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教学下的宪法学论文

2022-04-26

编者按新中国基础教育发展到今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一些新的问题也突出出来:学生理想信念淡薄,课业负担过重,体质下降,……因为这些问题长时间没能得到真正解决,一些怀有热切期待的人们开始信心不足,甚至怀疑我们道路的正确性。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启发式教学下的宪法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启发式教学下的宪法学论文 篇1:

宪法学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一、传统宪法学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1、就宪法论宪法

宪法学的学习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培养学生的宪政理念,认识人民和国家之间的关系,树立民主法治意识,学会用法律的方法思考问题,把握一国的宪政精神。传统宪法教学偏重对宪法和宪法学形式内容的介绍,就宪法论宪法,就宪法学宪法,少了对学生在领会其中的精神和宗旨方面的点拨。学生往往学会了具体的知识点。但不知其中的内涵,了解了宪法的规范,但不懂其宪政思想,“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宪法教学的目的只完成了表面。

2、重理论轻实践

宪法学中有很多概念、原理、原则、价值等理论问题,这些问题的掌握对宪法的学习很重要,因而传统的宪法教学在方法上重理论轻实践,老师在课堂上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教条式的、照本宣科式的上课方式相对较多,而不重视对宪法的概念、原理、原则、价值等理论在实践生活中的体现和所起作用的介绍和探讨。学生往往认为宪法高高在上,距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一般情况下是用不上的。这样不但在教学内容上有些误导,而且在教学方法上也很难提起学生的兴趣,没有兴趣就会觉得枯燥,老师上课也就提不起兴致,影响了教学效果。

3、重“政治”轻“法律”

有些老师运用政治课的教学方法上宪法课,使宪法课听起来像政治课,角色和角度把握欠妥,教学效果欠佳。因为宪法学的很多知识点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因而在学生原先的政治课程中和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时已经从政治层面作了介绍,从内容上来说学生大多都已熟悉。但是要注意到的是,宪法虽然带有政治色彩,但更重要的是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宪法学课程是一门非常重要的法学课程,而不是政治学课程,一定要运用法律人的思维模式,以法律来看待它。如果像讲政治一样讲宪法,对法科学生的教学就很难达到教学目标。

4、重教授轻讨论

教师讲授,学生接受:教师主动,学生被动——单一的教学方式是宪法学传统教学存在的又一问题。单调的内容、枯燥的讲解,缺乏讨论和互动,被动接受知识扼杀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不但课堂气氛沉重,而且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消化,教学效果不理想。重教授轻讨论的教学方式也是宪法学教学需要改善的一个方面。

二、宪法学教学方法改革措施

笔者在宪法学教学的实践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传统宪法学课程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尝试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对传统教学方法加以改革,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1、通过启发式教学,重视学生宪政意识和法律思维基本技能的培养

在宪法学课程的学习中,民主法治意识、宪政意识和法律思维的基本技能非常重要。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指定课外阅读参考书,学生对辅助教学参考书的阅读不但扩展了其知识面,而且可以逐渐养成法律人的思维模式。课堂上,对于学生熟悉的某些知识点从法律问题的角度进行引导,让学生意识到宪法也是法,而且是国家根本大法,意识到宪法学是法学的重要分支,应当运用法律方法去研究和分析。宪法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应当贯穿在整个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2、通过实例和案例教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宪法学具有相当的实践性,单纯的理论知识无法满足宪法学教学的需要。教学中引入实例和案例,让学生从身边事中领会宪法的精神,对学生宪法学的学习非常有帮助。比如通常在上宪法学的第一堂课时,我会从身边的事例中引出宪法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国内外著名案例的分析讨论,将宪法学理论融会贯通,方便学生理解。虽然我国的宪法审查制度尚不完善,但随着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对实践中的很多事例开始用宪法原理思考,并出现了宪法意义上的案例,这对宪法学教学过程中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提供了很好的范例,不但改善了教学效果,而且引起了学生的思考,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

3、通过多样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学习自主性

宪法学每章的内容都自成体系,各具特点,涉及到不同的知识领域。可以根据每一章节的不同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不但可以活泼课堂教学,而且教学效果更好。比如,在讲到宪法监督的内容时,运用案例教学法,通过著名案例的讲解让学生分析司法监督模式的产生,启发学生思考:在讲到公民权利时,采取讨论教学方式,结合高考的一系列问题,通过学生们都经历过的这一阶段发生的实例,将学生分组讨论不同的问题,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对于学生相对熟悉的某些问题,通过做论文、写作业等方式,让学生从宪政角度谈出自己的看法。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但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知识涉猎应当广泛,应当注意引导学生带着疑问去学习。

