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能力素质培养管理论文

2022-04-24

摘要:经济的全球化、自由化和网络化的发展,使社会分工趋于明显,企业供应链延伸。在企业供应链的运作过程中,物流贯穿了整个链条,物流已经成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如何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物流管理人才、提高物流管理专业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已成为我国高校迫不及待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从高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角度来分析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物理能力素质培养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物理能力素质培养管理论文 篇1:

校企联动培养高职生基层管理技能的机制研究

[摘要]校企联动培养高职生基层管理技能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探索。建立校企联动培养高职生基层管理技能的机制是推进校企合作联动的关键。培养高职生基层管理技能的校企联动机制包括动力机制、运行机制、保障机制和评价机制。机制之间相互关联、密不可分,在培养高职生基层管理技能中发挥各自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校企联动 高职生 基层管理技能 机制

[作者简介]戴翔东(1960- ),男,河北青县人,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及管理。(天津 300350)

[课题项目]本文系天津市高等职业教育技术研究会2012年立项课题“校企联动培养高职生基层管理技能的对策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XI108)

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在于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从培养高职生专业技能、发展职业能力、提升综合素质的客观要求出发,校企联动培养高职生基层管理技能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探索。其中,建立校企联动培养高职生基层管理技能的机制是推进双方合作联动的关键。

一、校企联动机制的内涵和种类

(一)机制的内涵

在汉语词典里查阅“机制”一词的内涵,大体上的注释有“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有机体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某些自然现象的物理、化学规律”“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等。①无论如何表述,机制的内涵都存在以下共同点:一是事物由相互关联的部分组成,这些部分是机制存在的前提和基础,而机制的存在即为了协调这些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二是协调事物内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需要一种具体的运行方式,以保证运行的过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综上所述,机制就是以一定的运行方式,将事物的各个部分联系在一起,使它们协调运行并发挥作用的措施、方法和手段。

(二)校企联动机制的内涵

校企联动是指高职院校和企业在双方共赢的基础上,在人力、物力、财力和机制上达到协同,共同为校企之间在人才培养及人才的输入输出等方面搭建紧密的合作平台。通过上述对机制内涵的分析,所谓校企联动机制就是学校和企业为了使校企之间的合作能够协调有序地运行,并在合作的基础上能够实现双方各自的利益,从而形成的双方共同遵循的运行方式和管理模式等,它是各种制度、方法、手段和措施的总和。那么,校企联动培养高职生基层管理技能的机制就是以培养高职生基层管理技能为核心的一种校企联动机制。它的建立旨在通过校企联动这种方式,使培养高职生基层管理技能的工作更加协调有序,更加显现效果,校企双方合作与往来更加紧密,培养的高职生更加符合企业基层管理的需要。

(三)校企联动机制的种类

“百度百科”中对机制的分类有这样的叙述:从机制的功能来分,管理活动中的机制包括激励机制、制约机制和保障机制等。其中,激励机制是调动管理活动主体积极性的一种机制;激励机制以增强人与组织的活力为目的;制约机制是一种保证管理活动有序化、规范化的机制,制约机制以保障关系主体各自利益为目的;保障机制是为管理活动提供物质和精神条件的机制。这些机制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的。

根据上述对机制的功能分类,以及培养高职生基层管理技能这一活动的现实需要,课题组认为培养高职生基层管理技能的校企联动机制应当包括动力机制、运行机制、保障机制和评价机制②③。在这里,动力机制是四种机制中最为重要的机制,换句话说,学校和企业只要有一方缺乏动力,甚至没有合作的意愿,就不可能促成双方的合作,联动也不可能产生。

二、建立培养高职生基层管理技能的校企联动机制

(一)建立校企联动培养高职生基层管理技能的动力机制

校企联动培养人才的前提是在校企合作的问题上双方必须达成共识。这种共识包括为什么要合作,怎样合作,如何使合作更加有效果等。因此,促成双方达成共识、成为合作伙伴的关键在于动力机制的建立。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规定,高等职业院校要“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厂校合作”“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教育部的要求就成为其建立校企联动合作机制的一种外在动力。另外,教育主管部门对高职生就业率、就业质量的要求驱使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必须符合企业的需求。对于企业来说,激烈的市场竞争已升级为对人才的竞争,获得既熟悉专业技术又掌握基层管理技能的人才的渴望,成为企业建立校企联动机制的内在动力。正如美国著名学者托马斯所说,企业生产第一线的管理者是当今时代的中心人物。还有学者认为,随着高度集权统一的企业管理方式向扁平化的方式发展,诸如区域经理、店铺经理,甚至是车间主任、工段长,他们作为一线管理者在企业中将扮演领导者、决策者、助手等多方面的角色④。由此可见,企业对优秀的基层管理人员是求贤若渴的,企业的生存、竞争、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强有力的基层管理人员队伍。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和孵化器,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技术和设备,这些正是校企联动产生的必要条件。高职院校应当通过积极的走访交流,广开多种渠道,与企业在校企联动培养高职生基层管理技能的目的、意义、方式、条件、双方的责权利等方面形成一致性的认识,为密切双方合作打好基础。同时,企业需要把高职院校作为人才战略的合作伙伴,敞开大门欢迎高职院校的来访、调研,将自身的基层管理人才需求与学校进行沟通,从而帮助学校制订更为有效的人才培养计划。

