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文化差异对班级管理体制的影响

2024-04-16

东西方文化差异对班级管理体制的影响(共10篇)

篇1:东西方文化差异对班级管理体制的影响

东西方文化差异对班级管理体制的影响

一.中国目前班级管理体制主要是班主任负责制,1.班主任负责制的优点

(1)班级有了责任人,学生有了主心骨。(2)德育有了组织者,教学有了协调人。

(3)常规管理得到加强,学生行为规范得到监督。

(4)培养了许多教育专家,提炼出很多管理理论。2.班主任负责制的缺点

传统的班主任负责制虽然在过去的百年历史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天也还在继续发挥着作用,但是这种在计划经济背景下产生的班级教育管理模式已经与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越发不相协调。班主任一个人主导着班级的教育,一个人掌握着班级教育的话语权,这与现代教育的民主化,决策的科学化也是相悖的。特别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强调人才的综合素质与个性特长,学校不能把学生培养成工厂车间里的标准件。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成长的综合因素有细致的了解和科学的分析,并根据不同的情况设计培养方案,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归纳起来,班主任负责制在目前基础教育阶段凸现的弊端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教育关系不尽合理,教育资源不能得到合理整合,教育力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2)教育概念被曲解,教育被人为割裂,德育工作游离于其他工作之外;

(3)素质教育浮于表层,班级管理缺乏民主观念,教育决策的科学性得不到保证;

(4)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难以体现,教育效果大打折扣;(5)因材施教停留在理论上,学生个性化发展无法得到真正落实;

(6)班级文化建设个人主观色彩较浓,不能形成长远的高层次规划。3.矛盾与问题

班主任负责制是上世纪三十年代苏联教育家创立的班级教育管理体制,它是和计划经济相适应的管理模式。新中国成立后,照搬了苏联的教育制度,班主任制度也曾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是,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被市场经济所取代,与之相适应的班主任个人负责制所带来的局限性也越发明显,甚至已经成为制约基础教育发展的瓶颈。如何突破这一发展瓶颈,建立一种新的体制,达到解放和提升教育力,成了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的一个新问题。4.改进思想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课堂教学的观念和方式在逐步改变。教师必须改变旧有观念,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变教师中心为学生中心,变知识传授为知能、情感并举,变一言堂为自主互动、合作探究,变培养听话型学生为培养敢质疑、有个性的创新型学生。但是与此密切相关的另一个领域即班级管理体制仍然没有改变。班级管理体制依然是以班主任个人为中心,其他教师与学生少有发言权,依然是凭班主任个人智慧,缺少集思广益、沟通互动的平台。因此实行新课标的同时也要依次为契机探索更合适的班级管理体制。

5.新的实验体制---班级教育小组集体负责制

针对班主任负责制的弊端,钱铁锋在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实行了班级教育小组集体负责制改革,以取代班主任负责制。认为,这项改革使所有教师都在一定的班级承担一定的管理及教育责任,真正使“全员育人”的理念成为现实。

班级教育小组的组成人员有班主任、任课老师、学生代表和家长代表,其中核心成员是班主任和2-3位任课教师,班主任任组长。班级教育小组成员与其他任课教师一起集中办公,采取日碰头、周例会、月诊断的议事方式。在行动方式上,决策后由核心成员分工、分包执行,一般成员执行分配的任务,每位老师牵手七八名学生.有教师认为,这种模式让任课老师组成了密切合作的和谐的团队,并实现了3个转变:心态由被动向主动转变,理念由教学者向教育者转变,角色由执行者向参与决策者转变。

小组负责制的实践功效

班级小组负责制改革的积极功效,认为,班改从五个方面促进了教师的发展。

(1)班改激起了教师的工作热情。

(2)班改提高了教师班级管理意识与能力。

(3)班改提高了教师全面育人能力。

(4)班改提高了教师沟通能力。

(5)班改给班主任(现在是班级教育小组组长)的发展提供了巨大机会。

二、西方(美国)班级管理体制----走班制

“走班制”是指学科教室和教师固定,学生根据自己的学力和兴趣愿望选择自身发展的层次班级上课,不同层次的班级,其教学内容和程度要求不同,作业和考试的难度也不同。另外,走班制学习组织方式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也体现在学生的各种学习生活中,特别是在自主管理、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德育课程中。

1.走班制的特点 首先,“走班”的学科和教室固定,即根据专业学科和教学内容的层次不同固定教室和教师,部分学科教师挂牌上课,学生流动听课。其次,实行大小班上课的多种教学形式,即讲座式的短线课程实行大班制,研究型的课程实行小班制。通过不同班级、年级学生的组合教学,增强学生的互助合作。第三,以兴趣为主导的走班形式。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上课内容,不固定教师与教室。主要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阔学生的思维。2.走班制的优点

从实施效果看,走班制有利有弊:

走班制的积极功效在于:走班满足了学生的兴趣爱好,给了学生以充分的学习自主选择权,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赢得了学生普遍欢迎。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性,起到很大作用。“走班制”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组织方式,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1.学生主体地位彰显。2.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3.学生的自信心得以提升。4.扩大了学生的交往范围,加大了同学间的相互影响,3.走班制的弊端

走班制的不利功效在于:走班制的初步实施,存在诸多弊端,因为教师换了,有些学生会乘此逃课,还有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走班制”当前的突出问题有:(1)分班之前的宣传发动不到位,因此,必需在分层走班之前做好思想工作并适当“铺垫”,让他们确实感觉到分层后,自己犹鱼得水,有利于更好地提高和发展。(2)“走班”学生的成绩评价如果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阴影,仅仅是为了“甄别”和“选拔”,那将会极大地损害学生的发展,严重地违背教育规律。在管理和评价学生时,可以将学分制引入进来,打破学年与年级制,为学生个性充分发展提供空间。(3)走班制在给学生带来了选课的自由、充分的主动权的同时,也由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十分广泛而不稳定,可能出现选课的盲目性,造成自身的知识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学校有必要在校园网上建立专门的课程管理网络和数据库,新学期前在学校网站上发布下学期的课程设置、课程建议和选课指导,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选择。此外,担任辅导员的教师要多注意和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困难和需要,关注对学生的指导。

三“在中国探索借鉴”走班制

为适应高中课改要求,我国部分高中开始推行的走班制教课模式。将班级分为行政班和教学班。日常管理仍在一个固定行政班。学生自由选择上课内容和学习的教室,学生走班后上课的教室为教学班。不同班级的学生,根据自己所选科目的不同到不同的教室上课,需要时自习也会在教学班上。

有些学校将走班制与课改融合,采取“走课制”组织形式,在国家规定普通高中课程的8个学习领域、14个学科,设计87个模块供学生自主选择。

然而,美国中学选课走班的制度,是建立在美国大学招生要求的基础上的,因此,符合各方面的需要。中国的高考形式和制度还没有改革的前提下,盲目全盘照搬美国那种选课走班的制度,并不是一个聪明的做法。

篇2:东西方文化差异对班级管理体制的影响

走班制的特点 首先,“走班”的学科和教室固定,即根据专业学科和教学内容的层次不同固定教室和教师,部分学科教师挂牌上课,学生流动听课。其次,实行大小班上课的多种教学形式,即讲座式的短线课程实行大班制,研究型的课程实行小班制。通过不同班级、年级学生的组合教学,增强学生的互助合作。第三,以兴趣为主导的走班形式。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上课内容,不固定教师与教室。主要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阔学生的思维。

走班制的积极功效在于:走班满足了学生的兴趣爱好,给了学生以充分的学习自主选择权,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赢得了学生普遍欢迎。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性,起到很大作用。走班制的不利功效在于:走班制的初步实施,存在诸多弊端,因为教师换了,有些学生会乘此逃课,还有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

