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化国际青年社会学论文

2022-04-26

【编者按】新闻社会学是新闻学和社会学跨学科领域的结合。缘起于西方的新闻社会学因其跨学科视角和理论阐释力逐渐受到我国新闻学界的重视。近年来,数字技术的发展、新闻行业边界的模糊、新闻生产主体的多样化都为新闻社会学的研究提供了新议题,数字时代的新闻社会学也不同于经典的新闻社会学研究。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多样化国际青年社会学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多样化国际青年社会学论文 篇1:

青年运动视角下深化高校基层团组织工作研究

摘要:中国当代青年运动的特点是政治性和政治作用弱化,娱乐化和自我实现强化;青年运动网络化;组织性和自发性并存;选择参与和旁观参与性增强。以青年运动为视角,深化高校基层团组织工作方面要做到:把握团的青年工作主题;做好团的组织引导工作;注重利用网络和新媒体,增强青年的参与性;做好青年服务工作,为青年的自我实现提供帮助和途径。

关键词:青年;青年运动;团组织

2015年7月,中央首次召开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不仅延续了党对群团工作一贯的重视,而且基于新常态将群团工作摆到一个更加突出的位置。新形势下,党的群团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改进提高不能停滞不前。在党的领导下,共青团成为组织青年、宣传青年、教育青年、引导青年,发挥青年担当、服务大局的重要组织,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不可否认的是,随着自由思潮的涌入,互联网及移动客户端的普及,团组织的凝聚和号召力在弱化,特别是基层团组织。“新媒体上形成的非正式青年组织淡化了传统青年组织的概念。”[1]而事实上团组织也或多或少地存在机关化和脱离青年的倾向。“互联网新媒体的广泛运用,更使教育的主客体处于一种比较松散的联系状态,其抓手效应明显被弱化和抵消,如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选择正确的方式,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凝聚人心、提升素养,若工作方法一旦使用不当,则根本无法教育学生,甚至会使原本岌岌可危的组织连接关系更加岌岌可危。”[2]习近平在致全国青联十二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六大的贺信中指出,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青年运动的特点和规律”。研究当代青年运动的特点和规律是为了在党的领导下,更好地发挥共青团指导青年运动的作用,最大化地激发青年的优势和价值。

一、青年运动的概念

关于青年运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青年运动专指中国现代的青年运动,广义的青年运动则泛指古今中外所有一定规模的青年运动。站在广义的角度上,“青年运动是青年群体基于某种社会需要和切身的利益,为追求一定的社会价值目标并在其过程中表现和实现自我价值,而由青年参与的、具有一定组织的、有一定规模的社会群体行动。”[3]也就是说,青年运动一词是中性的,是社会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有学者指出,“青年运动在中国,已然成为一种渐行渐远的宏大历史叙事”,青年运动“更多的是指历史”,“青年运动在历史中被定格为以往激情、火红青春的记忆,从而从青年完整的历史中被抽离出来,但在现实中它又被有意无意地遮蔽了。”[4]笔者认同这种观点,由于“青年运动”被历史化,“运动”往往等同于革命,以致谈运动而色变。从而不仅使青年运动渐渐远离一般的社会学意义,也使青年运动的研究边缘化。本文就是从一般社会学的意义来研究中国青年运动的。

对于高校基层团组织工作的研究,学界普遍比较关注,研究领域主要基于利用新媒体、打造新平台,但从青年运动视角来研究基层团工作还比较少。仅以青年运动为研究内容的论文和著作也不多,而且大部分是从五四运动开始总结党团和青年运动之间关系的,对青年运动本身以及新时期青年运动的特点和规律研究不够。本文从青年运动本体出发,深入分析当代青年运动的特点,以期给高校基层团组织作用的加强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二、中国当代青年运动的特点

青年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并不是生而被发现的,青年对自己群体的认同感是由社会对青年的态度和青年对社会的认知产生的。青年运动的产生和发展依赖三个要素:社会对青年的态度、青年对社会的感受以及青年对自身的认知。从三个要素出发,中国当代青年运动的特点可以归纳为:

1政治性和政治作用弱化,娱乐化和自我实现强化

在中国,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青年运动与民族存亡、国家独立紧紧联系在一起超过了半个世纪,所以中国的青年运动一直有着明确的政治性和政治作用。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青年对国家和社会制度的认同也在一种极端政治化和高度革命化的意识形态背景下迅速完成,青年对社会、对国家、对执政党的情感和信仰,始终保持着很高的热情和忠诚。”[4]由于青年对党和国家的忠诚与热爱,对社会和制度的希望与信心,对自身能力和责任的认同,他们的关注点开始从政治领域转向社会民生和青年自身发展上,从而带来青年运动政治性的弱化。有学者认为,青年运动政治性的弱化是青年堕落的表现,这其实是指当代青年运动的娱乐化倾向。社会的高度发展带来的就是对人欲望的不断满足,娱乐是很重要的一项。当代青年运动自发追求娱乐是时代和青年特性所决定的,不足为奇,也不足为责。在笔者看来,中国当代青年运动政治性的削弱恰恰是青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认可,是一种自觉接受党教育引导的表现。另一方面,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受西方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中国当代青年的关注面明显增多:国际国内大势、经济社会改革以及新时代如何实现自身成长成才,这造成了中国当代青年运动的内容的多样化,也影响着中国当代青年运动政治性和政治作用的弱化。

2青年运动的网络化,网络意见领袖凸显

在中国的网民中,青年网民占绝大多数。大学生是各重点群体中最为活跃的,在测量的18种应用中,除了网络炒股之外,其他的应用全部高于总体普及率。“网络化非正式组织形态,活动更为开放自由,符合青年的猎奇心理和娱乐需求,相比于教育部门、政工部门、团的青年社团等传统青年组织的单一、封闭、被动等特性,非正式组织能够给青年创造一个更为广阔的平等的交流、娱乐的平台,提供一个自我实现的机会,其对青少年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在不断扩大。”[5]青年和青年活动更多地出现在网络,青年运动也随之在网络上发起和运作。以青年群体为主体,以网络公共领域为路径,成为当前世界性青年运动的新趋势[6]。自由是互联网的本质,青年在自由的网络上创造,但这也导致青年运动的无意义化、碎片化、低级化甚至暴力化。这就需要基层团组织的关注和引领,其中发现和培养具有主流价值观的网络意见领袖就显得尤为重要。早在2011年1月,陆昊同志在共青团十六届四中全会上的讲话指出:“高度重视新媒体作用,积极探索利用新媒体有效引导青年的方式方法,注意发现和培养网络意见领袖,努力形成健康、理性的网络舆论氛围。”青年运动都有领袖,网络化的青年运动也不例外。意见领袖起着凝聚、鼓舞和指引的作用,由于网络意见领袖来源于网络认同,集网络的“反权威”与“权威”于一身,对当代青年和青年运动的影响比较大。

3组织性和自发性并存

党和国家始终重视对青年的培养,重视对青年运动的指导。“中国共产党从成立时就十分重视青年的教育,重视青年组织和青年训练,并把青年和青年运动视作革命事业必不可少的有生力量。”[3]在群团组织中,共青团组织是组织引领广大青年的先进组织。在新的历史机遇下,在民族伟大复兴的感召下,利用各级团组织开展青年运动是当代中国青年运动的主要特点。青年运动具有先天的自发性,因为青年总是充满激情与理想的行动者和创造者。当代中国青年运动的自发性仍然保留着,它既是青年相对独立性的体现,也是对有组织青年运动的有效补充,填补着有组织青年运动的空白和间隙。虽然当代中国自发性的青年运动具有娱乐化的倾向,但在重要问题面前,青年运动还是彰显了它的先进性和责任感。

