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文化差异影响下的英汉习语对比翻译研究

2022-09-11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 是某一种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习语从广义上讲包括成语、谚语、格言、歇后语、典故等。习语意象鲜明, 措辞精炼, 内涵丰富, 韵味悠长, 它们或幽默、含蓄, 或严肃、典雅, 在语言中使用不仅言简意赅, 而且形象生动, 妙趣横生, 不但具有很强的描述功能和启迪解说功能, 而是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习语的形成是人们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对语言运用的经验和总结, 是一种历史和文化的沉淀, 是人民智慧的结晶, 它们与文化的传统必然紧密相连, 必然要反映各个民族在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培根说过:“一个民族的天才, 机智和精神都可以在它的习语中找到。”因而习语承载着不同民族的文化信息和文化特色, 习语中所呈现的文化特色, 与其丰富的来源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中英两国不同的地理环境都有许多反映其特点的习语, 两国各具特色的文学作品也产生了大量的习语, 还有两个民族各自不同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等, 无不反映在形象、生动、活跃的习语中。有时, 两个民族相似的生活经历和思想认识, 会使得某些习语表现出一些相似的文化特征, 但这类习语并不多见。相当多的英汉习语则各自表现出迥异的语言习惯和文化性。由于英汉习语都是各自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各自习语都具有强烈的民族文化特征, 所以, 在我们对英汉习语的转换过程中, 习语中的文化因素往往就是翻译的难点了, 翻译中处理文化个性差异就成了习语翻译成功与否的关键。习语翻译实际上就是如何在译入语中恰当地处理由译出语的习语表现出的各种不同的文化特征问题。因为译者为了忠实原文, 就必须不但表达原文习语的意义, 还要尽了解保持原文习语的形象比喻, 丰富联想, 修辞效果或是其语言本身的民族特色, 也就有必要了解两种历史文化信息, 深刻理解两种文化之间对各自习语的影响。

1 中外历史文化的差异性

中国是一个以儒家思想为思想根源的国家, 儒家宣扬孝道, 注重传宗接代, 继承香火。这种思想根深蒂固, 一直延续至今。所以“四世同堂”“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和“多子多福”, 等习语为中国人所耳熟。但英国人却不理解, 因其宗族观念、家庭观念较中国人要淡得多。他们注重的是个人主义, 以个人为核心, 而中国人则以家庭为核心。在西方确有“无后”、“多子”现象, 但他们却无“无后不孝”、“多子多福”的观念, 因此, 他们很难理解这两个汉语习语的社会意义。

在中国文化中, 有些事物具有双重象征意义。例如, 龟一方面象征长寿。古代的府第、庙宇、宫殿等建筑物前常有石龟, 作为祈求长寿的象征;另一方面, 龟也用来比作有外遇者的丈夫。骂人“王八”或“王八蛋”是极大的侮辱。在西方文化中没有这种联想, 乌龟不过是行动缓慢、其貌不扬的动物而已。再者, “这里没什么油水了”和“他这个人到处揩油”这两个汉语习语, 对于以英语为母语的读者来说, 可能只会理解其字面意义, 即指称意义, 而不会领会其联想意义。这是由于两国在饮食文化方面的差异所导致的。在饮食活动中, 中国人好油, 诸如“煎、炒、烧、焖、爆、炸、拌”等烹饪技术样样离不开油, 因此“油”就有了“令人垂涎的好东西”或“值得一取的东西”的内涵意义和情感意义;而油在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中却怎么也让人联想不到这一意义, 因为它们的菜肴重清淡, 且在英语文化中, 人们认为油使人发胖而令人发腻。而下面这个英语习语“Mary and her mother are as like as two peas”, 在中国人看来, 可能只会理解其指称意义, peas中国人怎么也不会由两个豌豆联想到两个相貌颇相似的人, 也不明白把人比喻为豌豆有何趣味, 甚至会认为这是对人的不敬或小瞧, 所以不会赋予其联想意义;而在英语里却给人以逼真的形象感。这是由于民族文化的差异使人们对某些对象表现出特有的偏爱, 具有不同的审美情趣。

2 汉英习语的历史文化差异体现

习语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 是语言的核心与精华。汉语和英语经过长期的发展, 都拥有大量的成语、谚语和比喻手段, 它们的结构、语义和用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所处具体文化环境的制约。因此, 一般能比较突出地反映文化和语言的差异。