此外,校企联动的动力机制中包含着激励机制。学校可以建立必要的企业激励机制,使之成为企业的外在动力。例如,优先向校企联动的企业输送优秀的高职毕业生;聘请企业领导者担任学校的企业顾问委员会成员;为企业提供急需的咨询和服务;对企业员工进行管理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培训等。

(二)建立校企联动培养高职生基层管理技能的运行机制

在培养高职生基层管理技能的问题上,能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企联动,关键在于建立相应的运行机制。大体上看,校企联动培养高职生基层管理技能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课程管理机制、师资管理机制、实践环节管理机制等。

1.建立课程管理机制。课程管理机制包括课程设置及调整机制、教学模式的选择与设计机制、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机制、教材开发机制、课程考核制度等。课程设置及调整由校企双方共同参与,根据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实际,设置课程体系并适时调整部分课程设置,增加生产管理、目标管理、团队管理以及沟通技巧等管理类课程,根据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培养的阶梯性,合理设计课程教学的先后顺序、课程间的衔接以及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设置及安排。培养高职生基层管理技能应当选择有利于提升学生管理技能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的选择与设计主要涉及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实施与管理、项目教学法、小组教学法、模拟实验教学法的实施。建立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机制是为保证实践类课程更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由校企专兼职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共同开发企业的工作流程、操作规范、生产技术标准等教学内容,合作开发的课程力求实现管理技能与专业技能的契合。教材开发机制是激励高职院校专业教师以及企业的兼职教师根据企业生产、经营或管理的要求,编写、开发基于培养基层管理技能的实用性教材的有关规定。课程考核制度主要是对考核的对象、考核的方式方法、课程考核的系统化设计等方面的规定。课程考核制度要充分体现理论知识、动手操作和管理技能的多维度考核的理念。

2.建立师资管理机制。师资管理机制包括专兼职教师的选拔与配置机制、专兼职教师共同教学研究机制、专任教师企业实践制度等。专兼职教师的选拔与配置机制主要包括专职教师的选配和兼职教师的选聘机制,是激励企业将具有基层管理经验的管理人员推荐为兼职教师的具体措施以及由专业教师、管理课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教学合作、资源共享的相关管理制度。专兼职教师共同教学研究机制是指围绕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设计、实训教学、课程考试以及教学改革,建立专兼职教师共同研究解决方案、对策措施,形成相互沟通交流、相互促进提高的研究氛围的管理机制。建立专任教师企业实践制度旨在培养和提升专任教师的企业实践能力,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企业实践制度对专任教师定期到企业走访、考察、调研,了解企业一线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接受企业的专业化培训,在企业进行挂职锻炼等进行规定。

(三)建立实践环节管理机制

实践环节管理机制包括学生参加企业生产或管理实践的制度,校内模拟实践环节的管理制度以及师带徒制度等。学生参加企业生产或管理实践的制度主要是对学生在培养期间参加企业组织的生产实践或管理类实践(顶岗实习)的相关规定,包括实践内容的选择和设计、实践教学的模式方式、实践环节的考核方式、企业实践环节的具体安排等。校内模拟实践环节是指在高职院校内的实训场所中,模拟企业生产经营环境和生产经营项目,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践的教学环节。对校内模拟实践环节的管理主要是对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组织、教学安排以及教学辅助设施等方面进行规定。师带徒制度是指在参加企业顶岗实习的实践环节中,企业为学生安排一线管理、生产人员担任学生的“师傅”,指导学生从事一线生产或管理工作,“师傅”参与学生的实践教学、工作指导和技能考核。

1.建立校企联动培养高职生基层管理技能的保障机制。为促进校企联动机制的顺利运行,充分调动学校和企业的积极性,保证学校和企业在合作中的利益,需要建立校企联动培养高职生基层管理技能的保障机制。一是通过校企双方共同研究制订校企合作方案,组织方案的专家论证,共同起草并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责权利等,为促进校企联动的实施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二是建立由校企双方代表组成的决策机构和管理机构,通过健全完善校企间的定期沟通机制和重要事项协商机制,保证双方的合作实现无缝连接。比如,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调整、考核方式的设计、学生基层管理技能达标方案、教学团队的组成方案等需要通过校企合作决策机构的审议。

