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教学平行发展研究论文

2022-04-26

[摘要]通过对社会经济转型背景下广西地方高等学校目前状况的分析,发现影响广西地方高校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进而提出如下提升广西地方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对策:加大资金投入,增强办学实力;培育区域特色,服务地方经济;增强民族特色,调整专业结构;合理定位学科发展方向,重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双语教学平行发展研究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双语教学平行发展研究论文 篇1:

混合式教学在中医药院校食品专业中的改革和实践

[摘 要] 混合式教学是课堂教学与线上教学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而目前部分高校混合式教学仍属于多媒体教学。混合式教学必须进行多方面、多层次因地制宜的改革,才能适应国内高校的教学环境及管理制度,取得预期的授课效果;完善与混合式教学相匹配的真实评价系统,丰富与混合式教学相融合的思想政治教学内容,提升与混合式教学相适应的师生教学理念是混合式教学改革和实践的着力点。南京中医药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全面发展和完善混合式教学,学校新建设的多媒体教室及网络教学综合平台,为混合式教学提供了核心的硬件技术支持;专业课教师不断完善的真实评价系统及课程思政内容为混合式教学提供了内在驱动力。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课程思政;食品安全

[基金项目] 2018年度江苏省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建设工程培育点项目“南京中医药大学与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共建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教育”

[作者简介] 李建萍(1989—),女,江苏苏州人,博士,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药食两用及中药药理研究。

混合式教学是课堂教学与线上教学各部分元素任意组合及任意权重的混合,实施混合式教学要将课堂教学及线上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有效、高效地组织在一起。自2000年开始,混合式教学在国内各高校快速发展,但目前部分高校的混合式教学仍属于多媒体教学[1]。推动全面系统的混合式教学改革,仍有待完善教学环境及教学管理制度,提升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及教学设计能力,以及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及参与意识[2]。

南京中医药大学与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共建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于2018年被确定为江苏省第三批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建设工程培育点[3]。该专业在共建过程中进行了多方面、多层次因地制宜的改革,使得澳方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能顺利实施并取得预期授课效果,此外,专业核心课程的混合式教学也为本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提供了示范。全面实施混合式教学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在南京中医药大学熟悉并适应了这种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自由与监督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后,在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最后一年学习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就会大大降低。基于本专业近年推进的多方面改革举措,本文将真实评价系统、课程思政建设,以及师生教学理念三方面的实践总结如下。

一、完善与混合式教学相匹配的真实评价系统

真实评价是一种课程评价形式,要求学生执行真实世界的任务,展示对所学关键知识和技能的有效应用。真实评价与传统评价的核心理念一致,即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有生产力的公民。但是,传统评价的实践理念为:一是要成为有生产力的公民,个人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二是学校必须教授这些知识和技能;三是为了确定教授是否成功,学校必须对学生进行测试,判断学生是否获得了知识和技能。而真实评价的实践理念与传统评价不同:首先,要成为有生产力的公民,个人必须能够在真实世界执行有意义的任务;其次,学校必须帮助学生熟练地应对他们毕业时将面对的任务;最后,为了确定是否成功,学校必须要求学生执行有意义的任务,复制真实世界的挑战,判断学生是否具备完成任务的知识和技能。真实评价则是通过提高学生的课程参与度,积极影响学生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所付出的努力,以改善学生对整体学习体验的满意度。真实评价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未来职业生涯所需的技能,包括沟通技巧、合作技巧、批判性思维、自我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4]。

混合式教学是課堂教学及线上教学的混合,必须匹配真实评价系统,才能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多维、客观地真实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反过来促进混合式教学的实施。南京中医药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核心课程均构建了与混合式教学模式相匹配的真实评价系统,以“科学技术与交流”课程为例,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表达及科技报告写作的能力,最终的评价模块包括课堂教学中头脑风暴和讨论课的参与度,线上教学中学习课件和视频的阅读完成度,单元测试成绩、英语演讲成绩、科技报告成绩,以及闭卷考试成绩。并且,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英语演讲和科技报告的过程中,评价学生有效沟通及团队合作的能力。真实评价系统的构建显著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多层次锻炼了学生的沟通和写作能力,虽然线上教学缺乏对学生的部分监督,但是通过构建合理的评价系统,有效监督是能通过隐性途径向学生传递的。

二、丰富与混合式教学相融合的思想政治教学

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融为一体,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实现育才和育人的有效统一,最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中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对于教师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以及学生根植家国情怀、涵养人文情怀、培养专业情怀具有重要意义。

