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学下的法学理论论文

2022-04-15

摘要:在全国高等学校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背景下,高校法学教育领域也开始全面推进创新创业综合改革,然而受到传统法学教育理念的限制,高校法学院系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遭到了一定的阻碍。在实际参与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法学专业《创新创业实践》课程指导后,反思指导过程,以本文讨论高校法学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意义,并对具体如何组织教学相关问题展开探讨。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课程教学下的法学理论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课程教学下的法学理论论文 篇1:

中外联合办学背景下的法学双语教学探析

[摘 要]中外联合办学形式下的法学双语教学的本质是法学专业课,而不是法律外语课,其总体目标是专业知识目标、外国语言目标和外语思维目标三者的集合;其教学方法应采用复合层次的课堂讲授以及学生小组课堂讨论、主题演讲、案例模拟演练等互动形式。由于法学理论和制度的抽象性较强,其教学模式应主要采用粗浅型或中英文渗透型双语教学,同时根据讲授内容的难易程度调整英文讲授的比例。法学双语课程应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将考核融入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实现从知识记忆考核到综合素质考核的转变。

[关键词]中外联合办学;法学;双语教学

中外联合办学作为一种新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在我国迅速发展并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途径。我国高校中外联合办学通常采用的是“3 + 1”或“2 + 2”形式,即学生先在国内高校学习3( 或2年) 年,然后在国外高校学习1年( 或2年) ,完成学业后可同时取得国内和国外高校的毕业证。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中外联合办学以培养适应国际化竞争要求的创新人才为目标,因此在国内教学环节中需要采用独特的教学模式,即双语教学。双语教学阶段是学生适应国外学习生活的重要手段和必要的过渡,是指使用母语和外语进行学科教学,其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特定学科知识,并运用两种语言进行学习和交流的能力。

一、法学双语教学的定位与总体目标

(一)法学双语课程的本质是法学专业课性质

法学双语教学的本质是法学专业课,而不是法律外语课。法学双语教学的本质体现在法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外语语言的运用这二者的关系上。

法律英语课程以与法学理论知识、司法实践中所适用的外语词汇、语法、修辞、句型以及体裁为教学内容,侧重法律外语的学习,目的是提高学生在法律领域驾驭外国语言的能力。

法学双语课程与法律外语课程之间的联系在于:法学双语课程需要全部或部分地以外语为教学语言,法学双语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外语运用能力,而法律外语课程同时也兼有向学生传播法律专业知识的作用。[1]法学双语课程与法律外语课程之间的区别在于:法律外语教学强调的是外语的理解与应用,应全部以法律语言的学习和掌握为目标;法学双语课程教学应保证学生对法学专业内容的掌握,应根据专业知识内容的难易、重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随时调整外语的授课使用比例。

法学双语课程是通过外语进行法学专业内容的教学,使学生在法学专业课学习过程中既学习了法学知识,又养成了外语在法学领域内运用的能力,但其本质上的根本目标应是法学知识而不是外语语言。法学双语教学的根本是法学学科内容的学习,应侧重于法学知识的传授;而外语作为教学用语言,是传达法学学科内容的媒介,是获取知识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

(二)法学双语教学的总体目标

中外联合办学形式下的法学双语教学的总体目标是专业知识目标、外国语言目标和外语思维目标三者的集合。专业知识目标是指完成法学学科的专业知识传授,这是根本性目标;语言目标是指将外语作为专业学习用语,提高学生的专业外语听、说、读、写能力,引导学生接触更多的专业外文文献,培养学生在法学理论和司法实践中综合运用外语的能力,为学生今后适应全英文的教学环境和国外的教学方法奠定良好的基础,最终达到让学生能够在法律语境下使用外语作为工作语言的要求;外语思维目标是指培养学生同时使用母语和外语进行思维,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外语思维方式,并能根据交流对象和工作环境的需要在这两种语言之间进行顺畅自如的思维、表达切换。

围绕掌握法学专业知识、提高外语语言技能及培养外语思维这三个目标开展双语教学,对学习者而言是以外语为信息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学习法学学科知识,对教师而言是通过使用母语和外语讲授法学知识,使学生能以不同的语言思维方式掌握法学专业知识。[2]

二、法学双语课程的教学方法改进

法学双语课程的课堂教学如仍局限于教师讲授专业理论知识的授课方式,则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程度很低,无益于复合型和开放型人才的培养。教师在双语教学中应积极创设投射情境,将学生引入到学习内容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性,强化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多维互动。[3]

(一)复合层次的课堂讲授

对于法学专业理论及基本制度,仍需要教师予以讲授。在课堂讲授中,首先将提纲、关键词、法律条文、案例等有关资料采用中英文对照形式做成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术语及其法律意义,然后通过口头语言、板书、英语解释、汉语解释等多种方式,使学生能理解掌握。[4]

