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区建设与城镇化

2023-01-24

第一篇:农村社区建设与城镇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农村城镇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形势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改变我国农村落后面貌的根本途径,是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综合性措施。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推动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新水平。它不仅关系到农村城镇化的科学布局问题,而且还关系到农村迈向小康的进程问题。农村城镇化建设,作为农村发展的一项国策,既具有链接、延伸、辐射的功能,也具有带动产业化、发展规模化、导向工业化的功能。

由郭振、陈柳钦等合著的《中国农村城镇化与产业结构调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一书,在系统梳理国内外前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与农村城镇化同时进行的见解,详细阐述了农村城镇化的内容。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农村城镇化道路,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是一部研究我国农村城镇化问题颇有新意的著作,同时对农村城镇经济产业结构调整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探索,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角度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见解。

该书以推进农村城镇化为主线,在进行农村城镇化理论研究基础上,剖析了农村城镇化的现状、原因和特殊性,将农村城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阐述了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定位原则与战略重点、战略措施。结合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状况、特点及因素分析,在城乡统筹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的对策思路。该书研究视角开阔,研究对象与目标明确,有利于全面建设和谐稳定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大课题的研究。该书的新意主要体现在:一是产业强村兴镇,突出发展农业综合生产的能力,关键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二是科教兴农,强化科技和教育的地位。三是强化生态建设,突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村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综合作用。

第二篇: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农村城镇化的相互关系

读书报告

——浅析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农村城镇化相互关系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新农村建设虽然切入点是农村, 目的点却是推进城市化进程与社会整体发展。正确理解二者关系,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城市化道路相辅相成, 新农村建设将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社会内涵, 消除城乡二元社会差别, 为新型城市化道路提供必要准备, 并以此成为中国影响世界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里程。

一、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概念。

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而不是建高楼、建广场。农村人口转移不出来,不仅农业的规模效益出不来,扩大内需也无法实现。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的一项决议,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二、城镇化和建设新农村的关系。

城镇化和建设新农村的关系在农村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的农村发展状况,城镇化和农村标准化都可以发挥作用。正如米尔顿·弗里德曼所说的,“没有最佳规模,只有最佳规模分布”,其实更确切的表述应是特定条件约束下的最佳规模分布。应该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合理发展城镇化和乡村。既然城镇化和建设新农村:并行不悖的,就非常有必要探讨城镇化和建设新农村的关系。第一, 城镇化和建设新农村不存在严重的资金竞争城镇化的资金来源主要来自基层政府财政和向社区内企业征收的土地使用费等各种资金。而建设新农村的资金则基本上全部来自于农村社区村民的自筹,或通过以工代资形成农村社区村落的建设资本。因此两者在资金上不发生严重竞争。如果说两者在资金上发生冲突的话,可能是农村社区中部分富裕农户是选择城镇还是留在具有良好基础设施的乡村,从农户分化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不会造成很大的资金冲突,因为农户选择是进入城镇还是留在乡村,所需要付出的资金存在很大的差别,并且符合农户就业(获利)机会的比较优势。第二, 组织形式存在差异区别。从组织形式上,尽管城镇化建设是乡镇社区经济发展的结果,但城镇化的建设,无论从基础设施的规划和施工到城区的开发,都是由基层政府主导组织的。建设新农村的组织是由农村社区通过村民自治的形式进行实施的。这种形式因为体现了农村社区村民的民主意志,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对农村社区村民来讲是公平的。第三, 服务对象互补小城镇的服务对象是企业化、商品化经营的经济主体,面向的是整个城镇社区的居民,并且随着乡镇的调整其范围可能不断变化和整合。例如,可能将几个乡镇集中在某一个较大的乡镇,那么这个乡镇的城镇化规模就会得到很快的扩大,而原来的几个乡镇城镇化规模则可能出现萎缩,在城镇化发展时应当同时考虑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应对乡镇整合的收益(如规模扩大等)和损失(其它乡镇的萎缩)相权衡,以确定最佳的乡镇规模,并做出长远规划。标准化村落的服务对象则基本是局限在村落社区的村民,并且村落的规模是基本稳定的。第四,功能互补就目前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现实来看,在当前和未来的很长时期,小城镇与标准化村落的功能是互补的。相对广大的农村社区村落来说,城镇是农民所需商品(包括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日常交易中心,也是农民出售其产品的重要途径。城镇除了是农民的物流中心以外,也是各种信息流的传播中心,是农民获取各种生产、市场信息的重要途径。如果城镇建设发展滞后,显然会影响农村社区村落中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并进一步影响新农村建设。反之,如果农村社区村落发展落后,基础设施薄弱,就会限制农民的生产和生活,限制农民的商品化生产和对许多工业品的需求,这显然就会影响城镇化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城镇化建设和建设新农村是并行不悖,相互促进的。第五,产业结构互补。小城镇的产业结构,尽管有很大的涉农性,但基本上是以第

二、第三产业为主,并且为农村服务的第三产业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小城镇发展非常重要的因素。建设新农村则由于是服务于农村社区,尽管也会带动第

二、第三产业的部分发展,但仍以第一产业为主。从产业结构的角度看,城镇化建设和建设新农村也具有互补而不是竞争关系。日本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功,是农、轻、重和大、中、小合理配合,发展第三产业,现代化产业与传统经济互补协作的结果。

首先,新农村建设是中国城镇化战略的补充。

一是目标趋同。城镇化最终目标是要促进城乡之间的要素的合理流动,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同步及经济发展的协调,最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四个融合”,即城乡人口、政治、经济、文明融合,以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通过新农村建设,改变农村社会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劳动力结构及城乡小城镇发展模式,以实现中国特色的农村现代化。城镇化的对象是农民,将城市扩散到农村,满足农村城市生活条件或要素。从城镇化的发展历程来看,随着城镇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城镇化水平会相应得到提高,又带动农村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农村最突出的矛盾就是人多地少,几亿农民难以靠种地富起来,解决“三农”问题,从根本上讲确实需要推进城镇化。城镇化水平的提升,最直接的效应是比较快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最后实现城镇—乡—村一体化。农村的发展,农村产业的扩大,农民富裕程度的提高,为城镇化奠定物质基础。

其次,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相互促进。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城镇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工商业、交通、金融和信息中心,城市的这些要素,决定农村和农民在经济上要依赖城市,依赖工业和它的集中信贷,形成城市带农村的发展格局。在重庆市,实行以现有大中城市带大农村,以县域城镇、百强镇或有条件的乡镇为基础,形成经济、文化、人口、服务中心,幅谢农村,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吸引农村剩劳动力转移,大部分农民离土不离乡,或既办土又工商,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新农村建设为推动城镇化提供物质基础,农村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由农村产业化带动工业化,由工业化带动集镇化,从而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提升人口素质:通过劳务输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让“农民工”进城,接受城市生活洗礼,向农民提供在城市掌握生产、经营、生活、学习技能的机会,增强闯荡市场的能力和本领,促进了农民工素质的提升,新农村建设,着力培育新型农民,又满足城镇化对高素质“农民工”的需求。思想观念更新:通过城镇化实践,城市的生活方式使农民见了世面,开阔了眼界,农民生活态度、价值观念及时尚追求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村人与城市人的意识、观念的落差逐步缩小。新农村建设,将新型农民输送到城市和乡镇企业,又影响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促进城市的整体进步。

第三,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相互制约。一方面,城镇化进程步伐加快,有利于城市向农村幅射。另一方面,大量的农民涌入城市,他们在外面打工、跑运输、做生意,固定农民实际上变成了业余农民,留下儿童、妇女、老人在家里做农田,这部分农民文化水平低、劳动能力弱、自我发展意识差,形成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难、观念更新难、技术推广难、群众组织难”的问题。如果镇化发展滞后,农村大量人口仍留在农村,找不到出路,又会付加新农村建设成本,同时,城镇化的优势不能转化为表农村建设的动力,则会延缓新农村进程。