以“科学技术与交流”课程为例,在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的教学大纲基础上,南京中医药大学增加了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容,通过融入学术诚信、团队合作和真实评价的课程思政教学,树立食品质量与安全的专业信念,明确强化英语表达能力和科技报告写作能力的课程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学术诚信是科技报告写作的关键要素,团队合作是高效率完成目标的核心力量,真实评价是驱动和完善学习过程的重要框架。学术诚信、团队合作,以及真实评价贯穿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学习专业核心课程的全过程,通过“科技技术与交流”课程中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术诚信、团队合作及真实评价意识。

三、更新与混合式教学相适应的师生教学理念

教师与学生对混合式教学的理解与接受程度决定了混合式教学的实施质量,当前,限制国内高校混合式教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固守传统课堂教学,学生重视传统评价系统。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混合式教学模式中的师生教学理念可以为我们提供借鉴和示范。例如,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的教师,包括在南京中医药大学授课的外教,从来不会在课堂上点名,如果有学生迟到或者没来上课,他们不会因此降低学生的成绩等级。因为他们的教育理念是学生应该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为高等教育支付了费用,有学习或者不学习的自由。举个通俗的例子,我们办理了一张健身卡,有时候锻炼的积极性比较高,有时候又有诸多借口不去锻炼,但是教练从来不会强求、命令你必须每天都去锻炼,当然如果我们不去锻炼,就必须接受达不到预期锻炼目标的最终结果。国内高校教师应适当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度,打破传统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完全监督,这样可能会有利于混合式教学的发展。

另外,教师给予学生自由度的同时,学校必须配备完善的多媒体技术作为支撑,才能有效规避潜在的教学质量下降风险。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的课堂教学采取实时录像的形式,录像内容会在课堂教学结束后上传至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学生可以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学习。当师生都适应这种教学模式时,整个教学过程轻松、自由,在取得相同教学效果的同时,学生有更多的空间思考个人的兴趣和发展。近年来,南京中医药大学物理空间教室,以及网络教学综合平台的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新型多媒体教室配备可拼接的桌椅及可触摸的大屏,为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头脑风暴、个人展示等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和氛围;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具有系统的课程学习信息及良好的稳定网络,为学生线上接收课程通知、学习课程资源、提交课程作业提供了可能性。

四、总结与思考

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核心课程中,混合式教学的应用与发展是一种必然趋势,虽然参加专业共建的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习惯应用澳方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但是这种外来的混合教学模式必须进行因地制宜的改革,才能更好地在国内高校实施并取得预期的授课效果。南京中医药大学多媒体型教室及网络教学综合平台的建设,为混合式教学提供了核心的硬件技术支持,专业课教师不断完善的真实评价系统,以及课程思政内容为混合式教学提供了内在驱动力[5]。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采用国内外联合培养的模式,在培养方案中,专业核心课程均由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的专任教师负责,外教在授课过程中全面应用澳方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以“科学技术与交流”课程为例,外教首先会基于线上课程管理系统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包括课程描述、教学模式、教学目标、课程结构、评价方法、课表、课件、视频、互动问答链接、练习册、知识点整理、作业要求、作业提交链接、单元测试链接、考试信息等。课程实施期间,学生均须按照课程管理系统中的各项要求,在线完成每个单元的学习及测试,如果学生通过测试,下一单元的学习模块自动解锁;如果学生未通过测试,系统则会引导学生进入另一个平行的学习模块,该学习模块中包含更详细的学习内容,学生只有通过该模块的测试才能进入下一单元的学习。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不同背景的学生面对不同单元的学习内容时,需要付出的时间及努力往往不同。此外,外教每周会组织一次面对面的课堂教学,通过小组讨论和头脑风暴的形式,探讨学习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

另外,在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培养方案中,部分专业基础课在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根据线上教学内容占整个课程内容的比例,教学类型可以分为四类:(1)传统教学。线上教学内容比重为0%,未使用线上技术,课程内容均通过口头或者书写传授;(2)多媒体教学。线上教学内容比重为1%~29%,课程使用基于网络的多媒体技术,本质上是促进面对面课堂教学的课程,同时,教师可以使用课程管理系统或者网页发布教学大纲或者课堂作业;(3)混合式教学。线上教学内容比重为30%~79%,线上教学与面对面课堂授课相结合,其中大比例的课程内容通过线上传授,面对面课堂授课内容较少;(4)线上课程。线上教学内容比重为100%,大部分或者所有的课程内容均通过线上传授,没有面对面课堂课程。虽然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为本专业全面推行混合式教学提供了示范和借鉴,但是国内部分任课教师仍习惯课堂教学及闭卷考试,仅应用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发布教学信息,这样的教学模式严格意义上还不属于混合式教学。混合式教学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中的全面应用,仍有待完善学校和学院的教学环境及管理制度,提升教师和学生的现代教育理念和技术。