2.建立校企联动培养高职生基层管理技能的评价机制。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仍处于不断的探索与完善中。校企联动培养高职生基层管理技能的实践是否成功,直接影响着校企之间的后续合作。为了对校企联动培养学生基层管理技能的效果进行科学评价,完善人才培养模式,需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一是成立学校和企业共同参加的评价机构,评价机构的人员组成包括学校的教学督导部门、企业相关人员、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等,评价机构负责制定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体系,对课程体系的设计、教学组织管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学生基层管理技能的水平等进行全方位的评价。二是适时引入第三方评价,可以邀请行业管理部门的专家、管理咨询公司、高校教育工作者,也可以吸纳部分学生家长代表参加第三方评价,主要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学生专业技能和管理技能的水平、企业和学生的满意度等作出评价,通过第三方评价帮助学校和企业更为客观地掌握校企联动培养人才的效果。

三、校企联动四种机制的重要作用

通过对校企联动培养高职生基层管理技能的动力机制、运行机制、保障机制、评价机制涵盖内容的研究,可以看出这些机制之间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无论哪一种机制没有建立起来,都必然会影响整个人才培养系统的正常运行。

(一)校企联动的动力机制是核心

能否使校企联动的其他机制发挥作用,动力机制是基础和前提,如果缺乏动力机制,校企合作就会陷入形神不合的窘境。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第一主体,要注重在激励机制方面下工夫,充分调动企业的主观能动性,主动走访企业,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探索符合企业实际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向企业输送优秀的毕业生得到企业的信任和支持。

(二)校企联动的运行机制是关键

正如肌体中流淌的血液对肌体的生存起着关键性作用,运行机制也是确保校企联动实施的关键。课程管理机制、师资管理机制、实践环节管理机制贯穿于基层管理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决定性因素。这三个机制之间必须相互匹配,相互协调,相互联动。比如,企业兼职教师的选聘决定着企业实践环节的有效性,所以实践环节管理机制的运行离不开师资管理机制的支撑。

(三)校企联动的保障机制是保证

保障机制是为其他三种机制提供组织保证和决策保证的。在校企双方合作正式启动以后,保障机制的建立不能有名无实,学校必须在此项工作上发挥主动性,增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督促学校和企业正确行使校企联动决策机构和管理机构的权利,通过这种机制有效防止扯皮、推诿和管理真空的现象,使决策机构和管理机构真正发挥自身的职能,为人才培养计划的顺利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四)校企联动的评价机制是标尺

评价机制的重要在于它能够对校企联动培养人才的结果和效果是否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标准进行效度、信度的检验,通过评价这一手段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与完善。企业对人才的评价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因此企业满意度可以作为评价学生的技能、能力、素质是否符合企业要求的重要评价标准。此外,评价内容的设计应体现定性与定量的结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可以采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以及模糊评价法等。

校企联动培养高职生基层管理技能的机制建设是一个需要系统设计和循序渐进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制度体系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修改和完善,以保证校企在合作的前提下,互利互惠、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共同发展。

[注释]

①李以渝.机制论:事物机制的系统科学分析[J].系统科学学报,2007(4):22.

②张翠玲.基于公共资源管理视野的高职教育产学研政校企联动机制建构[J].中国高教研究,2012(7):100-101.

③黄耀五,李勋华.基于政府主导下的高职教育政校企联动机制探析[J].职教论坛,2012(4):38.

④张坤.一线管理者能力提升之道[J].市场论坛,2011(10):33.

作者:戴翔东

物理能力素质培养管理论文 篇2:

基于就业能力为培养目标的高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

摘要:经济的全球化、自由化和网络化的发展,使社会分工趋于明显,企业供应链延伸。在企业供应链的运作过程中,物流贯穿了整个链条,物流已经成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如何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物流管理人才、提高物流管理专业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已成为我国高校迫不及待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从高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角度来分析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关键词:物流 物流管理 就业能力 课程设置