而我国由于受到苏联文化的影响,导致班主任是高度集权的产物,统管一切,但只有主任没有委员。虽然各种制度和措施实施的较为彻底,但是,这造成了教育资源不能合理分配:任课老师职责有限,只管教学,班主任管学生德育、思想,教、育形成两张皮,学生没有决策权,家长基本旁观,不能因材施教,素质教育浮于表层。

因此,在我国文化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借鉴西方管理学生的经验,可采取以下措施:(1)课程设计应更具灵活性、多样性和可选择性

构建一个全新的课程结构,是实施“走班制”的前提和关键。课程结构的构建要突出选择性、多样化原则,课程类型可包括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这种课程结构赋予了学生很大的自主权,他们可根据自身的能力和爱好灵活地调整所学各门功课的比重和速度,并向不同方向发展,大大打破了“学科中心”课程对学生的桎梏,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了学生的智慧和创造力。

(2)教师应进一步尊重学生,因材施教

教师应树立“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观念,平时多注意观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因遗传、环境等方面的因素而造成的知识经验、学习兴趣、智力水平等的差异,充分调动自身积极性和主动性,把握好自身教学个性与学生个性发展的结合点,选准任教课题并进行设计,充分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真正做到弥补学生的知识缺陷、延伸学生的知识、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能力、深化学生的特长。

(3)管理机制上应真正确保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

第一,建立与走班制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管理的计算机程序化、网络化,加强教学督导、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及时收集和处理师生意见等,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建立起满足学生成长需要和促进、激励学生发展为价值取向的教学管理制度,彻底摒弃传统的“见分不见人”、“以分为本”的管理模式。第二,改进班级管理工作,确保“走班制”的顺利实施。“走班制”客观上要求班级管理工作更加细化和深化,要适应“走班制”的特点和内在要求。

(4)加强对学生选课和学生生活的指导

配备选课指导老师,建立选课指导制度,引导学生形成个性化的修习计划。要保证学生的自主选择,全面发展,就要提供可供学生的选择的内容,让学生对所要学的内容有一个完整清晰的了解,并制定长远的学习发展计划。

篇3:东西方文化差异对班级管理体制的影响

Hofstede ( 1980) 在调查66个国家的117,000位IBM员工的工作价值的基础上,发展出基于西方文化的四个国家层面的文化维度,即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权力距离、不确定性规避、刚柔性。基于此,Gray (1988)提出了会计亚文化的四个维度,即职业导向与法律监管、统一性与灵活性、保守主义与乐观主义、保密与透明,将国家文化与会计亚文化的四个方面联系起来。基于上述Hofstede - Gray框架理论,以中国和美国为例,在国家文化层面,相对中国,美国的个人主义倾向较为明显,权利距离较小,不确定性规避等级较低。在会计文化上,美国会计文化推崇个人的专业判断和行业自律,倾向于较少的政府干预,强调自我管制能力,对大量的专业判断更易容忍。

二、文化差异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

会计稳健性原则,是指对不确定的经济业务应持谨慎的态度处理, 其结果是合理低估收入和资产,合理高估费用和负债。以公允价值的应用为例。公允价值计量在美国的应用最早可追溯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FASB在90年代发布的财务会计准则中有7成准则涉及公允价值。进入新世纪以来,FASB将公允价值全面融入新发布的15个准则中。这表明美国对公允价值的使用力度再次加大。而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发展则显一波三折,从1997年至今先后经历了从“提倡、“回避”,再到新准则谨慎应用三个阶段。尽管如此,我国新会计要求企业一般采用历史成本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这实质上强调了历史成本在我国会计计量中的主导地位。公允价值的确定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难以确定衡量标准,其应用能够给企业带来操纵利润的空间。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和使用情况,显示了我国对于公允价值的谨慎态度。中美在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选用态度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不确定性规避文化维度与稳健性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的结论,验证了Gray的“会计 —文化”的理论假设。

三、文化差异对财务披露的影响

信息披露制度,是上市公司为保障投资者利益、接受社会公众监督而依照法律规定必须将其自身的财务变化、经营状况等信息和资料向证券管理部门和证券交易所报告,并向社会公开或公告的制度。

以环境信息披露为例。环境资源具有较强的“公共性”,其现实状况对公众利益影响较大。比较显示,在法律规定层面,我国实行鼓励和自愿手段,并未制定企业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方式、方法等具体问题,在美国,除环境问题的法规外,SEC等也要求美国上市公司在财务会计报告和财务分析中考虑环境问题导致成本增加及对公司财务产生的影响,定量披露环境成本和负债,相对中国对披露要求较高。中国政府层面的“不强制”,致使环境资源信息不对称情况严重。在实务层面, 有学者以中石化和埃克森美孚为参照,探讨中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也的出相关结论。中美环境信息披露对比充分验证了“一个国家的不确定性规避程度越高,权力距离越大,个人主义和男性化倾向越小,越可能具有较高的保密性倾向”的假设。

四、文化差异对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世界各国的文化、政策等也在逐渐趋同,任何一个国家想脱离世界这个大市场发展是难以实现的。而会计作为商业语言,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世界急切地需要一个统一的会计标准来促进各国经济的交流和融合。

在西方文化在国际会计准则制定中起主导作用的今天,东西方文化差异必然会导致我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例如,由于我国公有制占主导,我国最新会计准则的规定,土地使用权按无形资产入账;而多数西方国家由于历史原因,财产私有化程度高,土地均为个人、企业所有,所以按固定资产入账。又如上述公允价值的应用,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鼓励采用更“决策相关”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而我国由于资本市场不够完备,国家文化不确定性规避程度高,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较为谨慎。

五、启示

会计准则的国际化是未来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必然趋势,而文化差异则是此过程中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各国需要“求同存异”,找到最佳平衡点。国家文化影响会计亚文化,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首先要文化趋同。显然,文化完全统一是难以实现的,因此“求同存异”是必然趋势。另一方面,中国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过程中不宜盲目跟随潮流,而应充分结合实际国情,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会计制度。

参考文献

[1]潘爱玲,李彬,林亚囡,等.文化对会计的影响:文献述评及未来研究展望[J].会计研究,2012(4):20-27

[2]畅秀平.中美会计文化比较与启示[J].财会通讯,2009(12):131-132

篇4:东西方文化差异对班级管理体制的影响

一、造成东西方产业结构差异的管理文化根源分析

(一)东西方管理文化中产业结构优化效益目标的差异是由产业资本来源的差异造成的

东方社会现代化的资本来源主要是储蓄,高储蓄推动着高投资,高投资驱动着高增长,从局部来看,结构效益优化。西方社会资本主要来源于消费转化为投资,在以物为中心、崇拜金钱的个人主义管理文化中,以经济增长作为单一目标的前提下,总体结构效益优化。

(二)东西方管理文化对产业资源要素划分的差异是造成产业资源构成差异的原由

东方管理文化将产业资源划分为四要素,即政府、市场、企业和社会。其运行特征体现较多的是政府意志和社会网络特征,市场、企业相对弱化。而西方管理文化将产业资源划分为三要素,即政府、市场和企业的资源。其运行特征体现在较强的市场、企业作用方面,而政府相对弱化。

(三)东西方管理文化关系协调平衡技巧的差异是造成东西方产业关联差异的主要根源

东方管理文化注重以社会关系的平衡为要务,突出关系的协调平衡技巧。这也就决定了东方产业关联的标准不是企业的经济效益,主要是出于关系的考虑。其主要特征是求得关系间的平衡,即以社会关系的平衡为要务,海外华商的产业关联主要一点考虑就是社会关系。而西方管理文化则强调市场制度在关系协调平衡中的作用,所以西方产业关联主要是基于理性的经济效率的考虑,即对投入产出进行分析。其主要特征是纯粹经济理性。