4、通过多媒体授课,多方面展示宪法学课程的风采

宪法学的授课形式上,可采用多媒体授课,将文字、图画和视频结合起来,学生可以全方位立体化学习宪法学课程。比如讲到宪法历史、精神文明等内容时,可以通过图片结合文字进行介绍:讲到我国的宪政运动时,可以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宪政历史:讲到公民权利时,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意识到权利保障的重要性。除此而外,下课后老师和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络联系,随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多媒体授课形式使宪法学教学不再单调,而是变得丰富多彩,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在宪法学教学活动中不但要强调掌握宪法学内容方面的知识点,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作为一个法律人应具有的素质。灵活多样的宪法学教学方法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利于学生轻松接受知识,改善教学效果,达到宪法学教学的理想目的。

作者:卞 辉

启发式教学下的宪法学论文 篇2:

道路自信:新中国基础教育为什么能

编者按 新中国基础教育发展到今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一些新的问题也突出出来:学生理想信念淡薄,课业负担过重,体质下降,……因为这些问题长时间没能得到真正解决,一些怀有热切期待的人们开始信心不足,甚至怀疑我们道路的正确性。

在国庆65周年之际,我们刊登一位新中国基础教育亲历者的文章,希望能为读者澄清迷惑,传递更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齐心将之转化为攻坚克难的努力,把我们共同热爱的基础教育推向前进。

在最近出版的《道路自信:中国为什么能》一书中,作者马雅通过与十五位专家学者的对话,在经济、政治、军事、外交等诸多领域,用事实和分析告诉读者:六十多年来中国究竟经历了什么,创造了什么,收获了什么,中国人民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以自己的方式,从与别国不同的起点出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一步步地向世界文明的制高点前进,这条路中国走对了。读后启发我思考:中国教育是否能够得出同样的结论?我认为,新中国基础教育六十多年的光辉历程完全可以作出响亮地回答。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掀开了中国教育发展的新篇章。六十多年来,新中国的基础教育取得了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已经走进世界前列。以普及小学和初中义务教育的进程为例,我国学龄儿童入学率从1949年的20%左右,提高到1978年的94%,到2000年,我国学龄儿童的入学率达到99.54%,实现了全国普及小学教育;初中生入学率从1949年的6%左右,提高到2000年的88.6%,到2008年,初中生入学率也已达到98.5%,基本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而日本普及小学教育用了70年,美国用了100年,单从普及所用的时间比较,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比日本和美国普及速度要快很多。中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神奇速度以及相关工作经验得到国际社会肯定,近三十年来,联合国有关组织曾多次向全世界推广。新中国为推进世界教育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已被载入世界教育发展史册。

新中国基础教育的成就除了表现在数量和速度上,还表现在教育质量的提高上。六十多年来,教育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各条战线不断涌现出来的英雄模范人物、各类专家,大多是我国的中小学自己培养出来的。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中学生参加国际奥林匹克比赛频频获得大奖,显示了新中国基础教育培养精英人才的巨大潜力。2009年和2013年,上海学生参加PISA测试在数学、阅读、科学三大领域的成绩均居世界第一,在国际上引发了巨大反响。美国总统奥巴马有一次在发表国情咨文时,特别提到中国的教育:“中国教育及科技领域潜力巨大,美国应把中国当作榜样。”英国教育大臣在今年4月曾亲自带领英国官员和教育专家到北京、上海等地考察中国教育,热情称赞我国的中小学办得好,质量高,说中国的经验值得英国学习借鉴。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只用了短短一个甲子时光,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低于4%的教育经费,支撑起占世界20%人口的教育,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础教育,逐步把一个教育大国变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教育强国。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密切相关。

一、躲中华教育文化传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持“古为今用”是我国基础教育形成中国特色的文化渊源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中国现代教育受固有文化传统的影响深远。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以他为代表的中国教育文化,是人类智慧园中的瑰宝。孔子在教育上的论述和实践,都是教育史上光辉的典范。他的学说不仅影响了中国几千年,如今随着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建立,也正在影响着世界教育。孔子提倡的“有教无类”“教学相长”和“因材施教”等著名的教育箴言至今仍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孔子也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举一反三”等,对现在的教和学仍具有指导意义。

