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规则法学理论论文

2022-04-18

摘要:证据规则是民事诉讼的灵魂与基石。《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实施,对我国民事诉讼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其在司法实践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加以完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证据规则法学理论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证据规则法学理论论文 篇1:

浅议我国刑事证据规则

(550025 贵州民族大学 贵州 贵阳)

摘 要:我国刑事庭审逐步向当事人主义转变,在庭审过程中控辩双方的对抗性亦逐步增强,为了确保刑事诉讼证明的真实性和正当性,我国亟待完善有关的刑事证据规则,设立证据准入程序,树立起证据必须具有证据能力的观念,以此来指导司法实践、保障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

关键词:证据;证据能力;刑事证据规则

一、刑事证据规则的概念与分类

我国立法对证据规则无明确规定,证据规则的定义多见诸于学者的理论研究中。主要有:①从诉讼程序上,有学者将证据规则划定为与证据有关的程序性规则,认为“证据规则是指在收集证据、采用证据、核实证据、运用证据时必须遵守的一系列准则,”②从证据制度上看,有学者将证据规则等同于证据法或将诉讼中和证据有关的事项都视为证据规则,认为“证据规则是指在诉讼中取证、举证、质证、认证活动的法律规范”。③从法庭审判的角度,有学者将证据规则归纳为规范证据能力和证明力的规则,认为证据规则是指“以规范何种证据可以在法庭上出示 、各种证据证明力大小、证明责任的分配等内容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证据规则就是指在收集证据、采用证据、核实证据、运用证据时必须遵循的一系列准则。

主要分为刑事证据能力规则和刑事证明行为规则。首先刑事证据能力的规则包括:相关性规则、传闻证据规则、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最佳证据规则、意见证据规则等。其次,证明行为规则是指在诉讼过程中各方在制作、调查收集、审查判断、举证质证证据的时候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当然,根据诉讼阶段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刑事证据规则分为取证规则、采证规则、查证规则和定案规则。

具体来讲,我国目前的刑事证据规则主要包含以下几项内容:

第一,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指除非法律另有规定,法庭不得采纳非法证据作为定案的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利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第五十四条:“收集物证、书证不符合法定程序,应当予以补正或作出合理解释;不能补正或作出合理解释的,对该证据应当予以排除。”

第二、原始证据优先规则。是指某种形式的证据比其他形式的证据有更高的证明价值,应被优先采纳。最高法对刑诉法的解释第五十三条规定:“收集调取的书证应该是原件,只有在取得原件确有困难的时,才可以是副本或者复印件。收集、调取的物证应当是原物,只有在原物不便搬运、不易保存或者依法应当返还被害人时,才可以拍摄足以反映原物外形或者内容的照片、录像。

第三、相关性规则。此规则要求进入诉讼程序的证据材料必须与案件事实有实质性联系。《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八条规定,“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如实回答。但是对与本案无关的问题,有拒绝回答的权利”。

第四、补强证据规则。是指由于特定证据类型虚假的可能性比较大,法律规定此类证据不得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只有在其他证据与其相互印证时,才能认定案件事实。我国刑事诉讼中,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依据的,主要是犯罪嫌疑人的供述。

二、我国刑事证据规则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刑事证据规则缺乏专门性、系统性的论述。部分学者对“证据规则”概念的理解上存在分歧。在立法体例上,证据制度的一般规定多在诉讼法中,证据法规范和诉讼法规范混同而没有独立的存在形式。

我国现行刑事证据规则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首先,我国刑事证据规则在来源上种类少、相对分散,无法形成体系。我国的刑事证据规则主要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和最髙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中。其次,就具体内容而言,我国刑事诉讼立法和相关司法解释对刑事证据规则的规定过于简单,不具有实际操作性,致使其没有很好的发挥适用效果。再次,我国刑事诉讼立法和相关司法解释对证据规则的规定,并未对进入庭审的证据材料进行必要的限制。最后,我国的刑事证据规则有大陆法系证据规则的特点,但另一方面,在立法上,我国证据规则的规定也缺少完备性和明确性,缺少理论上将证据规则予以归纳、整合的传统。

三、完善我国刑事证据规则的建议

进一步完善刑事证据规则是我国完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的需要,也是刑事司法实践活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应立足于刑事诉讼经验,借鉴国外刑事证据立法的先进经验,建立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证据规则体系。

