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教学微观经济学论文

2022-04-21

摘要:伴随着教学改革要求以及国内外对双语人才需求的日益强烈,探讨高校双语教学的实施越来越有必要。微观经济学作为国际经济理论本土化的一门学科,其双语教学模式的选择和实施措施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微观经济学双语教学模式的探究,提出该门课程开展双语教学的一系列措施以及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对微观经济学课程发展和培养双语教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双语教学微观经济学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双语教学微观经济学论文 篇1:

过程性考核方案在微观经济学双语教学中的设计与实践

摘要:本文在充分分析学情的基础上,结合微观经济学的学科特点,将教学目标、学生特点与考核方式相结合,提出了旨在实现持续性鼓励和检测、多维度考核和综合能力培养三个目标的过程性考核方案的设计思路及实施方法。

关键词:过程性考核  双语教学  以学生为中心

一、考核方案设计的背景和意义

微观经济学是经管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财经类专业核心课之一。作为专业基础课,学生在本课程中学到的经济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分析规范、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构建的经济学知识体系框架,养成的严谨的经济学思维模式,以及接受的经济学研究训练,对其后续专业课程学习,乃至整个学科專业的学习都将产生重要的基础性影响。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国际商学部自2002年开始,对微观经济学设置为双语教学。本课程同步选用国际一流原版教材,采用双语授课模式,旨在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外语水平,为今后升学或就业打下良好的理论和外语基础。

课程考核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和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为此,设计一整套既符合经济学学科特点,有适用于当前教学班学生学习特点的科学、合理的课程考核方案,对于实现课程教学目标显得尤为重要。

二、学情分析

教学活动涉及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全面、客观、充分的学情分析,对学生特点及其预期做全方位地了解,有助于从学生角度出发有针对性地设计考核方案、选择恰当的考核形式,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与评价体系,以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学生的先修知识基础

本课程是双语课,面向国际商学部有双语教学要求的教学班开设。根据教学班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本课程在新生入学后的第一学期开设。学生在进入本课程学习之前,没有先修课基础。

微观经济学属于理论性和系统性都较强的课程,学生对先修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其对后续章节的理解和学习效果。加之部分教学内容相对抽象,且使用全英文原版教材、双语授课模式,这对于刚刚进入大学的新生是一个较大的挑战。为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机制,在教学的全过程上给学生提供持续性的鼓励、促进和学习效果检测,以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二)00后学生的学习特点

从2018年开始,00后学生开始进入大学。00后大学生更加个性鲜明、思维活跃、兴趣多元,他们既尊重个体差异、又重视自我价值,愿意与他人合作,也愿意接受挑战,希望得到周围人的认同,同时渴望得到他人公正的评价。

这些特点使得学生非常重视“学习体验”。当他们在学习过程的多个环节上做出不同尝试和各种努力后,非常期望从教师这里获得多维度的客观、公正评价。单一的考核形式很难实现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多元化努力做出全面、公平和客观地反映。

(三)双语教学班学生的学习特点

本课程是双语课,面向中加合作办学模式教学班和2+2中外联合培养模式教学班开设。入学时已经历过专业遴选,学生的英文基础相对较好,且对自己在本科阶段的学习及将来的升学或就业有更为明确的规划,因而对在校期间的课堂教学效果、自己的学业进展、专业素养的提升、以及个人综合能力的养成都怀有较高的期待和要求。这部分学生对多样化的考核方式有明显的偏好,以期借助多样化的考核形式对自己多方面能力的养成进行检验和督促。

三、过程性考核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一)考核方案的设计思路

基于学情分析,同时结合经济学课程本身的特点,本课程在设计考核方案时考虑了以下三方面因素:

1.持续性鼓励和检测。如果学生能在学习的全过程上接收到持续性的鼓励和学校效果检测,始终感受到有力量在推动和鼓励自己,则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就会有所提高。此外,持续性的学习效果检测提供的成绩反馈,也会督促学生及时查遗补缺,在教学全过程的每个环节上夯实所学,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2.多维度考核。与单一的考核形式不同,多样化的考核形式带来的多维度的考核指标,不仅可以兼顾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体现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的特点,而且可以借助多角度的评价体系实现对学生学习效果更为全面、综合和客观的反映。

