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化初中德育论文

2022-04-20

摘要:2018长三角地区中小学体育特级教师教学研讨活动在上海举行,本次活动提出了“小学兴趣化、“初中多样化”的研讨主题。给我们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开阔了教学视野,令笔者感触剖多,本文围绕本次活动主题,聚焦有效教学和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就初中体育的多样化教学如何有效实施的粗浅认识和体会。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多样化初中德育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多样化初中德育论文 篇1:

初中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教学中各学科的教学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初中历史与信息技术进行融合将对提高历史的课堂教学效率产生重要作用。在历史课堂上采用信息技术手段,不但能够丰富教学方式,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历史,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本文通过分析初中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意义,进一步提出了初中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有效策略,以促进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提高历史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信息技术;融合

随着数字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在人们的生活中应用越来越普及,初中学生也对信息技术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初中教师需要抓住学生这一特点,学会使用信息化的教学方式进行历史教学,让学生对历史课堂更感兴趣。信息化教学最大的特点是足够直观和生动。历史虽然有趣,但是如果没有采用正确的教学方式,学生就会觉得历史的学习枯燥乏味。而在历史教学中采用信息化手段正好可以解决学生对历史感觉乏味的问题,让历史知识变得生动起来,学生才会愿意去认真学习历史。

一、初中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意义

(一)信息化授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是教师和学生各自拿着历史教材,由教师根据教材中的内容对学生进行讲解,而且历史教学中的文字信息多、知识分布广,讲完一个章节的内容进行思维导图的整理讲解,但是由于知识零碎且内容多,将思维导图列出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而信息化教学方式则可以快速为学生列出相关思维导图,不仅简洁明了而且快速高效,在多媒体屏幕上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所学知识的主要内容。信息化授课方式不仅节约了有效的课堂时间,而且其直观化的表达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教学方式多样化,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采用信息化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相关历史人物的视频或者纪录片,增进学生对特定历史人物的了解;或者为学生布置课后任务,让学生在课后自己通过互联网查找相关历史资料,了解历史事件并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与学生共同解决问题。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學生不再感觉历史学起来枯燥无味,观看影片让学生自己探索的教学方式不仅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空间,而且让学生在思考中感受到学习历史的乐趣,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三)信息化备课,使课堂内容更丰富

与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相比,信息化教学不仅仅对学生学习历史产生了积极影响,而且对教师的备课方式也有重要作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备课方式单一。但信息化教学不仅为教师提供了多种备课方式,而且教师的备课思路也具有多样化,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等信息化的资源,在备课时查找大量资料,为高效的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将历史教材内容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从多角度收集相关资料,从而使历史课堂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在扩大学生知识面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初中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策略

(一)改变教学方式,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

在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改变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传统教学中的教学方式单一,主要是教师根据课本知识讲学生听,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外加历史知识的零散性让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所以首先要改变教学方式,在积极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过程中淡化教师对课堂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要作用。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和学生共同解答问题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独立思考;通过观看历史纪录片的课前导入方式提高学生对即将学习课堂知识的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二)积极利用互联网渠道,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多媒体教学是信息技术的主要教学方式,这其中互联网的作用非同小可。教师需要积极利用互联网,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丰富历史课堂的教学内容。许多历史知识光靠文字的讲解不利于学生理解和吸收,教师需要借住互联网让历史直观生动起来。例如讲解古代青铜器的知识时,仅靠文字介绍并不能让学生充分理解古代青铜器的工艺和外形特点,这时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查找图片,通过图片的方式为学生直观展示其特点,不仅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而且丰富了课堂内容。因此,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积极利用互联网渠道,让课堂教学内容更丰富的同时使学生的学习视角更宽广。

(三)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促进融合

虽然信息技术教学方式对提高历史课堂效率、提升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但是部分教师由于信息技术水平不高,无法在课堂上使用信息技术教学,所以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是将历史课堂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基础。尤其是对于部分中年教师来说,虽然教学经验丰富,专业素质过硬,但是由于接触的信息技术较少,并不能很好地在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因此,学校应该通过组织教师培训等方式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从而提高历史教学效率。

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都有重要意义。一方面为教师提供多种备课思路,丰富了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效率。另一方面增强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历史的乐趣,提高了学习效率。因此,学校应该积极创新,将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创造一个生动直观的教学环境,让历史课堂充满乐趣,全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潘海蓉.浅析初中生对于历史的认识特点[J].青少年德育工作研究,2016(4)

[2]刘林森.浅谈新课改下初中历史教学的特点[J].中学政史地,2016(4)

[3]赵刘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特点新探[J].新课改探究,2010(12)

[4]吴建波.初中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教学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18(6)

本文系长春市教育学会科研课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结构研究”(批准号:CJKG20200411)成果论文

作者:王国欣 孙茂壮

多样化初中德育论文 篇2:

初中体育实施多样化教学的对策与思考

摘要:2018长三角地区中小学体育特级教师教学研讨活动在上海举行,本次活动提出了“小学兴趣化、“初中多样化”的研讨主题。给我们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开阔了教学视野,令笔者感触剖多,本文围绕本次活动主题,聚焦有效教学和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就初中体育的多样化教学如何有效实施的粗浅认识和体会。

关键词: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学生兴趣;教学方法

2018年长三角地区中小学体育特级教师教学研讨提出了“小学兴趣化,初中多样化”的活动的主题。“多样化”是基于小学的兴趣化、高中的专项化以及大学的个性化而设定的,倡导初中在课程内容设置时,强调以多个运动项目作为主要教学任务。通过活动的观摩、交流与研讨,对初中体育多样化的有效教学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对初中体育实施多样化教学的理解

在初中阶段,结合学校的特色体育文化、地方特色体育及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思路,调研学生的兴趣爱好与运动需求,科学设定阶段内学生要重点学习的运动项目。结合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强调单个动作技能学习的同时,注意个人兴趣的激发、健身习惯、个人局部战术素养的养成,强调动作技术的组合与简单运用。对学生的学习有一个顶层整体的设计,教学内容的安排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要多渠道、多角度的去挖掘、改造现有的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趣味化、组合化,引进新兴运动项目,拓展开发校本教学教材。

二、实施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的对策

(一)教学场地器材多样化

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运动项目特点,强调高效经济化要求,安全预设及防范需求。合理的选择体育教学中器材,特别是教学辅助工具。器材的使用要有利于学生的兴趣的激发,有利于动作技能的形成,有利于技战术的运用,有利于目标的有效达成。例如教学中趣味田径的相关器材,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将技能学习通过游戏规则、活动要求等条件限制,有效的达成相关的技能目标。要多方位的开发自制教具,例如在教学中,用坏了的羽毛球球托制作成快速跑中的标志物,即安全又适用。在场地的使用上,要注意有利于教学的观察、有利于学生活动的收放自如,有利于运动强度与运动负荷的有效提升,更要注意安全空间。

(二)教学手段方法多样化

在自主、合作及探究性学习的活动中,要借助现代化教学设备、音视频等教学手段,使学生快速形成正确的动作感知,并结合练习形成动作表象。比如在黄霞老师执教的武术课中,可以借助拍摄设备,让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拍摄,并与正确的动作形成对比,强调自主、合作及探究性学习行为活动的真实性、有效性。在方文广老师在足球教学过程中,教师用废弃的矿泉水瓶制作障碍物即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巧妙设计情境做好球的反弹,帮助学生进行实战性的练习体会,强调练习的比赛实效性布置。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结合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及教学环境,合理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多渠道的练习体验,注重技能学习、德育渗透、体能融合,并发展与之相关的的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

(三)组织形式内容多样化

在课堂教学中,队伍的组织形式对课堂教学密度及运动负荷的提高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组织形式的多样化,是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变化、重点技术与关键环节有针对性的设计,既要从教学的组织角度设计不同的队形,又要结合运动项目特点,比如体操教学要强调合作与保护与帮助,武术教学有攻就有防等。要科學地进行分组,分组要有利于学生动作技能的掌握与动作的运用。

三、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的反思

(一)多样化要基于学段整体设计,课时计划不易多样化

曾看过这样的教学设计,老师为了体现初中体育教学多样化,在一课时教学中,设计两个主教材,且在教学时间上是相同的。甚至于一个老师在一节课中,设定多个教学内容,所谓主张学生自主的学习,进行分组进行教学。从组织形式上有如高中模块教学中以班级为单位的小模块分组教学。这样的教学不利于学生单个技能的掌握及动作的组合学习。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可以安排两个学习内容,但两者得有主次之分,且辅助教材应该与主教材相关联的,是拓展、组合或者是运用,有利于个人技术的完善,战术素养的养成,动作运用能力的提升等。对于各个阶段的活动内容多样化,通过学生的多种练习体验,转移学生的注意力,消除学习疲劳,有效掌握技术动作,但这些体验练习一定对掌握技术或者运用技术有帮助,否则就是多余的。比如准备活动内容,要改变传统的固定模式--慢跑热身加徒手操等。要改变观念,强化内容的精致化,要将活动内容与主教材的技术构成建立关联,优化组织形式,要将组织的形式与主教材的行进路线或者说练习队形等融合起来,以便于主教材教学时,节省队伍调动的时间从而让出更多的时间给学生练习。

(二)场地器材多样化但要做到经济高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基于教学的实际需要,在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场地、器材、教具的有效运用及经济适用。在主教材学习中所使用的器材、教具在准备活动及最后的课课练、放松活动中,尽可能的设计到当中去。在有些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为了一个课课练或者说一个游戏活动,往往运用太多的器材 ,而在其他活动中这些器材一直闭置。在教学设计时应该多考虑器材的一物多用,经济适用。