第一,充分尊重证据运用的规律及“控辩型”诉讼要求的证据规则。国外经过长期理论探索和实践经验所认可的证据规则的内容反映了对抗制诉讼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意义上可以为我们借鉴,从而提髙审判效率,降低诉讼成本。

第二,国外先进的刑事证据规则与我国刑事诉讼制度自身的特点及其运用条件、运用环境相结合。对引进的先进刑事证据规则作出既反映诉讼规律又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界定,然后才能将其运用到我国的司法实践活动中去,避免在借鉴国外刑事证据规则时出现预期效果与实际效用适得其反的局面。

第三,刑事证据规则的确立有相应的法律依据。在司法实践活动中被认可,在法学理论上能够成立的也可以被确定为刑事证据规则。我国是实行成文法、制定法的国家,不承认判例的法律效力也不承认法官的造法功能,基于“两高”案例指导制度所发布的指导性案例也只具有参考、指导的行政约束力。如果主要的刑事证据规则在法律上没有法律依据其实施效力就会大打折扣。

第四,完善相關配套机制。确立新的刑事诉讼证明标准、控辩平衡的诉讼制度,严格明确非法证据举证责任、关键证人和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制度。

四、结语

对刑事证据规则的适用,尤其是对证据证明能力、证明力的消极限制规定是否合理和完善,都反映了一个国家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现状、民主法制化的进度、以及对人权保障的重视程度。并且刑事证据规则相关内容的立法水平,会直接反映和影响整个国家的立法水平。我国依法治国的战略和法治国家建构已经愈加成为清晰的治国理政方向。尽快完善我国刑事证据规则,加快建立中国特色证据能力制度,不仅是法律内在逻辑的要求,也是依法治国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蔡壤铭.刑事诉讼法论.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209页

[2]赵光南.建立我国刑事证据规则体系的构想.郑州大学,2003

作者简介:

张俊(1988~),山东济宁人,贵州民族大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法律硕士(法学)。

作者:张俊

证据规则法学理论论文 篇2:

论我国民事诉讼证据规则不足与完善

摘 要:证据规则是民事诉讼的灵魂与基石。《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实施,对我国民事诉讼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其在司法实践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加以完善。

关键词:民事诉讼 证据规则 不足 完善

2002年4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规则》)开始实施,但是在司法实践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情况不容乐观,随着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审判实践的不断发展,这一证据体系在实践运作过程中表现出许多的问题。本文试对《证据规则》在司法实践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进行粗浅分析,提出自己的建议对策,以期推动民事证据立法的进一步完善。

一、民事诉讼证据规则概述

证据规则,是指关于证据资格、证据效力等的原则和规范,是证据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着证据能力的有无,证明力的大小。[1]所谓民事诉讼证据规则,是指反映民事诉讼证据运作规律,调整民事诉讼证据运用过程的法律规范。[2]

二、当前我国民事诉讼证据规则存在的不足

(一)未设置可适用于整个民事诉讼的举证责任分配原则

《证据规则》第五条对合同案件举证责任的分配作出了具体规定。第一款确立了举证责任分配的原则“在合同纠纷案件中,主张合同关系成立并生效的一方当事人对合同订立和生效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主张合同关系变更、解除、终止、撤销的一方当事人对引起合同关系变动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第二款明确了“负有履行义务的一方当事人应对履行合同的事实负举证责任。”第三款则规定“对代理权发生争议的,由主张有代理权一方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证据规则》关于举证责任分配原则的规定存在一个缺憾和留下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仅对合同案件举证责任的分配原则作出规定,未设置可适用于整个民事诉讼的举证责任分配原则,是其不足之处。

(二)新证据的认定存在标准偏差

《证据规则》第41一46条所规定的“新证据”是指“新发现的证据”,目的是为防止当事人“突袭”举证。然而《证据规则》对何为新发现的证据没有具体的解释,未解决什么是新证据这个在司法实践中的实际操作问题,只是在发现证据的时间上作出划分并以此来判断“新证据”,导致在司法实践中存在认定偏差。

(三)证人出庭作证的规定很难实现

《证据规则》第55条规定:“证人应当出庭作证,接受当事人的质询”,这实际上采取了直言证据规则,但规则并没有进一步规定证人不出庭的法律后果,现实中大量的案件证人不到庭,客观上加大了当事人举证的困难,也给案件的及时审理、案件事实的查明以及公正裁判造成困难。