当前新农村建设正在积极有效推进,各种新问题、新矛盾逐步显现,特别是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处理好与农村城镇化建设关系,是当前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的是要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把农村与城市、农业和工业、农民和市民作为有机统一的整体来统筹协调,发挥好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共同迈向小康目标。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初步实践看,我国城镇化总体趋势还在增强,对新农村建设构成巨大影响。特别是新农村的建设就必须要解决剩余的劳动力,城镇化则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渠道,也是实现新农村建设战略目标的重要前提。

随着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农村属于劳动力越来越多,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城镇化转移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相对于大城市而言,小城镇与农村具有较密切的空间联系,就业成本和定居成本比较低,在吸纳农村人口转移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目前农村人口质量较低的情况下,人口数量的过快增长将阻碍人口再生产和物质再生产的发展,不利于人口、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内部的劳动力过多,单靠农村内部转移消化空间有限。这么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需要从土地上转移出来,转化为非农业人口。靠乡镇工业和劳务输出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只能转化一小部分。在我国通过农村城镇化、发展小城镇、建设新农村来转化农业剩余劳动力,已经被实践证明是一种极为有效的途径。

发展新农村就要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城镇化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能有效促进农村自然经济发展格局的瓦解,形成区域性经济、人口和公共服务的中心,不断加强对周边农村的产业和就业的集聚能力。一方面,城镇化带来农村劳动力向非农化转移,有利于增加农民非农就业收入,有效地促进农民收入的提高。另一方面,城镇化不断产生对农产品更大的需求,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产业化发展。

三、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把新农村建设等同于城镇化 。把新农村建设简单理解为城镇化,在实践中按城市标准去建设农村,试图把农村村庄建成一个个小城镇,只注重村容村貌的改变,这是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出现最多的问题。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避免热衷于大拆大建,要求农民的住房一律建成漂亮的楼房甚至是别墅的脱离实际现象;必须防止出现把新农村建设片面理解为城市的扩张或理解为小城镇建设,而大量征用农民土地的情形,避免出现更多的社会问题,激化矛盾;要特别防止一些地方政府借新农村建设之名进行新一轮的征地运动,通过低征高卖等手段剥夺农民利益。另外,也要防止一些地方在基础设施上盲目模仿城市或与城市攀比而增加农民负担的行为。

第二,把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隔裂开来 。由于传统体制的惯性思维,人们很容易将新农村建设看成是在封闭的环境中,脱离城乡互动的情况自成体系的再造过程。仅仅把新农村建设看成是一村一乡的小范围的事情,过分强调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建设农村而限制农民的流动,其后果就是农村生产效率低下,农民普遍贫穷。这样的新农村建设只能流于形式,处于喊口号的状态。我国农村人口基数过于庞大,人均耕地也太少,要建设新农村,必须减少农民,使大部分农民转移入城市变成城市居民,才能真正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总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总体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两者相辅相成,互为条件。新农村建设战略任务的实施为我国城镇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城镇化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启示。

1、加快产业拓展是二者紧密结合的重要基础。产业是新农村和城镇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拓展产业是调整农村结构,建设新农村的基本要求,也是城镇化的基本条件。 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都离不开产业的拓展、产业的调整、产业的提升、产业的延伸、产业的支撑、产业的对接。离开产业这个二者结合的基础,无论新农村建设还是城镇化都无从谈起。

2、加强统筹规划是二者紧密结合的重要前提。新农村建设和推进城镇化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二者要紧密结合,务必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科学发展,突出超前性,体现人文、产业特色,整体推进,使城乡统筹规划成为促进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紧密结合的重要抓手。一是突出重点抓好城镇规划。提高覆盖率,扩大辐射圈。二是突出重点搞好产业规划。实行统一规划,规划后的产业实行功能互补,结构布局更趋合理。三是突出重点搞好小集镇、中心村规划。农村小集镇和中心村(村庄集并点)是农村的新社区,也是未来城镇化的基础,各地按照体现特色,着眼长远的要求,高标准编制城乡统筹结合规划。以政策、投入、基础设施优先配套建设为导向,引导社会公共资源向小集镇、中心村集中,吸引有建房意愿的农民向集镇和中心村靠拢,促进了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有效结合。

3、提高农民素质是二者紧密结合的必要条件。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也是城镇化的主力,高素质的农民对于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尤为重要。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进程。农民素质的提高,除了强化培训外,务必实现两个转变,即由农村向城镇转变,由农民向居民转变,调整思维方式,改变生活习惯,增强谋生致富手段,从而达到在转变中改变,在改变中提高。今后要切实利用好“三大”平台,提高农民综合素质,逐步实现城乡融合、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农民向居民转化。一是利用好文化中心户创建平台,培养新型农民。二是利用好“十星农户”创建平台,引领农民文明新风尚。以“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为载体,组织农民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活动。三是利用好农民“阳光工程”培训平台,提高农民技能。

4、突出中心村镇建设是二者紧密结合的有效方法。中心村是新农村的未来,是小集镇的体现,是城镇化的基础。根据地理位置、资源优势和经济流向,循序渐进,稳步发展中心村,重点建设小集镇,使其成为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的结合点。一是构建村镇群。对地理位置连接紧密,具有内在经济联系的中心村镇,在基础设施、公用设施、产业布局等方面实行一体化建设,相向发展,促进生产要素的聚集,形成小城镇板块。二是发展一批产业规模镇。对具有一定资源优势、产业基础的城镇,以工业和商贸物流为重点,推动产业和人口规模。把含一定产业和人口规模的重点村镇建设成为一定区域的中心镇。运用试点带动的方式,促进了中心村社区功能不断提升。一是以企代村。企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统筹安排,高起点规划和建设,村村道路硬化,家家电视通、电话通、宽带通、自来水通,卫生、教育、文体、医疗、超市等一应俱全,农民实现了职业非农化,生活城镇化。二是产业兴村。依托当地资源,大力发展农村

二、三产业,农民很快富了起来,致富后的农民依靠自身力量,“产业兴村,我建我村”。力求朝着城镇化的方向发展。三是生态强村。开发生态旅游村,组织农民自发投工投劳,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发展农村经济,村庄面貌发生巨变。四是开发新村。通过运用市场机制和社会捐助的办法,统一开发建设村民住宅,完善新村基础设施,不仅节约保护了大量耕地,农村社区配备城镇社区标准,城乡差距逐次缩小。中心村镇的快速发展必将加速全市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第三篇:正确认识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

如何处理好与农村城镇化建设关系,是当前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

一、正确认识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关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的是要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把农村与城市、农业和工业、农民和市民作为有机统一的整体来统筹协调,发挥好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共同迈向小康目标。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初步实践看,我国城镇化总体趋势还在增强,对新农村建设构成巨大影响。特别是由于城镇化带来了农村劳动力资源减少,农村出现了“产业无人抓、项目无人做、房屋无人座”的现象,人们对城镇化与新农村关系认识上十分模糊。我们必须正确认识新农村建设与推进城镇化的互动关系,为新农村建设找准着力点。

(一)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相互关联。实践表明,城镇化建设是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农村现代必由之路,与新农村建设是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本质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国城镇化大战略的一个重要补充或者重要组成部分。一是目标趋同。城镇化最终目标是要促进城乡之间的要素的合理流动,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同步及经济发展的协调,最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四个融合”,即城乡人口、政治、经济、文明融合,以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新农村,重点仍然是改变“农村穷、农业弱、农民苦”的现状,通过新农村建设,改变农村社会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劳动力结构及城乡小城镇发展模式,以实现中国特色的农村现代化。二是利益相关。城镇化的对象是农民,将城市扩散到农村,满足农村城市生活条件或要素。从城镇化的发展历程来看,随着城镇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城镇化水平会相应得到提高,又带动农村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城乡之间的“血缘关系”,决定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面的现代化,没有城市的城镇化、工业化向农村的幅谢,就不可能有农村的现代化和村镇的田园化。三是作用互动。农村最突出的矛盾就是人多地少,几亿农民难以靠种地富起来,解决“三农”问题,从根本上讲确实需要推进城镇化。城镇化水平的提升,最直接的效应是比较快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最后实现城镇—乡—村一体化。相反,农村的发展,农村产业的扩大,农民富裕程度的提高,为城镇化奠定物质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能把新农村建设与推进城镇化对立起来,而是要充分利用城镇化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促进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