(三)组织内容多样化但要教学手段合理有效

教学有方但无定法,对于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要结合教学内容、教学对象,认真分析动作原理及动作要领,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技能储备等情况,确定一个主要的教学方法,所设的情境、问题等是真实的,要结合技术要点、德育教育、兴趣激发及习惯养成等,不能一会用情境教学,一会又用问题式教学。动作的组合与战术素养的养成要有机融合,切忌单个动作的串连,那样的话又成了单个技术学习,对学生的运用能力、组合能力等锻炼不了,兴趣也激发不了,课堂的教学效果也难以提高。例如在一些公开课、比赛课中,有些老师为了使学生形成一个初步的动作表象,使用展示板、画板等让学生看图体会动作,有些仅仅就起到一个动作过程的展示,而这种方式完全可以通过教师规范优美的示范,给学生一个直观的动作感知,同时还有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总之,初中体育教学多样化,是基于小学兴趣化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动作活动能力,以几个主要运动项目为基础,强化项目之间、动作技能之间的组合与运用,培养学生的实战运用能力,为学生的专项技术的形成、锻炼习惯的养成、自我锻炼能力的提升等打下坚实的基础。多样化的最终目的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利于帮助学生发展,如果多样化起不到有效的促进作用,是无效的,不可取的。

参考文献:

[1]高风华. 和谐发展需要多样化教育手段[J]. 中国学校体育, 2001(1):18-18.

[2]陈四新.和谐发展需要多样化体育教学手段[J]中国电力教育2017(5)

[3]李国华,伍小青 .学校实施“和谐教育”是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切入点[J]中国教育学刊 2007(3)

作者:陈伟军

多样化初中德育论文 篇3:

初中德育生活化教育研究

[摘要]学校的德育工作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根据初中生的个性特点,采取形式多样、寓教于乐、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方式,创新改革德育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多样化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德育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同时,社会、家庭与学校的共同配合,营造文明健康的文化环境,对于实现学生德育生活化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学生德育生活化环境

初中德育生活化主要是将德育理论及训练与生活进行紧密联系,将教育深入至初中生的实际生活之中,从而深化初中生对思想品德教育的理解。此外学校可采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来打破传统的课堂灌输式教育模式,德育生活化教育更是能够通过道德规范让学生有更为真实的内心感悟,不再局限于理性的学习,升华为感性的认知。并通过开放式的交流来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

一、当前初中德育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初中德育教学偏离生活轨道

由于初中阶段是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特征都会有明显变化,但当前我国初中的德育教学存在严重偏离生活实际的情况,这就使师生、生生之间缺乏互动交流,而教师忽略了对学生的成长需求,使学生对德育学习失去兴趣。

(二)初中德育教学形式过于单一

教师在德育课程的教学中,习惯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这已经明显不符合当前的教学需求。德育教学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思想品德,但很多学校都把德育教学视为一种既定的课程,通过教学大纲来强硬地将知识点传输给学生,这使学生对课程缺乏积极性,由于没有教学模式的枯燥单一,使学生无法在这个关键的成长时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

(三)初中德育过于依赖学校培养,家庭和社会缺乏关注

对于初中生的品德教育,学校只是一个方面,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及三者的配合。由于学生长期受到家庭环境的熏陶,家庭的道德氛围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家长却忽略了这个问题,由于平时留给孩子的时间很少,家长与孩子也缺乏沟通和交流,对孩子的教育过于依赖学校,这也造成现今很多青春期孩子的心理问题逐渐增多。

二、初中德育生活化教学的措施建议

(一)德育生活化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

在德育生活化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并通过科学积极的引导,鼓励学生在课堂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增进课堂的交流和互动。教师可以将德育教学内容渗透入生活案例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讨论之中。这样可以引导学生提升自身道德品性,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德育内容,同时加强认知。通过多样化的活动来达到德育生活化的目的,让学生能够在活动和案例中获得赞同感,学生在积极思考的过程中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加强初中德育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创新德育生活化教学模式,不只是局限于课堂,可以通过与社会实践结合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德育意识。学校可以组织带领学生参与一些志愿服务活动,如义务植树活动、学习雷锋活动、参与社会公益募捐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参与来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社会服务的意识,进而增强社会责任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还可以充分展现出自己的风采,并实现与社会的更多接触,德育可以更立体地被学生所接受。

(三)社会及家庭要担负起责任,重视德育

家庭教育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身心健康起关键作用,而学校这一系列的德育都需要与社会、家庭教育进行结合。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家庭教育讲座的形式来指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并帮助家长科学合理地培养自己的孩子,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道德品质。营造和谐文明的家庭环境,需要家长拥有一颗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心,通过自身的态度来影响孩子;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点和志向,并鼓励孩子自由成长和发挥,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梦想,从而促进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初中是学生成长的一个关键时期,初中生的德育需要深入我们的生活之中。创新改革德育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主动性,在多样化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德育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而社会、家庭与学校的共同关注,可以为学生营造出文明健康的文化环境。初中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实现初中德育生活化教育,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毛谦余.德育生活化的实施途径与尝试[J].课程教育研究,2012(34).

[2]潘忠伟.德育生活化与语文学科生活化的整合思考[J].求知导刊,2015(8).

(责任编辑 斯陌)

作者:冯红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