三、完善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对策建议

(一)制定统一的民事诉讼分配举证责任的标准

笔者主张将法律要件分类说作为我国民事诉讼中分配举证责任的原则,并参照其他分配举证责任的学说,对按此原则不能获得公正结果的少数例外情形实行举证责任倒置。按照法律要件分类说,我国民事诉中分配举证责任的原则应当是:1、凡主张权利或法律关系存在的当事人,只需对产生权利或法律关系的特别要件事实(如订立合同、遗嘱存在构成侵权责任的要件事实)负举证责任,阻碍权利或法律关系发生的事实(如欺诈、胁迫及损害国家利益等)则作为一般要件事实,由否认权利或法律关系存在的对方当事人负举证责任。(2)凡主张己发生的权利或法律关系变更或消灭的当事人,只需就存在变更或消灭权利的特别要件事实(如变更合同的补充协议、修改遗嘱、债务的免除等)负举证责任,妨碍权利或法律关系变更或消灭的一般要件事实由否认变更或消灭的对方当事人负举证责任。

(二)明确新证据的认定标准

民事证据规则确认的“新证据”应该是指庭审过程发现的新证据,即新发现的证据是指原来己经存在的而后来才发现的证据,一是当事人客观上没有发现;二是证据虽然出现,但在通常情况下当事人无法知道其出现的。当事人提供的证据是否属于新证据,应由法官在庭审时根据案情的具体情况确认。

关于新证据的确定应当采用客观判断的排除法。只要是基于有义务提供证据,一方当事人在正常的情况下能提供而不提供的证据不能视为新发现证据。[3]因为只有主观意志之外的原因导致不能提供的证据可以认为是新发现的证据。《证据规则》第42条规定“当事人经人民法院准许延期举证,但因客观原因未能在准许的期限内提供且不审理该证据可能导致裁判明显不当的,其提供的证据可视为新的证据”。在庭审中,一方才知悉另一方所提供证据的内容,而要求对该证据进行鉴定,或者对该证据进行反驳提供新的证据。按《证据规则》的要求,此时举证虽然已经超过期限,但这种情况下逾期举证的责任往往并不在当事人,如果不允许举证,则有违公平原则。对未经庭前证据交换的案件,在庭审中反驳对方主张的新证据的,应当予以准许。凡属于对案件处理有重要影响的证据,应当予以采纳。

(三)完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

为解决司法实践中证人很少出庭的问题,应当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出庭作证是证人的一项公共义务,法院有权力要求任何证人出庭作证。提高证人出庭作证率,还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首先,要解决证人出庭费用的承担问题,保障证人及与证人有特殊关系的人的人身、财产安全;其次,规范证人出庭作证的程序,设定证人证言效力确认规则,建立证人传唤制度,对非因客观事由拒不出庭作证的证人,实行强制性的传唤。再者,如果证人不出庭履行作证的义务,则应当采取相应的强制措施,如记录个人诚信档案、罚款等。

四、结语

民事诉讼证据关系到民事诉讼中案件事实认定,最终决定当事人在诉讼中的权利能否实现。《证据规则》的实施有一定的进步意义,是我国民事诉讼公平、透明价值实现的关键一步。但其在司法实践中暴露出的种种问题是不容忽视的,我们要进一步在法学理论研究与司法实践中将基加以完善,建立更加科学的证据制度。

参考文献:

[1] 刘善春、毕玉谦、郑旭.诉讼证据规则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

[2] 刘金友.证据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3] 陈龙、百力.新的证据”法论[J].法律适用.1999(08)。

作者:贺虹

证据规则法学理论论文 篇3:

英美法系国家相似事实证据规则的发展、比较与借鉴

摘要:相似事实证据规则在英美法系国家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在英国,经历了从早期严格限制相似事实证据的适用到2003年《刑事审判法》相似事实证据可采性标准的降低;在美国,采取了原则上排除、例外的情况下可采的模式,而其例外情况也经历了从封闭到开放的过程。两国的发展轨迹既存在差异,也有共性,即其基本的发展趋势和理念是相通的:既要保护被告人的权利,避免产生危险的偏见,客观地认定案件事实,防止不公正的审判;同时也要兼顾对被害人等利益的保护及帮助法官对事实全面了解。我国也需要构建与相关性规则密切相关的具体规则,并对借鉴英美法系国家的相似事实证据规则进行借鉴。

