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程教学下的分析化学论文

2022-04-30

摘要:生物碱是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知识,学生对生物碱部分知识掌握的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天然药物化学课程学习的情况,因此,文章针对天然药物化学课程中对生物碱的教学进行研究,用以帮助提升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质量及效率。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化学课程教学下的分析化学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化学课程教学下的分析化学论文 篇1:

A Level与中国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之比较研究

摘要:本文将英体系下的A Level课程中化学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及课程评价等几方面和国内目前的高中新课标进行对比研究,找出其设置特点,以期对我国新课程化学课程教学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A Level课程;课程标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比较研究

A Level即General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 Advanced Level(普通教育高级证书),是英国的国民教育课程,也是英国学生进入大学前的主要测试课程。A Level课程是与普通中等教育(在英国称为GCSE即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直接衔接的高级程度课程,而成绩则相当于中国的高考,学生凭借A Level课程成绩可以直接申请英国任何一所大学(包括牛津和剑桥大学)、美国395所(包括哈佛,耶鲁等著名大学)、加拿大22所,澳大利亚29所正规大学。此外,德国、比利时、意大利、瑞士等国家也接受资格证书作为大学入学标准[1]。

1 A Level课程的发展背景

A Level课程体系于1951年正式启用,已有五十七年的历史,其课程按照学科来划分,主要科目包括:英国语言与文学,数学,物理,生物,化学,历史,地理,经济等66门课[2]。A Level学制为两年,第一年称为AS Level,第二年称为A2 Level,课程为英国教育体制下的课程体系,一些世界级顶尖的学校例如剑桥,哈佛,牛津等大学都需要学生有A Level课程的考试成绩。而作为其中科学学科的代表之一,化学课程的学习也是学生要在今后继续进行科学学科的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2A Level化学课程与新课程化学课程之比较

无论是A Level课程还是新课程标准的内容都涉及到了以下几个方面: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及课程评价。因此,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对A Level的化学课程标准中的内容进行介绍和阐述。

首先是课标中的课程目标的内容:

2.1课程目标

在A Level课程体系中包括化学学科的主体概念,一部分的应用化学知识,以及重点强调的实验教学。这个课程体系重点在于始终如一的贯穿概念和应用化学的知识理解,且这个课程在促进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这种能力是一种可以在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中进行传递的技能)方面,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2.2课程内容的比较

从总体情况来看,A Level化学课程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无机化学部分,有机化学部分以及应用化学部分,共计近20个主题,其中无机化学包含9个主题,有机化学包含7个主题,应用化学包含大约3-5个主题。这些主题下分别有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而不同类型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能够了解化学学科知识的区别与联系,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学科知识的广博。

2.3课程评价方面

A Level的考试试卷分为5卷,从卷1到卷5,而其考试也经历两个阶段。其中在AS阶段结束后进行前三卷测试也就是卷1到卷3, 而 A2阶段结束后则进行后两个卷的测试也就是卷4和卷5。从卷一到卷5,无论是考题的类型、所考察的内容,还是每一卷在考试中所占的比例也互不相同的。

3A Level课程特点分析

A Level课程发展的这些年来,其本质也在不断的进行完善。然而,其中的一些主流的化学知识仍然保持不变,只是在形式上更加适合当前的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社会发展需要,而这些知识的特点分析如下:

3.1知识进行模块化分类,内容由浅入深,过渡自然

A Level课程中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对知识进行分块学习,在相同的知识模块中将知识又分成AS和A2两个阶段进行。其中AS阶段的学习只是让学生了解本模块中的一些基础内容,而在A2阶段,则将这一主题的知识进行深化。例如在化学平衡主题中,在第一个阶段学生只是对化学平衡的相关理论进行简单理解及能对平衡常数进行简单计算,并在此基础上学习两个化学平衡的应用:工业合成氨及工业接触法制硫酸;而在第二阶段中,利用第一阶段所学的知识对盐溶液中的水解及其应用如缓冲溶液的配制及其缓冲原理等。这样的分模块学习和分层学习让学生在掌握了最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学习一些有难度的深层次的模块内容进行进一步学习,通过这样的分块学习使学生能对同一知识块中的不同层次的内容都能有一个了解。

3.2基础课程的知识面宽泛,形式多样

A Level课程共分为了17个主题,每个主题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些主题都属于不同领域的知识,其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而其中的很多主题都牵扯到了大学的知识。如基础知识中的伯恩哈勃循环,化学速率常数的测定;应用化学中的核磁共振,纳米技术,药物化学等等。这些知识和国内的一些大学相关学科如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天然药物化学等相关知识直接相连。

