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化教学论文范文

2022-05-14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多样化教学论文范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从古至今,数学在世界上都占有一席之地。并且,随着世界的发展进步,数学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巨大、价值也越来越高,数学成为了最重要的学科之一。但是,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秉承传统的教学理念组织数学课堂,课堂教学方式单一。这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无心学习数学。鉴于此,在新课改理念下,本文探究了多样化的数学教学方式,以构建精彩数学课堂。

第一篇:多样化教学论文范文

探析声乐教学多样化教学方式的应用

摘 要:声乐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在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难度较大,教学方式的选择尤为重要。声乐教学中应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一方面要让学生掌握演唱技巧,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对声乐作品内涵有良好的认知,从而提升学生声乐综合能力。

关键词:声乐教学;教学方式;多样化

一、声乐教学的教学任务

对声乐教学方式多样化的思考与实践,要基于对声乐教学任务的充分了解,避免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出现偏颇。同时,在教学任务的指导下,对于声乐教学实践进行反思,使其更具有针对性。笔者通过总结分析,对于现阶段声乐教学任务进行简要阐述。

(一)声乐知识能力培养

声乐演唱是歌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求演唱者有着较高的演唱水平,还需要演唱者充分了解曲目内涵。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将歌曲的背景以及歌曲表达的内容相结合,促使学生将歌曲声情并茂地表现出来。让学生了解乐曲的基本特征以及基本唱法与歌唱技巧,使学生能够运用歌唱的基本技巧表达歌曲的意境,并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以及创作灵感。

(二)引导学生感受声乐之美

启发学生对声乐节奏、旋律以及其中蕴含的情感的理解和领悟是目前音乐欣赏教学的首要教学任务。通过声乐教学与赏析,引发学生对声乐所塑造的深层次意境的触动,以达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目的。

(三)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声乐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审美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更多地发现事物的美好、更好地认识世界。新课程标准强调了加强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在声乐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通过声乐的节奏之美、旋律之美,引导学生去思考、欣赏声乐的美好之处,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渗透情感教育

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初步建立阶段,在声乐教学中融入适当的情感,能够让学生的情感更加丰富。在声乐课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获得更多的、更丰富的情感体验,以达到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以及健全身心的目的。

二、现阶段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

在声乐教育中,每个学生都是不一样的个体。学生的生活实践存在差异,对于声乐教育的需求也不同。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声乐教学主要采用教师教授、学生练习的授课方式,教学中对学生个体差异缺乏关注。从目前的声乐教学方式来看,部分教师的观念转变不够理想,对于新课程目标提出的教学理念理解不够充分,教学方式单一。

(二)教学方式的选择缺乏合理依据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教学设计应考虑到所有学生的参与发展,选用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普遍缺少针对学生现状的分析,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对于授课班级学生整体特点缺少分析。由于每个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学习能力不同,班级与班级之间也各有特点。其次,教学中缺少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在选择教学方式时,要考虑到班级的总体特征以及学生的个性特征。但是目前,通常是几个班级共用一个教学设计方案,教学方式不具有多样化与针对性,缺乏对班级的总体特征以及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的分析,所以,教师在选择多样化教学方式时缺乏依据。

(三)教学方式多样化受到教师教学水平的制约

在声乐教学中,要明确课程相关的教学任务,这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只有明确了声乐教学任务,教师才能够合理设计教学方案,促使声乐教学方式多样化,并渗透情感教育。教学任务的明确对于教学方式的選择有着指导作用。通过调研分析发现,教师对于学科教学知识理念的了解不够充分,所以受传统的教学观念影响比较大,教学方式多样化受到教师教学水平的制约。

(四)教学设计中注重实际缺少创新

在教学设计中,由于时间、空间、成绩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首先考虑的不是教学效果最优化,而是外部因素对于教学的影响。例如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将常规的歌曲与编创教学整合到一起,既符合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又有助于提高学生声乐综合素养。虽然教师很肯定这种教学方法,但是由于课时不足、影响成绩等原因导致该教学方法无法实施。