(四)东西方管理文化价值观念的差异是造成东西方产业布局差异的主要原因

东方管理文化强调国家和社会整体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理念。因此东方产业布局主要考虑国家和社会的作用。国家的作用体现在产业布局的决策以政府为主导;社会的作用则主要考虑地缘的社会关系。地方保护主义、产业结构趋同、官产学的密切联系、资金运用的经济效益不高都是与此有关的。但东方管理思想中的“四民分业”、“天人合一”等是与现代管理文化条件下产业生态布局的思想相吻合的。而西方管理文化则比较多地强调以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为基础的市场价值观。所以西方产业布局主要依从市场的力量和企业的作用。市场的力量体现在西方有发达的市場经济,“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渗入到社会经济的各个角落。企业则是在市场运作的基础上,依利润最大化目标进行经营,所以西方的产业布局是一种自组织式的产业布局。

(五)东西方管理文化意识的差距是造成东西方产业结构优化动力差异的重要根源

西方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管理观念和意识的更新,开放通达的国际经济技术往来在构筑各方面良性互动的同时,使得科学技术在产业结构优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西方产业结构优化的动力主要是科学技术,在当代尤其是高新技术优化的西方产业结构,形成了西方世界的全球性政治、经济、文化优势,当然也造成了全球环境污染、物种灭绝、温室效应等全球产业问题。而东方由于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相对落后,管理观念陈旧、保守思想和封闭意识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桎梏和忽视了科学技术在产业结构优化中的推动作用。尽管科学技术作为产业结构优化的动力,在古代中国作用较为明显,如四大发明大大促进了那时经济的发展。但到近现代,科技的优化动力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究其原因主要是积贫积弱、长期对外封闭,不能发挥东方社会的整体创新优势所致。到了现代经济全球化、知识化时代,高新科技优化产业结构是谁也改变不了的铁律。

二、造成东西方产业政策差异的管理文化根源分析

(一)东西方管理文化中有关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认识差异是造成东西方产业政策主导模式差异的重要根源

东方管理文化中,政府的作用大于市场,政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故东方社会产业政策主导模式是政府主导辅以社会配套,是一种非市场化的主导方式。如日本、韩国、新加坡和我国台湾、香港的政府主导产业政策模式。而西方管理文化中,强调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故以美国为代表的产业政策主导模式主要是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这是一种市场化的自发的主导模式。现代市场经济是把政府和市场的作用有机结合。

(二)东西方管理文化价值取向的差异是造成东西方产业组织政策差异的根本原由

东方管理文化强调关系取向和官文化取向。这导致东方产业组织政策官本位化,这是与东方的官文化相关的,实际上是政府决定企业的生死存亡、兴衰荣辱。另一方面,东方网络社会对其产业组织政策有质的规定性——企业组织网络化。所以政府一般采取企业网络化组织政策,适当扶持大企业,在政企关系方面形成“官、产、学”相结合的咨询体制,在产业发展目标上,政府、企业、社会达到高度的共识,而且这些产业组织政策主要不是通过法律进行的,它体现的是东方式的集体主义精神。而西方管理文化则重视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自由市场的作用,突出个人主义的价值取向。因此传统意义上西方产业组织政策主要体现为政府的《反垄断法》、《反托拉斯法》等。对垄断大企业采取分解的办法;主要重视对中小企业的平等竞争环境的维护;任单一的企业在市场上进行殊死的竞争。这种产业组织政策主要是与其个人主义管理文化相一致的。

(三)东西方管理文化中对政府地位和作用以及不同产业属性认识的不同导致东西方产业结构政策的差异

东方管理文化突出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重要性,根据宏观经济目标和对不同产业属性的认识把握,积极主动制定产业结构政策。受历史文化传统影响,东方产业结构政策历来是重农轻商的。中国在解放后,曾大力实行工业化,整个东亚地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都实现了经济的超常发展。但是由于过去长期重农轻商,在与西方工商社会的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因而制定了工业化的赶超策略。在科技优化产业结构方面,有些国家如日本已与美国并驾齐驱,甚至其产业竞争力领先全球,但在集优势资源、形成高新科技的产业国际竞争力方面仍远远落后于西方。东方国家,如中国具有优越的管理文化资源、庞大的人口形成的市场优势,在一定时期内以市场换技术是改善产业结构的政策思路。当然,从长远看,我国政府还需在高新技术人才培养与文化建设上花工夫。而从本质上而言,西方不存在政府意义上的产业结构政策,因为政府在这方面的作用是消极的。西方社会不断地通过市场化的高科技创新调整产业结构,新的会得到发展、旧的会不断地遭到淘汰,所以能形成一种新陈代谢机制。由此可以说明西方产业结构、关联、布局为何不同于东方国家。

(四)东西方管理文化对产业资源要素划分的差异是造成东西方产业技术政策差异的原由

如前所述,东方社会网络有助于节约交易费用和降低机会成本,所以在农业社会,农业作为经济增长的主导,网络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在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在农业技术创新方面,网络的促进作用不甚明显,但在消化吸收创新技术方面,它可以降低营销成本。这是网络营销、关系营销秘诀所在。事实上,中国政府在考虑制定技术政策时,只要增大投入资本,在营销方面不必像西方社会考虑那么大的广告、营销成本,因为传统上中国人从心底里相信关系而不相信广告。又例如日本人的民心是外国产品进入日本的最大障碍。而西方产业经济是三要素结构,社会网络不健全。个人主义的创新有利于新技术开发,在营销方面也与东方社会大不相同。从政府角度看,技术开发阶段恐怕投入要小一些,而在营销阶段的费用则要大大增加了,因为西方企业要销售,先要建一个适合其销售关系的小型网络,然后销售,所以西方企业营销成本高。同时西方社会对外国产品进入也主要是设置技术和法律壁垒,而东方主要是社会网络壁垒。

(五)西方管理文化中有关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认识差异是造成东西方产业规制方面差异的重要根源

西方国家产业规制能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企业作用、政府对市场和企业配置作用。东方国家产业规制除了市场作用和企业作用,更突出政府和社会的规制功能。体现在政企关系方面,日本的政府主导和美国的民间主导模式形成鲜明的对照。美国的产业规制模式更加市场化,例如,本来对民用航空业有主管机构,后来放松规制,竟连这个主管机构本身都被取消了。这在东方国家是难以想像的,这本身也说明了美国产业规制中市场自律的发达。日本的产业规制模式的市场化特征就不如美国明显。以行业规制为例,日本行业规制更多地体现了“官僚主导、官民协调”的特色,更加突出了政府和社会的规制功能。

综上所述,东西方管理文化的差异是造成东西方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差异的根源。只有充分认识和把握这一点,才能更好地整合东西方管理文化的优势资源,使之更好地为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产业政策的高效完善和产业经济的发展壮大作出贡献。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东西方往来和交往的增多,东西方管理文化的不断碰撞和交融,我国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调整完善的步伐会进一步加快,更好地与国际接轨。

篇5:东西方文化差异对班级管理体制的影响

摘要:随粉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化,国际贫易活动与交往的须繁进行,不用国家与民族,尤其是东西方文化差异在国际贫易中的影响日益凸现,充分了解和认识文化差异,并来取恰当的方法和措施应时国际贫易交往中的丈化差异在当今世界1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国际贫易文化差异