(二)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相互促进。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村城镇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农村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进步,城市的延伸、城镇化的浪潮又推动了农村全面协调发展,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必然相互发生作用,共同促进。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城镇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工商业、交通、金融和信息中心,城市的这些要素,决定农村和农民在经济上要依赖城市,依赖工业和它的集中信贷,形成城市带农村的发展格局。列宁曾说过,城市是“经济、政治和人民的精神生活的中心,是前进的主要动力”。在我们重庆市,实行以现有大中城市带大农村,以县域城镇、百强镇或有条件的乡镇为基础,形成经济、文化、人口、服务中心,幅谢农村,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吸引农村剩劳动力转移,大部分农民离土不离乡,或既办土又工商,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正如有的农民曾形象地说,“一亩地刨不出新农村,穿草鞋走不出富裕路”、“困难困难,困在家里就难;出路出路,闯出去就是路”,这是城镇带农村的真实感受。同时,新农村建设为推动城镇化提供物质基础,农村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由农村产业化带动工业化,由工业化带动集镇化,从而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二是冲击农村社会结构。城镇化进程中,部分农民改变了自己的身份,一部分农民变成城市人,引起农村经济、社会、人口等结构的变化。新农村建设,发展新乡镇、新集镇、新村庄,将改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实现城里人生活条件,带来农村社会结构的改变。三是释放剩余资源。城镇化的牵引力带给农民的是强烈的自我追求意识。农村长期落后,世世代代的农民渴望过上城市人的生活。对于

“原动力”,使农民为寻求更好的生活到城里去,带来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以释放。资料显示,我国目前继续实行亦工亦农、城乡双向流动的政策,准城镇人口仍将维持在1亿人左右,并且有条件转为城镇居民的人口每年将维持在近千万人左右。人力资源的释放,满足了城市对劳动力需求,而城镇化的扩张,也向新农村建设释放资金、技术、人才、信息资源。四是提升人口素质。通过劳务输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让“农民工”进城,接受城市生活洗礼,向农民提供在城市掌握生产、经营、生活、学习技能的机会,使之“脱文盲,换脑筋”,增强闯荡市场的能力和本领,促进了农民工素质的提升,新农村建设,着力培育新型农民,又满足城镇化对高素质“农民工”的需求。五是思想观念更新。通过城镇化实践,城市的生活方式使农民见了世面,开阔了眼界,农民生活态度、价值观念及时尚追求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村人与城市人的意识、观念的落差逐步缩小。新农村建设,将新型农民输送到城市和乡镇企业,又影响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促进城市的整体进步。

(三)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相互制约。一方面,城镇化进程步伐加快,有利于城市向农村幅射。另一方面,大量的农民涌入城市,他们在外面打工、跑运输、做生意,固定农民实际上变成了业余农民,留下“386199部队”在家里做农田,这部分农民文化水平低、劳动能力弱、自我发展意识差,另一方面形成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难、观念更新难、技术推广难、群众组织难”的问题。长远来看,这一问题难以根本消除,比如,农民工子女随着农民的认识水平提高,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增大,基本上大都能受到良好教育,一部分还会考上大学,走出社会、走出农村;不能考上大学的,其受教育的程度,远远超过老“农民工”一代,不会减小“外流”趋势;已经营在外的农民工,有的一心向往和愿望是跳出农门,有的也想在农村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但他们把房子建好了,相当长一段时间不会固定在家居住,农村的产业可持续发展仍将受到制约。而城如果镇化发展滞后,农村大量人口仍留在农村,找不到出路,又会付加新农村建设成本,同时,城镇化的优势不能转化为表农村建设的动力,则会延缓新农村进程。

二、建设新农村必须认清与城镇化进程的认识误区

城镇化进程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决定在农村现代化必须合理、协调推进农村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不能把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对立起来,在新农村建设中减缓城镇化进程,或者以城镇化简单代替新农村建设。着重应走出以下三个认识误区:

(一)“对立论”认识误区。有人说,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是一对矛盾。农村城镇化,农民在农村的越来越少了,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出现了缺失,新农村建设要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庄、落实新保障、培养新农民、健全新组织,几乎无人来抓、无人来干、无人来享。特别是一些贫困地区,迫于生存和发展需要,农村人口锐减,如武隆县杨柳山贫困片区,原两个乡,3000多人,现为一个村,1300多人,在家几乎多半为老弱病残、妇女儿童,以致新农村的建设难以启动实施。但是,从全国来看,不论我们城镇化发展速度有多快,城市提供的就业机会还是很少,社会保障等也难以跟上,大量的农村人口仍然进不了城市,即使我们的城镇化程度达到60%,仍然有五六亿的人口留在农村。从农村的实际情况看,农民能够在城镇安家,定居下来仍是少数,大多数仍会离土不离乡,有的只是暂时性离开农村,城镇化不能解决农村的长期发展问题,必须通过新农村建设改变农村面貌。同时,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有头脑、有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人才,城镇化可以把农民变成农民工,把农民工变成“能人”,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不是“冤家”。

(二)“重叠论”认识误区。走农村城镇化道路和建设新农村,目的是要全面推进农村的现代化。有的同志片面理解,建设新农村内容涵盖了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建设、社会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方方面面。农村现代化,必然要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民主化,认为新农村的建设与城镇化建设在思路、目标、效果上是“重叠”的,担心新农村建设削弱

“镇不象镇”、“村不象村”,浪费国家资源,使新农村失去特色。实际上,城镇化一般来说是指我国的大中小城市和农村新型镇乡的城市化发展方向,建设新农村,建立新型村庄,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补充,两者不能互为“替代”。我认为,新农村建设主要是在村这一块探索集镇化建设道路,有利于解决农民既不离土、又不离乡部分农民跟上现代化问题,也是解决镇城化中乡镇难以解决的缺乏产业化支撑、农民进城可能恶化城市环境、增大城市压力等问题。

(三)“回避论”认识误区。由于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是农村现代建设中的两大历史性任务,新农村建设更是千头万绪,在基层的一些干部思想中,对城镇化对新农村建设的地位作用认识不足,有的产生了“回避”的念头。表现在新农村建设的规划中,对镇乡规划与新村规划联动考虑不足,对城镇化带给农村的新问题参考不够,就新农村规划新农村,结果新农村建设规划失之可操作性或可持续发展性。问题是城镇化的趋势不可避免,对建设新农村,必须考虑城乡统筹,联动发展,以城带乡,以工哺农,以农促工。如果忽视和离开城镇化谈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将难以真正实现农村现代化,如果离开新农村建设来谈城镇化,城镇化最终失农村根基。