(二)学生小组课堂互动

在教学中,可把全班学生固定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由5-6人组成。教师可根据授课的内容或其他需要,提出一定的问题或主题,要求各个小组内部进行相应的讨论,然后再让各个小组推举代表课堂发言;如小组之间有不同观点和结论的,再让各个小组之间相互辩论。学生的发言可以完全用外语表达,也可以部分使用外语,也可以只使用汉语,以此促进学生的课堂参与,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逐步培养使用外语思维方式表述、分析法律问题的能力。[5]

(三)主题演讲

法学双语教学中的主题演讲是由学生用外语针对某个专业问题进行阐述,然后由其他学生提问,教师最后讲评。演讲的题目可由教师指定也可由学生自己拟定,这是专业知识和外语表达紧密结合的一种方式,是对某一理论或制度的综合分析。学生需要自己准备演讲PPT和解说文稿并在课堂上进行阐述。学生在准备过程中可以咨询教师,教师对主题演讲的题目和内容可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意见。[6]

(四)案例模拟演练

案例模拟演练教学法是法学实践教学的一种,将司法实践中的典型案例纳入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扮演法庭上的不同角色并承担相应的工作责任。学生在具体的案件中进行充分地分析论证,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采用双语案例模拟演练,既可增强对法学专业知识的理解,也能促进外语语言技能的提高,[7]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动力。但对于学生而言难度较大,不但涉及法学专业知识的应用,还涉及外语的正确表达,所以需要教师的精心组织和细致辅导,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法学双语教学的模式选择与考核方式

(一)教学模式的选择

双语教学通常有三种形式:(1)粗浅型。采用外文教材,外文和中文混合的课件,教师用汉语讲授;(2) 渗透型。采用外文教材及外文课件,教师用外文与汉语交替讲授;(3)熟练型。采用外文教材及外文课件,教师全部用外文讲授。

教学模式的选择要与学生的英语水平及课程难易程度相适应,对知识记忆型的课程可以采用全英文教学,而对法学这种较为抽象而难以理解的课程应主要采用粗浅型或中英文渗透型混合教学。同时也可以根据讲授内容调整英文讲授的比例,对难以理解的概念性及制度性内容应使用粗浅型和渗透型讲解,首先让学生能够理解专业知识,再考虑学生外语表达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一些阐述性的内容则可以采用全外文讲授。[8]

(二)考核方式的调整

如果采用传统的平时成绩与期末闭卷考试权重为3:7相结合的课程考核方式,客观上会造成学生不重视平时积累,临时突击期末笔试的学习定势,这导致了法学双语课程所蕴含的培养外国语言环境下的法律思维能力、训练外语文献的研读能力和强化涉外法律事务工作能力以及法学专业外语应用能力等多种特定的意义得不到充分体现。

中外联合办学的法学双语教学的考核方式应改变静态考核方式,摒弃以期末闭卷考试成绩作为学生课程学习评价主要标准的做法;应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法,将考核融入在平时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实现从考核记忆知识到考核学生综合素质的转变。考核方式可采用课堂提问、小组讨论、课程论文、主题演讲、实务操做等多种方式,将学生平时课堂发言、主题演讲、模拟法庭中的表现以一定的比重纳入最终的成绩评定之中;期末考核以外语题目考查为主并配置一定的口试内容,应设计一定的案例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考核方式的改变,使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参与度加深,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强化学生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及对法学专业外文资料的理解、分析、运用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法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以培养学生双语应用与专业知识应用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双语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樊云慧.对高等学校开展法学双语教学的思考[J].高教探索,2013(1).

[2]韩永红.论法学双语教学的定位:一种精英化教学模式[J].南方论刊,2011(9).

[3]朱飞.对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双语教学的浅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5).

[4]龙龙.论法学双语教学必须坚持的教学原则[J].长沙大学学报,2011(3).

[5]郭煜晓.对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双语教学的思考[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8).

[6]曾建兰.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双语教学策略分析[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2(6).

[7]倪志娟.法学双语教学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研究[J].潍坊学院学报,2012(5).

[8]肖彦、钟燕.课程双语教学问题研究[J].财务管理,2010(8).