义务教育阶段“双减”政策的实施,减轻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这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改革,其核心是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以发现和实现个人爱好,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高等教育实施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教学,与“双减”教育改革相契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监督与自由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给予了学生线上学习的自由,学生可以利用这部分自由度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进度,挖掘自身的学习兴趣,探索自己的学习潜力,并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完善与混合式教学相匹配的真实评价系统,通过改革以闭卷考试为主要形式的传统评价方式,引导学生摆脱局限于课本知识的固化思维,增强学生拓展课外知识及实践应用的积极性,防止学生养成沉迷于网络游戏等不良习惯[6]。

参考文献

[1]林耿堃,龚庆.混合式教学现状、教学满意度及发展研究[J].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1,20(3):43-51+63.

[2]王晓娟,韦韫韬,张立铭,等.地方高校混合式教学模式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计算机时代,2021(9):85-87.

[3]李璇,薛峰,俞云,等.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食品营养学”双语教学改革初探[J].农产品加工,2019(23):110-112+115.

[4]Sokhanvar Zahra, Salehi Keyvan, Sokhanvar Fatemeh. Advantages of Authentic Assessment for Improving the Learning Experience and Employability Skills of Higher Educational Students: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J]. Studies.

[5]袁天杰,潘扬.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实践和启示——以南京中医药大学生物制药专业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1(9):99-102.

[6]杨晓宏,郑新,田春雨.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的内涵、建设目标与建设策略[J].现代教育技术,2021,31(9):104-111.

作者:李建萍

双语教学平行发展研究论文 篇2:

提升广西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对策研究

[摘 要]通过对社会经济转型背景下广西地方高等学校目前状况的分析,发现影响广西地方高校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进而提出如下提升广西地方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对策:加大资金投入,增强办学实力;培育区域特色,服务地方经济;增强民族特色,调整专业结构;合理定位学科发展方向,重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关键词]广西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核心竞争力理论作为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种企业竞争理论,自提出后就受到中外研究者的大为关注,显示出极其强大的生命力与影响力,并被广泛运用于其他组织、个人、地区、国家等存在竞争的结构性组织中。高校竞争力的研究也同样绕不开核心竞争力理论。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我国教育管理体制与办学体制改革的深入,高等教育系统已日益成为一个开放的竞争系统,过去由政府包办的局面被打破,很多办学资源需要高校通过竞争才能得到,一个逐步完善的高校外部资源市场已经形成[1]。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本来就处于劣势的广西地方高校如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培育与保持竞争优势已成为当今广西地方高校必须面对的严峻形势。

广西高等教育近年发展较快,全区的高校都在积极扩大学校占地面积以及增加招生人数。据统计,目前广西共有各类高等学校70所,其中普通本科高校35所、高职高专院校35所,在校学生70.19万人。全区普通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突破20%,达到了20.5%,开始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已步入全国中等水平行列。但是在中国大学科技创新竞争力排行榜上,广西高校无缘百强,高校的竞争力水平较低。与全国发达地区的高校相比,制约我区高等教育发展的问题主要有:生源质量差;高端领军人才匮乏,人才队伍的整体水平低;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不匹配。在教育经费、教师待遇、图书设备等方面,广西高校与其他发达地区的高校差距十分明显,几乎不具备可比性,竞争实力十分有限,加快提升广西高校教育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广西地方高校竞争力现状分析

(一)广西地方高校整体竞争力较弱

广西地方高校与东部、中部省市同类高校相比较整体上还有一定的差距。首先,广西地方高校处于西部地区,经济实力比中部、东部省市的落后,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与其相比就有很大差距,进而造成办学条件如基础设施、师资力量、图书资料等都有所欠缺,不具备竞争优势。其次,生源质量不高,且研究生培养数量也明显低于东部、中部地区的高校,本科生、研究生的教育规模和数量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所培养的专业技术人才从质量和数量上暂时无法满足区域发展的需要。再次,广西地方高校从总体上来看综合性大学数量较少,重点学科也不多,加上没有特色专业的支撑,其整体竞争实力较弱。