关键词:相似事实证据规则;相似事实证据;排除;采纳

相似事實证据是指当事人在诉讼中提出的旨在表明对方实施过的、与当前被指控行为具有相类似行为的证据[1]。这种相类似的行为可能表现为另一方当事人先前犯有的其他不法行为,如犯罪行为;也可能为另一方当事人具有的某种不良嗜好或兴趣;还可能为另一方当事人先前实施的不当行为或者其他行为,等等。

如果按性质划分,可以将相似事实证据分为“有罪行为”和“不当的或错误的行为”两种证据类型[2]。还有的将相似事实证据分为其他犯罪、不法行为或其他行为等证据[3]。

相似事实证据在民事诉讼中和刑事诉讼中的作用不同,民事诉讼强调相似事实证据的证明价值,而刑事诉讼中更注重对当事人的公平对待,强调不带偏见地做出判决。因此,在刑事诉讼中,相似事实证据的证明价值相较于不带偏见地做出判决,后者更为重要。因为在刑事诉讼中,对相似事实证据是采纳还是排除,不仅涉及被告人程序性权利的保护,还关涉刑事诉讼程序中公平和正义的实现。本文主要分析刑事诉讼中关于被告人的相似事实证据。

一、英国相似事实证据规则的发展

在英国,由于相似事实证据是普通法判例得出的证据形式,与制定法中的品格证据有所差别。有学者认为,相似事实证据属于品格证据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有学者认为,相似事实与品格证据相互区别,是与品格证据平行的证据形式,并将两者一同归入倾向性证据[4]。笔者认为,不论相似事实证据与品格证据的相互关系如何,相似事实证据都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价值。

英国相似事实证据及其规则的发展,早期主要通过普通法的判例加以规定,直到《2003年刑事审判法》颁布并施行后,相似事实证据规则受到了影响和挑战[5]。

(一)早期英国普通法中的相似事实证据规则

早期英国制定法对相似事实证据规定得较少而且分散,并没有形成系统和普遍的证据规则,主要是在普通法中通过判例确立起完善的相似事实证据规则。这一规则在英国早期的司法实践中一直在发挥作用。根据相似事实证据规则,相似事实证据原则上不具有可采性,应当被排除;只有在与本案的某一争议事实具有相当程度的关联性,并且其证明价值高于其负面影响时,相似事实证据才可以被采纳。

1.原则上相似事实证据不具有可采性而被排除的理由

(1)相似事实证据缺乏与待证争议事实相关性或相关性微弱。根据关联性规则,如果相似事实证据与待证争议事实(被告人当前被指控的行为)没有关联性,自然应当予以排除。

人们之所以会认为相似事实证据与待证争议事实具有关联性,是基于这样的一种心理学基础:人具有按其品格特征行事的倾向,即一个人做事时有以一种特殊方式而行为的趋向性,这种趋向性是一个人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或者稳定的行为方式。例如,被告人曾经实施的某一相似行为(包括先前的定罪记录或未被定罪的不良行为),而实施某一行为(如偷盗行为)已经成为他的习惯或者成为他的稳定的行为模式(嗜好),进而可认定被告人有可能为此次被控行为的实施者。如果以此心理学为基础,必然得出具有相关性的结论。但是,以这样的相关性作为可采性的依据可能会导致错误的裁判,这显然是不公平的。因此,一般情况下,类似事实证据因与证明争执中的事实无关联性而被排除[6]。

(2)采纳相似事实证据有可能使裁判者产生偏见的危险。之所以要排除相似事实证据还可能是基于价值上的考察,因为如果采纳相似事实证据,先前的不当行为可能会让事实裁判者的注意力离开目前的指控罪行,而且从先前的不当行为中所产生的反感可能会引导裁判者形成对被告人的不良印象,进而朝着不利于被告人的方向解决。尽管案外的相似行为证据并不直接体现被告人的品格或行为模式,但是这些不端前科、不当的行为等却会给裁判者留下被告人品行恶劣的印象。那么在审理案件时,事实裁判者普遍会先入为主,从而有导致事实裁判者产生偏见的危险,不利于做出公平的判决。