[作者简介]郭鹏,华南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

作者:郭鹏

课程教学下的法学理论论文 篇2:

高校法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意义及教学组织模式探究

摘 要:在全国高等学校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背景下,高校法学教育领域也开始全面推进创新创业综合改革,然而受到传统法学教育理念的限制,高校法学院系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遭到了一定的阻碍。在实际参与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法学专业《创新创业实践》课程指导后,反思指导过程,以本文讨论高校法学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意义,并对具体如何组织教学相关问题展开探讨。

关键词:法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现实意义;教学组织模式

一、 我国高校法学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背景

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提出和探索最早兴于美国,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以“大学生挑战杯”和“创业计划大赛”(俗称小挑)的形式在全国高校范围内开展创新创业计划大赛; 2002年,教育部将清华大学等九所高校确定为创业教育试点学校,鼓励在校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虽然试点取得一定的成功,但这些比赛和试点工作均是以挖掘和培养部分优秀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导向,并未面向全体大学生广泛推行。

伴随着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高校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前沿阵地,在高校中广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由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也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2012年,教育部颁布《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基本要求(试行)》,文件明确指出高校要面向全体学生广泛开展创业教育,把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同时把“创业基础”作为必修课。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进一步强调了高校全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一系列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纲领性文件的出台,为在我国高校范围内全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确立了政策基础,自此创新创业教育相关课程被正式纳入高校课程体系,我国高校法学教育领域也开始全面推进创新创业综合改革。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法学专业亦是以此为背景,在课程体系中设置《创新创业基础》和《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其中后者以与本专业结合为目的,由法学专业教师对学生展开实践指导。笔者通过实际参与指导法学专业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对我国法学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意义及具体的教学组织模式有所体会,并在此展开探讨。

二、高校法学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引导学生突破对创新创业的狭隘认识,树立法律服务创新的新理念

狭隘的传统观念认为,所谓创新,即为技术创新;所谓创业,也多为技术创业或者生存创业,因此大多数人都会认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应该在理工科院校开展即可,而法学专业以严格践行法律规范为主导,并无创新基础和可能。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法学专业在开展《创新创业实践》课程之初,也遇到了同样的阻碍。但笔者认为,创新发展应该是包含社会各个层面的,不仅局限于技术创新,还应该包括体制创新、思想创新、组织形式创新等多方面、多层次的协同发展和进步,只有建立能够适应新发展的创新型管理体制和能够满足新需求的社会服务体系,才能够更好的实现科技创新的社会效应。因此,法学专业并非无创新可言,立足法学专业特色,思考现有法律服务模式的创新,以更好地适应创新型社会的需求,也是非常必要的。[1]

因而,在高校法学专业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法律服务创新的理念,以专业知识为铺垫,去探索和思考新的社会法律服务路径,创新现有法律服务模式,这不仅为我们法学院校提供了极大机遇和发展空间,也是对传统法学教育提出的新的挑战。

(二)重塑法科学生就业观,重新定义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法学专业作为典型文科专业,深受我国传统的“学而优则仕”的就业观影响,大部分家长和学生就业观较为狭隘,将从事法官、检察官、律师或其他公务员工作作为毕业生的理想目标。基于对上述职业从业资格的特殊要求,大多数法科生往往在没有完成系统的、基础的法学专业课程教育的情况下就开始备考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部分学生甚至以备考为由无心正常的课堂教学活动。狭隘的就业观,不仅限制了学生的就业渠道,还导致学生们无视专业、系统地教育和训练,简单的以迎合考试需求作为考量目标,这不仅极大地影响了高校法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也阻碍了法学院校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

有计划地、系统科学地面向法科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不仅可以开拓学生思维,引导学生重新认识自己的价值,重塑学生就业观念,更对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环境,高校法学院系的毕业生不僅要具备系统的法学专业基础知识,更要有能适应不同社会层面、不同行业领域的实践能力,还需要在知法、用法的基础上,拓展新的法律服务模式适应社会整体的创新需求。因此,基础扎实、勇于实践的创新型法律服务人才,是当下高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

(三)弥补传统本科法学教育的缺陷,推动法学教育改革

我国当前的大多数法学本科教育,基本停留在被动教学的模式下,大学四年在课堂上进行的“理论分析”和“法律解释”,最终的效果,仅仅是使学生有了一些杂乱的法律意识和心理,学生实际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差,往往遇到真实法律问题时都显得茫然无措,对于创新、创业能力,更是相去甚远。[2]可以说,我国当下的法学教育的现状是严重脱离社会实际需求的,正处于尴尬的、亟待改革的境地。

然而,在实际参与指导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法学专业《创新创业实践》课程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传统法学教育的问题在这里得到了有效地解决。在组织学生进行创业项目自主选题和制作创业计划书的过程中,脱离了教师局限性的引导式思考,给学生的发散思维预留出充分的空间,学生们自主思考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在遇到实际法律问题时,即使是从未接触过的课程内容学生们亦表现出强烈的自主学习的欲望,且能主动借助各类图书和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或与指导教师展开深入讨论。事实证明,在《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开展过程中,教师将课堂的主动性交还于学生,改灌输为扶助,其效果是显而易见的。部分经学生自主研讨开发的项目,不仅选题角度新颖,且与当前的社会需求高度契合,更能巧妙地与法学专业紧密结合,甚至有部分项目经进一步完善还成功地获取了奖项和一定资金支持。理想的课程效果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良好的学习氛围逐渐形成。《创新创业课程》地成功开展也敦促着教师们对传统法学教育模式进行反思,必须要改变以被动接受为主的教学模式,要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学习的能力,给学生的开放式思维提供空间,激发学生的无限潜能,这才是教育的本质,而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恰好填补了传统法学教育的缺陷。