(二)广西地方高校专业结构不合理

广西本科专业结构虽然已经进行了多次调整,但仍然没有解决专业设置和社会经济发展不适应的问题,也就是说现如今的广西地方高校专业设置还不能及时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变化的需求。比如:专业设置与具体职业产品对齐,造成人才培养的适应面狭窄,弹性不足;专业建设机制不完善,缺乏一定的机动性,专业一旦设置事实上很难根据社会需要做及时改动[2];专业设置的重复性比较明显,但经济发展所急需的专业在设置上又没有跟上。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建立,其人才需求将进入旺盛时期, 第二产业的发展急需大量人才。但在广西地方高校的专业设置中,工学、经济学、法学类专业相对偏少, 区内经济建设急需的钢铁、电力、林浆造纸、石化、港口建设和海洋、电子商务等相关专业的人才数量和规模相对不足, 一些新兴产业中先进装备制造工程、生物育种工程、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基础产业工程人才缺口较大, 在交通经贸、农业、旅游、物流、海洋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行业人才供需矛盾突出[3],这些都是广西地方高校在专业设置上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三)广西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需改革

高校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最有效最可靠的基地之一,是人才产出源。从目前来看,广西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基本一致,缺乏自己的特色,定位不准确,培养目标也很模糊,缺乏竞争优势。为了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的格局,广西地方高校近几年对不同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如试行“3+2”(3年专科教育+2年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还有一些院校试行了“3+1”“2.5+1.5”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但总体的教育制度趋同和教学模式落后,使得广西地方高校培养的人才缺乏特色,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之路仍很漫长。

三、提升广西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一)加大资金投入,增强办学实力

广西地方高校发展之所以落后于其他省份的高校,固然有历史的原因,更与受经济发展的制约有很大的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高校发展也不例外,要促进广西地方高校的发展,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增加投入。

广西地处我国西南邊陲,经济实力不强,因此,在对高校的资金投入问题上要有战略眼光,看到高校对促进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提高中央和省级政府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的比例,尽快实现4%的政策目标[4]。因此,除了依靠政府还需要广西地方高校利用自身资源去建立更多的投融资朋友圈,比如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构筑多元化的投资体系。其一,进行教育优质资源的整合。广西各高校和科研机构可以通过教育信息共享,优质资源和教育技术合作,取长补短,提升各自的竞争力。 其二,将科研成果充分转化为市场效益。扎实推进科研成果转化,搭建可转化科研成果的信息平台,加强学校、政府与企业三方的互通。其三,通过技术转让、专利申请、成果入股等多种形式,加强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合作。其四,充分整合优质师资和生源。带着高品质高附加值的专业技术走出校门与对口企业互换人才和经营管理经验。其五,可适当引入一些风险投资,使学校与社会机构实现双赢。

(二)培育区域特色,服务地方经济

中国地大物博,每个省份都有自己的特色,广西物产丰饶,农业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和旅游资源丰富。广西地方高校的专业设置从总体来说是符合区域经济建设需求的,但教育体系的发展速度落后于经济发展的速度,在学科和专业设置上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联结不够紧密。社会转型及广西的飞速发展使得许多新型的支柱产业出现了,而高校在资源配置上还没有跟上,所以广西地方高校在制定改革模式、资源重整以及办出特色方面都是以服务于区域特色为前提的。

1.放弃假大空的发展模式

广西地方高校在和全国性重点大学相比缺乏竞争优势的情况下,应该怎样办出自己的特色?目前一些广西地方高校还在一味追求大而全的发展模式,圈地画饼,缺乏师资基础、设备基础,培养出的人才空有名头没有实际的技术能力,造成就业率偏低又影响高校和专业的声誉,得不偿失。广西地方高校不能盲目追求双一流,制定不切实际的发展目标,办学定位不可贪大攀高。现在很多高校在发展定位上都趋向于综合性大学,不顾自身有没有综合学科办学基础,不计成本,这样势必会导致学校办学质量不高,还是要找到自己的特色做脚踏实地的事。

2.突出地域特色,服务地方经济

高校若要追求办学效益的最大化,就必须使高校成为一个结构合理、职责明确、运转高效的组织,并围绕这一目标来确定和调整组织的规则和制度,清除陈旧过时的制度和规章,以追求高等学校内部环境的优化[4]。作为服务地方以区域发展为依托的广西高校,应与政府和企业有一个良性沟通渠道,以服务区域经济为己任,提升区域教育水平。

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召开,使广西成为中国内陆地区与东盟经贸合作的重要通道,广西区域经济格局发生巨大变化,这里蕴含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但与此同时广西高校教育的滞后体现在没能及时调整找到自身优势。目前广西需要更多的高级技术人才,比如新形成的北部湾经济区要大力开发经济、海洋产业、商贸、旅游信息、港口建设等专业人才;在桂北经济区要大力培养引进旅游业、现代农业、生物制药、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人才;在桂中经济区要重点开发汽车、机械、有色金属、水泥、冶金、制糖、石化等工业人才;在桂东经济区要大力引进和开发外向型经济、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人才;在桂西经济区要大力开发有色金属、水电和种植养殖等专业人才[5]。