当代许多教育理念和方法如“立德树人”“启发式教学法”和数学教学中的“变式教学”等都可以到孔子的教育思想里追寻渊源。例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的正是独立思考,深刻地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

中国古代教育文化中,还有许多重要的论述,如文学家韩愈的《师说》提到教师的责任是“传道、授业、解惑”;儒家文化主张的“立德、立功、立言”至今仍被认可,“熟能生巧”在民间的广泛流传已影响到如今的日常教育。几十年来我们不断研究如何“与时俱进”地解读从孔夫子开始的儒家传统学说和民间流传的教育谚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实践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发扬光大中国文化教育传统是使新中国基础教育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重要原因。

二、学习外国先进教育,“兼容并包”“中西合璧”“洋为中用”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开放、走向现代化的重要经验

中国从私塾到办“洋学堂”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辛亥革命以来,中国教育学习西方,开始先学日本,继之崇尚欧美,包括欧洲的赫尔巴特教育学说以及美国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理念。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又曾全面学习苏联凯洛夫教育理论,后来在实践中纠正了学习中出现的一些错误倾向,认识到中国教育必须走自己的路。实行改革开放之后,更是全方位地引进和学习欧美的教育理念。可以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既具有自身悠久的教育文化积淀,又能全方位地从国外教育中吸取营养。正如习近平同志说的那样,中国是一个学习大国,永远虚心学习外国的经验。刘佛年教授曾讲过这样的观点:教育无非是两种。一种是讲授式,教师以高水平、启发式的讲解,让学生容易接受。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夸美纽斯和苏联的凯洛夫。另一种是生活式,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主动地获得知识。代表人物是杜威。两者各有长短,不能走极端。

事实上,中国教育既没有完全照搬赫尔巴特——凯洛夫的讲授式教育观,也没有全面实行杜威的教育理论。有时强调在教师的主导下系统地学习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反复强调废止“注入式”,提倡“启发式”,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时倡导教育“以儿童的发展为本”,推广“活动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总之,新中国基础教育六十多年来在吸收世界优秀教育成果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兼容并包地与本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使中国教育的特色更加鲜明,教育的改革开放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生动局面,为实现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不断创造出新鲜经验。

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引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新中国基础教育走进世界前列的根本原因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新中国基础教育的鲜明特点。解放初,党和政府就明确指出:新中国的文化教育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那段时期我们改造旧教育,建设新教育,竭尽全力向工农开门,使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劳动人民及其子女获得了受教育的权利。在解决了“教育为谁服务”这个根本问题之后,党和政府把办好每一所学校、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摆上议事日程,着手制定新中国的教育方针,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教育的培养目标。

毛泽东同志在1957年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明确指出了我国教育的性质、方向、培养目标。这个方针后来虽在文字上经过几次修改,但基本精神没变,并在实践中一以贯之、与时俱进。它在建立崭新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促进新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始终起着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也为今后几十年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解放初期,国家的经济基础还比较薄弱,对教育的支撑受到了国情和国力的牵制。当时中小学还不能满足适龄儿童的入学需求,只能充分挖掘潜力,采用“两部制”“三班两教室”“两条腿走路”等措施解决入学难题。随着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提高,教育投入逐年增加,我国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教育事业得到国家更强有力的支撑。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中小学教师队伍不断壮大,人数增长幅度很大。按2007年统计,普通中学的专任教师达491.61万人,比1949年的6.66万人增长了近73倍;小学专任教师561.26万人,比1949年的83.6万人增长了近7倍。党和政府一贯十分重视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的师德修养和专业水平,取得了惊人的效果。以教师的学历水平为例,1953年小学教师中,具有中师、高中毕业以上学历的只占13.5%,至2007年已提高到99.1%;初中教师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从解放初只占5%,至2007年已提高到97.2%;高中教师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已占89.3%,已初步建立了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且充满活力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包括教育行政和教育科研的队伍),并形成了规模庞大而又相对完整、结构严密的教师培养和教育培训的网络系统。