3.综合能力培养。以多维度的考核指标为引导,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再仅仅是对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潜力的挖掘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包括:将课堂所学理论应用于对现实经济现象分析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与人沟通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等。

(二)考核方案的实施

鉴于上述,同时为确保在教学全过程上逐一实现各个教学单元的预定教学目标,实现“教考相长”,本课程设计了“多样化的过程性考核方案”用于教学实践。在遵循学校有关课程考核相关要求的前提下,综合使用多种考核方式,在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上向学生提供持续性的鼓励和学习效果的及时反馈。

具体包括三种形式:

1.在线测试。每章理论课程结束后,借助学校网络教学平台,利用在线测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查。为了向学生提供持续且及时的学习效果反馈,在线测试的总次数一般设计为每个教学周期(一整个学期)测试6 - 10次,即每1-2周测试一次,以突出“过程性”考核的优势。测试题目的选择以教学大纲为准,确保各章节测试覆盖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全部知识点。

为尽可能地降低测试在各学期之间的重复率,保证测试质量,同时向学生提供更丰富的网络测试资源,本课程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系统中建设了试题库,并在每个教学周期中进行更新、完善和补充。目前平台试题库已收录测试题769条,全面覆盖教学大纲要求的全部教学内容和知识点。

2.小组presentation。为鼓励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尝试将课堂所学经济学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用于解释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同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本课程设计了“小组presentation”形式的考核方式。鼓励学生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数据资料,或实地走访、调研,同时结合课堂理论讲解,以小组为单位,就所学某一微观经济学专题或现象展开研究和讨论,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完成一次经济学学术研究过程,并将研究结果向全班做课堂presentation。

考虑到学生是新生,设计“小组presentation”的考核形式,在关注结果的同时,更加重视学生在参与团队合作、共同解决经济学问题过程中的努力和尝试。旨在借助团队研究这种方式,尊重并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每个学生的学习潜力,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理论和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解决现实经济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本课程制定了详细的小组presentation作业说明、文献利用指导、数据库信息综合和详细的评价标准,向学生提供全面的解释和指导。

3.课堂考试。根据本课程知识体系的特点,在完成“基础概念及原理”的教学内容后,安排1次课堂综合考试。旨在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的掌握,帮助學生及时查遗补缺,为接下来学习“厂商行为理论和最优决策”奠定扎实的知识基础。

上述三种具体的考核方式涵盖了“笔试与口试、理论与实践、开卷与闭卷、独立与合作”等多种评价方式。不仅可以实现对学生学习效果客观、全面地反映,更是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挖掘学生潜力、鼓励创新思维和培养终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

为保证整个考核过程及评价标准的公平性、一致性和透明度,本课程为每种考核方式均制定了细致、明确的考核依据、评分标准和评分细则,并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向全体选课学生公布,供学生随时查阅。

四、对过程性考核方案的评价

本课程设计了多样化的“过程性考核方案”并用于教学实践,主要是源于这种考核方案所具备的两个突出优势:

(一)获得实时反馈

过程性考核贯穿教学全过程的始终,旨在获得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的实时反馈。对教师而言,可以根据反馈信息,对学生掌握较为薄弱的环节进行巩固,确保每个教学单元的预定教学目标得以实现。对学生而言,则可以根据反馈信息查遗补缺,及时弥补学习过程中的短板。

(二)对学生学习效果更为综合、客观的评价

由于考核形式多样且考核环节贯穿课程教学活动的始终,这种多样化的“过程性考核方案”可以有效避免因考核形式单一或考核次数偏少而可能带来的偶然性偏差,有助于鼓励学生在教学全过程上重视每一次考核,并不断付出努力。由此得到的考核结果因而是对学生学习效果更为综合、客观的评价。

参考文献:

[1]王庆宇,彭帮保,李忠宇.基于过程性考核的专业课教学方法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8(8):19-21.