4选择参与和旁观参与性增强

青年运动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和地区对于青年来说都具有选择参与性,但表现在当代中国,青年运动的选择参与性更强,主要表现为青年对青年运动往往根据自己意愿和兴趣有选择地参加。青年运动的选择参性与本无可指摘,只是鉴于当代青年受西方自由主义思潮影响较大,以及当代青年运动政治性弱化转向社会化乃至日常娱乐化的倾向,需要我们重新思考青年运动的选择参与性和如何引导青年参与青年运动的热情。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选择参与的极端就是不参与,如果当代中国青年选择不参与,那么青年就失去了巨大的潜能,社会就失去了发展的动力。青年运动的旁观参与性则是消极参与的一种表现,即对青年运动的保守参与或是默声参与,参与青年运动的力度和深度明显减弱。中国梦的实现要靠青年的力量,社会的改革发展完善同样需要青年的激情、魄力和青年运动的推进,因此如何引导青年积极参与青年运动必须要引起团组织的重视。笔者以为,当代中国青年运动具有选择参与和旁观参与性增强的特点,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三点:(1)青年运动政治性和政治所用的削弱,青年的关注面较多;(2)社会改革带来部分亟待解决的问题引发青年对社会态度的不满;(3)受西方个人主义的影响,青年对自身看法产生偏颇,对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认识不够全面和深刻。

三、基于中国当代青年运动特点,深化基层团组织工作青年运动视角下,基层团组织工作的任务主要是让青年认识自身,激发青年的时代责任感;让青年正确客观地认识社会,理解改革的曲折性和复杂性,树立“三个自信”;了解青年运动的趋势、面向青年的需求,利用多种途径服务青年。在深化高校基层团组织工作方面要做到:

一要深入了解把握青年的特点,不放松思想引领,把握团的青年工作主题。从青年运动的三个要素分析出发,当今社会对青年的态度是认可、尊重和寄予厚望的,青年对社会的认识是接纳、关注和贡献力量,青年对自身的认知则是自信和自强。“传统的大学生思想引领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当前依然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必不可少的载体和内容。”[7]因此,在当代青年和青年运动朝着积极健康方向发展的势头中,团组织一定不能放松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引领,不能单纯地迎合当代青年运动的娱乐化倾向而抛弃主流的精神内核和价值理念,要牢牢把握团的青年工作主题。首先要在青年成长的关键期引导青年树立正确“三观”“三义”和“三德”,这是青年成长发展的基石,必须要筑牢;其次是明确青年的社会责任和时代担当,激发青年参加社会建设的热情和创造性,培养青年的世界情怀和人文情感,引导他们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贡献才智;再次是尊重和倡导大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能动性,鼓励他们自我实现,传递青春正能量。

二要利用当代青年运动的自发性,恰当地做好党团的组织引导工作。青年运动具有自发性,在青年自觉性和自主性进一步增强的当代则更加突出。当代的青年运动有爱国、励志、关注社会进步和自我实现等充满青春朝气和青年理想的,当然也有纯粹娱乐、盲目、偏激甚至是暴力的,这就更需要党团组织的正确引导。在基层团组织的引导中,要注意找准切入点,适时地介入,巧妙地避开当代青年对现实权威的逃离和反感,利用隐性的情感和理念增强组织引领的实效。所谓隐性教育模式,是相对于显性教育模式而言的,是教育者将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融入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日常生活中,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隐性引导模式,一改传统引导的刻板、空洞、强制和一成不变的方式,便于青年和组织的交流互动,易于为青年所接受,从而发挥组织引领的最大效果。

三是注重利用网络和新媒体。高校基层团组织要开展形式多样、适度娱乐、贴近青年的活动,营造平等对话的氛围,增强青年的参与性。“大学生是一个很活跃的网络群体,他们成长在一个互联网在中国兴起和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大多数已适应全新的网络形式,而他们有着较为固定的世界观,而网络虚拟社会的平等、自由与开放也符合当代大学生追求自由和个性的整体特征。”[8]因此,深化基层团组织工作首先要进网络,把团的青年工作做到网上去。高校基层团干要放弃与网络争夺青年的偏颇思想,接受网络和新媒体的教育现实,积极学习网络和新媒体的知识技能,培养新媒体素养,充分研究和利用网络与新媒体的育人功能。其次则要营造平等交流的氛围,不能把现实的权威性和工作机制直接搬到网上。“民主对话是平等师生关系的要求,也是新媒介作为一种对话式媒介的必然,新媒体赋予主题信息发布者和接受者双重角色。”[9]再次,要重视虚拟和现实的对接,实现线上和线下的互动。高校基层团组织工作千万不能深陷网络而不顾现实,一定要探索“网上引导”和“网下教育”相辅相成的立体式引导教育模式。网络是现实的延伸,网上的很多问题需要在现实中得到验证和解决,网络又可以弥补现实引导的单一和缺乏共鸣性。基层共青团工作必须抓住形式多样、具有青春正能量的青年社会实践活动,让社会实践活动成为网络和新媒体思想引领的重要途径,让青年在社会实践中感受和印证青年的责任和力量。