三、声乐教学多样化实施策略

(一)理论结合实践

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推进,学校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逐渐成为主流。理论知识有助于学生充分理解音乐作品内涵,渗透情感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推动作用。传统声乐教学中,教师往往重实践、轻理论,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现阶段,声乐教学应将理论知识合理地应用到教学中。

(二)利用多媒体开展个性化教学

多媒体设备具有信息量大、操作便捷等优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教学领域,声乐教学也不例外。媒体教学能够将声音、动画与文字结合在一起,有效地简化了声乐课程的教学程序,同时还能构建一个非常立体的课堂氛围,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回放,加强练习。例如,在声乐演唱气息的控制方式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如何保持流动气息、控制小腹气息、把握气息的粗细等。

(三)分组教学

学生学习经历不同,声乐学习需求也有所不同。在选择教学方式时,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声乐学习实际水平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选择教学方式。分组教学既能凸显学生的差异,又能够找出学生在声乐学习中的共性。在小组教学中,教师要循序渐进、从易到难地设置声乐学习任务,加强小组互动。 提升学生声乐演唱能力的同时,增强整体的团队合作能力。除此之外,分组教学中采用合作演唱、演唱观摩等方式,帮助学生领略声乐演唱技法,同时有助于学生积累演唱经验,培养团队之间的默契,提升舞台演唱效果。

(四)集体课教学同一对一教学相结合

声乐集体课逐渐被纳入音乐课程体系中,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声乐集体课具有信息量大、成本低、效率高等特征,有助于更多的学生接受声乐教学。但是由于声乐集体课教学在我国院校起步晚、发展慢,受到教学场地、乐器等客观因素的限制,还存在缺乏准备,缺乏师资,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给声乐集体课的普及带来了困难。一对一教学方式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让学生有更充裕的时间去消化那些有难度的知识点。两者各有优势,教学实践中应将两者相结合。将声乐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作为声乐集体课教学的重点;而一对一教学则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促使学生进一步提升。两种课程类型互补,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兼顾学生个体差异,有助于学生声乐综合能力的提升。

(五)情境教学激发情感

歌唱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内涵是歌唱的情感来源,歌唱艺术来源于生活实践,在现实中选取题材。艺术只有通过作品来诠释生活才能够紧紧抓住情感的要点,并通过艺术的不同形式将情感表达出来。要想让声乐演唱中的情感具有审美价值,就需要艺术加工和處理。在声乐演唱中,对于气息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控制歌曲的情感走向,因此应注重通过气息的运用来表达歌曲的内涵,达到引发观众情感共鸣的目的。除了通过气息控制等演唱技巧表达声乐作品所蕴含的情感之外,还要同真实情感相结合,这样才能够使情感表达更为丰富且具有层次性,歌唱家通过情感与气息共同创设情景,引导观众深刻体会音乐的内涵。情境教学法应用于声乐教学中能够快速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并融入情境。在声乐学习中,学生主动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去感受歌曲中蕴含的情感,通过不同的演唱技巧来诠释相应的情感。

四、结语

近年来,各院校对于声乐教学的重视程度有所提升。在声乐课程实践中,广大教师应积极探索事半功倍的教学方式,发掘声乐教学的新思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声乐教师需分析总结以往声乐教学方式的教学效果,教授学科知识,提升学生声乐表演专业能力的同时,还要加强情感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声乐是一门抽象的学科,要求学生快速感受理解声乐中所含的情感是非常困难的事情。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翟燕敏.关于声乐教学中多样化教学方式方法研究[J].音乐时空,2015(23):119.

[2]周岩.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法在中职声乐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12):31,33.

[3]黄丽珠.适度地诠释与表达:声乐演唱情感问题探析[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1(4):88-91.

[4]李晶瑛.浅析声乐演唱中情感的诠释与表达[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203-204.