一、引言

2011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为17.8%,比发达国家高出一倍左右。这个比率每降低一个百分点,就等于创造了近3000亿元的经济价值。物流业产值每增加6.06个百分点,可以带动服务业产值相应增加约1个百分点。可见,一个国家物流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与市场环境。目前,我国物流业现有从业人员约2000万人,物流业产值每增加1个百分点,就可以新增10万个就业岗位。伴随着中国近几年来物流业的蓬勃发展,国内市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据中国交通协会统计的数据显示,中国的物流业将会以每年30%的速度快速增长,而国内物流人才的需求缺口将达到600万人。因此,我国已经将物流人才列为12类紧缺人才之一。物流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服务产业,它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对生产的促进作用大,而这就需要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物流从业人员队伍。随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我国高校物流学科建设和物流管理专业教育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我国从1993年开始将物流管理专业列入教育部新修订的本科专业目录,自2002年起教育部正式批准普通高校开设物流管理专业。截止2011年底,我国已有414所高校、500多所高职高专院校、1000多所中专院校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目前我国在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方面已经形成了博士、硕士、本科、大专、中专多层次的学历教育体系。如何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物流管理人才、构建物流管理专业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已成为我国高校迫不及待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二、物流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概念及其结构

目前关于就业能力的概念,国内外的学者既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也没有清晰的表述其内涵。比如综合能力、转移能力、通用能力、可雇佣能力、关键能力、核心能力等概念都曾被用来定义过个体的就业能力。从内涵上看,有些学者把个体的相关能力和就业能力联系起来,从而总结出就业能力概念;有些学者把个体的相关能力和影响个人获取就业机会的因素结合起来,从而归纳出就业能力概念。现阶段大家认可度比较高的就业能力概念是由Harvey在2001年提出的,他认为就业能力是指个人获得并保持工作机会的能力。

从国内外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研究的文献看,国内外的学者提出了较多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观点,这些观点都试图去清晰的表述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构成要素。目前具有代表性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模型是由世界著名的英国学者彼得?奈特(Peter Knight)和曼滋?约克(Mantz Yorke)共同提出的,简称USEM模型,该模型是从认知和社会心理学两个维度构建的。该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结构由专业知识的理解力(Understanding)、通用和专业技能(Skills)、自我效能(Efficacy beliefs)和元认知(Meta-cognition)四大要素组成,这四项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形成错综复杂的交互关系,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途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物流是指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到需求者之间的物理性运行,主要是创造时间价值和场所价值,有时也创造一定的加工价值的活动。目前,比较被广泛认同的对物流的理解是:物流是商品流通的一个方面,泛指物质资料实体在进行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在空间的有目的的流动过程。物流的基本功能是指物流系统所具有的基本能力,这些基本能力有效的组合便能合理地实现物流系统的总目标。物流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包装、装卸和搬运、运输、存储、流通加工、配送及物流信息管理等。物流产业属于广义上的第三产业,是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复合型产业,是技术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也是集信息流、资金流和物资流为一体的聚合型产业。

物流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是技术与经济管理相结合的交叉学科。通过对多篇相关文献的归纳总结,笔者认为,物流管理专业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概念是指运用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和方法,有效地组织人力、资金、物资与设备、技术、信息等物流资源,协调物流的包装、装卸和搬运、运输、存储、流通加工、配送及物流信息管理等环节,进行有效的指挥和控制,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从而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继而完成物流任务的活动。

根据物流管理专业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概念和英国学者彼得·奈特、曼滋·约克提出的USEM模型的基础上,笔者总结出物流管理专业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结构元素模型(表1)。

三、高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多篇相关文献的归纳总结,目前我国高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课程设置不合理,缺乏科学性、连续性、创新性。 “物流”的概念引进中国已经有20年了,“物流热”也已经持续了10年,而且势头不减。物流学科既是一门新兴学科,也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是以管理学、经济学、信息技术学、运筹学为基础的应用学科。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物流管理专业化教育比较晚,与之相关的教学经验也很匮乏。很多高校是在原有的相关管理专业(例如工商管理)课程的基础上增加物流管理的相关课程,或者是把同类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修改之后当作自己的培养方案,甚至有些高校是照搬照用,缺乏创新性。很多高校在课程设置、学分设置、课程学时安排上都没有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衔接性差,缺乏科学性,系统性、连续性,这些都直接导致了教学效果的不明显。

2.课程设置中特色课程设置不明显。特色专业的建设方向必须与当地的社会背景、产业背景、职业岗位背景及其发展趋势密切相关。任何一个建设比较成功的专业都有自己的专业特色定位。精准定位专业特色一般要注意三个问题:差异性、价值性、可行性。而数量众多的普通高校,培养方案制定的过于宽泛,侧重点不突出,特色课程不明显,最终导致培养的学生缺乏特色,无法在就业中占有优势。

3.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脱离。物流管理是一门实践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因此实践教学在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体系中应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实践教学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相结合,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物流管理的相关理论,从而提升了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目前,在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实践课程设置上,大部分的高校都存在这样的一些问题。例如专业实践课程的课时数占总课时数的比例很低;实践教学内容陈旧、简单,缺乏前瞻性与创新性;实践教学内容与所学理论之间相关性不强等。同时,部分高校不重视物流实习基地的建设,也不积极的创造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进入物流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的机会,这样便造就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脱离。