英语是一种博采众长的完美语言;英语民族的文化更是熔西方各民族文化于一炉。英美人对习语似乎有特殊的偏好, 弗朗西斯·培根说过:“一个民族的天才、智慧与精神, 都可以在其习语中找到。”所以, 要了解英语民族, 要学习英语语言, 不可不重视其习语。例:From clogs to clogs is only three generations。如果不了解其历史背景, 这句谚语就只能直译为“从木履到木履只有三代”, 其寓言无疑是隐晦难解的。原来, 木履是苏格兰北部早期的工人穿的鞋子, 其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为使子女过上日子而拼命工作挣钱, 子女们就会将他辛辛苦苦积蓄的财富挥霍一空, 轮到他们自己的子女, 就又得穿木履, 当工人, 自食其力了。弄清了这一历史背景之后, 这句英谚便可意译为“从贫穷到贫穷只有三代”或“坐吃山空, 第三代变穷”。

英语习语中由于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不同而形成的难解, 主要表现在It/he is+adj.+n.+that-clause这一句型上, 这一句型在英语习语中比比皆是, 如“It is a good horse that never stumbles.”“It is a silly goose that comes to the fox’s sermon.”这类句子英美人是从正面思维的, 翻译时则须从反面思维, 即运用反译法, 反话正说, 正话反说。句中的that-clause原文是肯定的要译为否定, 原文是否定的要译为肯定。如上面两句应分别译为“再好的马也会失蹄”和“再蠢的鹅也不会去听狐狸说教”。又如中国有句古语, 叫做“知子莫如父”, 英国也有个成语:It is a wise father that knows his child.乍一看, 两句成语意思相同, 其实涵义相反。汉语强调父亲最了解孩子;英语却意为“即使是父亲也不一定了解孩子”。如果不注意文化中思维方式的差异, 就不可能恰当予以传译。

用动物作喻体来表示人物的某些品质, 是语言间的一种普遍现象。但由于这些比喻所形成的文化环境有极大区别, 所以借用哪种动物来指喻人们的哪些品质, 在各种语言中是不尽相同的。例如英语中有“as timid as a rabbit”的说法, 汉语中也有与“胆怯”相联系的动物形象, 但不是兔而是鼠。熟悉这些文化和语言上的差别, 可以帮助我们在翻译这类比喻时避免生搬硬套。为了兼顾原语和译语双方的文化和语言习惯, 我们只能舍弃形式上的一致而追求意义上的等值。从这一原则出发, 英语“as timid as a rabbit”就应该译成喻义相等的汉语“胆小如鼠”。再例如:中国有句俗语“老虎屁股摸不得”。对应的英语则说“Don’t beard the lion”:不要挑逗狮子。此外, 汉语常以牛设喻, 英语则多用马设喻。例如表示勉强之意时汉语说“牛不喝水强按头”;而英语则说“You can take a horse to the water, but you can not make him drink.”这种语义的不对应主要是由于观念体系的差异造成的, 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思维习惯, 对同一事物的认知角度也有所不同。

3 结语

语言反映了文化现实, 丰富的语言是文化的基础。习语承载了一个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 相同或相似的习语有利于跨文化交际。然而, 如果不了解其特定习语, 或者没有弄清习语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将给交际带来不可避免的障碍。所以在学习英语时要了解英汉习语的差异, 尤其要重视其异同的比较。

摘要:习语是指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地方色彩的约定俗成的固定短语或短句, 作为一种受语言文化影响而形成的语言形式。反映了民族的文化特点, 充分体现了语言和文化相互依存的关系。习语十分含蓄, 意在言外, 可引起丰富的联想。对比研究在中外历史文化差异影响下的汉英习语, 对跨文化交际和汉英翻译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文化差异,习语,翻译

参考文献

[1]  胡文仲.文化与文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 1.

[2]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3]  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

[4]  王福祥, 吴汉樱.文化与语言[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4.

[5]  吴冰.Chinese Teachers' Role in the Teaching of American Literature[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4, 1.

[6]  邢东.中美文化差异管窥[C].全国优秀英语学术论文集, 上卷, 1997.

[7]  杨自俭.英汉语比较与翻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上一篇:恶法非法下一篇:迎接挑战加快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