四要做好青年服务工作,为青年的自我实现提供帮助和途径。当代青年运动很重要的一个主题就是青年追求自我实现,因此基层团组织要做好引导青年和服务青年的工作,就需要为青年的自我实现提供关怀和帮助,做青年的引路人和贴心人。深化基层团组织工作首先要针对青年追求个性化发展的特点,及时有效地关注和解决学生思想、心理和实际问题。当代青年思想独立,接触的信息丰富而又复杂,面对社会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各种社会问题暂时得不到解决,容易产生困惑和焦虑。这就需要高校基层团组织给予疏导和帮助:可以通过网络和新媒体平台点对点或者点对面地解决,也可以通过现实中的谈心谈话和提供切实帮助来提供服务。其次,做好青年的就业和创业工作。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在工作中实现价值或者通过创业将梦想变为现实都是当代青年自我实现的重要途径。有一种观点认为,青年创业已经成为当代青年运动的主题,创业已经成为引领社会进步的青年集体意识和时代主题[10]。培养青年的就业创业素养和能力,为青年提供就业帮助和创业帮扶,利用共青团的组织优势引导全社会形成合力就是对青年最好的尊重和服务。

参考文献:

[1]舒娅娜.新媒体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究[J].媒介研究,2011,(11).

[2]步珏良,吴燕.网络文化背景下高校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创新[J].新一代:理论版,2012,(4).

[3]于俊如,杨君.建党90年来中国青年运动的基本历程和基本经验[J].中国青年研究,2011,(7).

[4]田杰.青年运动:概念、情境与前景[J].当代青年研究,2013,(7).

[5]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团委课题组.运用新媒体引导青年研究[EB/OL].湖南共青团,20120413.

[6]方曙光.网络公共领域下青年运动的新趋势[J].中国青年研究,2012,(10).

[7]陈志勇.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27.

[8]曾昭皓,李卫东,陈静,谢恩.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工作理论与实务[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2.

[9]万云.高校辅导员思想教育工作在新媒体环境中的拓展和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2,(15).

[10]李天华.青年创业是当代青年运动的主题[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0).

(责任编辑:侯秀梅)

作者:傅云鹤

多样化国际青年社会学论文 篇2:

白红义:数字时代的新闻社会学要关注“新客体”

【编者按】新闻社会学是新闻学和社会学跨学科领域的结合。缘起于西方的新闻社会学因其跨学科视角和理论阐释力逐渐受到我国新闻学界的重视。近年来,数字技术的发展、新闻行业边界的模糊、新闻生产主体的多样化都为新闻社会学的研究提供了新议题,数字时代的新闻社会学也不同于经典的新闻社会学研究。本刊特约记者就迈向数字时代的新闻社会学发展等问题,在不久前召开的华东政法大学沪上传播学青年学者交流会后,采访了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白红义教授。

记者:新闻社会学的几种不同的英文表述都有着不同的含义,您更倾向哪种翻译形式?

白红义:对新闻的社会学研究的不同英文表述,表达了不同学者之间具有共性但又存在差异的新闻社会学思想。这种差异不仅受到社会学视角、理论、方法多样性的影响,还源于新闻社会学研究对象和新闻业自身的特性。Journalism强调新闻生产机构,可能会随时代消失,我更偏向于News,它曾经是先于新闻业存在的,而后与新闻业交织并行,随着技术的进步部分独立于当下的新闻业的新闻实践,不再是单纯的新闻业(journalism)产物。

The Sociology of News是我比较倾向的对于新闻社会学的翻译,它指的是嵌入社会学视角、理论和方法的新闻研究。这里的新闻(news)涵盖了新闻及其相关领域的全部内容的新闻实践。其中的社会学也不狭隘地限定在某些特定领域,而更强调社会学关照,即使用社会学视角、理论、方法对新闻及其制作进行考察。