国际贸易就是国际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由于人的购买行为是由需求决定的,而需求受文化背景制约,人们总是依照本民族的文化习惯、文化标准和风俗来审视和评价外来文化,在国际贸易这种跨文化的经济活动中,任何细节都无时不受到不同文化的冲击。所以说在国际贸易中,适应特定文化环境的企业就能抓住消费者的需求,取得巨大的成功,不能很好把握文化环境的特点和消费者的需求,其国际贸易活动就难以展开,可见能否适应不同国家的文化氛围是国际贸易成败的关键。在现代东西方国际贸易中影响国家间跨文化交际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东西文化反映在价值观上的`差异

价值观是人们对好与坏、美与丑、值与不值、干净与肮脏、正确与错误、善良与残酷、公正与不公正、得体与不得体所进行判断的标准。价值观寓于人的思想之中,是控制行为选择的心理活动,是人们对周围的世界进行思考并使自己与之适应的活动。

东方文化注重“和为贵”,以“和”体现其最核心的宗旨。而在西方人的意识中,全局的观念比较淡薄,个人的利益是至上的。西方人在道义上没有东方人的背负,他们只知道为生存而奋斗;为利益而争斗;为欲望而决斗。获取个人利益是其社会行为的指南,也是其事业成功的支柱。

西方人尊重个人权力,向往自由,崇尚平等,他们心目中理想的社会是一个任何人,无论出身贵贱,都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从头开始的社会,这一“平等”观念体现在行为模式中常表现为对陌生人甚至是家人的过份客气和礼貌,如对任何服务都要说声“谢谢”,作完报告也要说声“谢谢”,对待家庭成员甚至是晚辈也是“谢谢”挂在嘴边,连打个喷嚏也要说声“对不起”。

二、东西文化反映在思维逻辑上的差异

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辩证思维与逻辑思维上,一般用辩证思维来描述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用逻辑思维或者分析思维来描述西方人,尤其是欧美人的思维方式。中国人的辩证思维包含着三个原理:变化论、矛盾论及中和论。变化论认为世界永远处于变化之中,没有永恒的对与错;矛盾论则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对立面构成的矛盾统一体,没有矛盾就没有事物本身;中和论则体现在中庸之道上,认为任何事物者街年在着适度的合理性。对中国人来说,“中庸之道”经过数千年的历史积淀,甚至内化成了自己的性格特征。与中国人的辩证思维不同,西方人的思维是一种逻辑思维。这种思维强调世界的同一性、非矛盾性和排中性。同一胜认为事物的本质不会发生变化,一个事物永远是它自己;非矛盾性相信一个命题不可能同时对或错;排中性强调一个事物要么对,要么错,无中间性。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也叫分析思维,他们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不像中国人那样追求折衷与和谐,而是喜欢从一个整体中把事物分离出来,对事物的本质特性进行逻辑分析。正是因为思维方式取向的不同,在不少情况下,东方人和西方人在对人的行为归因上往往正好相反:美国人强调个人的作用,而中国人强调环境和他人的作用。东方人信仰理想主义,重视主观看法。西方人则信奉现实主义,重视客观事实,一切以数据和事实为依据。

三、东西文化反映在风俗习惯上的差异

人的思想是通过语言来表达的,而语言的表达又必须根据习惯。东西方国家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他们在传统生活方式、爱好、忌讳等方面体现出的风土人情都不尽相同。在对颜色的理解上,红色在中国象征喜庆吉祥,而在西方,红色常常让人联想到危险、鲜血和死亡,产生恐俱}L}理。白色在西方象征纯洁无暇,而在中国常常让人想起丧葬的场面;黄色在中国象征富贵,而在伊斯兰教国家却代表死亡。在图案的喜好上也有较大的差异,如孔雀在缅甸象征喜庆,在英国却象征祸害;土耳其禁用绿色三角形等。再如,龙和凤在中国,龙是图腾的形象,在图腾发展的进一步神圣化之后,形成了龙,凤等具有多种动物特征的综合性图腾形象,在我国龙凤指才能优异的人,龙比喻豪杰志士。汉民族素以“龙的传人”自称,以“龙的子孙”自豪;凤也是一种神异的动物,凤在中国指优良女子,还有太平昌盛之意。而在西方龙和凤完全不是这个意思,在西方,龙是罪恶和邪恶的代表,西方的凤,是再生复活的意思。在英语中,龙所引起的联想与“龙”在中文中所引起的联想完全不同。还有西方人时常用亲吻和拥抱来表示亲热和友好,也常用于表达友情,而在中国的亲吻和拥抱却主要用来表达爱情。另外中国人喜欢“6”、“8”,而日本则忌“6”,英语国家的人受基督教影响不喜欢数字“13",若13日又是星期五,则更不愿举行或参加社交活动。中国人没有这一忌讳,但是在与英语国家的人交往中,就不能不注意避开这个数目了。

篇6: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其实西洋文化对中国文化的的影响在汉代就开始了,当时的罗马帝国就与中国的东汉王朝开始了交往,这种交往的途径就是通过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到了唐代以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就更加的频繁,最重要的一个标志就是基督教的传入,当时基督教在中国称作“景教”,教徒一度发展到数十万人,这是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渗透。但到了唐朝晚期,军阀混战,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逐渐走向了没落。第二次渗透,是元朝。当时因为蒙古帝国的影响力,大批的西方传教士涌入中国,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马可波罗,他的《东方闻见录》在西方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中国成为西方垂涎的伊甸园从此开始。第三次渗透是在明末清初,时值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传教,并开始向中国推广西方的一些先进技术及先进理念,著名的有利玛窦,汤若望等,可惜当时中国的统治者并没有注意到这些人所传达的东西,中国继续沉眠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等到了第四次渗透,已经是鸦片战争以后了,中国开始遭到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四次的渗透初期仍是外国人通过传教向中国人灌输西方的宗教哲学经济政治思想,但到了后期,一批批爱国青年成为了传播西方民主科学思想的主力军。第五次大规模渗透就是在改革开放后了,大量的西方文化涌入中国,深深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中国人开始喝可乐了,中国人开始关注好莱坞了,中国人喜欢上NBA了,中国人爱上过洋节了,中国人的水平要用英语来衡量了,可见,第五次渗透的影响力大大超过了前四次的渗透。

西方文化的魅力究竟在何处呢?为什么能够如此迅速的就征服了中国这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国度.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我们自身的原因,二才是外部文化的原因。为什么说我们自身的原因是第一位呢。我们还是要从历史方面来看。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开始分化为三个派别,一个是保守派,一个是激进派,一个是中间派。保守派主张一成不变,继续走老路子;激进派主张全盘西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落后的根源;中间派则认为单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就能强国御侮。一开始中间派掌权,开始推行所谓的“洋务运动”,但随着甲午战争的失败,证明中间派不足以改变中国现状。于是激进派开始上台,发动了所谓的辛亥革命及新文化运动,中国的传统文化被逐渐唾弃。新中国成立后,又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阶级斗争阶段,特别是文革时期,对传统文化的破坏尤为严重。由于长期对传统文化及传统节日的轻视,使中国人普遍存在文化上的精神空缺及文化满足上的空虚。恰好改革开放以后,西方文化那种多样性及多彩性,弥补了中国人长期压抑的文化需求,所以普遍被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所接受,并迅速扩展开来。从西方文化自身的原因来说,西方文化是一种非常讲究的文化,特别是文艺复兴以后,给中世纪昏暗的文化注入了多姿多彩,优雅的元素,于是诞生了莎士比亚,达芬奇等一大批天才文艺作者。并且西方文化宗教气氛浓厚,所以又给西方文化披上了一层神圣神秘的外衣。这些原因都给严重缺乏文化寄托的中国人强大的新鲜感。