三、建设新农村与城镇化进程互动结合的着力点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然是现代化的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结合各地实际,坚持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地,同步推进城镇化,努力把城镇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完美结合起来,做到相得益彰,这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应当注重落实的一项重要工作。实际工作,我们应在以下三个着力点上下功夫。 (一)要在创新镇乡村发展思路上下功夫。城乡发展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也是新农村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重点是要理清发展思路,找准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结合的新路子。一是要开发产业“新高地”。依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建设新农村,第一位是要发展新产业。只有发展富民产业,使农民增收致富有保障,才能支撑起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为城镇化和建设新村庄奠定产业基础。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关键要在培育一个或几个能给广大农民群众带来持续增收的主导产业上下功夫,围绕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立足特色资源和现有基础,明晰农业产业化的思路,做好主导产业的发展规划,着力培植具有特色优势、难免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同时,要围绕主导产业,培育各种经济组织和产业协会,把千家万户的分散生产有铲组织起来,根据市场需求去发展 “新品种、新技术、新组织”,并积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将产业做大做强,为城镇化提供产业支撑。二是要开发资源“新洼地”。农村情况千差万别,某种意义上说,农村在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上外于“低洼”地带,但建设“洼地”,可以挖深“洼地”,通过发挥政府主导、部门主帮、农民主体作用,鼓励资金、技术、项目、人才、信息向农村流动,把城镇化能量集聚到农村来建设“洼地”,可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一些贫困山区,坚持走“富裕农民”而“减少农民”的路子,积极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广大农民在城镇化中增强了建设“洼地”的能力与本领。我们必须充分挖掘农民“原始”创造性,努力集聚社会各种资源,筑巢引凤,增强农村特有的吸引力,以建设新农村。三是要开发战略“新飞地”。农村向城镇转移、城市向农村扩张,对推进农村现代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单一转移农村劳动力,农村丰富而独特的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单一的城市向农村扩张,解决不了绝大多数农民的长期稳定发展和城镇化问题。建设新农村要走一条对现有资源充分利用、形成独特产业,并带动相关产业快速发展的“飞地”型发展新路子。比如,武隆县提出充分利用旅游资源,以世界自然遗产申报地为内涵,努力打造“南方喀斯特”名片,让这一名片起飞,建设全国旅游名县,带动新农村建设,与此相关,发展“一个城市、三个组团”农村新城镇,初具规模。各镇乡在建设新农村中,要围绕发展“飞地”型产业、围绕“飞地”型产业,建设“飞地”型新村庄、新集镇,示范带动周围的城乡发展。四是要开发基层“新阵地”。打牢农村组织基础,是新

农村,要在加强基础组织建设,发挥村镇党组织先锋“阵地”和党员活动“阵地”作用的基础上,切实加强宣传、思想、文化、教育、科普、社区等新阵地建设。比如,培植农村义务宣传队,改进宣传方式;发展党中心户,建立农村党员日常学习教育新阵地;建立农村文艺演出队、电影放映队、民间艺术队、农村手工艺人队,丰富农村生活;建立科普试验园、示范点,培训新技术;推进农村社区化,建立农村新型居住社区,完善党员干部进农村新社区机制,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和农村生态环境。

(二)要在探索镇乡村管理模式上下功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的思路,改变过去行政治村、层级治村模式,来推进城乡之间空间结构的有效整合,促进城镇系统与乡村系统的一体化发展。要大力探索公司治村、能人治村、民主治村等新途径、新方法,促进新农村建设有效推进。一是发展公司治村。重点推进农村工业化,扶持发展农村工业园区、农业园区,做大做强一批龙头企业,支持和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专业大户建立原料基地与加工基地,并走企业化管理农村、带动农村道路。依托公司企业,建立农村经济新的组织体制,发展农村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积极引导和扶持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制定政策,鼓励各类公司、乡镇企业和私营业主,直接参与农村产业化建设,把农村人变为“农民工”。或者以农民土地入股分红等方式,把农民直接纳入企业管理。通过企业把农民有效组织起来,并享受国家、企业提供的养老保障、社会化服务,从而解决因城镇化带来的农村人口消减,劳动力资源贫乏等问题。二是发展能人治村。城镇化进程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了一批具有市场经济头脑、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创新能力强、不怕吃苦、勇于开拓,能与时俱进有超前思维的人,他们也是改革开放中先富群体,特别是党组织干部队伍、种养大户、营销经纪人、个体业主、返乡创业人员、能工巧匠等。他们是新农村建设的能人。依托他们建设新农村,必然会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如武隆县巷口镇城东村支部书记代元淑,带领全村建设新农村,去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全县669元;双何乡木根村的王国辉,去年种植蔬菜30亩,纯收入近9万元。全县另外还有各类农产品经经纪人200多人,外出打人员7万多人,其中具有一定组织能力或具有一技之长的能人约1.2万人。后坪乡白鹤村刘善斌,外出云南创业多年,有了自己的企业,2004年他先后为村上投入150万元,用于修公路、办学校、建村民活动中心等,还被村民选为村委主任,每月都要乘飞机回来为村里办事。新农村建设中,还可精心挑选一批优秀大学生、机关事业单位干部或技术人员到村任职,把城镇化积聚的能量,反馈到农村,推进新农村建设。三是要发展民主治村。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是《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赋予村民的神圣权利,只有让村民真正享有这些权利,才能使其当家作主的地位得到维护和保障,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广泛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要针对新农村建设中,城镇化带来的一系列影响,要坚持落实好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实行重大决策村民代表表决制、财务活动联合会签制、重要事项定期公开制、党员进组务会制,变过去“统治型”、“家长式”管理为民主管理,把建设新农村的“话语权”交给群众,由群众对新农村建设作出决策和评判,从而推进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同步发展。

(三)要在推进镇乡村重点建设上下功夫。结合贫困山区农村特点,当前,在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中,需要在以下“四个加强”上下功夫。一是要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要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在贫困地区,重点要抓好城镇与农村衔接的交通、用电、饮水、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硬环境。二是要加强城乡集镇建设。要站在建设新农村的高度,重新审视和规划城镇建设规划。以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搞好大中小城镇建设,特别是小城镇建设中,要考虑城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布局链接;在县级镇,要突出发展“飞地”的要求,科学规划、准确定位、合理布局,突出新产业的区域性可持续发展,引领镇乡经济社会发展;在一般镇乡,要在合理归并的基础上,培育发展与新镇企业发展,增强镇乡经济发展对新农村的直接带动力、影响力;在农村,要大力开发农业小区、工业小区、农民新社区、移民新村庄等新村庄建设。要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因地制宜,分类实施,搞好新农村的新村镇规划,逐步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民生活愿望、农村人口结构等相协调的新的村庄体系。形成不同等级、不同类别,并承担不同职能的城镇村、城乡村或城郊村。三是要加强城乡市场建设。城镇化向农村延伸,农村建设城镇化,市场是纽带。要在发展新产业的基础上,做大搞活城乡市场,把新农村建设发展起来的新产业推向市场。要加大对民营企业引导力度,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改进服务方式,建立中小企业指导服务中心,完善农村小额信贷,强化返乡农民工投资政策扶持,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立生产销售信息平台,开展乡镇企业主和私营业主、农村经纪人培训等方式,把农村产业发展与市场真正联系起来。要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农村产业化抵御市场风险的机制,增强抗风险能力,防止产业发展大起大落,损害农民利益。四是要加强城乡联动机制建设。要建立有利于促进城乡之间以及区域之间加强联系与沟通的新管理体制。要大探索合乡镇并村管理机制,大力实施精乡强村工程,对农村工业园区、农业开发园区,探索建立管理委员会,将管理职能从镇乡分解出来,进行体制试点,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区域一体化工作的健康发展探索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要建立切实可行的政策机制,要在行政权、财政权、建设权方面,减少对镇乡和农村的束缚。比如一个村,综合实力和新本镇建设达到一定规模,就考虑提高其行政级别、待遇和权力;在财政上给予一定的倾斜,使它增强财力,扩大财权,享受一级财政;给予一些建设权,项目优先发展权,支持它发展快一些。又比如,适应城镇化需要,要制定政策,吸引农民进城,并在用工、干部招聘、就业、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方面,建立新的政策机制,把在家农民和返乡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因素性充分调动起来。同时,建立和完善土地流转、劳动力转移、医疗就业、信贷投入,以及镇村干部考核任用、新农村建设绩效评价等机制,促进镇—乡—村联动发展,不断开创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

第四篇: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思考(高扬波)

东西湖区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思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城镇化的组成部分。在相当长的时期,我国城镇化的必然趋势是以大城市为主、中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的城镇化。农村的问题,要靠城镇化解决。不能大量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就没有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 新农村的根本出路在于城镇化

(一)农村的问题,要靠城镇化解决

农村困难,主要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难造成的。最终要靠城镇化来解决。新农村建设的目的,就是要通过乡村城镇化,使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向现代先进的城市社会转变,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农村的城镇化。