长期以来,党和国家把“尊师重教”作为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不断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1978年以来,全国已评选出两万余名特级教师和全国优秀教师,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涌现出一大批我们自己的教育家。他们的先进教育思想和人格魅力,形成了强大的精神力量,这是促使新中国基础教育人才辈出的重要原因。

新中国成立以来,基础教育紧跟国家经济建设的步伐,始终坚持行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虽经历了一次次挫折、震荡,但无论怎样跌宕起伏,都未构成对社会主义方向的否认。根本原因是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分不开的。

长期以来,我们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教育战线广大党员、教师,正确认识和掌握教育的本质和中国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基础教育的根本价值是育人。但是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主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要培养怎样的人,怎样培养这样的人,我们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找到了正确的结论,那就是已被列入国家宪法的教育方针,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教育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结晶,它经过60多年的实践检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使新中国基础教育不断取得成功经验和辉煌成就。党的教育方针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灵魂和灯塔。

对教育本质和功能的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一直没有停止过思考,改革开放以来进行过多次讨论。如20世纪80年代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德育目标的讨论,90年代中后期对素质教育的讨论以及21世纪初关于新课程、教材改革的讨论。通过这些讨论,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教育的两大功能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不能把“为儿童的未来”和“为国家的未来”割裂开来。教育要为儿童的个性发展、健康成长打好基础,但也是为民族复兴、国家兴旺培养人才,这在世界上所有国家都是一样的。不能把学生个体和国家、民族的利益对立起来,当然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可以有所侧重,这要由所在国家政治、经济制度和当时的国情决定。我们是穷国办大教育,改革开放前30年,限于国家的经济实力,贯彻“以人为本”侧重于为工农子女服务,对全体学生没有做到尽善尽美。在这段时期,党中央强调“教育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是从当时的实际出发的。经过1978年后30多年的努力,我国的国民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现今教育投入比30年前增加了150倍以上。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党中央更加强调发展教育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公平”的方针,也是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出发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新中国教育发展的历史不可割裂,今天的中国教育之所以能够融入世界潮流,既与邓小平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引领改革开放道路有关,也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制度框架打下坚实基础有关。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先后成为新中国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改革创新是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指导下,坚持独立自主地发展中国教育的基本经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是教育实践的试金石,事实已经证明教育领域的一切成绩的取得,在于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一切错误的发生,在于违背了马克思主义,脱离了中国的实际。教育领域在1958年教育革命和“文化大革命,,期间发生的严重失误,都是在党的领导下,通过拨乱反正,重新回到马克思主义正道上来的。

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错误思想时有反复。由于种种原因,“应试教育”阴魂至今不散。

“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做法造成中小学生理想信念淡薄、课业负担过重、体质下降等诸多问题长期得不到真正解决,引起人们对国内基础教育信心不足,甚至有人还断言中国教育已病入膏肓,非下猛药不可。一些教育专家、学者盲目推崇西方教育,迷信外国教育理论,在教育实践中渲染“个性化”。曲解“国际化”,教育界内部对道路、制度和方向,存在思想认识上的不一致,有人还在怀疑我们所走的路是否正确。其主要原因是这些年来急功近利、学风浮躁,党的教育方针遭到了弱化、淡化,归根结底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缺失所造成的。所以,我们“首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领会“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形势下坚持科学指导思想和正确前进方向,才能带领人民走对路,才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

中国教育,今后的路在何方?我认为答案已经非常明确。现在关键是增强全体教育工作者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发扬“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面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与时俱进地开拓好、发展好这条既定道路。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坚韧不拔,团结一致向前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一定会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成为世界上最优质的教育之一。

责任编辑 冀晓萍

作者:周继光

启发式教学下的宪法学论文 篇3:

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政治观调查分析及研究

摘 要:随着高校中外合作办学规模的日益扩大,合作办学的教育环境、条件和手段都呈现出复杂化、多样化、开放性的特点,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面临着国内、国外各种思潮的冲击,合作办学下的学生的政治观复杂,政治立场不坚定,政治理论不扎实。在此背景下,对中外合作办学的大学生政治观研究显得十分必要。基于系统的问卷调查,本文对合作办学大学生群体的政治观进行剖析,尝试找出大学生政治观形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通过相应的政治观教育对策,对于合作办学的教学质量和学生正确的政治观形成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合作办学 ;政治观 ;现状;对策