4.专业实践课程设置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相脱离。我国高校教学偏重于理论知识讲解,忽视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即使是有些高校设置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但这仅仅只是形式,实践教学形式单一、内容陈旧、简单,实践教学的各环节之间不能良好衔接,彼此之间相互脱离,致使所培养的物流管理人才与企业实际需要的物流管理人才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毕业生也无法直接上岗就业。

四、基于就业能力培养目标的高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

根据教育部物流教指委在《关于物流管理、物流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的“宽口径、厚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培养物流管理专业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原则,笔者构建了详细的、可执行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具体内容如下。

1.以就业能力为培养目标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五大模块。以大学生就业能力为培养目标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模块由五大模块构成,具体如下页图1所示。

(1)公共基础课。公共基础课是高等教育的基本素质教育课,也是高校各个专业学生共同必修的课程。每个学校可能因学校性质、类别、以及办学理念不同而存在部分差异,但总体上可以分为三大模块:社会科学公共基础课 、自然科学公共基础课、实践环节公共基础课。公共基础课虽然不一定同所学专业有直接联系,但它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为进一步学习提供方法论的不可缺少的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共设置28个学分。具体如表2。公共基础课的课程设置是为了培养就业能力中的基本能力、专业能力中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外语能力。比如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四科课程主要是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基本能力:积极的态度、正确的心态、自信、职业道德素质、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等。

(2)专业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是一种为专业课学习奠定必要基础,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课程。它为学生提供基础理论较为宽广、核心技能要求明确的综合性核心课程,能为学生今后职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专业基础课程共设置50个学分。具体如表3。专业基础课的开设主要是为了专业核心课的开设做铺垫。这一阶段的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就业能力中的专业能力打下基础,并在其中贯穿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中的个人能力。比如说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统计学四科主要是培养就业能力的个人能力中的逻辑思维能力。管理沟通这门课程是培养就业能力的个人能力中的人际交往能力。

(3)专业核心课。专业核心课程是学生掌握物流管理的核心理论、核心知识和核心技能,培养学生的专业创造意识、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

专业核心课程共48个学分。具体如表4。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是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中的专业能力。例如,物流管理、运输组织与管理、物流设施与设备、采购与供应管理、库存管理与控制、配送中心规划与管理这些课程是培养就业能力的专业能力中的物流管理能力。

(4)专业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是指与专业相关的一类选修科的统称。专业选修课程一般由学校根据本校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和兴趣确定。如果学校认为部分学生有能力和兴趣完成某一专业课程,而该课程又不是所有学生都有该能力或兴趣,又不是必需作为所有学生知识成长一部分的课程。专业选修课的主要作用是增加学生的知识,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笔者认为,每个学生可以选修4-6门自己所感兴趣的课程。专业选修课课程设置应该随时更新,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专业选修课程共18个学分。具体安排参见表5。该课程主要是在前面课程的基础上提升就业能力中的专业能力与完善培养个人能力。例如,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案例分析课程及提升了就业能力的专业能力中的物流管理能力,也培养了就业能力的个人能力中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5)专业实践课

物流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它要求学生一定要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所需要的综合能力。因此,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设置的构建应根据当前社会对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的具体要求,结合高校对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的培养目标,来确定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设置的主要内容,合理安排各实践环节的时间,并且制定实践教学的具体教学方案。

专业实践课课程设置要贴近生产和管理一线,可以在校内实验室、校内实习基地、或者是校外实践基地进行,这样既完成了实践教学任务又培养了学生们的实际操作能力。物流管理专业实践课程设置的最佳模式是与企业结合,双方共同为学生设置合理的实践课程。专业实践课程共44个学分。基本内容如表6。该课程设置主要是培养就业能力的个人能力。

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总学分为188个学分,各课程模块的学分占课程总学分的比例如图2。由图2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这样的学分比例是完全符合教育部物流教指委在《关于物流管理、物流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的“宽口径、厚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要求。

2.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之间的关系。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是培养高素质物流管理人才的主要基地。由于物流管理专业覆盖面广、系统性强、理论与实践联系紧密等特点,高校教学既要重视物流管理相关理论的讲授,也要把握物流产业发展的前沿,更要重视学生物流管理综合能力的培养。为此,本文从高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角度来分析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是以培养物流管理专业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为目标原则。只有培养目标界定清晰,才能创造出适宜的课程体系。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之间的关系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多对多的关系。不同的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一种能力,一门课程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几种能力。这种多对多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错综复杂但具有递进式的关系。例如,管理学这门课程既培养了就业能力的专业能力中的人员管理能力,也培养了就业能力的个人能力中的人际社交能力。学习能力是一种终生能力,是必须的基本能力。