新农村建设和我们通常所说的城镇化的主要不同在于,前者主要以农村作为载体,而后者主要以城市作为载体。也就是说前者更多地是 “乡村城镇化”,是通过改造农村社会的一系列硬件、软件环境,从生产力、生活水平、村容、乡风、基层民主政治等方面进行全面提升,实现农村和城市差距的缩小,最终实现农村与城市的协调发展;而后者更多是 “人口城镇化”意义上的城镇化,是通过人口从农业到非农业,从农村到城市的行业部门和空间转移,以城市社会作为场所实现城市在社会结构中的主体地位,最终实现广大农民的城镇化和现代化。

我国的农业现状是,2.6亿农户耕种18.37亿亩耕地,平均每户7.3亩。我们从农业耕地上产生的收入已经不能使农户自给自足了。新农村的村民应该是未来的农场主,不是现在的2.6亿农户。到2020年,要达到小康,得迁出

1 3/4的农户。使每户达30亩地,才能做到衣食不愁、略有剩余。这样全国农村平均每年得走2800万户,按照1.5:1的比例,得解决2000万人的就业问题,加上城里的900万人,得解决2900万人的就业问题。要在15年内完成这个目标。这样农场主才会有规模效益。只有改变了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才能实现全面小康。而只有城镇化才能实现这个转变。

(二) 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要因地制宜

过去,我国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存在惧怕城市病、严格控制大城市发展和城镇均衡分布等三大认识“误区”。

误区一,认为城市发展引发“城市病”,而惧怕发展城市。所谓“城市病”是一个人口集聚、产业集聚和环境污染集中的区域,引发城市管理、交通、环境以及市民生活不便问题。实践证明,我国现阶段城市大力发展不可避免,不能因可能产生“城市病”而不去发展城市,必须正视“城市病”负面影响,建立以发展克服“城市病”,以规划减少“城市病”,以管理医治“城市病”的全新观念。

误区二,认为必须严格控制大城市的发展。其实,我国大城市的规模明显低于世界水平,尤其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中国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集中度比世界平均低5个百分点,比中等收入国家低11个百分点,比高收入国家低21个百分点。上海、北京等全国最大城市所产生出的国民财富比重也处于较低的水平。我国城市体系不协调,人口规模与经济规模都偏小,对经济发展有很大制约。

误区三,认为城镇化的结果应当是均衡分布,遍地开花。其实,城镇化必须考虑到地理基础的差异、发展阶段的差异和生态条件的差异。我国是一个经2 济发展水平不高、区域差异很大的国家,因此城镇的发展应根据各自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特点,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整体效益最大化的城镇体系。

笔者认为,我们不应先入为主地提倡某种规模的城市,而限制另一规模的城市。如果规划科学,管理到位,大城市不一定会引发“城市病”;城镇布局,也不一定强求均衡分布,遍地开花。应因地制宜,走以大城市为主、中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的城镇化道路。因为,各地的水源、物产和交通等环境条件不同,有的城市长得大,有的城市长不大。我们不能违背经济规律。该让哪个城市长大,不让哪个城市长大,要让市场来决定。应该建立和完善土地租赁市场,由市场来决定土地的实际价格。这样,城市的规模就会自动达到一个均衡点。应根据我国东、中、西部的实际,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第一,东部地区以发展大城市群为主。美国绝大部分人口集中在五大湖流域、大西洋和太平洋沿岸的大中城市群。日本70%以上的人口集中在东京到大阪的一个狭长的城市带。现在,我国已经初步形成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城市群。由于我国北方极度缺水,许多中小城市难以长大。对少数历史古城,只能花巨资搞南水北调来养活。因此,在缺水地区必须控制城市的盲目发展。应在水源充足的长江中下游、东南沿海地区大力发展城市群或都市圈。要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龙头,通过统筹规划,形成若干用地少、就业多、要素集聚能力强、人口分布合理的新城市群。发挥其对内地经济发展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加强区内城市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完善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镇网络和区域快速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网络系统。引导大城市的传统产业向中小城镇转移,促进大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推动小城镇集约发展为中等城市。形成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市群。

3 第二,中部地区着力做大中等城市。中部、中间是矛盾转化的关节点。我国地区结构东、中、西三大板块,差距很大,我们要转化这个矛盾,抓住中部就抓了大局。城乡统筹,有大量的农民必须进城,进到哪呢?按照以中为重的发展观,就是要进到中部地区的中等城市。这是我们的重中之重。现在小城镇解决不了就业问题,春天一到,民工潮直奔大城市,只有大城市才有吸纳力。所以要加速把二百多个中小城市,也就是中心城市和副中心城市赶紧做大,至少也要把县城做大。第

二、三产业发展要靠中部。交通发达、水源充足的江城武汉必将向国际大都市—— “下一个上海”迈进。并将形成一个以武汉为龙头的中国第四都市圈。我们要立足于这个大趋势,来规划我区的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

第三,西部地区重点发展现有城市。人口分散、资源条件较差的西部地区,应重点发展现有城市、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要建立健全与城镇化健康发展相适应的财税、征地、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制度,完善户籍和流动人口管理办法。统筹做好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改善人居环境,保持地方特色,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二、当前小城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农村小城镇发展的速度很快,但由于其成长具有特殊背景,即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加上有些乡镇干部急功近利扩大财源的心态,我国小城镇发展不可避免地要走一点弯路,出现一些问题。

(一)规模偏小,遍地开花。目前,我国小城镇的规模普遍偏小,严重制约了小城镇的健康发展。据新华社消息,2003年,我国乡镇已达42620个,其中建制镇达20226,县城以外的小城镇总人口约为1.91亿。根据我国第一次农业普查资料,全国建制镇镇区平均只有1221.1户,4518.6人,镇区面积4 2.2平方公里。中西部地区建制镇的镇区规模更小。建制镇尚且如此,一般集镇的规模可想而知。在镇域人口上,有的镇只有几千人。

随着改革的深化,这种小规模乡镇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1)乡镇规模小,辐射效应低。城镇功能的发挥受到极大影响,导致小城镇经济发展的后劲严重不足,不利于集中有限的财力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步伐。由于规模小,对资源的集聚能力弱,不仅难以把周边的资源吸引过来,对镇域经济也无法起到辐射作用。一个小城镇只有当镇区人口达到1万人时,才能够发挥经济中心对镇域经济的集聚和扩散作用;2万人时作用比较明显;超过5万个则可以对周边若干乡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明显的带动作用。(2)镇域规模小,但内设机构并不少。乡镇越多,乡镇干部也就多,必然加剧农民的负担。(3)各自为政,浪费资源。有的地方两个或多个相邻的镇已经联在了一起,形成了具有一定城镇化水平的经济区域,但由于受到行政区划的制约,这些经济区域的基础设施不能共享,造成资源浪费。乡镇各自为政,在同一经济区域争市场、争资源,基础设施、公用设施在低水平上重复建设,其结果是都形成不了规模,并阻碍了人口和其他资源的进一步集聚。

(二)规划不科学,布局不合理。小城镇的规划和布局受短期利益的驱动,缺乏长远打算。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有一些市县在率先城镇化的影响下,掀起了一股“小城镇”热,出现了不按规划建设甚至不规划就建设的现象。不少小城镇规划水平低,布局不合理,特色不鲜明,千房一面,搞马路经济,“骑路”发展。这不仅影响交通,而且加大了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难度,也增加了环境治理的困难,影响了城镇环境的整体外观。

不仅如此,以加快城镇化进程为名的新一轮“圈地运动”有进一步抬头的趋势:不少城镇建设扩张无度,开发区、大学城遍地开花;从县到乡,不顾

5 自身条件,争设各类开发区或工业园区,竞相压低地价招商引资;有钱有权的部门,抢着圈大院、盖大楼、建“中心”……这种高成本扩张的所谓“城镇化”,其结果不仅是把大量无力负担高额进城成本的农民拒之城外,而且也将使这些城镇本身最终陷入有城无市的困境之中。