现代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是体现在多个方面的。西方国家在饮食,音乐,电影甚至是语言等多个方面都对中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西方电影和音乐对中国的影响也是不容低估的,现在许多中国人喜欢看美国大片,现在许多中国青少年崇尚非主流,喜欢跳街舞,其实这些都是受到美国文化的影响。西方的音乐对中国的影响就更大了。现在许多的中国人喜欢听起源于美国的摇滚乐以及爵士乐,而对于中国的戏曲则没有一点兴趣,而有些人则干脆连中文歌都不听了。这还是很可以理解的,这主要的原因是中国的古典音乐有些不符合现代人的趣味,其节奏太慢,实在让现代人难以接受,而中国的流行乐又大多是抄袭外国的音乐,所以说实在难以让人产生极大兴趣。

西方节日和传统节日的比较,面对西方情人节的冲击,土生土长的传统七夕节遭遇着尴尬却总是不声不响。七夕节虽然历史悠久并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但它在年轻人群中的影响力,却似乎并不大。人们已经把七夕节还给了古老的历史。每当西方情人节来临之时,年轻情侣都会不失时机地互赠爱意,且花样翻新,近乎疯狂。而每年的七夕节却显得异常冷清,鲜见年轻人有什么热情举动,有的人甚至根本不知道有这么个节日。也许是故意,也许是不经意,总之人们在追捧“洋节”的同时,冷落了本土传统的节日。纯美的七夕就是这样渐渐地被遗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媒体、商家为捕捉商机,大肆宣传,纷纷推出各式各样的活动来吸引顾客、制造影响。这样做法其实本无可厚非,但却在无形中助长了西方节日的气焰,为“洋节”推波助澜,使它们越来越被大家所接受,似乎更要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西方的一些节日大多以自娱自乐为形式,注重热情奔放的情感追求,过节方式洋溢着狂欢和自由,比较迎合年轻人的心态。而中国节日虽然也注意创造欢乐祥和的气氛,讲究载歌载舞的表现形式,但在这些现象的背后,总更趋向于实用理性,尽量用理智的行为去指导情感的活动。中国的传统节日总是内敛而含蓄的,圈子局限在家人之间的其乐融融。不少节日还讲究礼节,有的地方甚至还有很繁琐的一套礼仪,稍不注意,很可能会让长者找出晚辈的“无礼”之处,这对于年轻人来说,无疑成了他们的一种负担。()

如何看待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宗教方面,星座占卜方面,以及文字方面。他的到来给中国文化带来的不是灾难性的,而是在中华文化强大的再生能力面前壮大了我们民族文化,如拼音的运用、电脑知识的运用,以及《周易》文化在网络上的迅速传播。就像元朝、满清的文化,反而维护了我们民族文化一样,强大的易理哲理会令更多的西方人叹为观止。同时,也通过和西方文明的碰触,让更多的西方人了解了中华文化的“和善”在精深的文化中的继续发展,和她产生的古老渊源。也在和西方文明的撞击中,让更多的中国人投入到研究、学习、使用古文化的行列中。虽然有些懒惰的人不愿费脑子去研究中国的古文化,随意写出了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但对中华文化来说这无伤大雅,因为众多的中华文化的捍卫者在一代代崛起并影响着一代代人。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外国的汉语热也将逐步升温,中华文化正在上升至一个新的格局,绝不会轰然倒塌。

终上所述,中华文化在和西方文化的交往中不会失落,而且正是上升的大好机会。崇拜主要是因为西方国家比我们现在发达,所以在文化互相碰撞的时候,西方文化对于我们来说就成了一种优势文化。文化的优势是不可小视的。罗马人征服了希腊,但是自己的文化却传承了希腊的东西。抱着学习态度的人自然是很多的。从洋务运动一直到现在都是这样的。事实上,我们对于这种优势文化的学习对我们自己本民族的进步是有好处的。但是不要忘记自己的传统,不要崇洋媚外。

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由于各自民族的文化历史背景、审美心理的不同而产生的,是在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沉淀中约定俗成的,是一种永久性的文化现象。我们应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及社会风俗习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居住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越来越多。了解不同文化差异,提高文化适应性,对于现代人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习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利于我们实现从感性到理性质的飞跃,排除东方思维负迁移的影响,进而使我们的跨文化交际更有效,更顺畅

由于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文化全球化,使文化超越了国界,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国际间文化交流更加频繁。西方文化的确是对中国青少年有许多不良,这对于我们中国文化确实是一种侵蚀,但是全盘否定西方的一切也是不正确的,毕竟西方有许多需要我们学习的地方。作为一名中国人,对于外来文化保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有选择地接受西方文化,并保留和发扬我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这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面对滚滚而来的洋流,我们应该包容接受,但是我们也不能忘记我们自己富有特色的传统文化,在保存传统文化和对待西洋文化上,日本人就做的非常好,因此我们应该像日本学习如何保护本国的传统文化。近些年来,韩国利用中国对传统文化的忽视,将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申报为韩国的文化遗产,这对中国人民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耻辱,所以我们在接受洋文化时不能舍本逐末,让我们五千年灿烂的文化在我们手里旁落他家。()

中国西化最彻底的部分是教育制度,小孩子没有多少民主思想所以对于教育的改革没有多大意见。改变教育体制不象改组清政府那样严重的涉及一些人的切实利益,所以非常谨慎,甚至弄的潭嗣同这样的人,抛头颅洒热血,也没改成。说是重视教育功在千秋,但几千年传统教育方式说扔就扔,扔的非常干脆,也可以说是改革的不太谨慎。传统教育是不是就真的那么不值钱,原因是教育是功在千秋,反过来说就不是当务之急,改了就改了,应个景的事而已。那么传统教育和西化的教育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呢?传统教育是从《五经四书》开始学起的。《五经四书》实际上是早期人类的思想,也就是说传统教育的教育把教育对象作为人类来教育。用西方的思想来说,《五经四书》一类的书,被胡适等编写成哲学史,成了大学以后甚至专业学者才去学的哲学。也就是说中国传统启蒙教育是从哲学教育开始的。而西式教育是反过来的,是从“小艺”开始的。西式教育实际的教育方向是将人向工具性的方向教育,而不是把将人教育成人。“五四”时期是一个思想非常活跃的时期,而这批人恰恰都是具有传统教育的根基。而当这批人过去之后,就基本成了青黄不结的局面。完全的西式教育究竟教育出了什么?启蒙教育从哲学教育开始是不是真的是个错误?从哲学开始对一个人来讲教育模式和方向将是开放的,发散的,而西式教育实际是闭合的。这对于呼吁什么民主改革,以及教育改革的人来讲,实际效果和他们的愿望是相反的。

篇7:圣经对现代西方文化的影响

姓名:胡晓雪 学号:20117408 班级:方1111

《圣经》是基督教的主要经典,也是西方文化的主要思想基础。它对于基督教文化的西方国家来说,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思想观念也是根深蒂固的。自中世纪以来,《圣经》的影响在西方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西方文明的支柱,对西方文化产生了持续而广泛地影响。《圣经》被描述为“最伟大的书”,这是因为它对西方世界历代人们有着无尽的价值与巨大的影响,有史以来没有那一本书像《圣经》一样对人类和文化精神有着如此大的影响。作为宗教经典,是基督教徒的必读之书,信徒们在书中领悟到基督教义,寻觅信仰的真谛,获取灵性生活的依据。从文化角度看,不仅为世界文学,而且为文学、艺术、哲学等贡献出奇特的构思和大量的素材。学习《圣经故事解读》这门课程之后,结合我所了解的知识,我将从以下几方面谈一谈圣经对现代西方文化的影响。