作者简介:

黄菊,湖南涉外经济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声乐教学、音乐教育。

作者:黄菊

第二篇:多样化教学,精彩数学教学

摘 要:从古至今,数学在世界上都占有一席之地。并且,随着世界的发展进步,数学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巨大、价值也越来越高,数学成为了最重要的学科之一。但是,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秉承传统的教学理念组织数学课堂,课堂教学方式单一。这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无心学习数学。鉴于此,在新课改理念下,本文探究了多样化的数学教学方式,以构建精彩数学课堂。

关键词:初中 数学 多样化 教学方式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面临着全面革新。就教学方式而言,受“自主、合作、探究”理念的影响,“灌输式”教学方式遭到了摒弃,教学方式需要更“主体化”、“创新化”、“多样化”。面对这一要求,在“以生为本”的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多多发挥问题串教学、生活化教学以及小组合作教学等教学方式的优势,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深刻理解知识,有效应用知识,从而增强数学素养,提高數学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接下来,我将详细论述。

一、问题串教学,深度探究知识

问题是探究的内动力。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用问题串联课堂,即,设计问题串,促使学生由浅入深地探究问题,从而得到思维的层层锤炼,由低阶思维发展到高阶思维,进而加深知识探究的深度,增加学生数学知识厚度,提高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例如,在教学“整式的加减”时,为了引导学生深度探究知识,提高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我设计了问题串教学,具体如下:

首先,提出问题一:二班有三个小组,A组有学生n名,B组的学生比A组学生的2倍少10人,C组是B组学生人数的一半,二班共有几名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初步感知整式加减;其次,提出问题二:判断n,2n-30,1/4(2p-20)这几个式子是不是整式?通过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整式的定义,学习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之后,提出问题三:如何求解整式2a2+ab+3b2与a2-2ab+b2的差值?促使学生加深对整式加减的认识,理解整式加减中每个整式带括号的意义,提高合并同类项的能力;最后,提出问题四:一个长方形的宽为b,长比宽的3倍少2,当b为多少时,长方形的周长是18?通过探究这一问题,提高学生整式加减应用水平,增强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在整个过程中,通过问题串,学生步步深入地学习了整式加减的知识,既扎实了知识基础,又强化了知识应用能力。可见,问题串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水平。

二、生活化教学,深刻理解知识

数学与生活是子与母的关系,生活孕育了数学。所以,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生活体验,重视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而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可以采用生活化的方式教学,将生活延伸到数学课堂,将数学拓展到生活中去,从而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生动化、生命化,促使学生积极学习,深刻理解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一元一次方程”时,由于一元一次方程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方程的等量关系需要从实际问题中寻找,实际问题的解决也需要依靠方程,所以,我组织了生活化教学。具体来说,首先,提出实际问题,即,一条长25厘米的丝巾围成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是多少?其次,分析实际问题,寻找其中的数量关系,提高组建数学关系的能力,理解一元一次方程;最后,求解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获得成就感,从而生成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提高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在整个过程中,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学生与一元一次方程建立了密切联系,深刻理解了数学知识。可见,生活化教学对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大有裨益。

三、小组合作教学,自主学习知识

近年来,社会迫切需要拥有团队协作能力的人才。在这一背景下,小组合作教学风靡一时。同时,受素质教育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影响,小组合作教学的地位也日渐突出。结合以上两点可以判断,小组合作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方式,在小组合作环境中,一方面,学生可以培养团结合作精神,提高团队作战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可以体验自主探究乐趣,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学“角的比较与运算”时,我组织了小组合作教学,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知识,提高学生团队合作水平。具体来说,首先,将班级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确保每个小组综合实力不相上下;其次,提出探究问题,如,∠A和∠B是大小不同的两个角,怎么对比两个角的大小?之后,组内同学就问题展开交流,结合书本知识进行思想碰撞。而通过群策群力,学生自主学习了观察法、度量法以及叠加法等三角形对比大小的方法。在整个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学生积极展开了探究学习,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可见,小组合作教学方式可以呈现精彩课堂。

总之,单一、传统、死板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需求,正逐渐被素质教育分崩离析。而为了数学教育的明天,教师需要重新定位,创新教学方式,使数学教学多样化,从而调动数学课堂气氛,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打造精彩数学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黄云.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应用多样化教学方式的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6,(24):251.