(三)资金短缺,急功近利。资金问题是小城镇建设的大问题,也是小城镇领导人考虑最多的问题之一。虽然从全国来看,小城镇的投融资体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但总的说来政府部门的投资仍然是最重要的,在很多地方甚至仍然是单一的投资渠道。按照现行财政体制,镇政府不是一级完整的预决算财政单位。地方税归县(区)财政所有,镇政府只能按人头获得经费,超收部分按一定比例分成。而各种费用则由县级政府各部门直接收取,一般情况下,各种费用总数约占预算内财政收入的1/5到1/4,有的地方还可能要多一些。县财政提取比例过大,往往使一些地区的小城镇建设捉襟见肘。

在当前的财政体制和经济发展水平下,地方政府在小城镇建设上的投入力度还受“吃饭财政”状况的制约。由于大量小城镇财政都是“吃饭财政”,个别乡镇甚至连工资都难以按月发放,在这种情况下又想由政府包办,就只能依靠手中的资源(包括行政资源)扩大资金来源。主要手段有“以地生财”和“集资建镇”等。“以地生财”是当前各地小城镇筹集建设资金的主要手段。这种做法实际上与保护耕地的国策相矛盾。在实践中,各个小城镇都尽可能多出让一些土地,或者变相把农用土地非农化。“集资建镇”也是小城镇筹集建设资金的主要做法之一。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卖户口”,即把农业户口转为小城镇户口,要按照规定交纳一定的费用。二是企业或个体工商户集资,又有按照市场经济的做法和行政措施的做法。前者指把小城镇的某些基础设施交给企业经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有利可图;后者指硬性摊派,要求小城镇的企业和6 个体工商户分摊一定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费用,这实际上是对企业利益的一次剥夺,从长期看,对小城镇的发展有害无益。

(四)贪大求洋,乱占耕地。 有消息说,皖西一个只有15万人口的小镇,在未给足农民征地补偿费的情况下,竟然修建起一个占地100亩的豪华广场!与这豪华广场形成鲜明反差的却是农户们透风漏雨的低矮茅舍和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的尴尬生活。类似的情况,在其他地方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地方大搞所谓“形象工程”,不惜重金兴建高档政府办公大楼,拓宽近百米的大马路和大广场,还要斥巨资兴建所谓的街心花园,栽种数千平方米草坪、音乐喷泉和大型城市雕塑等,据说是为了“50年规划不落后”。

既使在发达国家,人口在20万以下的小城市和小城镇,也很少看到大马路、大广场、大花园。城镇化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不能追求跃进式巨变,要按客观规律搞好中长期规划,分类、分阶段发展。必须看到,我国仍有近9亿农民,小城镇本来门槛低,容易把工业、流通业同现代农业连结起来,便于农民迁入。如果小城镇也模仿大城市的做法,搞花园式城市,只会人为抬高城镇“门槛”,大批农村劳动力难以转移,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目标也就只能是一句空谈。

(五)垃圾围城,环境恶化。我们在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同时,由于“重建设、轻环保”等观念的影响,也带来了一些环境问题。不少小城镇空气与江、河、湖泊等水体污染严重,垃圾围城现象普遍,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加重。突出表现在:一是城镇建设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致使小城镇建设中环保欠账普遍,环境综合质量较低。二是一些小城镇发展过程中环境管理滞后,生产、生活废(污)水随意排放,废物、垃圾到处倾倒,废气烟尘大量排放,加剧了小城镇及周边地区的环境污染。三是乡镇工业污染不断加剧。目

7 前,乡镇工业废水、粉尘和固体废物的排放量占全国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比重均接近或超过50%。四是小城镇周边农村污染严重。农药、化肥对农产品的污染及农膜产生的“白色污染”,村镇居民产生的生活污水、垃圾污染,焚烧秸秆造成的大气污染,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及水产养殖污染等,已经对小城镇及周边农村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制约了农村经济和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三、加快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的对策

(一)增强规划意识,实现合理布局

1.尊重客观规律,以科学的规划指导建设。首先,规划观念要更新,思路要宽,眼光要远。规划要以区(县)为单位制定,要有专业班子,对城区规划建设、小城镇建设以及中心村建设统筹谋略,科学布局,形成有利于发展、方便生活的合理网络。体现科学性、长期性、可行性和配套性,坚决防止和克服随意性,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连续性。其次,在小城镇的规划中,要注重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发展,合理确定人口规模与用地规模,既要坚持建设标准,又要防止贪大求洋和乱铺摊子。规划的编制要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切实做好与土地利用总体现规划以及效能网络、环境保护、社会发展等各方面规划的衔接和协调。

2.统一规划,集中用地,做到集约用地和保护耕地。首先,要通过挖潜,改造旧村镇,积极开展迁村并点,土地整理,开发利用荒地和废地,解决小城镇的建设用地。为此,改革现行的土地制度是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要鼓励农民把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已经创造出来的“以地换地、以地滚地”,或者“股田制”的办法,用到城镇建设中去,这种调整存量资产、加速地方工业化的制度变迁,因为不损害任何人的利益而几乎全无痛苦。此类群众中自发产生的,制度成本最低的,切实可行做法,不仅能降低农村人口的进城“门槛”,8 而且可有效减少农民上访告状,维持安定团结。其次,对以迁村并点和土地整理等方式进行小城镇建设的,可在建设用地计划中予以适当支持。要严格限制分散建房的宅基地审批,鼓励农民进镇购房或按规划集中建房,节约的宅基地可臵换用于小城镇建设用地。此外,小城镇建设用地,除法律规定可以划拨的以外,一律实行有偿使用。对经营性用地要以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方式配臵,凡可竞价的,要一律以招标、拍卖方式供应。经济欠发达地区也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对经营性用地实行有偿使用,积极推广小宗地招标、拍卖出让土地的经验。要加强集体建设用地管理。对已经列入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的集体土地,必须纳入城市用地统一管理、统一转用、统一开发、统一供应;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外的小城镇集体建设用地,也要统一规划、加强管理,严格控制建单门独院住宅,提倡建单元楼。对已合法取得的集体建设用地的调整、改造,要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占用农民集体的土地必须真正做到依法补偿。不得人为压低补偿费用。

(二)运用市场机制,夯实经济基础

小城镇建设,更要依靠市场机制吸引企业、个人及外商以多种方式参与小城镇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和经营,多渠道投资小城镇教育、文化、卫生等公用事业,走出一条在政府引导下主要依靠社会资金建设小城镇的路子。

1.城镇的发展和持续繁荣,必须靠合理的产业来支撑。优化产业结构才是城镇化的核心和内涵,充满活力的经济是小城镇繁荣和发展的基础。因此,要根据小城镇的特点,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依托,大力发展特色经济,着力培育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形成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基地。要发挥小城镇功能和连接大中城市的区位优势,兴办各种服务行业,因地制宜地发展各类综合性商品批发市场。要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服务,减轻

9 企业负担等措施,吸引企业进镇。鼓励大企业到小城镇开展产品开发、商业连锁、物资配送、旧货调剂、农产品批发等经营活动。鼓励商业保险机构拓宽服务范围,到小城镇开展各类商业保险业务。

2.拓宽筹资渠道,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投资体制。小城镇建设资金不能仅仅依靠国家拨款,更不能向农民摊派,要充分依靠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的投资体制。要大力推进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市场化进程,对于小城镇住宅开发项目,供水、供电、通讯、燃气等具备自负盈亏条件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及部分文化、教育及卫生事业,根据“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国内企业、个人及外商以多种方式参与建设、经营和管理,使其产业化。通过建立市政设施有偿使用和合理的收费制度,解决投资者投资回报问题。大体说来,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60%可以通过多元投资的市场化机制来解决。对城镇内道路、排水、污水及垃圾处理等公益性基础设施和教育文化场所,考虑到其长期受益性的特点,国家应帮助小城镇政府开辟长期融资的渠道。一个可行的办法是中央财政通过发行专项债券募集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转借给省级人民政府,给具备经济发展条件和资金偿还能力的小城镇的基础设施项目予以支持。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方式,最好运用财政贴息手段,因为贴息可以充分调动、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基础设施建设,起到多方面的政策效果。