近年来,数字新闻快速发展,数字新闻学研究也应运而生。早期我们讨论网络媒体时,词语多样,如用online和web等词来作为新闻的定语。但现在基本都用digital来修饰“新闻”,这不只是名词上的变化,更是对数字新闻的深入阐述和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新闻社会学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范式,仍有很多研究带有社会学的色彩、运用社会学理论和概念,也有学者提倡建立在线新闻社会学、数字新闻社会学,或更具体的计算和算法新闻社会学等。

记者:新闻社会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性学科,您认为该新闻社会学主要经历了哪几个时期?

白红义:新闻社会学主要经历了萌芽期、复兴期和巩固期这三个阶段。

一是20世纪初期的萌芽期。这个阶段构成了新闻社会学的起源,它是在社会科学成型的背景下出现的,美国新闻社会学的萌芽源于20世纪20年代芝加哥大学帕克引领的对新闻业的浓厚兴趣。这段时期最为重要的贡献并不在于提供了多么精致的理论和科学的观点,而是一种社会学研究思维的确立。

二是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的短暂复兴期。之所以称这一时期为复兴期,是因为很多问题意识和研究方法是可以与20年代芝加哥学派联系起来的,且该时期关键的人物,如甘斯和塔克曼等等,都与芝加哥社会学有很密切的关系。从作用上来讲,新闻社会学的复兴期是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的。一方面承接了早期芝加哥学派开创的新闻学研究的传统,比如甘斯是芝加哥大学毕业的学生,他的研究方法是沿袭芝加哥社会学派的田野研究;另一方面开创了第二代的新闻生产社会学的研究。

三是是鞏固时期。新闻社会学在90年代后进入了第二重转型,随着90年代后期和21世纪初互联网在新闻编辑室内的出现及其广泛采用,对新闻工作的网络化理解被催生,新闻的社会学分析得以在新闻研究的大伞下被归类。在这一时期中,有些研究的确比较陈旧,因为纸媒时代建立的新闻研究偏向的延续不太适用于线上新闻的状况。当然这个时期的一些研究也很有创新意义,比如安德森的《重建新闻》和尼基·厄舍的《互动新闻》。

记者:您觉得数字时代的新闻社会学研究与早期的新闻社会学的经典研究相比有什么主要差别?

白红义:社会学是新闻学社会科学关键学科,不管从早期开端、黄金时期还是当代的数字时期,从概念理论方法层面都深深影响新闻学科。作为主要的研究范式,是我们现在从事数字新闻研究不可或缺的学科。数字时代的新闻社会学研究相对于70年代的经典研究产生的变化,我概括为两方面:一是研究客体,二是研究过程。前者是新的研究对象,即新闻社会学所关心的问题、研究的对象发生的变化,后者则针对研究的理论,如何研究前面的现象,我在想能否称之为新兴的数字新闻社会学。

新客体之所以“新”,是因为这些客体在早期研究中不太受重视。最重要的变化就是对技术的关注。早期研究只是将技术当作背景,甚至存在很乐观的判断,但后来实证研究发现早期学者对互联网新闻业的认识是过于理想化的,这才是数字新闻社会学这样一个经验取向研究路径在当下发挥作用的重要的原因。最近有学者在讨论新客体,关注到有很多在新闻场域中新出现的、技术性或物质性的新客体,如算法、数据、平台等。除了这些“硬”的客体,还有很多“软”的、出乎意料的客体,比如编辑部中陈列的饰品、印有报业logo的马克杯,甚至很多媒体倒闭后建立的博物馆、纪念馆也都是有可能成为研究对象的。

大量新客体的出现,也就产生了对新理论资源的需要。新闻社会学使用的理论是非常广泛和多元的。我最近写的文章讲到了三种理论——第一是科学技术研究,目前主要使用的是行动者网络理论(ANT),但在ANT之外也有很多新的理论是可以用来讨论的,比如来自科学社会学的边界工作的概念。第二是专业社会学,专业社会学本来是经典新闻生产研究默认的研究背景,但我们现在更多从阿伯特的职业系统理论切入,用更广的生态视角去看待新闻环境的变化。这个理论激活了很多新的理论资源,比如对边界、专业知识、对新闻认识论的讨论。第三个就是空间性的社会理论,主要是对新闻场域的讨论。其实它在90年代就进入到新闻社会学中,但到现在成为非常重要的主流理论,“场域”下面有一系列的核心概念支撑理论体系,既能分析传统新闻业的演变,做历史研究,也可以用来做比较研究。