[2]陆冷飞.高校课堂教学过程性考核的信息化解决方案[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2):79-81.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作者:王蕴琪

双语教学微观经济学论文 篇2:

地方院校“微观经济学”课程双语教学探论

摘 要:伴随着教学改革要求以及国内外对双语人才需求的日益强烈,探讨高校双语教学的实施越来越有必要。微观经济学作为国际经济理论本土化的一门学科,其双语教学模式的选择和实施措施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微观经济学双语教学模式的探究,提出该门课程开展双语教学的一系列措施以及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对微观经济学课程发展和培养双语教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地方院校;微观经济学;双语教学

一、微观经济学实施双语教学的意义

在我国经济不断走向世界,外贸依存度不断提高的今天,地方高校中的双语教学也逐渐成为教学改革的一个关键点,而微观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门基础课和核心课,因其类属于西方经济学,作为一门外来学科使得与国际经济理论密不可分。微观经济学采用中文教学原本就是国际经济理论本土化的一个过程,那么,积极开拓微观经济学双语教学模式,用西方经济学本身的母语进行教学逐渐成为许多高校选择。

为提高教学质量,更好更快地培养优秀经济专业人才,对“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举措的探索及“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模式的实施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更多的跨国公司正在向着全球化的方向迈进,一改其国内发展的策略,转而实施全球化战略,因此需要越来越多的全球化人才。由于更多跨国公司进驻国内市场,我国企业也将随之进入国际市场,因此,无论国内外,都将需要更多的国际型人才。国际型经管人才须有国际化的视野和全球性的眼光,因此,高校重点培养目标之一便是复合全球型经管人才。而国外原版教材的引用,全球性思维的运用,使得双语教学能与国际先进教学模式接轨,更好的探究和学习西方先进管理思想、方法和国际惯例,以使学生能真正地同国际竞争对手与合作伙伴对抗及沟通,从而真正成为“面向全球市场竞争、具备全球经营头脑”的国际商务参与者和管理者。

二、微观经济学双语教学模式探究

目前国内外学者讨论得比较多的双语教学模式大抵有以下六种:隔离式语言补救模式,过渡性双语教学模式,母语发展性双语教学模式,综合式丰富双语教学模式,双向式双语沉浸教学模式,"新殖民"式双语教学模式。这六种双语教学模式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目前隔离式语言补救模式和综合式丰富双语教学模式应用比较成功的,都要求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授课、还是沟通练习都使用外语,几乎完全不使用母语,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都很高。而过渡性双语教学模式比较适合初级阶段的双语教学,它是母语和外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较好的接受,不致于一开始就掉队或产生畏难情绪。微观经济学本科阶段的教学在考虑学生的英文水平和师资能力等综合因素的前提下,倾向于选择过渡性双语教学模式。该课程的双语教学在初期应采用过渡性双语教学模式,然后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适应,对经济学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基础和掌握,英文水平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后在过渡到综合式双语教学模式即就是英语授课为主。

三、地方院校“微观经济学”课程开展双语教学的措施

(一)慎重选择教材。微观经济学课程有很多在国际上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教材,比如曼昆的《经济学原理》、萨缪尔森的《经济学》、罗伯特·H.弗兰克的《微观经济学原理》、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分析》、平狄克的《微观经济学》等等。有些教材通俗易懂,妙趣横生,理论与精彩的案例微观经济学原理相结合,适合于初学者和非经济学专业学生学习和使用,有的难度较大,理论性较强,结构严谨,数学方法使用较多,适合经济学专业学生使用。在微观经济学双语教学过程中,原版教材的选择应注意既能反映经济学最新成果和动态,与实际经济生活联系紧密,又要注意难易程度,过难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弱化学习的积极性,过易会导致理论的掌握太浅显,达不到专业生专业学习的目的。