(一)节日

在西方国家,圣诞节、复活节和受难节这三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与基督教有着密切的关系。每年12月25日的圣诞节是基督教徒们庆祝救世主耶稣诞生的宗教喜庆节日。圣诞节的故事源自于《圣经》。现今对于西方国家的人来说,圣诞节已成了家庭团聚和互赠礼物的全民假日。复活节是基督教纪念耶稣复活的节日。在欧美各国,复活节是仅次于圣诞节的重大节日。按照《圣经·马太福音》的说法,耶稣在十字架上受刑死后三天复活,因而设立此节。根据西方教会的传统,在春分节(3月21日)当日见到满月或过了春分见到第一个满月之后,遇到的第一个星期日即为复活节。受难节是纪念耶稣受难的节日。《圣经·新约全书》中记载,耶稣于复活节前三天被罗马统治者钉死在十字架上。这天在犹太教的安息日前一天,因此规定复活节前的星期五为受难节。它也是基督教的重要节日之一。信奉基督教的西方人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习俗也和基督教息息相关。洗礼是基督教的习俗之一,源自《圣经》中的传说。据称“施洗者约翰”在约旦河一带宣讲悔改的洗礼,使罪得以赦免。

(二)生活

西方人大多信仰基督教,可以说基督教义已然成为西方社会的一种道德规范,饭前睡前的祷告,每个周末的礼拜,人们社会交往的尺度等等,都与基督教分不开关系,都依照圣经中所说的进行。《圣经》对西方人文化的影响,大到他们的言谈交际,小到他们的日常起居,都无一不体现出他们对于圣经中所记载的教条的恪行。人们内心受到煎熬时会选择向神父倾诉,新人结婚时会选择去教堂举办仪式,即使在遇到生命危险时也会想到让上帝做主。在西方的影视作品中我们会有更深的印象,主角会经常说:Oh my god!这其实也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有的小伙伴也会经常说这句话。

(三)文学作品

圣经》是西方社会流传最广、发行量最大、读者最多的一本书。正如传记作家洛克哈特所描述的那样:“我们在全苏格兰,从奔特兰到沙尔威,不会找到没有《圣经》的农民茅屋。”《圣经》的影响远远超过宗教领域,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可以说像水银泻地,无孔不入”。从文学的角度看,《圣经》不仅语言简朴明快、富有感染力,而且体裁多样,既有神话、传说、寓言,又有诗歌、杂文、短篇小说,还有书信、演讲和布道;表现手法更是丰富多彩,从隐喻、象征、夸张到讽刺和似是而非的论点等等,因此文学家们历来公认《圣经》本身就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是极为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也是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源泉。美国小说家海明威和福克纳都曾一再强调《圣经》对他们的影响,海明威曾说过:“我是靠阅读《圣经》学习写作的,主要是《旧约》。”而福克纳则说过,他从小背《圣经》经文,长大后经常看《旧约》,因此对《圣经》十分熟悉,引用时得心应手。在英美文学史上,有许多伟大的诗人、小说家、戏剧家等无不受《圣经》的启迪和影响,《圣经》为他们的传世之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典故,在他们的作品中随处可见《圣经》的迹象。

(四)政治

篇8:东西方文化差异对班级管理体制的影响

翻译起着原语和译语的两国人之间的思想文化交流的作用。然而原语和译语的词语在一定的上下文和特定的情景里却有着各自的特定背景情味。

就中美两国的文化来说,两国在各自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具有各自特点和方式的社会价值观念和风俗习惯等。他们对待同一事物有时会有不同的理解、看法和表达方式。例如观看一部美国影片,中国人不理解或误解片中展示的某些行为或词语,而美国人却会视为自然。这是因为美国人也好,中国人也好,都是带着自己的传统社会文化观念去看同一部影片而产生的不同反应。这些文化是人们在每天的生活中学得的,是社会的积累,是交互影响,是环境的要求。

从中美两国人在餐桌上的谈话行为所反映出心理上的差别也可以看出两国的文化差异。在传统的中国餐桌上长辈是发话人,晚辈是受话人。因此长辈说话时晚辈要认真听着;孩子则要听从和模仿,长大了也要学长辈的样子。美国人则不同。在餐桌上长辈是受话人,孩子是发话人。孩子要极力表现自己,讲自己做过的和要做的事,讲自己的看法和想法,长辈则要对孩子加以鼓励或支持、或否定。

可见,一篇好文章的译文不但要能充分反映原文的意思,而且还须引导译文读者排除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困惑或误解。这就要求译者要通晓对象国的历史、地理、社会、风土人情等文化背景知识。下面从经济、政治、心理、文艺几方面谈谈文化差异带给译文的影响。

一、经济方面

东西方经济发展的速度不同,发达国家会出现一些他国没有的新的术语、词汇和说法。把这些译成汉语时会有些困难,因为汉语中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词语。例如,美国市场上出现一种廉价的葡萄酒时,人们为它取名为”redeye”。中国人在没有看到实物上的商标时,会把它同中国社会风气联系起来,误认为是“红眼病”。这些显然是望文生义了。又如美国人常喝的一种“white wine”,如果把它直译过来,也许有人会译成“白酒”。其实那是一种低度酒,并非中国人用“白酒”所指的那种烈酒。因此,要准确而真实地把具有西方经济文化特点的词译成汉语,必须了解西方文化和经济的特点和发展状况,而不能按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和习惯去理解和翻译。

二、政治方面

西方特有的一些政治术语常常找不到恰当的汉语词语与之相对应。这同样给翻译带来影响。如美国是个主张自由与民主的国家,但种族问题依然存在,称为“colour problem”,对黑人有“black”和”Negro”两种说法。如要在译文中真实地再现原文的风格,在某些带有歧视意味的文章里会用Negro,意为“黑鬼”;在一般性文章里则用black,意为“皮肤黑的人”。如不加斟酌随意地译为“黑人”或“黑鬼”有时会背离原文表现的真实情感。

三、心理方面

从心理的角度看,西方人喜爱以自己为中心。他们喜欢在公众面前表达自己的见解,因此在英语中常可见到“I think……”或“I have an idea”这类表现见解和看法的句子。individualism(个人主义)一词在美中两国人的观念显然不同。美国人用这个词是指拥护个人自由、权利和个人独立行动的社会概念、原则或习惯。这是美国人的社会价值观念和人生观的核心,是他们的生活准则,也是美国社会文化的主流。这一词在美国人的观念中具有褒义。而中国人说“个人主义”则有贬义,指一切从个人利益出发,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错误思想,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这能明显地反映出美中两国人在不同的文化氛围下形成不同的心态。人们常感到英文“wife”一词的汉译比较复杂,并非任何场合都要议成“妻子”,有时为了适应我国各阶层人的欣赏水平,还可以相应地议成“老婆”、“女人”、“内人”等。这也是为了反映人们的不同心理倾向,否则有时会背离原文的风格。这就要求在译文中注意用词的区别,不然容易闹出笑话。

四、文艺方面

日益发展的文化交流活动使各国的文学作品有在异国亮相的机会。中国的一些文艺创作(如古诗等)极难用英语表达。因中国传统文化擅长于优美含蓄的表达诗意,中国人尚且难以理解,就更难对译成英语了。这也是文化差异造成的。

东西方文化差异在经济、政治、心理、文艺等方面的表现,影响到语言文字的表达,使译文的准确性与真实性受到一定的影响。可见,要使译文读者对所读译文感到满意,译者除需提高语言表达技巧外,还需学习和接受原语国的文化,以便在翻译时,使自己头脑中显示的形象和产生的联想尽可能地接近原意。这样才能有效地帮助读者排除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困惑或误解。

参考文献

[1]王蓓.翻译中的文化因素[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1,(03).