(三)注重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小城镇环境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的高低,而且关系到小城镇的健康发展,我们一定要按照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要求,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做好小城镇发展中的环境保护工作,通过科学10 规划,合理布局,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严格环境执法监督,促进小城镇建设及其社会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健康、协调发展。

1.要把环境保护规划作为城镇化发展的前提。搞小城镇环境保护规划就是为了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小城镇相对大中城市来讲,经济承受能力有限,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考虑环境保护的成本,一旦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治理和恢复的代价更大。小城镇的经济发展、市政建设、环境保护是小城镇发展的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三个方面,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小城镇环境规划应当纳入社会发展规划之中,而不仅是在城镇建设总体规划中涉及环境保护的某些内容。因此,我们一定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在城镇化发展中,要把搞好城镇环境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作为前提条件。

2.切实抓好小城镇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结合当前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我们要在提高认识、搞好规划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切实抓好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要按照规划做出安排,积极推进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污染治理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制度,从源头把好关。有些明显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项目、工程,如重污染项目、高能耗项目、对生态环境造成重大破坏的项目,在城镇化发展中应该说“不”。要积极引导企业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加强污染集中控制,加快污染处理设施的建设,加大对国家强制关停或淘汰的“十五小”以及国家产业政策明令淘汰项目的监管,努力做到不欠新账,逐步还清旧账,把小城镇环境保护的成本降低到最低程度。

3.努力推进环境优美小城镇创建活动。当前,小城镇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一是企业和小城镇点源污染防治;二是农村面源污染防治;三是推动农村

11 生态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四是要提倡垃圾分类投放和处理。可按生态垃圾(菜叶、果皮等)、可回收垃圾(玻璃、纸张等)、化学垃圾(旧电池等)进行分类投放和处理,防止垃圾围城。五是积极发展电动交通工具,防治汽车尾气污染。

城镇大气污染严重,机动车尾气是罪魁祸首。尽管我国人均汽车占有量不及发达国家的1/10,但汽车总量过大,尾气排放60%超标,是发达国家的几十倍。汽车和摩托车虽然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却也在无情地残害着人的健康。在石油短缺与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今天,除了在大城市发展地铁、轻轨及有线电车外,还应在城镇大力发展电动汽车和电动自行车。

(四)取消“户籍壁垒”,鼓励农民进城

小城镇的户籍制度改革,要完善配套政策措施,最终取消“户籍壁垒”,鼓励农民进城。

1.逐步实现城乡户口的一体化管理。取消就业的歧视性政策限制,为农民进入城镇创造条件。坚持实行以居住地确定落户地点,以现行职业确定身份的户籍管理制度,鼓励有资金、有技术的农民向小城镇聚集。

2.要确保进镇农民在子女上学、参军、招工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坚持“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方针,积极为农民进城务工创造有利条件,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3.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要有前瞻性。要破除城乡分割的社会保障体制,将原有城镇人口和新增城镇人口纳入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小城镇中建立并不断完善住房、医疗、劳动就业、教育等各方面的社会保障制度。同时建立与小城镇发展相适应的管理机构(街道及社区居民委员会)。企业管理部门应针对长期以来企业布局分散的问题,把发展企业和发展小城镇有机地结合起来,采12 取积极措施,鼓励分散在村的企业逐步搬迁到集镇上来,吸引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到镇上来办企业。有关部门对吸引企业的进入应提早准备,在企业布局、用地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和政策环境营造等方面都要做出相应的安排。

(五)完善管理职能,提高行政效率

要积极探索新型城镇管理体制,把街(办事处)建成职能明确、结构合理、精干高效的政府派出机构。要集中精力管理公共行政和公益性事业,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社会环境,避免包揽具体经济事务。在规定的机构编制限额内,街(办事处)可根据实际需要设臵机构和配备人员,不要求上下对口。小城镇政府的行政开支要严格实行预决算制度,不得向社会摊派。

要进一步加强街(办事处)、居委会(大队、村)的干部队伍建设。结合机构改革,选调一批政治素质高、年富力强、懂经济、会管理的同志,充实到基层领导岗位。加强对街(办事处)的主要负责人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民主法制观念、政策水平和管理能力。对于居委会(大队、村)的干部队伍建设,一是要通过购买养老保险的办法,解除他们退休的后顾之忧;二是要通过发展生产,增强集体经济实力,提高基层干部的收入,让机关干部都能主动要求下基层。

(六)我区如何建设新农村?

东西湖区是一个国有农场群,地处大武汉的近郊,新农村建设要从城镇化发展的大局出发,长远规划,分步实施。

一要制定好城乡统筹发展规划。要把握城镇化发展的总趋势,制定好新城、重点镇和中心村的总体规划。首先要做大吴家山新城;其次要重点发展走马岭、新沟镇地区。围绕这两个主、次中心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格局。

二要突出重点,分步实施。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要集中有限财力,抓好水、电、路、气、通信、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两个主、次中心要力

13 争普及天然气。次中心要通过优先发展优质教育带动房地产开发。

三要学习张家港市的经验。在完善农民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的基础上,采取优惠政策,鼓励农民集中居住。

四要落实中央1号文件,深化国有农场税费改革,将农业职工土地承包费中类似农村“乡镇五项统筹”的费用全部减除,农场由此减少的收入应由中央和省级财政给予适当补助。

五要根据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发挥国有农场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示范作用。大队(村)干部要带头示范。

六要大力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着重抓好居委会(大队、村)党组织建设,同步推进村民自治组织和其他村级组织配套建设。要加强对村干部的新农村建设知识培训工作。围绕“亲民、爱民、富民”活动,创建好班子。推进政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

综上所述,农村的根本出路在于城镇化。我们应努力克服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加快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步伐,坚持大中小城镇和新农村协调发展。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减少农民数量、提高农业效率,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本文的第

二、三部分曾分别在湖北省《党政干部论坛》2006·4期和2005·9期上发表)

14

第五篇:新时期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新时期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txt我都舍不得欺负的人,哪能让别人欺负?一辈子那么长,等你几年算什么我爱的人我要亲手给她幸福 别人我不放心我想你的时候我一定要找得到你不许你们欺负他!全世界只有我才可以!放弃你,下辈子吧!!

新时期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 发布时间: 2008-3-3 16:18:39 被阅览数: 2266 次 来源: 《农业科技与信息》杂志文字 〖 大 中 小 〗自动滚屏

1 当前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规划起点低,布局不合理 一些地方缺乏长远、科学的规划,致使小城镇规模小,布局散乱。一段时期以来,一些地方争相提高本地行政区划级别(如乡改镇、县改市) ,没有把城市化看成是一个经济过程,一个由量的增长到质的提高的过程,小城镇的设置与建设出现了数量盲目扩张的问题,导致了建设成本的加大和自然资源的浪费。此外,还存在规划起点不高、千篇一律、特色不显著等一系列问题,别人建高新技术开发区,他也盲目跟随,圈地筑墙,在偏僻的小山沟大搞开发区,别人建批发市场,他也努力效仿,全然不考虑当地实际。一些地方公路两侧随意建房,占用良田,破坏环境,影响交通。

1.2城乡分割,户籍管理制度落后 “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始于1958 年, 当时制定这项政策的主要原因在于城市无法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和社会福利,只能通过户口这种形式把农民固定在土地上,为城市居民提供稳定的农产品, 为工业生产提供廉价的原材料。这一政策的特征主要体现在, 一是以商品粮供应为标准, 将户口划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形成城乡户口性质的二元结构;二是通过多项“农转非”政策和计划控制指标, 对农村人口进城进行严格控制, 在城乡之间人为地设立起一道森严的壁垒。户籍制度在形成的最初时期, 对于减轻城市和工业化进程中的就业压力, 保障城市工业的优先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确实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改革开放后,它的消极作用日益明显。这种户口管理制度,严重制约着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 是导致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主要原因,也是制约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最大制度障碍。