(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双语课教学由于既有英文讲解又有时得配以必要的中文说明,就会减缓教学进度,使得教学内容量大,为了确保教学安排的顺利完成,教学进度安排和内容的安排是非常重要的,会直接影响总体教学效果以及教学任务。由于课堂上时间有限,因此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解决自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所讲内容必须是重点,难点。而对于学生来说,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和巩固就成了不得不做的一项学习任务。此外,学生还应配以适合的中文教材以便于更好的理解一些基本原理和概念。

(三)构建师资实力强的双语教学队伍。双语教学对于教师的素质要求较高,教师素质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教学水平和效果。除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理论能力以外,还需要具备较强的英文水平,语言表达能力并能够应用英语来清晰的表述经济学知识和原理,能将语言和知识完美的融合,同时还需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敏锐的全球化的视野和巧妙的教学艺术手段。

对于地方院校来说,多数专业教师缺乏出国留学以及英语培训的经历,因此对于双语教学还是难以驾驭,造成教师累学生苦且教学效果得不到保证,致使双语教学流于形式或变成英语学习,继而影响的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对于地方院校来说,当务之急就是培养出能够胜任双语教学的师资队伍。因此,地方院校需要强化对师资力量的双语培训,并制定完善的双语教学激励机制,调动教师开展双语教学的积极性。选拨具备一定语言基础的青年教师出国留学或者研修,继而提高英语水平,培养国际视野,完善和更新知识层次,同时积极引进具有专业背景的外籍专家或海归人才,充实双语教学队伍。

(四)注重教学方式方法,采用引导性教学模式。(1) 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微观经济学》教学方法一般多采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练习为辅,对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和逻辑性要求较高,学生在掌握时又要求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若采用双语教学模式有可能使学生更加难以掌握所学知识内容,或将有深度的问题只能浅显的表述才能被学生所接受。因此,采用何种教学方式方法显得十分重要,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双语教学的目的就应该多采用引导性的教学方式,课前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主动思考,课堂上调动学生思维,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或采用教师提问题学生小组讨论的方式来理解经济现象和经济原理。此外,组织学生每节课之前做3-5分钟的“presentation”,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英语水平,又可以让学生分析经济现现象或阐述经济原理。“Presentation”作为西方国家教学中广泛使用的教学方法,在很多语言类院校中大受欢迎,通常由学生自选一个与该门课程相关的话题,通过查资料、做分析从而得出最终的结论,形成自己的小观点。一般安排在每节课的课前或课后。时间为10-15分钟左右。(2)结合实际生活,提高学生兴趣。《微观经济学》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通过案例分析可以将微观经济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微观经济学的实际应用价值。国外教材通常都配有丰富的案例,但与我国经济现实相差较大,如何将微观经济学与我国经济实际相结合,撰写出丰富的我国微观经济发展中的现实案例,是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重要法宝。(3)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积极采用计算机网络手段,制作多媒体课件,编写电子教案,习题库,师生之间利用公共邮箱上传问题和下载资料,突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增加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提高教学效果。

四、双语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地方院校“微观经济学”课程双语教学过程中,应注意避免以下几个问题,从而更好的推进双语教学的发展。

(一)语言和专业知识的融合度低。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应避免出现轻语言重专业的倾向,使双语教学流于形式,形式上是双语教学,而实际上仅仅是对个别概念的英文解释,在考核方式和过程教学中都采用中文,英文比例较少。另一方面,应避免出现重语言轻专业的问题,使微观经济学教学变成英语翻译课堂,重视对英文的学习而忽略了专业知识的掌握。

(二)学生的厌学情绪和畏难情绪。微观经济学课程一般设置在大一第二学期到大二第一学期,学生入校时间不长,英语水平不高,尤其对于地方院校的学生来说,英语水平可能更差一些,因此,在开始双语课程时,多数学生会产生一定的畏难情绪和厌学心理,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在授课过程中,除一些经济原理和概念的介绍外,在案例分析或数据分析使尽可能采用简单易懂的口语,便于学生理解。同时,也可以针对具体学生的英语水平特点,设置微观经济学两类课程,这两类课程学分不同,授课教师不同,一类用中文教学,适合于英文水平不高的学生,另一类采用双语教学,适合具有一定英语基础的学生,学分较高。此外,要求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丰富课堂,以增强经济学学习的趣味性,并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枯燥的经济学课堂变得妙趣横生。