(3)不利于程序公正的实现和被告人权利的保护。作为普通法系国家的一项重要的证据形式的相似事实证据,它体现了英美法系国家“宁可漏判,不可使无辜者受惩罚”的司法理念[5]。英国传统上是一个主张正当程序和人权保护的国家,在其证据发展史上形成了一系列证据规则来规范证据的使用,规范诉讼程序,从而实现对被告人权利的保护。英国普通法以判例为基础形成的相似事实证据规则也不例外。因此,原则上排除相似事实证据,是为了严格对正当程序的适用,更利于对被告人人权的维护。

2.相似事实证据允许被采纳所需要符合的条件

当然,相似事实证据也不是一概不具有可采性而统统排除,在英国普通法上以判例为基础还形成了一些排除的例外,即某些情形下并不排除相似事实证据,而允许采纳相似事实证据,当然这种对相似事实证据的采纳有着严格的要求。相似事实证据规则的可采性由以下几个标志性案例所确立。

(1)1894年的Markin案。1894年的Markin案,是普通法历史上首次采纳相似事实证据的案件。这一案件确立了相似事实证据的可采性情形:相似事实证据如果与某一特定的争议事项相关;或者是为了证明被控事实是故意的或偶然的;或者是为了反驳被告人可能提出的辩护意见等[4]。符合这种情形下的相似事实证据就可以被采纳。

(2)1915年的浴缸新娘案与1975年的Boardman案。1915年的浴缸新娘案,确立了相似事实证据可采性标准的大体框架;而1975年的Boardman案确立了相似事实证据应当与案件事实相关到惊人的相似性标准才能够采纳,并且这种相似性按照一般常识都不能将其归纳为巧合时,那么该相似事实证据可以作为证据呈给陪审团以使其合理地裁判被告人入罪[4]。相似事实证据可采性标准可以说达到其顶峰阶段。

(3)1991年的R v.P一案 。1991年的R v.P一案认为,案件情形不同,对事实要求达到的相似程度也不一致,所以需要具体案情具体分析[2]。但这也未完全摒弃Boardman案中确立的惊人相似性标准。在证明被告人是否为犯罪行为人时,仍需达到该标准;而对于认定被告人的意图、意外或者動机、目的等一些事实时不必达到惊人的相似性标准,只要与可能给事实裁判者造成的偏见相比,相似事实证据证明力要大就可采纳。相对于1975年的Boardman案,1991年的R v.P案实际上部分降低了相似事实证据的可采性判断标准。相似事实证据可采性标准从惊人的相似性标准的顶峰开始下滑。

上述几个典型案例反映了英国普通法相似事实证据规则可采性发展的基本脉络。

综上可知,英国普通法判例确立了完善的相似事实证据规则,这就是:相似事实证据原则上需要排除,不得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只有在符合相关条件的情况下,相似事实证据才可以采纳。但是,2003年《刑事审判法》之后,情况发生了改变。

(二)英国2003年《刑事审判法》中对相似事实证据规则的改革及其原因

普通法通过判例确立的相似事实证据规则虽然比较完善,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规则分散、不系统等;另外比较重视对被告人保护,却忽略了对被害人的平衡保护。2003年,英国《刑事审判法》以专章对不良品格证据和相似事实证据进行规定,是证据立法的一大进步。

1.有关相似事实证据规则主要的改革内容

(1)英国2003年的《刑事审判法》99条(1)废除了刑事诉讼中不良品格证据、相似事实证据可采性的普通法规则[7], 并以制定法的形式规定了刑事程序中不良品格证据、相似事实证据的可采性的制定法规则[7]。

(2)在英国2003年《刑事审判法》中,相似事实证据成为不良品格证据的一个下位概念,即品格证据分为良好品格证据和不良品格证据,相似事实证据被归属于不良品格证据。 由此可见,2003年英国《刑事审判法》在界定不良品格证据时,改变了传统的概念界分,将相似事实证据涵盖于不良品格证据之内。

英国2003年的《刑事审判法》98条规定,一个人不良行为的证据或者其不良行为倾向的证据构成了一个人的不良品格证据,这里的不良行为是指犯罪或其他应受谴责的行为。从立法者的本意来看,对不良品格证据应作最广义的理解,因此像定罪前科、未被指控的不当行为、不良行为或者不良行为倾向的证据等均为不良品格证据。因此其不良品格证据基本上涵盖了普通法上与之相关的边缘概念,包括相似事实证据。