不仅如此,A Level课程体系中还牵扯到了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将其它学科和化学学科知识有相关的部分进行联系,增强了学生的知识面。如遗传与变异蛋白质化学等所牵扯到的为生物学科的知识。而这些主题的加入让学生不仅将所学的化学知识和国内的一些大学相关学科如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天然药物化学等相关知识直接相连。而这些都是学生将要进一步学习化学专业知识,在化学专业上有所发展必不可少的,这些知识的加入,使学生在高中阶段对一些深层次的理论和研究方法都有一个初步了解。通过这样的学科知识设置,不仅拓展了学生在化学学科领域的知识,更为学生在以后进入大学进行深层次的学习提供了有效的选择具体专业的路径。

3.3 注重学生的实验技能以及实验设计思路的培养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一大重点,也是化学学科的一大特色。A Level课程考试系统中共分为5个卷,其中的第三卷和第五卷为实验部分。第三卷为实验技能测试,在AS阶段进行。其主要目的是对学生所学的需要用实验进行测量的一些知识点进行测试,不仅测定学生做实验的动手操作能力,还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应用的能力,除此之外,还考查学生在实验中所得数据的准确性。而第五卷为实验设计题,主要考查学生针对所学知识中需要进行实验测定的一些数据进行实验设计,此卷主要让学生进行书面设计,不仅考查学生对实验所要求的知识要熟练掌握,更要求学生科学思维的逻辑性和严谨性。因此,通过这两个不同类型的实验测试,分别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实验思维能力进行了双向训练。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更锻炼了学生化学实验设计思维的逻辑性和缜密性。

3.4注重化学与实际的联系,特别是在环境方面的教育

英体系下的化学课程教学非常注重环境科学的教育。这些方面无论是在基础理论教学中还是应用化学中都有很多体现。如在基础科学中氟利昂的使用对臭氧层的破坏作用以及对其的防护;而在应用化学中,则单独将环境化学(environmental chemistry)/绿色化学(green chemistry)等作为一个独立的体系进行学习,在这个体系学习中,环境保护这种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行为都被强调,让学生不仅在学习中体会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到环境在人类每天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告诉学生要怎样在每天的生活中有意识的去进行环境保护。

4总结

综上所述,A Level课程目前是很多西方国家所采用的英系统下的课程体系,就其课程体系而言,无论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还是从课程评价上都有着值得我们国家新课程标准去借鉴的地方。从其课程目标上来看,其中的内容很注重强调学生的思想及其信息的表达能力的培养,并发展学生的这种适应社会的能力,如强调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思想以及所想要表达的信息,并强调让学生去适应不同的工作和学习环境来增强自身的能力和自信心;从其课程内容设置方面来看,多样化的主题和分模块学习,让学生不仅对化学学科的各个领域都有所了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一种循序渐进和持续学习的能力;而其课程评价的分段进行也让学生对于各个阶段的学习目标了然于心,并为其做充分准备。

目前,A Level课程的发展良好,除了在世界上其他国家有A Level课程以外,在我们国家的十几个城市中也有所发展,它为我们国家的一些有志于出国留学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平台,其课程体系的优点和特色值得我们去进行研究并期望它对我国新课程的发展能有所启示。

参考文献:

[1][2]A & AS Level: Chemistry(9701), http://www.cie.org.uk/quarlifications/academic/uppersec/alevel.

[3][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AIMS, CHEMISTRY 9701 A/AS Level, 2008,1.http://www.cie.org.uk/quarlifications/academic/uppersec/alevel.

[5]SUBJECT CONTENT, CHEMISTRY 9701 A/AS Level, 2007, 7-32.http://www.cie.org.uk/quarlifications/academic/uppersec/alevel.

[7]SCKEME OF ASSESSMENT,CHEMISTRY 9701A/AS Level, 2008,5.http://www.cie.org.uk/quarlifications/academic/uppersec/alevel.