(三)设置双语教学的管理体制,督导体制和激励体制。学校应对双语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设置合理的教学管理体制,主要针对教学过程进行教学管理,分时间,分阶段的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价和检查,一方面从学生入手,了解学生对阶段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以及学生诉求。另一方面从教师入手,评价教师教学效果以及教师诉求。应针对教师备课-讲义到课堂讲授以及作业,考试,讨论整个过程进行过程管理,对每阶段都提出要求,并定期检查教学情况登记表,教案,课件以及教学任务的完成。在督导体制方面,设立教学督导岗位,对教学人员进行专业的指导和监督,保证每周听课时间。在激励体制方面,应对承担双语教学任务的优秀教师设置奖励和激励政策,比如提高课时费,配备更好的教学设施,对双语教学教改项目给与更多的经费支持,同时在评教过程、平直过程、进修过程中给双语教学教师留有一定的比例,激励双语教学教师的成长。

地方院校在微观经济学课程双语教学过程中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采用符合本校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探讨除一条适合地方院校的双语教学模式。使学生真正具有国际化视野,有全球眼光,培养复合型经管人才。

参考文献:

[1] 孙烨.西方经济学开展双语教学的思考[J].网络财富.2009:176-177.

[2] 孙倩.地方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模式的选择与实践[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08:187-190.

作者:张萍 赵维

双语教学微观经济学论文 篇3:

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的全英文课程教学策略探讨

摘要:当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大量增加,针对留学生教育开设的全英文课程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文章在长期国际合作办学和双语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以微观经济学课程为例,探讨了该课程新形势下的全英文教学工作中面临的新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点、线、面协同整合的全英文教学策略。

关键词:“一带一路”;留学生;微观经济学;教学策略

一、引言

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引下,教育部2016年7月发出《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通知[1],在近五年中,中国会建成十个海外科教基地,每年资助一万名沿线国家留学生来华学习或研修。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国家发展的包容性和打造新型全球化后,我国各大高校和地方院校加快了建设“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的步伐,因此,讨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的课程教学策略有着重要意义。

江苏师范大学作为苏北的重要地方高校,加大留学生基地建设,吸引沿线国家留学生来华深造。截止到2019年,已有一千多名留学生入学,留学生人数大幅增加。江苏师范大学的留学生大多来自埃塞俄比亚、津巴布韦、几内亚、巴基斯坦、乍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泰国、乌克兰等国。这些留学生多数选择工程专业或商科专业就读,而在商科专业的留学生教学大纲中设置了微观经济学,这是一门工商管理类各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为留学生后续商科课程的学习起到一个基石作用。同时,因为微观经济学一般开设在大一下学期,所以其在留学生各国的基础教育与我国高等教育衔接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纵览微观经济学课程的全英文教学研究的文献中,大多集中在该课程的双语教学上,研究重点是双语教学理论、教学方法及课程设置[2],针对沿线国家留学生的微观经济学全英文教学研究的文献还不多见。因此,课程组在以往双语教学实践和研究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从国际留学生的教学实践面临的新问题着手,实施微观经济学的国际化教学改革,探索新的教学策略就显得极为重要。

二、留学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留学生的英语水平不一

一般来说,考虑留学生汉语水平和适应性,对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在低年级开设的课程都是全英文课程,以微观经济学课程来说,开课学期比较靠前,所以采用全英文授课模式。在这个课程上,来自非洲国家地区的学生,比如赞比亚、肯尼亚、津巴布韦、坦桑尼亚、马拉维等,其官方语言是英语。所以英文水平较高,用英语听课、沟通、交流非常流利。而来自哈萨克斯坦及一些非洲北部国家的留学生,主要在国内讲本土语言、法语或阿拉伯语,英语使用度不高,所以英语水平相对较低。因为留学生的英语水平不一,另外还有浓重的口音问题和语速问题的困扰,尽管教师都有一年以上的英语国家的留学经验,英语水平相对较好,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交流起来也存在一定障碍。