3.加强对特色专业的培育

近年来广西经济快速发展,但相应的精专人才无法满足广西扩大发展的需求。广西地方高校要因地制宜地利用自己的特色,比如糖业、矿业、特色农业、小语种优势、民族特色文化以及东南亚相邻的地域和语言相近等优势,以市场需要为依托,将优势学科与专业打造成特色品牌,并充分且广泛地利用现代高科技信息时代的便利性,利用自媒体以及争取与权威媒体配合制作展现学校风采和内涵的节目,提高学校品牌知名度与吸引多方资本的投入。

(三)增强民族特色,调整专业结构

如果说高校是一座工厂,那产品就是大学毕业生,衡量这些“产品”是否优秀,就是看他们是否受社会欢迎,参加工作后是否适应工作岗位,做出很好的成绩。广西高校要培养的人才就是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的高级实用型人才,这是提升其核心竞争力的努力方向。

1.找到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培育方式

广西的少数民族人口众多,民族特色是其主打定位,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中要创新就要朝着民族特色的定位来发展。比如是否要改变壮汉双语教学目前仅在小学教育阶段开展的情况,中学与大学都应该对民族语言的传袭承担应有的责任。

2.调整专业结构以适应产业转型需要

现在做什么都讲究专业化,高校正是培养专业化人才的基地。目前广西人才培养从内容上看专业针对性不强,与广西的产业结构匹配度有差距,培养与使用相脱节,人才结构失调导致出现一方面人才浪费一方面无适配人才。高校应找准市场定位,着重培养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专业人才。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区,广西地方高校除要开展通识教育外更应适当培养与民族地区相适应的人才。另外,广西在矿能源、林浆造纸、深海产业、高级管理、石化和粮油食品加工等几大重点发展产业上都面临着人才紧缺的现状,高校应在专业调整上加大力度,开设新专业或整合相近专业。

(四)合理定位学科发展方向,重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学科是一所高校发展的根本,广西地方高校要培养人才、发展专业、提高竞争力,归根到底需要学科建设来支撑。广西地方高校先要从自身的职能出发,找到自身的学科特色,建立有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补充的坚实的学科支撑框架,并加强学科教师队伍建设,注重培养民族特色的学科教师队伍,培养和引进外援相结合。

1.发展具有自己优势和特色的学科

广西地方高校在学科基础相对薄弱的情况下,要把着眼点放在特色上。例如广西大学根据广西的地缘特点,把学科建设立足于地域特色资源基础上,充分发挥地域资源优势,逐步建设了一批优势学科群: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甘蔗糖业工程、结构工程与红水河流域水力资源开发、生物技术与亚热带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等,取得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4]。广西地方高校应在优化学科结构的基础上,重点围绕打造民族地区优势产业、先进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互联网经济、高性能新材料、生态环保产业、优势特色农业、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大健康产业等在全国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创新发展产业来发展学科,凝练重点科技等来创造条件吸引高级人才完善特色学科群体。

2.提升重点学科发展水平

把加强重点学科建设作为主攻方向,鼓励多学科的交叉与综合,将学校的优势和特色与区域发展建设主战场相连,建设具有高水平区域特色的高校。比如广西大学为发展适应广西经济建设需要的新型专业和应用型专业,创建了生态学、生物工程、环境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等涉农专业,大大提升了学校为“三农”服务的办学能力[4]。

3.加强对优秀教师队伍的建设

优秀的教育离不开优秀的教师,教师专业化是保证教师队伍质量的关键。就目前来看,广西地方高校的师资离教师专业化还有一定的距离,而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办法就是加强对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加强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培养模式的衔接。除了要自己培养还要加快人才引进的脚步。近年来,广西区政府也采取了一些系统性针对性较强的人才发展措施,如设立八桂学者,支持广西民族大学教授王东明顺利当选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聘请51名院士为自治区主席院士顾问,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區高层次人才认定办法(试行)》等6项人才政策。

四、结语

广西地方高校要想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首先要充分了解地方的科技需求和经济发展方向,从已有的学科或专业资源等找出优势突出特点,并在此基础上选准自己的主攻方向,快速发展既具有民族特色又具有创新能力的动态竞争优势,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地位,拓展整体社会影响力,以吸引更多更好的社会资源和人才资源。

[ 参 考 文 献 ]

[1] 任初明.西部地方高校发展研究: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 贺祖斌.思考大学[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3] 黄勇荣,丁丽丽,何亨瑜.中国—东盟合作背景下广西高校发展战略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3(10).

[4] 贺祖斌.高等教育生态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 黄孙庆.广西高校综合实力评价研究[D].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2008 .