2011年,教育部联合中央政法委出台了《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卓越法律人才。高校法学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高度符合了培养卓越法律人才的需求,还能将法学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有机结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专业应用的能力;更能从专业、职业、就业与创新创业多角度、全方位有机结合,为培养卓越法律人才奠定基础。[3]

当然,新的目标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肯定法学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意义的同时,如何合理定位法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具体以何种组织模式科学合理地推进法学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推进法学教育创新创业综合性改革,这是亟待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三、高校法学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组织模式探讨

(一)合理定位教学目标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

教育中,教学目标的定位对如何组织教学起着导向性作用。在法学专业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首先也要对教学目标进行合理定位,为开展教学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实践中,许多高校虽然响应中央号召,在教学计划中安排了创新创业类课程,但在实际推行中却出现了创新创业教育边缘化的现象,此类教育普遍得不到重视,教师中对此也分歧很大。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法学专业在设置《创新创业实践》课程之初,也曾面临教师的质疑和冷落。究其原因,乃源于对创新创业教育目标的狭隘认识。许多教师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就是鼓励学生办企业,而我们的大学生普遍缺乏独立的经济基础,根本不具有创业的可能性,特别是法学专业的特殊性更是决定了学生们的创业机率渺茫,因此对法学专业在校生进行此类教育意义不大。

根据国务院和教育部所颁发的创新创业教育系列文件精神,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并不在于直接培养“马云”式的企业家,而是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使学生了解相关创业基本理论,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业意识,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创新的思维和创业的理念及勇气,才是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目标。在法学专业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亦不例外,其目标首先在于引导学生走出封闭狭窄的视野,引领学生关心社会、了解社会,为创新思维奠定基础;其次,引导学生释放青春朝气,激发他们的创业勇气和担当,鼓励思考和尝试更适应现代社会的法律服务创新模式,为创业企业提供更加符合其需求的优质的法律服务;此外,引导学生跨专业结合,在团队协作的基础上,发挥法学专业优势,寻求合法创业的路径也是法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服务目标。

(二)系统科学的课程体系设置是有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保障

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必须依托专业教育进行,这不仅可以提升创新创业的层次与内涵,而且可以使专业知识更加直接地与社会生产融为一体,转化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所以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从来就不是相互割裂的,系统科学地设置课程体系,实现创新创业知识与专业知识的耦合联动是在高校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保障。

高校法学专业要实现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必须建立一个有合理层次递进的、立体交叉的、能实现创新创业持续发展的有机课程体系。[4]主要包括:

1.法学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

目前,在我国高校各类法学院系中,根据各自的办学目标和办学特色,均已建立了各具特色的法学专业课程体系。但需要强调的是,不论从法学专业教育的本质处出发,还是从创新创业教育的需要出发,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必须增加各类实践课程的比例,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对法学这门应用型学科教学的内在需要,更是实现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立体交叉、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路径。

笔者在参与指导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法学专业《创新创业实践》课程的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由于缺乏专业实践经验,不了解本专业相关行业的实际工作内容和需要,项目选题主观盲目,导致后续工作的进行或因脱离实际被迫中断,或因缺乏创新而被淘汰。因此,没有实践就没有发现,没有发现就没有创新。法律服务模式的创新要求必须以丰富的法律实践经验为基础。

2.创新创业课程群的设置

创新创业教育亦有其内在的教育规律,需要建立一个依次递进、合理衔接的课程群为支撑。笔者认为,设置创新创业课程群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层次:

首先,以《创新创业基础》课程為先导课程,使学生了解创新创业的相关基本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开设奠定基础。由于此课程本身无须以各类专业知识为铺垫,故建议将其作为公共课程于大学一年级开设,以便与后续的《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在体系上形成合理的层次递进。

其次,以《创新创业实践》课程作为与法学专业衔接的拓展型课程,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直接融合。此课程的开设必须以具备创新创业基础知识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为前提,如果参与课程的学生已经进行过一定的专业实习、实践,则会在一定程度上更有助于合理引导学生项目选题的方向。结合法学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规律,学生至少需经过三年才能完成系统的法学专业知识的学习,此时学生的专业实践、实习也陆续开展,因此笔者认为,《创新创业实践》课程设置时间不宜过早,合理的课程设置时间为大学三年级,此时学生不仅具备了一定的系统专业知识基础,更具有了一定的自主探知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期间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可以大幅度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同时也能为学生进一步开展毕业论文写作和创新性的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再次,可以公共选修课的形式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其他创新创业周边课程,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3.发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教育,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化的教育工程,简单的课程教育往往受到开课时间、开课地点、授课内容及专业知识体系较为单一等因素的限制,一旦课程结束,往往使部分非常具有潜力的项目得不到持续完善,不免令人扼腕叹息。因此,高校要重视开展创新创业第二课堂教育活动并与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效果紧密衔接,通过开展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大赛、技能大赛、训练营等,使得在第一课堂中未能完成的具有潜力的项目在此得以持续完善,进一步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当然,与开设课程为主要形式的创新创业课堂教育不同,第二课堂中的创新创业教育应当是分层次、个性化教学的体现,是课程教育的必要补充,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和机遇。