记者:社会学视角为新闻学提供自身学科的合法性证明,新闻社会学也因其概念和理论工具所带有的较强的适用性而在中国受到学者青睐。您认为,目前数字新闻社会学研究存在什么问题?

白红义:虽然看起来数字新闻社会学有着很好的前景,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很多的理论和概念学者只是单纯从其他学科引进过来,成为不同学者关于理论概念引进的军备竞赛,大家都在从其他学科寻找新的工具,比看谁找得更巧、更好、更多。但这很难对于研究领域形成很好的积累,我们只是单纯地拿来使用,对理论本身的创新不足。比如近十几年大量研究使用边界工作这一概念,但对于概念本身并没有什么推进,缺乏具有创新意义的研究。

过去几年有些学者批评数字新闻业的研究,一方面认为研究与现实脱节,业界也在批评学界无用处。另一方面是研究基本停留在我们的学科内部,没办法与引进的源学科产生对话,将我们的新闻业研究描述为“单行道”上的研究。其实我认为比较理想的状态是学科间双向的交流,输入和输出并存,我们学科输出的东西进入到对方学科所要研究的领域。有学者提出这种双向结合的可能性,比如安德森认为数字社会、数字文化不仅是新闻传播学关心的,而且是社会学、经济学都关注的问题,我们做的研究有可能被其他学科关注,这是有可能产生双向交流的地方。

记者:对于我国的新闻社会学在数字时代的发展,您有什么建议与展望?

白红义:现在的研究越来越强调新闻理论化的程度,所以会看到很多新闻理论概念进入到我们的研究当中,有些新的变化需要注意:

首先是关注“新客体”。我们要去洞察新闻业发生的变化,不断有新客体出现,旧客体消亡。新客体其实也就是新闻生产的新主体,我们需要保持快速的跟踪研究,发现新闻研究客体的新状态。现在的研究重点从新闻生产内部拓展到外部,传统新闻生产编辑室的内部、新闻生产的常规都较为稳定,所以在经典新闻社会学中,很少看到对受众作用的讨论;但现在,很多外部的力量会影响到内部的新闻生产的决策,比如用戶的新闻偏好被纳入新闻生产者的考量范围,专业的新闻媒体依然是重要主体,但除此之外也有很多新的生产主体进入研究范畴,比如平台、社交媒体、网络分析公司、国外的基金会、甚至作为大学里的新闻事实核查机构,这些作为“闯入者”的主体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其次是需要对社会学视角的引入保持开放的态度。由于新闻学本身就是多学科驻足的领域,应该是非常欢迎其他对新闻感兴趣的学科进入,不要将它变成简单的军备竞赛,而是要在发展的过程中,去看是否可以做出我们这个学科应做出的贡献,把对新闻的研究从其他的新闻科学的单向的输入变成双向的交流,增强我们的研究领域在学术界的合法地位,毕竟我们研究新闻还是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新闻业现在处于困难时期,但我们还要去研究和关心它,这是因为新闻在社会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很强的存在价值。我们不光要去讨论新闻行业的现状和前途,关于新闻研究领域是否能够在社会科学研究场域中有更扎实的基础等问题,也是我们讨论理论和学术问题时所需要关心的。

专家简介:白红义,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兼任华东政法大学新媒体数据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研究专长为新闻社会学、数字新闻学和政治传播。先后主持有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上海市哲社规划一般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项目等科研项目。已出版专著三部,在《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新闻大学》《现代传播》《新闻记者》等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

作者简介:林斯雨,华东政法大学传播学院传播学学术硕士研究生、新媒体数据研究院学术助理

编辑:徐  峰

作者:林斯雨

多样化国际青年社会学论文 篇3:

青年文化建设对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性

[摘 要]青年文化建设,是文化建设的基石,而文化建设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尤显重要。了解中国青年文化现状,探索青年文化建设的思路和方法,加强青年文化建设,推动中国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关键词]青年文化;中国梦;文化建设

1 中国青年文化现状

1.1 青年文化的认知

(1)青年文化的定义。“青年文化”最早被用来指青年的生活模式,后在社会学研究中得以广泛应用。美国著名社会学者T.帕森斯曾给青年文化下过这样的定义“青年文化是由青年人共同分享的独立的文化系统。一种或多或少不同程度的不负责任的青年文化与强调职责、服从和生产劳动的成人观念存在着冲突。青年文化强调放纵无羁的生活方式,抗拒成年人对他们抱有的期望和约束”。[1]我国的五四运动则以“救亡(政治上)和启蒙(文化上)”的价值取向,成为中国近代青年文化发生的标志,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以青年学生为主体的中国青年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形态而复兴,也是以其流行的“个人本位”价值观的出现为标志。[2]

(2)青年文化的特征。青年文化是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青年特点的价值和认知体系,是青年认知方式、表达方式和生存方式的重要体现。从参与的主体来看,青年文化最具成长性和可塑性;从文化的传承发展来看,青年文化最具创新性和先导性;从文化的表现形态来看,青年文化最具多样性和个性化;从文化的传播规律来看,青年文化最具时尚性和流行性。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尊重文化建设的一般规律,又要尊重青年文化的特殊规律,把握好这二者规律的有机结合。

1.2 青年文化群体需求

(1)大学生群体文化需求。当代青年学生生活在一个更为开放和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影响青年学生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的因素、环节日益增多,青年学生的思想观念、群体特点也在发生着显著变化,时代特征日趋明显,这些都对大学青年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3]只有了解其需求,才能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大学生希望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轻松学习和生活。他们渴望参与社会实践,渴望参与社会组织的文育活动,展示自身才艺;他们渴望理解和沟通,渴望平等的交流,渴望扩大人际交往,希望获得学习、情感、交往方面烦恼、困惑的指导。

(2)白领青年群体文化需求。白领青年自身所受教育和生活环境,使他们在追求职业成功的同时,也十分注重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生活质量的提升和人的全面发展。白领青年渴望人文关怀,希望扮演多元社会角色,关注自我感受和自我实现。他们需要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和契机,需要轻松愉快的文化活动,帮助他们排解工作中的竞争压力和心理困境,扩大他们的社会交际和文化参与。

(3)农民工青年群体文化需求。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城镇一体化的推进,促使大量农村年轻人失去土地进城务工,城市外来务工青年数量日益增多,他们因文化程度低、工种不好,业余生活枯燥,加之远离家乡,常常感到生活的孤独与无助,更加渴望被人关心、受人关注。他们渴望良好的生活环境,渴望通过各种渠道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

(4)待业青年群体的文化需求。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很多待业青年群体,承受着来自社会和家人的沉重压力。他们渴望学习符合社会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接受就业介绍、指导和岗前培训,尽快改变现状,走上工作岗位。他们需要积极的文化进行引导,建立积极的人生目标。

2 当前青年文化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文化建设中,青年是促进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和传播的生力军。与此同时,当前青年文化建设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①现有的青年文化建设中,制度不健全、阵地建设缺乏、理论研究落后和青年文化工作者流动加快的问题突出,难以真正满足青年的文化需求;②由于自身的经历局限、心理特点等,青年对各种思想文化的甄别和选择能力还比较欠缺,存在着盲从和依赖;③经济社会中,存在不同程度夸大金钱作用和贬低精神追求的现象,侵蚀了部分青年的理想和道德。

3 青年文化建设的路径

3.1 建设青年文化组织系统

把青年文化社团作为加强青年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大力支持青年文化社团开展健康有益、富有特色的文化活动,活跃青年的文化生活。充分发挥青年文化社团在培养文化人才方面的作用,通过社团活动发现、培养一批青年文化骨干。加强青年文化社团的管理,推动青年文化社团健康发展。