作者:马艳芝 Syed Mozammil Ahsan

化学课程教学下的分析化学论文 篇2:

天然药物化学课程中“生物碱”的教学实践

摘要:生物碱是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知识,学生对生物碱部分知识掌握的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天然药物化学课程学习的情况,因此,文章针对天然药物化学课程中对生物碱的教学进行研究,用以帮助提升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质量及效率。

关键词: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生物碱;教学实践

作者简介:梁 娜,女,湖南耒阳人,湖南食品药品职业学院讲师,本科,研究方向:天然药物。

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生物碱的教学实践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具体如下:

一、提升学生学习生物碱知识的兴趣

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内容较繁多,且内容的整体结构相对较为复杂,天然药物化学课程中包含了药物类型的分类及结构特征、鉴定方法、生成途径等。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涉及化学、生物、物理部分知识,其中任何一学科知识的缺乏都会影响其对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学习。为了降低学生,特别是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学习的难度,抓住学生的兴趣进行教学十分重要。以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引导学生由浅至深、由零至整循序渐进地学习,进而提升学生学习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效率。天然药物化学课程中生物碱重点知识很多,不同层次的学生理解生物碱知识的深度以及速度也不同,因此在生物碱部分知识教学时,教师应该将生物碱知识化整为零,以便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深入理解生物碱知识。在生物碱碱性比较相关内容教学时,学生的有机化学功底直接影响到该部分知识的学习,对于有机化学基础较弱的学生来说,这部分知识学习起来较为困难。教师在生物碱碱性比对教学时采用化整为零的教学模式,先将生物碱按母核划分种类,生物碱的碱性从酰胺型、吡咯、吡啶、脂肪胺、胍基、季胺逐渐增强。教师再对不同类型的生物碱碱性强弱的影响因素进行教学,最后让学生按照母核归纳生物碱的种类,并根据生物碱的碱性比对规律比较各种生物碱的碱性强弱。采用化整为零的教学模式对生物碱碱性比对方法进行教学,学生的有机化学功底对学生学习生物碱碱性比对知识的影响就相对小,即使是有机化学知识掌握不好的学生也能够学好生物碱碱性比对方法。教师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不同层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学生如果在学习过程中受到很大的挫败感,则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会大大降低,因此,教师应该从教学方法上改进,使学生都站在同一起点上学习生物碱知识,并重视学生学习生物碱知识兴趣的培养,进而帮助提升学生学习生物碱知识的效率。[1]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等辅助教学设备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不浓,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集中。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十分发达,多媒体教学法已经广泛应用于教学领域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的优点在于可以通过声音、图片甚至动画的形式展现教学内容。在多媒体教学中,能够将课程教学的重点内容清晰、明确地指出,而图文并茂的教学内容能够吸引学生课堂学习的注意力,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中设计许多药物分子的空间立体结构,实验室操作流程、工艺设备流程教学,通过动画的形式向学生展现实验室操作流程及药物的工业生产流程,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系统全面地认识该部分知识,还节省了教师教学的时间,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此外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涉及药物结构的变化,而板书很难将药物构想、立体空间结构的变化体现出来,而利用多媒体技术,药物的空间构象等都可以动态形式展现给学生,学生理解起来也更加容易。[2]

三、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

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是医药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天然药物化学所讲述的内容十分繁杂,加之内容构建无规律性,学生学习天然药物化学时往往摸不着头脑。实际上天然药物化学知识学习中最重要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各种药物的分离与鉴定方法,特别是生物碱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抓住生物碱的分离鉴定方法首先就要掌握生物碱的结构特征以及生物特性。生物碱的种类很多,不同种类的生物碱其生物特性以及化学结构特征也不同,教师在生物碱教学时,应该将各个章节知识教学的重点与作用凸显出来,这不仅能够提醒学生注意学习的重点,还能够帮助学生抓住生物碱知识学习的主线,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生物碱知识[3]。

四、多种教学方法结合进行教学

随着现代社会对教育越来越重视以及教育水平要求的逐步提升,新的教学方法不断产生。新的教学方法不单单只是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其更加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PBL教学法等各种创新式教学法已逐渐被应用在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中。不同教学方法具备不同的优点,适用于不同的教学环境。例如,在生物碱碱性比对知识教学过程中,采用PBL教学法与启发式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生物碱碱性比对的方法,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及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已不适用于现代教学的要求。新课改之后,教育的理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一反传统教育理念,注重学生全面综合发展,特别是高等教育,其对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要求更高。传统的教学方法仅限于对理论知识的教学,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不到锻炼与提升,不符合新课改之后的教育要求。现代各类创新式教学方法更加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然而单一的教学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加之天然药物化学课程中生物碱知识内容相对复杂难懂,即便是创新式教学方法,不结合各种教学方法的优点来教学,单一的教学方法也很难提升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的效率。