随着创新创业项目的持续发展,往往单一学科的知识储备已经无法满足其进程需要。以法律服务形式的创新为例,此类项目的开展往往是搭载在与其他专业互融的基础上进行,因此建议各学校应当制定政策,灵活搭建一个多学科、多专业融合的第二课堂运作平台,鼓励师生跨专业积极参与。

(三)多效并举的教学方法是有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所在

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决定了我们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时必须摒弃传统教学手段,特别是法学专业教育中被经常采取的传授型教学方式,这种方式严重地限制甚至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创新创业教学,着力点必须放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方面,此过程中灵活的、多效并举的教学方法是核心要素。模块化和项目化的教学方式,均是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很好的选择。在过程中强化头脑风暴、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环节,基于课程体系中每门课程的性质和要求各有不同,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所选用的教学方法应各有侧重。

1.模块化教学方式的适用

对于《创新创业基础》课程,笔者认为可以适当采用模块化教学的手段。开设创新创业基础课程的对象大多为刚接触创新创业的初学者,对创新创业基本都处于了解和摸索的阶段,贸然采用项目式方法容易形成拔苗助长,效果反而不理想。因此在课程指导老师的组织下,将创新创业基础知识模块化、分阶段进行,最终结合起来完成系统学习的过程,更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当然采取模块化教学手段的过程中,全方位的讨论、交流、分析是必不可少的。

2.项目式教学方式的适用

对于《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是该课程的根本,以学生所具备的知识体系为基础的项目式教学手段是非常理想的教学方式,过程中辅以头脑风暴、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环节。笔者在参与辅导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法学专业《创新创业实践》课程的过程中,亦采取了此种教学方法。首先,由学生充分开展讨论和头脑风暴,自主确立选题方向结合成立若干項目小组;之后,项目小组与教师进行面对面沟通和交流确认选题的新颖性和可行性,并进一步形成书面的项目可行性报告和实施计划。结果证明,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极大地释放,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普遍提高,主动学习的能力在此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进而保证了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效果。

3.“追踪评价”方式在项目式教学中的应用尝试

(1)“追踪评价”方式的启动

指导《创新创业实践》课程的过程中,部分项目小组的选题或缺乏创新,或与实践严重脱节从而导致项目工作中断,这使指导教师们意识到,创新的思维需要一定的契机去触发,不能强行要求每位学生都在统一的时间内碰撞出思维火花,更不能违背规律地去制造“创新”。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其目的是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创新创业实践,并通过评分体系对其进行学习效果评价,如果项目组工作中断意味着这部分同学无法得到最终的学习效果评价,这对于学生是非常不利的。鉴于此,指导教师一致同意尝试应用“追踪评价”方式的,即:将无法继续创新项目的小组转为评价组,并由其自主选取一个较为感兴趣的项目组作为评价对象,以旁观者身份参与该项目组的所有活动后对其展开全面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对小组讨论的开展情况、项目进度情况、项目组内的协作情况等,并通过追踪评价来发现该项目所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向,最终形成全面的评价报告。

(2)指导教师对 “追踪评价”方式的效果评价

教师们普遍认为,追踪评价的过程也是学习和反思的过程。运用身份转换的方式进行教学,一方面可以使评价组的同学得到进入下阶段学习的机会,最终圆满完成课程任务;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追踪学习反思自己项目的问题所在,“取人之长补之短”,实现更好的学习效果;再者,评价组的跟踪反馈还可以使指导教师更加全面的了解项目小组的工作进展状况,对其进行更加客观准确的评判和把握。 因此,此方式的运用得到了指导教师的一致好评。

(3)学生对“追踪评价”方式的效果评价

对“追踪评价”方式的运用,学生们将对其如何进行评价?为此,教师们以问卷形式面向参与本次《创新创业实践》课程的同学展开调查,实际学习人数为160人,全部填写问卷。

首先,对于同学们是否接受“评价追踪”这种方式,问卷以“评价组”和“项目组”两相对应分别提取数据,经综合结果在以下表格显示为:

数据表明,在22%的评价组成员中,有20.6%的同学认为可以接受工作方式的调整,或者虽然最初无法接受但后来随着追踪的开展逐渐改变了看法;而在其他78%可以继续进行创新项目的同学中,73.1%的同学认为可以接受评价组对本组的追踪调查。两相综合计算,93.7%的同学认为可以接受评价或被评价。

其次,在具体 “评价追踪”的过程中,评价小组的工作是否能够顺利开展?评价对象是否能够积极配合?经数据综合,显示为:

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同学对于“评价追踪”方式的引用,并不排斥;少部分同学之所以排斥此种方法或会给评价组的工作设置障碍,究其原因,主要顾虑为考虑小组活动内容及数据资料等核心秘密的存在泄露风险。有鉴于此,指导教师们一方面欣慰于同学们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提高;另一方面也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特别强调评价组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规则。实务中,对创新项目的知识产权的保护确实是不容忽视的。可见,创新创业实践课程的开展,确实是学生主动思考专业知识的有力推手。

最后,评价小组工作的工作效果如何?通过对评价组和项目组和的分别调查,数据结果总结如下:

数据表明,绝大多数的同学认为该评价意见是客观、中肯的,对项目组工作的进一步完善有积极的参考价值,甚至有项目组考虑吸纳对应评价小组的成员加入本项目组,而绝大多数评价小组的成员对此也表示接受;之所以有少数同学会认为评价结果不客观,主要是考虑有主观人情因素。对于不考虑吸纳评价组成员或放弃加入项目组的原因,经调查,主要表现为个人兴趣因素或对团队成员专业知识结构的考量。对于“追踪评价”方式本身,绝大多数学生予以肯定。

综合分析前述调查结果,在开展《创新创业实践》课程的过程中,以“追踪评价”方式作为“项目式”教学的补充,是一种行之有效有效地教学方式,不仅可以使所有同学都充分参与到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中,而且可以督促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有效完善相关项目,还可以帮助指导教师对所有项目小组的工作进程进行全方位的把握。所以,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们自身也需注意多种教学手法的创新,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

(四)建立灵活的评价体系是创新创业教育持续发展的有力推手

传统的法学教育评价体系,基本都采取时间统一、标准固定的结果评价体制来评价学生学业,但笔者认为,这种评价方式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背道而驰。正如前文所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创新的思维及创业的理念和勇气,所以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更应该重视过程评价而不是结果评价。此外,创新创业是需要契机的,僵硬的把创新创业教育的时间和形式固化下来,排斥其他时间、空间和形式的教育模式,也是不符合创新创业教育规律的。高校应该建立灵活的评价体系,对于勇于在校外探索创新创业的同学,对其应实行弹性学制,允许通过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等方式对其予以支持[5],同时在其回归校园后,在创新创业相关课程的评价上,允许对其实行灵活评价;对于在学期间开展创新创业的学生,不论其具体形式如何,均应对其进行相应的指导,同时允许以此作为其创新创业课程的评价依据;部分参加各类创新创业比赛的学生,也应该允许直接以此作为其创新创业课程的评价依据,而不再限制時间、形式等。当然具体实施细则,需要各学校根据具体情况拟定。

四、现有法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其他突出问题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仅有科学合理的教学组织模式还远远不能满足教育长足发展的需要,还需要有师资、配套制度体系、资金等全方位的支持。目前,高校法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普遍存在以下不足。

(一) 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保证。我国高校中虽然拥有大批既懂理论又懂实务的法学“双师型”教师,但这对于创新创业教育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创新创业教育不仅需要教师拥有丰富的学科背景知识,还要拥有一定的创业实战经验或者法律服务创新经验,而此类高素质、综合性的法学创新创业导师极度缺乏,队伍亟待组建。

(二) 评价体系不够灵活

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对学生、对课程效果建立灵活的评价体系,显而易见,高校现有的评价制度无法满足创新需求。然而问题在于,高校教学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的建立,往往受限制于各类评估规范的要求,甚至受到国家政策的限制,因此灵活的评价体系的建立需要整个教育管理体系从上而下的灵活调整。

(三) 各专业和学科之间的融合度不够

如前文所述,法学专业的创新创业更多的是着眼于法律服务模式的创新,然而各行各业都需要法律服务,好的创新服务必须了解服务对象的基本需求和运作模式。优质的创新型法律服务模式仅有法律专业背景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与其他学科、专业走向融合。笔者在指导《创新创业实践》课程的过程中,对此颇有感触,但现有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基本停留在各专业师生各自发展的基础上,各专业的融合基本停留在表面。如何才能在日常创新创业教学中打破专业界限,使各专业、各学科走向融合,也是亟待思考的问题。

(四) 创新创业项目无法得到持续发展

创新创业教育普遍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即许多项目和创意一旦课程或各类比赛结束,就很难再有继续发展的动力,更谈不上项目的落地实施,导致许多好的创意和项目半途而废,无疾而终,从而使创新创业教育得不到价值体现。因此,学校、社会必须走向联合,支持好的创意和创业项目持续发展,真正与社会需求接轨,避免造成智力资源的浪费。

随着社会的发展,推陈出新已成为必然趋势。教育也必须本着不断抛弃固有、积极创新的精神与理念前行,法学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更需要突破传统,寻求合理的教学路径,以谋求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5]叶青.法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贵在得法[N].文汇报,2016-08-05.