五、结论

首先,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物流管理专业的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更是一种复杂的就业能力,如果仅仅只是按照事先设置好的课程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那么这是永远不够的。要想让物流管理专业的大学生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话,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穿插这样一些实践活动,比如说定期的举行物流企业家演讲活动,让学生与企业家互动,以便更好地了解物流的相关知识;举行物流设计大赛,让每个学生参与,加强他们对物流管理专业的认识;积极引导学生获取物流相关证书,如物流师证等;让学生参加科研活动,加强他们的专业素养等一系列专业实践。

其次,课程设置需要与学校的专业培养目标进行匹配,而每个学校的专业培养目标具有差异性,因此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应随着最新的趋势适当、适时的进行调整与完善,培养当前社会急需的专业人才。

最后,学校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增加“双师型”比例;加大实验室的建设投入;积极与企业合作办学。“校企合作”模式是培养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最佳模式,也是培养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的最佳途径。

参考文献:

[1]陈勇.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开发路径研究[D].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2]史秋横,文静.中国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基于学情调查的自我评价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2(1):48-56.

[3]祝凌曦,汪晓霞.电子商务物流管理[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4]张红丽.面向应用的物流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研究[J].物流科技,2011(8):16-20.

[5]吕玉兰.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盐城工学院院报,2011(3):86-90.

[6]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物流高等教育发展与创新-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回顾与展望[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韦宏(1988- ),男,安徽人,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张廷龙(1978- ),男,安徽人,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决策理论

作者:韦宏 张廷龙

物理能力素质培养管理论文 篇3:

高职“SQC”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摘 要: 高职“SQC”人才培养模式聚焦Specialty——专长,Quality——素质,Capacity——能力,从办学定位、办学条件、课程体系、毕业生去向等方面入手,着手构建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文章以潍坊工程职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为例,对其“具有一项专长、两种素质和三项能力的新人才”的培养理念加以深入分析,并从其积累的办学效果与所获经验探讨高职“SQC”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探索过程。

关键词: 高职 “SQC”人才培养模式 实践探索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发生了巨大转向,从重数量转变为重质量,从重学术知识到重技术应用,从一元人才需求到多元人才需求,这一转向必然体现为教育模式的转变。以潍坊工程职业学院为例,从办学定位、办学条件、课程体系、毕业生去向等方面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把“具有一项专长、两种素质和三项能力的新人才”作为追求目标;从企业用人的需求出发,积累高职高专院校面向企业办学的成功经验,践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决定》的思想精神。

一、实施SQC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职业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培养目标是:能面向生产、服务、管理行业第一线,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较强产业技能,既能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建设,又能通过学习和运用现代科技知识,创造性地解决生产与管理的实际问题的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促进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我们必须关注两个问题:一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二是“怎样培养人”的问题。第一个问题解决培养目标的问题,这是国家层面的整体规划要求和我们学院自身培养要求的整合体现;第二个问题解决人才培养模式问题,也就是实现我院培养目标的手段和方法。可以说,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作为一所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地方高等学校,在130余年的书院文化历程和35年的专科办学历史中积淀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一批优势的应用型特色专业,学校的30多个专科专业都属应用型专业或设置应用型专业培养方向。近年来,学校对办学定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理念进行梳理,确定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为育人目标,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锻炼和培养。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并考察借鉴国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如德国为代表的“双元制”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CBE”模式(合作教育),以英国为代表的“BTEC”模式(工读交替),以澳大利亚为代表的“TAFE”模式,以及以新加坡为代表的“教学工厂”模式等,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实践中提炼出能充分体现本院教育教学特色,注重产学研融合、强调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SQC”模式。“SQC”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完善,见证了学院是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为引领,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逐步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已初步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供需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

二、高职“SQC”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剖析

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是基于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考量,如何满足企业的这种需求?学校根据培养目标的定位,确定了“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专长培养为重点,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以“创建优质课堂”为切入点的课堂教学改革;以产学结合、工学交替为侧重点的实践教学改革和以分方向培养、模块化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为标志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基础素质教育、实践技能培养、创新与职业规划教育“三大培养”体系的交互作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体来说,即以素质教育为基础,设置并完善专业素质教育与非专业素质教育相结合的课程教学体系;以专长培养为重点,构建并完善基础技能与特长技能相结合的职业技能培养体系;以能力拓展为目标,设置并完善职业能力与创新能力相结合的职业技能考核体系。同时加强“三大培养体系”之间的相互协调与融合,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提高学生在知识应用、实践动手、职业竞争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能力,全面实现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专长、素质和能力”是潍坊工程职业学院“SQC”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其具体表述为:“一生一专长”、“两种素质”和“三项能力”。究其内涵,“SQC”模式是政府主导,同企业行业密切合作,具有统一教育和实训要求,主要以职业教育与实训教育为主的教育,是一个面向职业资格准入,融合职业资格和职业教育,充分体现以“能力本位”为特点的职业教育模式:“一生一专长”即每个毕业生都具有一项专业特长才有毕业资格;“两种素质”即每个毕业生都必须兼具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才能走向职业岗位;“三项能力”即每个毕业生都须具备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职业规划能力才能立足社会。“专长、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不是完全意义的递进式的,而是共生共存相互支撑的。