[责任编辑:庞丹丹]

作者:陈丹丹 王伊礼

双语教学平行发展研究论文 篇3:

教育文化的包容与满足:川西南彝汉杂居区民族学校的隐性课程

【摘要】川西南彝汉杂居区民族学校是区别于单一传递主流文化的普通学校为少数民族设立的教育社会组织。其“民族性”、“杂居性”构造学校教育文化中的课程文化既认同“主流”型又别于“主流”型,形成“孤岛文化”,而改革中的课程囿于“规范”而失“解放”水准,加剧了课程文化的“内卷化”(involution),导致该学校课程文化在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自我维系和自我复制,这种“有投资无效率”的课程际遇有待重构。

【关键词】川西南彝汉杂居区 民族学校 隐性课程

【基金项目】西南民族大学科研项目“影响川西南彝汉双语教育质量的因素研究:教育文化论域”(13SSY01)、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项目“川西南彝汉杂居区学校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2013006)的阶段性成果。

川西南彝汉杂居区民族学校是针对单一传递主流文化的普通学校而言主要为少数民族设立的“少数民族教育双重性”的教育社会组织。是党和国家根据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需求,“优先”、“重点”投入“积极差别待遇”和“补偿”[1]教育资源以扶持教育均衡、协调发展的一种具有极强的民族性、示范性、区域性特征的学校。但综观教育行动的纵横却呈现“有投资无效率”之嫌,笔者无意从哲学的高度借“本质主义”的视点评判这样一个“实际存在物”——教育要素之间联系的“摄入”过程中现实体的现实际遇或永恒客体。但“摄入”之道对“世界时空结构、知识的可能性和自由的现实”之解释“发明”[2]无疑对彝汉杂居区民族学校的课程“通过对环境的摄入”和“为了自身存在的建立”起着启迪和促进作用,是故借以“过程”观析取学校教育文化中课程構成成分隐性课程,诠释其建构过程的包容与满足。

一、课程的目标模式:孕育霸权标签的温床

虽说该区学校教育活动中的课程模式随着课程改革有所改善,但也掩盖不了该地区学校的课程倾向于目标模式的事实,在教育行动过程中易受固着的实体性思维方式的影响产生误读,招致课程实践的主体——彝族学生被误置于“简单位置”,严重遮蔽和遗弃主体学习中的非理性因素、消解学习的惯习和面向,造成课程“摄入”中的束缚和禁锢,教学效果的预设目标付诸阙如,呈现一类被扭曲的霸权标签——差生,引发如是际遇:

1.文化中断:非“导引”(导引是我国古代的呼吸运动(导)与肢体运动(引)相结合的一种养生术,具有“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的经验,这里借用此词更能体现文化中断的负面影响。)吐故纳新和认同“我是谁”。

川西南彝汉杂居区民族学校的彝族学生大部分来自生活语言为彝语的家庭,尽管其中一部分学生接受过学前教育,但教育语言以汉语为主的课堂生活对大部分的学生来说仍旧是一道坎,知识的同化是否顺利还是取决于彝语作为教学语言的过渡是否适当输入,这就关涉授教者是否掌握彝语、了解彝族文化,在课堂上能否践行“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发挥中介的作用,链接陈述性知识或程序性知识的输入。但实际的教育活动因获得汉语为载体的知识为教育目标,由此作为杂居区学校这种非完全沉浸双语教育模式(有时称为“过渡模式”或“附加型双语”,有两种下限:一为开设科目主要以汉语为载体,加设一门彝语文;一为开设科目全部以汉语为载体,授课时非完全“沉浸式”即有时使用彝语作为授课辅助语)乍看是一种课程的“平行模式”,实际并非如此,教学中的彝语或彝文并非得到包容,仅以纯粹的“过渡性”或“附加型”造成学生学习中的文化中断,学业成绩尤其汉语文考核成绩与杂居区普通学校的相比,差距较大,因而在文化传递的中心——学校那里贴上了一个“差生”的标签,结果使“差生”失去努力的动力,自暴自弃。导致文化认同、身份认同等危机蛰伏——苦苦追寻归属、“镜中自我”,更有甚者错误地“差”缘归因于民族本身、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家庭的经济条件……正像埃里克森(E.H.Erikson)所说:“拥有一个完整的、连续的认同意识的失败会导致人格的崩溃。”[3]