(3)英国2003年的《刑事审判法》降低了相似事实证据的采纳标准,即相似事实证据只要与本案指控的罪行性质相同或类型相同,即可以作为证明被告人具有犯罪倾向的证据,不要求达到高度的相似性标准,即不再像普通法时期要求相似事实证据与被告人被指控的某些事实必须达到惊人的相似性。这种规则改变了早前普通法和制定法严格限制采纳相似事实证据的做法,实际上降低了可采性标准,要求法官采纳该证据时仅进行简单的、一般的相关性考量[8]。

除此之外,2003年的《刑事审判法》对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及其诉讼程序上规定更加细化,在此不一一枚举。

2.2003年刑事司法改革中相似事实证据规则变动的原因

相似事实证据规则的变动,反映了英国近年来的司法改革理念,也与各国刑事诉讼法发展的一般趋势相符合:即平衡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被害人,也就是说,在不降低对被告人保护的同时,提高对被害人和证人的权利保护水平,更好地实现司法公正。相似事实证据在允许采纳的情形下其可采性标准的降低,应当说顺应了这一改革的理念,避免了与查明事实相关的证据被错误地排除,并尽可能地赋予决定案件结果的人以相关的信息[9]。

(1)相似事实证据规则改革与英国司法改革的整体背景有关。在刑事诉讼程序中强调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保护,强调程序公正,是英美法系国家的司法传统,英国也不例外。但是,这种司法传统已经不能顺应当前英国社会与犯罪作斗争的现实需要,同时它也不能适应公众日益提高的加强对被害人等权利保护的要求。因此,近年来英国的司法改革提出了要重新调整刑事司法制度,使其朝着有利于被害人、证人以及广大的社会公众等方向进行调整,目的就是建立起更多的信任度和更强的可信性,使所有的人都能够享有公正。

(2)相似事实证据规则改革与英国司法改革的目标有关。英国司法改革的目标就是建设一个强大、安全的社会[9],核心就在于不断地打击犯罪并减少犯罪,维护社会公正。并且,还提出证据规则应当重新制定,以确保其能包含所有的能有助于他们做出一些公正判决的相关资料[14]。

二、美国类似事实证据规则的发展

美国的类似事实证据与英国的相似事实证据在内涵上基本一致,只是表达上的一些差异。在美国,刑事诉讼中的类似事实证据附属于品格证据[10]。这里的类似事实证据包括:犯罪、不法行为和其他行为的证据[3]。当前指控犯罪以外的其他不端行为证据或者未被指控的不当行为、先前的不当行为、具体行为证据、前科等,都可以归入类似事实证据里面。

(一)类似事实证据规则在普通法中的发展

在 1840年之前,美国对于未被指控的不当行为证据的处理路线为:未被指控的不当行为根据“非品格的理由”而具有关联性,能够证明被告人的有罪认知[11],这一证据一般会被接受。

然而,到了19世纪中期,这一路线开始在美国瓦解。美国的品格证据规则被表述为“有少数例外的一般排除规则”。即未被指控的不当行为证据一般情况下是要被排除的,只有在属于例外的情况下才不排除,才可以采纳,并开具了一个约定俗成的例外清单,这些例外包括:动机、意图、缺乏过错或意外、身份、总方案或计划。当时,人们把该例外理解成为是有着有限例外的排除性规则。

首先,原则上之所以要排除类似行为证据(如被告人先前的未被指控的行为等),是因为由被告人先前的未被指控的行为→推出被告人有坏的品质→ 推出被告人可能实施了所指控行为的罪行,从而形成“一次为贼,终身是贼” 的逻辑,这无论如何是说不通的,因而进行排除是符合公平正义要求的,这与英国早期法的理念是一致的。

其次,在例外的情况下,类似事实证据是不需要排除的,也就是说,類似事实证据是可以采纳的。然而类似事实证据只有在其“约定俗成”的例外清单之内才可以采纳,这个例外清单中的例外被认为是约定俗成的,即是有限的,因而被认为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因此,类似事实证据如果不属于例外清单中的例外就不具备可采性,而应当被排除。

但是,在美国诉伍兹案件中[11],关于例外的范围问题,开始形成了不同的观点,并经历了一个由“约定俗成”的有限例外清单到一个开放的例外体系的发展过程。

美国诉伍兹案件后,未被指控的不当行为的可采性在美国法中开始发生了变化,这个变化就是,主张例外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应当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主张认可一些新的例外。认为目前的例外清单不仅不全面而且也不详尽,主张超越这些例外清单而有一个更为一般的原则。也就是说,如果被告人先前的未被指控的行为与非品格理由(或者品格以外的其他目的)具有逻辑上的相关性,虽然不在例外清单之内,也具有可采性。