[2]陈玉娟.从跨文化视角看英汉习语翻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

[3]曾悦.中西方文化差异在翻译中的重要性[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08).

篇9:东西方文化差异对班级管理体制的影响

关键词:文化差异;商务英语;翻译;影响

商务英语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产物,商务英语的翻译工作能够让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得到一定程度的消除,让双方达成一种良性交流。与此同时,也能让贸易双方更加了解对方的文化。所以,做好商务英语的翻译工作,才能让国际贸易工作更加顺利地进行。

一、影响商务英语翻译的因素

1.地理环境的差异

地理环境的差异使得语言在使用上有一定差异。例如,英国处于大西洋的东侧,所以英国经常受到大西洋带来的暖风的影响,所以“zepher”(西风)具有很深的文化内涵,当地一种汽车品牌就以它命名。在中国,“东风”才具有温暖的内涵,所以我国的第一个汽车厂就是以“东风”命名。

2.思维方式的差异

语言是一种反映思维的活动形式。由于东西方的思维方式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在语言的表现上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差异。西方人的思维类型一般都是直线型的,在做事情的时候总是要把事情按照其重要性进行排列;而中国人一般都把最重要的事情放在最后说。

3.民族心理和传统文化的差异

由于国家间的民族心理和传统文化方面的差异较大,所以在宗教、社会制度等方面都呈现出了非常大的不同。在进行商务英语翻译的时候,要适应不同的文化需求。例如,在Sprite(妖精、精灵)这一饮料的翻译上,译为“雪碧”,让中国人更加了解其含义。

二、东西方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

1.颜色认同的文化差异

东西方文化的不同决定了其在很多方面都有很大的差距,如在颜色的认知上。例如,在对“blue”(蓝色)的认知上,西方中它具有忧郁的含义,但是在东方就不存在。所以,很多时候不能进行直译,如“blue blood”就应该翻译为“贵族”,而不能翻译成“蓝血”。

2.数字认识的文化差异

例如,在西方,13是一个非常不吉利的数字,但是中国却有一定的祥和的象征意蕴。再比如,对品牌“7 up”(七喜)的翻译,就不应该翻译成“7上”,而是应该为“七喜”。这是由于西方对“7”这个数字的喜爱,与中国人对“6”和“8”的认知相似,都有非常吉利的意蕴。

3.修辞的文化差异

东西方在修辞上也有很大的差异。例如,中国喜爱使用龙作为喻体,但是在西方没有这样的比喻方法,龙这一形象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十分威猛的猛兽。再比如,我们形容一个人很笨的时候,会说他笨得像猪,而西方就没有这种比喻,一般都是用“donkey”(驴)来形容。所以在翻译的时候,应该进行一定的转换,让对方能够读懂其中的意思。

4.事物认知的差异

东西方在事物的认知上有很大的差距。例如,在“紫罗兰”一词的翻译上,在中国,这只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植物,但是翻译成“pansy”一词就产生了很大问题,因为该词在西方属于同性恋的暗喻。

三、商务英语翻译中减轻文化差异影响的措施

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要注意词汇和句法的有效翻译,才能让翻译更加符合双方的共同认知。所以,翻译工作者在进行翻译时,应该对东西方的文化背景进行深刻了解,充分认识在某个国家中的多重意思,从而将其进行转化,变成让对方了解的语言。在翻译的过程中,要使用简洁的语言形式,让对方更好地理解。

同时,做好商务英语翻译工作还需要对当地的语法句式、风土人情、宗教信仰进行充分认知和了解,深刻掌握英语翻译的技巧,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对很多专业词汇的翻译可以采用直译的方法,但是由于在句法上东西方存在很大差异,因此,翻译人员就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意译或者转译,以取得更好的翻译效果。

综上所述,商务英语的翻译工作是商务贸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翻译人员要对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进行充分了解,才能让商务英语的翻译工作更加切实有效地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茜.试论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8):84-86.

[2]罗健京,刘也玲,邓云华.中西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英文)[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3(10):64-67.

篇10:东西方文化差异对班级管理体制的影响

摘要:翻译与文化有着密可不分的联系。文化的共性使翻译成为可能 ,但其语言文化的个性又给翻译活动设置了障碍。由于民族历史、社会制度、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别 ,我国汉族文化与英、美等西方文化之间存在很大差异 ,这种差异造成思维方式不同 ,具体体现在汉、英两种语言上的表现包括词语理解与运用、词义内涵、联想意义及句式结构的不同等方面。为此 ,分析其理论原理 ,通过引用例句做进一步的探讨 ,并就某些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在当今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如何把中英文翻译地更准确更贴近两种语言文化氛围,这是值得广大英语学习人士共同讨论一番的。关键词:文化 差异 全球化 翻译

正文: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内容、信息和风格忠实、流畅、艺术地再现出来的实践活动。美国翻译理论家奈特指出 :“所谓翻译 ,就是指从语言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贴切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翻译作为语际交际, 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 而且也是文化移植的过程。在很大程度, 它与文化因素、背景知识有很大的关系。王佐良曾说:“翻译的最大困难是两种文化的不同。”吕淑湘也说, 翻译家必须是一个杂家。“杂”就是指知识要广博。可见,解决好翻译中的文化差异问题,了解背景知识是保证译作成功的关键。文化在人类社会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文化是一个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是文化的一面镜子.语言甚至是文化的一部分,特定的文化背景产生特定的语言。换句话说语言的学习过程也就是了解一种文化的过程。翻译作为语际交际, 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 而且也是文化移植的过程[1 ]。在很大程度, 它与文化因素、背景知识有很大的关系。王佐良曾说:“翻译的最大困难是两种文化的不同。”吕淑湘也说, 翻译家必须是一个杂家。“杂”就是指知识要广博。可见,解决好翻译中的文化差异问题,了解背景知识是保证译作成功的关键。英语翻译不能脱离文化的教学。随着全球经济、政治和科技的一体化,多元文化并存势在必行,文化在各国交流与往来中变得极为重要。受其影响,文化成为文学翻译作品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今天的社会中,翻译已不再仅仅被看作是语言符号的转换,而被看作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翻译成为了一种文化模式的转换。人们用“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operation(跨文化合作)”、“acculturation(文化交融)”等一系列术语来替代“翻译”(郭建中,2000 , P277)。因此,怎 样更加准确、恰如其分地处理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是创造完美翻译作品的关键。语词的翻译要求译者在广泛地、准确地了解他国文化中的观念、信仰、习俗、价 值标准等方面的同时,忠实传达本国文化的价值与灵魂,才能真正做到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从事英语翻译要注意文化信息的传递,在实际工作中,文化信息有时很难 传递到译入语中,结果对等的标准就不能完全做到。一般来说,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传 统文化的不同对翻译的影响:列如一外国游客在中国旅游,由于饮食和天气等缘故,导致身体不适,去医院看医生,医生给出的诊断结果是:由于吃多了辣制食物,出现上火。这时问题就出现了,到底怎样把“上火”这个词翻译成外国游人容易理解且易于接受的词语呢?一般如果对于中国人来说“上火”一词,是在熟悉不过 了,然而对于一个初来乍到的外国人你仅仅说一个“hot”,他们该怎样去理解呢?所以当然在英文当中也有不少的此类的与文化有很大关联的词语,譬如,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对于学习英语的我们来说,如果你不懂语言出处的相关历史,我们很难翻译出它的真正意思,其实这句话

