机数据分析技能的毕业生,在社会上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

然而,社会学博士毕业生在美国就业市场上的竞争比其他社会科学毕业的博士生面临着更大的压力。例如,1988年至1993年间,有9%的社会学博士违背自己意愿在从事与自己专业没有关系的工作,或者说专业不对口。这个百分比低于人文学科的14.2%,但高于政治学科的4.4%,经济学科的2.7%和心理学科的2.5%。另一方面,就业不足也是社会学博士们面临的一个问题。近年来,迫于研究经费不足的压力,越来越多大专院校减少终生制教授比例而扩大非终生制教授人数,导致越来越多社会学博士们同时在几所大学里从事临时性教学工作。随着美国经济危机加深,社会学博士们所面临的这一问题将更为严重。从1993年到2003年,具有社会学博士学位的失业人数从1.3%增加到2.6%。这在社会科学范围内是最高的。在同一时期,拥有社会学博士学位的人退休比例为11.7%,高于经济学、政治学、心理学等专业。当然,就业机会与个人特长关系密切。例如,全美高等院校在2006年招收助理教授时,最需要的人才是能够教授犯罪学或青少年问题、定量分析研究方法、统计学、社会学理论、城市社会学、种族问题,以及法律与社会等方面课程的专家。具有这些方面专长的社会学者,其就业的机会要大得多。

四、美国社会学专业教学的发展趋势

及对中国的启示

美国经济持续衰退正迫使更多美国学生为就业而读书。社会学课程也将被迫变得更加实用。学生对宏观社会学理论学习兴趣将会越来越低。专门从事社会研究人数也不大可能有大幅度增加。近二十年来较受欢迎的犯罪学、社会服务、老年学、家庭与人口、实用社会研究和医学社会学将更加受欢迎。随着学校之间竞争日益剧烈,越来越多社会学系也不得不按照学生兴趣与市场需求去调整其专业设置及课程安排。而技能、研究方法、统计学、计算机数据分析、市场分析,及政策与项目评估等较为实用的能力将更为重要。在知识方面,对其他国家文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了解,全球化的观念及视野,将日益显得更为重要。

展望未来,21世纪就业市场将是一个快速变化的市场,将更加全球化,也将更加受新技术的影响。随着美国社会劳动力市场进一步从工业转向

服务业时,雇主对雇员受教育程度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实践经验也会变得更为重要。由于社会学专业学生注重社会变化,学习不同社会文化,了解人们互动关系,长于以科学方法去研究复杂社会问题,在新的就业市场上,社会学专业学生将具有更大的竞争力。

对于中国的社会学学者或从事社会学教育的人们来说,也许以下六点值得参考:

第一,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化必然要求更多的社会学专业毕业生去从事社会研究,进行社会学教育。扩大社会学专业在学士、硕士及博士级别的招生规模将是未来几十年的必然需求。然而,中国社会学发展应有意识地避免美国社会学教学发展中出现的大起大落现象,招生计划应该走在市场需求前面。

第二,从美国社会学教学经验来看,除了少数顶尖大学以外,绝大部分高等院校社会学系主要依靠本科教育。对于非研究性大学而言,研究生教学与招生始终都是有限的,不可过分扩张。

第三,社会学的专业设置应以社会发展需要为基准,除少数研究性大学以外,都应该注重实用价值。当前以及以后相当长时期内,社会学学者必须加以研究和提出对策的问题包括:犯罪问题、家庭及婚姻问题、老年人问题、收入和财富不均问题、人口与就业的问题、以及种族矛盾、社区建设、青少年异常行为、社会服务等问题。当然,也包括对农村社会及城市流动的民工的关注。只有研究受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社会学研究者才有广泛的就业前景。

第四,社会学专业课程设置应偏重于实用性较强的知识和技能教学,以保证社会学专业毕业生能够适应社会需求、充分就业。实用性较强的社会学知识和技能包括社会统计学、计算机数据分析、政策与项目评估、市场调研、家庭与婚姻问题咨询,以及进行社会调查的能力。社会学毕业生就业的前景取决于社会学专业设置与发展的前景。

第五,美国社会学界自始至终重视对种族矛盾的研究。这些研究与中国过去的民族关系的研究有很大的差别。因为不同民族在美国混合居住的程度较高而在中国不同民族大多分居在不同地区。但是,随着中国城市化程度的提高,不同民族混合居住将日益普遍,而他们之间在日常生活中由文化差异造成的矛盾将不可避免。这也应该成为中国社会学研究与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对社会学者的培养也应该适当地多元化。

第六,跨专业的教育最近在美国开始发展,有借鉴的价值。由于社会各部分的联系日益紧密,跨专业的社会学教育既可以扩展社会学教学领域,也可以扩展社会学专业毕业生就业范围。从美国经验来看,社会学与社会工作、司法系统、医学、新闻及心理学关系较为密切,也较能相辅相成。

作者:汪天德

上一篇:电子信息电子专业论文下一篇:农村发展进步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