(二)美国1975年《联邦证据规则》的规定

美国《联邦证据规则》自1975年制定后,正式确立了这个开放的例外系统。从美国《联邦证据规则》第四章相关性及其限制可以反映出来:该章共记15条(从401条至415条),其中,404条规定了品性证据的可采性问题,404(a)对这种一般性的禁止规则做了规定,404(b)规定了关于犯罪、不法行为和其他行为的证据。

404(b)规定:关于犯罪、不法行为和其他行为的证据,不可采纳来证明某人的品性,以表明该人在特定场合的行为与该品性具有一致性。但是这一证据可以用来证明动机、机会、意图、准备、计划、知识、身份、无错误或者无意外事件[3]。其中,“例如”(such as)一词表明,这些列举并非是穷尽性的,具体行为证据可以为任何非品性目的而采纳[3]。由此可以看出,美国《联邦证据规则》中的例外是开放性的。

综上,美国并不完全禁止采纳类似行为证据,而是限制引入这些证据的使用。这体现了美国在保障被告人公正审判权方面的诉讼理念。因此,美国原则上排除类似事实证据的适用,应当说这与英国早期法的司法理念是一致的。但是,随着英国近年来司法改革的进行,尤其在2003年《刑事审判法》实行后,关于相似事实证据规则发生了一些变化,特别是相似事实证据规则降低了采纳的标准,放宽了适用的条件。实际上,美国1975年的《联邦证据规则》所确立的这种开放的例外与英国2003年《刑事审判法》改革后的相似事实证据规则一样发挥着异曲同工的作用。

三、相似事实证据规则的中国适用性分析

在我国证据法学理论上,多数学者一般将相似事实证据归属于品格证据之下,因此并没有对品格证据进行进一步的细分。

(一)相似事实证据在我国的适用现状

1.现行立法的规定

关联性规则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并未明确规定,但是在有关的司法解释中,关联性规则的精神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体现。而司法实践中,实际上也已经在运用关联性规则来审查核实证据,并且我国理论界也早已达成对于关联性认识的共识。

当然,由于我国立法未明确规定关联性规则,也就没有与证据的关联性有关的具体规则,如品格证据规则、类似事实证据规则等的法律规定[12]。

2.司法实践中存在着对相似事实证据的认可和运用

实际上,学者对这些规则是认可的,司法实践中对这类证据的运用在我国具体的诉讼活动中也有所体现。例如,在起诉环节,在移送法院的起诉书中经常列举与定罪无关的有关被告人的前科和曾受处罚的历史;在庭审环节,由于我国不存在证据可采性规则这一基础性规则,几乎是所有的证据材料都是可以直接以法律规定的证据形式进入到法庭审理程序,这其中当然包括被告人过去的不良行为或犯罪行为。这必然导致审判法官比较容易地接触到记载被告人不良记录的刑事相似事实证据,进而形成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不利偏见,容易导致司法机关不公正的审判,影响案件客观、公正的发现和认定。

由上可知,在我国,一方面存在着对相似事实证据滥用的情况,另一方面却缺乏对该类证据的规范,并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同时,在某些情况下,我们也不能否认相似事实证据有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其在认定案件某些事实方面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该形式的证据的适用做出一定的规范和限制。

(二)对英美法系国家相似事实证据规则的借鉴

纵观两大法系相似事实证据规则(类似事实证据规则)的规定可以看出,英国的相似事实证据的使用最初是比较严格的,需要符合使用的情形,需要达到惊人的相似性或高度的证明性标准等才能得到适用。但是《2003年刑事审判法》出台以后,相似事实证据规则的适用放宽了,特别是在可采性的标准方面降低了,取消了惊人的相似性标准,只要求相似事实证据具有相关性即具有可采性。这一改革反映了英国近年来的司法改革理念,也与各国刑事诉讼法发展的一般趋势相符合。

美国在相似事实证据规则方面采纳的应该属于排除加例外的方式,但是其传统的例外与现代的例外在范围方面却有着很大的不同。如前所述,美国传统上采取的是一个有着限制的例外,相似事实证据只有在属于其例外清单中的例外时才是可以采纳的;但是1975年美国《联邦证据规则》最终所规定的例外是一个开放的系统[3]。这与相似事实证据本身在实现正义、揭示案件事实真相所具有的作用是分不开的,也与美国致力于追求公共利益的司法体系密切相关,迎合了各国刑事诉讼法发展的一般趋势。