正是源于英国的著名历史事件—1815 年滑铁卢之战。所以,如果翻译工作者能多了解彼此语言的传统文化及某些著名历史,这无疑对翻译有很大的帮助。

二.宗教信仰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欧美人信基督教的居多, 认为上帝(god)可创造一切,因而有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的说法。而中国人则信仰佛教,相信“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与此有关的词语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再如谚语: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 三个和尚没水吃, 要神形并茂地译成英语并不容易。主要问题在于信仰基督教的英语国家对“和尚”这个概念比较陌生,而有关和尚的典故更是鲜为人知。因此,译成英语时形意很难兼顾。所以只能传意或重形取其中一种,传意可用英语中现成的成语:One boy’ s boy;two boys are halfa boy;threeboys are no boy.再看下面实例: Being a teacher isbeing present at the creation ,when the clay begins to breathe.如果直译为“老师一直在创造中,犹如泥土开始呼吸”是错误的,因为信基督教的人认为,上帝创造了人,而人是来自尘土,又归于尘土。因此,英语中的creation 往往与“上帝”有关,而dust 或clay 则常指“上帝创造的人”。由此可见中西文化中不同的宗教信仰浸透在各自的语言表达中。如果译者缺乏对这种文化个性的深刻了解, 就难以鉴别句子的文化内涵,对译文的准确性产生重大的影响。

三.时间观念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由于英汉文化的差异, 两个民族在时间观念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英语中的“the latest news”译成中文就不能译为“最后消息”,而只宜译为“最新消息”。类似的例子如the latest discovery of sth(最新发现), the latest development of sth(最新发展)等。再看下面的例句“可是我们已说到故事的后面去了”。“故事的后面”不能译成“behindthe story”, 英文不这么说, 英语里表达相同意思的地道说法是视角相反的“aheadof the story”(把后面的故事提前说了)。因此, 这个句子可以译成“But we are getting ahead ofthe story.”译者如果缺乏对英汉民族在时间观念上的差异作深入的了解,就会导致错误或误译。

四.日常谈话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1.称谓的翻译。称谓是民族文化的体现,它们反映了习俗风尚和表达习惯。英文里的称谓比较笼统, 比较模糊, 在使用上表现出相对的随便, 它不象中文里的称谓,非得把身份分得一清二楚, 这与西方社会的“人为本, 名为用”的价值观及中国文化传统的“重名分”有关。如父辈的男性亲属, 英语中概以“uncle”称之, 而汉语则有“叔、伯、姑父、舅舅和姨父”等称谓;“cousin”一词也可对应于中文里的“堂兄、堂弟、堂姐、堂妹、表兄、表姐、表妹”等称谓,因此英译汉时,就必须视不同情况作出不同的处理。

此外, 我们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尊称, 谦称词或词语,如“××君、××先生、×公、×老”以及“小人、寡人、鄙人”等等。要把这些词语翻译好,恐怕是比较困难的,因为英语里几乎没有与此相对等的尊称、谦称词语。因此, 在翻译时,只好将就按英语习惯表达,译成Mr.××,而不能把“某某君”译成gentleman ××, 把“某老”译成senior ××,or old ××等等。

五.各民族生存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由于社会 文化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使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式来感受和体验现实世界所发生的一切,形成一种独特的观点和认识。而词汇的象征意义是最富有文化气息的联想意义的。譬如,英语有man’s best friend(人 之良友)的说法。谁能想到这是指什么动物呢?说“人之良友”是狗,许多人会觉得奇怪,在中国,狗往往使人联想到令人厌恶的东西,汉语中以“狗”为喻体的习语几乎都是贬义的:狗仗人势,狗急跳墙,狗尾续貂,狗血喷人,狗眼看人低,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但在英国,人们对狗的看法和我们截然不同,他们喜欢狗忠 实、可靠、聪明、可爱的品质,把它视为忠诚的伙伴,dog在英语(特别是谚语)中往往含有褒情善意。A luck dog 幸运儿Love me,love my dog 把我的朋友看作是你的朋友Every dog has his day 人人皆有得意时Hot dog 热狗Help a lame dog over a stile 助人过难关;又如“龙”这个词在是中国人心中的吉祥动物,而外国人却“谈龙色变”,在西方神话传说中,dragon(龙)不是中国人心中的吉祥动物,而是表示邪恶的怪物。在中世纪,dragon是罪恶的象征,圣经故事中恶魔撒旦(satan)就被认为是the great dragon。另外,dragon还有“泼妇’的意思,由此可知,dragon在英语国家人中所引起的联想与中国人的“龙”完全不同,所以,翻译时就要特别小心。由于各民族生存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存在很大差异的,翻译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当地文化特色和习俗,从表面意义和形象构词到深层内涵和文化特征全都一一对应。这样就要求在进行翻译或是跨文化交际中,深刻把握其文化内涵,从而适应在不同文化环境中进行有效交际的需要。六.饮食文化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毋庸置疑,中国是一个有着源远历史的烹饪大国,其复杂的菜系更是举不胜数,当然对于国人来说,一说菜名就知道是什么菜,主料、烹饪方法、形状及口感都了解一清二楚,而对于外国人来说,如果直译的话,就有可能让他们产生误解。譬如,夫妻肺片,民间翻译:Husband and Wife’s Lungslice(丈夫和妻子的肺切片)麻婆豆腐,民间翻译:Beancurd Made by a Pock-marked Woman(长满雀斑的女人制做的豆腐);如果是这样翻译给外国游客的客的话,可以想象他们是如何的表情,这顿大餐还进行的下去么? 所以为了避免笑话百出,我们可以这样翻译:夫妻肺片—Beef and Ox Tripe in Chili Sauce(泡在辣椒酱里的牛肉和黄牛肚);麻婆豆腐—Mapo Tofu(麻婆豆腐的汉语拼音。有些菜名翻译为避免直译产生误解,我们可以从主料、烹饪方法、形状或口感、人名或地名等方面来着手进行翻译。其中,具有中国餐饮特色的传统食品,使用汉语拼音命名,如饺子:jiaozi;具有中国特色且被外

国人接受的菜名,使用方言来拼写,如:豆腐:Tofu;中文菜肴名称难以体现其做法及主配料的,使用汉语拼音,并在其标注英文注释。

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说过“文化之间的差异比语言结构之间的差异给译者带来更多和更严重的复杂情况”。王佐良先生也曾经说过“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可见,要想译作传意, 甚至传神。首先心须克服两种语言所负载的不同的文化差异

综上所述,文化语境的诸多因素影响着语词的翻译。因此,在语词的翻译中,译者必须了解不同民族社会文化体现在语篇中的文化内涵,正确理解语词所包含的文化语义,采用适当的翻译方法,如原译文语言与文化因素与译文基本一致时,可采用对等直译法、形象套用法、借用类似法等;如果原文语言的文化因素与译文不对等时,可采取求同存异法、意义 对等法、添加注释法等,当然将一种语言译为不同文化的另一种语言并非容易的事,而将特定文化语境中的语词翻译成同样体现文化特色的语词就更是难上加难,有 时难免出现引起读者误解和曲解的翻译。这就要在异国文化与中国文化中找一个正确的切合点。

参考文献:1.胡文仲1 文化与交际[M]1北京:外语与教学研究出版社,1994.2.邓炎昌,刘润清1语言与 文化[M]1北京:外语与教学研究出版社,1994 3.彭保良.从文化差异的角度看英汉翻译中词义的确立[J ].中国翻译,1998

上一篇:她生气了作文下一篇:党支部对个人工作讲评