五、注重实验教学

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还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因此,实验教学对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也十分重要。实验教学与学生理论知识学习之间有着紧密联系,学生只有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才能学习实验室操作技巧,而学生通过实验室操作技巧的学习,又能巩固前面学习的理论知识。天然药物化学课程实验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基础实验室操作技巧,还要锻炼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设计实验并科学操作是实验教学的最终目的,此外还是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的目的之一,对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理论知识教学效率的提升也十分有利。

综上,生物碱是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生物碱所具备的药理学性质很多,学生系统地学习十分困难,因此学生往往在生物碱学习上出现问题,进而影响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整体教学质量。积极探究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中生物碱教学模式,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并掌握生物碱相关知识,进而提升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王定勇,程力慧,廖华卫,等.天然药物化学开放性实验的实践与思考.广东药学院学报,2004,(4).

刘文龙,刘志强,宋凤瑞,等.乌头类双酯型生物碱组分转化为单酯水解型及脂型生物碱组分的研究.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1,(3).

郭伟华,周金慧,黄京平,等.分散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蜂蜜中生物碱.分析化学,2014,(10).

作者:梁娜

化学课程教学下的分析化学论文 篇3:

基于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研究

摘 要:高中化学教学该如何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已然成为当下教学的主旋律。而所谓的化学核心素养,则包含了各种思想、能力、意识以及责任。如宏观探析、微观辨识、平衡思想、逻辑推理能力、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以及实验探究能力等。通过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一方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另一方面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及素养,以此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及生活奠定牢固基础。本文以“盐类的水解”这节内容为例,深入分析中学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提升途径,为提升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提供可参考的资料。

关键词:高中化学;核心素养;认知水平

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是一种需要经历学习过程方可得到有效提升的重要素养,于新课程改革中亦对学生学习所需达到的具体目标予以了详细说明。新课程改革指出,学生在经历不同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其思维方式亦将逐步改变,而当其思维深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其认知发展水平亦将得到相应的发展。

一、学生认知发展水平

所谓的认知发展水平,即为学生自身心理结构的构建过程。当然,该过程还包含了学生个体的思维活动以及对学科知识的内化。对此,本文将基于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并围绕“盐类水解”这一高中化学的重要知识点,就认知发展水平的五个理论模型予以详细阐述。

(一)信息记忆水平

处于信息记忆层次的学生,其思维往往对宏观现象更加关注。在此过程中,若教师施加正确的指引,则能促使其思维逐步向微观的角度过渡,继而也能简单概括出盐水解的方程式。虽然学生的水平尚处于初级阶段,但也并非意味着此阶段仅需掌握以上基础即可,更核心的目标则是要找出盐类水解的规律以及结合规律方可正确判断溶液的酸碱性。当然,在此过程中,教师亦可向学生传授理解盐水解规律的诀窍,即“水解证有弱,水解证谁弱,显性证谁强,不水解无弱”。经过后续的一系列验证,学生思维将由宏观逐步过渡到微观乃至符号,而后与生活的结合,说出盐水解应用的简单事例。

(二)程序操作水平

值此阶段的学生,其思维水平在经过一系列锻炼后已然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故也能基于角度去看待盐溶液水解后呈现出的不同性质,而后在固定思维的支撑下将简单的盐溶液水解方程式列出。除此之外,在列出解析式后,学生同样能基于微观的角度去解释盐类水解的简单应用,而后借助对盐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对比,亦能逐步了解其中的守恒关系。

(三)理解运用水平

达到理解运用水平的学生,对盐类水解的本质已然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也正是基于对盐类水解本质的准确把握,故其思维亦能在微观与宏观之间无障碍切换。不仅如此,通过分析化学、电离平衡等一系列对盐类水解平衡有着重大影响的因素,学生对盐溶液离子浓度相关知识的探索深度亦将更为深入,继而也能完成如对比Na2CO3盐溶液中离子浓度这类相对较复杂的实验。

(四)理论整合水平

能对所学理论予以整合的水平,說明学生思维已然较为灵活,不仅能在宏观、微观及符号的三重表征中随意切换,且能透过现象本质抵达知识核心。而后借由对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以及粒子守恒关系的对比及分析,学生还将逐步理解更加复杂的多平衡体系。