面对各国刑事诉讼发展的一般趋势及其相似事实证据规则的相应变化,我国刑事诉讼法对这一类型的证据应当加强研究并进行规范。我国目前立法虽没有规定相关性规则,也没有与其相关的具体的相似事实证据规则,但对于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却是需要得到规范的。因此,笔者认为,对类似事实证据一方面应对其进行规范,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其作用的发挥。可以借鉴美国的模式,在我国确立一个原则加例外的模式,并且这里的例外应当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首先,之所以要确立原则上排除相似事实证据的规定,理由是同样的,即不能够用被告人的相类似行为(如先前未被指控的不当行为)→被告人具有不良品格→被告人实施了当前被指控的行为。这样做的目的可以达到防止形成对被告人形成不利的偏见而导致不公正的审判。因为,如果不排除,人们似乎有理由相信,审判法官是根据上述相似事实证据直接得出了最终判决,而不是依据相关证据来支持其事实认定[13]。

其次,在例外的情况下,当相似事实证据(如先前未被指控的不当行为)与品格以外的其他目的,如意外、动机、目的等具有相关性,即与非品格的理由具有相关性时,且其证明价值大于所产生的偏见或危险时,则相似事实证据可以被采纳用于单纯证明意外、动机、目的等非品格理由。因为类似事实证据有时具有较高的证明力,将它排除就等于无视常识,因为它所产生的这种关联很难说仅仅是一个巧合;而且如果其产生的证明力大于产生的偏见,排除它可能不利于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况且,在实践运用的过程中,被告人以前的类似行为(如定罪的信息或其他不良行为等等的相关信息)应当告知相关裁判人员,使其能了解更多的案件信息,避免错误地排除那些与追求真实有关的证据,导致不利于对案件事实的认定。

四、结语

相似事实证据规则在英国和美国经历了不同的发展轨迹,但是总体的发展趋势存在着共性:这就是从传统上相似事实证据规则的严格适用到逐步宽松的适用。这一变化与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与被害人的平衡保护的趋势是相一致的。尽管我国刑事证据规则的发展在逐步完善,但是关于相似事实证据规则方面还较少涉及。笔者认为,我国证据立法在借鉴英美法系相似事实证据规则的过程中应确立一个原则加例外(开放的例外)的模式。这一模式的选择首先是与我国的现实国情相适应的。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在从社會本位转向个人本位的发展过程中开始加强了对被告人权利的保护;而原则上排除相似事实证据,更有利于事实裁判者不带偏见地做出一个公正的判决,有利于程序公正和被告人权利的保护;其次也兼顾了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与被害人的平衡保护这一刑事诉讼的整体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Oxford Dictionary of Law, 4th edition edited by Elizabeth A.Marti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p.433.

[2]蔡杰,汪键.英国相似事实证据规则简介[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5,(1):120-126.

[3]王进喜.《美国联邦证据规则》(2011年)重塑版新解[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79-84.

[4]Edward Philips, Briefcase on the Law of Evidence,2nde’dition[M].影印版.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147-151.

[5]齐树洁.英国证据法新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212-234.

[6]沈达明.英美证据法[M].北京:中信出版社,1996:90.

[7]刘宇平.论英国刑事诉讼中的品格证据规则[J].贵州大学学报,2006,(3):48-53.

[8]孙长永,等.英国2003年《刑事审判法》及其释义[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96.

[9]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所有人的正义[G]//英国司法改革报告.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81,1,85.

[10]蔡巍.美国联邦品格证据规则及其诉讼理念[J].法学杂志,2007,(3):66-68.

[11][美]理察德·伦伯特.证据故事[M].魏晓娜,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44.

[12]陈光中.证据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3:239.

[13][美]米尔吉安·R·达马斯卡.比较法视野中的证据制度[M].吴宏耀,魏晓娜,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296.

The Development,Comparison and Use for Reference to the Rule on

Similar Fact Evidence in Common Law System Countries

ZHU Yuling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Law,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dong, Qingdao266510,China)

Key words: the rule on similar fact evidence;the similar fact evidence elimination;adoption

责任编辑:刘玉邦

作者:朱玉玲

上一篇:高校财务战略管理论文下一篇:生命化音乐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