(二)留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大学之前的教育设置不同,因此留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水平存在很大差距。微观经济学课程特点之一就是理论性比较强,同时,很多经济理论需要使用数学模型来描述,并辅之以多而复杂的图形,因此留学生在修习这门课之前,要求对基础数学、微积分知识和平面解析几何学知识应该有一定的掌握,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和较强的逻辑思维。而从留学生上课的表现来看,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沟通能力较好,但他们的数学基础和学习的深度、广度却明显不足,这类学生在知识构成和思维方式等均有别于的国内学生[3]。因此,对留学生来说,如何在短时间内弥补和缩小基础知识、计算能力、推理能力的差距是当务之急。

(三)留學生对课程学习的诉求不同

中国经济发展的快速化,吸引大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学生来华,这些留学生来华目的是学习先进的发展思想和科技文化,一方面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另一方学会汉语,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未来能够更好地发展自己,希望自己在中国与本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中起到一个桥梁作用。对于商科的留学生来说,学习汉语、中国的商务文化和经济学理论思想是他们学习微观经济学课程的重点诉求,但每个留学生对这门课的认识不同,兴趣点不同,学习中各有侧重。

(四)课程的学时少,英文图书资料不足

留学生的教学大纲设置,也必须满足中国对本科生的学分要求,因此沿袭国内学校的课程设置和开课计划。一般来说,每一学期开课门数不低于六门,开课门数较多。每一门课学时数基本是在54以下,而按照本科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课程内容较多并且有一定的深度。这样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比较吃力。另外,目前大学图书馆的图书资料大多是中文资料,可供留学生阅读的英文资料少之又少。

三、点、线、面协同整合的教学策略

面对留学生的课程教学,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留学生特点、当前面临的问题进行整体设计,选择适宜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要根据教学大纲,对留学生要掌握的理论知识进行一个划分,哪些知识点适合留学生讨论,学生自主消化;哪些又是教师必须进行理论讲解,推演启发留学生的经济学思维的内容;哪些内容又是本科教学大纲不要求掌握而必须了解的内容,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供求基本原理中,市场均衡的变化,就可以设计成一个知识点;而消费者行为理论从偏好、预算约束到消费者的消费选择,可以看成一条知识线;而博弈论、信息不对称、公共物品的选择等,视为知识面的拓展。这样,先对课程要学习的内容进行点、线、面层次的划分,根据不同的层次采用不同的全英文教学策略,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理论知识点采用翻转课堂和案例教学协同整合策略

对于相对简单的理论知识点,教学可以借鉴翻转课堂的形式融入案例教學的内容,实现有机整合,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翻转课堂主旨: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留学生相较于国内学生来说,他们更喜欢上课发言讨论,这更有利于翻转课堂的实现。另外,为了取得较好的效果,教师精心安排教室座位,以小组为单位围成马蹄形,便于学生的自由走动交流。学习任务的课前布置和将留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是翻转课堂的关键一环。为激发留学生学习微观经济学的兴趣,我们在学习任务选择上,选择经典案例和本土案例相结合的方式引入知识点,精心设计案例的分析问题,并提示该案例可能涉及的知识点和数学知识,留学生发现相关的数学知识不懂,就可以在课前查找资料或者与老师沟通进行学习,这样可以解决各国留学生数学基础不一,很好的查缺补漏,使每个人都能尽快适应经济学的学习。通过本土案例的学习,融入中国传统商务和经济文化,通过经济学这门课程传导中国文化的内涵,增加其自豪感。

案例教学法将学生从抽象课堂引入现实案例场景,通过学生讨论,交流,思维碰撞,教师归纳总结从而达到推演理论和启迪思维的作用[4]。比如在学习供求基本原理时,我们引入“农民丰产不丰收”“阻止毒品犯罪更好的措施是什么”,这些激发留学生极大兴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多是发展中国家,以农业国为主,案例跟他们的生活经历和观察的现象极为匹配,讨论热情高涨,老师适当的时候予以引导,强化和吸收供求原理的应用。我们也会使用一些本土化的案例,比如特朗普对中国发起贸易战,从微观经济的角度分析中国农民的影响。案例教学可以更好实现翻转课堂,让学生之间实现知识分享,增强留学生的获得感。