(五)综合应用水平

能做到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表明学生此时的思维又在理论整合的基础上得到了升华并且达到了综合应用的水准。此时的学生已然拥有了清晰的思路以及多角度看待问题的能力,不仅能解答更多更具复杂性的问题,且即便问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学生亦能基于问题情境的创设获取与问题相关的各种数据,继而通过对数据的论证及分析来得出最终结论。部分学生甚至还可利用常数去解答诸多问题,这也同样代表着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得到了有效培养,已能为其今后的学习及生活提供有力支撑并助力其今后的稳定发展。

例如:教师可在这节课程教学刚刚开始的时候提出合理的问题,即完成其他几种盐的水解方程式,这样有利于学生利用所学习的知识点来解决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不但能够巩固学生所学习的知识点,而且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化学知识应用水平。

二、基于学生认知水平发展的教学

(一)教学指导思想

众所周知,高中化学的诸多知识点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因此,高中化学的具体教学亦不能将相关知识分离开来。反之在学习新知识时,教师亦当注重揭示其与旧知识之间的关联,如此方能帮助学生完成对新旧知识的顺应及同化,继而在获取新知识同时亦能维系旧知识的发展。

如在进行“盐类的水解”的章节教学时,教师便可将课程设计为四阶段分别推进。首先,是基于教学情境的引进,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展开讨论;其次,是基于小组实验的开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负责汇报实验结论;再次,则是对实验过程及现象的归案与总结,由此促进学生思维的提升;最后,则是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经历由自主探究到归纳总结的过程。如此不仅能让学生清楚意识到新旧知识之间的密切关联,且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结构及意义的理解,继而提升学生的理解深度并为其今后的学习奠定牢固基础。

创设问题情境。情境一:自来水管哗啦啦地流出水,人们用手捧起水,看了看,闻了闻。接着,有工作人员来到自来水厂,取样后使用专业设备检测。结果显示,水质不佳,达不到居民生活用水使用标准。为了改善水质,工作人员先使用氯胺,再使用绿矾来改善水质。情境二:为提高防火消防意识,小区开展消防演练活动。消防战士拿出泡沫灭火器,向群众介绍了泡沫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接着,另一名消防战士点燃了火盆,火焰蹿得很高,而手拿泡沫灭火器的消防战士,用灭火器瞄准火盆,打开开关,轻松熄灭了火。情境三:一群外出探险的年轻人,不慎被蚂蚁咬伤了,伤口虽然不大,但却感到酸痛。到了附近的卫生院后,医生在问清事情经过后,使用浓度为3%的氨水、浓度为5%的碳酸氢钠溶液为患者消毒。不一会儿,患者表示疼痛感明显减轻。三个情境的创设,目的在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即:是哪些因素影响了溶液的酸碱性?提出问题:盐溶液是否一定呈中性?

(二)教学线索设计

为确保对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教师于实际教学过程亦必须对真实问题情境的创设给予高度重视。与此同时,为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及促使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教师还需致力于教学内容的结构化设计,此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继而切实发展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如基于“盐类水解”的核心教学目标,教师可设置四条线索,分别为“活动线”“知识线”“问题线”与“情境线”。四条线索各司其职,具体分布如下:

实践表明,在情境下引导学生,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亦将更加活跃,而能力也因活动的开展而得到有效增强。问题的具体作用则是能让知识变“长”,以此为学生展开深入探讨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提出合理的问题,引导学生对盐溶液的酸碱性进行判断。通过投影的形式展示出桌面上的溶液,再要求学生自主进行酸碱性测定,并完成关于“解释盐的类型”的表格内容。其中,教师在这个环节中可设计下列几个问题:哪些盐的溶液显酸性?哪些盐的溶液呈中性?哪些盐的溶液显碱性?同时,将盐的组成与盐溶液的酸碱性的关系板书出来。这时学生再以小组的形式一起完成实验,即使用PH试纸来对盐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测定,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能够清晰地分辨出盐的种类。这样学生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便能够清晰地认识到不同种类的盐的酸碱性不同,促使学生的认知产生一定的冲突,最大限度调动起学生的探索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积极探讨盐溶液显酸碱性的原因。教师通过紧密结合教学内容提出问题:为什么不同种类的盐溶液会显现出不同的酸碱性呢?教师利用投影展示出CH3COONa的溶液中主要含有几种离子呢?哪些离子是相互结合在一起的呢?这些离子又将对水的电离平衡产生什么影响呢?为什么CH3COONa溶液呈碱性呢?通过指导学生从“离、碰、合、平、果”等角度来进行分析,这样学生通过观看动画展示的微观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便能够清楚地懂得溶液显碱性或者是酸性的原因。这时教师再以CH3COONa这个溶液为例来进行分析,指导学生着重对NH4CI、NaF溶液的酸碱性来进行分析,促使学生主动完成盐类水解的过程,而学生在主动分析的过程中便能够总结出盐的组成与盐溶液的酸碱性的关系。学生在与其他学生进行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能够清楚地掌握一种溶液的水解过程,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盐类的水解主要是因为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所引起的。同时,学生在对问题的表征进行分析之后,便能够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正确理解解决问题的思路,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理解运用水平的目的。