2.语言暴力

语言暴力作为一种“利用嘲笑、挖苦、讽刺、谩骂等侮辱性、歧视性的语言,使他人精神上和心理上遭到侵犯和损害的一种语言行为。”[4]彝汉杂居区民族学校的语言暴力主要来源于教学活动中一线教师、学校的行政管理者,从表现形式看主要有三种:(1)侮辱讽刺型。母语对学生前期学习第二语言或多或少有干扰,彝族学生因受母语音节中无前鼻音和后鼻音、无复元音等彝语语音特点的影响,当遇课堂抽读或陈述事件或回答问题时,若遇有前鼻音、后鼻音、复元音等汉语(文)音节时发音不准,这本该是过渡学习阶段一个很自然的不可避免之物,但在老师看来却“忍无可忍”(原因可能很多),其“应然”的先入之见与“实然”水火不容,嘲笑、挖苦、讽刺、谩骂的话语脱口而出。因此,“口碑”把胸怀“金杯、银杯”的将来时“学霸”苗子沦为“学渣”;(2)贬低压抑型。语言(文字或音节)中同音不同意不仅出现在不同的语系、语族、语支之间,同一语言(包括方言)也有如是情况,所以在教学中出现“同音误读”本无可厚非,但教师有时拿其调侃“同音”误读者,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当抽同学读黑板上注有汉字的卷舌音zh、ch、sh、r四个声母时,读得还可以,发音也不错。……当指到第二个声母的‘注字’‘吃(chi)’时,这位老师突然叫一位学生说出其意,学生则……用彝语破口而出他所理解的‘吃’的意思,即用彝语音‘chi’(彝语平调‘chi’为‘羊’之意)破译‘吃’,随后老师也附和调侃‘破译’道:那‘shi(诗)就是‘撕’(彝语的平调‘shi’为汉语‘撕’之同音同义)的意思!引得整个教室的人哄堂大笑。”[5]师者“教不知困”,将其置于笑料,岂能“教学相长”耶?假以能否直达课程目标发难于学生并配之与“不才”标签,武断地淹没了学生的潜能,缺少对学生必要的鼓励,忽略了学习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效应或期待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亦称“罗森塔尔效应”或“期待效应”,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小学教学上予以验证提出:热切的期望与赞美能够产生奇迹即期望者通过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使被期望者的行为达到他的预期要求。);(3)威胁恐吓型。学习第二语言的学生“课程学习所需的更加复杂的语言能力则需要五年到七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掌握。”[6]学习中难免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纯属自然之流,教师不应发难,但事实并非如是,其经常向学生投掷“最后通牒”如再不进步(再犯)就……之类进行威吓(抑或由学校的奖励机制所致),“这会让施暴对象体验到一种无力量感,无法知道以后的努力方向在哪里。”[7]彝族学生受到各种各样的“语言伤害”以后,会显出多方面的变化,最常见的影响有“学习成绩下降,出现逆反心理……影响将来的身心健康。”[8]

二、课程缺失校本:“孤岛文化”和文化“内卷化”

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在《教育论斯》(1861年)把衡量知识价值的尺度归结为“完满生活”,达到“完满生活”[9]p253的路径归结为教育,换句话说,知识通过教育路径获得“完满生活”,他对教育与知识、生活关系的经典阐释无疑对川西南彝汉杂居区民族学校的课程建构具有启迪之功。该地区学校身居“杂”体现其社会环境的“个性”、学员的“族纯”体现了教育对象的“共性”,两者共生的这一“实在”又区别于“规范化”了的普通学校,有其独特性。

1.课程的“孤岛文化”:隐性之源

课程是教育的要素之一,是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教育媒介,从教授方式它以“学科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10]三者共生,以历练学生的个性、满足学生发展需求为旨归。但课程的教授不能等同于普通学校的“规范化”模式。因为川西南彝汉杂居区的民族学校有其“民族性”、“杂居性”,学校教育文化中的课程文化既认同“主流”型又别于“主流”型,在周边的普通学校和聚居区民族学校的包裹中凸显“时间性、空间性、合生性”[11]特性,形成“孤岛文化”[12]。这就说明:课程实践中课程计划实施之前应该考虑校园建筑、文化设施、文化生活、校园美化、教风、学风、心理气氛等潜隐“孤岛文化”的学校内部环境,如果课程在共生中缺失“包容”和“满足”,事实上培植了一种“一切向主流文化看齐”的优先误置性课程文化,否定了从彝民族自身文化中吸取营养,成了“单向度”的人,催生了课堂生活如师生关系、课堂规范、文化理解的紧张,无论是陈述性知识还是程序性知识的传递都重结果而轻过程,抹杀交流、理解等文化共生中的文化间性,文化本身隐藏的价值内涵在个人隐性知识或集体隐性知识或专业隐性知识表达和传承中失去认知、情感、信仰、经验和技能等同化和顺应的原有图式根基,学校教学、生活、环境等方面涉及对民族、性别、宗教信仰、文化的容忍与并存的理解等,“所损益,也可知”!