(二)理论发展脉络体系知识线采用板书与PPT协同策略

微观经济学课程内容具有理论体系严密的特点,图表多,数学模型较多,单一采用翻转课堂与案例教学结合无法全面掌握经济学理论体系。所以,教师对重要的理论知识及其体系脉络的讲授是必需的。在国际留学生微观经济学教学实践中,我们是大力提倡板书与PPT协同的教学方式。PPT展示快速高效,提高课容量,相同时间可以完成更多的教学任务[5]。但在留学生教学实践中,这种展示的高效率却带来了副作用,教师英语表达,留学生用英语接收,往往几张PPT讲过去,下面的好多学生跟不上老师的思路。所以传统教学使用的板书在这里却能弥补PPT的不足,简明扼要的板书可以把内容重点呈现在留学生面前,增强对新学习内容的记忆。另外,留学生上课思维比较活跃,经常提出一些教师事先在多媒体课件中没有准备的问题,为解答他们的问题,需要用板书来辅助教学。彩色粉笔的使用在板书经济学图表时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突出重点,板书起到一个引领思路的作用,板书的过程中配合语言的讲解,语气和体态,边讲边写边画,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可以使沟通过程更加完美,书写上的时间适当延长可以给学生一个对新知识的接受和消化的过程,可以延展学生思考、记忆、联想与创新的时间和空间。例如,在讲解消费者行为理论中消费者会考虑偏好和预算约束进行效用最大化市场篮子的选择,教师边画图边讲解,同时进行数学导数运算寻求最优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理论前沿的知识面拓展采用互联网资源与教材协同策略

对于微观经济学理论前沿的一些知识面,应该以教材为抓手,充分利用当前互联网的英文教学资源,例如可汗经济学院的微课、网易公开课等。把这些课程内容布置给学生,让留学生在课下学习,实现课程学习从课堂内向课堂外延伸。做到不拘泥于教材[4],对相关的知识面的拓展起到一个有益的补充。安排学生在线阅读英文电子文献,以弥补中国大学图书馆英文图书资料不足的问题。另外,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建立了留学生微观经济学学习的微信群,充分利用当代互联网聊天工具与学生做到课下实时交流,在线答疑与讨论。

(四)对于留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应该注重过程

点、线、面协同整合的教学模式对相应的课程考核由出了新的要求,这样的教学模式要求不能光注重结果,也应该注重过程。因此,在实践中,留学生的平时成绩占到50%,考试成绩占到50%。平时成绩主要是过程考核,包括上课出勤率、课前准备情况、课上讨论的参与情况、课后的作业情况、在微信群中的提问及发言次数等,都有相应的平时分数。而考试分为两次,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这种考试主要是注重结果。

四、结束语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的国门开放的更大,留学生群体会进一步增加,正是各类课程国际化教学改革、探索和不断积累经验的过程。笔者从微观经济学的教学内容、留学生特点、现实问题出发,做到点、线、面的划分,并使用不同的教学方式的协同整合,做到穿点成线,由线延面,实现微观经济学全英文教学的新突破,是一次有益的尝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经过两学期的教学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期末考试的平均分数在良好水平以上。希望本文能够为各类沿线国家留学生课程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并能抛砖引玉,促进全英文课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通知http://www.moe.edu.cn/srcsite/A20/s7068/201608/t20160811_274679.html,2016-07-15.

[2]胡卫中.国际合作项目中的微观经济学双语教学,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12):176-178

[3]罗涛,桑林,杨鸿文.通信原理国际化教学方法探索.电器电子教学学报,2013,(2):107-108.

[4]郭若艺.互动式案例教学法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8,(34).

[5]罗伯特.s.平狄克,丹尼尔.L.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M].第7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史海英

上一篇:本科学习层次的法学论文下一篇:产业集群的民营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