最后,鼓励学生自习梳理知识要点。教学中,学生做实验,观察和分辨盐溶液的酸碱性,又通过动画了解了微观状态下粒子的相互作用关系。一堂化学课,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信息交互,量大且频繁。这种情况下,学生在短时间内接收了大量的信息,其中有不少是陌生信息,因而如何有序地归类信息,整理要点,对学生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为了加强教学效果,保障教学的层次性、完整性,教师应设置课堂“留白”,鼓励学生自行梳理知识。学生梳理和总结化学学习要点,关键的一环是寻找其中的相似性,把握规律。从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角度出发,构建五个层级的认知理论模型,根本目的之一,在于让学生从被动学习状态转变为自主求知状态,并通过合作学习、小组实验、自由讨论等环节,主动深入教学主题,感受盐类水解的内在规律。盐类的水解规律: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越弱越水解,越热越水解,越稀越水解,都弱都水解,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

(三)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研究的反思

上文中我们已然对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不同阶段予以了详尽阐述。当然,当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处于不同阶段时,其所对应的知识、问题等各方面亦有所差异。不可否认的是,各阶段的问题及知识均对发展学生水平有着良好的促进意义。因此,教师亦当意识到不同阶段教学对培养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重大意义,继而围绕学生认知发展水平以确保相关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分析并把握学生群体的认知发展水平,全面、深入、具体地了解学生的认知能力,是生本理念下高中化学教学的必然要求,同时是保障化学课堂上,“教”“学”信息对称的先决条件。事实上,围绕学生认知发展水平来开展教学活动,是另一种角度下的因材施教,是另一种形式的分层教学。手掌伸出,十指不齐。同一个班集体,教师面对数十名学生,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对课堂的参与热情,个人的思维方式、理解能力,化学基础等各不相同,因而教学方法需与具体的教学主题、学生情况相互契合起来。此外,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还需变单一的课堂为多元课堂,实施如启发式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

有效教学除了要基于学生当下的认知发展水平外,尚需结合化学平衡的知识,尝试引导学生从微观的角度切入并分析物质于水溶液中的行为。在此过程中,学生思维亦将经历从宏观到微观再到符号表征的转换,以此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灵活性。思维的灵活性不会凭空生成,发散学生思维,促进学生深度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无论哪一个点、哪一个面,都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不言而喻,学习是逆向的过程,由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答疑解惑固然重要,但作为高中学生,在化学学习中更需要养成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良好学习习惯。当然,高中化学的教学目标当不止如此。就化学核心素养而言亦不仅包含如上部分,而是囊括了宏观探析、微观辨识、平衡思想、逻辑推理、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以及实验探究等一众能力及意识。对此,为确保以上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教师亦需对化学的基本观念予以合理转化,一方面让学生易于理解与接收,另一方面则是要促进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提升,以此方式满足新课程改革要求并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提前打下基础。

结束语

大量的课题研究与教學实践已然证明,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及在解决问题时采用的方式方法均将反映其当下的认知发展能力处于怎样水平阶段。而借由对学生“最近发展区”的了解,教师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让教学过程更具针对性,以此方法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并切实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打下牢固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祖浩.以实验创新研究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实验化学》教科书内容建构及学科特色探索[J].全球教育展望,2019,48(11):59-70.

[2]陈进前.基于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情境创设[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7(9):17-20.

[3]张亚男.基于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J].高中数理化,2018(14):60-61.

作者简介:朱芬(1980—)女,汉族,江苏镇江人,江苏省镇江第一中学,中学一级教师,学士。研究方向:高中化学教学。

作者:朱芬

上一篇:财务风险控制之人性化管理论文下一篇:媒体知识管理策略体系构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