一、合作办学大学生政治观基本现状

(一)大学生政治观总体积极

1. 政治立场坚定,政治观点正确

调查结果显示,中外合作办学的大学生群体呈现出基本政治观点正确,政治立场坚定的特点。时值“两会”期间,谈到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工作及其走向时,84.60%的受调查学生表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前景一片光明,对此充满了信心;在谈到“一路一带”规划问题,93.29%的被调查大学生认为“一路一带”规划可以让中国与沿线各国合作共赢,共建繁荣。合作办学条件下的大学生出生、成长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时期,真切享受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美好果实。此外,处于合作办学环境下的他们对于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合作项目更是充满了兴趣与热情。正是基于以上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他们内心更加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走社会主义道路充满信心,对实现“中国梦”抱有十足信心等特征。

2. 政治责任感高,政治使命感强

调查显示,95.66%的受访学生表示希望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谈到入党动机时,80.23%的受访者表示入党动机是为了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或是受到身边的优秀共产党员的感染。在谈及“是否愿意当‘海归’”的问题时,有69.35%的学生表示希望在境外接受良好的教育后,回国进行工作。在谈及“如何看待‘中国威胁论’这一不正确言论时”,作为面临即将走出国门或部分曾在国外接受教育的大学生,88.67%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也是祖国的小小影子,希望以自己勤勉、踏实的形象改变其他国家对我国的错误的论调。合作办学下的学生面临复杂的国际环境,强烈的政治使命使得他们自身主动寻求进步和发展。对于祖国和民族所面临的挑战和威胁,他们更能感同身受,以自身行动保护和捍卫祖国的威望。

3. 政治敏锐度强,政治参与性高

调查显示,大学生群体通过网上浏览、电视新闻、参与朋友讨论、读书阅报和其他渠道关注时政新闻的比例分别为50.68%、22.52%、15.54%、9.68%和1.58%。在问及通过何种途径能进行自身政治观培养时, 37.68%的被调查者表示学校社团政治观教育活动受到启发,28.41%的大学生表示通过相关课程的开设培养自己参与政治活动的热情;有25.51%表示在学校开办讲座中受益匪浅,同时还有8.40%的学生认为开展班会讨论也是提高参与热情的有效途径。

(二)大学生政治观存在的问题

1. 基本政治理论薄弱

调查结果显示,33.55%的合作办学的学生表示在思政课堂上存在“逃课现象”。对于逃课原因,他们大多认为思政教育仅是形式,学习政治基本理论用途不大。许多受访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所包含的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唯物辩证法概念含糊不清,而在关于中国近代史,他们对于中共共产党艰苦卓越的奋斗历程更是不了解,甚至相信网络上不实的谣传。合作办学的学生相较于普通在校大学生学习压力更大,因此基本政治理论薄弱现象更为明显。

2. 政治目的急功近利

调查发现,25.38%的受访学生表示,入党动机是为了能够在就业、升学中得到一些好处,为自身发展增添优势。26.61%的受访学生表示,出于公务员岗位的福利的向往等动机,考虑在接受完境外教育后,回国加入 “考公”一族。在大学生群体中,这种以功利作为参与政治活动、进行政治评价的指标的现象有着萌芽的趋势。这种功利化的诉求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而如果这种评价体系一旦得到一个群体的认可,流行开来的话是十分危险的。

3. 政治选择非理性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在今年来我国于领土纷争的问题上,40.20%的被调查者持有“是可忍孰不可忍,希望开战”的态度。虽然大学生对于捍卫祖国领土完整抱有坚定的信念,但是在对待类似的国际争端问题,盲目支持“以暴制暴”的做法,甚至采取过激行为都是非理性的。此外,政治选择的非理性还体现为盲目性,有12.19%的大学生表示入党是处于追随大众选择,处于跟风心理。这种盲目心理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纠正的话,会埋下严重的隐患。

二、合作办学大学生政治观问题成因

(一)合作办学思政教育的特殊性

和普通高校大学生相比,合作办学的生源明显层次不齐。由此带来的合作办学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合作办学的专业有限,主要为发电厂技术、酒店管理和语言教育等常见的专业。因此,学生的专业局限性明显。(2)生源质量不一。合作办学项目跨度大,范围广,导致了生源质量不一的局面。(3)合作办学学生特长突出,知识面较广,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社会能力强,与此同时,带来的复杂甚至错位的价值观也必须引起重视。(4)合作办学的学生对西方价值观、世界观呈现出倾斜的趋势,忽视了传统的价值观。这些心理特点、环境因素给中外合作办学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传统思政教学工作从未遇到的难题。