(一)以素质教育为基础,设置并完善专业素质教育与非专业素质教育相结合的课程教学体系。

事实表明,用人单位不仅看重学生的专业素质,而且十分看重学生的非专业素质,非专业素质与就业竞争力密切相关。非专业素质更多表现为学生在所学专业领域之外应当具备的素质,例如政治修养、道德品质、敬业精神、合作能力、创新思想、应变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工作经历等。作为直接面向生产一线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专业素质与非专业素质更不可偏废一方,要使学生做到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协调发展,就是说不但要重视专业素质的培养,还要特别重视非专业素质的培养,以适应企业对毕业生素质的全面要求。实践证明,非专业素质的拓展和提高,直接关系到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增强。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在学生非专业素质培养方面,还有很大的开发空间,以期在学生非专业素质培养方面有更大的作为。

基于此,学院依据“不仅培养高级打工仔,而且培养老板;不仅培养技术能力,而且培养经营管理能力;不仅重视以教师为主讲授的课程,而且重视以学生为主操作的课程”的理念,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校内课程资源,把课程体系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大方面,其中必修课程包括公共基础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三个构成:公共基础教育课程是全院学生必修的公共课程,注重基础理论教学,加强能反映学科发展潮流的内容,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基础课程强调专业基础性,努力拓宽学生的专业面,增强学生毕业进入社会的职业适应能力;专业核心课程则突破按学科方向分模块的传统思维,结合就业市场,尤其是产业结构人才需求来设置,进一步加大实践和应用的比例,强化动手能力、应用能力,注重职业素质的养成,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在课程体系设计中实施模块化设计,便于保持人才培养的灵活性,为学生搭建可塑性的知识框架,给予学生纵向深造或横向转专业发展的空间,形成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学生除了学习公共基础教育课程包括:大学英语、计算机文化基础、体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军训与入学教育、职业人文基础、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能力外;还要学习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包括:学前教育理论、学前心理发展理论、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学前儿童文卫生保健、幼儿园经营与管理、幼儿游戏与创编、儿童文学与创编、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儿童歌曲弹唱、幼儿舞蹈与创编、幼儿手工与玩教具制作等18门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包括:学前儿童健康、音乐、社会、科学、语言教育、趣味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地理学、天文学、幼儿体操、电子琴、手风琴、二胡、音乐欣赏、学前教育史、学前比较教育、幼儿教育政策法规、家庭教育等14门专业拓展课程。上述三个模块的课程全部为必修课程,除此三大课程体系之外,学校还开设了大学生礼仪、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淘宝创业、大学生情绪管理等等十余门选修课程。总的来说,必修课程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而选修课程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非专业素质,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走入社会的综合素质。一言以概之,即以素质教育为基础,增强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以专长培养为重点,构建并完善基础技能与特长技能相结合的职业技能培养体系。

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是特色办学的最终落脚点。以潍坊工程职业学院为例,自1998年举办高职教育以来,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着力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一生一专长”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是潍坊工程职业学院人才培养的重点和特色,专长达不到要求的学生不予毕业。为实践这一培养目标,学校构建了层次分明的“3+3”实践教学体系,即三层次和三模块实践教学体系,具体包括三层次“基础技能层次、专业技能层次、特长技能层次”和三模块“素质拓展模块、实验教学模块、实习实训模块”。层次与模块之间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但是相互支撑。使实践教学贯穿教学全过程,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学生在专业技能突出专长,增设若干门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改变实践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状况,使学生结合创新实践基地,形成一个交流创新思想、实现技能创新的新型实践教学载体。并建立了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工作体系,先后建立120多个稳固的校外实习基地,通过与合作单位在合作研究、双师型教师聘用、共建实验室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学校与世界五百强企业卡特彼勒、山东工程机械、晓雯音乐等合作单位建立挂钩实习合作关系,每年选拔优秀的高年级学生到合作企业顶岗实习,将毕业设计与岗位工作相结合,实行学院教师与合作企业骨干组成的双导师制。