[2]陈红,眭睦.法学专业创新创业研究_以宁夏司法警官职业学院为例[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11):16-18.

[3]夏红,赵忠江.论推进法学创新创业教育教育的基本路径[J].渤海大学学报,2016(4):100.

[4]莫英耐.高等学校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法学教育改革路径探索[J].广西财经学院,2016(2):35-37.

(责任编辑 赖佳)

作者:张英

课程教学下的法学理论论文 篇3:

慕课教育背景下法学专业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的教学设计

内容摘要:线上线下法学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课程教学目标需要明确,即以基础知识为基础,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情意目标。根据线上线下的不同侧重点,使法学教学内容体现高阶性、先进性的特点,同时通过多元化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使得教学活动设计更多体现学生的“参与感”及“融入感”当然,教学环境应与课堂教学融合。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   教学设计   教学环境

根据《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9]8号)文件的内容,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主要指基于慕课、专属在线课程或者其他在线课程,运用适当的数字化教学工具,结合本校实际对校内课程进行改造,安排20%——50%的教学实践实施学生线上自主学习,与线下面授有机结合开展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打造有限课程与本校课堂资源相融合的混合式“金课”。那么,对法学专业课程而言,如何结合法学特点,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的设计呢?我们结合法学专业的特点,对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的设计特点、多元化课堂参与式教学设计以及教学环境的设计做一些思考,以促进大家掉国家“金课”打造的研讨。

一、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的设计特点

(一)线上“深度预习”

所谓线上“深度预习”,就是将法学学科的部分概念性知识内容放在线上的学习平台,由学生提前进行自主学习。由于现在很多优秀的法学慕课课程、在线平台,学生的线上“深度预习”可以实现提前的知识掌握。同时,学生通过提前的线上自主学习,对课程相关内容有初步了解和掌握,课堂中教师可以对线上学习内容进行回顾和检查,同时也为课堂开展深入讨论打基础。按照教育部相关文件要求,要安排20%——50%的线上学习,这样,线上学习的学习可以进行对应把握。

但是,线上“深度预习”如果把握不好,也会出现一定的问题。

第一,学生在线预习的自觉性如何保障?如果对学生的线上学习不进行很好的管理和掌握,可能会存在大量学生不进行在线学习,不会完成所谓的“深度预习”。如果没有提前进行预习的同学,到课堂上直接进行法学案例或者相关问题的深入讨论,可能会因为不懂基本的法学知识而无法很好的进行。如果在课堂讨论中,大量的学生出现无法回应的现象,任课教师又要对前期需要掌握的法学基本内容进行讲解,这样会造成线上学习流于形式,而不能很好的讲线上“深度预习”发挥好。

较好的解决办法是,每堂课的任课教师,根据自己课程的特点,提前在慕课平台或者在线教育平台找到与自己课程相对应的较好的线上学习资源,制定课前的线上学习教学任务,教师也要对不同的教学任务制定相应的考核或监督方法,这样能督促學生及时认真的完成线上的“深度预习”,这样将线上的“深度预习”与线下的课堂活动相衔接。

比如,法学课程教师提前对下次课堂案例分析或者理论争议的基础知识,提前指导学生在网上学习哪部分内容,提醒学生这部分内容可能会涉及哪些法学基础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课堂讨论前,为了考核学生线上学习的听课效果,可以对学生进行初等问题提问,检查读书笔记等方式进行考察。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有效的提前预习基础知识,也可以利用课堂时间进行深度学习。

第二,教师在学生的“深度预习”在线学习中如何保证教学的参与性?因为线上学习的随机性,学生进行线上自主学习的时间也不好把握,我们只能通过线上软件的统计或数据跟踪,了解学生线上学习的登录时间和学习时间,教师在学生在线学习的过程中一般不好参与,只能如前所述,通过提前设置学习内容和思考问题的方式进行指导,如果学生在初步预习过程中有疑问,可以随时通过网络等方式与老师沟通。

(二)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

通过慕课平台以及在线学堂等优秀线上资源的线上预习,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法学知识和基础性问题分析能力,那么,接下来重要的工作就是,如何将学生的线上预习与线下的指导进行有效的深度融合。对法学专业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而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评价都是一体的,只是在授课方式上注重问题思考和案例分析,在此之前加入学生在线预习部分。因此,线上线下的融合才是最终实现法学混合式教育的方式。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知识分类各有侧重。线上“深度预习”主要侧重法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问题的了解,重点在于,通过慕课平台的课程的讲解,让学生把握相关知识结构、基本原理、概念体系等基础性知识;而线下的课堂教学则是在线上基础知识的基础好,侧重于法学案例分析能力和训练和养成部分,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扩展性引导,对热点难点问题进入深入思考,重视法条的运用、案例引发的思考以及各种不同学说的梳理把握。