共青团作为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既有思想性、政治性的一面,又有社会性、群众性的一面,这就决定了共青团组织在青年文化建设当中,必须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协助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实施青年文化建设、指导和帮助各类青年组织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改善社区文化环境。因此,应建立以共青团为主要力量的三级青年文化组织系统。一是青年文化建设领导机构,包括区级党政领导、共青团及文化部门主要领导,负责统筹全区青年文化工作,形成青年文化建设的良好外部环境;二是青少年文化建设执行机构,包括街道、驻街各单位团组织联合组建的青年文化组织,整合社区资源,根据全区统一安排,结合社区实际情况,负责组织、协调、管理社区青年文化建设的实施;三是青年文化建设基层组织,包括各团支部和各活动小组,协调落实上级安排的阶段性任务,同时以需求为导向,组织青年开展各种类型的文化活动,参与青年文化建设。

3.2 建设青年文化能力素质培养系统

青少年素质与能力培养系统是青年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内容。青少年素质与能力培养系统主要应当包括青年心理咨询中心、青年艺术教育中心和青少年就业培训指导中心等。开展对青年心理咨询、心理调节的基本训练、及时有效、全面系统地向青年提供心理素质的训练与培养;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对青年的文化艺术需求加以规范指导,广泛提高青年艺术修养训练的步伐和质量;针对社区待业、下岗与外来务工等特殊青年群体,开展实用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并且从资金技术上广泛寻求多方支持,真正为他们解决就业和生活困难。

3.3 建设青年文化活动系统

随着社会多功能建设系统的不断完善和蓬勃发展,现代化的、能充分满足青年文化需求的各类活动阵地,越发显现出重要的、不可忽视的作用。社会文化设施、教育设施必须跟上青年的文化需求。当前,城市社区的普遍情况是,文化设施不足,设备陈旧,场地缺乏。文化阵地不足的矛盾愈加凸显。因此,从根本上改善和提高青年文化建设的硬件水平才是完善社区文化的重要措施。一方面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积极争取将社区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当地财政预算中统一考虑。另一方面鼓励民间、个体投资社区文化设施建设,整合社会各界力量,建一批较为先进的社区文化馆、图书馆、文体活动中心、娱乐室等,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充分调动各类青年群体,最大限度地实现青年文化资源共有、共享,提高青年文化资源的利用率。

4 青年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青年所特有的成长需求、青春活力和创造激情,决定了青年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中最具成长性、最有创造性、最富活力的组成部分和推动力量。青年与文化之间的这种深刻联系,决定了青年的成长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滋养和哺育,尤其是在大众传媒快速发展,经济社会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和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新形势下,青年的文化创造日趋活跃,文化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影响着青年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

青年文化建设,是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础。青年文化建设要以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继承中国民族优秀传文化为重点,并成为文化建设的良好基础和价值导向。

青年文化建设,是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青年文化建设,为青年提供对象化服务,满足多样化需求,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

青年文化建设,是抵御外来不良文化冲击侵蚀的重要手段。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西方大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优势和技术优势,通过输出电影、音乐、游戏光盘等文化产品的形式,传播其价值观,进行文化渗透。加强青年文化建设,增强青年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抵御西方腐朽文化和不良文化的影响与侵蚀。

青年文化建设,是促进青年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当代青年日益受到各种文化的影响。因此,促进青年的全面发展需要借助文化的力量。加强青年文化建设,构筑文化育人体系,引导青年在参与活动中陶冶情操,开拓视野,启迪智慧,提高修养,做到知识的长进与思想的提高同步,身心的享受与精神的陶冶相融,这是服务青年,促进青年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5 结 论

未来社会的最高竞争,是文化的竞争。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软实力,同时也是团结各族人民的纽带,能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时下的青年,是先进文化的追随者、受益者,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大力加强青年文化建设,促进青年健康成长,使之成为推动文化发展生机勃勃的继承者、实践者和创造者,为早日实现中国梦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加]迈克尔·布雷克.越轨青年文化比较[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89:113.

[2]刘日知,黄禧祯,黄南冰.青年文化引论[M].广州:花城出版社,1994:9,12,111.

[3]周杨.建设青年文化 构建和谐校园[J].青年文学家,2012(3).

作者:赵方

上一篇:我国古典舞蹈美学分析论文下一篇:任务驱动式的案例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