【2】邢可香.浅谈多样化教学方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6,(36):236-237.

作者:曾凡荣 卢芳华

第三篇:多样化教学 绽放语文魅力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是学生成才的奠基石,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然而,如何发挥小学语文的魅力,体现小学语文教学的价值就成为摆在广大语文教师面前的又一重任。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语文;素养;自主;探究

教师要想发挥语文教学的价值,实现高效的语文课堂,新课程基本理念的贯彻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语文教材出发,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有针对性地渗透新课改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因此,本文就从如何借助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在教学中开展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两个方面对如何将新课程基本理念贯彻实施到小学语文课堂当中进行简单介绍,以期能够为高效语文课堂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在语文教学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语文教材出发,注重语文素养的提高,以促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因此,本文从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以及审美情趣的提高进行简单介绍,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借助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口语表达能力是指用口头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以达到与人交流的一种能力。然而,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往往忽视语文表达能力的提高,过于注重对学生的基本语文知识的考查,导致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较差,甚至一些学生不能准确地表述自己的想法。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可以借助“复述课文”“自我介绍”“演讲”等活动,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以促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我采取了复述课文的方式,首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之后,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复述。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给予每个学生积极性的评价,要注意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立足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审美趣味是指审美主体欣赏、鉴别、评判美丑的特殊能力。一定的审美能力,可以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丰富其精神生活,提高人们对于美的感受、鉴赏能力。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审美意识比较差,所以,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引导,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在教学《山中访友》时,由于这是一篇文质兼美、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生动展现大自然美景的散文。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体验美的意境。在授课的时候,我引导学生闭上眼跟着作者的拜访对象去感受自然的美。让学生去想象出一幅由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的老桥;呼唤我的名字的鸟儿;与我交换眼神的露珠;要我重新梳妆的山泉;邀我“唱和”的溪流;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的瀑布等构成的图画,让学生感受描写的境界,进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在语文教学中倡导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就是说,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语文课堂不再是被动的知识传授,而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逐步提高课堂的参与度。所以,本文就从先学后教的实施与问题情境的创设进行简单介绍,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1.实施先学后教的自主学习模式

“先学后教”是指学生带着教师布置的任务,有目的地进行自学,之后,教师根据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在教学《北京的春节》时,我采取的是先学后教的模式,首先,我引导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的: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感受春节的热闹气氛。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之后,给出学生20分钟进行自学,并要求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将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标记出来,并反馈给教师,之后,教师在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这样既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又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进而,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2.创设问题情境实施探究性模式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从不同的学科领域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性活动,以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探究能力和应用能力、获得情感体验为目的的一种学习方式。然而,问题是探究的前提,是创新的基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创设有价值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积极地探究在语文教学,从而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巨人的花园》时,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在授课的时候,我引导学生思考了以下几个问题:(1)巨人不让小孩来花园玩,他做了什么?(2)小孩子不来花园后,花园什么样?(3)孩子们来到花园后,花园又是什么样呢……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回答问题,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又可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本节课的中心思想。而且,还可以大幅度提高学生的探究欲望,促使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总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的实施,要结合语文教材,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中创设出精彩而高效的语文课堂,最终,促使学生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金波.浅谈探究性学习模式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教学参考,2012(28).

[2]戴耀宗.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J].新课程:上旬,2012(01).

(作者单位 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实验小学)

编辑 白志伟

作者:王养玉

上一篇:房地产市场论文范文下一篇:机电类专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