二、多元化课堂参与式教学活动设计

法学专业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关键是如何在线下开展不同风格、不同特色的课堂参与式教学活动,如何以线上预习为基础,在深度和广度上加强混合式教学的作用。

第一,主题式线下教学方式。主题式线下教学方式就是教师根据课程进度,结合本课程热点、难点问题,设置讨论主题,主题设置可以以学术研讨的方式,也可以以案例主题的方式进行。不同主题下设置成不同的小主题,让学生分小组对小主题进行分工讨论,学生将所讲内容做成PPT或者讨论稿,小组里选择专门汇报的学生进行专题汇报,其他小组学生自主提问。这样,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学术能力、阅读能力,也可以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第二,研讨式线下教学方式。研讨式线下教学方式就是教师根据慕课线上预习的课程内容,为学生提供研讨文献。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学生要对文献内容进行分享,除了分享文献的基本内容以外,还要对文献中扩展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加入自己的理解和分析,并且和全体学生进行研讨。这种研讨式教学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使学生主动关注热点问题,实现高水平学术论文与教科书优势互补。

第三,项目式线下教学方式。项目式线下教学方式就是任课教师结合课程特点、课程进度等,以项目申报、项目研讨、课题论证、案例讨论等方式,将所学的法学知识与思辨能力进行综合培养,主要侧重于将法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侧重把握法学理论的应用机能,同时培养法学学生的团队意识,以实际案例或者项目为导向,培养学生自主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上述不同特色的线下课程,结合线上深度预习,以不同方式多方面培养学生的从各种案例分析、专题分享的各种能力,将阅读能力培养与思维训练培养、口头交流培养与书面交流培养、理论分析培养与实践能力培养等相融合。

三、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环境的设计

通过上述线上“深度预习”与线下深度融合的教学方式,以及主题式、研讨式和项目式的线下课堂设计,在学生的各项能力培养方面可以更好地发挥作用。同时,这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运行,还需要相应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环境的配套,才能切实发挥作用。

首先,在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平台方面,学校教学管理部门为了鼓励本校教师多参与网络教学,多实现个性化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的展开,应该为教师提供不同的网络教学平台,开放教学管理模式,鼓励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模式的开展,为教师进行混合式教学搭建平台基础。

其次,学校的教学考核部门也应该跟上步伐,在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评估、教学工作量考核等方面改变以往课堂传统模式与方法的考核,综合评价线上教师工作量与课堂不同方式的工作量。例如,如前所述,教师需要提前指导学生在慕课平台或者其他在线平台上预习基础知识,同时为了监督学生,教师需要跟踪学生的预习进度,需要提前对学生预习内容设定一定的問题讨论或练习,以此检验学生提前预习知识的掌握水平,这些工作都应该纳入教师的课程考评范围之内。

同时,对于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而言,还有教学环境的改革需要同步。现在的教室上布局设计,大多都是黑板讲台桌椅这种传统授课听讲式模式,这样布局情况下,还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接受型方式,虽然也可以开展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不过由于布局所限,很多讨论无法实现面对面研讨。因此,为了开展多元化课堂研讨式教学方式,建议在学校设置部分研讨式教室,桌椅摆放随意,或者分成小组讨论式布局,这样更能发挥研讨式课堂作用。

四、小结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设计需要充分体现线上的“深度预习”的优势,同时也要强调通过多元化线下课程的不同授课,将线上线下进行深度融合与一体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就是要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存在的讲师主导型存在的弊端,倡导以学生为主导,以研讨与运用为中心的教学。法学专业是应用型专业,更需要线上线下这种混合式教学的深度融合,才能将基础知识学习与法学应用学习进行很好的融合,才能通过研讨式课堂讨论、项目式课堂案例分析等方式,使学生提前进入角色,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朱继萍.“互联网+”时代法学教育改革的踌躇与抉择[J].法学教育研究,2018,20(01):303-315.

[2]刘彤.慕课时代深化高校法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J].课程教育研究,2018(30):27-28.

作者简介:

宋立赓(1974——),女,河北石家庄人,河北经贸大学法学院讲师。

张亚军(1977——)女 河北省秦皇岛市人 副教授 博士 研究方向:中国刑法,河北经贸大学。

本文作为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慕课教育背景下法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项目编号:GH191070)的成果。

作者:宋立赓 张亚军

上一篇:保障性安居工程审计论文下一篇:图书馆管理系统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