(三)以能力拓展为目标,构建并完善职业能力与创新能力相结合的职业技能考核体系。

以能力拓展为目标,即以“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职业规划能力”三项能力为培养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需制定一系列关于能力拓展和社会实践的管理办法,从制度上保证创新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有效实施。以潍坊工程职业学院为例,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技能竞赛类等各种素质拓展与创新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将劳动实践设为必修学分,增强学生劳动意识、吃苦意识和动手能力,有利于学生体验生活、了解社会,增强大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改变传统的单纯以理论知识考核为主的考核方式,构建知识和能力兼顾,以能力拓展为目标,突出创新能力、职业能力考核为特色的技能考核体系。

1.完善职业资格证制度,构建技能训练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加大“双证书”倡导力度,并及时出台相应的制度要求及实施措施,以“双证制”为切入点,从根本上突破以学历教育为主、以理论学习为主、以学科知识为本位的观念及其模式体系。主动适应企业需要,适应经济活动需要,构建以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教学、考核体系及人才培养模式。例如,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毕业前必须取得幼儿教师资格证、幼儿教师职业技能证和育婴师资格证书,以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选拔和录用人才的需求。

2.建立多元化课程考核评价体系,考核学生对职业技能的掌握与运用。

首先,考核内容多元化。为全面考核学生对职业技能的掌握与运用,需要改革考核内容,强化过程考核,建立科学的课程考核体系。教师在指导学生训练过程中,通过观察、提问、检查和课业等方式,可随时了解学生对所学基本知识和技能训练的掌握情况。强化过程性考核,就是把考核当做促进课程目标实现的有效手段,彻底改变单一知识性量化考核方式。

其次,考核方式多元化。为进一步突出职业教育考核方式多样性和灵活性的特点,需要实施多元化考核方式。采用课堂观察、角色扮演、课堂讨论、案例分析、专题调研报告、问卷调查、项目设计、自评与互评、团队活动、期中和期末测验、能力证书测试等各种形式。同时从灵活性而言,可针对不同专业的行业特征,采取行业认证与课程学习学分互认、校内学习与校外学习学分互认等形式。

此外,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来临,知识被视为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因此,教学应重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教育和探究能力的培养,教学改革应针对职业教育的特点,改革传统的静态的一次性考试形式(忽略了对学生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相互协作与沟通能力等的考查与评估),而采取动态考核的过程形式,如实行考核时机多元化。只有在教学中加强学生学习过程评价,才能使学生及时发现自身的问题与不足,找出差距,激励学生有的放矢地开展课程学习,从而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增长与提高。

3.构建企业本位技能考核评价体系。

长期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与其他形式的教育一样,是学校本位的。课程内容虽然也有实践教学部分,但基本上是在学校进行的。学生本位的教学内容、学习方式与实际的职业实践及需要相去甚远,学校本位教学制约了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德国、澳大利亚等国职业培训都是以企业为主的,从学校到工作岗位,企业实习是技能训练最有效的途径。企业为学生提供了完备真实的工作实训环境,完善的实训设备和工具,可以涵盖职业岗位群考核的所有操作应用项目,这使得技能考核得以充分落实。例如,根据学院所开设的课程内容,在学生参加真实的与课程有关的劳动岗位培训后,由学校及培训企业负责人员在实践现场共同对学生进行考核,重点测试学生是否已实现课程所确定的职业能力目标,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出具相关的能力评价证书。在每次实习与培训后都有企业实训教师或人力资源专家对学生所获得的职业能力按照企业的实际要求进行全面测试,这是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的动态评价的表现形式之一。

三、基于SQC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实践成果

培养学生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及良好的非专业素质是高职院校培养工作的重点,“SQC”人才培养模式所秉持的“一生一专长”、“两种素质”和“三项能力”无论在毕业生就业率上,还是就业层次上都有显著提高,且形成独特的教育特色。以潍坊工程职业学院为例,正是在本校原有文化积淀之上,努力发展和践行“专长、素质和能力”的学生培养理念和追求,注重探索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提高校企合作成效,故逐步开辟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卡特彼勒山东山工机械有限公司、安徽江淮汽车集团、福田重工集团等210多个毕业生实习就业基地,并与100多家知名和骨干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如与世界500强美国卡特彼勒公司开展定向培训和就业;与阿里巴巴公司、魏仕照明集团、中储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力神电池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事业单位开展定向培养,有效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就业比率,为服务当地社会发展作出职业教育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参考文献:

[1]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龚祖怡.论大学人才培养模式[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3]郭扬,王琴.近年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综述[J].职教论坛,2008(1).

[4]苏敏.中英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比较与思考——英国华威学院幼教专业调研报告[J].中国成人教育,2015(8).

作者:赵国平 苏敏

上一篇:保险制度理论研究管理论文下一篇: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