1.3 基础设施不配套,经济聚集效益低 一些地方存在“把耕地围起来、楼房建起来、农民进城来就是城市化”的片面认识,没有按照构建“三位一体”(小城镇建设、乡镇企业改造、自然村庄合并) 的农村城镇发展新格局的要求,忽视了供电、供水、供气、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如有的城镇几公里长的大街甚至整个集镇找不到一个公共厕所。此外,基础设施的建设与产业发展不协调,忽略了与第

二、三产业的配置,造成乡镇企业难以向小城镇集中。加上城镇规模也不大,居住分散而不稳定,第三产业有效需求不足,就业机会相对较少,限制了城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进一步吸纳。因此,以上存在的种种不利因素,使得小城镇的经济聚集效益难以充分发挥。

1.4 机制不活,管理滞后 市场机制的作用不强,小城镇的建设资金大都以当地政府投资为主,没有形成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机制,既造成投入不足,同时也产生了乡镇政府负债过多等问题。小城镇管理体制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政出多门,既存在“政府主体越位”的现象,又存在“政府主体缺位”现象,一些管理漏洞长期得不到治理。如小城镇中“农民亦城亦农、城乡兼得”,进城购置了房产,享受城镇居民的各项待遇,农村中宅基地受政策保护仍可保留,造成稀缺土地资源的重复占用。而建镇所需土地则相当紧缺,土地“闲置”与“紧缺”矛盾日益突出。一些城镇企业管理、户籍管理等严重滞后,针对乡镇企业的各种不合理收费名目繁多,农民进镇户口迁移手续繁杂,要缴纳城镇增容费、城建费、保险费等,这些都为农民进镇

经商、办企业设置了重重障碍。此外,一些地方“重建轻管”,卫生、治安等社会管理疏散,“脏、乱、差”现象比较严重。

2 新时期加快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对策措施

2.1 着眼“三农”问题的解决,做好农村区域城镇网络体系的前瞻性规划。1978年改革带来的城乡社会分化,使原本城镇与农村对立的两个世界,分化成城镇与城镇之间、城镇各单位之间以及农村各社区之间众多的对立与差别,并在不断整合的基础上产生了纷繁多样的城乡系统,形成了不同的区域。使得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农村相对贫困化的程度加剧,“三农”问题越来越突出,现已成为社会上下普遍关注的焦点。因此,进行农村城镇化建设,必须着眼“三农”问题的解决,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农民的非农就业率进行科学的前瞻性规划。农村城镇化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不断聚集的过程,而不是加大对现有城镇的投资,增加现有城镇的公共福利和抬高城市门槛,拉大城乡差距。因此,应改变过去以中心城市为主体、城乡单向辐射的城乡布局,加快建立以小城镇为主体、以广阔乡村为依托、通过高密度、高强度的相互作用连接起来的组团式、开敞式的城乡布局。不同农村地区,小城镇的规划与建设要各具特色,切忌千篇一律。在建设形态上应采取“据点式”城镇与“网络式”城镇相结合, “内涵式”城镇与“外延式”城镇相结合,“政府引导性”城镇与“民间推动性”城镇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2.2 大力发展农村第

二、三产业,积极培育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的产业基础 农村城镇化水平的提升要靠坚实的产业基础,如果第

二、三产业不发达,农村产业结构仍以第一产业为主,就不可能提供农村劳动力转移所需要的就业岗位。因此,推进城镇化的关键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能顺利转移到城镇并实现稳定就业,城镇实现稳定就业的关键又在于城镇第

二、三产业的发展。城镇化是手段,不是目的。推进城镇化的目的,在于减少交易成本、增加群众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城镇化靠的是利益驱动--比较收益和比较生活质量。农民从边际生产力较低的农业部门转移到边际生产力较高的非农部门,是期望获得较高的收入。农民只有在认为转移后预期收入能够提高时才会向城镇转移。只有在城镇的边际生产力明显高于农村,第

二、三产业的边际生产力明显高于农业时,才能驱动农村剩余劳动力源源不断涌向城镇。显然,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取决于农村第

二、三产业的发展。只有夯实农村城镇化建设所依赖的产业基础才能真正达到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进程的目的。各地要立足自己的资源条件,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工业主导型”小城镇,发展重点应放在使乡村工业上规模、上水平上;“商品流通型”小城镇,则应通过增强市场覆盖范围,增强商品集散地和集市贸易区的职能;“矿产、旅游等特色资源开发型”小城镇,要通过特色资源的开发利用来发展特色经济。

2.3 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努力搞好以小城镇为中心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经济要发展,基础设施要先行。要深化小城镇投融资体制改革,放开兴办公用事业的限制,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鼓励企业、个人及外商参与投资,形成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机制。要加快农村地区与生活消费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如乡村公路、电网、自来水建设等,改善农村滞后的消费环境及农村生活条件。除大力筹措社会资金外,仅靠县、乡、村投资,显然资金是不够的。建议采取中央和地方共同出资的办法,将政府积极财政政策的投资向农村的水、电、路三大设施建设倾斜。以往政府对直接关系农民生活的水、电、路建设重视不够,只局限于向城市居民提供这方面的服务,农民在许多公共产品方面享受不到与城市居民同样的国民待遇。财政是全民的财政,不是城市居民的财政。政府要摒弃那种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只是城市的事情,完全不考虑农村地区的指导思想,加大对农村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

2.4 改革城乡户籍制度和劳动就业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我国传统的户籍、就业制度不仅不符合国际经济发展的主流,而且与国内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的政策不相适应,它体现了国家政策对农民的继续歧视和不公平。因此,应尽快予以废除,以降低农民进

城的门槛和农民转换身份的负担。应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尽快建立以职业划分农业与非农业人口,以居住地划分城镇与农村人口的户籍管理制度,尽快消除限制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各种壁垒,以促进农民到城镇就业由流动就业向稳定就业转化,这就要求彻底改革城乡二元户籍管理体制,按照国际惯例,建立全国统一的以身份证管理为主的一元户籍制度,以解除农民进城的户口限制,推行社会就业的市场化和城乡社会保障的一体化,使农民进城后享受与城镇居民一样的国民待遇。应尽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为农民进城进镇务工经商创造条件。政府要积极推行专门面向农村转移进城人员的教育就业培训工程,要充分考虑进城农民人地两生、信息不灵的不利地位,强化并规范面向进城农民的劳务中介服务,降低农民工的就业成本,缩短就业安置的时间。

2.5 创新农地使用权制度,推动农地资源的重新整合、顺畅流转和优化配置 城镇化的推进要求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具有流动性。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农民面临着进城后与原有土地的关系怎样处理、农地的使用权是否转让、原有宅基地是否还耕等问题,这些都是影响农民进城安居乐业的现实问题。众所周知,目前农村土地的家庭承包责任制,既是农民生活的保障,又是农村社会的稳定器。但由于过度分散和小块经营,农业经营成本居高不下,规模化、商品化程度低,市场风险大,农民的农业收益增长下降。所以,降低农业成本、增加农民收入,需要推进农地的相对规模和集约经营。此外,城镇发展也存在着用地指标与城镇扩张的矛盾。显然,无论是农业的规模经营还是农业用地变为城市用地,都要求制定合理的农地流转政策,建立开放的农地流转市场,允许那些向城镇转移的农户,通过承包地和宅基地市场转让其土地使用权。允许离开土地的农民以其土地使用权入股本地集体经济,参与分红,以减少其入城风险。还可允许农民以其宅基地置换城镇中的土地,以减少其入城成本。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农地的顺畅流转和农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收到推进城镇化和发展农村经济的双赢效果。

上一篇: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例下一篇:农村乡村振兴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