(二)合作办学学生环境的复杂性

网络的渗透性促使许多大学生对网络产生依赖性,因此无法从区分网络生活和真实生活的区别,甚至将网络规则奉为真理。而一些别有用心的“分裂分子”更是利用网络将含有恐怖主义、煽动性质的信息传递给大学生。

而合作办学的学生所处的环境更为复杂。除了普通大学生所面临的网络信息的“井喷”,可以预见的是,他们还将身处境外,生活在不同的政治体系下,面临各种思潮的冲击。大多数学生在后期的境外学习阶段,由于语言和环境的生疏,除专业课程的课堂学习外,大多依靠网络完成课程学习。此外,相较于普通在校大学生,他们也面临复杂的国际形势,接触到不同信仰、不同种族的人,而据以往新闻报道,境外一些恐怖组织正是通过蒙骗的手段对青年进行洗脑。

三、针对大学生政治观教育存在问题所提出的对策

(一)树立政治观培养的重要性

在高校进行合作办学的项目过程中,首先便要认识到对学生政治观培养的重要性。合作办学组织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态度对大学生政治观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提高大学生政治素养必须从源头上做起。这就要求合作办学组织在管理思政教师队伍、制定学生培养计划、跟踪思政教学质量的各个环节上都要严格把关。

在思政教师队伍管理上,应加强对思政教师的专业考察管理,有条件的合作办学机构可以成立相应的思政教学研究团队;在学生培养计划制定上,要更加注重政治素养在全部培养内容的比重,构建学生全面发展的平台,并建立全面、科学的评价体系;在思政教学质量跟踪上,注重政治理论教学方法的科学性,着重引导和启发式教学,改变灌输式教育模式,引导学生形成自主思考、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注重政治观教育的特色性

相对于其他培养模式下的学生而言,合作办学机构在政治观教育过程中应更加突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国特色”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中,如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方面,突出“爱国主义”教育和遵循宪法精神的中国法律体系意识;在中国近现代史的教学工作中,加强对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推翻旧社会压迫,赢取发展新局面的深刻解读;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讲解的过程中,应注重马克思主义精神内核的准确讲解,将其与中国发展的各个阶段事情结合起来,突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制度科学性和优越性;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的剖析过程中,做到与时俱进,深入分析党的十八大后提出的“中国梦”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培养;在形势与政策分析时,应教会学生辨证的看待资本主义发展现象,教会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三)体现政治观教育的实践性

内化认知与外化实践是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关系。无论何种办学形式,政治观教育的最终落脚点都是外化实践。马克思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和各种形式的思政讲座是十分有效的渠道。通过适当组织学生参与政治教育活动实践,在实践中将呆板的理论知识变得更加生动真实,对学生正确、坚定的政治观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各种实践活动也会对大学生政治观的形成产生良好的反馈,在政治观形成过程中,及时改正不足,总结经验。

合作办学条件下,大学生政治观教育是个复杂且系统的工程,对于高校培养具有坚定政治立场的国际型人才有着深远的意义。随着中外合作办学高校或项目规模的扩大,借助这一国际化的教育平台培养中国学生称为具有良好的思政政治教育水平的人才是合作办学所面临的必然选择。正确认识和把握合作办学下的大学生群体政治观的现状和特征,积极纠正和解决大学生政治观形成过程中的偏差和问题,是高校完成其最终教育目的根本保证。合作办学下的政治观教育,培养具有政治立场坚定、政治立场正确、政治认知科学、政治情感理性的合格大学生,使之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实现“中国梦”“个人梦”的优秀大学生。

参考文献:

[1]何华玲,严瑶婷. 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与转型[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86-89.

[2]冯跃飞,柳萍.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思政课程调查研究[J]. 高教学刊,2016,04:38-39+41.

[3]徐徐.“中国梦”背景下当代青年大学生理想信仰培育路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7).

[4]骆郁廷,史姗姗.中国梦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课题[J].思想教育研究,2013,(9).

作者:冯跃飞 柳萍

上一篇:网络计算发展软件技术论文下一篇: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