2.课程文化的“内卷化”:“规范”与“解放”之间

课程从“规范”到“解放”[13]实行“三级课程”管理,这给地方的“校本”提供了解放空间,但该地区的民族学校基础差、起点低、内部现代性积累严重,课程改革反而加剧了课程文化的“内卷化”(involution),成了“有投资无效率”的际遇,这是由该地区民族学校的外部(周遭环境)和内部(文化)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其根源在于“文化障碍、工具理性行动、单向度的治理实践。”[14]最终落得课程文化建设的目标错置与异化开发,虽然回应了国家的教育宏观目标(提高国民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地方政府的中观教育目标(提高就学率、升学率),但未能满足彝汉杂居地区彝族群众的教育需求(读、写、算基础能力的发展),导致该学校课程文化内部本身的“细致、固守、停滞……”在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自我维系和自我复制,进而在内部形成一个密集坚实的学校文化“内核”,在外部则形成一个难以突破的刚性“外壳”。说穿了,就是没有调动或不能调动彝民族自身的思想资源,不能把思想资源用来避免停滞不前和厌烦情绪,无意调动民族自身的思想资源,更无意于避免停滞,维护主流文化权威才是目的。本可以以特色见长的课程文化,在教学观念、操作程序、评价方式及建构路径等方面无异于普通学校,以“观念铺垫、文化援助与实践‘产床’”催生了注重显性的“模仿——改造的建构路径”同质化课程文化,对该地区民族学校的教学模式繁荣和发展造成了极大消极影响,偏离“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的课程“解放”轨道。

三、过程的绵延:隐性课程为动力还是压力

既然课程是过程的实在,那么,它就是绵延的。其给予课程建构的启迪是绵延所具有的性质即“不可测量性、连续不断的变化性、前进与创造性、无法预知性”。据此具体考量课程时,“教师、学生、教学环境、教材、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实验和实践条件、程质量监控、效果评价、课程管理等”这些构成课程的要素或以显性或以隐性显现其绵延性。川西南彝汉杂居区的民族学校遵循普通学校课程“规范化”,贯之以“惟上、惟书、惟命”呈现失去本真的“戴着镣铐在跳舞”的显性课程实践场域,导致隐性课程“隐而不现”,教育场域中的共生成了一方的主宰,继而忽视从周遭环境的“杂居”性、学员的“彝族”性拷问隐性课程,也就是说,学校的校园建筑、文化设施、文化生活、校园美化、心理气氛等都无涉彝族情结,习得的认知、情感、信仰、經验和技能等图式缺乏学习中同化和顺应的满足路径。

如是一切归之于“主流中心课程”的霸权督导,违背了彝族学生在文化环境、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学用语等诸方面“两面适应”、“两面兼顾”、“两手准备”的教育旨趣,致彝族学生与两难境地,正如美国学者沃尔特(F﹒Walter)一针见血所指出:“没有接受本族文化教育的学生固然可能产生疏离感和无根感,但缺少主流文化教育的学生将会失去许多经济、政治和社会性的机会。”川西南彝汉杂居区民族学校这样的“小民族教育”就像有学者所言:“承受社会碎片化场景中的边缘化压力”。

参考文献:

[1]徐杰舜、吴政富,试论新中国民族教育政策制定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J].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6.6

[2]CharlesHartshorne.Whitehead’sPhilosophy:SelectedEssays[M].NewYork: Free Press,1935-1970.p127

[3]王歆,认同理论的起源、发展与评述[J].新疆社科论坛,2009.2

[4]冀芳英,浅谈校园语言暴力[N].教师报,2006,6.28.3

[5]史军,试论川西南彝汉杂居区学校的语言教育与教育语言——以盐边县格萨拉中心校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6.3

[6]王斌华,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0

[7][8]鲁晓平,教育语言暴力问题探究[J].当代教育科学,2007.12

[9]檀传宝,《西方教育经典导读》[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6.10

[10]宋璞、卫晋丽,文化育校·课程育人[J].人民教育,2010.6

[11]史军,试论川西南彝汉杂居区双语学校教育文化——基于问卷调查的理解与解释[J].经济研究导刊,2015.11

[12]蒋立松,略论贵州屯堡人的族群认同基础及其表达途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8

[13]李定仁,西北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5

[14]陈国华,吴晓蓉,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治理内卷化研究——基于云南省Z县的教育调查教育[J].发展研究,2014.2

作者简介:

史军(1966-),男,彝族,四川盐边人,博士,西南民族大学副研究馆员,从事双语教育、彝族语言文化、民族文献研究。

作者:史军

上一篇:我国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论文下一篇:动漫设计中的网络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